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B
(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输气管道。
一线:新疆轮南油气田
依次经过新疆、甘肃、宁夏、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对东部(输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促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有利于沿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高中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括了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地球的自然环境特点、人类活动和地球资源的利用等内容。
在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中,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掌握和运用。
下面是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地理知识点总汇。
1.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它由赤道和两极构成。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组成。
2.陆地和海洋-陆地分布:陆地主要分布在各个大洲上,其中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
-海洋分布: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
3.自然环境特征-气候:气候是指地球表面的长期平均天气条件。
-水文系统:水文系统由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组成。
-生物系统:生物系统由陆地和海洋上的各种生物组成。
4.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地质现象:地震、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等地质现象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水文现象:洪水、旱灾、地下水运动等水文现象是水文系统的一部分。
-生物现象:森林火灾、物种灭绝等生物现象是生物系统的特征。
5.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的关系-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土地和水源进行粮食、蔬菜和养殖业生产的活动。
-工业:工业活动包括制造业、采矿业等,会对地球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会对地球环境产生影响。
6.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以再生或通过人工手段得到,非可再生资源是一次性消耗的资源。
-资源保护:资源保护指的是对地球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7.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卫星遥感:利用卫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工具和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卫星和接收器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的技术。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总复习(知识点)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总复习第一讲地球、太阳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下面的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体系及主要考点】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类别: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2•天体系统:宇宙中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弓|、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是由层次和级别的,如下图所示:——►(熟练掌握课本太阳系示意图,太阳系有八大行星,这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运动特征)J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2 i其他行星系统总星系’_其他恒星体统I河外星系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1.普通的星球在太阳系中,地球和其他行星相比,尤其和泪地行星相比无论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还是自转周期还是公转周期等方面,都没有特别之处,所以称它为普通的星球2•特殊的星球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星球。
3 .为什么地球上能够存在生命?-太阳源源不断地供给地球光照和热量/稳定安全的J宇宙环境[八行星各行道,互不干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严地距离适中一►地球温度适中'优越的自身条X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适量大气演化形成富含氧气的大气圈-存在液态的水—*原始生命起源于海洋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体系及主要考点】一、太阳辐射与地球1. 太阳辐射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组成J 紫外光“可见光 波长范围0.4到0.76微米,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 红外线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源源不断为地球提供能量,影响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太阳活动与地球太阳黑子分布在这层,周期为 11年 耀斑和日珥分布在色球层,周期为 11年 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电离层的影响: 耀斑爆发时产生的射电和高能粒子到达地球, 引起大气中电离层强烈电磁扰动,影响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2)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磁场,从而产生"磁暴” ,使 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 产生极光的影响:太阳大气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进入两极地区高空 大气,与大气碰撞出现极光(4) 自然灾害:地震和水旱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1、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圈层,从地心向地表依次为地核 、地幔、地壳。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一、地理知识
1.自然地理知识
(1)地球和大地的形状、地轴倾角、四季变化等。
(2)大气圈的结构、组成以及气候带和气候要素。
(3)水文循环、水资源和地下水等。
(4)地质构造、地震和火山等。
(5)生物地理学、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
2.人文地理知识
(1)人口地理学、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等。
(2)城市地理学、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等。
(3)农业地理学、农业类型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4)工业地理学、工业分布和工业化进程等。
(5)交通地理学、交通网络和交通方式等。
3.区域地理知识
(1)世界地理、各大洲的地域特点和国际问题。
(2)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地理等。
(3)国内外重要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关系等。
二、地图阅读
1.地图符号和比例尺的理解和运用。
2.地图投影和变形的认识。
3.地图数据的解读和提取。
4.地图上的图表和统计数据的理解和分析。
三、地理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1.利用地理知识解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地图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3.运用地理学的方法论进行地理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以上是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考生在备考时应着重掌
握这些内容。
同时,还建议考生进行大量的地理实践探索和实际案例分析,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注意阅读地理相关的书籍和期刊,
保持对地理学科的持续学习和了解,才能在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中取得好的
成绩。
高中地理水平考详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水平考详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是一门有关地球和人类生存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水平考试是经常出现的一种考试形式,因此了解高中地理水平考的详细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关于高中地理水平考详细知识点总结的一些内容。
