小度写范文[大豆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玉米套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板
玉米套大豆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
玉米套大豆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1.地块选择和准备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作为玉米套大豆种植的地块。
在土地施肥前,需要清除杂草,并进行耕作,使土壤松散。
2.施肥施肥是保证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关键环节。
玉米和大豆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两种作物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玉米需要较多的氮肥和磷肥,而大豆则对钾肥需求较高。
在施肥前可以进行土壤检测,根据土壤营养状况合理施肥。
3.控制杂草杂草是作物的主要竞争因素之一,会严重影响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可以采用机械除草、手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在玉米的生长初期,可利用玉米掩蔽杂草的特点,减少杂草的生长;而大豆生长期间,可以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对杂草进行有效控制。
4.病虫害防治玉米和大豆常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对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病虫害防治剂进行喷洒,注意防治常见的病虫害如蚜虫、螟虫、稻瘟病等。
5.水分管理玉米和大豆对水分需求较大,因此要做好水分管理工作。
在播种后,及时进行灌溉,并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避免积水和缺水对作物的影响。
6.控制密植玉米和大豆都属于密植作物,因此要进行适当的密植控制。
过密的栽培会导致养分和水分的竞争,影响产量。
可以根据作物的要求和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间隔,保证作物充分生长和发展。
7.定期监测定期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及时发现病虫害现象,可以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及时调整施肥方案,根据作物的营养状况进行合理的施肥。
综上所述,玉米套大豆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土地、科学施肥、有效防治病虫害、合理控制密植等。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才能实现玉米套大豆的高产高效目标,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大豆高产优质高效化控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共五则)
大豆高产优质高效化控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共五则)第一篇:大豆高产优质高效化控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大豆高产优质高效化控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2005年第10卷第6期背景意义当前,我国大豆生产发展相对滞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单产低、品质差和效益低的问题。
要迅速发展大豆生产,除了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大力发展和采用优良品种外,还急需建立和推广显著提高大豆单产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国内外先进的大豆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包括播期调整、株行配置、肥水管理和地膜覆盖等,但其对逆境的应变弹性小,不能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潜力,综合效益仍较低。
化控技术是一项有效高新技术,它的导入可以大大地活化传统技术措施,有利于建立现代种植业所需求的高产与低风险最佳结合的新技术体系,同时可以提高作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
因此,建立我国大豆安全高产高效的化控栽培技术体系对振兴大豆产业,达到大豆生产的“三增”目标十分必要和迫切。
2 总体概述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大豆高产优质高效化控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由中国农业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合作完成。
2003 年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对大豆专用调节剂80% 胺鲜酯·甲哌鎓可溶性粉剂研制、大豆专用调节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建立大豆安全高产高效的化控栽培技术体系等多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较大面积的示范推广。
该课题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李召虎教授主持,通过了2005 年10 月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验收。
主要成果1)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间的复合效应,克服了使用多效唑等产品的防倒但不增产、使用不安全等缺陷,成功地研制了 80% 胺鲜酯·甲哌鎓可溶性粉剂。
2)完成了新产品应用技术研究,在大豆分枝期—初花期叶面喷施,用药质量浓度 100 mg.L-1,用药量 6 g / 667 m 2,兑水 30 kg / m 2。
经多点、多年、多品种的试验,具有显著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
玉米套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套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王玉蓉1罗飞平2(1.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人民政府,陕西靖边,718500;2.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东胜村委,陕西靖边,718500)摘 要:大豆和玉米两种作物套种栽培,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提高产量,并且在解决因连年种植玉米导致土壤钙化、病虫害等问题的同时,还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
