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故居观后感

合集下载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瞿秋白纪念馆我去过两次。

第一次去时,正好是顺路经过。

只是带着参观故居的想法,在那充满江南特色的院子里逛了一圈。

那时的我只是觉得院子很漂亮,带着大户人家的讲究。

哪里知道那里曾经住着的“大户人家”是在那黑暗的年代,颠危簸荡的社会组织中破产的“士的阶级”。

而近期再次瞻仰了瞿秋白纪念馆。

多了几分仔细,多了几分虔诚。

去的那天下着濛濛细雨,晚秋的季节也增添了几分悲情。

参观的脚步,注定不是轻盈的。

那房子,那家具,那信件,那照片,那介绍,在尽最大的可能,向我展示一个立体的瞿秋白。

瞿秋白牺牲时只有三十六岁,而那时的他就已经具有了让一般人仰视的才华。

如果他不去革命,完全可能成为一代文杰或者是优秀的翻译家,亦或是一代名医。

走进展厅中间时,放的正是瞿秋白就以时的片段。

后面一排的刺枪,前面的瞿秋白走着,唱着,回忆着。

然而他是无畏的,盘腿而坐,此地甚好。

而他是有留恋的,未完成的革命,娇妻爱女,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的笔似乎一直在耕耘着,留下“多余的话”,狱中诗词。

就以的前一刻,他记录着前夜梦境触发的灵感。

集句《偶成》: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

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

韦应物,郎士元,杜心甫诗句的组合。

只恨我对古诗没什么品读的本领,不能明白这诗。

而既然他前夜梦中“如置仙境”,那么牺牲后的他,是否达到了超脱?虽然我是无神论者,此时,我更愿意多些浪漫色彩的想象,瞿秋白的灵魂定是去了他梦中的仙境了,他是那么热爱大好河山的。

在瞿秋白故居的一间房内,立着瞿秋白高大的塑像。

上有一匾,写着“江南第一燕”。

他是这么形容自己的:“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他这么说着,他这么做着。

他书生的摸样,却做了斗士,一个真正的斗士。

他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牺牲在革命的路上。

他也是文学活动上的战斗者。

他那么多才多艺,具有独创性。

而无论哪一点,他都值得被后人记住。

秋之白华,瞿秋白和杨之华那甜蜜的感情,流露在他们的书信间,流淌在他们的合影中。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5篇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5篇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5篇瞿秋白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烈士虽然已经离开我们60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仍然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瞿秋白烈士的事迹对我的触动尤其深刻。

一、珍惜这天的完美生活,是我们对革命先烈最好的报答。

缅怀先辈,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后人,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当我们在21世纪享受这天完美生活的时候,永远不能忘记,我们这天的生活,是无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而珍惜我们的完美生活,就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报答。

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是我义无反顾的选取。

以前有人说,21世纪的中国人,越来越不坚信共产主义,甚至有人说,共产主义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我想说: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己的信仰,那么未来的一切就都是茫然的。

三、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是我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今年虽然只有32岁,但是在酒店这个行业却已经打拼了12个年头,在这12年里,我总有一种感觉,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茫然的感觉,我看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工作一项项的完成,但是却始终我看不清自己的未来。

但是在我参加了这次阳光酒店培训班之后,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天,我却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最后明白了自己要找的那个东西是什么——是信仰。

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眼前的生活而忙碌,他必定的会感到茫然,但是如果他心中有一个信仰,那他就会感受到自己活着的好处。

虽然我只是阳光集团的一个普通员工,但是我想,我只要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我所做的一切就与党紧紧的联系在了一齐,我的生命也会因此变得高尚起来。

因此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是我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会为此而不懈发奋,争取早日投入党组织的怀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纪念馆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常州工作已经近一年了,还未到瞿秋白纪念馆参观过。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故居有感在中国革命的探索道路上,许多的革命家为国家的未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瞿秋白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位。

我的大学就在常州,所以有幸去参观瞿秋白纪念馆。

在参观之前,我先查了有关瞿秋白的生平事迹。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北京的学生爱国运动。

1920年初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后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会后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主持中央工作。

