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
4浅析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悲惨命运
浅析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悲惨命运摘要摘要:卡西莫多作为《巴黎圣母院》中的经典人物,其悲惨命运是由外表及社会因素等造成的,对文学及社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通过对卡西莫多的出身、善恶挣扎、爱情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卡西莫多的悲惨一生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对他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做出评价,该人物在中世纪的黑暗时期,即使是身居底层,也能有闪光的人性美。
关键词:卡西莫多;巴黎圣母院;人性美;悲惨引言《巴黎圣母院》作为雨果的命运三部曲之一,极端化的美丑对比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研究思路,而学者们对克洛德的人物分析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也获得了许多成就。
但卡西莫多作为《巴黎圣母院》中创造出的极为丑陋的形象,美丑对比会更为强烈。
本文旨为提高卡西莫多的人物分析工作的深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发掘卡西莫多拥有“怪物”外表背后不为周围人所知的人性美,以及卡西莫多身上体现的雨果的美学原则。
本文将从解析卡西莫多命运的悲惨之处出发,得出从自身与他人、社会对他的命运的影响,分析卡西莫多这一文学形象对文学和社会的价值。
1.卡西莫多悲惨命运的解读卡西莫多作为维克多·雨果作品命运三部曲之一中的主要人物,是黑暗时期百姓悲惨生活的体现。
他是外表丑陋、内心善良这两种强烈的矛盾的集中体,用极端的表现手法反应了社会存在的丑恶现象,因为外表的丑陋,卡西莫多内心的美好无从为人所知。
1.1惨遭遗弃的出身雨果采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卡西莫多极为丑陋的外表,注定了他承受的许多苦难。
卡西莫多从小惨遭双亲遗弃,被放在广场床板上,上层社会的贵妇们都支持将他烧死,缺少了父爱和母爱,而他的养父副主教克洛德对他十分冷漠,对他懦弱、消极的性格造成了一定影响。
他没有朋友,只能和圣母院的建筑与钟作伴,是人们眼中的钟楼怪人。
对于卡西莫多来说,在遇到爱斯梅拉达之前,是克洛德给了他一切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1.2善恶之间的挣扎卡西莫多在畸形的成长环境中,根据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卡西莫多具有人格上的“无法辨认”行为。
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及其美丑对照原则的体现 (1)
《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及其美丑对照原则的体现【摘要】《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主要代表作品,其塑造的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让我们印象深刻。
他运用的美丑对照原则将人物的形象衬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深刻表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本文分析了《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并对其运用的美丑对照原则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美丑对照原则一、《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一)艾斯美拉达的人物形象分析艾斯梅拉达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十六岁少女,她善良美丽,由于从小被吉普赛人从家中偷走,不幸的命运和较低的社会地位使得她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歧视,但她却有着一副善良的心肠。
对于爱情她显得是那样的纯洁和单纯,当法比救下她的时候她便深深地爱上了他,而法比也被她的美貌所吸引。
她有宽容的胸怀即使别人伤害过她,但出于爱心也会不计较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帮助卡西莫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格兰古瓦将要被乞丐国王绞死的时候,艾丝美拉达为了救下他就承诺要嫁给他,但格兰古瓦想要和她做真正意义上的夫妻,艾丝美拉达却平静地拒绝了他说:“我只爱一个能够保护我的男人。
”和他结婚是为了救他的命,他们之间只能维持名义上的夫妻关系。
对于克洛德的求爱,她直接地予以了拒绝,当她在监狱里克洛德欺骗她说法比已经死了,让她不要再幻想别的男人了,她也没有动摇自己对于爱情的信念说:“如果他已经死了,你为什么还要劝我活下去呢?”。
在绞刑架上,克洛德告诉她说只要她接受他的爱就可以被释放重获新生,她说:“对于你的厌恶要远远大于对绞刑架的厌恶”,最后她宁愿选择死亡也没有屈服于克洛德。
对待卡西莫多她以德报怨,在他接受刑罚口渴的时候是艾丝美拉达勇敢站出来帮助了他,正是这份爱唤醒了他的爱心,后来他不顾生命危险将艾丝美拉达从死刑架上抢救了下来,正是艾丝美拉达的无私爱心,我们才感受到卡西莫多的善良品质,但容貌上的巨大差距使他们没有在一起。
(二)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由于天生丑陋,使得很多人对他都充满了厌恶与鄙视,他天生的缺陷使他的生活充满了悲惨的遭遇。
《巴黎圣母院》分析
《巴黎圣母院》分析小说以主角卡西莫多为中心,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情节。
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的钟楼魔王,长年生活在钟楼中。
他一直渴望与外界保持距离,直到他在圣母院参加宗教仪式时,首次目睹了美丽的埃斯美拉达,他们之间的相遇改变了卡西莫多的一生。
然而,由于他的丑陋和畸形的外貌,以及贫穷的身份,卡西莫多无法向埃斯美拉达表达自己的爱意。
在绝望中,他通过绑架埃斯美拉达的方式试图得到她,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小说中,雨果通过描写巴黎圣母院的繁华与衰落,反映了当时城市发展的现状。
圣母院是巴黎最重要的教堂之一,也是中世纪的宗教中心。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宗教势力逐渐式微,巴黎圣母院也逐渐被世俗的力量所取代。
小说中描绘的圣母院的庄严与荣耀与其中的腐败和黑暗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着人们逐渐远离宗教信仰的现实。
此外,小说也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
卡西莫多是一个外貌丑陋、心机深沉的人物,他对埃斯美拉达的爱逐渐演变为执念和病态的控制欲望。
与此同时,埃斯美拉达是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子,她被困于两个男人之间的斗争。
小说中展示了人性中的欲望、爱、嫉妒、疯狂等情感的复杂性,揭示了人性的深度和多样性。
《巴黎圣母院》也是对自由和正义的一种呼声。
卡西莫多的命运象征着社会对异己和异样的歧视和排斥。
他因为外貌的丑陋,被孤立、边缘化。
