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财务知识汇总.doc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第一章总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
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
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
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
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
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
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财务基础必背知识点
财务基础必背知识点1. 会计基础
1.1 会计准则
1.2 会计分录
1.3 账户结构
1.4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现金流量表
2. 财务分析
2.1 财务比率分析
•资产负债比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营业利润率
•总资产收益率
2.2 资本成本分析
•权益成本
•负债成本
•加权平均成本
2.3 资本预算
•投资评估指标
•现金流量折现
3. 预算与控制
3.1 预算编制
•预算类型
•预算控制
3.2 现金管理
•现金预算
•现金流量管理
3.3 资本预算
•投资评估指标
•投资风险分析
4. 资本结构与分配
4.1 股权与债务
•股本结构
•债务比率
4.2 股利政策
•股利支付政策
•股息率
5. 税务管理
5.1 税务规划
•税收筹划
•税务合规
5.2 税务申报
•税务报表编制
•税收申报流程
6. 风险管理
6.1 财务风险
•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
•利率风险
6.2 风险控制
•风险评估
•风险监控
以上是财务基础的一些必背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你在财务管理中更加熟练地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会计做账基础知识总结
会计做账基础知识总结
1. 会计循环
- 识别交易
- 记录交易(借记和贷记)
- 编制试算表
- 调整分录
- 编制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结账
2. 账户和分录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 借记和贷记记账原则
- 分步分录法
3. 会计科目和账簿
- 会计科目的种类和编码
-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 日记账和分类账的关系
4. 银行存款调节
- 银行对账单
- 未入账项目(未记录、未托收等)
- 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
5. 应收账款和坏账
- 账龄分析法
- 百分比法
- 备抵法核算坏账
6. 存货计价
- 永续盘存制和周期盘存制
- 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计价方法
7. 固定资产
- 折旧方法(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 折旧年限和残值
- 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
8. 债务
- 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
- 付息方式和摊销
9. 股东权益
- 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
- 股利分配
10. 财务报表分析
- 比率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 趋势分析
- 共同规模分析
以上是会计做账的一些基础知识总结,包括会计循环、账户分录、科目账簿、各项目核算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等内容,为初学者提供系统的入门概览。
会计财务记账基础知识入门
会计财务记账基础知识入门会计财务记账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会计财务记账的基础知识入门内容:1. 会计基本概念:-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 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 会计原则:- 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分期。
- 会计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收入确认原则、匹配原则等。
3. 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第一手资料。
- 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用于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
4. 会计账簿:- 日记账:记录每日发生的经济业务。
- 分类账:按账户分类记录经济业务。
- 总账:汇总所有账户的财务信息。
5. 会计分录:- 借贷法则: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 分录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至少涉及两个账户,借贷金额相等。
6.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展示企业在特定时间点的财务状况。
- 利润表:展示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 现金流量表:记录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7. 会计周期:- 会计年度:通常为自然年,也可以是企业自定义的会计年度。
- 结账:会计年度结束时,对所有账户进行年终结账。
8. 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 遵守法规:遵循国家会计准则和税法。
- 职业道德:保持诚信、客观和保密。
9. 会计软件:- 电子记账:使用会计软件进行记账,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10. 持续学习:- 更新知识:会计准则和税法会更新,需要不断学习。
- 专业发展:参加专业培训,考取会计职称或资格证书。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后,可以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操作,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环境。
基本财务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基本财务知识包括哪些内容账务是指实现会计处理进行原始单证的收集、整理、记载、计算、结报等会计处理的具体事务,那么你对基本财务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基本财务知识包括哪些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基本财务知识介绍(一)设置账户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
(二)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四)登记会计账簿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
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五)成本计算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
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
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六)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
财务会计重点知识归纳
财务会计重点知识归纳财务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管理学科,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一系列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核算、报告和分析,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
以下是对财务会计重点知识的归纳:一、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表达式,最基本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
此外,还有“收入费用=利润”,这个等式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二、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基础主要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不管款项是否收付。
收付实现制则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
在企业财务会计中,通常采用权责发生制,这样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在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中,也会采用收付实现制。
三、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大类。
财务会计理论知识
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是会计学的一个核心领域,它涉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记录、分类、汇总和解释。
以下是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几个关键点:1. 会计基础:包括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分期、权责发生制),以及会计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收入实现原则等)。
2. 会计要素:财务会计关注六个基本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3. 会计循环:包括从原始凭证的收集到财务报表编制的整个过程,主要步骤有:分析交易、编制分录、过账、编制试算表、调整分录、编制调整后试算表、编制财务报表、关闭账目。
4.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显示了企业在特定时间点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展示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则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5. 会计政策和估计:企业在会计处理过程中需要做出的判断和选择,如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等。
6. 财务分析:通过财务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垂直分析和水平分析等方法,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效率。
7.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一套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制定的国际会计标准,旨在促进全球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和透明度。
8. 税务会计:涉及税务法规和会计实践,包括计算税款、准备税务申报和税务筹划。
9. 内部控制和审计:内部控制是企业用来确保财务信息准确性和合规性的一种机制,审计则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独立检查,以确保其公正性和准确性。
10. 会计信息系统: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来自动化会计过程,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处理效率。
掌握这些理论知识是成为财务会计专业人士的基础,它们为理解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框架。
财务税务基本知识汇总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来百度文库!
