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和心得(精选多篇)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10篇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10篇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一):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怀着对革命先辈瞿秋白同志的崇敬之情,我参观了位于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
首先参观的是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
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跨进高高的门槛,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黑色的纪念碑,上方刻着一句瞿秋白的千古佳句:“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稍。
”这句话的强大气魄无不震撼了我。
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
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
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
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
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证明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之后,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十分的亮丽光线。
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
之后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长长的镶在墙上的字碑,上方密密麻麻的字我自然也看不懂,只觉得刚刚长出新叶的枝条依偎着,修饰着这清俊奇秀的字是很有韵味的。
面向纪念馆的大厅,左边是瞿秋白与列宁的浮雕,他们俩气宇轩昂,在蓝天下阔步,充满对前途光明的憧憬,充满对革命的激情,体现了瞿秋白作为一名革命家的风度与情怀,也正刻出了当时瞿秋白在翻译俄文,传播俄国无产阶级理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后边是瞿秋白与鲁迅的浮雕,将瞿秋白与鲁迅放在一齐不仅仅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体现了瞿秋白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与其做出的贡献,只是他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它用于研究各种文学的时刻与精力。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瞿秋白纪念馆我去过两次。
第一次去时,正好是顺路经过。
只是带着参观故居的想法,在那充满江南特色的院子里逛了一圈。
那时的我只是觉得院子很漂亮,带着大户人家的讲究。
哪里知道那里曾经住着的“大户人家”是在那黑暗的年代,颠危簸荡的社会组织中破产的“士的阶级”。
而近期再次瞻仰了瞿秋白纪念馆。
多了几分仔细,多了几分虔诚。
去的那天下着濛濛细雨,晚秋的季节也增添了几分悲情。
参观的脚步,注定不是轻盈的。
那房子,那家具,那信件,那照片,那介绍,在尽最大的可能,向我展示一个立体的瞿秋白。
瞿秋白牺牲时只有三十六岁,而那时的他就已经具有了让一般人仰视的才华。
如果他不去革命,完全可能成为一代文杰或者是优秀的翻译家,亦或是一代名医。
走进展厅中间时,放的正是瞿秋白就以时的片段。
后面一排的刺枪,前面的瞿秋白走着,唱着,回忆着。
然而他是无畏的,盘腿而坐,此地甚好。
而他是有留恋的,未完成的革命,娇妻爱女,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的笔似乎一直在耕耘着,留下“多余的话”,狱中诗词。
就以的前一刻,他记录着前夜梦境触发的灵感。
集句《偶成》: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
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
韦应物,郎士元,杜心甫诗句的组合。
只恨我对古诗没什么品读的本领,不能明白这诗。
而既然他前夜梦中“如置仙境”,那么牺牲后的他,是否达到了超脱?虽然我是无神论者,此时,我更愿意多些浪漫色彩的想象,瞿秋白的灵魂定是去了他梦中的仙境了,他是那么热爱大好河山的。
在瞿秋白故居的一间房内,立着瞿秋白高大的塑像。
上有一匾,写着“江南第一燕”。
他是这么形容自己的:“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他这么说着,他这么做着。
他书生的摸样,却做了斗士,一个真正的斗士。
他做过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牺牲在革命的路上。
他也是文学活动上的战斗者。
他那么多才多艺,具有独创性。
而无论哪一点,他都值得被后人记住。
秋之白华,瞿秋白和杨之华那甜蜜的感情,流露在他们的书信间,流淌在他们的合影中。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简介瞿秋白,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是中国近代革命的伟大先驱。
瞿秋白纪念馆位于中国湖北省蕲春县,是为了纪念并展示瞿秋白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贡献而建立的博物馆。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纪念馆,对瞿秋白先生的故事和精神产生了深刻的触动。
在此分享我的观后感。
馆内展览进入瞿秋白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展览大厅。
展厅内墙壁上挂满了瞿秋白先生的图片,生动展示了他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和坚定。
我注意到,展览中用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了瞿秋白先生与共产党的关系,他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支持和领导作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馆内的主要展览是关于瞿秋白先生的生平经历和他的革命活动。
展览以时间为线索,从他的早年教育、参加学生运动开始,一直到他投身于革命事业、成为共产党高级领导和最终壮烈牺牲的过程。
展览中,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展示,详细介绍了瞿秋白先生的崇高品质、优秀才华和伟大贡献。
同时,还展示了他与其他革命先烈如陈独秀、李大钊等的合作与思想交流。
我对瞿秋白纪念馆所展示的内容深感震撼,从中感受到了瞿秋白先生的伟大和革命精神的力量。
他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不断追求进步和反抗不平等的斗争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
教育意义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我不仅学到了瞿秋白先生的生平和贡献,更受到了他的革命精神的熏陶和启发。
瞿秋白先生短暂而幸福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牺牲。