因此,研究玉米套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玉米套种;大豆栽培;技术分析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94(2023)09-0075-02近年,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玉米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其中一些研究表明,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玉米套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对于玉米套种大豆的灌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品种的选择与处理1.1 品种选择大豆品种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抗性强、产量高、株高80~95 cm、荚长15~20 cm,籽粒饱满、黄褐色成熟度适中的品种。
玉米品种应选用适应性好、耐旱、早熟、高产、优质,以及株型紧凑、耐密、抗倒、抗风、抗病、抗热、抗寒性较强的品种[1]。
1.2 种子的处理大豆种子应去除虫食粒、破损粒、病斑粒、霉变粒等劣品,并用清水浸泡2 h以上;玉米种子应去掉杂质、脱皮、晾干后备用。
将选过的种子用含有杀虫、杀菌的多·福·克种衣剂浸渍30 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然后,把种子放入盆内,加入适量的蛭石或沙子,再倒入温水至2倍种子深时即可播种。
2 地块的处理选择排涝方便的平坡地、漫岗地,清除杂草,松土、翻耕2~3次,施入腐熟堆肥和磷钾肥,每公顷施量为40 kg,磷钾肥可分别配比1∶2∶3。
因为前茬作物是玉米,所以应进行机械灭茬。
灭茬时,要先喷洒除草剂,然后再拖拉机碾压。
这样既能有效杀死田间杂草,又能使土壤保持通气透湿。
每公顷施用的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分别为180~225 kg,均匀施入老垄沟内,也可以采用机械深松施入,垄距设定为58~60 cm。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重视,我国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在研究大豆高产种植技术这一方面已然取得了较大的技术突破,大豆高产种植技术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大豆,自然而然也离不开高产的大豆,然而在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研究大豆高产的相关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因为要想提升大豆种植产量,就需要不断优化种植技术,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病虫害的侵害。
对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大豆种植特点的基础上,对于大豆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大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基本技术前言农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大豆在我国众多农作物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且大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对促进人体健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而针对于农业生产人员来讲,大豆种植可以有效提升其经济效益,让自己的口袋鼓起来,对大豆展开科学、合理的种植及管理,可以让大豆产量及质量取得十分明显的提高,这不单单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更好地推动当地农业经济,但若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有关单位还应当对大豆种植与病虫害防治展开深层次研究,进而为大豆种植提供一定支持。
一、大豆种植要点分析(一)选择优质大豆品种大豆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可以在水源充足的地方进行大规模的栽培,但即使这样,为了保证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在播种前,农场主还做好选种工作。
首先,在选择大豆时,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考虑水源、土壤、温度等因素,从而选择适宜当地生产的豆类。
其次,选择优质的大豆种苗,能在某种意义上增强抗病能力,降低作物病害和害虫对大豆的危害。
此外,优良的大豆还能在提高大豆的生产水平和品质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优化优质大豆种子的栽种环境在对优质种子加以选择之后,也需要给优质大豆种子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以便这些大豆种子能够在良好、适宜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大豆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 种植技术
大豆高产栽培方法技术-种植技术大豆是一种优质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资源,它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的组成比例非常接近于肉类食品。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粮油兼用作物,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食物蛋白来源,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和蛋白来源。
大豆在我国分布较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凡是有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几乎都有大豆的栽培。
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大豆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一、栽培技术1.种子处理培育和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品种,保证为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光合效率高、叶片透光高、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高产良种,播前进行种子筛选和晾晒。
选种时要选粒大饱满、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种子。
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采用药剂、根瘤菌拌种或种子包衣。
药剂拌种时,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以防治根腐病。
拌种随拌随播,处理后的种子不宜过夜。
2.培育壮苗足墒早播,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使幼苗生长健壮,植株积累充分的养分,以供应花荚发育的需要,减少脱落。
夏播大豆多为麦收后抢时播种,早播对大豆产量影响显著,小麦收割后要及时播种,墒情不足时要进行灌溉播种。
推广机械条播,利于苗全、苗匀。
播深以5 cm为宜,播量45~75 kg/hm2。
