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改革开放成果展示(第四组)
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的变化——教学设计
初二历史教学设计:活动课: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的变化唐金花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课本的容量有限,不能充分反映社会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文本的方式比较单调,也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变化的缤纷多彩。
就此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开放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组织一次课堂,不仅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还能充分锻炼学生各项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分析、研究发生变化的历史原因、条件;进一步分析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的促进作用。
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掌握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调查统计,尝试写出社会调查分析报告,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具备社会实践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研究、展示;发展自己特长、个性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展示信息、交流信息,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小组的合作交流、教师的巧妙点拨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以及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价值感情。
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多途径搜集资料、信息,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以及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价值感情。
【教学难点】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产生变化的历史原因、条件,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的促进作用。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从方方面面表现出来,而且就发生在学生所发生的城市、农村。
这些正是与本单元学习密切相关的教科书意外的历史教育资源。
人民城市理论渊源与上海实践研究阅读记录
《人民城市理论渊源与上海实践研究》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综述 (2)二、人民城市理论渊源 (3)1. 人民城市理论的形成背景 (4)1.1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6)1.2 城市问题的日益突出 (7)1.3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8)2. 人民城市理论的发展历程 (9)2.1 初期萌芽阶段 (10)2.2 中期发展阶段 (12)2.3 成熟完善阶段 (13)三、上海实践研究 (14)1. 上海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15)1.1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7)1.2 城市规划与建设现状 (18)1.3 民生改善与社会治理创新 (19)2. 上海实践人民城市理论的举措与成效 (20)2.1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2)2.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23)2.3 推进民生改善与社会治理创新 (24)2.4 强化城市文化建设 (25)四、人民城市理论的核心观点与理念解读 (27)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8)2. 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29)3.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 (31)五、案例分析 (32)一、内容综述本阅读记录关于《人民城市理论渊源与上海实践研究》书中对于人民城市理论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上海市的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细致阐述。
书籍开篇介绍了人民城市理论的渊源,该理论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实际情况而逐渐形成的。
书中详细梳理了人民城市理论的历史脉络,从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到现代城市建设的理念,展示了人民城市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书中阐述了人民城市理论的核心内容,该理论强调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民,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
书中通过分析和解读相关文献,明确了人民城市理论所倡导的原则,如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传承等。
书中重点介绍了上海市在人民城市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城市理念,注重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原创伟大的变革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PPT-版权可商用
01
国家博物 馆前广场
展览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紧扣改革开放40年历程,紧扣改革开放的历史纵深感、群众获 得感、发展成就感,安排设计了6个主题内容展区,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展示改革开放光辉历程、伟大成就、 宝贵经验,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扩大 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部署,展现党中央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政治魄力和坚定决心。
1979年,深圳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人口也就7万,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现在的深圳,城区面积达到920 平方公里,人口1250万,当年落后的小镇崛起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
1:13000的深圳全市沙盘模型,结合三面环绕 LED屏组合成影像空间。通过LED辅助实体沙盘 的影像变化,立体呈现城市发展历程。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兴,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今天的深圳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改革开放40年来 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它勇于探索,大 胆创新,开创了多项制度革新与观念革新,无不 传递着“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04
上海人以前常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 间 房 ” 。 1990 年 , 中 央 决 定 开 发 开 放 浦 东 ; 1992 年 , 上 海 浦 东 新 区 设 立 ; 2013 年 , 中 国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浦东新区发 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和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是长江航道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数字航道”和“智能航道”的核心和关键。它的运用能够 为航行船舶实时提供航道信息服务、辅助决策服务、管理监控服务,对全面提升航道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 航运管理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06
桃心墙 4K体验厅
新时代上海精神文明建设案例精选