小说通过卡西莫多的经历,探讨了社会对于个体差异的扭曲和不公。
同时,小说中也展示了对于正义的追求,最终,法律将卡西莫多处刑。
这暗示着正义的回归和对于社会不公的坚决反对。
总而言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展现人性、爱情、信仰的复杂性的经典小说。
通过描绘中世纪巴黎的繁华和腐败、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以及对自由和正义的呼声,小说给读者带来了思考与启示。
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对社会和人性的一种深刻思考和探讨。
巴黎圣母院情节概述人物分析
维克多·雨果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的莎士比亚”。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且曾被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头衔,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
雨果从小天资聪明,九岁时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
他15岁写的读书乐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
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由于家庭的影响,雨果最初的诗歌大多是歌颂保皇主义和宗教。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伊斯兰特问世后,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的赞赏,从此与诺蒂埃结缘,促使了雨果开始逐渐转为浪漫主义,并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领袖。
雨果属于法国人民,同时也属于全世界人民。
他的伟大精神、他的不朽作品,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
雨果一生着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等身,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着,合计79卷之多,给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等;诗集静观集惩罚集等;短篇小说:等;戏剧:欧那尼等。
浅析《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灵之美【范本模板】
浅析《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灵之美摘要: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剖析,分析了四个男人对爱丝美拉达爱的态度,格兰古瓦的爱低于对物质的追求,弗罗落的爱伴随着自私和扭曲,浮比斯的爱伴随着欺骗和玩弄,卡西魔多的爱是崇高的,在真爱中体现出了奉献和牺牲精神,对比中展现了作品人物的外表美和心灵美.关键词:外表美;心灵美;爱情追求Abstract:The paper shows the external beauty and the beauty of the mind through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s of people and four men’s attitude of love to Esmeralda in this novel—Gelanguwa’s love is less than life,Fuluoluo’s love with selfish and distorted. Fubisi's love with cheating and playing.and Kaximoduo’s love is very noble, and show the spirit of offering and sacrificing,Key words:External beauty;the beauty of mind; the pursuit of love一、前言在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法国文坛,雨果可以说是最璀璨的一颗文学明星。
他是伟大的诗人,声名卓著的剧作家、小说家,又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旗手和领袖.这部伟大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派小说,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深刻的小说,更是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爱情经典。
形象的塑造是其中关键要素,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经典之作,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浪漫主义作品,除了广为流传的卡西魔多、爱斯美拉达、小说中的格兰古瓦、弗罗落、浮比斯虽说不是作者雨果着力最多的对象,但也不失为经典的人物形象。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人物分析5篇精选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人物分析5篇精选《巴黎圣母院》作为世界著作,里面的人物也值得深究,小编整理了几篇《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人物分析,欢迎大家浏览。
《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的人物分析一卡西莫多是当时社会穷苦大众的典型代表。
卡西莫多从小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口,他是一个有着“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难听而忠厚的声音”的畸形儿,作者通过夸张的外貌塑造凸显出他的性格特点。
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第一阶段,他被克洛德收养,每天负责敲钟,为报恩,他对克洛德言听计从,包括去绑架埃斯梅拉达。
第二阶段,在遇到埃斯梅拉达之后,他真诚善良、忠实勇敢的本性被复活了,奋不顾身地去救处于危险中的埃斯梅拉达,并且不图任何回报,与克洛德、菲比斯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卡西莫多是被命运所背弃的,他从来就不被人关注,收养他的克洛德从来不把他当人看,就好比自己的奴隶一般。
就好比当时的法国最底层的人民,他们从来不被世人关注,有的只是无尽的压迫和负担,在这样的压迫和负担下他们变得扭曲,变得毫无生气。
他爱慕爱丝梅拉达却不敢表达,他害怕,从来都只能躲在暗处默默关心着她,直到她被送上绞刑架,他再也无法沉默终于挺身而出救爱丝梅拉达。
爱丝梅拉达是革命者的代表,法国最底层的人民向往革命甚至羡慕革命,可是他们终究不敢革命。
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法国封建贵族的命运捆绑在一起。
当压迫触及了他们的底线时他们忍无可忍,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从而改变命运。
《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的人物分析二卡西莫多是雨果的刻意夸张的描写所致。
夸张的描写是这部书的特色之一。
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