1928年6月,出席党的六大,随即参加共产国际六大,后担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1931年起,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战线的斗争。

1931年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

1934年初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转移途中被捕,敌人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都被他严辞拒绝。

6月18日临刑前,他神色不变,坦然走向刑场,沿途用俄语高唱《国际歌》、《红军歌》。

到刑场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英勇就义。

瞿秋白的故居是一个旧时典型的江南院落,黑瓦白墙相互映衬,如同一幅江南水墨图,古朴而雅致。

抬头仰望,可以看见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从棕红色的大门进入,故居分为东西两院,各有四进,踏着青石板路,院落里种着几株桂花树。

大堂前立着瞿秋白充满书生气质的雕像,栩栩如生。

身后的墙壁上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内堂里悬挂着各种风格的书画,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主人的文学涵养。

从大堂的隔壁侧门进入就是内室了,两张雕花床,几张桌子和椅子,书桌上还放着笔墨纸砚,一个大的书橱,摆设透着实用的朴实和简约的别致。

故居旁边是瞿秋白同志纪念馆,花木繁多,因有八株桂花而得名八桂堂,门口的大石碑镌刻着梁衡先生纪念瞿秋白同志所写的《觅渡,觅渡,渡何处?》的文章。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上午,我和两位同学相约一同前去瞻仰瞿秋白故居和瞿秋白纪念馆。

四月的江南,似乎总是少不了那点点雨水的滋润。

从清晨开始,天,便下起了微微的蒙蒙的细雨,就这样,我们三人怀着无比崇高、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一次心灵学习的旅途。

从学校乘车约半个小时,再行走一两分钟,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目的地——瞿秋白纪念馆。

站在门口,大致简单看去,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

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站在门前,静静的停留片刻,你会发现,不时会有路边的行人,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扭头静看这座有独特气息的历史建筑。

而进出其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的主人,用自己怎样博大的胸怀,何等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引领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使得人们将他永远铭记于心!瞿秋白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瞿秋白纪念馆,是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第二部分是瞿秋白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纪念馆:为两层楼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粉墙黛瓦,长檐耸脊,敞亮天井,马蹄山墙,属典型的明清居室风格。

门额上横书的馆名是由邓小平同志1985年亲笔题写。

馆门两侧的墙壁上对称地各装镶一方铜雕,古朴厚重,栩栩如生。

右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列宁,侧重表现的是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的瞿秋白。

左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鲁迅,侧重表现的是文学家、翻译家和文化旗手的瞿秋白。

展览大厅分为瞿秋白生平事迹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

基本陈列《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

并推出《纪念瞿秋白书画展》等专题陈列。

建馆来,先后接待了陈丕显、宋任穷、薄一波、乔石、杨尚昆、李瑞环、宋平等国家领导人,朝鲜等16个国家的党政代表团和专家学者及数十万参观看,编辑出版了《江南一燕》和《瞿秋白研究》(丛刊),编印了《瞿秋白研究信息》,是纪念瞿秋自、学习瞿秋白、宣传瞿秋白、研究瞿秋白的重要基地。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上周三,综合课杨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常州瞿秋白纪念馆和瞿秋白故居,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那一天,同学们都十分激动,闹嚷嚷地挤进了瞿秋白故居的大门。

一进故居,大家立刻看到了一座瞿秋白雕像。

雕像背后有一扇屏风,屏风上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几个大字。

我们往里走,进了一间屋子,里面摆了一些有关瞿秋白的画作,其中大部分都是瞿秋白和鲁迅的画,画得十分精美生动。

继续往里走,大家又进了一间屋子。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红木书柜,散发出阵阵清香。

书柜旁有一张书桌和几把椅子。

书柜里叠放着数十本发黄陈旧的线装书,书皮是青色的。

老师说,这些书都是瞿秋白曾经读过的。

靠近点闻闻,还能依稀嗅出一丝书香味。

再往前走,前面陈列出了一件件瞿秋白的家具。

我们又看到了一口饱经沧桑的井。

后来,我们又进了瞿秋白纪念馆,里面有瞿秋白铜像和相关资料。

同学们参观了一会儿,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走出瞿秋白纪念馆,我不由得想起了他的一句话:“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

