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N黑色素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黑色素瘤临床案例的具体分析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斯璐写在课前的话黑色素瘤发生于中老年人较多,男比女多发。
好发下肢足部,其次是躯干、头颈部和上肢。
症状主要为迅速长大的黑色素结节。
常见表现是黑色素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以区域淋巴结肿大而就诊。
到晚期由血流转移至肺、肝、骨、脑诸器官。
本文针对黑色素瘤临床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黑色素瘤临床案例一(一)病史1 、中年男性,36 岁,皮肤癌家族史;2 、左上臂渐出现一个肉色的小结节;3 、在洗澡后出现破溃不愈;4 、行切除活检;5 、诊断为黑色素瘤,厚度0.45mm。
(二)该患者有哪些危险因素1 、年龄;2 、皮肤癌家庭史。
(三)手术切缘其手术切缘是1.0 cm。
二、手术切缘肿瘤厚度临床推荐切除边缘原位0.5cm≤ 1.0mm 1.0cm (1 类)1.01 -2mm 1 -2cm (1 类)2.01 -4mm 2.0cm (1 类)>4mm 2.0cm根据2010 版的NCCN 指南:如果肿瘤厚度是原位、简单的,只需切除 5 毫米。
如果病灶厚度≤ 1 毫米,分级是T1 ,推荐的切除边缘是1 公分。
此患者的病灶是0.45 毫米,他的切除边缘应是1 公分。
如果此病人病灶超过4 毫米,NCCN 专家也推荐最多切到 2 公分。
所以并不推荐做给病人带来痛苦的截肢手术。
目前黑色素瘤的最大扩切边缘是2 -3 公分。
针对一些特殊部位如脸部或耳朵黑色素瘤,实际做不到 2 公分,专家们认为只要能够达到病灶切缘阴性就可以,尽量保留功能。
或者有美容医生参与。
在尽量切除病灶同时又保留美观目的。
该患者行病灶扩大切除。
病理示:病灶残留无色素型黑色素瘤,残留厚度0.35mm ,切缘宽1cm ,无肿瘤浸润。
(一)下一步建议下一步治疗建议是无须进一步手术干预。
根据NCCN 指南,只有病灶厚度超过1 毫米或有溃疡,才推荐做前哨淋巴结活检。
(二)术后2周,患者出现左腋窝肿物,质硬,如何处理?1 、细针穿刺活检;2 、肿物切除活检。
黑色素瘤临床诊疗指南
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判断,制定诊断标准。一般来说,黑色素瘤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标准:具有 黑色素细胞分化的特征;存在恶性行为,如浸润性生长、转移等;排除其他类似病变的
可能性。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选择
手术治疗原则及术式选择
家庭护理指导
家庭环境调整
指导家属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 安静的家庭环境,保持室内清洁 、通风良好,避免刺激性气味和 过度噪音。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饮食需求 ,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如增加 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等,同 时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
皮肤护理与防晒措施
教导家属正确的皮肤护理方法, 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患处等,同时强调防晒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防晒用品 并正确使用。
复发监测及干预策略
复发监测
通过定期随访和检查,及时发现 黑色素瘤的复发迹象,如局部复 发、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等。
干预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复发,制定相应 的干预策略。对于局部复发,可 考虑再次手术或放疗;对于区域 淋巴结转移,可进行淋巴结清扫 术;对于远处转移,可采用化疗 、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手段。
预后评估指标及方法
生存率评估
通过统计患者的生存率来评估预后,常用指标包括5年生 存率、10年生存率等。
01
肿瘤标志物检测
定期检测患者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 ,如乳酸脱氢酶(LDH)、S-100蛋白 等,有助于发现复发或转移。
02
03
影像学检查
利用CT、MRI、PET-CT等影像学技术 ,定期评估患者的肿瘤大小和位置变 化,以及有无新发病灶。
《NCCN黑色素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NCCN黑色素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NCCN发布《黑色素瘤临床实践指南》,主要更新:推荐将ipilimumab 用于进展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1类)。
新増放疗原则,提供了对放疗选择和剂量的建议。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 )发布了第3版《黑色素瘤临床实践指南》,新版指南主要增加了将美国FDA最新批准上市的新药CTLA-4单抗ipilimumab用于治疗进展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推荐,同时也增加了5 年长效干扰素辅助治疗的选择。
主要更新推荐将ipilimumab用于迸展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1类)。
霍迪(Hodi )等证实,与疫苗相比z ipilimumab治疗可使进展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期延长3.7个月。
但指南指出,由于可能导致免疫介导的治疗并发症,用药时的风险评估和(或)既往使用经验及密切随访都至关重要,否则将给患者带来潜在的严重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进展期患者治疗选择由根据一线、二线划分变为〃在初妗台疗失败后,若患者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2或卡氏评分二60分,可继续给予序贯治疗”。