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文学经典《巴黎圣母院》分析
文学经典《巴黎圣母院》分析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
上的经典之一、该小说于1831年出版,以中世纪法国为背景,以主人公
卡西莫多和他与美丽的艾斯梅拉达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对
于爱情、宗教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其次,通过主人公卡西莫多和艾斯梅拉达的形象塑造,《巴黎圣母院》探索了爱情的力量和复杂性。
卡西莫多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哑巴钟楼酱工,他的出生和残疾使他在社会中成为了一个孤独的存在。
而艾斯梅拉达
则是一个美丽的吉卜赛女孩,她的自由和热情吸引着卡西莫多。
他们的爱
情是禁忌的,他们在面对社会的压力和偏见时遭受了很多痛苦。
通过这对
爱人的故事,《巴黎圣母院》讨论了爱情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它
在中世纪法国这样一个由宗教束缚和道德观念约束的社会中的力量。
最后,《巴黎圣母院》也对社会问题进行了哲思和剖析。
小说中,除
了卡西莫多和艾斯梅拉达的故事,还描写了法国中世纪社会的种种问题,
如社会阶级差距、贫穷和堕落、宗教和政治力量的争斗等。
这些问题反映
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混乱和剧烈变革的不稳定状态。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描绘
和讨论,雨果作品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现实的反思。
总之,《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充满思想深度和丰富想象力的文学作品。
它通过对中世纪法国背景、爱情、宗教和社会问题的探索,揭示了人类内
心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混乱。
这一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是对人性和社
会问题的深思的启示。
《巴黎圣母院》主要人物和经典情节简答
《巴黎圣母院》主要人物和经典情节简答一、卡西莫多雨果心中美的化身——外表丑陋,内心善良。
他一生下来就是独眼,驼背,被当做怪物丢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口。
弗罗洛副主教像收养一条狗一样,把他收养了。
他因副主教克洛德对他的养育之恩而极其感激,处处听命于弗罗洛,整天敲钟。
大钟轰鸣,又震聋了他的耳朵。
他没有思想,没有欲望,只是敲钟的一个活的工具,或者简直可以说,他既是大钟的一部分。
然而,爱斯梅拉达的出现,像一道闪电照亮了卡西莫多沉睡的心灵。
他醒了,他活了,他在心里暗暗爱上了爱斯梅拉达。
主要的故事情节:推选“愚人王”,人性的复苏,拯救、帮助爱斯梅拉达,为爱斯梅拉达复仇。
1. 简述愚人节选举“愚人王”的故事。
答: 1482年的1月6日,整个巴黎城沉浸在愚人节欢乐的气氛中。
法政大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
选举的规则是谁长得最丑陋、谁笑得最怪最难看谁就有望当选。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因其奇丑当选人们给他穿戴上用硬纸板做的王冠和道袍,把他抬上绘有花纹的轿子到大街上游行。
2.简述爱斯梅拉达给受刑的卡西莫多送水解渴的故事。
变形一:因绑架爱斯梅拉达被捕后的卡西莫多经审判被带到广场示众,他留下了一生中的第一次眼泪,这是怎么回事?请你简述。
变形二:卡西莫多生来就是面貌丑陋的怪人,除了弗罗洛之外,其他人都奚落他,嘲笑他,致使他的性格变得凶暴、粗野,但人生总是充满了转机,谈谈你认为是那件事促使了卡西莫多性格的转变。
变形三:卡西莫多为何会在刑场冒死解救爱斯梅拉达。
答:卡西莫多受弗罗洛的指使挟持爱斯梅拉达而被判刑,他在行刑台上受鞭刑时,弗罗洛不闻不问,围观者无情的嘲弄他。
他口渴难耐,三次讨水喝,都没有人理会。
爱斯梅拉达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取出水葫芦喂卡西莫多喝水,使他冰冷的心第一次感到人世间的温暖,干枯的眼睛里第一次流出了泪水。
3. 简述一个能表现卡西莫多外丑内美、面恶心善的故事。
变形一:简述卡西莫多劫法场勇救爱斯梅拉达的故事。
变形二:简述一个卡西莫多营救爱斯梅拉达的故事。
巴黎圣母院人物分析
巴黎圣母院人物分析引言《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31年发表的一部小说,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厄斯梯摩德与教堂中的猪倌埃斯梅拉达之间的情感纠葛。
小说中涌现了众多丰满、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神父克劳德、卡西莫多、格里高里以及教宗等。
本文将对《巴黎圣母院》中的几个重要人物进行分析。
人物分析1. 神父克劳德神父克劳德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巴黎圣母院的神父,也是主角厄斯梯摩德的养父。
克劳德的形象给人一种忧郁和矛盾的感觉,他经历了一段痛苦的童年,这对他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克劳德内心深处充满了对爱的渴望,但他却对世俗的禁忌产生了恐惧。
在小说中,克劳德对埃斯梅拉达产生了爱慕之情,但他又因为自己的身份和道德观念而无法表达出来。
最终,克劳德的矛盾心理和不满导致他陷入疯狂。
2. 卡西莫多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的钟楼魔神,他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卡西莫多外貌丑陋,但他有着敏锐的直觉和独特的天赋。
他与厄斯梯摩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卡西莫多代表了世俗和野蛮的力量,而厄斯梯摩德则代表了文明和善良。
尽管卡西莫多常常被看作是厄斯梯摩德的对手,但他实际上是主人公的朋友和保护者,在关键时刻帮助了厄斯梯摩德。
3. 格里高里格里高里是一位年轻、活力四溢的王室木匠,他也是《巴黎圣母院》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格里高里的形象充满了阳光和希望,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热情,无论是面对复杂的建筑工程还是与人相处,他都表现出极高的技巧和热情。
尽管格里高里与克劳德在信仰和价值观上存在冲突,但他仍然对克劳德保持着友好和尊重的态度。
4. 教宗教宗在小说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象征意义,他代表着权力和信仰的高度。
教宗的形象高大威严,他是天主教的精神领袖。
然而,在小说中,教宗在巴黎圣母院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他的形象被描绘得有些虚弱和无奈。
这使得教宗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人民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结论《巴黎圣母院》中的这些人物形象互相交织,相互影响。
《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人物分析