他的革命信仰和对人民利益的始终不渝追求,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瞿秋白纪念馆以其独特的展览形式,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传达了瞿秋白先生的思想和精神。
我认为,这座纪念馆对于广大青年人尤其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瞿秋白先生的事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们追求真理和进步的热情。
在这个物欲横流、追求名利的社会,我们需要像瞿秋白先生那样,坚守初心,奋发向前。
总结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教育之旅。
通过馆内的展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瞿秋白先生的职业生涯和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精神。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参观瞿秋白故居有感在中国革命的探索道路上,许多的革命家为国家的未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瞿秋白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位。
我的大学就在常州,所以有幸去参观瞿秋白纪念馆。
在参观之前,我先查了有关瞿秋白的生平事迹。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北京的学生爱国运动。
1920年初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后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会后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主持中央工作。
1928年6月,出席党的六大,随即参加共产国际六大,后担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1931年起,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战线的斗争。
1931年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
1934年初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转移途中被捕,敌人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都被他严辞拒绝。
6月18日临刑前,他神色不变,坦然走向刑场,沿途用俄语高唱《国际歌》、《红军歌》。
到刑场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英勇就义。
瞿秋白的故居是一个旧时典型的江南院落,黑瓦白墙相互映衬,如同一幅江南水墨图,古朴而雅致。
抬头仰望,可以看见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从棕红色的大门进入,故居分为东西两院,各有四进,踏着青石板路,院落里种着几株桂花树。
大堂前立着瞿秋白充满书生气质的雕像,栩栩如生。
身后的墙壁上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内堂里悬挂着各种风格的书画,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主人的文学涵养。
从大堂的隔壁侧门进入就是内室了,两张雕花床,几张桌子和椅子,书桌上还放着笔墨纸砚,一个大的书橱,摆设透着实用的朴实和简约的别致。
故居旁边是瞿秋白同志纪念馆,花木繁多,因有八株桂花而得名八桂堂,门口的大石碑镌刻着梁衡先生纪念瞿秋白同志所写的《觅渡,觅渡,渡何处?》的文章。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上周三,综合课杨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常州瞿秋白纪念馆和瞿秋白故居,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那一天,同学们都十分激动,闹嚷嚷地挤进了瞿秋白故居的大门。
一进故居,大家立刻看到了一座瞿秋白雕像。
雕像背后有一扇屏风,屏风上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几个大字。
我们往里走,进了一间屋子,里面摆了一些有关瞿秋白的画作,其中大部分都是瞿秋白和鲁迅的画,画得十分精美生动。
继续往里走,大家又进了一间屋子。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红木书柜,散发出阵阵清香。
书柜旁有一张书桌和几把椅子。
书柜里叠放着数十本发黄陈旧的线装书,书皮是青色的。
老师说,这些书都是瞿秋白曾经读过的。
靠近点闻闻,还能依稀嗅出一丝书香味。
再往前走,前面陈列出了一件件瞿秋白的家具。
我们又看到了一口饱经沧桑的井。
后来,我们又进了瞿秋白纪念馆,里面有瞿秋白铜像和相关资料。
同学们参观了一会儿,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走出瞿秋白纪念馆,我不由得想起了他的一句话:“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
”这句话激励着我们做。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瞿秋白纪念馆怀着对革命前辈瞿秋白同志的崇敬之心,学院组织个股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
他是中国共产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也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由于叛徒告密被捕,他走向刑场时高唱着《国际歌》,在绿草坪上盘膝而坐,视死如归,凛然从容,牺牲时年仅36岁。
由他翻译成中文的《国际歌》,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激扬回荡,他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走进纪念馆,瞿秋白烈士的高大铜像迎面而立,身穿西服,带着眼镜、手握书卷,栩栩如生。
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
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
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
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
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瞿秋白就义前书写了一篇《多余的话》,这篇文章可能让一些人至今都困惑不解,甚至认为他是革命意志脆弱和消沉的表露。
当我仔细看完广场竖立的一块石碑,上面铭刻有梁衡先生的《觅渡,觅渡,觅何处?》这篇著名的游记后,顿然大悟。
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散文、科普作家梁衡先生三次访瞿秋白故居,力求深入透视瞿秋白博大的内心世界,我十分欣赏他对瞿秋白深邃心灵的通达明晓。
梁衡先生在文中说得好:“八七会议”他受命于白色恐怖之中,以一副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发出武装斗争的吼声。
但是他随即被王明,被自己的人一巴掌打倒,永不重用。
后来在长征时又借口他有病,不带他北上。
而比他年纪大身体弱的徐特立、谢觉哉等都安然到达陕北,活到了建国。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篇一:观瞿秋白故居有感为了崇高的理想,继续努力学习---参观瞿秋白故居有感在参加党的基础知识培训班学习时,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先烈瞿秋白,肃立在塑像前,使我更坚定了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尔后,我们参观了秋白故居和他的生平事迹,受到深刻教育。