将in期患者(前哨淋巴结阳性或临床检查淋巴结阳性)辅助治疗中的干扰素选择修订为"大剂量干扰素治疗1年或长效干扰素ce2b治疗5年", 但这对于总生存的益处不明。
EORTC18991硏究显示,对于1256例HI期术后患者,5年长效干扰素治疗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高于观察组(45.6%对38.9% )。
基于此结果,指南作出以上修订,该注释同样适用于淋巴结区域复发后再次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的患者。
新増放疗原则・提供了对放疗选择和剂量的建议。
放疗指征包括:手术无法切净的特殊部位,淋巴结囊外侵犯,转移淋巴结枚,转移淋巴结直径n3cm ,颈部转移淋巴结枚、直径n2cm , 行淋巴结清扫后局部再次复发(均为2类);但目前尚有争议。
对于脑转移患者,可选择行立体定向放疗或全月前攵疗;在脑转移灶切除后,考虑行全脑辅助放疗(2类证据)o其他更新病理报告"有丝分裂率"更改为"真皮层有丝分裂率";"有无卫星灶,若有,须写入报告”更改为"有无微卫星灶,若有,须写入报告"。
(2024.v1)NCCN临床实践指南:merkel细胞癌
Merkel细胞癌是一种较少见的皮肤癌,但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由于对该疾病的了解有限, 因此制定该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关其诊断、治疗和管理的指导。
指南适用范围
01
适用人群
该指南适用于皮肤科医生、肿瘤科医生和其他从 事皮肤癌诊疗的相关专业人员。
02
适用范围
该指南适用于Merkel细胞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 过程。
病情较轻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单药化疗或联合化疗方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注意事项
化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肝功能检查,及时调整化疗方案。
免疫治疗
01
PD-1/PD-L1抑制剂
02
CTLA-4抑制剂
对于符合条件的Merkel细胞癌患者, 推荐使用PD-1/PD-L1抑制剂进行治 疗,可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 肿瘤细胞。
冷冻治疗
01
冷冻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通过冷冻破坏肿瘤组织,
达到治疗目的。
02
冷冻治疗适用于无法通过手术完全切除的Merkel细
胞癌,或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03
冷冻治疗的疗效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
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04
全身治疗
化疗
病情严重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推荐使用化疗药物如铂类化合物、长春碱类药物等,可减轻肿瘤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进一步强调早期诊断 和预防的重要性。
增加关于免疫治疗和 靶向治疗的详细建议 ,包括疗效评估、毒 性和与其他治疗的联
合使用。
增加关于患者教育和 随访的建议,包括如 何与患者沟通、提供 心理支持和资源链接
。
THANKS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解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只是分享
《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解析来自于医学论坛网2011-05-25有35次阅读作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志杰王洁随着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2011版《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实践指南》(简称《指南》)的发布,中国专家组也在今年4月召开的第4届NCCN亚洲学术会议上对《指南》(中国版)进行了讨论和修订,两者连同我国卫生部近日推出的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简称《规范》)成为目前国内肺癌诊治的指导指南。
本文就英文版《指南》的更新内容及其与《指南》(中国版)和《规范》的异同作一简要介绍。
《指南》(英文版)更新内容肺癌预防新版《指南》指出,约85%~90%的肺癌是由直接或间接吸烟引起,长期吸烟易导致第二原发癌、治疗并发症、药物相互作用、其他吸烟相关疾病、生活质量下降及生存期缩短。
因此,新版《指南》加强了戒烟的推荐力度,将“建议戒烟”修订为“戒烟劝告、辅导以及药物治疗”。
预测和预后分子标志物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RNA核苷酸还原酶1(RRM1)、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 (ERCC1)及KRAS后,EML4-ALK作为新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越来越受到关注,新版《指南》也将其纳入。
在美国人群中,EML4-ALK融合基因的发生率为2%~7%,而在中国约为16%。
携带EML4-ALK融合基因的NSCLC患者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而这两种突变的高发人群均为腺癌、不吸烟或轻度吸烟者,且这两种基因突变相互排斥。
因此,在上述高发人群中进行EML4-ALK突变的检测尤为重要。
但新版《指南》并未推荐标准的EML4-ALK突变检测方法。
目前,crizotinib是针对EML4-ALK的靶向治疗新药,其是ALK和生长因子受体蛋白(MET)的TKI,crizotinib对EML4-ALK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可达90%。
该药目前尚处在临床试验阶段,其应用前景值得期待,EML4-ALK也有望成为继EGFR后另一种有明确疗效预测作用的分子标志物。
郭军教授黑色素瘤指南解读
结节型
15%-30%
比表浅扩散型更黑更厚, 速发; 通常是蓝黑或蓝紫色 (5%无色amelanotic)
恶性痣样黑色素瘤
5~10%
慢慢增大; 通常大片, 扁平, 褐色或棕色
肢端雀斑型(ALM)
白人不常见5% 亚洲人(50%), 黑人 (60-70%)