《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人物分析《巴黎圣母院》作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雨果以其自由自在的心灵和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浪漫的巴黎,风云动荡的巴黎。
这里有王室与教皇的明争暗斗、路易十一与其宠臣的种种丑态、乞丐们的“圣迹区”和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巴黎圣母院,围绕它小说的主人公纷纷登场,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卡西莫多。
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根据美丑对照原则卡西莫多这一艺术形象应运而生。
卡西莫多外貌丑陋,文中运用夸张的文字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那四面体的鼻子,那马蹄铁形的嘴巴,那猪鬃似的红眉毛地下小小的左眼,那像城堡雉堞一样短缺的牙齿……两个肩膀当中隆起一个巨大的驼背……他是个奇特的例外”卡西莫多的丑可以说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在选举狂人王的时候受到人们无情的嘲笑,但他的内心却充满自尊,当大家在给他穿戴狂人王的王冠与长袍是,“他显得不卑不亢,当被抬在肩头时他阴郁的脸上绽出一种苦涩而不屑的笑”。
卡西莫多是一个被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的畸形儿,一个长相丑陋又聋的钟楼怪人,连收养他的克洛德也只是把他当作奴隶一般对待。
面对生活的种种压迫,他变得乖戾孤僻,但他的内心始终存在着爱与自我清醒的认识,在爱上美丽的艾丝美拉达时,他害怕自己的丑陋吓到她始终只是默默的关心,成为守护她的“善良的精灵”,当艾丝美拉达被送上绞刑架,他义无反顾的救下她为她在教堂与所有人开战,当一切无法挽回时,他杀死了罪魁祸首克洛德,看着这两个死去的人他在心底发出一声呜咽“啊,都是我爱过的人呀!”命运或许剥夺了卡西莫多被爱的权利却赋予了他爱的力量,在他狰狞可怖的面目下蕴藏着的是一颗柔软而真诚的心灵。
他爱所有给过他人世间一丝温暖的人儿,不管是表里不一心肠狠毒的养父克洛德还是给过他甘泉的艾丝美拉达,他都将忠诚与爱毫无保留的献给他们。
从这方面来说,卡西莫多是美与爱的化身。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美丑分析
巴 黎圣 母 院的 主 要 人 物 形 象 塑 造 《 巴黎圣母院》 ( 创作于 13 8 1年)是 雨果第 一部 大型浪漫主义经典 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 比手法 写了一个发 生在 1 5世纪法 国的故 事:巴黎 圣母 院副主教克洛德面和心邪 ,迫害吉 赛女 郎艾斯梅拉达 。面 目丑陋 却 , I地善 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愿救 女郎而舍身 ,体现 了一种超越爱 情的 i 社会博爱 。小说揭露 了宗 教的虚 伪 ,歌颂 了下层 劳动 人 民的善 良、友 爱 、舍 己为人 ,反映 了雨果的人道 主义思想 。小说塑造 了纯洁 善 良的艾 斯梅拉达 、阴险刻毒的克洛德、放荡无情 的弗 比斯…… 当然 ,还有 敲钟 人——卡西莫多等众多人 物形象 。 二 、卡 西 莫 多 形 象 的 美 丑对 照 1 被 夸 大 的 丑 陋 . 在 《 巴黎圣母 院》 中,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 的相貌 : “ 几何形 的 脸 ,四面体的鼻子 ,马蹄形 的嘴 ,参差不齐的牙齿 ,独 眼,耳聋 ,驼 背 似乎上帝将所 有的不幸都 降临在 了他 的身上。 雨果用极 其夸张 的 ” 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 中外 貌最 丑的人 物形象生 动地 展现在 了读 者 的面 前 ,通过夸张为后 文的强烈形象对 比做好 了准备 。 文本分析 ,卡西 莫 从 多的外在形象确实丑陋,这从感官上就为其美好爱情幻想设置 了障碍 。 2 .丑陋外表映衬 下的内心极大的 美 雨果塑造的不 仅是一个简单 的 “ 丑八怪 ” ,他 赋予 了卡西 莫多另一 种 “ 美丽” ,一种隐含的内在美。卡西莫多是一 位 自身条 件极差 ,但 又 对浪漫爱情充满幻想 的悲剧人物 。他长相怪异 ,从小 成为弃婴 ,是副 主 教克洛德收养了他 。由于从小在教堂长大 ,他也从来没 有享受过家庭 的 温暖。长大后 ,持续 留在教堂做敲钟人 ,所以他所爱 的人只有两个 ,一 个是副主教克洛德 ,一个是教堂的没有性命的大钟 。 卡西莫 多的外貌丑陋 ,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高尚的。他 勇敢地从封建 教会的 “ 口” 中救 出了爱斯梅拉 达 ,用 “ 虎 圣殿避难 ” 的方法 保住 了 姑娘的性命 。可是 ,当漂亮仁慈的艾斯美拉达出现 的时候 ,唤醒了他 内 心对 美妙爱情 的渴望 。然而幻想的美丽的图画并没有给他 带来 任何的快 活 ,反而使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理缺陷带来 的精神 上的苦楚。他盼 望接近艾斯美拉达 ,但又怕 自己的丑恶令艾斯美拉达难受和惧怕。 然而 ,卡西莫多 的 “ 美丽”根本不为人所知。心理学认 为 :只有外 表美 丽而诱人 的物象才能吸引大众注意 ,如果质美而文弱 ,大众认识就 会仅停 留在对表象 的感知上 ,而不会发展 到对其本质 的探 索。可以说卡 西莫 多就是淤泥 中的一颗夜明珠 ,周身涂满 了肮脏 的泥 巴,很 少有人去 剥泥见珠 。因此 ,他 的美丽欠缺的是适当的表现形式 ,无适 当形 式来表 现的所谓 的美丽只不过是海底乌金。由此可 以判断卡西莫多 的悲剧是其 表象丑 陋阻滞 了人 们 的深 层认知 ,是必 然的。他 在钟楼 上绝 望地疾 呼 “ 天厌弃啊 !人就只应该外表好看啊 ! ,正触及到问题 的核心 。 ” 三 、明知 表 象 丑 陋是 爱 情 幻 想 破 灭 的 根 由 ,还 是 难 抑 美 丽 的 诱 惑 , 用生命 作赌注 妄加追求 ,使其悲惨 结局更加惨烈 1 .表 象的丑 陋破坏 了爱情结构 英 国哲学家休谟认为 “ 爱情是 由三种情感构成的 :一是由美 貌发生 的愉悦感觉 ;二是 肉体上的生殖欲望 ;三是浓厚的好感和�
《命运的禁锢:《巴黎圣母院》中的宿命论分析》
命运的禁锢:《巴黎圣母院》中的宿命论分析概述《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所著的一部著名小说。
小说通过描写15世纪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探讨了宿命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冲突。
本文将对《巴黎圣母院》中关于宿命论的思想展开分析,并探讨其对人类自由意志和命运问题的启示。
宿命论在《巴黎圣母院》中的体现1.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卡西莫多:代表着被命运束缚、无力改变自身境遇的人。
他出生时就被定位为丑陋畸形,注定要过着孤独与不幸的生活。
•基诺朵芙:代表者追求自由意志,但却在社会压力下屈服,并最终成为受困于爱情和权力游戏中的牺牲品。
2.事件发展与转折:•小镇篝火节庆典:卡西莫多因宿命使然被选中,并被群众当作怪物展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爱情三角关系:基诺朵芙深爱着上帝之眼修道士费埃尔明,但他却对于神圣职责感到矛盾,最终导致他丧失了自己的自由意志。
3.巴黎圣母院象征:•探讨宿命论与信仰之间的关系。
巴黎圣母院作为法国文化的象征物,代表着人们对神秘力量、命运与命理的探索与彷徨。
宿命论对人类自由意志和命运问题的启示1.命运不可逆转:《巴黎圣母院》通过塑造卡西莫多这个受困于宿命之子,告诉读者有些事是无法改变的。
人类必须接受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身份,尽管这并不公平或合理。
2.自由意志面临挑战:小说中描写了基诺朵芙在追求自由意志时所遭遇到的困境。