财务税务基本知识汇总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禁止抵扣人进项税额=当月全部的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的合计÷当月全部销售,营业额合计)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1。
财务岗位必须掌握的知识
财务岗位必须掌握的知识财务岗位必须掌握的知识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拥有一些技能和财务方面的知识,本文就所讲述的是财务岗位必须掌握的知识总结,仅供参考。
1、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和账面净值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
账面净值是指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不扣除减值准备金额)例如:2008年1月18日内蒙古安泰集团有限公司外购化学反应器具一套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2000万元,2009年累计折旧100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请问2009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账目余额、账面净值分别是多少?解答账面价值=2000—100—200=1700账面余额=2000—0—0=2000账面净值=2000—100=19002、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
它是指平时对各项实物财产的增减变动都必须根据会计凭证逐日逐笔地在有关账薄中登记,并随时结算出其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盘存方法。
采用这种盘存方法,需按实物财产的项目设置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并详细记录,以便及时地反映各项实物财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情况。
其优点:是有利于加强对实物财产的管理;不足之处:日常的工作量较大。
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也叫“以存计销制”或“依存计耗制”。
它是指平时只在账薄记录中登记各项实物财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期末通过实物盘点来确定其实有数并据以倒算出本期实物财产减少数的一种盘存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减少数=期初结存数本期增加数-期末实有数。
优点:实地盘存制可以简化日常工作缺点:不能随时反映库存财产物资的发出结存情况,也不利于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
例如:一般来说有些企业的领料平时是无法准确计量数量的,你比如酒店厨房领用的调料,矿山企业耗用的精料,炼焦企业好用的精煤等等,但是如果期末计量库存数量是相对来说是简单,所以使用实地盘存制,倒逼本期的使用量是合理的。
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财务管理基础。
1. 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
- 企业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筹集资金,如发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对内投资如购置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如购买股票等)、资金营运活动(日常资金收付、营运资金管理等)和分配活动(利润分配等)。
- 财务关系主要有企业与投资者(所有权性质关系)、企业与债权人(债务债权关系)、企业与受资者(投资与被投资关系)、企业与债务人(债权债务关系)、企业与政府(强制和无偿的税收关系)、企业内部各单位(资金结算关系等)、企业与职工(劳动成果分配关系)。
2. 财务管理目标。
- 利润最大化:优点是直观反映企业创造剩余产品的多少;缺点是没有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没有考虑风险问题、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 股东财富最大化:通常用股票价格来衡量,优点是考虑了风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短期行为、对上市公司而言容易量化;缺点是只适用于上市公司、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强调股东利益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重视不够。
- 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缺点是企业价值难以准确计量。
-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优点是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3. 财务管理体制。
- 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优点是有利于在整个企业内部优化配置资源、实行内部调拨价格、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措施及防范汇率风险等;缺点是使各所属单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丧失活力,也可能因为决策程序相对复杂而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
- 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优点是有利于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有效决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项业务,也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促进所属单位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成长;缺点是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从而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增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
会计从业考试《财务会计》必背知识点
会计从业考试《财务会计》必背知识点以下是会计从业考试中《财务会计》科目的必背知识点。
1. 会计基础知识
- 会计的定义和基本假设
- 会计的目标和职能
-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和凭证的种类
- 会计核算的方式和主要账簿
2. 财务会计报告
- 会计报表的主要分类和内容
- 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要求
- 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分类和核算
- 利润表项目的分类和核算
3. 会计科目和账户
-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 总账和明细账的作用和区别
- 按科目名称分类的会计电算化软件
4. 会计核算
- 借贷记账的基本规则和会计要素的借贷记处理
- 会计凭证的核算和利用
- 会计科目的账务处理方法和分录的编制
- 期末调节和年末结转的核算
5. 费用和收入的核算
- 费用和收入的定义和分类
- 费用和收入的计量和核算方法
- 费用的分配和核算
- 收入的确认和核算
以上是《财务会计》科目的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备考有所帮助。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点_会计基础知识总结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点_会计基础知识总结财务的本质是资金运动和相应的财务关系,财务会计要了解哪些知识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点第一章总论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 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财务基础必背知识100
财务基础必背知识100以下是财务基础必背的100个知识点:1.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最大化股东财富。
2. 利润是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的差额。
3. 资产是公司拥有的资源,包括现金、存货、设备和建筑等。
4. 负债是公司对外的债务,如贷款和应付账款等。
5. 所有者权益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表示公司对股东的所有权。
6.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7.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8. 利润表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时间期间的收入、成本和利润。
9. 现金流量表显示了公司在特定时间内的现金流动情况。
10. 净利润是利润表中的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后的余额。
11. 盈余留存是接下来用于企业再投资的净利润部分。
12. 财务指标用于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绩效。
13. 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毛利率、净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等。
14. 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财务杠杆比率等。
15. 财务杠杆比率反映了公司的债务水平。
16. 利息覆盖率用于衡量公司偿付利息的能力。
17. 现金流量指标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等。
18. 现金流量净额表示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差额。
19. 成本效益分析用于评估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
20.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面临的可能导致财务损失的不确定性。
21. 资本预算编制用于评估和选择投资项目。
