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达摩易筋经动功十二式演练
达摩易筋经内经十二式
达摩易筋经内经十二式2011-12-02 11:58:11 来源:评论:0点击:73预备式1、练功前的准备:本功法在室内室外均可练习,尤以选择有树木花草、平坦幽静的地方为好。
衣着要宽松舒适。
鞋以平底为宜,不要穿高跟鞋。
要摘掉眼镜、手表、项链,排除七情干扰,专心一致,始可练功2、姿势:身体端正直立,不偏不斜。
脊柱竖直,不弓背弯腰。
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轻贴大腿两侧。
两腿自然直立,不屈膝弓腿。
两脚平行分立,与肩同宽。
脚跟与脚尖成直线,全身放松。
尔后意守丹田。
3、收听返视:周身放松,松而不懈,解除思想与肌体的紧张状态,排除杂念,心神安宁,运气自然,定息凝神,两眼平视,似看非看。
然后,由远而近,将目光收回眼底三次。
并将听觉收回耳内,意念百会穴和涌泉穴。
意念百会尤如上接青天。
意念涌泉入地三尺。
达到天、地、人三者合一。
4、呼吸:呼吸绵绵,任其自然,深长细勾,气定神敛。
第一式:韦随献杵l、口诀:立身期正直,两目前平视,臂直向胸屈,调气膻中聚,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2、动作:接预备式,两臂由正前方慢慢向胸前抬起,先伸后屈。
掌心相对,缓缓向胸前收拢。
距胸约一拳停止,两掌相合,指尖朝上,与膻中穴相对合十当胸。
3、呼吸:双臂上抬,掌心相对时吸气,4、意念及其他:双臂上抬时,意念天地之气、四肢之气随两臂到掌心。
两掌相合时,意念气由大到期小由远而近到两掌,如磁铁相吸合在一起,然后气沉优陀那。
这一式与第二、第三式有密切关系。
这三式是易筋经内经动功的基础。
第一式合十当胸意守膻中,结合人体的内景生理,可以调节肺气,使气上下左右位置适中,经络气脉运行合理。
按照中医理论,肺主一身之气,是控制周身气运的总枢纽。
肺主气的功能正常,则气运通畅,升降开合,呼吸均匀调合,从而达到心平、气定。
气机能定,则心意澄清神意内敛。
气的运行路线是我多年体会和我的外祖父按武术练功法总结出来的,供学员参考。
这一式把四肢的气收入气海(膻中),再下行丹田,意念把四肢内气都聚人丹田。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清晰完整版)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朱修林1994.12二十年前拳友倪霆奎借给我一本木刻版本《易筋经八段锦合刻》一书,是苏州振行新书社藏版。
此书图文并茂、阐述清楚,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真是爱不释手,于是将全书描录下,然后归还。
近几年来,又见好友周晓东拳师授传《达摩易筋经》第六势,即“出爪亮翅式”,锻炼者都说效果很好,所以深受人们欢迎。
我受他的启发以后,发现我们峨嵋气功大师周潜川在《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一书中也有载有“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的阐述。
今将周大师的有关内容与咸丰八年木刻版古本《易筋经十二图》加以合编补充,可以丰富《达摩易筋经》也有益于练此功的爱好者。
但是以上两书,都有各自的门派特点。
要编成观点一致的内容,似有困难,因此,我决定用以下方法,进行叙述,以供探讨。
(一)保持原貌,在文句上一字不改,如遇疑难之处,用本人的按语,谈我的见解。
(二)名日:《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实是少林峨嵋两派秘诀大成:同时亦弥补《峨嵋十二庄》的不足之处,最可贵的是周先生能将古文易筋经的拳经释密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精义不变,完全符合古代养生家的哲理,又符合中医学说。
(三)其中韦驮献杵第一势等所站的脚型,与少林派立式有所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外八字型”,后者是“方型”,站立的脚型不同,而内经气脉的走向,也就不同了。
“外八字型”走的是三阴气脉。
“方型”走的是三阳经,这是佛、道两家练功的根本区别,须得爱好者细细琢磨和探讨。
《易筋经》原分上下两卷,为佛祖达摩创造。
据传,达摩自印度东来,住锡少林寺,传授佛门的禅修“大乘法”,为”禅宗”东来我国的第一代祖师(照印度推算他是二十八祖)。
他看到从学的僧侣身体很坏,因此,他创造这一套练功的功法。
他的内容包括“静功”与“动功”。
关于静功的练法,历代传授,逐渐失真,后来的禅宗多偏于大乘教理的阐发,对于练静功只注重“参话头”一种方法了。
我曾普遍地叩问过很有名的几位宗门大德,都不出这个范围,而且他们都不会动功,会动功的人又不精坐法,因此动功则与静功分道扬镳,竞至不能配合运用了。
《少林易筋经》十二势图解
《少林易筋经》十二势图解《易筋经》十二势详解【易筋经简介】易筋经易筋经包括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练方法,各有12势。
易筋经内功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
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
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迸气。
古代相传的易筋经姿式及锻炼法有12势,即韦驮献杵(有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等。
---------------------《倚天屠龙记》中写道:“人身心、肺、脾、肝、肾,是谓五脏,再加心包,此六者属阴;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是谓六腑,六者属阳。
五脏六腑加心包,是为十二经常脉。
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这八脉不属正经阴阳,无表里配合,别道奇行,是为奇经八脉。
”而《易筋经》就是打通这些经脉的武学宝典。
养身口诀『动以养生、健身、顺生节欲、取利去害』『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春三月』,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使神得爽『夏三月』,天地之交,夜卧早起,使气得泄。
『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收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冬三月』,水冰地折,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
『导引之息』,以鼻纳气,以口吐气,纳者一息,吐者六气,吹呼唏呵嘘泗。
『吹之去热,呼之去风,唏之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泗以解极』-------------【易筋经功法问答】一、易筋经能单个动作练习吗?一天练习几遍最合适?答:初练者,“日行三次”为宜。