秋白同志是张太雷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会议期间介绍入党的。
常州人值得骄傲的三杰都是我们党最早入党的重要人物。
特别是张太雷和瞿秋白关系不同一般,既是同乡、同志、同学,朋友,又是“五四”运动的战友。
瞿秋白( 1899-1935),常州“三杰”之一,名双(霜),号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领导人,常州人,1935 年在福---- 精选公文范文-------建长汀英勇就义。
瞿秋白故居由二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瞿秋白的出生地--八桂堂天香楼,另一部分为瞿秋白少年时期曾经寄居过的地方--瞿氏宗祠。
八桂堂天香楼位于常州市青果巷2 号,现仅存房屋四进。
一进为穿堂,二进为正厅,三进楠木厅,后进为经楼,即天香楼。
瞿氏宗祠位于常州市延陵西路102 号,占地面积2409 平方米,建筑面积1015 平方义50 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开辟为“瞿秋白同志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并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
馆内陈列有瞿秋米。
1985年6月1 日,在瞿秋白同志就白同志生平事迹展览。
1996 年12月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同志作为共产党员心中永远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骄傲,他在组织、理论和文化建设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瞿秋白同志的一生,年仅36 岁就英勇就义,却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参与创办了《新社会》旬刊、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创办了上海大学、参加领导了五卅运动以及负责主持中央工作等一系列改写中国历史的大事,他的生命虽短暂却无比充实精彩。
大家怀着无尚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瞿秋白烈士事迹陈列展览,一件件见证历史的遗物、一帧帧栩栩如生的照片、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无不真实地再现了瞿秋白烈士,为了实现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慷慨就义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令在场的入党积极分子们无不悄然动容,无不肃然起敬,也使大家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教育,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好革命先烈的先进性,而且要始终不渝地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不渝地保持开拓创新的锐气,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勤奋的学习,将来为共产主义事业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
【最新2018】常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瞿秋白级念馆观后感-优秀word范文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常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瞿秋白级念馆观后感篇一: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这是我进入常州瞿秋白纪念馆之后看到的瞿秋白的诗,短短两行我却仿佛看到了一个翩翩才子惊艳世人的志气,不愿做雄鹰,只愿为家燕,衔来绿意盈盈的春天,装点挚爱的故乡,这天高云淡如锦如缎的江南。
作为常州人,自是从小听闻瞿秋白先生的各种事迹,早早的便在心里埋下了钦佩的种子,待长大些也明白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在那个战火纷飞,思想混杂的年代里,他硬是以一己之力为革命胜利献上了不小的贡献。
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作为上海大学原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把上大建设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慕名来到了常州瞿秋白纪念馆,这是常州地区唯一的一家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人物类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全面收藏、陈列、展示瞿秋白同志业绩、研究瞿秋白思想,弘扬瞿秋白精神的专业馆。
步入祠堂,“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的屏风赫然映入眼帘,在屏风前面树立着古铜色的瞿秋白石膏像,身姿矫健,神采秀奕,表现的是青年儒雅、书生味正浓的革命家形象,也与我想象中的那个文质彬彬的瞿秋白形象符合,一直觉得他那样的文人凭借着怎样的力量才能撑起革命的重任,中国革命的这一艘航船,在他掌舵的那一段,正遇上波涛汹涌的激流,暗礁重重的险滩。
可就是这样羸弱的双肩却担当了“八七”会议,土地革命,武装起义,于是,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也便燃成了燎原。
假如没有这一位28岁的书生,中国革命的航船,又该怎样的前行?走在这座古屋的土地上,感受着瞿秋白先生的种种生前,书桌上似乎是先生正在挥毫泼墨,笔墨纸砚记载着最初的志向,《俄乡纪程》、《赤都心史》,即便是在红色“丝绸之路”上,也真实地描述了他心路的历程。
游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5篇_观后感_
游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5篇瞿秋白纪念馆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瞿秋白纪念馆作为党历史上早期的领导人,毫无疑问瞿是这个城市的骄傲。
而作为冠英小学堂(现觅渡桥小学)的后辈,我更深地去理解着这个人物对于常州历史、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
要知道,不仅仅在革命史上,更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瞿秋白曾占据了那么重要的地位。
而这正是作为清一代常州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延续,但这其中又是夹杂着社会主义思潮、新文化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在内的因子。
因此,不了解这些,我们就无法了解瞿秋白这个人,无法了解《多余的话》中秋白对自我的认知,更无法了解瞿秋白之于江南文化、之于中国文化的意义。
随着常州城市在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整体衰落,我在这个纪念馆浏览过程中无时不刻的体会到这种境地。
内里寂寥的陈设,和我记忆中这个纪念馆曾经拥有过的翔实展览和资料相去甚远,难道是因为这个纪念馆已经免费开放的原因么?尽管这个纪念馆已经成为了全国文保单位,尽管这个纪念馆旁也竖立起了一座全新的陈列馆,可是我无法找见曾经在这个纪念馆中拥有过的对伟人的敬仰,也无法唤起因着这个人物而对整个城市产生的那种自豪。