她为了爱情放弃了她本应该拥有的幸福,最终被命运所束缚。
3.宿命论与信仰的关联:巴黎圣母院象征着人们对神秘力量和命运的探索。
小说提醒人们在面对自由意志和命运问题时,需要通过信仰和宗教寻求答案和解脱。
结论《巴黎圣母院》以其深刻的宿命论思想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由意志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
小说通过塑造不同角色,在动态变化中揭示了宿命、自由意志、信仰等复杂议题。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启示,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梦想,同时也要学会接受并适应那些不可改变的命运。
比较卡西莫多和莎乐美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和莎乐美的人物形象比较首先,《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在雨果的笔下是一个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的人,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
而与他相反,莎乐美拥有着连国王都为之着迷的美貌。
其次,卡西莫多由于长相畸形,从小成为弃婴,是副主教克洛德收养了他。
由于从小在教堂长大,他也从来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暖和。
长大后,持续留在教堂做敲钟人,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就连克洛德也从未真正把他当做人看待。
莎乐美是尊贵的公主之身,从小是含着金勺长大,没有受过任何苦,周围的人对她也是极为尊敬的。
两个人物形象一丑一美,一低下一尊贵,但两个人的内心却有着极大的差别。
卡西莫多善良,为爱奋不顾身,甘愿默默守护,是执着的深爱,让人为其而落泪;而莎乐美狠毒可怕,得不到的爱,宁愿亲手毁了他,是致命的错爱,让人今后不住冒冷汗。
尽管两个人的外貌,家庭,环境,爱的方式各不同,但不可否认的事两个人都是爱情勇敢的追求者,卡西莫多知道自己丑陋,地位低下,却依旧义无反顾地爱上了爱斯美拉达;而莎乐美明知约翰对她母亲的厌恶,甚至对她的厌恶,却也被他深深吸引。
两人爱的深刻,结局却都是悲的,爱斯美拉达死了,卡西莫多紧紧抱着她离开了人间;约翰被斩首了,莎乐美虽然终于得到了他的吻,但入今的她心已彻底死去。
无论是卡西莫多还是莎乐美最终还是没有得到他们最爱的心,不禁也为这两个人感到心痛。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摘要:《巴黎圣母院》是维克多·雨果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敲钟人卡西莫多在读者心中一直都是一个外貌丑陋而内心高尚的形象。
然而当我们以理性的目光再次审视这个文学形象时就会发现卡西莫多性格是非常复杂的。
本文从卡西莫多亲情与爱情的冲突、人性与兽性的矛盾以及美丑对照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卡西莫多的性格特征,从而得出结论,那就是在卡西莫多的身上体现了“人性与兽性统一”,他是一个外貌虽然丑陋但内心却是非常高尚的人,有着最美的心。
他应该是经典文学宝库中的大丑角,然而他却一直是人们赞誉的正面人物。
关键词:亲情;爱情;人性与兽性;美丑对照;心灵美。
一、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内容《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小说塑造了纯洁善良的爱斯梅拉达、阴险刻毒的克洛德、放荡无情的弗比斯……当然,还有敲钟人——卡西莫多等众多人物形象。
同时,雨果对卡西莫多的塑造也反映出了《巴黎圣母院》一书的写作特色。
二、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卡西莫多是雨果的刻意夸张的描写所致。
夸张的描写是这部书的特色之一。
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
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对《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悲剧之源的探析
到他 的善 良与真诚 , 这 也是他人生发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形 式过度到本质 , 在 这 种 因素 的 影 响之 下 , 人 们 很 容 易受 到 外 用 自己的地位与身 份进行威逼 利诱 , 行径卑劣 , 而 卡西莫多则 表 的影响 , 美 丽 的 外秒 能 够 有 效提 升 人 们 的 探 索 兴 趣 , 丑 陋 的 生 活 在 自 己的 幻 想 中 , 克 洛 德 在 利 用 了 种 种 手 段 依 然 无 法 得 到
西 莫 多 一直 无法 像 其 他人 一 样 正 常 的 生 活 , 这 也 为 他 的 悲剧 人 深 处 的 大 爱 。 卡 西 莫 多 之 所 以会 选 择 这 样 的做 法 , 并 不 是 由于 生埋下伏笔 。
自己痛恨封建势力 ,卡西莫多本身没有接受过系统 的教育 , 对
( 二) 善 良的 内心 。 卡 西 莫 多 虽 然 容 貌 丑 陋 , 但 是 却 拥 有 着 于 他 而 言 , 他 仅 仅 是 痛 恨 伤 害 艾 斯 梅 拉 达 的人 , 他 想 反 抗 的也
自 己冲 动 的 宣 泄 , 对 于他而言, 自己外 表 丑 陋 没 有 自信 , 而 爱 情
养父 。虽然外表 是丑陋的, 但是 卡西 莫多一直 都拥有着 一颗 善 与亲情则给他带来 了更大 的打击 ,在几种 因素 的刺激之 下, 卡
良的 内心 , 他会勇敢 的保护艾斯 梅拉达 , 她深深 的爱上 了艾 斯 西莫多开始丧失理智 , 选择暴力来结束整个事件 。他这种手段
外表则会让人产生厌恶感 。 人们一般不会 主动去探究丑陋外表 艾斯梅拉达 的青睐 时, 他 人性 的丑 恶面彻底爆 发, 这种 丑恶面
下面的美丽, 卡 西 莫 多亦 是 如 此 , 由于 外 表 丑 陋 , 人 们 无 法 体 会 也激怒 了卡西莫多 ,最终卡西莫 多选择杀死 了 自己的养 父, 这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卡西莫多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卡西莫多一、引言《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一部著名小说。
故事背景设置在15世纪的法国巴黎,以主人公卡西莫多的遭遇和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中世纪欧洲的社会风貌、法国历史和人性的复杂性。
在读完这本小说后,我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探讨都有了一些感受和思考。
二、人物形象1. 卡西莫多卡西莫多是小说的主人公,一个残缺的钟楼魔王。
他具有聪明机智、富有才华的一面,但是由于面容丑陋和残废的身体,使他被周围人歧视、忽视。
然而,卡西莫多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对美的追求使他成为一个复杂而真实的角色。
2. 埃斯梅拉达埃斯梅拉达是卡西莫多的爱人,一个充满爱心和智慧的少女。
她是故事中唯一与卡西莫多有真正联系的人,他们之间的爱情线索让整个故事更加感人。
3. 克洛普教士克洛普教士是一个虔诚的教士,他深爱着埃斯梅拉达,但却因为虚伪和恶意而成为故事的反面角色。
他代表了一种虚伪的宗教信仰,对社会的黑暗面进行了揭示。
三、情节发展1. 卡西莫多的孤寂和追求卡西莫多作为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角色,他在钟楼中孤独地生活着。
他通过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追求着真正的爱与美。