即:早、中、晚三次。
四、易筋经习练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答:“将欲行持,先须闭目冥心,握固神思,屏去纷扰,澄心调息,至神气凝定,然后依次如式行之。
”练习中“必以神贯意注,毋得徒具其行,若心君妄动,神散意驰,便为徒劳其形,而弗获实效。
初练动式,必心力兼到”。
有些动作暂时达不到标准可以先做“意到”,在熟悉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再逐步达到标准动作的要求。
少林易筋经定式动作图解
少林易筋经定式动作图解步骤尾页简介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步骤/方法1.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
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 次。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2.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反复进行8-20 次。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3.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
舌舐上腭,鼻息调匀。
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
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
反复8-20 次。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4.第四势:摘星换斗势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身向下沉,右虚步。
右手高举伸直,掌心向下,头微右斜,双目仰视右手心;左臂曲肘,自然置于背后。
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全身放松,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
连续5-10 次。
诀曰: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回收左右侔。
5.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右脚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
右手握拳,举至前上方,双目观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后。
吸气时,两拳紧握内收,右拳收至右肩,左拳垂至背后;呼气时,两拳两臂放松还原为本势预备动作。
达摩少林易筋经图解
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易筋经》全名《达摩易筋经》,共十二式,故又称《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或《易筋经十二式》。
《易筋经十二式》是少林气功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李靖等根据《景德传灯录》脱胎取名,后世托名为达摩祖师所传,来源经不起推敲,但功法内容颇具价值,常练能疏通筋络、调理阴阳,振神健体、祛病延年。
现国家以将《易筋经十二式》为蓝本的《易筋经》编入四大健身气功教材。
1、韦驮献杵第一式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诚貌亦恭。
自然呼吸。
两足开立,成八字形,中距五寸;两腿伸直、挺膝;身胸挺直(头顶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成一条直线);两臂、掌自然下垂于体侧;两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两手同时缓缓上抬,屈肘于胸前(膻中穴外)合掌。
定式后静立一分钟。
2、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图2)。
3、韦参献杵第三式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图3)。
4、摘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
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
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鼻呼,约静立半分钟(图4)。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
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图4)。
5、倒拽九牛尾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
左掌顺式变拳,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
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
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
《少林易筋经》十二势现用图解
一、功法总考诀曰:总考其法,图成十二。
谁实贻诸,五代之季。
达摩西来,传少林寺。
有宋岳候,更为鉴识。
却病延年,功无与类。
预备式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
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次。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剑,心澄貌亦恭。
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反复进行8-20次。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
舌舐上腭,鼻息调匀。
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
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
反复8-20次。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身向下沉,右虚步。
右手高举伸直,掌心向下,头微右斜,双目仰视右手心;左臂曲肘,自然置于背后。