22. 投资回报率是一项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率。
23.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钱的时间价值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4. 现金流折现是将未来的现金流量调整为当前价值。
25. 货币政策是由央行制定和执行的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的措施。
26.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成本或收益率。
27. 风险管理是识别、衡量和应对风险的过程。
28. 资本结构是指公司资金来源的组成和比例。
29. 股票是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向公众发行的所有权证券。
30. 债券是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向公众发行的借款证券。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汇总
Timewillpiercethesurfaceoryouth,willbeonthebeautyoftheditchdugashallowgroo ve;Janewilleatrare!Abornbeauty,anythingtoescapehissicklesweep.--Shakespeare 会计根底知识汇总会计根底知识汇总第一节会计的根底知识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要紧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治理工作。
会计的全然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的要紧原那么:权责发生制、配比原那么、历史本钞票原那么、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那么、客瞧性原那么、可比性原那么、一贯性原那么、相关性原那么、及时性原那么会计的对象:核算和监督会计的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进、费用、利润第二节会计报表一、财务报告概述〔一〕概念:财务报告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书面报告文件,主体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也称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全然会计报表,为了使读者更加具体地理解全然会计报表,企业通常编制全然会计报表的附表和附注、财务情况讲明书,提供有关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指标体系的文字讲明。
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要紧组成局部,是依据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按照规定的报表格式,总括反映一定期间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报告文件。
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包括附表)、财务情况讲明书通称为财务报告。
〔二〕财务报告应提供的信息1、为现有的与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合理的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2、为那些对营业与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的理解能力并情愿以合理的勤勉来研究这些信息的人提供可理解的信息;3、关于企业经济资源及其对它们的索取权,以及资源和资源索取权变动的交易事项所产生妨碍的信息;4、关于企业某一时期内财务成果的信息;〔三〕企业会计报表的种类下面分不简要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个人财务报表。
实用财务会计知识点汇总解析
财务会计知识点汇总解析一、会计基本概念(一)会计的定义与目标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其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1. 会计主体- 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例如,一家工厂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只核算工厂自身的经济业务,不包括工厂股东个人的收支。
- 作用:明确会计核算的范围,将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和投资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2. 持续经营- 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经营模式和规模持续经营下去,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例如,企业购买一台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就是基于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企业在这 10 年内会正常运营,设备能按计划使用。
- 作用:为会计核算中的资产计价、折旧计提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3. 会计分期- 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常见的会计分期有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例如,企业编制年度财务报表,就是以一年为一个会计分期。
- 作用:便于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4. 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同时,假定货币的币值是基本稳定的。
例如,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如采购原材料、销售产品等,都以货币金额来计量。
- 作用:统一了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使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三)会计基础1. 权责发生制-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基础财务知识培训
基础财务知识培训
在进行基础财务知识培训时,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可以作为培训内容的大纲:
1. 财务概念介绍:
-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 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概念
2. 会计原则和假设:
- 会计方程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会计原则:一致性、可比性、谨慎性等
3. 财务报表解读:
-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阅读方法
- 利润表的构成和分析
-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和重要性
4. 预算编制:
- 预算的类型:静态预算、滚动预算等
- 预算编制的步骤和技巧
5. 财务分析工具:
- 比率分析:流动比率、债务比率、盈利比率等
- 趋势分析和垂直分析
6. 成本管理:
- 成本的分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 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
7.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 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
- 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
8. 税务基础:
- 税收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 税务筹划的基本原则
9. 财务软件和工具:
- 常用的财务软件介绍
-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10. 职业道德和法规遵守:
- 财务专业人士的职业道德
- 相关财务法规和合规性要求
11. 案例研究:
- 分析真实企业的财务报表
- 讨论财务决策对企业的影响
12. 实操练习:
- 模拟财务交易和记录
- 练习使用财务软件进行账目处理
13. 总结与问答:
- 回顾培训要点
- 解答参与者的疑问
每个部分都应该包含理论讲解、实际案例分析和互动环节,以确保参与者能够全面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财务会计知识点总结(最新)
财务会计知识点总结(最新)一、财务会计概述1. 定义与目标财务会计是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向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其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增强透明度,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2.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明确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区分企业与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
持续经营: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经营,不会进行清算。
会计分期: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会计期间,以便定期报告财务状况。
货币计量: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
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信息应当真实可靠,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
相关性:信息应当与决策相关,能够影响使用者的决策。
可理解性: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理解。
可比性: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便于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比较。
