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张宝山)
青少年心理问题
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各种压力。
因此,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深入探讨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表现以及解决方法。
第一部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这些根源:1. 生理变化:青春期是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荷尔蒙水平、大脑结构和功能都在不断调整。
这种生理变化常常伴随着情绪的波动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2. 学业压力:青少年在学校中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特别是在升学考试的时候。
他们需要面对来自老师、家长以及同学的期望和评价,这种压力容易造成自尊心低下、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3. 家庭环境:家庭是青少年的重要成长环境,家庭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和谐的家庭关系、缺乏父母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家庭暴力等问题都可能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
第二部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表现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下列举了几个较为常见的问题:1. 自卑感和自尊心低下:青少年常常对自己的外貌、成绩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持有较低的评价,对自己缺乏自信,容易出现自卑感和自尊心低下的情绪。
2. 抑郁和焦虑: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家庭困扰,青少年很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的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烦躁、易怒等。
3. 社交问题:青少年在社交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羞怯、社交恐惧、孤独感等。
他们可能遇到与同龄人交流困难,缺乏朋友支持和归属感。
4. 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青少年喜欢通过手机、电视和电脑等电子设备来消磨时间,但过度使用有可能引发沉迷、注意力不集中和社交障碍等问题。
第三部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1. 家庭关系改善:父母可以改善与孩子的沟通和亲子关系,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课件PPT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目 录
① 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理解。 ②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分类。 ③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原因。 ④ 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对策。 ⑤ 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1、对青少年心理 问题的理解。
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理解。
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身心迅速成长、自我意识和人 格飞跃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出现各种心理、情 绪问题。卫生部门近日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我 国约3.4亿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中,至少有3000万 人存在各种学习、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心理障碍,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为21.6%至32%,青少 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原因。
3、社会因素。
• 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 和行为,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 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 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 竞争加剧。
• 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原因。
4、自身因素。
接纳自己。
尊重别人。
欣赏别人。
善于观察。
交往适度。
(三)情绪失调。
1、小学生情绪问题。 2、中学生的情绪问题。
易冲动、易胆怯。
半露半隐;高度的兴奋性、激动 性、紧张性、冲动性、不平衡性。
3、调控情绪的方法。
注意转移法。 情绪宣泄法:哭 、倾诉 、写日记 、发牢骚、吁叹 、 大吼。 理智克制法:宽容谦让、自我暗示 、提醒激励 、逆向 思维。
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理解。
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理解。
•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忧。 • 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存在着某些障碍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青少年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他们面临着来自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和挑战。
在这个阶段,他们常常面临着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困扰。
本文将介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自我认同问题在青少年时期,自我认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青少年为了寻找自我认同感,常常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例如追随某个明星、加入某个亚文化群体等。
然而,这种追求自我认同感经常导致认同危机,使青少年感到困惑和失落。
解决自我认同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提供积极的支持和指导。
家长和教师应该尊重青少年的个人选择,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价值和兴趣,并逐渐形成独立的自我认同。
二、焦虑和压力问题青少年面临着学业、考试、社交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容易感到焦虑和沮丧。
过度的焦虑和压力可能导致睡眠问题、消化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缓解青少年的焦虑和压力,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他们。
首先,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放松身心,积极参与运动和爱好。
此外,教育部门也应该提供相关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青少年学会面对挑战和压力。
三、沟通和人际关系问题青少年常常面临着与家人和同伴的沟通和人际关系问题。
他们可能感到孤立、被误解或没有得到支持。
这些问题常常导致青少年情绪低落和自卑感增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活动,拓宽社交圈子。
此外,家长和教师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青少年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支持和理解。
另外,校园内也可以加强人际交往的培训和指导,帮助青少年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
四、抑郁和自杀倾向问题抑郁和自杀倾向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
青少年常常因为压力、挫折、人际关系问题等而感到沮丧和无助,这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为了避免和解决青少年的抑郁和自杀倾向,我们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
家长和教师应该密切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应尽早引导他们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第18讲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张宝山)
个体因素
青春期逆反心理
青春期心理的闭锁性 缺乏控制情绪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二)师生关系问题
师生关系问题 师生关系问题会使教和学的关系难以协调,给教育活动带来重大 的挫折,给学生心理带来巨大影响。 表现 学生与教师情感上疏离或敌对,与教师发生冲突、对抗或消极抵 抗。“因为一个老师恨一门学科”等现象。
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溺爱、教育不当、早期依恋关系不良、家庭不和 谐(家庭暴力)
学校因素:过分强调竞争、教师教育方式不当
个体因素
认知因素 片面、理想化,按照自己的理想要求同伴
情感因素 敏感、变化快,“事多” 个性因素 内向、人格不健全等,自私自利,人品不佳,不尊
重他人
能力因素 交往能力、解决冲突能力,想赞美人,开不了口, 或者词不达意;有交友的愿望,但找不到机会.