结缔组织增生型
1.7%
位于脚掌、手掌、甲床下; 通常大片, 褐色或棕色; 边缘不规则; 甲下黑色素瘤更常见于老年人, 皮肤较黑的人 罕见, 局部浸润, 主要见于老年
2. JW Chang et al. Melanoma Res 2004;14:537–41. 4. Chi Z, et al. BMC Cancer. 2011;11:85.
中国522例黑色素瘤临床和预后分析
Zhihong Chi, et al. BMC Cancer, 2011,11:85
溃疡和厚度
皮肤和粘膜黑色素瘤为中国黑色素瘤的主要亚型 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原发灶厚度较厚,多数合并溃疡 分期、厚度为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皮肤黑色素 瘤预后好于粘膜黑色素瘤 KIT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为皮肤黑色素瘤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KIT基因突变为粘膜黑色素瘤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病理部分
病理报告内容
肢端和粘膜是中国黑色素瘤的主要亚型
1. K Ishihara, et al. Int J Clin Oncol. 2008 Feb;13(1):33-41. 3. Luk et al., Clinical Dermatology. 29:600 (2004) 5. McLaughlin et al. Cancer. 2005 Mar 1;103(5):1000-7.
1mg q 3 weeks X 4 doses
头颈部恶性肿瘤-nccn指南解读++复习进程
头颈部恶性肿瘤nccn 指南解读摘要: 2010 版头颈部肿瘤 NCCN 指南较 2009 版的内容有重大的更新,整合了已取得的重要临床数据,调整了部分治疗原则。
主题词:头颈部肿瘤;临床指南; NCCN 中图分类号: R73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70X (2010 )07-0511-05 NCCN 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是由代表美国癌症研究和治疗最高水平的肿瘤中心组成的学术联盟组织编写,它的宗旨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当前最佳的治疗建议,提高肿瘤治疗水平。
NCCN 指南制定专家组汇集多学科团队 , 充分采用循证医学证据作为推荐标准;每条建议都拥有自己的共识分类,供医生使用时参考。
头颈部肿瘤的种类及治疗手段复杂多样,需要各个领域的专家合作以获得最佳的治疗及随访,其指南在临床工作中尤为重要。
本文对 NCCN 鼻咽部:鼻咽癌中第 6 版的 T2a (肿瘤侵犯口咽和 / 或鼻腔,无咽旁间隙侵犯)归入第 7 版的 T1 ,而 T2b (咽旁间隙侵犯)作为第 7 版的 T2(T2 不分 a 、 b)。
而淋巴分期中的改变为: N1 增加了单侧和 / 或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最大径不超过 6cm 。
口咽: T3 增加肿瘤浸润会厌舌面。
T4a 增加了局部中度浸润的疾病:肿瘤侵犯喉,舌的外部肌肉,翼内肌,硬腭或下颌骨。
T4b 增加了局部非常广泛浸润的疾病。
下咽: T3 增加了肿瘤累及食管(原为 T4a)。
T4a 增加了局部中度浸润的疾病剔除食管累及。
T4b 增加了局部非常广泛浸润的疾病。
口咽、下咽淋巴结分期无变化。
2010 版的头颈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解读。
1 按 AJCC 分期第 7 版对 TNM 分期进行了更新几乎所有头颈部肿瘤分期中进行了更新的内容为在 T4a 、T4b 分期中分别增加了描述性的说明: 1.3 喉部 TNM 分期声门上:T4a 增加局部中度浸润的疾病。
T4b 增加局部非常广泛浸润的疾病。
NCCN皮肤黑色素瘤临床实践指南2020.1版(3)
NCCN皮肤黑色素瘤临床实践指南2020.1版(3)星期四2020年1月16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皮肤黑色素瘤指南目录单发或多发原发性黑色素瘤发病的危险因素a (ME-A)ME-A,1/2发病的危险因素英文版中文版●男性1●年龄>60岁●表型易感性►非典型痣/发育不良痣2►痣的数目增加(特别是大痣)3►对阳光敏感/容易晒伤3►红头发蓝眼睛/ 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为I型/ 褐黑素为主的表型3●个人病史/合并症►多种和/或起泡的晒伤3,4►癌前病变/癌,5,6 特别是:◊光化性角化病/非黑色素瘤(角质形成细胞)皮肤癌(如: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3◊儿童期癌症7►与以下相关的免疫抑制/免疫紊乱:◊实体器官移植3,8,9◊造血细胞移植(HCT)9◊人体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10►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着色性干皮病11●遗传易感性►存在易患黑色素瘤的胚系突变或多态性(包括CDKN2a、CDK4、MC1R、BRCA2、BAP1[尤其是葡萄膜黑色素瘤]和潜在的其它基因)3►皮肤黑色素瘤(特别是多发性)、胰腺癌、星形细胞瘤、葡萄膜黑色素瘤和/或间皮瘤的家族史12●环境因素►使用日光浴床3,13,14►居住在阳光明媚的气候/接近赤道的纬度15►间歇性、强烈的阳光照射(对于躯干/四肢黑色素瘤,通常观察到与痣的数量增加相关)3►长期阳光暴露(对于头部/颈部/手臂黑色素瘤,通常与较少的痣数目相关)脚注:a.单发或多发原发性黑色素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指示性诊断后继发的原发肿瘤。