一、自然地理部分1. 地球的构造和形态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2 地球的内部结构1.3 地球的运动和日照1.4 地球的地震和火山2. 大气环境2.1 大气成分及其组成2.2 大气循环和气候2.3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3. 水文地理3.1 地球水循环和地球表层水资源3.2 水文地形、地下水和水土流失3.3 湿地和水产资源4. 生物地理4.1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4.2 人为干扰和生态环境保护4.3 农业和生态农业二、人文地理部分1. 国土资源和环境1.1 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1.2 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1.3 森林资源和水资源1.4 国土环境和国土规划2. 人口、城市和区域发展2.1 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2.2 城市化和城市体系2.3 区域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3. 文化地理和地理信息系统3.1 人文地理和人文景观3.2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技术3.3 地理视野和地理思维以上是高中地理水平考的详细知识点总结。
学生在准备考试时,应该先建立起一套基础知识体系,并且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科知识。
同时,针对各个知识点的考试形式,例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考生也需要对应的练习方法和策略。
在考试中,不仅要准确回答问题,还要注重表达和展现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这样才能获得一定的分数和高分数的好成绩。
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归纳2024
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归纳2024
2024年高中地理水平考试的知识点归纳如下:
1.地球的形状与结构:了解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椭球体,并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
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地球上的自然环境:认识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环境,包括陆地、海洋、大气和生物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3.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了解人类在地球上的各种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
化等,并了解这些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地球的气候与气象:了解地球的气候带和气候要素,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同时,了解气象学中的常见气象现象,如气压、温度、湿度、风等,并能解释它
们的形成与变化。
5.地球上的资源与利用: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如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并
了解它们的分布、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
6.地球上的人口与城市化:了解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增长与控制等问题,
以及城市化的发展与影响。
7.地球上的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了解地球上的国家与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和经济
发展状况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地缘政治问题。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地理水平考试的重点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
行复习。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全)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地理1》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1.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⑴宇宙环境:①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②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⑵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温度条件适中→液态水;②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生存及昼夜温差不大的大气层;③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3。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产生水能、风能和洋流能.(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①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干燥器等.②另一部分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4。
太阳的大气分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5。
太阳活动的形式: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日珥和耀斑、太阳风太阳活动周期性:11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①影响气候(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两极地区产生极光次数增多。
6.地球自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③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除两极点外,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反之,线速度越小。
7.地球公转:①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③速度: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8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8。
昼夜交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9.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地方的地方时间。
10.区时计算:⑴地方时:东早西迟。
⑵区时划分: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东西十二区。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4.自转、公转的特点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6.昼夜长短的变化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 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8.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9.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岩石的三大类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3变质岩变质作用;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u型、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 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冰川侵蚀冰斗,角峰、冰川地貌冰碛地貌3.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3大气垂直运动地面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直接原因4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5.气压带和风带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干湿冷热,地图册1低纬度环流: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2中纬度环流: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3高纬环流: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7北半球受影响的气压中心冬季一月,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夏季七月,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夏威夷高压;6.常见的天气系统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反气旋,中心高,四周低;多晴朗干燥天气;7.水循环循环示意图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3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维持全球热量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8.常见的自然灾害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环境治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2.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1 环境污染:水、大气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酸雨、气候变化、土、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物质、海洋污染2 生态破坏: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破坏森林、湿地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2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3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4.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遥感: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资源普查:矿产、生物、水资源;环境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2.