《新时代上海精神文明建设案例精选》在新时代,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不仅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选取一些典型案例,探讨新时代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在新时代,上海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评台和机遇,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和创新技术,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度方面,上海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上海保护和传承了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豫园、城隍庙等,同时也在文化创新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例如发展了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戏剧学院等文化机构,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深度方面,上海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也有不少成功经验。
上海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等,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回顾,新时代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不断丰富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内涵,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上海人民一定能够继续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为全国树立榜样。
个人观点: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上海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就令人钦佩。
我认为,上海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可以为其他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
希望上海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能够不断创新,为全国树立更多的典范。
在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案例和经验,本文只是挑选了部分典型案例进行探讨。
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能够更深入地研究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总结更多成功经验,为全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在撰写本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对上海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含答案解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堂作业一、选择题1.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幅宣传画:“中国好比巨龙,英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
该图反映出()A.人民群众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状况B.新中国的经济水平超越了英国C.英国经济在二战之后一蹶不振D.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完全建立2.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
这里所说的人物被誉为A.解放军好战士B.铁人C.两弹元勋D.党的好干部3.2021年,根据焦裕禄女儿焦守云的口述回忆改编创作的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在全国公映。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活动分组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活动分组——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第一组:请你的长辈谈谈他们的生活经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
(形式:录音或文字记录;数量:至少三篇)第二组:收集本组同学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收入的变化情况。
(形式:图表)第三组: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形式:表格或漫画;要求:可按年份排列,并可分类为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第四组:收集反映改革开放新风尚的图片和漫画,也可自己创作。
(形式:积累成册)第五组:收集本镇和本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情况。
(形式:图表)第六组:收集改革改革开放前、初期的老照片,形成新旧对比。
(形式:积累成册)第七组:调查、观察社会主义制度中有哪些方面存在弊端,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形式:可以从经济、文化、政治三角度入手,制成表格。
提示:可以采访政府工作人员、校长等权威人士。
)提示:各组之间可以交流、交换资料,以充分收集资料。
各组也可以提出新颖的形式进行资料汇总。
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本课教学目的:让同学们了解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是由原始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各种社会的依次更替,都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从而让同学们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确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本课基本要求:1、识记内容: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奴隶社会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份价值,叫剩余价值;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理解内容: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阶级和国家的过程;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概述历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
《丰富词语的积累》教案1
《丰富词语的积累》教案1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多角度归类词语,让积累更加有效;丰富熟语积累,让语言多姿多彩;积累新词新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将词语分类,并用不同方法积累词语。
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索词语尤其是成语中蕴含的文化现象,培养对词语的理解感悟与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会用不同方法积累词语,培养对汉语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积累成语,探究成语中的文化现象;关注词语的变化。
教学难点新词语的积累。
01趣味热身导入朗读这一段文字:一个黄昏的早晨,我看见一个年轻的老人,慢步飞快地走在一条弯曲笔直的羊肠大道上。
读完后思考说说,发现这段文字有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
老师明确:1.用了不少反义词修饰中心语:黄昏修饰早晨,年轻修饰老人,慢步、飞快同时修饰走,弯曲、笔直修饰大道。
2.反义词连用修饰中心语,互相矛盾,使得句意无法清楚明白。
3.句子意思要清楚明白,用词一定要准确。
02学习内容梳理(一)明确活动内容1.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画出今天内容的简单思维导图。
2.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绘制展示。
3.集体讨论、补充、修改,明确内容思维图。
(二)结合思维导图,分析教材,理解相关内容1.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学生分六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个问题的活动探究,并分别派代表讲解,其他组可作适当补充。
2.活动设计活动一(第一小组):查找资料了解词语的相关知识,并比较下面三组语言单位,判断哪些是语素、哪些是词语。
⑴天地人牛马走⑵玻璃蜘蛛囫囵宇宙法西斯阿斯匹林⑶牙齿伤心世界观风云雷电中华人民共和国活动二(第二小组):小组内交流积累词语的方法,并分享给同学们。
活动三(第三小组):查阅资料,梳理以往学过的的一些成语,探究成语的来源。
活动四(第四小组):小组内讨论并以《成语中的文化》为题,分类整理成语并探究成语中蕴含的文化现象。
活动五(第五小组):搜集整理最近两年网络新词语,制作出新词语档案。
活动六(第六小组):搜集现下流行的一些新词语,探究一下新词语与社会时代的关系。
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变革拓展
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变革拓展
周斌
【期刊名称】《上海艺术家》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1978年12月,中国确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伟大政策。
改革开放40年,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地位,还有力地支持与推进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取得的成就,反思存在的不足,面向未来,重新出发,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必将在新时代.