然而,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他无法达到他所追求的目标,最终带来了悲剧的结局。
2. 埃斯梅拉达的困境和无助埃斯梅拉达是一个贫困而孤立无援的少女,她通过唱歌来糊口。
她和卡西莫多形成了真正的相互之爱,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受到了周围人的不理解和反对。
埃斯梅拉达的困境让人深感同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3. 克洛普教士的虚伪和背叛克洛普教士代表了一种虚伪的信仰,他表面上拥有高尚的职位和地位,却背叛了他所宣扬的价值观。
他的背叛加深了卡西莫多和埃斯梅拉达的困境,也揭示了宗教在当时社会中的问题。
四、社会问题的探讨《巴黎圣母院》通过描写卡西莫多的遭遇,探讨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首先,它展现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不公与歧视,残酷的等级制度和对外貌的歧视使卡西莫多无法在社会中获得尊重和认可。
《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之影视改编比较析论
《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之影视改编比较析论《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一部著名小说,该小说被改编成了多部影视作品。
在影视改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导演和演员对于小说中的角色会有不同的诠释和演绎。
本文将对《巴黎圣母院》的影视改编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析论,探讨不同版本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呈现。
我们来看一下《巴黎圣母院》的主要角色有哪些,以及他们在小说中的形象是如何被塑造的。
然后再结合不同的影视作品,对比影视改编中对这些角色形象的演绎和呈现。
在《巴黎圣母院》中,主要的角色有卡西莫多、埃斯梅拉尔达、菲比斯、弗罗洛以及大主教等。
卡西莫多是一个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教堂钟楼魔王,他热爱美貌的埃斯梅拉尔达,但最终因为自己的丑陋而以为她会害怕自己而隐瞒了自己的爱慕之情。
而埃斯梅拉尔达则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她在小说中被描绘为十分善良纯洁,对卡西莫多抱有同情与怜悯。
菲比斯是一个聪明伶俐的贫苦学生,他深爱着埃斯梅拉尔达,但却无法与她相配。
弗罗洛则是一个聪明机智的教士,他对待卡西莫多并不宽容,最终也成为了卡西莫多的敌人。
至于大主教,则是一个权力强大的教士,他暗地里支持了很多不光彩的行为。
在对比不同影视作品中对这些角色的四经演绎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导演和演员对这些角色的诠释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现。
首先以1939年由威廉·迪特莱茨执导的电影《巴黎圣母院》为例,该电影中卡西莫多这个角色被诠释为一个非常悲惨的人物,他的丑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而他对埃斯梅拉尔达的爱也是非常真挚的。
而埃斯梅拉尔达则被塑造成了一个典型的美丽善良的女性形象,她对待卡西莫多的态度也十分温柔和善良。
而菲比斯则被塑造成了一个勇敢正直的年轻人形象,他的爱情故事也是这部电影的一个重要情节。
而在这个版本的电影中,对大主教这个角色的塑造也相对比较贴近原著,他是一个权力强大、心狠手辣的教士形象。
不同版本的《巴黎圣母院》影视改编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呈现各有不同。
雨果笔下的女性悲剧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年轻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雨果笔下的女性悲剧巴黎圣母院与悲惨世界年轻女性人物形象分析一、本文概述雨果,这位法国文学的巨匠,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为我们描绘了无数鲜活而深刻的人物形象。
在他的两部杰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中,雨果尤其关注了那些命运多舛的年轻女性角色。
她们不仅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更是雨果用来揭示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的重要媒介。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这些年轻女性人物形象,探讨她们所经历的悲剧命运及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从而揭示雨果对这些角色及其所处时代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
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通过艾斯梅拉达这一形象,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女性,她在社会压迫和道德困境中坚守自我,最终却以悲剧收场。
而在《悲惨世界》中,芳汀和珂赛特则代表了社会底层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公,她们的命运与社会制度紧密相连,雨果通过她们的故事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本文将从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命运走向等多个方面,对这些年轻女性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期揭示雨果笔下女性悲剧的深层含义和其对现实社会的启示意义。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雨果的作品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也能对当今社会中的女性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二、《巴黎圣母院》中的女性悲剧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女性角色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更在悲剧色彩中展现了深刻的人性探索。
小说以十五世纪的巴黎为背景,通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和社会冲突,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的悲惨命运。
艾丝美拉达是雨果笔下最为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之一。
她美丽、善良、纯真,却不幸生活在一个充满偏见和歧视的时代。
作为吉普赛人的她,在巴黎这个城市中受到了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排斥和打压。
尽管她拥有天使般的面孔和纯洁的心灵,但她的命运却始终无法摆脱悲剧的阴影。
在小说中,艾丝美拉达与弗罗洛和卡西莫多两位男性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更是凸显了她的悲剧命运。