一般采用宽窄性条播,行距40 cm,株距12~14 cm。
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
对土壤墒情差、抢墒播种的,出现较大垫片面积的缺苗,要及时补水补籽。
大豆3叶进行中耕灭茬,一般中耕2~3次,锄深度不超过3 cm。
大豆3~5叶时要进行间苗定苗,一般实行人工间苗,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匀。
间苗时拔除弱苗、病苗、小苗和杂株,单株留苗,留壮苗、好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均、苗壮。
留苗密度早熟品种留苗22.5万~27.0万株/hm2;晚熟品种留苗18.0万~19.5万株/hm2。
3施肥根据大豆需肥特点,合理施肥,特别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
夏大豆一般是铁茬播种,以追肥为主。
玉米套种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套种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一、耕地要实行条田化种植将目前的两个65公分小垄合并成一个130公分的条田(大垄),可减少50%的冲刷沟,有利保护农田建立土壤水库提高抗旱保墒性,扩大根系生长吸收面积80%以上。
根重、大豆根瘤固氮量增加1-3倍。
坡岗地条田要起的矮一些,垄沟要窄要浅,可以抗大旱。
二、条田要实行浅翻深松少耕法或免耕法一是实行3-5年定期浅翻深松耕地;二是在秋季或春季将根槎和茎杆粉碎清除后,直接在原垄上下种;三是因地制宜在秋季或春季或苗期进行垄沟垄体深松,破除板结层,采取以上耕法,可以充分利用黑龙江冬季和春季形成冻融交替,使土壤达到自然疏松状态的强大自然力代替部分机械耕作,进一步提高土壤的抗旱保墒保苗保肥保土保根增产效果,降低农机作业成本30%。
三、条田要采取抗旱凹式播种法目前我们普遍采取的是65公分小垄凸式播种法,不保苗、不抗旱、播后苗前化学药剂土壤封闭除草效果差。
将现有的圆盘式复土器更换成拖拉式复土器,在播种机施肥播种复土后,播种机的镇压轮在苗带上压出一条宽18-20公分,深2-3公分的凹槽,具有抗旱保墒、复土一致、出苗整齐、提高苗带内化学除草效果的作用,苗带内基本不用人工除草。
条田凹式播种法可以抗御黑龙江十年九春旱带来的严重旱情。
四、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杂草1、是采取条田凹式播种法,提高苗带内的化学除草效果。
基本不用人工除草;2、是选用安全性高、杀草谱广的除草剂配方进行播后苗前封闭灭草。
大豆和玉米间作时要选用对两种作物都安全的除草剂配方;3、是在苗期使用耘锄,在苗带之间和垄帮上浅松土除草;四是用人工铲除恶性杂草。
五、玉米要超密植间作种植、大豆要合理稀植1、玉米超高产种植计划墒产3-3.5万斤,要采取玉米大豆4:4或6:6间种,小亩保苗5000-5500株,株距18-20公分,中间两行苗留的稍稀一些,边行适当密一些;玉米计划墒产4-4.5万斤,要采取玉米大豆2:4间种,小亩保苗6500-7000株,株距15公分,间种的大豆选用“八一”农大三高科研所的87-13大豆,小亩保苗1.5--1.6万株。
玉米间作大豆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玉米间作大豆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哎呀,说起种玉米和大豆,这可是个技术活儿,而且得有点耐心。
记得小时候,爷爷在地里种玉米,我就在一旁看,他总是说:“玉米和大豆是好搭档,一起种,产量高,效果好。
”那时候我还不懂,现在长大了,才知道这叫间作。
首先,咱们得选个好地儿。
土壤得肥沃,阳光得充足,还得排水好。
我爷爷的地儿就在山脚下,那土啊,黑得发亮,一脚踩下去,软绵绵的,跟踩棉花似的。
那种地,种啥啥好。
接下来,就是种玉米了。
玉米种子得选好,要那种颗粒饱满,颜色鲜亮的。
爷爷说,种子好,长出来的玉米才壮实。
种的时候,得挖个坑,把种子放进去,然后盖上一层土。
坑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得刚刚好。
爷爷说,太深了,种子发芽慢;太浅了,种子容易被鸟啄走。
种完玉米,就该种大豆了。
大豆种子也得选好,要那种个头均匀,颜色深的。
种大豆的时候,得在玉米行之间种,这样玉米和大豆就能互相帮助,一起长大。
爷爷说,大豆的根能固定氮,玉米就能吸收到,长得更好。
种完之后,就是浇水和施肥了。
浇水得看天气,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爷爷说,水多了,玉米和大豆容易生病;水少了,长势就不好。
施肥也得看情况,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爷爷说,太早了,肥料容易流失;太晚了,玉米和大豆就吸收不到了。
最后,就是收获的时候了。
玉米成熟了,金黄金黄的,看着就喜人。
大豆也成熟了,豆荚鼓鼓的,一碰就掉。
爷爷说,玉米和大豆一起种,产量就是高,而且还能省肥料,真是一举两得。
现在,我爷爷年纪大了,种不动了,但是每次看到玉米和大豆,我就会想起他。
他总是说,种地就像做人,得有耐心,得细心。
玉米和大豆间作,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智慧,一种生活的态度。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摘要:本文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病虫草害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分析,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出现的主要病虫草害问题,提出专门的防治措施。
关键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对传统间作套种的改良升级,能充分发挥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提升土壤地力,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茬大豆,综合效益显著,具有一田双收稳粮增豆、一种多效用养结合、一技多用前景广阔的优势。
但在种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病虫草害的发生对作物产量影响较大,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减少病虫草害至关重要。
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草害分析1.1大豆病虫草害分析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常见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根腐病以及灰斑病,主要虫害包括蚜虫、斜纹夜蛾等,草害种类打碗花、刺儿花等。
(1)大豆病害分析①大豆病毒病。
该病主要为害大豆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明脉,后期逐渐发展成花叶斑驳,叶肉隆起叶片皱缩,严重时植株矮化,结角率减少,大豆蛋白质降低,含油量减少。
收获的带毒种子是田间感染的初侵染源,在田间的病毒也可通过蚜虫传播进行再次侵染。
②大豆根腐病。
大豆根腐病主要危害大豆的根部,在幼苗期感染较多,初期表现症状是在大豆的根部以及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的不规则小斑,后期根部变成黑褐色坏死病斑,影响大豆的根系发育,根瘤菌少,病株矮小瘦弱发黄,大豆的下部叶片提早脱落,病株一般不枯死,但分枝和结荚较少,豆粒变小。
③大豆灰斑病。
该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茎杆、荚角和豆粒。
叶片染病后先产生红褐色小斑点,中央部分灰色,边缘深褐色或黑色。
茎部感染产生椭圆形病斑,边缘为红褐色,有细微的黑点,角荚感染病斑圆形或者椭圆形,中央呈现灰色,边缘红褐色。
大豆感染灰斑病后,会直接造成大豆产量降低。