【总页数】7页(P6-12)
【作者】周斌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在变革中拓展在拓展中做强——上海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
总经理杨根访谈 [J], 旭莲
2.观念变革与制片管理机制创新\r——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影产业拓展的两个重
要驱动力 [J], 陈旭光
3.中国电影学派建设视野中的改革开放40年抒情传统嬗变 [J], 周星
4.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的观念革新与创作流变 [J], 陈旭光;李卉;
5.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与突破 [J], 王成焱;徐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四组发展是硬道理PPT
二、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
无论是过去、
现在,还是将来,
“发展才是硬道
理”,这是我们
必须始终坚持的
重要战略思想。
三、为什么发展才是硬道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不
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是因为经济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低
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 义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之所以存在着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最根本的
电话时代:你是哪位? 呼机时代:电话速回! 手机时代:你在哪里? 网络时代:你究竟是谁?!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择偶观也在不断发 展变化。
大姑娘找了个解放军(50年代); 二姑娘找了个红卫兵(60年代); 三姑娘找了个大学生(70年代); 小姑娘找了个生意人(80年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
二、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 (四)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基础
核心思想: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 自己的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 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 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讲大跃进时候的浮夸风 的 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都有四盘 菜,公社日子赛神仙;(说公社的) 低指标,瓜菜代,得了浮肿胖起来 在县上十成信心,出会场只剩八成,过了河剩下六 成,上了原只剩四成,回去后剩下两成热情,一接 触实际也全完了。(说开会的) 清晨的馍,两口嚼。中午的面条捞不着。晚上的稀 饭照月亮;大人喝了饿得慌,小孩喝了光尿炕;一 巴掌打到街门上(讲饥饿的)
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
综合实践学习材料案例(变废为宝——垃圾的回收与使用)
变废为宝——垃圾的回收与使用1、通过了解垃圾的回收与使用情况,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2、了解我国对垃圾的处理状况,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3、关注垃圾的由来,从小懂得我们对环境的造成的环坏,以后要树立支持环保运动的好观念。
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利用资料库、图书馆、网络等不同途径能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6、通过小组集体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和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第一阶段(时间:2月15日——2月29日)1、师生共同制定活动主题和内容。
在第五周的星期五下午第三节,我召集全班同学在课室共同讨论,究竟我们对《变废为宝——垃圾的回收与使用》这个主题开展什么活动呢?大家都热烈地讨论开了,各说各的看法,看起来真像个小小“研究员”。
很快,思维敏捷的梁咏棋同学举手发言了:“我们先要了解垃圾是怎么产1生的?它的来源有哪些,这样了解了,我们才有办法对它进行变废为宝呀!”“对,有道理。
”小强抢着响应。
我又问:“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哪些地方可以研究呢?”学生思考片刻后,梁嘉诺同学举手说道:“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这样对可回收的垃圾处理和利用就方便多了。
”“我赞成,我们还可以调查一下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让人们早日懂得将垃圾分类回收,这是保护好我们地球的一项很好的措施啊。
”杜炯明同学没说完,杜文杰同学又抢着说:“我们还可以垃圾的回收使用有哪些好的方法,调查一些好的例子好供人们参考。
”“好,大家意见都不错,办法也很多,但垃圾如果越来越多,还是对环境不利,我们必须怎么做呢?”“我们要想些办法减少垃圾的产生。
”对了,同学们,我们如果能从源头上杜绝产生那么多垃圾,我们的环境就受到保护,我的生活就更加幸福美好了。
现在看看我们的主题有几个?不一会儿工夫,大家把主题分为了五个小主题进行开展,它们分别是:(1)垃圾的由来;(2)垃圾可回收与不可回收;(3)垃圾对环境的影响;(4)垃圾的处理与使用;(5)减少垃圾的有效措施。
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
我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社会治理的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创新。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和全国经济中心之一,上海在社会治理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
本文将通过介绍上海的一些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从多个角度展示上海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一、社区治理模式创新1. 引入社区居民自治上海不断完善社区自治机制,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不少社区设立了老年协会、文化艺术协会、环保协会等社团组织,让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来提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 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上海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
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网格的特点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社区治理中的各种问题。
二、政务服务优化1. 互联网+政务服务上海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实现政务服务的全球信息站办理,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办事流程。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办理各类政务手续,减少了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
2. 多元化的政务服务渠道除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外,上海还开通了政务服务交流、政务服务大厅等多个渠道,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政务服务选择,满足不同裙体的需求。
三、案例展示1. 城市安全管理的创新实践上海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
在交通管理方面,上海加强了对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使得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2.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上海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推动社会组织与政府、市民之间的对话和合作。
在环境保护方面,上海与多家环保组织合作,共同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实践成果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上海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城市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政务服务的效率得到了提高,社区自治意识得到了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交通变迁
3.2政策与措施