是的,不应该是这样。
究竟是我们忘却了这个人物,还是忘却了我们应该拥有的纪念。
为此,我再次进入到那个曾经耳熟能详的纪念馆中,用影像纪录下点点滴滴,尽管不多,但是是为希望它们能够唤起我们,唤起我们这座城市曾经忘却的纪念。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到常州工作已经近一年了,还未到瞿秋白纪念馆参观过。
20xx年3月28日,在清明节前期,医院党委和团委共同组织了党建带团建,参观瞿秋白纪念馆,缅怀先烈的活动,我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党员,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
以前每次路过此地时,总会想到我们这位革命先烈曾在此生活过,和我们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他曾以博大的胸怀,无私奉献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引领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一名常州人,我以有这样一位老乡而骄傲,也以我能够加入有这样一位优秀党员同志的组织而自豪。
游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游瞿秋白纪念馆有感2010年12月26号我们小组八人参观了位于常州市中心的瞿秋白纪念馆。
这个不大但很别致的纪念馆却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参观之前,我们先查了一下有关瞿秋白的生平事迹。
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
曾经担任过中央局委员、政治局常委。
在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是,他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会后主持中央工作。
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
1934年到苏区任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
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罗汉岭英勇就义。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这一。
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整个生命。
还没进入瞿秋白故居,由茅盾先生题词的“瞿秋白同志故居”7个大字就映入眼帘,让我们一下就确认了这就是我要即将参观的地方。
这是一座林荫道旁的建筑,随临马路,但很安静,完全脱离了城市的喧嚣。
这个故居是瞿秋白的叔祖父瞿庸甫鱼清光绪年间,任湖北市政使时捐款建筑的宗祠。
在1912-1916年,瞿秋白因贫困所迫,借居于祠堂东院。
在1996年,他的这所故居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纪念馆和故居。
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铜制的瞿秋白同志的铜像,后面的木板上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
”它令我难以忘怀。
接着我们走进大厅,只见两行大字映入我们的眼帘:“烈士浩气贯天日,秋白精神激后人。
”然后我们走进展览区,一一浏览了瞿秋白的照片、书、名言、房间、衣裳和他的物品。
其中有一幅他画的画和他的一句话最令我难忘。
【精品文档】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篇一: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参观瞿秋白故居有感在中国革命的探索道路上,许多的革命家为国家的未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瞿秋白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位。
我的大学就在常州,所以有幸去参观瞿秋白纪念馆。
在参观之前,我先查了有关瞿秋白的生平事迹。
瞿秋白(1899~1935),江苏常州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加领导北京的学生爱国运动。
1920年初参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后以记者身份赴苏俄采访。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会后任中央临时政治局主席,主持中央工作。
1928年6月,出席党的六大,随即参加共产国际六大,后担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1931年起,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战线的斗争。
1931年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
1934年初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转移途中被捕,敌人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都被他严辞拒绝。
6月18日临刑前,他神色不变,坦然走向刑场,沿途用俄语高唱《国际歌》、《红军歌》。
到刑场后,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英勇就义。
瞿秋白的故居是一个旧时典型的江南院落,黑瓦白墙相互映衬,如同一幅江南水墨图,古朴而雅致。
抬头仰望,可以看见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从棕红色的大门进入,故居分为东西两院,各有四进,踏着青石板路,院落里种着几株桂花树。
大堂前立着瞿秋白充满书生气质的雕像,栩栩如生。
身后的墙壁上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内堂里悬挂着各种风格的书画,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主人的文学涵养。
从大堂的隔壁侧门进入就是内室了,两张雕花床,几张桌子和椅子,书桌上还放着笔墨纸砚,一个大的书橱,摆设透着实用的朴实和简约的别致。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早就听闻常州人杰地灵,“常州三杰”更是如雷贯耳,今天,我和舍友怀揣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去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
来到瞿秋白同志故居,就看到大门两边,各自立着一尊抱鼓石,上面刻着三狮戏球的浮雕。
走进去,院落里种着几株桂花树,错落有致,秋季的桂花散发出一阵一阵的清香。
大堂前立着瞿秋白雕像,光是站在那边,就充满着书生气息却看似十分精神抖擞。
内堂里悬挂着各种风格的书画。
再往里面走一点,就可以看见瞿秋白的题字“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听解说员说这是瞿秋白毕生奋斗的座右铭,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寻求中国光明之路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的一生。
即使瞿秋白年少时因为一些原因家境困难,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反而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的俄文专修馆,勤学的他变得知识渊博,才华横溢。