(2)大豆虫害分析①大豆蚜虫。
该虫具有趋嫩的习性,主要对大豆的顶叶、嫩叶、嫩枝造成为害,吸取植株的汁液,豆叶被害处形成黄色不规则病斑,继后斑块扩大,并变为褐色,会造成大豆发育不良、植株矮小、结荚减少,同时也会降低大豆本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导致减产。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玉米,大豆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玉米和大豆是常见的农作物,它们可以通过套作来实现高产高效的栽培。
以下是一些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的技术:
1. 合理选取套作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周期相对短且产量较高的小麦、玉米和大豆品种进行套作,以实现最佳的产量效益。
2. 轮作方案设计:在田块中设定合理的轮作方案,通常采用小麦-玉米-大豆的轮作顺序。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小麦-大豆-玉米的套作方式。
3. 优化种植密度和行距:根据具体品种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
通过合理控制植株数量和间距,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4. 管理和合理施肥:在整个套作过程中,要加强农田管理,包括定期翻耕、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根据具体作物需求,合理施肥,确保养分的供应和平衡。
5. 种植后期的收获和储存: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收获阶段需要注意合理的收割时间,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同时,在收割后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储存,确保作物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通过采取以上套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和效益,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玉米与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与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和大豆是两种重要的农作物,它们的间作种植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
研究和掌握玉米与大豆间作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玉米与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
一、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在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作种植时,首先要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
对于玉米,要选择耐旱、耐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比如玉米副品种麦尔老王、玉米亚麻8号等;对于大豆,要选择耐旱、抗旱能力强、抗病虫害性好的品种,比如大豆品种崇安5号、大豆品种黑枞9号等。
选用这些适宜的作物品种,可以有效提高间作种植玉米与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二、合理安排作物的间作比例在玉米与大豆的间作种植中,要合理安排作物的间作比例,以达到最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玉米与大豆的间作比例可以采取1:1或2:1的形式,即每亩田种植1亩或2亩玉米,同时种植1亩大豆。
通过合理安排作物的间作比例,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田间作物的密度,从而提高间作种植玉米与大豆的产量。
三、科学施肥和管理在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种植时,科学施肥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玉米,要在播种前施用磷、钾等元素肥料,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对于大豆,要在发芽前施用氮肥和钾肥,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在种植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除草、松土、翻耕等管理措施,以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四、合理控制病虫害在玉米与大豆的间作种植中,要合理控制病虫害,以保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对于玉米,要定期喷洒杀虫剂,以防治玉米螟、玉米蚜等害虫的侵害;对于大豆,要及时喷洒杀菌剂,以防治大豆蚜、大豆褐斑病等害虫和病害。
通过科学施药,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玉米与大豆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五、采取轮作与休耕措施在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种植时,要采取轮作与休耕措施,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
大豆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科技 圈向导
2 0 1 3 年第 1 2 期
大豆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崔艳梅 ( 宁安市兰 岗镇人 民政府 黑龙江
【 摘
宁安
1 5 7 4 0 0 )
要】 大豆种植过程 中影响产量的 因素有很多 , 本文主要是从 大豆栽培 和病 虫害防护 方面来讨论提升 大豆产量的措施 。 【 关键词 】 大豆; 高产栽培; 病 虫害防治
1 . 4种 子 处 理
( 1 ) 种子精 选对大豆种子进行 认真 的挑 选 . 有虫蚀和病 斑的种子 应该 要进行 剔除 . 确保 种子的品级 。 ( 2 ) 药剂拌 种 ①采用。 2 5 9 6 呋多 好 . 种 子. 种 刑 与件子 重量比例为 1 : 7 0 - , 8 0 0 o ②用 3 哥 多大豆种衣剂处理种子 , 种衣剂与种子重量比例为 1 :
密植需要视气候 、 地形 、 地域 以及播种方式 而定 。总的来说 , 土壤 肥沃 、 品种成熟 晚、 气 温高、 宽行距 、 品种繁茂 、 间作高杆作物 这些情 况 都是采用稀植 的原则 . 相 反的则采用密植的原则 。 1 . 7合理配比与施用肥料 施 肥和灌溉 能够对土壤肥料起 到调节作用 . 改善 土壤环境 , 并 且 对于大豆生 长所需要 的肥料进行补 给. 保证期生育后的吸肥需要 。 肥 料的使用需要根据 当地特点来进行选择 . 像是长期使用二铵 的 地域 . 其土壤韩哟较 多的磷 . 那 么就应该适 当的进行 氮肥和钾肥 的使 用。每个地域都有其 推广建 议使用 的大豆符合肥 , 这个 就需 要根据当 地推广部门的建议来 酌情使 用 1 . 8 对 大豆进行 田间除草能够起到 消除大 豆营养需求竞 争者 的作 用. 不至于让杂草吸收了土壤 的肥力 。 起到提升大豆产量 的 目的 , 不同 时期 的处理方 式不同 。 在播种 之后 出苗之前可 以进行稀释后 的乙草胺 乳油喷洒 . 杂草出土后 针对茎 叶进行处理 . 避免单子叶杂草。 在8 。 9 月 份. 对于长势过旺的大豆. 特别是 降雨后 . 及 时用多效 唑等适 当控 制营 养生长 . 防止落花落荚 。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豆类农作物。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适宜品种选用适宜生态环境和耕作方式的品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所在。