亲子关系问题:
主要是亲子之间无法正常融洽的交往和交流乃至于亲子关系紧张等 问题。 表现
亲子关系紧张、亲子冲突频繁、家庭气氛不和谐,甚至导致青少年 离家出走、自杀或伤亲等现象。
。
成因 (1)社会因素 “代沟” (2)家庭因素 家庭结构和氛围:残缺家庭或不和谐家庭容易导致彼此冲突 的产生 教养方式:专制型教养方式会导致较频繁的亲子冲突 早期亲子依恋:
1、单元新课上到一半想到考试(10分)
2、单元新课即将上完想到考试(20分) 3、考试前一天想到考试(30分)
4、早上起床时想到考试(40分)
5、去学校的路上想到考试(50分) 6、走进教室想到考试(60分) 7、看到老师进到教室(70分) 8、老师发试卷(80分) 9、看试卷题目(90分) 10、开始做题(100分)
不能有效地自我调节,考前极度兴奋和抑郁
(四)对学业问题的干预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与解决办法导语: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困扰,也是整个社会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指导。
一、原因分析1.学习压力过大现如今,社会对于学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青少年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
他们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
2.家庭环境问题一些青少年在家庭中存在问题,例如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经济困难、父母过度期望等,这些问题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网络与媒体的影响网络和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深远。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追求虚拟世界的虚荣感,长时间接触媒体的负面信息,容易形成消极情绪,对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念产生误导。
4.社交压力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同和接纳。
社交压力使得青少年过度关注他人评价和自我形象,从而产生自卑、自我厌恶等负面情绪。
二、解决办法1.建立健全的支持体系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携手,建立健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学校可以加强心理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家庭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倾听他们的问题;社会应建立更多的心理健康机构,提供专业帮助。
2.减轻学业负担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减轻青少年的学业负担。
学校应该优化课程设置,减少无效的学习环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家庭应提供更多的支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3.促进健康的家庭环境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父母应关注自身情绪管理,并与子女进行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应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减少孩子因经济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4.培养正确的媒体素养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加强对青少年媒体素养的教育。
教育青少年明辨信息真伪,提醒他们媒体的负面影响,并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媒体所呈现的信息。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1、自身因素。
很多青少年经常处于消极的思维中,情绪容易受到波动,一些消极的情绪都会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问题。
平时也要积极地学会调整学会与人沟通。
2、家庭因素。
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来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及家庭教育失当的家庭,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心理相对较敏感,承受能力较差。
让他们感到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排在前五位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死亡、家庭成员患急重病、父母关系紧张和邻里关系不好。
3、社会原因。
青少年的某些心理问题,也是由不良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社会刺激对人的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导致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发生率逐年增大。
青少年都有哪些心理问题?1、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
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
2、自卑心理。
自卑,表现为轻易否定自己,对别人羡慕嫉妒恨,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主要来源于心理的消极的自我暗示。
3、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与父母过分专制、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有关,主要表现在对个人自理能力缺乏信心、难以独立,遇事常企求他人的帮助,处事常优柔寡断,希望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做抉择。
青少年心理问题如何教育?1、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
在叛逆期,孩子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候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帮助孩子调节情绪,缓解叛逆情绪。
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建立信任和理解,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和环境。
2、要坚决帮助孩子面对和脱离困境。
孩子难免犯错或有能力不能抵达的时候,这时候父母的关怀、理解和支持就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父母在孩子手足无措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冷静地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境,并对困境进行分析和拆解。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与干预方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与干预方法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广泛关注。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涉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多个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干预方法,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
一、原因分析1.社会因素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社会竞争激烈,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问题不断增加,青少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同时,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不稳定性也会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挑战。
2.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社会环境,家庭的稳定与健康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一些家庭存在着沟通不畅、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氛围不和谐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学校因素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不少学校存在着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给孩子们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加之一些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也使得青少年在学校中感到不安全和无力。