这张列表不包括黑素瘤复发或进展的危险因素,它们包含在路径的其它地方中。
ME-A,2/2参考文献活检和病理学检查的原则(ME-B)ME-B,1/3疑似黑色素瘤的色素性病变的活检原则1英文版中文版●切除活检(椭圆形切口、钻取、或碟形/深刮) ,首选手术边距为1-3mm。
避免更宽的手术边距以确保后续淋巴绘图技术的准确性。
黑色素瘤临床路径(2021年版)
皮肤黑色素瘤临床路径(2021年版)一、皮肤黑色素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有手术指征的Ⅰ期-Ⅳ期的皮肤黑色素瘤(ICD-10:C43)。
(二)诊断依据根据《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7月第1版),以及《NCCN 临床实践指南:皮肤黑色素瘤》(2021年第1版)。
1.高危因素:在我国,皮肤黑色素瘤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严重的日光晒伤史,皮肤癌病史,肢端皮肤有色素痣、慢性炎症,及其不恰当的处理,如盐腌、切割、针挑、绳勒等。
2.临床症状:皮肤黑色素瘤多由痣发展而来,痣的早期恶变症状可总结为以下ABCDE法则:A 非对称(asymmetry):色素斑的一半与另一半看起来不对称。
B 边缘不规则(border irregularity):边缘不整或有切迹、锯齿等,不像正常色素痣那样具有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轮廓。
C 颜色改变(color variation):正常色素痣通常为单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也可有褐、棕、棕黑、蓝、粉、黑甚至白色等多种不同颜色。
D 直径(diameter):色素痣直径>5~6mm或色素痣明显长大时要注意,黑色素瘤通常比普通痣大,对直径>1cm的色素痣最好做活检评估。
E 隆起(elevation):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整个瘤体会有轻微的隆起。
ABCDE法则的唯一不足在于它没有将黑色素瘤的发展速度考虑在内,如几周或几个月内发生显著变化的趋势。
皮肤镜可以弥补肉眼观察的不足,同时可以检测和对比可疑黑色素瘤的变化,其应用可显著提高黑色素瘤早期诊断的准确度。
黑色素瘤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卫星灶、溃疡、反复不愈、区域淋巴结转移和移行转移。
晚期黑色素瘤根据不同的转移部位症状不一,容易转移的部位为肺、肝、骨、脑。
眼和直肠来源的黑色素瘤容易发生肝转移。
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患者经济情况决定,必查项目包括区域淋巴结(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超声、胸部CT、腹盆部超声、增强CT或MRI、全身骨扫描及头颅增强检查(CT或MRI)。
新版中国黑素瘤诊治指南解读
12 ・ 7
临床肿瘤学 杂志 2 1 0 2年 2月第 1 7卷第 2期
C ieeCii l noo F b 2 1 , o.7 N . hns l c el ̄,e . 0 2 V 11 , o2 n aO
新版 中国 黑素 瘤 诊 治 指 南 解 读
10 4 北 京 北 京大 学肿瘤 医院肾癌 黑色 素瘤 内科 0 12 斯 璐 ,郭 军
o 011 u i ei e sc e t d. f2 g d ln swa r ae
【 yWo d 】 Me nma C ia G ie ns It peao Ke rs l o ; hn ; udl e ; ne r tn a i r ti
s L ,G O Jn eat et fMe nmaa dKd e a cr ei n esy C ne H si l B on I u U u .D p r n o l o n iny C ne,P k g U i r t a cr o t , e'g m a n v i pa i
【 摘
要 】 黑 色素瘤是 临床上较为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 , 也是发 病率增长最 快 的恶性 肿瘤 之一。据统计 , 0 年欠 发 2 8 0
达地 区的男女发病率分别为 0 7 1 . /0万和 0 6 1 , 亡率均 为 0 3 1 ./ 0万 死 ./ 0万 。我国每年新发黑色素瘤病例约 2万例 , 黑色 素瘤 已成 为严重危及我 国人 民健康的疾病之一 , 为了提高黑色 素瘤多学 科规范化 综合治疗 和研究 水平 , 积极学 习和应用 国 内、 外 符合循证 医学原则 的高级别证据 , 制定符合我 国国情 的黑色素瘤临床实践指南 , 中国临床 肿瘤学会 ( S O) 20 C C 于 0 7年 5月成