“中红网”评价说:在历史上,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瞿秋白曾参加过党的“三大――六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政治局常委,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会后主持中央工作。
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
1932年到苏区任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
然而,在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口镇小迳村被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十四团钟绍葵的部队俘获,关入上杭监狱。
由于叛徒指认,身份被识破,于5月9日被押解到长汀。
在被押期间,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
6月18日,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下最后的风采。
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大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两千字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两千字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袖,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瞿秋白纪念馆位于他的故乡江苏省无锡市,是一个展示和传承他事迹和思想的地方。
走进瞿秋白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的铜像,庄严肃穆,给人一种庄重而崇敬的感觉。
通过馆内陈列的照片、文字资料和实物展示,可以感受到瞿秋白一生的奋斗历程和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
在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我被瞿秋白的坚定信仰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所震撼。
他在中国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始终保持一颗赤诚的革命之心。
通过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我深刻了解到了一个伟大领袖的人生境遇和伟大事迹,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
瞿秋白是一位可以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将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在瞿秋白纪念馆观展结束后,我深深感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力量,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瞿秋白的事迹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学习进步,坚持正确的信念,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为国家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总的来说,参观瞿秋白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将永远怀着崇敬之心,铭记瞿秋白的功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瞿秋白故居的心得与体会
参观瞿秋白故居的心得与体会2011年12月18日,我和本学期一同参加党课培训的同学们前往瞿秋白纪念馆瞻仰伟大的革命先烈瞿秋白。
尽管参观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我却收获了许多。
我们主要参观了瞿秋白故居以及瞿秋白纪念馆,了解了很多瞿秋白和他的夫人杨之华的故事。
瞿秋白纪念馆分为五个部分介绍瞿秋白的生平:光明之路,少年觅渡,苏区岁月,文坛双壁,书生领袖。
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我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先烈有了很多了解。
瞿秋白 (1899.1-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
江苏常州人。
早年曾到武昌外国语学校学英文,后到北京谋生。
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读书。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同年11月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
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的身分,去莫斯科采访。
1921年兼任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的教员。
1922年2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张太雷)。
曾先后出席远东民族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三、四次代表大会。
1923年春回到北京,主持起草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草案,参与制定国共合作的战略决策。
同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还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7月去上海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
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后又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1925年1月当选为中共四大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成员。
后又参加领导五卅运动。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7月接替陈独秀负责中央工作。
主编过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曾将为陈独秀等人压制和拒绝发表的毛泽东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并为之写了序言。
大革命失败后,在汉口主持召开临时中央紧急会议,后任中央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观后感800字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观后感800字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纪念馆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常州工作已经近一年了,还未到瞿秋白纪念馆参观过。
2015年3月28日,在清明节前期,医院党委和团委共同组织了党建带团建,参观瞿秋白纪念馆,缅怀先烈的活动,我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党员,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