”这句话激励着我们做。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瞿秋白纪念馆怀着对革命前辈瞿秋白同志的崇敬之心,学院组织个股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

他是中国共产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也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由于叛徒告密被捕,他走向刑场时高唱着《国际歌》,在绿草坪上盘膝而坐,视死如归,凛然从容,牺牲时年仅36岁。

由他翻译成中文的《国际歌》,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激扬回荡,他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走进纪念馆,瞿秋白烈士的高大铜像迎面而立,身穿西服,带着眼镜、手握书卷,栩栩如生。

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

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

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

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

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瞿秋白就义前书写了一篇《多余的话》,这篇文章可能让一些人至今都困惑不解,甚至认为他是革命意志脆弱和消沉的表露。

当我仔细看完广场竖立的一块石碑,上面铭刻有梁衡先生的《觅渡,觅渡,觅何处?》这篇著名的游记后,顿然大悟。

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散文、科普作家梁衡先生三次访瞿秋白故居,力求深入透视瞿秋白博大的内心世界,我十分欣赏他对瞿秋白深邃心灵的通达明晓。

梁衡先生在文中说得好:“八七会议”他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以一副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发出武装斗争的吼声。

但是他随即被王明,被自己的人一巴掌打倒,永不重用。

后来在长征时又借口他有病,不带他北上。

而比他年纪大身体弱的徐特立、谢觉哉等都安然到达陕北,活到了建国。

瞿秋白故居观赏记作文

瞿秋白故居观赏记作文

瞿秋白故居观赏记作文范文1:最近去了瞿秋白故居,真是太神奇了!这是一个非常有历史价值的地方,也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

来看看我的观赏记吧!首先,这个故居真的太大了!整个故居有好几个院子,每个院子都有它自己的特色。

尤其是第一进院子,真的太美了!四周都是金黄色的青砖瓦,还有黑色的木条围墙,而院子里面则是一个一个的花坛和草坪。

每当我走到这里,我都会立马感受到自己来到了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

进去之后,我看到了瞿秋白和他的家人们的生活状况。

家里的摆设布局很有风格,有许多有趣的小细节。

去的那一天,天气非常舒适,阳光明媚。

屋子里有许多睡椅,在柔和的阳光下坐着,感觉非常惬意。

最后,导游还带我们参观了故居的展览馆。

这里展示了很多故居的历史背景和瞿秋白的生平。

我了解到了许多我之前不知道的事情。

这个展览馆真的非常有趣,而且非常具有教育性。

总的来说,瞿秋白故居真的是一个非常美丽和有意思的地方,值得一去!要点分析:这篇文章侧重于描写瞿秋白故居的美丽和价值。

在写作时,学生运用了大量描写性的语言,用词也非常典雅,整篇文章的节奏和声调感觉非常舒畅。

用词分析:大量的描写词汇(例如“它自己的特色”,“金黄色的青砖瓦”)使文章更加丰富。

而用在展览馆这个部分,作者使用了“有趣”和“教育性”的词汇,这是非常合适的。

最后,在总结部分,作者用了“非常美丽和有意思的地方”,这是一个简洁明了而有力的总结。

范文2:我去了瞿秋白故居,这个地方是敞开大门免费参观的。

但是,由于是免费参观,所以人非常多!去的那一天,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在入口处,工作人员给了我一个名片。

虽然我不知道它的意义是什么,但我还是非常喜欢收藏这些小纪念品。

随后,我进入了故居。

整个故居的气氛都很安静,我立马受到了这里的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

房屋旧朴,活跃着若隐若现的古代气息。

到处都有小标签,告诉你在哪些地方你可以拍摄照片。

但是,由于人太多,我基本上没什么机会拍照。

在参观故居的时候,工作人员有时会给你一些零散的信息,但他们的口音非常重,有时很难听懂。

【最新2018】常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瞿秋白级念馆观后感-优秀word范文 (6页)