NCCN指南在淋巴瘤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NCCN指南在淋巴瘤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由美国研究所、医院和教育基地等23家超级癌症网络联合机构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集体制订的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因指南更新速度极快,且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这对血液肿瘤学的临床实习教学是一个极大挑战。
我科以经典的临床病例讨论为加强手段,以临床实践操作为落脚点,探讨新的临床血液肿瘤教学模式,从而为实习生全面掌握血液肿瘤学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养成较好的综合诊疗观念打下牢固的基础。
Abstract:The US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Oncolog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which are collectively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y 23 super-cancer network associations such as American institutes,hospitals,and education bases,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various tumors. The guide is updated very quickly and covers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which is a great challenge for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of hematology. Our department takes the classic clinical case discussion as a reinforcement method,takes the clinical practice operation as the foothold,and explores the new clinical hematology tumor teaching mode,so that the interns can fully grasp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hematological oncology,improve the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and develop better. The comprehensive concept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lays a solid foundation.Key words:NCCN guidelines;Lymphoma;Hematologic oncology临床实习教学是医学教育必不可以少的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向临床能力转化的重要过程,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医生职业生涯的关键步骤[1]。
NCCN 2016 黑色素瘤指南doc资料
NCCN 2016 指南:黑色素瘤的诊疗2015 年11 月NCCN 对其黑色素瘤指南作了更新,现将其更新及内容总结如下。
更新1. 目前研究只证实大剂量易普利姆玛改善无复发生存,尚未证实其延长总生存的作用,仍推荐III 期黑色素瘤(前哨和临床淋巴结阳性)辅助治疗中可采用大剂量易普利姆玛治疗,但要注意副作用。
2. 可以在病灶内注射疱疹病毒治疗(T-VEC)。
3. 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疾病的一线治疗中推荐威罗非尼+ 克比替尼(cobimetini b)作为优选治疗方案,亦可作为二线或后续治疗选择,与单药威罗非尼相比改善无病生存,对总生存的作用尚不清楚。
4. 对原发皮肤黑色素瘤不推荐遗传学检查,没有远处转移时也不推荐BRAF 检测。
5. 单纯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前哨淋巴结阳性的标准和预后意义不清。
黑色素瘤的风险因素1. 阳性家族史;2. 既往黑色素瘤病史;3. 不典型的或发育异常的痣;4. 遗传突变日光暴露有助于黑色素瘤的发生。
黑色素瘤分类1. 非长期阳性暴露性损害(非-CSD):皮肤黑色素瘤,并非由长期阳光暴露诱导所致。
2.CSD:皮肤黑色素瘤,由长期阳光暴露诱导所致,存在明显的日光性弹性组织变性。
3. 肢端型:黑色素瘤位于脚底、手掌或甲下。
4. 粘膜型:黑色素瘤位于粘膜。
活检可疑病变进行切除活检是优选方法,应尽量保证切缘阴性,注意不要影响前哨淋巴结活检。
某些特殊位置不适合切除活检:颜面、手掌、脚底、耳、手指末节、甲下或特别巨大的损害。
可行损害全层切除或打孔器活检,但不应影响局部根治性治疗。
初起活检无法诊断或指导治疗时可行窄带切除再活检。
刮取活检会影响诊断和损害厚度评估,但胜于无诊断。
病理报告微卫星灶:采用Breslow 测量、位于侵袭性肿瘤之上并与之至少间隔0.3 mm 正常组织、位于真皮网状层、脂膜层或血管的、直径超过0.05 mm 的肿瘤巢。