可根据当地气候、土地条件、病虫害防治等情况,选用早熟、高产、抗病性好的品种进行种植。
目前,我国适合种植的大豆品种较多,有优良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如黑龙江大豆21、吉大豆1号、育红豆等。
二、土壤肥力调整技术大豆在施肥上主要注意适度施氮、磷、钾肥,一定要注意平衡,不可“三多一少”。
大豆对氮肥需求较大,施氮肥要适量少用,过度施肥容易导致盲目生长,影响营养品质。
磷肥是大豆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施磷肥要根据土壤磷素水平适量施用。
钾肥也相当重要,一定要注意供应,避免产量降低或衰退。
三、科学种植技术1.深耕深松:大豆是渐进根系作物,耕深有利于根系透气、供水、供肥。
2.合理密植:大豆采用密植可提高亩产,但过于密植容易造成营养竞争,影响有效穗数和产量。
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区的情况,密度应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品种、生态环境条件合理选择。
3.及时整地、整枝:在大豆出土至4-5个叶期时适当进行整地,每次整地应留下约3-4厘米深薄层土。
整枝可以增加照射面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整枝要在3-5节上完成,每株留2-3个主要枝条,留下的花枝要有大量肉质叶片才有可能发育壮大。
4.科学灌溉:大豆需要适度水分,但不宜过多,一般需要坚持干旱热带晒提高、湿润低温凉透口腔原则,秋季大豆的田间水分含量应维持在60-70%。
5.田间整体管理:及时清除地里杂草,稀薄病虫繁殖,注意及时做好田间病虫害防治工作。
避免农药草甘膦、拖把醚苯基会削弱大豆根系增加发根困境,影响产量。
四、适宜收获期在大豆成熟期时,直接割草或撇豆容易导致大豆丢粒、弄脱、破损,影响产量。
要在大豆籽粒黄色变化时,夜间露点时收割,把握好收割时机,保证收割期间干燥,有利于保持籽粒品质。
玉米与大豆套种
玉米与大豆套种第一篇:玉米与大豆套种玉米与大豆套种、间种栽培技术米豆间作技术,有两种方法:一、大豆田隔沟间作一埯多株玉米;二、大豆田横垄串带一埯多株玉米,两个方法共同体现在一埯多株,每埯株数的增减,因地而宜,达到水,肥、气、热、光的协调应用,最后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一、增产优势与增产潜力光能利用率的高低,决定产量的高低。
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不仅与叶面积大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多少有关,也与群体植株总数,叶片角度,面积质数,种植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大豆、玉米立体栽培定向种植,太阳幅射能利用比清种增加15%~20%。
两种作物种植在同一面积上,高矮形成了通风透气的走廊。
通过走廊,一方面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应,另一方面光线能直射在高棵作物的下部,同时由于矮作物的反向,田间漫射光也大大增强了。
此外,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多是长波光,早晚的光比中午的光长波光多,而主体栽培增强的光照比早晚的光照多,不仅光照强,而且光照质量好。
由此创造了增产的先决条件,光能利用率提高了。
二、发挥边行优势1、清种玉米,地边地头玉米棒大,粒好。
大豆边行,地头座荚数多,籽粒饱满。
农民总结叫边行优势。
立体栽培定向种植,把大面积清种玉米,大豆改变成地头边垄种植,通风透光,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给,光能利用率大大提高,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优势,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2、营造优越的适应大豆生长的田间小气候。
玉米植株比大豆植株高,玉米形成了大豆田间的防风带,降低了水分蒸发,空气湿度大,光照辐射力强,使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作用好,营造了非常适应大豆生长的田间小气候,玉米叶片一致,方向一致,不影响大豆光合作用。
三、增产优势与经济效益1、隔沟间作,一埯多株。
一公顷地边垄垄沟种玉米,隔2垄黄豆一沟玉米,以此类推。
埯距有三种模式:(1)埯距1.2尺三株;(2)埯距1.5尺三株或四株;(3)埯距2.1尺四株或五株。
玉米与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与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和大豆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作物,它们在种植技术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时也可以进行间作种植。
玉米和大豆间作是一种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改善土壤环境。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玉米与大豆间作的栽培技术。
一、间作种植的意义1. 土壤改良:玉米与大豆间作是一种典型的绿肥种植方式,大豆有固氮的功能,可以为土壤提供充足的氮素,有利于土壤的改良。
2. 降低病虫害:通过玉米和大豆的间作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因为不同作物能够互相提供抵抗病虫害的功能。
3. 提高经济效益:玉米和大豆的间作种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二、玉米与大豆间作的适宜品种选择1. 玉米品种选择: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选择生长期适中,耐旱抗病的优良品种,如北方地区适宜选择玉米千层板、玉米999、玉米中玉335等品种。
2. 大豆品种选择:大豆在间作中的主要任务是改善土壤,所以应选择产量高、耐旱抗病的优良品种,如大豆黑大豆、大豆绿宝、大豆秋林等品种。
三、种植技术1. 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土壤和地理环境进行种植,玉米和大豆都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所以要选取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2. 地面处理:对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地面处理方式,比如在重粘土地上可以进行耕翻深翻,松土改良;在轻砂土地上可以进行耕作整地等。
3. 混播方式:混播玉米和大豆可以采取交替行混播、交替点播等方式,种植密度根据具体地块情况和品种特性进行调整。
4. 施肥措施:玉米和大豆的间作种植需要施肥合理,可以提前进行基础施肥,后期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追肥。
5. 灌溉管理:玉米和大豆都对水分需求大,间作种植时需合理控制灌溉水量,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