【最新2018】常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瞿秋白级念馆观后感-优秀word范文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常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瞿秋白级念馆观后感篇一: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这是我进入常州瞿秋白纪念馆之后看到的瞿秋白的诗,短短两行我却仿佛看到了一个翩翩才子惊艳世人的志气,不愿做雄鹰,只愿为家燕,衔来绿意盈盈的春天,装点挚爱的故乡,这天高云淡如锦如缎的江南。

作为常州人,自是从小听闻瞿秋白先生的各种事迹,早早的便在心里埋下了钦佩的种子,待长大些也明白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在那个战火纷飞,思想混杂的年代里,他硬是以一己之力为革命胜利献上了不小的贡献。

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作为上海大学原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把上大建设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慕名来到了常州瞿秋白纪念馆,这是常州地区唯一的一家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人物类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全面收藏、陈列、展示瞿秋白同志业绩、研究瞿秋白思想,弘扬瞿秋白精神的专业馆。

步入祠堂,“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的屏风赫然映入眼帘,在屏风前面树立着古铜色的瞿秋白石膏像,身姿矫健,神采秀奕,表现的是青年儒雅、书生味正浓的革命家形象,也与我想象中的那个文质彬彬的瞿秋白形象符合,一直觉得他那样的文人凭借着怎样的力量才能撑起革命的重任,中国革命的这一艘航船,在他掌舵的那一段,正遇上波涛汹涌的激流,暗礁重重的险滩。

可就是这样羸弱的双肩却担当了“八七”会议,土地革命,武装起义,于是,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也便燃成了燎原。

假如没有这一位28岁的书生,中国革命的航船,又该怎样的前行?走在这座古屋的土地上,感受着瞿秋白先生的种种生前,书桌上似乎是先生正在挥毫泼墨,笔墨纸砚记载着最初的志向,《俄乡纪程》、《赤都心史》,即便是在红色“丝绸之路”上,也真实地描述了他心路的历程。

【精品文档】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模板 (6页)

【精品文档】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篇一: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参观瞿秋白故居有感在中国革命的探索道路上,许多的革命家为国家的未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瞿秋白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位。

我的大学就在常州,所以有幸去参观瞿秋白纪念馆。

在参观之前,我先查了有关瞿秋白的生平事迹。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北京的学生爱国运动。

1920年初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后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会后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主持中央工作。

1928年6月,出席党的六大,随即参加共产国际六大,后担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1931年起,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战线的斗争。

1931年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

1934年初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转移途中被捕,敌人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都被他严辞拒绝。

6月18日临刑前,他神色不变,坦然走向刑场,沿途用俄语高唱《国际歌》、《红军歌》。

到刑场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英勇就义。

瞿秋白的故居是一个旧时典型的江南院落,黑瓦白墙相互映衬,如同一幅江南水墨图,古朴而雅致。

抬头仰望,可以看见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从棕红色的大门进入,故居分为东西两院,各有四进,踏着青石板路,院落里种着几株桂花树。

大堂前立着瞿秋白充满书生气质的雕像,栩栩如生。

身后的墙壁上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内堂里悬挂着各种风格的书画,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主人的文学涵养。

从大堂的隔壁侧门进入就是内室了,两张雕花床,几张桌子和椅子,书桌上还放着笔墨纸砚,一个大的书橱,摆设透着实用的朴实和简约的别致。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早就听闻常州人杰地灵,“常州三杰”更是如雷贯耳,今天,我和舍友怀揣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去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

来到瞿秋白同志故居,就看到大门两边,各自立着一尊抱鼓石,上面刻着三狮戏球的浮雕。

走进去,院落里种着几株桂花树,错落有致,秋季的桂花散发出一阵一阵的清香。

大堂前立着瞿秋白雕像,光是站在那边,就充满着书生气息却看似十分精神抖擞。

内堂里悬挂着各种风格的书画。

再往里面走一点,就可以看见瞿秋白的题字“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听解说员说这是瞿秋白毕生奋斗的座右铭,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寻求中国光明之路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的一生。

即使瞿秋白年少时因为一些原因家境困难,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反而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的俄文专修馆,勤学的他变得知识渊博,才华横溢。

“中红网”评价说:在历史上,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瞿秋白曾参加过党的“三大――六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政治局常委,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会后主持中央工作。