实质重于形式: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
重要性:对重要事项应当充分披露,对不重要的事项可以简化处理。
谨慎性:对不确定事项应当保持谨慎,避免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1. 会计要素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
负债: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代表所有者的剩余权益。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2. 会计等式基本会计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扩展会计等式: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三、会计科目与账户1.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的项目,是设置账户和编制会计分录的依据。
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2. 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用于分类、连续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工具。
财务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总论1.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依据财经法规制度,组织财务活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
财务管理内容:公司财务活动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
这些财务活动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3.财务管理的目标:公司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公司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4.财务管理的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外部条件的总和。
1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各种经济因素。
2法律环境指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
3金融市场环境 4社会文化环境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1。
复利现值:是指未来年份收到或支付的现金在当前的价值.2。
复利终值:是指当前的一笔资金在若干期后所具有的价值。
3。
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4。
后付年金的终值: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5。
后付年金的现值: 一定期间内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的现值之和。
6。
先付年金-—每期期初有等额收付款项的年金。
7。
债券的特征及估价:债券是由公司、金融机构或政府发行的,表明发行人对其承担还本付息义务的一种债务性证券,是公司对外进行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其发行者和购买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债券契约固定下来.8.债券的主要特征:(1)票面价值:又称面值,是债券发行人借入并且承诺到期偿付的金额(2)票面利率:债券持有人定期获取的利息与债券面值的比率(3)到期日:债券一般都有固定的偿还期限,到期日即指期限终止之9.债券投资的优点:本金安全性高。
收入比较稳定。
许多债券都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10.债券投资的缺点:购买力风险比较大。
没有经营管理权。
需要承受利率风险。
(完整版)基础财务知识
基础财务知识一、财务报表的概念: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二、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作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例如,公历每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它反映的就是该日的情况。
资产负债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即某一特定日期关于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相互关系。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包括:第一,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从资产负债表上了解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资产总量及其结构;第二,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第三,可以反映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此外,资产负债表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流动比率;将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速动比率等,可以表明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从而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资产负债表遵循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把企业在特定时日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与之相对应的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偿债以后属于所有者的权益充分反映出来。
因此,资产负债表应当分别列示资产总计项目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的总计项目,并且这二者的金额应当相等。
(一)资产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反映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在资产负债表中按其流动性大小填列。
(二)负债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反映在某一特定日期企业所承担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的划分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
财务会计基础必学知识点
财务会计基础必学知识点
1. 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主体、会计等式、会计要素、会计核算、会
计期间
2. 会计基础方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 费用与收入的确认原则:费用应当在相关的收入确认之前确认
4. 会计准则:以收入实现为基础、税法合规、谨慎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持续经营假设
5. 会计核算方法:现金基础会计和权责发生制会计
6. 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7. 会计分录和账户:会计分录是将经济业务转化为会计数据的过程,
会计账户是用于记录和分类会计信息的工具
8. 会计核算程序:凭证的起草、会计分录的录入、账务的整理、会计
报表的编制、账务的审计和审核
9.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资本化与摊销
10. 库存的会计处理:期末库存与期初库存之间的差异为当期的存货
费用
11. 收入和费用的认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增加经济利益,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实现收入所发生的需要支付的费用。
12. 投资和融资的会计处理:投资是指以获得其他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股权、债券、长期债权利息以及其他投资收益,融资是指以筹集本企业股权或债务融资来获取资金。
这些是财务会计基础的必学知识点,对于学习和理解会计原理和会计处理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财务指标分析一、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
偿债能力指标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期财务能力(尤其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三项。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 100% ,而流动比率等于 200 %时较为适当。
流动比率过低,表明企业可能难以按期偿还债务。
流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获利能力。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其中,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后的余额。
其计算公式为: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国际上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00% 时较为适当。
速动比率小于100% ,表明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
速动比率大于100% ,表明企业会因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可以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
但是,该指标也不是越大越好,指标过大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获利能力不强。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带息负债比率五项。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保守的观点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高于50% ,而国际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等于60% 时较为适当。