• • 2000 年是新千年的开端, 也是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新的起点。在世纪 衔接之际, 要采取积极措施, 促进交通运输发展。 1、 深化交通运输改革。要在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融资体制 和运价形成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并取得进展, 在运输市场准入、运输 市场规范管理、运输安全管理及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2、调整和优化结构。进一步优化客货运输结构, 积极推进现代化的运输方 式,调整车型结构, 发展集装箱运输、冷藏运输、散装运输和多式联运。优 化运输设施布局, 进一步优化民航机场布局, 发展支线机场, 调整港口结构, 加强老港区、老码头改造。 3、进一步扩大建设资金渠道。国家将继续加大交通建设的投入。积极推 进股份制等新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及经营机制, 鼓励交通运输企业与货主 等合资建设和经营港口码头等设施。继续利用外资, 扩大外商直接投资。 4、加大西部地区建设力度。按照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 把交 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西部开发的战略重点,国家在建设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 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西部地区在收费公路建设和运营上可采取与东部 地区的差别政策, 放松限制,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5、继续加强贫困地区交通设施建设。国家安排一定资金, 继续用于贫困县 公路建设, 重点改善贫困县对外交通条件。各省区市和各县要配套相应的 资金, 集中力量做好贫困县公路的建设, 并加强质量管理, 发挥投资效益。
• 2008 年 6 月 9 日 , 北 京 地铁进入自动售检票 时 代 , 使 用 了 38 年 的 纸质车票正式退出历 史舞台。在启动自动 售检票系统(AFC)的 一周时间内,北京地 铁全路网进站刷卡量 1153 万 次 , 出 站 刷 卡 量 1149 万 次 , 共 发 售 单程票卡268万张。
第四组 图说改革开放
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 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 改变?答案只一个:改革。 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 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 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 行。怎样改变?答案只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 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 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机和活力哪里来?答案只一个:改革。 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 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新思路在哪里?答案只一个:改革。
核能在发展中
第三大突破,从中共十七大提出转变发展方 式开始,主要是解决“转轨发展”的问题。
转什么轨呢?就是要从以高投入为手段、以高污染高能耗为代价、 以总量倍增为目的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变到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的发展轨道上来,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要实现这一转 变,就必须从现代化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必须从我 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一些旧经验、旧做法中解放出来,创新 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模式。要突破对GDP和高投资、 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的依赖,突破发展理念中 拜物主义和拜金主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30年:经典镜头回放[组图]
这是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 1977年8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此次会议 决定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了期盼多年的考场 。 恢复高考是中国教育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高考的恢复提升了高等教 育质量,使中国的人才培养也重新走上正常健康的轨道。新华社发
7.1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课件)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自力更生
握在自己手中。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
识
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求:矢志不移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
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坚定不
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总议题:如何理解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学生活动:(1)8组关键词,见证了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是什么? 开放
(2)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学生活动:(2)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议学提示】(开放性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1.通过对外开放,我国获得了更多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乃至机遇 ,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2.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一大批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全球配置资源 、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成长起来,有力提升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3.凭借着改革开放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下,我们成功抵御了各种 风险挑战,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也是改革开放的最大获益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 入快速增长、得到的实惠不断提升。 5.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越来越旺盛,奋发有为的 状态、敢闯敢试的斗志、开拓进取的精神成为社会主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自心 态正在形成。
知识拓展——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认一认: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知识拓展——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4、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对于改革开放你能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 (如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加入WTO;青藏铁 路建成并全线通车等);
专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设疑自探
要求:
——学贵有疑,疑则进也
1、围绕《复习目标》,依教材文本内容
顺序依次归纳、梳理出本节课的“复习
内容”。
2、同桌之间可进行适当的交流。
3、用红笔标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小
组讨论。
4、时间:2分钟。
回归教材
1、P4-5《聚焦改革开放 见证重大事件》(有设 问)
2、P7 胡锦涛总书记有关改革开放的重要 论述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 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
3、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88-94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 .探究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2.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3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什么? 4 .种子萌发的过程。 5 .常用什么方法检测种子的发芽率? 什么叫抽样检测? 6 .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等