过渡性转移:皮肤或皮下组织淋巴管内肿瘤,距离原发灶超过 2 厘米,但尚未超过最近的区域淋巴结。
2024 CSCO 黑色素瘤指南解读PPT课件
免疫治疗也是一线治疗的重要手段,以PD-1抑制剂为代表 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 肿瘤细胞,从而实现长期生存。
二线或后续治疗选择依据
一线治疗失败后,二线或后续治疗的 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 化调整,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 负荷、基因突变情况等。
2024 CSCO 黑色素瘤 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5-15
目录
Contents
• 指南背景与目的 • 病理诊断与分期评估 • 手术治疗策略与技巧 • 辅助治疗选择及进展 • 晚期患者系统治疗方案优化 • 随访监测与康复管理建议 • 总结:提高黑色素瘤诊疗水平
01 指南背景与目的
黑色素瘤流行现状
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指南强调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护理,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带 来的挑战。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免疫治疗持续探索
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在黑色素瘤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指南展望了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领域的未来趋势,包括新型免疫药物的
研发和联合治疗的优化等。
复发监测手段及其局限性探讨
复发监测手段
目前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患者自我症状观察等方法进行复发监测。
局限性
影像学检查虽能发现较大或明显的复发灶,但对微小转移灶的敏感性有限;肿瘤标志物检测在部分患者中可能出 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综合判断;患者自我症状观察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可能延误复发 发现的时机。
(2020.V1)NCCN指南:恶性黑色素瘤(中文)
NCCN 指南—恶性黑色素瘤 2019.V1
2.新增脚注 r:对于是否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决定是根据患者合并症的严重程度,病人的选择以及其他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区域淋巴结 的超声随访。见 ME-11。 3.移除脚注:干扰素可选择大剂量α-2 干扰素给予一年,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给予 5 年。辅助干扰素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改善无病生存期 DFS(1 类);但是对整 体 生存期无影响。(ME-4,ME-5,ME-7 同样修改) 五、ME-4 1.第二个临床/病理分期改为 IIIB/C/D 期(前哨淋巴结阳性)。 2. IA 期(前哨淋巴结阳性)的检查:考虑影像学检查进行基础分期(2B 期)。 3.III 期(前哨淋巴结阳性)疾病的初步治疗:积极地淋巴结检测。 4.III 期(前哨淋巴结阳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NCCN 指南—恶性黑色素瘤 2019.V1
恶性黑色素瘤
2019.V1——2018.11.01
NCCN 指南—恶性黑色素瘤 2019.V1
2019.v1 版黑色素瘤 NCCN 指南较 2018.v3 版的更新要点: 一、整体修改 1.指南的名称从黑色素瘤改为皮肤黑色素瘤 二、ME-1 1.修改脚注 d:尚不推荐原发性皮肤黑色素瘤的常规(基础)诊断性基因检测技术。这些较新的技术不应该代替标准的分期过程。(ME-2 和 ME-3 同样修 改) 2.修改脚注 e:对于皮肤黑色素瘤且没有疾病证据(NED)的患者,除非在需要指导系统治疗或考虑进行临床试验时,一般情况不推荐使用 BRAF 突变检 测 或原发病灶多基因监测。(ME-2 和 ME-3 同样修改) 3.修改脚注 g:即使这些患者的初始治疗管理与无微卫星病灶的患者相似,但其随访应该更加频繁且次数与其复发风险相称。对于存在微卫星灶的患者 , 考虑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来,尤其是当它将可能影响后续的治疗。这些患者的随访应更加频繁,与他们复发风险的增加相称。 4.修改脚注 h:目前的诊断性标准仍未明确促纤维增生性黑色素瘤的前哨淋巴结阳性概率和其诊断特征。推荐包括皮肤科医师的多学科会诊来进行肿瘤 分 期和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有促纤维增生型黑色素瘤的患者,发现阳性淋巴结的可能性仍然不确定,而且前哨淋巴结状态对预后的预测仍然不确定。不同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 是源于对于定义单纯促纤维增生型黑色素瘤的标准仍然不确定。由于这些研究的矛盾,对于单纯粗纤维增生型黑色素瘤的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仍然 有争议。 三、ME-2 1.初步治疗