以前每次飘过此地时,总会想到我们这位革命先烈曾在此生活过,和我们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长,他曾以博大的胸怀,无私奉献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引领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一名常州人,我以有这样一位老乡而骄傲,也以我能够加入有这样一位优秀党员同志的组织而自豪。
这次,怀着期盼的情绪,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瞿秋白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纪念馆中,应对着瞿秋白烈士的铜像,我们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一声声响亮的誓词让我们激情飞扬,热血澎湃。
高兰书记阐述了本次活动的好处,并给我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大家要牢记党的宗旨,持续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仪式结束后,我们参观了瞿秋白的故居,并从各种照片、文字、实物等资料中进一步了解瞿秋白烈士的生平,学习他无私奉献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纪念馆中保留了瞿秋白的手稿,穿过的蓑衣、草鞋,显示了这名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伟大共产党员的艰苦朴素的生活。
一幅幅历史图片和文字呈现给我们一名文弱的书生,同时展现了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瞿秋白用自己羸弱的肩膀挑起一个政党统帅的重担,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投身革命之后,他以笔当枪,写了超多的文章著作,如《赤都心史》、《俄乡纪程》、《剩余的话》、《江南第一燕》等,让他这一卓越的文学才华为革命事业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由他翻译成中文的《国际歌》,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激扬回荡。
而由于叛徒告密,瞿秋白被捕,牺牲时年仅36岁,当他走向刑场时,高唱着《国际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观后感】观后感700字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观后感】观后感700字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在纪念馆的展厅中,我看到了瞿秋白的生平历程和摆放在展柜里的他的手稿、日记、信件等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的存在给了我亲身触摸历史、感受历史的机会,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瞿秋白这个历史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面貌。
不仅如此,他的鲜活形象也在展厅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墙上的照片、临摹的画像、雕塑都对瞿秋白进行了多方位的描述
除了生平和事迹,瞿秋白纪念馆还向我们深入分析了瞿秋白的思想。
利用丰富的资料和图片对瞿秋白关于“文化革命”、“群众路线”、“人民战争”、“人民民主专政”等重要思想的阐述进行了介绍和解释。
这些思想的核心是建立在反帝反封反官僚的基础上,旨在推进民族解放、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
通过这些介绍,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瞿秋白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瞿秋白纪念馆不仅呈现了历史人物的成就,更体现了对他的深刻理解和思想传承。
通过纪念馆的学生教育活动,我更加深入了解瞿秋白的思想,从中汲取力量,明确自己的追求和担当。
最后说一句,中国革命原来有个瞿秋白,他坚守信仰,不惜一切,无怨无悔,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来烘托他的形象,他只是为信仰而艰辛奋斗,为历史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个名字虽然已经过去了一百年,但他的信仰仍然载入了历史,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观瞿秋白纪念馆后感“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是对常州盛产历史文化名人的赞誉。
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名扬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
然而,时间历史永远也不会将那已尘封在我们脑海中的记忆冲淡磨灭。
二十年代的中国,处于空前的革命高潮中,它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异常雄伟壮观的历史画卷。
中国共产党集合了一大批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蔡和森、张太雷、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刘少奇等等。
他们犹如璀璨群星,光华夺目而瞿秋白正是这绚丽群星中耀眼的一颗。
他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
满怀着无比敬仰的缅怀之情,我和同学参观了瞿秋白纪念馆,那天激情如热火一般,让我感触颇深。
瞿秋白纪念馆位于常州市市中心,从外面看总觉得瞿秋白纪念馆有些落寞。
也许是和繁华的城市中心相比,它是如此的渺小,微不足道。
城市灯红酒酒绿的映照下,纪念馆显得黯然失色。
但这次的参观让我真切感受到内心的强大,品德的高尚是那些表面的灯红酒绿远不能及的。
外面看纪念馆就像是一位风残烛年的老人,饱经风霜。
但进入瞿秋白纪念馆,我最大的感受是惊讶。
位于市中心的瞿秋白纪念馆丝毫没有被城市的喧杂污染,它是如此的静谧,和谐,一尘不染。
入门,映入眼帘的的便是黑漆大门两边,各立抱鼓石一尊,上刻三狮戏球的浮雕,显示出了这个大家族的高贵和吉祥。
黑漆大门上方赫然高悬“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
再往里走,就是大院的祠堂,步入祠堂第二进,在“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的屏风前面,树立着古铜色的瞿秋白石膏像,他一只手插在袋子里,一只手紧握着一本册子,一身的正气从他的眉宇间显示出来,让人不禁想起他当年英勇就义之时的大义凛然。
一个革命家的儒雅和对革命的坚定展露无遗。
然后是主厅,穿过穿堂和过道就来到卧室,卧室很简陋,被屏风隔为两半,后半间是秋白父母和襁褓中的幼弟坚白的卧室,前半间则用来做客厅尘埃落满的木床、帷帐、木桌,以及靠在墙边的洗脸架,都仿佛在说着这间屋子的主人曾今的悲惨生活。
瞿秋白故居观后感
瞿秋白故居观后感怀着对革命先辈瞿秋白同志的崇敬之情,我参观了位于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
跨进高高的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黑色的纪念碑,上面刻着一句瞿秋白的千古佳句:“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稍。
”这句话的强大气魄无不震撼了我。
接着,我绕过纪念碑,走进纪念馆的正堂。