社会方面: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如实行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实行廉租房制度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①根本原因是? ②坚持党的领导; 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改革开放;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 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⑤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⑥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
任务群主体设计:品人物精神 探劳动价值
任务群主体设计:品人物精神探劳动价值作者:***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2年第02期【教学设想】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2019)第二单元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开篇,以“劳动光荣”为人文主题,要求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
其中,第四课通过三篇人物通讯,介绍了袁隆平、张秉贵和钟扬三位杰出劳动者的典型事迹,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这一道理,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劳动精神。
因此,本课的教学采用“前置阅读”“课前任务”“情境创设”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形式,课前先将班上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课前自主阅读第四课三篇新闻通讯和老师推荐的阅读资料。
在此基础上,每个小组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自己小组的研讨任务,利用周末时间完成PPT的制作,教师将各组PPT整合,方便课上展示。
既能达到阅读实用性文本的目的,又能完成口头表达交流的目标,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和通过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更丰满、内容更真切感人等写作手法,品味新闻通讯简练客观的语言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准确把握新闻信息,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概括人物的典型事迹,把握袁隆平、张秉貴和钟扬的人物精神。
审美鉴赏与创造:关注社会上和身边的“最美劳动者”,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提高新闻传媒类表达与交流水平,学会写短评来评价人物,提高媒介素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习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和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继承和发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掌握新闻通讯的基本特点,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通过梳理袁隆平、张秉贵和钟扬的人物事迹和杰出贡献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文化历史
(一)、一大召开 1921年7月,中共一大 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 党正式成立。
(一)、一大召开准上海改为淞沪市。 同一年发生了“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纪念碑浮雕
(三)、上海滩
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 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 1928年春,上海特别市宣布租界为特别区。
上 海 外 滩
百乐门
(四)、淞沪会战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变。1937年8月,中 国在上海发起“淞沪会战”。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次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 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 上海市政府管辖。 沦 为 废 墟 的 上 海
(五)、新上海
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元帅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 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 郊区。1956年6月,上海市辖15个市区和3个郊 区。
二、经济发展 (五)社会保障
一、以社会保障国民待遇的理念,实现社会保障项目的整合 1.社会保障国民待遇是“保基本”的主要体现 2.实施国民基础年金制度改革,解决社会养老保险的“碎片化” 3.通过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改革,使医疗保险待遇统一,达到“有医无类” 二、以社会服务为基础,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升级 1.社会服务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 2.社会养老服务要坚持公益性,实现“老有颐养” 3.在社会救助服务方面,要全面推进经济援助和救助服务的有效连接 三、以一体化管理的方式,统一社会保障筹资的管理 1. 采取过渡方式统一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体制 2.按“五险合一”来整合经办机构职能 四、以统分结合的架构,强化社会保障管理方式的转变 1.建立“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委员会”作为国家协调机构 2.建立国家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 3.实现管理体制的省级统筹和经办管理方式的改变
一、城市面貌
过去
现在
二、经济发展 (一)产业结构介绍
上 海 产 业 正 向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发 展
经过10多年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上海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经济实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保持10%的增长速度,从1992年的1114.3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3698.15亿元;三次 产业的比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内部结构更趋合理,一、二、三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排序由1992年的 3.1∶60.8∶36.1,调整为2016年的0.8∶45.5∶53.7;城市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推动转变为依靠第二、第三 产业共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推动了上海城市功能的转变,完成了从工业性城市向多功能经济中心城 市的历史跨越,从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迈进。
(五)、新上海
原上海市花棉花
新上海市花白玉兰
(五)、新上海
四、衣食住行
(一)衣
列宁装
人们的穿衣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 展而变化着。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 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 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
四、衣食住行 食
(二)
改革开 放前,食物 匮乏、单调, 人们的营养 严重不足, 有些农村甚 至没有解决 最基本的温 饱问题。 改革开 放后人们从 “吃饱”逐渐 向“吃好”转 变。
二、经济发展 (四)第三产业
2015年沪第三产业增加值 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67.8%,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 总值(GDP)比重创历史新高, 对沪经济增长贡献率超九成。 上海第三产业增长势头 良好。沪第三产业增长提速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 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 达到10.6%,第三产业增加值 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7.8%, 对于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达到94.9%。
糯 米 团 子
水晶蟹粉饺子
生 煎
四、衣食住行
(三)住
曾经住的是石库门老房子
现在住的小区、别墅
四、衣食住行 行
磁 悬 浮 列 车
(四)
改革开放前座 位大城市的上海交 通还是可以的,改 革开放后经济的快 速发展与科技的发 展,磁悬浮列车, 地铁也逐渐代替了 曾经交通工具的地 位,如今地铁也成 为了伤害市民出门 的首选。
上海市改革开放成果展示
Shanghai reform and opening up results show.