在定位导航中,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作用3.在城市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环境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规划;4.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1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2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人文地理人口增长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2.三低发达国家,欧洲美国,中国、“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底和高的分界值:0.1%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土地利用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方面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2.社会经济方面1农业基础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三、城市化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②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大气污染严重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光热、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3形成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2.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典型地域:亚洲区位条件: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特点: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3.混合农业主要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六、传统工业区1.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传统工业区多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鞍钢发展的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我国宝钢发展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进口2.存在的问题1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2原料、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经济效益下滑;3环境污染严重等;3.解决措施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发展科技:发展科技,促进旅游,繁荣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3优化环境:消除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七、新兴工业区1.主要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2.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科技发达、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和机场、环境优美八、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大气的影响: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1全球气候变暖: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量砍伐森林,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2酸雨:燃烧煤炭排出大量SO2所致;我国——硫酸型酸雨,发达国家——硝酸型酸雨3臭氧层破坏:厂矿企业、家庭等使用冰箱、制冷设备等,排出大量氟氯烃;4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排放出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 治理思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①改善能源消费构成:开发利用水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③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寻找替代品2.水污染: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富营养化3.固体废弃物污染九、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包括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1.重要性沟通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动;1政治意义——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2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经济发展;2.主要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3.通信包括邮政传递信件、物品等和电信传递声、像、图等,包括电报、电话、互联网;4.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1稳定的商品来源区2稳定的销售区3交通发达十、交通运输布局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4.机场建设1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2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3要避开低湿地点;4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5.公路建设1平原地区: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2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十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①不同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2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区域地理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区域区域划分,有无明显界限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点一、地理学基本概念1、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自然现象、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学科,旨在揭示地理环境的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系统的技术,可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
二、地球的基本知识1、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圈层。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公转产生四季交替现象。
3、地球的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用于描述地球表面的位置和方向。
三、自然地理环境1、气候:主要受到纬度、海拔、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有热带、温带和寒带等不同类型。
2、水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在地球表面分布,形成不同的水文环境。
3、植被和土壤:受到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4、自然地理区域:根据自然环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划分为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四、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2、城市化: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
3、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4、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如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等。
五、地理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生态破坏:森林砍伐、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3、资源短缺: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资源面临短缺问题。
4、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2、重要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措施:采取环境保护措施,节约资源,促进绿色发展,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上是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知识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解和应用,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地理水平考知识点归纳
地理水平考知识点归纳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1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高中地理水平考知识点总结2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维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必修I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的组成物质----天体类型多样,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天体。