四、病虫害防治1. 种植前的病虫害防治:在种植前可以进行适当的农田消毒处理,杀灭病虫害的卵和幼虫。
2. 种植时的病虫害防治:在种植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生物防治的剂,提前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玉米与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与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玉米与大豆是我国的两种重要粮食作物,也是农民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两者间作企图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不同的作物,以提高土地的产量和利用率。
在玉米和大豆间作中,玉米提供了光、温、水等条件,为大豆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大豆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杀菌消毒作用,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玉米与大豆间作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高产栽培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玉米与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的方法、优势和关键作业。
一、间作方法1.间作比例间作比例是指两个作物在同一地块上的面积比例。
在玉米与大豆间作中,常见的间作比例是玉米与大豆按3:2~2:3的比例间作。
2.间作形式玉米和大豆间作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行内间作,即在玉米的行间种植大豆;另一种是行间间作,即在相邻行间交错种植玉米和大豆。
3.种植顺序在玉米和大豆间作中,种植顺序的选择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传统的玉米大豆轮作中,一般先种植大豆,再种植玉米。
但是,在玉米和大豆间作中,先种植玉米对大豆的生长有利。
二、间作优势1.利用土地资源玉米与大豆间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产量和利用效率。
由于玉米和大豆的生长季节不同,两者能够充分利用一块土地上的光、温、水等资源,达到高效、环保的生产目标。
2.增加土壤肥力大豆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
种植大豆可以提供充足的氮源,为后期玉米的生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3.改善土壤环境大豆种植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杀菌消毒作用,避免土地发生退化,增加土壤肥力和通气性。
三、关键作业1.田间管理按期灌溉、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是玉米和大豆间作中保证高产的关键。
应该采取适当的施肥量和灌溉量,控制病虫害等病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2.植株密度种植密度对于玉米和大豆间作的影响非常大。
一般来说,玉米种植密度应该在45000~60000个/亩,大豆种植密度应该在40000~50000个/亩。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有技巧,学会这些种管技术要点才能更高产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有技巧,学会这些种管技术要点才能更高产玉米和大豆,这两种农作物在农村大田里种植的十分普遍。
咱们很多农民朋友在每年种地的时候,经常在地里把玉米和大豆这两种农作物进行间作套种(玉米行里种植大豆,实现一季双收),这样的种植植方法尤其在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使用的非常广泛。
备注:套种和间种是连种不同种植方法。
一般来说,套种的玉米和大豆共同生长期不到整个生长期的一半,而间种的玉米和大豆共同生长期一般会超过整个生长期的一半以上。
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的方法,也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这种植模式在提高作物综合产量、增加农民种植整体收益等方面的效果非常好,因为它一方面能够让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更大的种植价值,另一方面它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土地的水、温、气、光、照等资源,比如说,大豆可以通过自身根系的固氮作用,为玉米固定和提供更多的氮肥营养供应,从而让玉米的长势更好、产量更高等,再比如说,大豆能够在间套种植边际效应下获得更高的产量和品质等但是,据了解,咱们大家在把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时,有不少的农民朋友在种植模式、种植方法、种植技术等方面,还是习惯于使用传统的老方法、老经验,并不能在田间合理的配置玉米与大豆间套种植,比如说二者的行间距设置得过大或过小,比如说二者的种植密度过高或过低,再比如说不能根据间套种植模式选择最适合间套种植的玉米品种和大豆品种等等。
虽然同样都是把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同样是在玉米地里种植大豆,但如果咱们能够打破传统间作套种的瓶颈束缚、能够改进或改良间套种植的技术模式,那么我们就能间套种植的玉米和大豆带给我们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那么,玉米和大豆间套种植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管理方法才能实现最高的产量品质、最好的种植收益呢?今天就给大家说一说玉米-大豆间间作套种的高产种植技术,总结起来只有几个字:一“选”、二“扩”、三“缩”、四“调”、五“拌”、六“播”、七“除”、八“施”、九“控”、十“防”,最后再加一个“收”!一、选所谓“选”,就是要选择最适合间套复合种植模式的玉米品种和大豆品种,不仅要精选玉米品种,而且同时也要精选大豆品种。
玉米与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与大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玉米与大豆间作是一种生态农业栽培模式,通过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玉米和大豆,高效利用土地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为环境保护和增加农业可持续性做出了贡献。
一、玉米与大豆的互惠共生关系1.大豆的氮肥固定能力可以为玉米提供氮肥,提高它的养分摄取能力和产量;2.玉米的高地上层和大豆的低地下层属生长空间区别,解决了植物的种植密度的难点,提高了土壤质量和生产效益。
3.大豆的根系属于深根性,能有效钻入到土壤中以摄取深层养分,而玉米的根系层次较浅,刚好能避免大豆幼苗早期过于繁茂而引起的互相抢光问题。
4.大豆和玉米生长节奏不同,大豆生长快,早日成熟,能在玉米生长发育期内为土壤提供营养物质,提升玉米粒数和产量。
二、玉米和大豆间作策略1.合理选择品种选择适合玉米和大豆间作的品种,特别是大豆种子萌发能力强且芽体粗壮,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生长并形成强壮的根系,强化大豆生长能力。