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全身放松,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
连续5-10次。
诀曰: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回收左右侔。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右脚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
右手握拳,举至前上方,双目观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后。
吸气时,两拳紧握内收,右拳收至右肩,左拳垂至背后;呼气时,两拳两臂放松还原为本势预备动作。
再身体后转,成左弓步,左右手交替进行。
少林易筋经十二势图解
少林易筋经十二势图解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功法总考诀曰:总考其法,图成十二。
谁实贻诸,五代之季。
达摩西来,传少林寺。
有宋岳候,更为鉴识。
却病延年,功无与类。
预备式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
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次。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剑,心澄貌亦恭。
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反复进行8-20次。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
舌舐上腭,鼻息调匀。
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
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
反复8-20次。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身向下沉,右虚步。
右手高举伸直,掌心向下,头微右斜,双目仰视右手心;左臂曲肘,自然置于背后。
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全身放松,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
连续5-10次。
诀曰: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回收左右侔。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右脚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
右手握拳,举至前上方,双目观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后。
达摩易筋经12式图解
“达摩易筋经”是我国一种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全身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尤其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更是有利于纠正体形,恢复关节受限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
步骤/方法1. 韦参献杵第一式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2. 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
3. 韦参献杵第三式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4. 摘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
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
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
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5. 倒拽九牛尾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
左掌顺式变拳,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
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6. 击爪亮翅式接上式;逆呼吸,左腿蹬力,提左脚落于右脚内侧成立正姿式;同时双拳回收于腰际,拳心朝上,继而鼻吸气,挺身,怒目,双拳变立掌,向体前推出,掌心朝前,掌根尽力外挺;然鼻呼气,双掌再变握拳,从原路回收于腰际,拳心向上;再鼻吸气,双拳变五掌前推,如此反复七次;意在天门7. 九鬼拔马刀式右式:接上式;顺呼吸;右拳变掌从腰际外分上抬,至大臂与耳平行时,拔肩,屈肘,弯腰,扭项,右掌心朝内停于左面侧前,如抱头状;同时左拳变掌,回背于体后,尽力上抬。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达摩易筋经”是我国一种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全身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尤其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更是有利于纠正体形,恢复关节受限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
步骤/方法韦参献杵第一式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2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
.韦参献杵第三式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摘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
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
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
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倒拽九牛尾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
左掌顺式变拳,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