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

1932年到苏区任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

然而,在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口镇小迳村被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十四团钟绍葵的部队俘获,关入上杭监狱。

由于叛徒指认,身份被识破,于5月9日被押解到长汀。

在被押期间,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

6月18日,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下最后的风采。

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大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400字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400字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400字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这天,我和爸爸一齐去参观了位于延陵路上的瞿秋白纪念馆,瞿秋白被誉为“常州三杰”之一,是常州的骄傲。

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心,我瞻仰了瞿秋白故居和纪念馆。

站在故居门口,首先看到的是由著名作家茅盾爷爷题写的“瞿秋白同志故居”七个大字,屏住气走进瞿秋白纪念馆,一股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瞿秋白的名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映入眼帘。

的确他做到了,他的一生所作所为都是为人民着想的。

来到瞿秋白的书房,整齐的桌椅让人觉得书香盎然、古朴雅致。

各种山水画及毛笔作品,展示出了伟人多才多艺的另一面。

他的寝室,书桌整齐,一尘不染,透出阵阵书香。

各种物口摆放有序,宽敞明亮。

木制的床,还蒙上薄薄的纱巾。

就是在这间平凡的书房中,瞿秋白在里面造就了出了许多神奇。

瞿秋白,一位伟大的革命的先驱,他用36岁的生命点燃了青春,为祖国和人民付出了所有,先烈的付出我们永远铭记,先烈的精神我们承接。

我们要好好学习,强大自已,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加一分力!。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
今天爸爸带我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在参观之前,我查了瞿秋白的生平事迹,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瞿秋白的故居是一个旧时典型的江南院落,黑瓦白墙相互映衬,如同一幅江南水墨画,古朴而雅致。

故居分为东西两院,各有四进。

踏着青石板路,院落里种着几株桂花树。

大堂前面立着瞿秋白充满书生气质的雕像,身后的墙壁上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内堂里挂着各种风格的书画,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到主人的文化涵养。

从大堂的隔壁侧门进入内室,两张雕花床,几张桌子和椅子,一个大的书橱,摆设透着实用的朴实和简单的别致。

这次参观瞿秋白的故居,我感慨很深,他以理想照亮道路,用革命点燃生命。

我们要追寻烈士的足迹,锻炼和提升自我,继续开拓进取。

参观瞿秋白故居的心得与体会

参观瞿秋白故居的心得与体会

参观瞿秋白故居的心得与体会2011年12月18日,我和本学期一同参加党课培训的同学们前往瞿秋白纪念馆瞻仰伟大的革命先烈瞿秋白。

尽管参观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我却收获了许多。

我们主要参观了瞿秋白故居以及瞿秋白纪念馆,了解了很多瞿秋白和他的夫人杨之华的故事。

瞿秋白纪念馆分为五个部分介绍瞿秋白的生平:光明之路,少年觅渡,苏区岁月,文坛双壁,书生领袖。

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我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有了很多了解。

瞿秋白 (1899.1-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

江苏常州人。

早年曾到武昌外国语学校学英文,后到北京谋生。

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读书。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同年11月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

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的身分,去莫斯科采访。

1921年兼任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的教员。

1922年2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张太雷)。

曾先后出席远东民族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三、四次代表大会。

1923年春回到北京,主持起草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草案,参与制定国共合作的战略决策。

同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还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7月去上海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

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后又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1925年1月当选为中共四大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

后又参加领导五卅运动。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7月接替陈独秀负责中央工作。

主编过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曾将为陈独秀等人压制和拒绝发表的毛泽东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并为之写了序言。

大革命失败后,在汉口主持召开临时中央紧急会议,后任中央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瞿秋白故居观赏记五年级作文

瞿秋白故居观赏记五年级作文

瞿秋白故居观赏记五年级作文
瞿秋白故居观赏记五年级作文
在一次综合实践课上,杨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了瞿秋白故居,使我记忆犹新。

走进瞿秋白纪念馆前厅,门口一个铜像,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在为革命事业做出一番大奋斗。

从铜像后面一扇小圆门走进了后堂。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口小井,低头俯视,井水依旧那样清澈,远处看井口布满了青苔,昭示着这口井的年代久远。