一方面,她对弗罗洛的救赎和关爱充满了期待,却最终发现自己所依赖的人是一个虚伪、冷酷、自私的宗教狂热者;另一方面,她与卡西莫多之间的纯洁友情和无私救助,则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但也无法改变她最终走向悲剧的命运。
雨果《巴黎圣母院》人物简介
雨果《巴黎圣母院》人物简介《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描绘了15世纪的法国社会和人物的命运。
以下是该小说中几个重要的人物简介。
一、卡西莫多(Quasimodo)卡西莫多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巴黎圣母院的钟楼看守。
他是一个长相丑陋、身体残障的聋哑人,但他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
卡西莫多被教士克劳德收养,克劳德利用他的残障身体让他成为巴黎圣母院的守护神。
卡西莫多深爱着埃斯梅拉达,为了保护她,他甘愿承受孤独和痛苦。
卡西莫多的形象代表了弱者和受压迫者,他的命运令人心酸。
二、埃斯梅拉达(Esmeralda)埃斯梅拉达是小说中的女主角,是一个美丽的吉卜赛女子。
她拥有美丽的外貌和舞蹈的才华,深受巴黎市民的喜爱。
然而,她却遭到了教士克劳德的追求和迫害。
埃斯梅拉达是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性,她不愿被束缚和侮辱,宁愿选择死亡。
她的形象象征着自由和独立的精神,是小说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角色之一。
三、克劳德(Claude Frollo)克劳德是巴黎圣母院的教士,他是一个充满矛盾心理的人物。
他既是卡西莫多的养父,又是埃斯梅拉达的追求者。
克劳德本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学者,但他对埃斯梅拉达的迷恋逐渐演变成了病态的爱慕和疯狂的控制欲。
他为了得到埃斯梅拉达,不惜背叛自己的信仰和良知。
克劳德的形象象征着邪恶与堕落,他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四、菲比布斯(Phoebus)菲比布斯是巴黎的一位军官,他是一个英俊而风流的年轻人。
他是埃斯梅拉达的爱慕者之一,但他对她的感情并不真诚。
菲比布斯是一个虚伪而自私的人,他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背叛了埃斯梅拉达。
他的形象代表了社会上那些虚伪而贪婪的人。
五、弗洛洛(Frollo)弗洛洛是克劳德的弟弟,他是一个聪明而正直的人。
他对克劳德的行为深感忧虑并试图阻止他,但最终无济于事。
弗洛洛的形象代表了善良和正义的力量,他对克劳德的警告和规劝反映了他对道德和良知的坚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分析——卡西莫多摘要:《巴黎圣母院》是维克多·雨果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敲钟人卡西莫多在读者心中一直都是一个外貌丑陋而内心高尚的形象。
然而当我们以理性的目光再次审视这个文学形象时就会发现卡西莫多性格是非常复杂的。
本文从卡西莫多亲情与爱情的冲突、人性与兽性的矛盾以及美丑对照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卡西莫多的性格特征,从而得出结论,那就是在卡西莫多的身上体现了“人性与兽性统一”,他是一个外貌虽然丑陋但内心却是非常高尚的人,有着最美的心。
他应该是经典文学宝库中的大丑角,然而他却一直是人们赞誉的正面人物。
关键词:亲情;爱情;人性与兽性;美丑对照;心灵美。
一、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内容《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小说塑造了纯洁善良的爱斯梅拉达、阴险刻毒的克洛德、放荡无情的弗比斯……当然,还有敲钟人——卡西莫多等众多人物形象。
同时,雨果对卡西莫多的塑造也反映出了《巴黎圣母院》一书的写作特色。
二、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卡西莫多是雨果的刻意夸张的描写所致。
夸张的描写是这部书的特色之一。
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
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这种夸张并不是“无病呻吟”的做作,而是一种铺垫。
雨果通过夸张为后文的强烈对比做好了准备。
因此,强烈的对比便成为了《巴黎圣母院》的另一个写作特色。
雨果塑造的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丑八怪”,他赋予了卡西莫多一种“美丽”,一种隐含的内在美。
卡西莫多是属于自身条件极差,但目光又非常高的幻想爱情主义的典范。
他由于长相畸形,从小成为弃婴,是副主教克洛德收养了他。
由于从小在教堂长大,他也从来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暖和。
长大后,持续留在教堂做敲钟人,所以他所爱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副主教克洛德,一个是教堂的没有性命的大钟。
卡西莫多的外貌丑陋,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高尚的。
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
可是,当漂亮仁慈的爱斯美拉达呈现的时候,唤醒了他心坎对美妙爱情的盼望。
然而这种盼望的觉悟,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快活,反而使他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生理缺点带来的精力上的苦楚。
面对爱斯美拉达的漂亮,他是那样地自卑,苦楚,他盼望接近爱斯美拉达,但是又怕自己的丑恶令到爱斯美拉达难受和惧怕。
他对爱斯美拉达并没有什么奢望,他只要知道她在她的身边就行了。
然而就连这样一个奢望也被他的养父夺走了,失望中的卡西莫多恼怒地杀死了他的养父副主教克洛德,最后也杀死了他自己——他拥抱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无微不至地照顾爱斯梅拉达。
这种无私的奉献和副主教膨胀的私欲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雨果通过对比,使主人公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更加凸显,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同时,这种“表里不一”的缺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着的不足——卡西莫多的“美丽”根本不为人所认识,甚至承认。
难怪卡西莫多会在钟楼上绝望地疾呼“天厌弃啊!人就只应该外表好看啊!” 说到“缺陷”,我认为“缺陷美”也未尝不是雨果创作《巴黎圣母院》的一个成功之处。
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决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物:卡西莫多被副主教克洛德收养。
对卡西莫多来说,克洛德是他的“再生父母”,他对他只有惟命是从。
然而,为何卡西莫多在爱斯梅拉达的问题上对副主教有了一丝“叛逆”之心呢?——副主教得不到爱斯梅拉达就要将她处于死地,而卡西莫多却誓死保护着她。
这难道是因为卡西莫多也认识到了克洛德肮脏的内心以及封建教会势力的黑暗吗?我想,对于卡西莫多来说恐怕有些“勉为其难”了。