二、天体系统的层次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 级别:1. 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2. 普通性的表现(1) 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① 方向一致(同向性)②轨道近似圆形(近圆性)③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性)(2)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3.特殊性(1)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A.宇宙环境 ①安全的行星环境: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稳定的恒星环境:太阳光照的稳定B.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大气,液态水)①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表水多以液态存在。
②体积和质量适中,引力能使大量气体聚集形成地球大气层,经漫长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根据波长范围,分为红外光区、可见光区、紫外光区。
3.对地球的影响A.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B.太阳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一种新能源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分层与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周期约为11年,具体下图所示:2.太阳活动的影响(1)影响气候;(2)影响电离层,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3)影响磁场,产生磁暴现象;(4)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第三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基本规律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2.周期: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3.速度(1)角速度:每小时15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二、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只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晨昏线分地球为昼半球和夜半球)②地球自转周期:速度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轴并不真实存在。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自转: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
公转: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形: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地面积最大。
气候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其中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河流与湖泊我国河流与湖泊众多,其中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广阔,类型多样,其中耕地比重最大。
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尤为丰富。
四、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农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
工业我国工业发展迅速,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煤炭、化工等。
交通与运输我国交通与运输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旅游与文化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同时,我国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
五、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我国环境问题严峻,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要求一: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系统: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级别: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恒星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
2.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也是太阳系、恒星系以及总星系的一部分。
3.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天、海、冥。
要求二: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因素。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十分相似年,即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⑴宇宙环境:①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②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⑵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条件适中,才存在液态水;②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生存以及昼夜温差不大的大气层;③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要求一: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因其取之不尽、稳定、廉价又无污染性,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要求二: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3.影响地球的天气气候。
4.使极地上空产生极光现象。
要求一: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⑴方向:自西向东⑵周期:23时56分4秒⑶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除两极点外,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反之,线速度越小。
2.地球公转:⑴方向:自西向东⑵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⑶速度: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复习提纲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一〕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1.天体系统概念: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与形成这些条件的原因〔1〕安全的宇宙环境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使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九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适宜的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拥有合适的温度,有利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
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能够吸引住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 , 形成了原始海洋 , 孕育了生命。
④自转周期不长〔二〕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3.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三〕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2)太阳辐射含义: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3)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He〕(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②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太阳能、煤、石油等能源〔四〕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由外到内分层:日冕、色球、光球〔用肉眼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耀斑〔1〕黑子:发生在光球层,温度比其他地方低;〔2〕耀斑:生在色球层,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3〕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2〕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两极地区夜空产生美丽的极光;〔4〕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全)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地理 1》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1.八大行星的公转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⑴ 宇宙环境:① 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② 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⑵ 自身条件:① 日地距离、温度条件适中→液态水;②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生存及昼夜温差不大的大气层;③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产生水能、风能和洋流能。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① 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能干燥器等。