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击爪亮翅式接上式;逆呼吸,左腿蹬力,提左脚落于右脚内侧成立正姿式;同时双拳回收于腰际,拳心朝上,继而鼻吸气,挺身,怒目,双拳变立掌,向体前推出,掌心朝前,掌根尽力外挺;然鼻呼气,双掌再变握拳,从原路回收于腰际,拳心向上;再鼻吸气,双拳变五掌前推,如此反复七次;意在天门九鬼拔马刀式右式:接上式;顺呼吸;右拳变掌从腰际外分上抬,至大臂与耳平行时,拔肩,屈肘,弯腰,扭项,右掌心朝内停于左面侧前,如抱头状;同时左拳变掌,回背于体后,尽力上抬。
易筋经十二式
少林嫡传易筋经十二式——标准示范图例预备式身体中正,自然站立,双脚并拢,两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置于身体两边紧贴大腿外侧,双目淡漠望向前方,调整自己的呼吸至深、长、匀、慢。
第一式韦陀献杵调整好呼吸后,从自然站立开始,提任意一只脚向侧面迈开一步,两脚开立约与肩同宽,宽度不是绝对,只要自己感觉舒适稳定即可。
脚迈开后,将双手同时向前向上抬起,抬起的过程中不要屈肘曲腕,抬至与胸部同高时,屈肘,双掌变为指尖朝上缓慢向胸前运动,距胸前一拳时停止,双掌合十,指尖朝天,与鼻尖同高,不要往前往后偏,定式逆腹式呼吸九次。
肺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全部肺泡展开后面积为60到10平方米,差不多有半个篮球场大小,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在呼吸中只用到了肺泡的一小部分。
古语讲“肺为气笥”,肺泡的使用程度,肺功能的强弱与人身体的强弱密切关系,所以武学功法大多从肺入手,这套十二式的起势,也是从练肺开始。
1、下盘要稳,膝盖微弯,重心要平均,上面虚一点,下面实一点,整个架子松而不懈,紧又不僵,自然舒展,头顶项直,下颚微收,嘴轻闭。
2、心窝、会阴一定要松透,心窝一松,上身全松下来了,会阴一松,全身皆松。
3、需要讲清楚的是这一式是练肺的,但并非像市面上所说的单纯的对肺经的锻炼,而且包括直接对肺部的锻炼,其要点为胸背撑开,锁骨左右对开,尽量打开胸腔,拉开肺部,然后逆腹式呼吸,促使封闭的肺泡打开,有效增加肺活量。
4、双掌是胸背撑开后自然合上的,合十也就一点点力,做到位后,会感觉胸腔很空,有强迫自己多吸气的感觉。
有时会感觉呼吸时肺部有很清凉的感觉,这是空气到了平时很少参与呼吸活动的肺泡的反应。
5、手一定要端平,而且手臂从头到底都能拉伸起来,这样能把手太阴肺经充分拉开。
6、手掌只离胸一拳的距离灵活掌握,但不能僵。
两个肩胛要活,力点在背,肩臂不用力,暗力撑着,口诀是“皮松肉紧”。
7、呼吸保持深、长、匀、细。
8、自学的人不明白,觉得第一式什么也没有,摸不到门径。
易筋经十二式图解
胸部内含,背部挺拔,腹部内收,腰部竖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
腰部竖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
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双臂自然下垂置于体侧,膝关节微屈
直线。双臂自然下垂置于体侧,膝关节微屈不超过
不超过足尖。心平气和,精神内守,神态安宁,呼吸自然。
足尖。心平气和,精神内守,神态安宁,呼吸自然。 ②动作 自然呼吸;左足外开成马步,两臂从体前仰掌上举,两
• ②动作 左足向左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腹前交叉, 臂伸直,与肩同宽同高。两掌心翻转向下,两手掌内旋,肘往外
上举至头,由身体两侧下落至体侧。左手由体侧向
展,同时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手掌下按,悬空于膝盖上部。
前上举至头上,屈肘,左手按住头后枕部,右手向
两腿缓缓伸直,同时两掌心翻转向上,上托至与肩平,再屈膝下
• ②动作 左足向左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仰掌外展,上举至 • ②动作 两腿开立,双手十指交叉,仰掌由胸前徐徐
头上,掌心相对,同时屈膝下蹲成马步,十指交叉相握,屈
上举至头顶,目视掌而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腹;旋
肘徐徐下落,双掌抱于脑后枕骨,与项争力,目视前方,缓
腕反掌上托,掌以向上,仰身,腰向后弯,目上视;然
24次。收势:先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随势伸直腰部,
提掌至小腹前,深呼气时,上身前俯,推掌至地。如此
• 循序渐进,心脏病及哮喘
• 发作期忌用。注重动静结
• 合,保持精神宁静的状态,
• 全神贯注,呼吸自然和保
• 持气息运动的和谐。
图3
图4-1
图4-2
•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式
①预备 两足并步直立,头正如顶物,双目平视前方,沉肩垂
肘,胸部内含,背部挺拔,腹部内收,腰部竖直,头顶之百会
少林嫡传十二式易筋经(附:视频演示,另有详细图文讲解)
少林嫡传十二式易筋经(附:视频演示,另有详细图文讲解)2020-06-08 21:08·功夫武术酷目前考证出现最早的《易筋经》版本是道光年间的来章氏《少林易筋经》,共十二式。
经过实验研究和专家鉴定,易筋经适合中、青、老年人群习练。
常练易筋经可以使人身体舒畅,头脑清醒,气血畅通、陶冶身心。
1.本篇为大家配上了视频,以便大家更好地学习。
除了本篇的以下图文讲解以外,大家还可以点击以下链接增加阅读本账号内的相关文章。
图片讲解国术健身:易筋经(开篇),源自秦汉时期的引导术图片讲解国术健身:易筋经(1-4式),源自秦汉时期的引导术图片讲解国术健身:易筋经(5-8式),源自秦汉时期的引导术图片讲解国术健身:易筋经(9-12式),源自秦汉时期的引导术以下为图文讲解。
第一式韦驮献杵口诀: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此势与第二式、第三式是易筋经动功的基础、练气的入门。
这个架子开始运用平心静气、敛神的原则,结合人体的经络走向,运用得非常合理,深得“动中含静”、“动静两盖”的精义,尤其对于调节肺气,发挥“肺主均衡”的作用,一开始便从这里下手,单刀直人地掌握了“肺为气笥”的关键,控制了全身气运的总枢纽,是非常可贵的方法,比其它各宗派的“起手”架子的确高明得多。
细细体会口诀,就会明白了。
要点一:身体要端正直立,不能偏倚偏斜,不能用劲,全身放松。
要想做到这项要求,两脚不可并踵站立,否则一经并立,脚下气机发动,就会有劲,反而紧张而不会松软了。
因此,必须两脚相距一尺二三寸的距离,最好以本人的脚为标准,相距约一脚的宽度,同时足踵和脚尖必须左右看齐。
要点二:脊柱要竖立端直,不可弓背弯腰,把两肩的肩锅穴(即两肩的尖端处)微微向上略抬三四分高,则脊柱就会自然笔直,而不带一点强硬的感觉。
要点三:两眼半睁半闭,平视正前方,这样可以收到澄心和敛神的作用,因为“眼上视则心神上浮,眼下视则心神下降”,不得平衡。
要点四:两手自然下垂,轻贴大腿外侧。
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图文详解!