二、干预方法1.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
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提供安全、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应加强互动,增进感情,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培养。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自我调适、人际交往等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3.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建立健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学校可以配备专职心理辅导师,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活动。
同时,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也应提供相关服务,包括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热线、建立心理咨询中心等。
4.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通过引导青少年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会责任感。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却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1.学业压力:现代教育体制的竞争激烈,导致青少年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
升学压力、重课业负担和衡量人才的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使得青少年心理承受力不断受到考验。
2.家庭关系紧张:家庭关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家庭负面情绪和冲突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巨大。
父母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和受教育背景的差异等问题,容易造成家庭关系紧张,进而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
3.社交困境:青少年时期处于人际关系的重要阶段,缺乏社交能力和自信心将导致其孤独感增加,较为孤僻甚至被欺凌。
现代社会中虚拟社交的盛行,使得青少年更加容易沉迷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脱节。
4.心理成熟度不足:青少年身心发展还未成熟,缺乏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知和理解。
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常常无法正确应对,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二、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1.加强教育引导: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态度。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帮助青少年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2.改善学业环境: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业负担和考试评价制度,减轻学业压力。
同时,提供更多的兴趣班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3.加强亲子沟通: 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依托,父母应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全感,共同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4.培养社交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如集体运动、团队合作等,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
同时,家长也应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
5.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和社区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持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面临各种心理问题。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原因分析1.学业压力学业是青少年最主要的生活任务之一。
过高的学业压力常常导致情绪低落、焦虑等问题的出现。
一方面,学生需要面对高额的竞争压力,不得不承受大量作业、考试等学业负担;另一方面,家长的期望和社会的评价也给青少年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关系的稳定与和谐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家庭中的冲突、亲子关系的不良、父母的压力转嫁等问题都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父母的过度期望、对孩子的严厉要求等因素,也容易导致青少年的自卑感和抑郁情绪。
3.社会压力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青少年产生了较大的压力。
同龄人的群体压力、社交障碍、社会价值观的冲突等问题,使得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常感到困惑和焦虑。
与此同时,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导致青少年沉迷于互联网、手机等虚拟世界中,缺乏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重了心理健康问题。
二、解决策略1.建立健康心理教育体系学校应该加强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服务。
通过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情绪管理能力,防范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2.关注青少年家庭环境家长应该关注自身与子女的沟通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避免过度期望和压力转嫁。
此外,可以通过家庭活动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情感联系。
3.社会多元支持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
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和独立人格,在社交活动中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类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4.建立网络健康管理机制针对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问题,社会和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限制使用时间、开展网络健康教育、建立网络健康管理机制等。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有哪些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有哪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了解其成因对于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如父母经常争吵、冷战甚至离异,会让青少年感到不安和恐惧,缺乏安全感。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起着关键作用。
过度严厉的管教可能会使孩子感到压抑,缺乏自信;而过度溺爱则可能导致孩子任性、自我中心,难以适应社会的规则和要求。
此外,家庭中的期望过高也会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压力。
比如,父母总是强调成绩,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某某名校,而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实际能力,这会让孩子感到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从而产生自卑和自责的情绪。