② 另一部分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如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4.太阳的大气分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5.太阳活动的形式: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日珥和耀斑、太阳风太阳活动周期性: 11 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① 影响气候(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 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③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 两极地区产生极光次数增多。
6.地球自转 : ① 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恒星日) 23 时 56 分 4 秒(太阳日) 24 小时③ 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除两极点外,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反之,线速度越小。
7.地球公转 : ① 方向:自西向东②周期:(恒星年)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回归年)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③速度: 1 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8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8.昼夜交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
9.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 °地方的地方时间。
10.区时计算:⑴地方时:东早西迟。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全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全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高中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初级阶段,主要涵盖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内容。
本文将全面介绍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点。
一、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天体,是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家园。
高中地理学考试中,地球的基本知识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这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理经纬度的概念和应用等。
二、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包括地理气候、地表水体、陆地生态系统、地理灾害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掌握天气系统、气候带和季风气候等概念。
此外,学生还要熟悉地球上的地表水体,如河流、湖泊、湿地等,以及地理灾害的类型、成因和防治措施等。
三、地球上的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研究的是地球上的人类社会活动及其相互关系。
高中地理学考试中的人文地理内容主要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信、区域规划与发展等。
学生需要了解全球人口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掌握城市化过程和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此外,学生还要熟悉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模式,了解工业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交通和通信对于区域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四、地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地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是高中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地图制作和解读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应用。
此外,学生还要了解地理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地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点全面涵盖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地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等内容。
只有掌握扎实的地理知识,才能在考试中获得不错的成绩。
学生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听课、阅读教材、做习题和实地考察等,加深对地理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要点必修一第1章1.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系系系总星系其他行星系统其他恒星系统2.地球的特殊性:持续稳定的宇宙环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适合生物呼吸的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为的形成、发展变化及人类活动提供了。
4.太阳活动主要标志:(光球层)和激烈的显示(色球层)。
周期:。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上的太阳黑子高峰年,地球上出现的几率就明显增多;太阳黑子低峰年,地球上的就相对。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爆发干扰,影响,甚至使。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高能粒子流干扰地球,形成“”现象,高纬地区出现。
5.(1)地球自转:绕转中心,方向,北极上空看方向,南极上空看方向。
绘图1侧视图 2北极 3南极自转周期,即 1 日。
速度:角速度为 /小时,线速度最大,向两极。
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
(2)地球公转:中心,方向,周期,即1 年。
速度位于时较快(月初),位于时较慢(月初)。
绘图地球公转示意图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了交替,周期:1个日,小时。
(2)产生了:因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时间。
规律:经度差度,时间差1小时,东边时间比西边时间。
(3)产生了: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偏转规律:(面向物体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
7.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下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图(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角为,距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变化规律:A北半球春、秋分日,太阳,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正午太阳高度由向两极。
B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正午太阳高度由向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C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正午太阳高度由向两侧。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的最大值,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3)昼夜长短的变化A赤道上全年;随纬度升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极圈内出现、现象。
B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到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夏至日北半球昼,夜,极昼范围达到,极圈以内都有现象。
冬半年(9月23至来年3月21)昼夜长短相反。
C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D 9月23和3月21,太阳直射,全球昼夜。
(4)季节交替和的变化引起四季的变化。
低纬地区表现为,中纬地区表现为,高纬地区表现为。
气候四季:北半球,春季、、月;夏季、、月;秋季、、月;冬季、、月。
绘图1夏至日光照图 2冬至日光照图 3春秋分日光照图8.地球内部圈层包括:、、。
地壳的主要特点:是地球的外壳,由组成,不一,大洋较,大陆较。
和(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岩石圈。
9.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对流层大气的特点:(1)温度特征(2)运动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修一第2章10.三大岩石的形成:地下深处熔融状态的在强大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或侵入到地壳之中,形成岩浆岩。