目录:
(一) (二) (三) 城市面貌 经济发展 文化历史
(四)
衣食住行
一、城市面貌
上金上 海茂海 环大中 球厦心 金 融 中 心
一、城市面貌
上 海 东 方 明 珠 电 视 塔 东 方 之 光
第三产业经济贡献巨大
二、经济发展 (二)农业
过去农民种田方式朴素简单
二、经济发展 (二)农业
如今不仅有了收割机还拥有了自己的试验基地,农业现代化争欣欣向荣 地发展
二、经济发展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十二 五”期间,在全市耕地面积累计 减少54.45万亩的情况下,第一 产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92.42亿 元增加到2015年的114.15亿元。 农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233.39亿 元增加到2015年的287.03亿元。 粮食产量年均超过100万吨, 2015年达到118.4万吨,水稻单 产创历史新高,蔬菜、畜禽等副 食品产量保持稳定,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有较大提高。
上海市农业“十二五”指标
二、经济发展 (三)工业
上海朱泾工业园区
上海宝山工业园区
二、经济发展 (三)工业
上海青浦出口加工区于2003年3月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由海关监管的特 殊区域,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位于上 海市区西部,上海市级工业园青浦工业 园区规划范围内。西依同三国道,东傍 油墩港,南临北青路,北至秀横路,交 通便捷。 青浦出口加工区实行全封闭管理, 区内海关、国检、税务、工商、银行、 外贸、运输、报关等一应俱全,落户企 业在区内可办理完一切进出口手续。区 内货物进出口的通关物流所需时间,达 到先进国家水平。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分别 从“十一五”期末的3995亿元、15807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 6226亿元、30114亿元,年均增长11%和12.8%;工业利润 从“十一五”期末的940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2217亿元,年 均增长17.4%
拿 到 社 保 金 的 人 们
社会保障体制和政策的变迁
二、经济发展 (六)生态文明
崇 明 岛 的 生 态 上海青浦市生态宜居百强城市 保 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护 任重而道远,要率先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5年
来,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市在生态文 明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打 下了一定的基础。上海市的污染减排取得新进展,经济发 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中趋好 的态势;污染防治更加突出标本兼治,城市污染防控能力 进一步提升;环境整治坚持以人为本,老百姓最关心的环 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和有力推进。上海市闵行区正在创建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其探索性的经验值得总结。
地 铁
过去
小组成员 演讲报告:李惟初 PPT制作:蒋雨杰、李惟初 资料收集:吴德润、颜凤、李爽
迈入21世纪的上海,繁荣与开放在这里播种,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 国际会议中心、浦东国际机场,无一不描绘着国际大都市的开阔前景,21世纪的上海, 光荣与梦想在这里汇合,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城市规划馆,无一不张扬着国际 化大都市的广博情怀。新世纪的上海已俨然成为现代化、国际化、时尚化的标本!
二、经济发展 (一)产业结构介绍
2015年,上海的第三产业增长加快, 增加值为16914.52亿元,增长10.6%, 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67.8%,比上年提 高了3.0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 业的增加值分别下降13.2%和增长1.2%,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进一步优化。 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 2015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052.23亿元, 增长22.9%,相比2014年14%的增长率, 提高了8.9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374.51亿元, 增长12.0%。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 的比重达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