跨过门槛,那里保存着瞿秋白幼时与家人在一起使用的生活用具。

转过一个弯,那是一张不起眼的小床,上面已显现不出当时的模样,床前书桌上有几本已经泛黄的书和两个酒瓶,生动地反映出当时主人生活的场景。

走过一条长廊,我能朦胧的感受到母子俩当时生活的`气息。

不经意间,有一条狭窄的巷子,横在面前。

那是一条连接纪念馆的小路。

可是我却忽略了一个地方——瞿秋白生前使用的厨房。

那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屋,我和同伴走进屋子,墙壁上挂着他们的厨具。

在厨具的左上方,有一个直径大约60厘米的长方形置物架,上面整齐的摆放着许多小瓶,我想那大概就是装调料的瓶子吧。

在置物架下方,就是一个大锅子,架在灶台上。

右边是用来切菜的砧板。

最接近墙的就是一个中等大小的洗菜池。

里面水冲刷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辩。

突然,好像有什么东西跘了我的脚,啊,原来是一个大匾,枯黄的颜色在昏暗的屋子显得更加深沉。

简约的小屋,朴素的家具,这就是一个革命先烈曾经居住的地方,少时的艰难造就出他坚毅的品格、不屈的精神。

瞿秋白同志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

观后感800字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观后感800字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观后感800字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纪念馆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常州工作已经近一年了,还未到瞿秋白纪念馆参观过。

2015年3月28日,在清明节前期,医院党委和团委共同组织了党建带团建,参观瞿秋白纪念馆,缅怀先烈的活动,我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党员,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

以前每次飘过此地时,总会想到我们这位革命先烈曾在此生活过,和我们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他曾以博大的胸怀,无私奉献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引领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一名常州人,我以有这样一位老乡而骄傲,也以我能够加入有这样一位优秀党员同志的组织而自豪。

这次,怀着期盼的情绪,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纪念馆中,应对着瞿秋白烈士的铜像,我们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一声声响亮的誓词让我们激情飞扬,热血澎湃。

高兰书记阐述了本次活动的好处,并给我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大家要牢记党的宗旨,持续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仪式结束后,我们参观了瞿秋白的故居,并从各种照片、文字、实物等资料中进一步了解瞿秋白烈士的生平,学习他无私奉献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纪念馆中保留了瞿秋白的手稿,穿过的蓑衣、草鞋,显示了这名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伟大共产党员的艰苦朴素的生活。

一幅幅历史图片和文字呈现给我们一名文弱的书生,同时展现了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瞿秋白用自己羸弱的肩膀挑起一个政党统帅的重担,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投身革命之后,他以笔当枪,写了超多的文章著作,如《赤都心史》、《俄乡纪程》、《剩余的话》、《江南第一燕》等,让他这一卓越的文学才华为革命事业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由他翻译成中文的《国际歌》,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激扬回荡。

而由于叛徒告密,瞿秋白被捕,牺牲时年仅36岁,当他走向刑场时,高唱着《国际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5篇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5篇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5篇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怀着对革命先辈瞿秋白同志的崇敬之情,我参观了位于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

首先参观的是瞿秋白故居。

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跨进高高的门槛,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黑色的纪念碑,上方刻着一句瞿秋白的千古佳句: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稍。

这句话的强大气魄无不震撼了我。

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

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

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

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

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证明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之后,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十分的亮丽光线。

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

之后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长长的镶在墙上的字碑,上方密密麻麻的字我自然也看不懂,只觉得刚刚长出新叶的枝条依偎着,修饰着这清俊奇秀的字是很有韵味的。

面向纪念馆的大厅,左边是瞿秋白与列宁的浮雕,他们俩气宇轩昂,在蓝天下阔步,充满对前途光明的憧憬,充满对革命的激情,体现了瞿秋白作为一名革命家的风度与情怀,也正刻出了当时瞿秋白在翻译俄文,传播俄国无产阶级理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后边是瞿秋白与鲁迅的浮雕,将瞿秋白与鲁迅放在一齐不仅仅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体现了瞿秋白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与其做出的贡献,只是他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它用于研究各种文学的时刻与精力。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400字500字作文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400字500字作文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400字500字作文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400字500字作文这天,我和爸爸一齐去参观了位于延陵路上的瞿秋白纪念馆,瞿秋白被誉为“常州三杰”之一,是常州的骄傲。