(2020.V1)NCCN指南:恶性黑色素瘤(中文)
NCCN指南—恶性黑色素瘤2019.V1恶性黑色素瘤2019.V1——2018.11.012019.v1版黑色素瘤NCCN指南较2018.v3版的更新要点:一、整体修改1.指南的名称从黑色素瘤改为皮肤黑色素瘤二、ME-11.修改脚注d:尚不推荐原发性皮肤黑色素瘤的常规(基础)诊断性基因检测技术。
这些较新的技术不应该代替标准的分期过程。
(ME-2和ME-3同样修改)2.修改脚注e:对于皮肤黑色素瘤且没有疾病证据(NED)的患者,除非在需要指导系统治疗或考虑进行临床试验时,一般情况不推荐使用BRAF突变检测或原发病灶多基因监测。
(ME-2和ME-3同样修改)3.修改脚注g:即使这些患者的初始治疗管理与无微卫星病灶的患者相似,但其随访应该更加频繁且次数与其复发风险相称。
对于存在微卫星灶的患者,考虑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来,尤其是当它将可能影响后续的治疗。
这些患者的随访应更加频繁,与他们复发风险的增加相称。
4.修改脚注h:目前的诊断性标准仍未明确促纤维增生性黑色素瘤的前哨淋巴结阳性概率和其诊断特征。
推荐包括皮肤科医师的多学科会诊来进行肿瘤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有促纤维增生型黑色素瘤的患者,发现阳性淋巴结的可能性仍然不确定,而且前哨淋巴结状态对预后的预测仍然不确定。
不同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源于对于定义单纯促纤维增生型黑色素瘤的标准仍然不确定。
由于这些研究的矛盾,对于单纯粗纤维增生型黑色素瘤的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仍然有争议。
三、ME-21.初步治疗◆IA期:广泛切除改为(1类推荐)◆IB期:广泛切除(1类)伴前哨淋巴结活检(2B类)2.修改脚注m:SLNB是一个重要的分期工具,但尚未显示可以改善所有患者的总生存期。
前瞻性数据的亚分析表明SLNB阳性对于改善1.2-3.5mm厚的黑素瘤患者的长期无转移生存相关,与初次检查即为1.2-3.5mm类似厚度且随后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而言。
但是SLNB并没有被证实有提升疾病特异生存期(DSS)的作用,阳性的前哨淋巴结活检会使患者的分期上升为III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CCN黑色素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NCCN发布《黑色素瘤临床实践指南》,主要更新:推荐将ipilimumab 用于进展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1类)。
新增放疗原则,提供了对放疗选择和剂量的建议。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第3版《黑色素瘤临床实践指南》,新版指南主要增加了将美国FDA最新批准上市的新药CTLA-4单抗ipilimumab用于治疗进展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推荐,同时也增加了5年长效干扰素辅助治疗的选择。
主要更新
推荐将ipilimumab用于进展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1类)。
霍迪(Hodi)等证实,与疫苗相比,ipilimumab治疗可使进展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期延长3.7个月。
但指南指出,由于可能导致免疫介导的治疗并发症,用药时的风险评估和(或)既往使用经验及密切随访都至关重要,否则将给患者带来潜在的严重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进展期患者治疗选择由根据一线、二线划分变为“在初始治疗失败后,若患者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2或卡氏评分≥60分,
可继续给予序贯治疗”。
将Ⅲ期患者(前哨淋巴结阳性或临床检查淋巴结阳性)辅助治疗中的干扰素选择修订为“大剂量干扰素治疗1年或长效干扰素α-2b治疗5年”,但这对于总生存的益处不明。
EORTC18991研究显示,对于1256例Ⅲ期术后患者,5年长效干扰素治疗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高于观察组(45.6%对38.9%)。
基于此结果,指南作出以上修订,该注释同样适用于淋巴结区域复发后再次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的患者。
新增放疗原则,提供了对放疗选择和剂量的建议。
放疗指征包括:手术无法切净的特殊部位,淋巴结囊外侵犯,转移淋巴结≥4枚,转移淋巴结直径≥3cm,颈部转移淋巴结≥2枚、直径≥2cm,行淋巴结清扫后局部再次复发(均为2类);但目前尚有争议。
对于脑转移患者,可选择行立体定向放疗或全脑放疗;在脑转移灶切除后,考虑行全脑辅助放疗(2类证据)。