2.采取轮作制度根据土地的污染状态和种植状况(如增产或肥料依赖程度高),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轮作,使耕作期间充分获得滋养,并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3.科学配合施肥玉米和大豆互相促进,须要合理的氮、磷、钾等肥料配合,协同促进双方生长和品质提升。
4.控制病虫害和杂草控制病害和害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种植使用病虫害抗性较高的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加强农业防疫措施,严格管理杂草,保证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5.保障水源供应保证充足的水源是成功的关键点之一。
要保证双方作物所需的滋液,让它们茁壮成长,同时也需要控制水的灌输和管理,让整个生命周期充满天然、清新的水源。
1.提高了土壤的健康度和土地的生产力,增强农业可持续性。
2.在由于氮肥减化造成的农业污染和农药残留深度问题上,间作技术也表现出了潜在的优点。
3.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降低了种植成本,使农民享有更多的收益。
4.玉米与大豆的间作还可以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农业的可持续性,从而减少对大气、水及土壤资源的污染。
玉米大豆间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玉米大豆间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玉米大豆间作是一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它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玉米和大豆。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土地的病虫害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质量,提高土地的肥力。
玉米和大豆是两种互补性很强的作物,它们的生长周期和生长习性都有很大的差异。
玉米是一种高大的作物,它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来生长,而大豆则是一种矮小的作物,它可以在玉米的阴影下生长。
因此,在玉米大豆间作的过程中,大豆可以利用玉米的阴影来避免过度的日照,同时还可以利用玉米的根系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
在玉米大豆间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技术细节。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玉米和大豆生长的品种,这样才能保证两种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习性相互匹配。
其次,需要注意玉米和大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以充分利用土地的空间,提高作物的产量。
此外,还需要注意施肥和灌溉等技术细节,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总之,玉米大豆间作是一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它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土地的病虫害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改
善土壤的质量,提高土地的肥力。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生长的品种,控制种植密度和行距,合理施肥和灌溉等技术细节,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玉米套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套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随着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为了改善耕作效率,开发出节省时间更加高效的栽培技术,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将玉米套种大豆来作为栽培技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收益。
玉米套种大豆是在玉米种植后,适时将大豆播种到玉米植株中间,且利用大豆根系来增加土壤含水量,分解玉米基质,从而增加玉米的营养供给,还可利用大豆的茎来保护玉米,并共同生长。
将大豆套种在玉米的植株中间不但能够实现玉米的肥力增产,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从而提高产量。
玉米套种大豆的栽培技术大体包括:播种期、套种期、藤蔓结构监测期、农药施肥管理期、农资施肥调控期和收割期。
首先,播种期属于中期管理,它是决定作物增产的关键一步,此期间要正确对多季玉米和大豆进行播种,注意做到技术力度正确恰当,不深深耕作,以保证在播种时植株不会受到伤害。
接着,套种期是中期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应注意选择适宜的玫瑰水母植株,并注意控制玫瑰水母的形态和大小,尽量两株植株都比较矮小,有助于大豆的生长。
继续接下来,藤蔓结构监测期主要是监测大豆藤蔓是否需要剪除,藤蔓可以为大豆提供营养,并可以遮挡阳光,防止玉米生长过快,但大豆藤蔓也会带来细菌毒害的威胁,因此,此期间应正确掌握藤蔓结构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随后,农药施肥管理期主要不仅要合理调控施肥,也要根据不同的土壤质量来选择合适的农药或农药配方,以有效抑制多季玉米和大豆的有害生物,同时应注意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危害。
此外,农资施肥调控期,要求施肥精准,注意时间间隔,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做到施肥配比准确,以保证施肥的质量,提高作物的生长繁育。
最后,收割期届期要及时进行收割,这是保证农民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一般三季玉米套种大豆收割时间在玉米采收初期,以免影响玉米的收获率,而晚籼稻套种大豆,大豆应在玉米收割后进行收获。
总之,通过玉米套种大豆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提升作物幼苗耐寒等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作物的产量,实现高产高效,总结上述,玉米套种大豆是一种具有高效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促进农业发展。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发表时间:2020-12-03T12:49:00.92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1期作者:修延名[导读] 为了确保大豆栽培的产量,需要对大豆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改进栽培技术修延名讷河市国有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300摘要:为了确保大豆栽培的产量,需要对大豆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改进栽培技术,但是大豆在栽培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有害生物侵害,为保证大豆质量要对各种病虫害加以防治,本文对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希望为提高大豆种植质量与产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引言:我国对大豆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有很高的需求,大豆种植在我国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意义。