出露地表的岩石经过、作用变成碎屑物质;碎屑物质经过作用迁移到地势相对较低的地区,再经过作用形成沉积物;沉积物在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沉积岩、岩浆岩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形成变质岩。
11.画图: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之间的转化图12.内力作用包括、、、。
13.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分为和。
岩层发生褶皱就会出现和等地貌形态。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山脉都是山脉。
岩层发生断层,一侧的岩块相对上升叫,它常形成。
如我国的山和山。
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它常形成,如我国陕西的平原、著名的等。
14.外力作用包括、、、、等。
15.风力作用(1)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等。
(2)风力沉积形成的地貌、流水作用(1)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2)流水沉积形成的地貌、、16.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包括陆面和海面)。
17.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其中最弱的是,因为具有特性。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的是,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的是,大部分的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球表面。
(2)最强的削弱方式是:云层越厚,云量越多,作用越强。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原因是。
(3)作用:晴朗的天空成蔚蓝色;在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是亮的;当城市的空气质量较差的时候,晴朗的白天天空大多数时间是灰白色的:原因是。
18.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地面辐射被大气中的和吸收,从而使大气升温,所以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2)大气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辐射的热量绝大多数还给地面,叫。
夏季多云的夜间,气温不会太低,原因是。
霜重见晴天,原因是。
19.近地面大气引起大气运动,形成热力环流,这是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画热力环流示意图20.画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的南北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的南北向季节移动,移动规律北半球冬季,夏季。
21.气压带风带空气运动特点对降水的影响22.几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点23.(1)画冷锋天气系统示意图画暖锋天气系统示意图(2)冷锋对天气的影响过境时天气,过境前,过境后天气。
(3)暖锋对天气的影响过境时天气,过境前,过境后天气。
24.气旋、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画气旋图画反气旋图垂直方向水平方向25.水循环包括、、。
26.水循环的过程:海洋水进入大气形成水汽,其中一部分水汽被到陆地上空,凝结形成,降落到陆地上的水除蒸发外,一部分沿地表流动,形成;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二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这种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称为。
海水蒸发形成的水汽,大部分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在海洋中,形成海洋和海洋上空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称为。
陆地水中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陆面、水面和植物形成水汽,凝结形成,落到地面,这种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的水分交换称为。
环节:、、、、、海陆间循环的意义:、、、。
画水循环示意图画世界洋流模式图28.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大洋环流(2)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也有大洋环流,这种大洋环流呈方向流动,是大洋环流。
(3)南极大陆的外围,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了。
(4)北印度洋海区,受的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变化,冬季洋流呈流动,夏季洋流呈流动。
29.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流经地的气候起到的作用,寒流对流经地的气候起到的作用。
使欧洲的西部形成了温暖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与沿岸不可分。
(2)在往往会形成大的渔场,比如四大渔场:,,。
秘鲁渔场的成因。
(3 )洋流对航运的影响:,例如:从上海到旧金山去的航线(沿哪个洋流),回来的航线(沿哪个洋流)(4)对污染物的影响:。
必修一第3章30.气候影响外力作用的类型及地貌特点(1)风化: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风化作用,例如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
(2)侵蚀:A在气候、地势的地区,风力侵蚀强烈;、B在气候的区,以流水侵蚀对地表的破坏作用最大。
(3)搬运、沉积例如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就是在搬运和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华北平原是在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1.气候影响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1)我国外流河河流的流量变化与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变化和变化。
(2)我国内流河河流的径流变化与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丰水期出现在季节,冬季河流有现象。
3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包括:、、、、。
33.各地理要素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例如,非洲的刚果盆地由于地处附近,常年受控制,形成气候,地表水,地貌深受作用影响,植被、气候、水文又影响的发育。
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和控制,气候,地表径流,作用强烈,形成大片和,动植物极少。
画整体性图34.各自然带沿着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叫纬度地带性,它的产生是以的变化为基础,的差异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在纬度和纬度地带表现的更明显。
35.各自然带沿着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叫经度地带性,形成主导因素:。
在纬度大陆表现明显36.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随着的增加而变化,形成垂直地带性。
37.非地带性的影响因素:、等必修一第4章38.聚落包括:和。
39.世界城市多分布在水热条件适宜的,热带的、山区。
40.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的、、和。
平坦地区(平原、缓丘、山间盆地和河谷山口地区)利于铁路、公路等交通线的建设,这些地区经济、文化较,人口,对交通的需求较大。
而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不利于交通线的建设。
41.地球气候变化的表现:。
近代气候具有整体变暖的趋势——全球变暖,这一时期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现象。
42.全球变暖的影响:(1)对农业的影响:全球变暖对作物生长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因作物种类和地区条件而已。
就北半球而言,气候变暖会使温度带北移,热量条件更有利于作物生长。
不利影响:气候变暖易导致的迅速爆发,使农业的受害范围扩大。
中低纬,高纬地区,但是总体来看,。
(2)对工业的影响:部分工业(主要是排放温室气体的工业)增加;等技术市场广阔;高纬地区,低纬地区(3)对人类健康:(4)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部分沿海地区;会升高,导致土壤的,影响农业生产;和被损坏,影响航运;沿海业受影响。
(5)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就会被打破,原生态系统物种遭受损失。
系统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更大。
生态系统受气候影响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
44.自然资源的含义:人类可以从,并能用于叫做自然资源,包括,,,和。
可以分为:和。
45.(1)水资源的组成:狭义的水资源主要是,,。
广义的水资源包括地球上的所有和。
(2)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的空间分布不均。
人们通常以为主要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多少,洲最多,洲次之,而洲最少。
从时间方面看,降水量和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变化和变化。
46.淡水资源短缺及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水与人体:水中缺少人体必需的元素或水质污染,会影响人体(2)水与生产:A农业:没有水农业就难以发展。
水质对农业也有影响,如果灌溉水受到污染,就会污染和。
B工业:是影响工厂厂址选择的最重要的应素之一,水源地对工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当今世界工农业用水量占人类用水量的80%以上,其中用水最多,用水占城市用水最多。
47.寒潮发生的主要原因:受天气系统形成的。
是半年现象,并伴有等天气。
危害:寒潮到来时出现天气,使交通,大风造成;中断;急剧的降温造成等灾害。
48.构造地震及其危害:地壳的构造运动,特别是是引起地震的最主要原因,它所产生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