这是瞿秋白的故居,简陋的桌椅床柜以及充满生活气息的各种陈列品,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瞿氏家族的付出。
故居的旁边,是瞿秋白纪念馆大厅,里面摆放着各种与瞿秋白有关的展品,这些文献、实物为我们深刻的解读了作为中共的早期领袖,瞿秋白同志在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参观结束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当我站在这位伟人高大的塑像面前时,我不由得回想到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那时,愚昧的中国人还在饱受着列强的欺凌,整个中国到处充满着压抑的空气。
然而,在南方一个破落的仕官家庭里,一个满怀抱负的青年正沉思着如何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
他,就是瞿秋白。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自小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并立志要努力改变落后的中国。
于是,他开始了自己艰难的探索之路。
1916年瞿秋白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
1919年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
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记者身分赴苏俄采访,是最早有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情况的新闻界先驱。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向导》编辑。
是中共三大、四大、五大、六大中央委员,四大中央局成员,五大、六大中央政治局委员,五大中央政治局常委。
1927年8月,在汉口主持召开了中共"八七"紧急会议,会后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
这期间,参预决定或指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及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
曾犯过"左"倾盲动主义错误。
1928年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及政治书记处成员,并留驻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这是第二次去瞿秋白纪念馆了,前一次记得是班级的团日活动时去的,大家要一起来,一起走,所以时间比较仓促,只是大致参观了一下,未能给我心中带来很深的触动。
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次我特意先在网上查阅了许多瞿秋白的资料,详细了解他的一生事迹,这样再次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当看到那些实物,联想到此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一股崇敬之情就从心底油然而生。
下面就我自己的瞿秋白纪念馆之行及感想记述如下。
从我们学校到瞿秋白纪念馆还是很方便的,从万达那边乘坐公交车大概二十多分钟后下车再步行五分钟左右就到了。
首先参观的是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
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进入大堂便看见瞿秋白的一具铜像,虽说瞿秋白患有肺病,是一个瘦弱的文人,但是他的铜像却高大威武,让人产生无比崇敬之情,我想虽然秋白体弱多病,但他那宽博的胸怀和渊博的知识让他倍具气质与魅力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
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
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
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
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
接着,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非常的亮丽光线。
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
接着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长长的镶在墙上的字碑,上面密密麻麻的字我自然也看不懂,只觉得刚刚长出新叶的枝条依偎着,修饰着这清俊奇秀的字是很有韵味的。
面向纪念馆的大厅,左边是瞿秋白与列宁的浮雕,他们俩气宇轩昂,在蓝天下阔步,充满对前途光明的憧憬,充满对革命的激情,体现了瞿秋白作为一名革命家的风度与情怀,也正刻出了当时瞿秋白在翻译俄文,传播俄国无产阶级理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后边是瞿秋白与鲁迅的浮雕,将瞿秋白与鲁迅放在一起不仅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也体现了瞿秋白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与其做出的贡献,只是他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它用于研究各种文学的时间与精力。
走着走着,浑然不觉已经到了最后,虽然很不愿意,我还是来到了瞿秋白最终被抓捕行刑那一段。
但越到生死关头,越能体现一个信仰之崇高,人意志之坚定。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小迳被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十四团钟绍葵的部队俘获,关入上杭监狱。
由于叛徒指认,身份被识破,于5月9日被押解到长汀。
在被押期间(5月23日),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其由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
6月18日晨,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下最后的风采。
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
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年仅三十六岁。
看到这我又不禁想起了文革中他又被诬为“叛徒”,墓被捣了,碑被砸了,死后四十多年后又蒙受一场大冤案。
但是,历史毕竟是公正的。
1985年,党中央对瞿秋白作出了历史性的评价,完全恢复了瞿秋白的真实而伟大的形象,在瞿秋白的故居建立了瞿秋白纪念馆。
一代英豪,重新屹立在人们的心目中。
参观结束后,脑海中浮现他的种种,与他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又是多么的平庸,是那个动荡的年代创造了瞿秋白这样的伟人,而那那时的中国也需要想瞿秋白那样的赤子。
面对蒋介石的“招安”,他的回答是“头可断,志不可改”“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面对财富,面对生存,更是面对一个人的考验,瞿秋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瞿秋白是不朽的。
他如滚滚江水,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像高山一般的崇高,一般的雄伟,一般的壮丽,一般的高昂,巍然耸立,永不倒下。