学校方面的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学业压力是青少年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沉重的课业负担、频繁的考试以及排名竞争,使得许多青少年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
如果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可能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心理。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例如,受到同学的欺凌、排挤或者老师的不公平对待,会让青少年感到孤独、无助和愤怒。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不良内容,如暴力、色情等。
这些不良信息可能会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
社会的竞争压力也逐渐传递到青少年身上,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社会地位的追求等都可能让他们感到焦虑和迷茫。
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
青春期是身体和心理快速发育的时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情绪波动较大。
同时,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还不够成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可能无法有效地应对和处理,从而产生消极情绪。
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如果家族中有精神疾病的遗传史,那么青少年患上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可能会相对较高。
青少年心理问题
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是指在青少年阶段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问题往往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以及学校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种类繁多,其中最常见的包括自卑、焦虑、抑郁、适应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挫折感等。
这些问题往往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自尊心和自信心等关键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特点及其成因。
1. 自卑问题:青少年常常因为自身的外貌、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足而产生自卑感。
这种问题可能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社交能力。
2. 焦虑和抑郁问题:青少年常常面临来自学业、家庭和社交方面的压力。
当这些压力超过他们的承受能力时,他们可能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
这种问题需要及时干预和支持,以避免进一步的心理困扰和负面影响。
3. 适应障碍:青少年在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过程中,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许多变化。
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角色和责任。
适应障碍可能表现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异常、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
4. 注意力不集中:青少年常常面临许多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如电子产品、社交媒体和同伴的影响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社交方面的困扰,甚至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行为。
5. 冲动行为:青少年常常面临冲动行为的困扰,如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追求刺激、激烈参与竞争等。
这些行为可能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甚至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
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和学校辅导等。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青少年认识并解决他们内心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家庭教育可以提供积极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培养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校辅导可以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帮助青少年应对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
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处理方法→
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处理方法→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处理方法:1.学业压力:高考、升学压力等导致的学业压力是许多青少年面临的主要问题。
处理方法包括建立科学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要注重心理调适,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2.人际关系问题:青少年时期的人际关系复杂,包括同学关系、家庭关系等。
处理方法可以通过沟通交流、学习妥善处理冲突的方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自我认知困惑:青少年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的困惑。
处理方法包括通过自我反省、与他人交流、接受心理咨询等方式,逐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
4.焦虑与抑郁:青少年时期常常因为学业、人际关系等问题而感到焦虑和抑郁。
处理方法包括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放松技巧,积极参与兴趣爱好和体育锻炼等,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5.网络成瘾: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面临着网络成瘾的问题。
处理方法包括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限制上网时间,增加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和娱乐活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等。
6.挫折与失败:青少年时期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如考试失利、人际关系问题等。
处理方法包括接受挫折和失败,学会从中汲取教训,调整心态,坚持努力,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7.身体形象问题: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和形象塑造的关键阶段,很多青少年会因为自身外貌而产生焦虑和自卑感。
处理方法包括建立积极的身体形象观,注重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树立正确的身体形象观念。
总的来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通过多种途径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健康宣讲课件
抑郁 心理
闭锁 心理
恐惧. 0 2
青少年常见心理 问题分类
心理学家预言:21世纪,心理疾患将成为人类一大祸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 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分类
01 学习类问题
02 人际关系类问题
03 情绪类问题
04 人格障碍类问题
05 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
2、如何缓解学习压力
增强自信心 改善人际关系 学会变换视角 让孩子体验成功 组织集体活动
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对策
(二)人际交往困扰