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心,我瞻仰了瞿秋白故居和纪念馆。

站在故居门口,首先看到的是由著名作家茅盾爷爷题写的“瞿秋白同志故居”七个大字,屏住气走进瞿秋白纪念馆,一股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瞿秋白的名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映入眼帘。

的确他做到了,他的一生所作所为都是为人民着想的。

来到瞿秋白的书房,整齐的桌椅让人觉得书香盎然、古朴雅致。

各种山水画及毛笔作品,展示出了伟人多才多艺的另一面。

他的寝室,书桌整齐,一尘不染,透出阵阵书香。

各种物口摆放有序,宽敞明亮。

木制的床,还蒙上薄薄的纱巾。

就是在这间平凡的书房中,瞿秋白在里面造就了出了许多神奇。

瞿秋白,一位伟大的革命的先驱,他用36岁的生命点燃了青春,为祖国和人民付出了所有,先烈的付出我们永远铭记,先烈的精神我们承接。

我们要好好学习,强大自已,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加一分力!瞿秋白烈士虽然已经离开我们60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仍然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瞿秋白烈士的事迹对我的触动尤其深刻。

一、珍惜这天的完美生活,是我们对革命先烈最好的报答。

缅怀先辈,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后人,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当我们在21世纪享受这天完美生活的时候,永远不能忘记,我们这天的生活,是无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而珍惜我们的完美生活,就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报答。

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是我义无反顾的选取。

以前有人说,21世纪的中国人,越来越不坚信共产主义,甚至有人说,共产主义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我想说: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己的信仰,那么未来的一切就都是茫然的。

三、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是我今后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今年虽然只有32岁,但是在酒店这个行业却已经打拼了12个年头,在这12年里,我总有一种感觉,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茫然的感觉,我看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工作一项项的完成,但是却始终我看不清自己的未来。

观瞿秋白故居有感

观瞿秋白故居有感

观瞿秋白故居有感来到瞿秋白故居,我们心里不由得感到了一种敬畏之情。

瞿秋白可是我国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

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面对这么一个伟大人物,谁站在那儿都会停步瞻仰他的遗容的。

走进馆内,感到的是一种古朴的气息,那一间间卧室都是那么的朴素,那一张张板凳,也是十分淡雅,互相结合,真是巧夺天工。

宗祠共四进,坐北朝南,分东西两院,由秋白叔祖父瞿赓甫等筹建,供族人祭祖。

1912年秋白迁居东院侧厢房。

东院第四进以屏门隔开,大房间为秋白弟妹卧室,小间系"翻轩",为秋白书房兼卧室;连结三、四进的"穿堂",是秋白与父亲稚彬先生的画室。

横匾"瞿秋白同志纪念馆"由邓小平手书。

纪念馆为原瞿氏宗祠之西院,设序馆,树立2米高秋白全身石膏像。

第三、四进展室对秋白生平业绩作全面陈列介绍。

这些都蕴含着我们祖国和人民对他的敬意。

近几日,博物馆开展了庆祝瞿秋白一百多周年的老年书画展。

那些字个个苍劲有力,写出了人们对瞿秋白的怀念,对革命烈士的敬佩,对人民领袖的赞扬。

记得在2011年,我和妈妈一起看了一部有关瞿秋白与的影片《秋之白华》。

这部庆国九十周年的作品,讲述了瞿秋白这个著名才子的短暂人生。

不错,人生虽短,但也要像烟花一样,绽放短暂的美丽。

他们夫妇的革命情操和光辉精神像他们的朴素故居一样,值得我们永世敬仰。

慢慢地走出了纪念馆,回忆着纪念馆的点点滴滴,不由感慨万分,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片蓝天下,没有腥风血雨,没有战火连绵,我们更该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瞿秋白故居观后感
怀着对革命先辈瞿秋白同志的崇敬之情,我参观了位于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

跨进高高的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黑色的纪念碑,上面刻着一句瞿秋白的千古佳句:“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稍。