少林《易筋经》⼗⼆式图⽂详解!第⼀式预备式预备式⾝体正直站⽴,脚尖外撇,两脚与肩同宽。
周⾝放鬆,澄⼼敛神。
两臂⾃然下垂,紧贴两⼤腿外侧,下颔微收,两眼半睁半闭。
做三次深呼吸。
第⼆式 韦驮献杵⾝体正直,两脚跟靠拢,两脚尖外撇,成⼩⼋字形。
两臂向前缓缓举起,⼿⼼相对,与肩同宽。
举⾄肩平屈肘成90度⾓,⽴掌,同时吸⽓。
⽽后缓慢合掌于胸前,同时呼⽓臆想四肢之⽓调⼊胸中,定式后静停⼀分钟。
第三式 横担降魔杵接上式,⾝体不动,两臂缓缓下落,并逐渐分⼿。
两⼿落到丹⽥时稍停⽚刻,再下落时分向两侧,经⼤腿外侧向上成俯掌侧平举,两脚跟提起。
⼿臂下落时要意沉丹⽥,平举时⽓随⼿⾏⼊掌⼼。
呼吸⾃然,⼼平⽓和。
定式后静停⼀分钟。
第四式 掌托天门接上式,⾝体不动,两臂由两侧同时缓缓上举,举⾄正上⽅时与肩同宽,此时屈肘翻掌,⼿⼼向上,掌指相对,双臂成U字形状,并尽⼒上托,同时尽⼒提踵,并咬⽛叩齿,⾆抵上颚,咽津液下送丹⽥。
接看两脚跟外开,两臂缓缓下落⾄侧平举。
下落时由⼩指到拇指依次弯曲握拳,两脚跟随之下落,⼿⾜还原。
两臂由平举向上举时吸⽓,⾄托掌时略闭⽓或⾃然呼吸。
定式后约静停半分钟。
第五式 摘星换⽃接上式,左臂由上经左下侧划弧,落于背后,⼿⼼向下,并尽⼒下按。
右掌⼼翻向内下,臂上举,掌⼼向下﹔同时脖⼦向右扭转90度,头上仰,⽬视右掌。
转颈时右脚跟提起内转与左脚成丁字步。
⾝体重⼼在左脚(左图)。
定式后静停约半分钟,放三五次深呼吸。
然后右⼿下落,左⼿上举,向左做摘星换⽃(右图)。
第六式 倒拽九⽜尾接上式,左⼿由上经左侧⾄左胯外侧,掌⼼向上,⼿指内屈,右⼿由背后伸⾄肩⾼时屈肘,变成虚握拳,上体与左腿成⼀条斜线,与地⾯约成45度。
右脚向右跨⼀步,同时向右转体90度成右⼸步势,右膝关节弯曲,膝盖不超过脚尖,外形动作似⽤⼒拉车状。
公众号易经天下。
呼吸⾃然,意念两⼿⼼。
然后⾝体左转,左脚向前上⼀步,左⼿伸向前,右⼿伸向后,动作相同,⽅向相反(右图)。
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二)释行武法师演示
图 10-4
图 10-1 38
图 10-3
拳法 禅武少林
图 12-1
图 11-1 图 11-2 图 11-3
十一、打躬式
接上式。顺呼吸;上右足平行于 左足,距离约与肩宽。然后弓腰、垂脊、 挺膝。头部探于胯下,同时两肘用力, 两掌心掩塞两耳,两掌夹抱后脑,意 在双肘尖。式定后随意停留片刻。(图 11-1 ~图 11-3)
图 12-2
十二、掉尾式
接上式。顺呼吸;挺膝,十趾尖 着地,两手下落,微屈,两掌据地; 同时瞪目视鼻,昂头,塌腰垂脊,凝 神 一 志, 意 存 丹 田。( 图 12-1、 图 12-2)
式定后脚跟落地,再掀起,三次 后即伸膀挺肘一次。脚跟顿地二十一 次,伸膀七次;然后起立,成立正姿式。 (图 12-3)