1、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缺乏共处能力是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造 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 女,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使孩子变得自私,从不 知为别人着想。 他们大多任性骄横,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而且独 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 缺少竞争性,导致与别人共处能力的缺失,特别是住宿生在生活习惯等问题上的矛盾更易突出。
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对策
(二)人际交往困扰
2、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成长
接纳自己
尊重别人
欣赏别人
善于观察
交往适度
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对策
(三)情绪失调
1、小学生情绪问题
易冲动、易胆怯
2、中学生的情绪问题
半露半隐;高度的兴奋性、激动 性、紧张性、冲动性、不平衡性
3、调控情绪的方法
注意转移法 情绪宣泄法 哭 、倾诉 、写日记 、发牢骚、吁叹 、大吼 理智克制法 宽容谦让、自我暗示 、提醒激励 、逆向思维
PA RT. 0 4
解决青少年心理 问题对策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干预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干预在当今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家庭环境、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逆反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因此,深入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一)学业压力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青少年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
繁重的作业、频繁的考试、升学的竞争等,使得他们常常感到焦虑和紧张。
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下,容易导致心理疲劳、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二)家庭环境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等都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父母过于严厉、溺爱或忽视孩子,家庭中存在争吵、暴力等问题,都会让青少年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三)社交问题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由于个性差异、沟通能力不足等原因,可能会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遇到困难,如被孤立、排斥、欺凌等,这会使他们感到孤独、自卑,影响心理健康。
(四)社会环境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也给青少年带来了诸多挑战。
网络信息的繁杂、不良文化的传播、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等,都可能让青少年感到迷茫和困惑,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个体因素每个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心理素质不同,对压力和挫折的承受能力也有所差异。
一些青少年性格内向、敏感、脆弱,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一)学校方面1、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学校应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避免过度强调成绩。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情绪变化,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但我们也相应出现许多心理问题。
尤其是现代的青少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心理问题也相应增多。
每年都有校园暴力事件,学生跳楼事件等,这些都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关。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能在学习和社会活动过程中与人建立良好关系,能谅解他人,辨别是非,在遇到困扰时能克服困难。
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
综合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看,青少年心理健康起码应具有如下标准:1.身体健康,智力正常。
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本条件。
2.人格完整,意识良好。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并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其性格、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龄特点。
3.乐于交流,善于结友。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结交知心朋友,与朋友能沟通心灵,友好相处,对矛盾和分歧,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并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为。
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温度计;乐观能使人心情开朗。
保持相对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就能在顺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并能战胜困难。
5.有所追求,积极进取。
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担责任。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的因素那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跟什么因素有关呢?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的一项统计显示:要求提供心理咨询或矫治的来访青少年中30%是由于学习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
而团省委的一次调查数据也显示:有68.9%的学生认为“压力很大”或“压力较大”,21.5%的学生“说不清”,仅有9.5%的学生轻松地感到学习“没有压力”,有35.9%的中学生已经把“学习太累”当做自己学习劲头不足的最主要原因。
对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通常从政治上、思想上、品德上分析得多,而从心理上分析得少,以简单、呆板、僵化、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取代一切,盲目追求升学率,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等方面,往往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
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健康导读: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一、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潜在原因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许多学生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合理的释放和宣泄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造成性格扭曲、精神压抑等现象频频发生,甚至有些心理问题已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1、从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看。
关于学校要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吁已有很多,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主管部门也制定了有关的政策法规。
但是,迄今为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未列入教学计划之中,许多的中小学还没见什么响应。
一般的中小学教师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很清楚,对心理保健与心理咨询的知识也知道甚少。
2、从社会用人机制看。