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虽然这是一种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不求回报的爱,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自私的。
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卡西莫多和流浪的乞丐们在巴黎圣母院的那场大战了。
但是我想,卡西莫多有了“缺陷”才显得真实——他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
然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点点的“缺陷”,才更加衬托出了他内心的美丽。
最后,戏剧性的场面也是《巴黎圣母院》吸引我的一个原因。
卡西莫多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戴上了“丑人王”的花环;他誓死保护爱斯梅拉达却又是道貌岸然的克洛德的帮凶;他刚在钟楼上目视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嫁给了“绞架”,却又不得不再将自己的“再生父母”摔成碎片。
作为一部浪漫主义著作,戏剧性的场面即给我们以扣人心弦的震撼,又把人物之间和自身内心和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幕幕场景栩栩如生,我仿佛身临其境。
夸张的描写、强烈的对比、“缺陷美”的成功塑造、戏剧性的场面烘托,以上的这些写作特色使得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浪漫主义作品的典范。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对卡西莫多的形象进行具体的分析:(一)、亲情与爱情的冲突克洛德是卡西莫多的义父。
正是克洛德把他捡来收养,给他吃喝,把他养大。
小时候,有狗和孩子追赶吼叫,卡西莫多总足躲藏在克洛德的胯下。
正是克洛德弗罗洛教他说话,识字和写字。
最后,还是克洛德弗罗洛让他当了敲钟人。
【1】此时的亲情就是卡西莫多的一切。
比较之下,爱斯梅拉达对卡西莫多的恩情就是以德抱怨,在他快渴死的时候给了他一碗水喝。
谁的恩情更大呢?“父母之恩,世岂有足以比例之者哉!【2】而卡西莫多在爱上爱斯梅拉达之后便对开始克洛德有了叛逆之心。
在巴黎圣母院中,当克洛德企图侵犯爱斯梅拉达的时候,他准备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既保全爱斯梅拉达又不忤逆他的义父;在他以为是克洛德从巴黎圣母院劫走了爱斯梅拉达之后他也只是“抵制嫉妒和失望情绪的侵袭”。
【3】此时亲情仍然在他心中占据了非常重要位置。
但当爱斯梅拉达最终被送上了绞架之后,他却毫不犹豫将义父推下深渊,看着他摊下去,最后望着爱斯梅拉达和克洛德的尸体从心底发出一声哀号:“我所爱过的一切啊!”【4】克洛德因为得不到爱斯梅拉达就将她置于死地,而卡西莫多因为爱丝美拉达的死杀死了克洛德。
这难道是因为卡西莫多在爱斯梅拉达施恩于他之后便认识到了克洛德肮脏的内心以及封建教会势力的黑暗吗?对于卡西莫多来说,他的思想意识还达不到这一点。
“我们的爱恨观念,一般说来,不过是快乐和痛苦所引起的一些心理特质而已。
”【5】“理智不过足欲望、感情的眼睛,不过是用来指导实现欲望和感情的手段而已:‘理性只能叫人知道某件事情该做,某件事情该怎样做,却不能叫人去做事;能叫人去做事的,只有情感’。
”【6】那么卡西莫多为之背弃了亲情的爱情有如何呢?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爱情是由三种情感构成的:1.由美貌发生的愉悦感觉;2.肉体上的生殖欲望:3.浓厚的好感和善意”。
【7】按照审美规律,人们对客体的认知和把握,总足从事物存在的感性形式开始,由表及里,从形式到内容。
由于外在感性形式有着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如果外表美,能使人在观照时得到精神愉悦和快感;如果外表丑,则会使人产生厌恶之感。
这种先人为主往往阻碍了人们审美由外观直觉向伦理道德深入,而以对人的表面印象代替了对人的全面的,本质的了解。
【8】虽然美感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爱,但爱情往往由美感产生。
【9】在产生爱情之前,美就像“招牌”一样必不可少。
如果爱斯梅拉达不是这般的美貌,而仅仅是单纯,善良,卡西莫多对她也许就只有深深的感激,而没有如此强烈的爱意了。
因为司汤达说过,“人们并不会因为他所爱的人具有优良品德才感到欢欣,而只当作是一种令人高兴的巧合”。
【10】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爱情,意味着不仅是欣赏美,而且要培植美,创造美。
马克思也说过,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并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
爱斯梅拉达至死也爱着英俊潇洒却虚伪薄情的法比,对长相丑陋的卡西莫多却不愿多看一眼,正如她下意识选择有裂口的元法给鲜花供给生命之水的光彩夺目的水晶瓶而对粗糙平凡,却能使花朵鲜艳,芬芳的陶罐视而不见一样。
“虽然爱情的奴隶并不同于那班只顾吃喝的禽兽,但毕竟也只是眼目色栩的奴隶,而上帝赐人以眼睛本来是有更高尚的用途的。
【11】在爱情方面,卡西莫多和爱丝梅拉达一样,也不过个“眼目色相的奴隶”,说不上多么伟太,也并不值得人们称颂。
(二)、人性与兽性的矛盾弗洛伊德认为二个完整的人是动物性和人性的完美的结合,缺一都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人。
卡西莫多的人性首先是在克洛德的身上复苏的。
“他对教士这个人感恩戴德,无比忠诚,又无比热爱,这些感情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12】对卡西莫多来说,是克洛德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当他因为抢劫失败,被皇家卫队逮捕,被绑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鞭打示众时,他渴求围观的人群给他一点水喝,却无人理睬。
眼见着他快要晕死过去的时候。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勇敢地给他水喝的人,正是爱斯梅拉达。
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的行为深深震撼了外表畸形丑陋的卡西莫多时,人性在卡西莫多身上再次复苏了,因此才有后来他胃着生命危险将爱斯梅拉达从死刑架上抢救了出来。
送饭送水时,为了不惊吓她,他总是侧过脸去;为了她的快乐,他忍受内心的痛苦请法比赴她的约会;奇迹大院攻打巴黎圣母院时,他拼死保卫她;在她上了绞刑台后,他抱着她的尸体也一起死去。
但是,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完整的人,卡西莫多有着动物性的神动,一旦这种冲动开始爆发,任何力量都是无法阻挡的。
卡西莫多也许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丑陋的男子:“那个四面体的鼻子,那张马蹄铁形的嘴巴,那只被棕红色眉丛所掩蔽的小小左眼.以及一颗完全消失在一颗大瘤之下的右眼”,“那七扭八歪好似城垛一般参差不齐的牙齿,那两片厚皮赛过老茧的嘴唇,一颗犹如象牙抵着厚唇的獠牙,以及那劈裂的下巴”。
【13】他原本是—个残疾的,丑陋的弃婴,在所有的人都嚷着要烧死他的时候,是当时还只是一个年轻教士的克洛德收养了他。
曲折的身世注定了他复杂的性格。
他的丑陋外表让他自卑,由于自卑他特别需要自尊,因此他背着义父参加了“丑大王”的选举,坐在花花绿绿的担架上,他的“温顺中透出凛然难犯的神态”,“阴郁的面孔不由得开颜,现出一副心酸无比的喜悦神情”。
【14】心理学认为,虚荣是以不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自尊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