大豆适应性强、对生长环境没有特殊要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大豆品质和单产的提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经济负担。
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大豆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具体情况如下。
一、大豆种植技术(一)种子大豆种子的选择有严格的标准,应选择优质大豆作为种子,种子选择可以机械或手动完成。
在选择种植种子时,有必要根据大豆的种植环境(例如:土壤和气候等因素)来进行实际参考。
如果种子是优质种子,大豆可以吸收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所有养分,同时提高大豆的抗灾能力[1]。
(二)土地种植豆类时,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非常重要。
肥沃的土地可以提供豆类生长所需的养分。
另外,有必要在对土壤进行相应操作如(除草、浇灌),使土壤暴露在空气中,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并增加土壤的水分和氧气含量。
在提高大豆抗性的同时清除杂草可以减少杂草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定期浇水可以加快大豆的发芽速度、确保发芽率,最终确保大豆的品质和产量。
(三)种植种植者应按照国家标准种植,并根据土壤和气候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规模的密集种植,并注意每种大豆的生长。
科学地种植可以提高大豆的质量和产量。
在当今的农业中,大豆的种植方法主要分为垄断分层种植和窄行密集种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玉米套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豆属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
干豆称为黄豆,青鲜豆称毛豆。
大豆是短日照、喜温、需水较多、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的作物。
1、选种播前进行种子筛选和晾晒。
选种时要选粒大饱满、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种子。
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采用药剂、根瘤菌拌种或种子包衣。
药剂拌种时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以防治根腐病。
拌种随拌随播.处理后的种子不宜过夜。
2、培育壮苗足墒早播,提高播种质量,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
使幼苗生长健壮,植株积累充分的养分,以供应花荚发育的需要,减少脱落。
夏播大豆多为麦收后抢时播种,早播对大豆产量影响显著,小麦收割后要及时播种,墒情不足时要进行灌溉播种,力争6月5--20日播种结束。
推广机械条播。
利于苗全、苗匀。
播深以5cm为宜,播量45~75kg /hm2。
一般采用宽窄性条播,行距40cm,株距12~14cm。
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
对土壤墒情差、抢墒播种的,出现较大垫片面积的缺苗。
要及时补水补籽。
大豆3叶进行中耕灭茬,一般中耕2~3次.锄深度不超过3cm。
3、施肥根据大豆需肥特点,合理施肥,特别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
夏大豆一般是铁茬播种,以追肥为主。
在土壤肥力低的地块,7月中旬初花期应施纯氮90~105kg/hm2、五氧化二磷60~90kg/hm2、氧化钾60~90kg /hm2:肥力高的地块施纯氮60-75kg/hm2、五氧化二磷120~150kg/hm2、氧化钾120~150kg/hm2。
追肥方法以开沟条施为好。
结荚鼓粒期后植株根系开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叶子黄.长势弱,花荚少,脱落多。
4、田间管理(1)补种和间苗当幼苗出土后,应及时进行查苗补苗,以保证全苗间苗宜早,一般以子叶展开时间苗效果最好。
如果苗期虫害严重时,可适当晚定苗。
(2)中耕除草应根据豆苗生育状况及田间杂草多少而定进行2~3次中耕。
第一次中耕以第一片真叶出现时为宜,中耕深度不宜超过3.5厘米;第二次中耕可在出现3~4片复叶,子叶发黄时进行,深度为4.5厘米;第三次中耕一般在苗高20厘米左右时,开花前进行,宜浅耕,并结全培土,培土高度以略高于子叶节为准。
(3)水分管理苗期需水量少、随着植株生长加快,需水量相应增多,这时若遇干旱,必须及时灌水;鼓粒到完熟期,需水较少,但此时受旱,会使秕粒增多,百粒重降低。
当出现萎蔫现象时,就应及时灌水。
水源缺乏的地块,可采用清粪水浇灌;水源条件好的最好用喷灌。
大豆在幼苗期和鼓粒成熟期较怕涝,生长过程中也经不起长时间淹水,必须注意开沟排水。
(4)摘心打叶控制徒长摘心能促进早熟,增加荚数和粒重,在开花盛期或末期,摘去黄尖1-3厘米为宜。
当出现徒长趋势,郁闭严重时,将行间重叠的叶片适当削去部分,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植株徒长倒伏,增加荚和粒重。
二、病虫害防治1、大豆食心虫防治方法:种植抗虫品种。
不同品种抗虫性有较大差异,豆荚有毛的品种着生卵较多,豆荚无毛的品种着生卵少:荚皮中木质化隔层紧密的品种受害较轻;黑荚和铁荚系统品种虫蛀率也低。
一般黑豆品种多数比黄豆抗虫性强.不同黑豆品种抗虫性也有差异。
大豆食心虫在土壤中越冬,连作为其发生蔓延创造了极好条件,采取合理轮作,虫食率可减少20%左右。
具体做法是:用2节长的高粱秸.一节去皮蘸药,一节留皮插地,插600-750根/hm2,共蘸80%的敌敌畏乳油原液1.50~2.25kg/hm2,均匀插入田间,如防治及时。
效果可达80%~90%。
2、大豆红蜘蛛防治方法:清除田间杂草,及时中耕保墒、浇水及水旱轮作,均能减轻虫害。
药剂防治尖注意早防早治.一旦发现.及时喷药,把红蜘蛛消灭在初发期。
如果延误时机.到大发生期才喷药,效果很差。
用20%灭扫利2000倍液、10%天王星乳液、三氯杀螨砜600-800倍液喷雾防治,都有良好效果。
3、大豆菌核病防治方法:(1)播前要筛除混在大豆种子中的菌核.选用无菌核的抗病良种播种。
大豆菌核病只传播危害大豆、向日葵、油菜,不侵染禾本科作物。
因此,要改革耕作制度,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与向日葵、油菜地相邻。
以控制大豆菌核病的传播蔓延。
感染
菌核病的残枝是大豆菌核病病菌的主要来源,当病田收获后,应将病残体收集烧毁。
不能留在田间。
生产用种需从无病田留种,确保种子不带病菌。
(2)在大豆开花期,大豆菌核刚开始萌发出土至子囊盘形成盛期.即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用量450kg/hm2喷洒防治.每隔7d喷1次,共喷2-3次肪效可达85%以上。
(作者单位:164326黑龙江省北安管局锦河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