其他更新
病理报告
“有丝分裂率”更改为“真皮层有丝分裂率”;“有无卫星灶,若有,须写入报告”更改为“有无微卫星灶,若有,须写入报告”。
增加对“单纯粘连”的描述;不良指标增加“克拉克(Clark)Ⅳ级”,去掉“年龄更轻”。
活检病理原则
增加描述Clark分级(对于病灶≤1mm者推荐,>1mm者最优);活检边缘及深度(阳性或阴性);是否有单纯粘连形成(单纯粘连对混合粘连);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组织学不明病变;真皮层有丝分裂率应通过“热点”技术测定,记录每平方毫米的数量。
分期检查
对于ⅠA期,删除“影像学检查仅限于评价特异症状或体征”,改为注释。
对于ⅠA、ⅠB期低危患者(病变厚度≤0.5mm,有丝分裂≤2/mm2),除非有特殊的临床适应证,否则不推荐常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2B类)。
临床分期
0期原位癌或ⅠA期增加“无溃疡”;对于IA期,强调“有一个或多个不良预后因素”。
影像学检查
将“若出现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异常等临床指征,可行影像学检查”改为“考虑行基线影像学检查分期”(适于所有分期,2A类)。
随访
对于ⅡB~Ⅳ期无肿瘤证据的患者,改为每6~12个月进行胸部X线和(或)CT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复查;不推荐行常规血液学检查。
活检原则
对于某些术后切缘阳性的患者,增加了“局部以咪喹莫特治疗或放疗”的建议(2B类)。
手术切缘判定
扩大切除的切缘计算应以手术当时实际切除的切缘为准,而非病理医生根据大体标本或镜下测量的切缘。
广泛转移的患者
基于靶向治疗的发展,推荐若符合临床试验要求,应获取组织作遗传学分析。
大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不能用于器官功能不全、一般情况差、未治疗或有症状的脑转移患者。
对于脑部转移病灶小、肿瘤周围无明显水肿者,IL-2治疗可予考虑。
多药联合方案及大剂量IL-2治疗处理复杂,毒副作用大,须在有丰富经验的中心开展。
可考虑对无症状脑转移患者行切除和(或)放疗,对有症状者行姑息性切除和(或)放疗或最佳支持治疗。
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黑色素瘤指南,并结合中国的临床实际及相关循证医学依据,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于2008年4月制定了《中国黑色素瘤诊断治疗共识》,作为对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推荐。
随着国内黑色素瘤诊治的逐步发展及多项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于2009年参照NCCN指南并结合中国实际,制定了《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2009版)》,并在临床推广使用。
2011年4月,随着国内关于术后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伊马替尼治疗c-kit 突变黑色素瘤患者等多项临床研究的发表,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对2009版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由国内外20多位黑色素瘤专家共同参与,新指南预计在2011年CSCO大会上正式发布,这无疑将进一步提高国内黑色素瘤诊治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新版《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解读
流行病学新增中国黑色素瘤的流行病学、发病特点及预后特征,指出我国患者原发灶溃疡比例高、厚度深、病理类型以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为主等明显不同于欧美患者的特点,但关于肢端、黏膜黑色素瘤大规模研究的数据仍较为缺乏。
病理新增了新的分型和中国黑色素瘤基因突变情况。
近期研究显示,某些类型黑色素瘤与特异的基因变异相关,由此将其分为5型:肢端型、黏膜型、慢性日光损伤型(CSD)、非CSD型和原发病灶不明型(也可归入非慢性日光损伤型)。
对于国内常见的肢端型和黏膜型,患者发生KIT 基因变异较多,其次为BRAF突变。
该分型有利于后续治疗方案制定和准确地把握患者预后。
放疗参照NCCN指南推荐,中国指南也提出了针对中国患者的放疗建议,但基于多项对于放疗后患者生存期的研究结果,术后放疗的益处仍有争议。
辅助治疗新增了中国实践经验,对于肢端黑色素瘤,推荐大剂量干扰素治疗1年(1500wiu/m2,第1~5天,共4周;900wiu,每周3次,共11个月);对于ⅢB~ⅢC期、转移淋巴结≥3枚的患者,1年方案较有益(2类证据)。
其他对于进展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全身治疗,新增了中国临床试验证据,对于伴有KIT基因突变或扩增的患者,建议以伊马替尼400mg,每日一次治疗(2类证据)。
其他治疗选择(如ipilimumab等)主要参考了国外的临床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