”这句话的强大气魄无不震撼了我。

接着,我绕过纪念碑,走进纪念馆的正堂。

这是瞿秋白的故居,简陋的桌椅床柜以及充满生活气息的各种陈列品,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瞿氏家族的付出。

故居的旁边,是瞿秋白纪念馆大厅,里面摆放着各种与瞿秋白有关的展品,这些文献、实物为我们深刻的解读了作为中共的早期领袖,瞿秋白同志在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参观结束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当我站在这位伟人高大的塑像面前时,我不由得回想到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那时,愚昧的中国人还在饱受着列强的欺凌,整个中国到处充满着压抑的空气。

然而,在南方一个破落的仕官家庭里,一个满怀抱负的青年正沉思着如何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

他,就是瞿秋白。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自小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并立志要努力改变落后的中国。

于是,他开始了自己艰难的探索之路。

1916年瞿秋白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

1919年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

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记者身分赴苏俄采访,是最早有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情况的新闻界先驱。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

是中共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中央委员,四大中央局成员,五大、六大中央政治局委员,五大中央政治局常委。

1927年8月,在汉口主持召开了中共"八七"紧急会议,会后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

这期间,参预决定或指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及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

曾犯过"左"倾盲动主义错误。

1928年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及政治书记处成员,并留驻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1930年8月回国,9月和周恩来一起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从1931年夏至1933年秋,在上海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

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

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队逮捕。

6月18日在长汀县罗汉岭英勇就义。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他是一个勇敢的战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

烈士已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反思。

泱泱中华,拥有着五千年的辉煌文明,曾多次开创了盛世局面。

但却为何会衰败下去,被那些曾蔑视为岛夷的国家所欺辱,所践踏。

倘若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那么,那些英勇抗争的先烈恐怕也不会安息。

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兴衰,其关键在于能否顺应历史的潮流,实行一种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性的政策。

因为,只有开放,才能与世界交流,才能学习先进的制度和科技信息,只有改革,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

孙中山曾说:“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之为“岛夷”的国家是如何兴盛起来的,从中汲取些经验教训。

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最先打开中国的国门,从而使得中国的外患接踵而至。

那么,英国是如何强大起来的呢?英国是位于西欧的岛国,原来也是一个封建体制的国家,但由于其四面邻海,环境开放,商业发达,民主氛围浓厚,因此,产生了一批早期的资产阶级群体,他们崇尚自由,敢于冒险,追求财富,反对专制,但处于君主时代的他们,自身利益注定不会得到相应的满足。

为此,他们奋起反抗,通过艰难的抗争,终于在“光荣革命”之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体。

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顺应了时代发展,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如果说英国离我们过于遥远,政治体制和历史背景相差巨大,不足以借鉴。

那么,日本的崛起对于我们来说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日本是位于中国东方的岛国,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深远,在古代两国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商业贸易,双方在政治体制和文化方面颇为相似。

并且,日本在近代,也曾面临被西方列强入侵的危机,那么,它又是如何转危为安,走向复兴的呢?日本封建社会末期由德川幕府所统治,和中国一样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严重影响着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社会矛盾尖锐。

并且日本在“黑船事件”之后,日本的国门被迫打开,一份份不平等的条约随之而来,从而加剧了日本的民族危机。

地位较低的中下级武士,在饱受生活和精神的长期折磨之后,联合平民发动革命,通过明治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的高速发展的时期。

在经过外交方面的努力,成功的废除了与西方各国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后,迅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在这些国家的崛起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实行改革,与时俱进。

反观中国,僵化的封建体制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新兴的资本主义因素长期受到抑制。

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从而使得中国开始在世界发展的浪潮中逐渐衰退下来。

而我们的革命先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充分认识的只有顺应历史的发展,与时俱进,才能够挽救中国。

因此,他们纷纷站起反抗,拉开了中国革命的帷幕。

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一个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只有顺应历史的发展,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政策,与世界各国进行平等的交流,才能保证我们能够永远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离开纪念馆,看到街区繁华的景象,我突然感到中华的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因为我知道,我们现在正处于世界发展的浪潮之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