他的人格,他的信仰,他的坚定,他的道德,他的文章,他的聪慧,他的希望,将永世长存!第二篇: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2014年4月21日星期六上午,我和两位同学相约一同前去瞻仰瞿秋白故居和瞿秋白纪念馆。
四月的江南,似乎总是少不了那点点雨水的滋润。
从清晨开始,天,便下起了微微的蒙蒙的细雨,就这样,我们三人怀着无比崇高、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一次心灵学习的旅途。
从学校乘车约半个小时,再行走一两分钟,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目的地——瞿秋白纪念馆。
站在门口,大致简单看去,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
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
站在门前,静静的停留片刻,你会发现,不时会有路边的行人,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扭头静看这座有独特气息的历史建筑。
而进出其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的主人,用自己怎样博大的胸怀,何等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引领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使得人们将他永远铭记于心!瞿秋白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瞿秋白纪念馆,是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第二部分是瞿秋白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纪念馆:为两层楼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粉墙黛瓦,长檐耸脊,敞亮天井,马蹄山墙,属典型的明清居室风格。
门额上横书的馆名是由邓小平同志1985年亲笔题写。
馆门两侧的墙壁上对称地各装镶一方铜雕,古朴厚重,栩栩如生。
右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列宁,侧重表现的是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的瞿秋白。
左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鲁迅,侧重表现的是文学家、翻译家和文化旗手的瞿秋白。
展览大厅分为瞿秋白生平事迹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
基本陈列《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
并推出《纪念瞿秋白书画展》等专题陈列。
建馆来,先后接待了陈丕显、宋任穷、薄一波、乔石、杨尚昆、李瑞环、宋平等国家领导人,朝鲜等16个国家的党政代表团和专家学者及数十万参观看,编辑出版了《江南一燕》和《瞿秋白研究》(丛刊),编印了《瞿秋白研究信息》,是纪念瞿秋自、学习瞿秋白、宣传瞿秋白、研究瞿秋白的重要基地。
此外馆内还设有影视厅、资料室、贵宾室、学术厅、电脑室等,为宣传和研究瞿秋白提供多功能现代化的服务。
瞿秋白故居:入内黑漆大门两边各立“抱鼓石”一尊,上刻三狮戏秋的浮雕,显示着这个大家族的高贵和吉祥。
黑漆大门上方赫然高悬“城西瞿氏宗祠”白底篆书匾额。
故居分东西两院,各有四进,地势逐渐抬高,含步步高升之意,中列隔墙,有廊道门扇相互连通。
西院为正屋,原为供祭祀用的厅堂,庄严而神秘。
东院为厢房,是当年族人和仆人食宿休息的地方。
瞿秋白1912年—1916年就住在东院。
东院第四进以屏门隔开,大房间为秋白弟妹卧室,小间系“翻轩”为秋白书房兼卧室;连结三、四进的“穿堂”,是秋白与父亲稚彬先生的画室。
里面安放的100多件家具和生活用品,都是按照当时的格式征购或仿制,并照原样陈列的。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江苏常州人。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而又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理论家、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上海大学原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把上大建设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小迳被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十四团钟绍葵的部队俘获,关入上杭监狱。
由于叛徒指认,身份被识破,于5月9日被押解到长汀。
在被押期间(5月23日),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其由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
6月18日晨,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下最后的风采。
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
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年仅三十六岁。
一位临场记者这样报道瞿秋白就义时的情景:1935年6月18日,福建长汀。
瞿秋白来到中山公园,“至中山公园,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
信步至亭前,已见小菜四碟,美酒一饔。
彼独坐其上,自斟自饮,谈笑自若,神色无异”。
酒半乃言曰:“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
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瞿秋白说罢此话,坦然正其衣履,到公园凉亭前拍了遗照———他背着两手,昂首直立,恬淡闲静之中流露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概。
瞿秋白在刀兵环护下,慢步走向刑场。
刑场在长汀西门外罗汉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的一片草坪,距中山公园二华里多。
倘是怕死的人,不要说步行两华里,就是二十米也无法走,恐怕是要被人拖行的。
瞿秋白手挟香烟,顾盼自如,缓缓而行。
继而高唱国际歌,打破沉寂之空间。
到了罗汉岭下,他自己找了块空地面北盘足坐下,回头看了看行刑者说:“此地甚好”,接着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当我佇立在瞿秋白同志的青铜雕像前,回想着电影中瞿秋白同志奔赴刑场,英勇牺牲的情景时,我不由得思绪滚滚,浮想联翩。
作为一名政治家,他是伟大的,坚强的,同样也是不幸的。
他在1931年被王明集团迫害后,离开了党中央的领的岗位,受到各种的打击后,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并没有随之改变,而是更加坚定。
中央红军决定长征,瞿秋白曾请求随军长征,但遭到拒绝,1935年2月,瞿秋白在秘密转移时,不幸落入虎口,师长宋希濂以“学生”身份劝降,被拒绝。
他写下了《多余的话》这样一篇千古奇文,表现了瞿秋白的包标卓立的自我和风雅、博大、深邃的心灵世界,在长汀英勇就义。
在“文革”中,他又被诬为“叛徒”,墓被捣了,碑被砸了,死后四十多年后又蒙受一场大冤案。
但是,历史毕竟是公正的。
1985年,党中央对瞿秋白作出了历史性的评价,完全恢复了瞿秋白的真实而伟大的形象,在瞿秋白的故居建立了瞿秋白纪念馆。
一代英豪,重新屹立在人们的心目中。
瞿秋白是不朽的。
他如滚滚江水,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像高山一般的崇高,一般的雄伟,一般的壮丽,一般的高昂,巍然耸立,永不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