从债权人来说,该指标越小越好,这样企业偿债越有保证。
从企业所有者来说,该指标过小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
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应当将偿债能力指标与获利能力指标结合起来分析。
2.产权比率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3.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是指企业或有负债总额对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应对可能发生的或有负债的保障程度。
其计算公式如下:或有负债总额=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金额+对外担保金额+未决诉讼、未决仲裁金额(除贴现与担保引起的诉讼或仲裁)+其他或有负债金额4.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障程度。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指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利息支出指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其计算公式为: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 3 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至少应大于L5.带息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是指企业某一时点的带息负债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负债中带息负债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未来的偿债(尤其是偿还利息)压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带息负债总额=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二、运营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实现所产生作用的大小。
运营能力指标包括人力资源运营能力指标和生产资料运营能力指标。
(一)人力资源运营能力指标人力资源运营能力通常采用劳动效率指标来分析。
劳动效率,是指企业营业收入或净产值与平均职工人数(可以视不同情况具体确定)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对企业劳动效率进行考核评价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
例如,将实际劳动效率与本企业计划水平、历史先进水平或同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等指标进行对比。
(二)生产资料运营能力指标生产资料的运营能力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总资产及其各个组成要素的运营能力。
资产运营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资产的周转速度、资产运行状况、资产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
资产的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来表示。
( 1)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周转额与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
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
(2 )周转期,是周转次数的倒数与计算期天数的乘积,反映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周转期越短,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
其计算公式为:周转数(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生产资料运营能力可以从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总资产周转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本章下同)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和管理效率的高低。
其计算公式为: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示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等。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或销售成本,本章下同)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管理状况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
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存货变现的速度快;周转额较大,表明资金占用水平较低。
(3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一般情况下,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
流动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较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较好。
2.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反映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
总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较高。
反映总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为: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
总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较高。
4.其他资产质量指标不良资产比率和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指标也能够反映资产的质量状况和资产的利用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产资料的运营能力。
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三、获利能力指标获利能力就是企业资金增值的能力,通常表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
获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六项。
实务中,上市公司经常采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指标评价其获利能力。
(一)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在实务中,也经常使用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
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二)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成本费用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三)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当期净利润中现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实反映了企业盈余的质量。
其计算公式为:一般来说,当企业当期净利润大于0 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 1.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对现金的贡献越大。
(四)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了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
其计算公式为: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五)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水平。
其计算公式为: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越高。
(六)资本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反映企业实际获得投资额的回报水平。
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中:平均资本 =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七)每股收益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
每股收益的计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其中,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一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简化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是在考虑潜在普通股稀释性影响的基础上,对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分母进行调整后再计算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越高,表明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
(八)每股股利每股股利,是上市公司本年发放的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反映上市公司当期利润的积累和分配情况。
其计算公式为:(九)市盈率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每股净利润愿意支付的价格,可以用来估计股票的投资报酬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