从目前社会的用人机制看,主要注重的是学历水平、文化知识、考试成绩、身体状况,很少有用人单位考虑被录用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这样难免导致人们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因此受到极大的冲击。
3、从学校教育评价看。
学校教育应该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健康发展作为教育的评价标准。
但从传统教育价值判断标准看是以知识接受的多少、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能力,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考核教师的水平。
对学生思想的评价强调的是以社会进步为本位,以满足国家的需要作标准,忽视了以主体性为本位,扼杀个人的需要;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注重的是科学价值,忽视人文价值,从而偏离了它以人性发展和个人需要为最高使命的宗旨。
4、从教师教育观念看。
长期以来,教师关注的往往是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而忽略了情感因素;教学过程讲究的是科学性与严密性,而缺乏教学的民主性与平等性。
教师注意的是书本知识的传授,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品行、道德情感、生活能力、意识观念、人际交往等的培养至今却未能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5、从家长养育子女看。
如今,大多数的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疾病和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却不大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张宝山老师
• 被誉为“史学奇才”。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父亲在一所 法律院校工作,外公外婆都是中学的理科教师,外曾祖父 教过中学的语文。一个17岁的高中生,一边在备战高考, 一边在出书,并且还是几十万字具有学术分量的著作,他 就是已经出了两本书的西安一所中学高中学生林嘉文。
➢行为障碍 ➢能力抑制,学习能力受抑制,产生学习困难 ➢社会退缩,与同学交往少,成为旁观者 ➢品行混乱,逃学、斗殴、说谎、偷窃、抽烟、离家出走等 ➢行为倒退, 学习无目标,活动无计划,与痛、心悸、乏力等
✓ 3.成因 ✓社会因素,学生发展过程的转折、变化时期 ✓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 家庭中亲子关系失调;家庭不和谐;溺爱 ✓学校因素 教师对待方式(敲打讽刺学习不好的学生); 人际关系紧张 ✓学生的自身因素
(一)学习适应不良
• 学习适应不良
•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此症的主要特点是学生 具有刻苦学习的主观愿望,很想学好而且十分用功,但由于 身心因素的影响, 造成学习生活的极大困难。
• 表现: •情绪障碍 •抑郁、焦虑、强迫、恐惧、厌学、退缩等 •害怕学习,上课注意力涣散,做不好作业,极力想提高学 习成绩;害怕上学,恐惧反应,萎靡状态;易激动
✓学生的自身因素 ✓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或不明确; ✓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 ✓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等
(三)考试焦虑
1 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 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 2 表现
躯体方面:失眠多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发 凉、胸闷气短、食欲减退、肠胃不适,频繁小便等。 情绪方面:紧张、担心、恐惧、忧虑、注意力差、记忆力减退, 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抑郁、缺乏自信和学习热情,过度夸大失败后 果,常有大难临头之感; 行为方面:拖延时间、逃避考试、坐立不安、怕光怕声,考试时 思维混乱,手抖出汗,视力模糊,常草草作答,匆匆离开考场
✓3 成因 ✓社会因素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 ttp:///v_show/id_XMTcyNjA5NzIyMA==.html?from=y1. 6-85.3.1.1812cd24941811e5a080 ✓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 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 ;达不到要求严厉惩罚 ✓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缺乏教育和关爱;没有正确方向,没有积极 性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自知力”是重点
二、学业问题
学业问题是教师、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据 有关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学生 中有学业问题的学生多达54.46%,有明显症状的约23.57%, 居各类问题之首。中学生常见的学业问题包括:学习适应 不良、厌学和考试焦虑。
3 成因 社会因素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 父母的期望与压力,希望孩子实现自己理想,笨 鸟先飞 学校因素 学校体制、教师压力(奖高惩低)、同学竞争 学生的自身因素 自我期望过高,梦想一举成功,幻想超水平发挥 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 自信心不足,有被淘汰心理 考前身体状况不好 不能有效地自我调节,考前极度兴奋和抑郁
✓条件优渥等,不想依赖父母生活
✓学校因素 ✓教学方式 ✓教师“厌教”课堂没趣味;教师态度不正、不民主、盛 气凌人; ✓教学内容不丰富,讲课照本宣科 ✓教法不活,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不管你愿不愿听, 讲了就算 ✓学生课业负担重,压力越大,厌学心理越重。 ✓ 评价体系 ✓过于强调分数、结果而忽视过程,学习的结果除了分 数还有内隐的变化 ✓忽视了内部学习动机的维持,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 关系,人本主义的观点
一、心理正常与异常的鉴别
心理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心理异常
神经症
人格障碍 各类精神病
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1 一般心理问题:符合由现实因素(如学习压力、家庭冲突等)激发、 持续时间较短(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 制之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 社会交往(效率下降)、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
• 已出版两部著作,一部《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 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另一部《忧乐为天下:范 仲淹与庆历新政》。2016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六), 因抑郁症跳楼自尽,年仅18岁。
心理健康 理问题 经症
一般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重性精神病
严重心 神
在我国13亿人口中,未成年人约有3.7亿。据统计,目前我 国有3000多万心理有问题的少年,而且近几年内仍有明显 上升趋势。
✓学生的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及 学习能力。
✓自我中心、自卑、心胸狭窄、孤僻、神经质、攻击性 强、期望值过高的个性特点
(二)厌学
➢1 厌学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 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 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2 表现 ➢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学习无用,知识无用,或者自身认定不 适合学习 ➢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讨厌厌恶,厌烦,烦恼,焦虑,抑郁 ➢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厌学情绪 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 动、应付式地学习。
厌学行为 表现为很多种形式 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 喊“肚子疼”、“头痛”等; 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 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 而逃学作为厌学的极端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不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