然后双腿起立,两掌翻为掌心朝 上,向上托抬如有重物;至高与胸平 时,再翻为掌心朝下,变马步。凡三 起三落,共蹲桩静立约一分半钟至三 分钟。(图 8-1、图 8-2)
图 8-2 37
禅武少林 拳法
图 9-1 图 9-2
做三遍。(图 9-1、图 9-2)
图 10-2
十、卧虎扑食式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两目平 前视,上式结式为双拳停于腰际。右 脚向前迈一大步,左脚跟掀起,脚尖 着地,成右弓步;同时俯身、拔脊、 塌腰、昂头,两臂于体前垂直,两掌 十指撑地,意在指尖。式定后约静立 半分钟。
(全文完)
图 12-3
39
少
林
达
摩
易
筋
经
十释
二 式
行 武 法
十二式达摩易筋经练法解析
功法目前武林中贯名“少林”的易筋经功法最多,如“少林达摩易筋经”“少林韦陀易筋经”“少林罗汉易筋经”“少林金刚易筋经”等等,练法各异,丰富多彩。
追源溯流,大都认为是少林嫡传,但真实师承,无从查考。
本功依照清代刻本中的易筋经画像和歌诀,重新解析,供有兴趣者练习和探讨。
一、韦驮献杵(一)【练法】1.两脚并步,正身直立;两掌垂于体侧,呼吸自然。
目视前方。
2.左脚向左侧开步,两脚间距略比肩宽,两脚平行,双膝放松。
3.两掌自体侧向前抬至平举,腕上侧约与肩平,掌心相对,掌尖向前。
4.两臂屈肘,自然收回,两掌合十于胸前,两掌尖向前斜上方约30度,两掌根约与胸口平,虚腋。
目视前下方,气定神凝。
二、韦驮献杵(二)【练法】1.两肘向两侧分展上抬,至与肩平;两掌心向下,掌尖相对。
2.两掌向前伸出,掌心向下,掌、臂平肩。
3.两臂向左右分开至侧平举,掌继屈臂内收至胸前,掌心向下,掌尖相对,两肘抬平。
2.两掌尖以掌根为轴点向外划翻转,至两耳下侧成掌心向上,掌尖向后,两肘向外展,约与肩平。
3.双掌伸臂向上推,两脚跟缓缓提悬,两掌托举至头顶上方后,掌心向上,掌尖相对,展肩伸肘,微收下颌,咬紧牙关,目光内敛,静立片刻。
四、摘星换斗【练法】1.两脚跟缓缓落地,两掌外分握拳,两拳心向左右斜下方,拳眼向前,两臂成左右斜直线。
2.两拳伸直成掌,掌尖向外侧斜上方。
3.上体略左转,两膝略屈;同时,左掌经体前下摆,掌尖向下,掌心向后;右掌斜举,旋转成掌心向左,掌尖向右斜上方。
4.以腰带肩,以肩带臂,膝关节不动,左掌下摆至身后;右掌摆至左斜上方。
5.左掌背轻贴住后腰;右掌向左下落至左髋关节外侧,掌尖向下,掌心向里。
6.直膝,身体向正转;同时,右掌从体前向头顶上方画弧至头额头侧上方,松腕,肘部略屈,掌心向下,心向下,掌尖向外。
4.坐腕立掌,两掌掌尖上翘,掌根向外撑劲。
三、韦驮献杵(三)【练法】1.松腕平展,直臂向前画弧合拢,十二式达摩易筋经练法解析文/侯雯73功法掌尖向左。
少林达摩易筋经动功十二式演练
少林达摩易筋经动功十二式演练少林达摩易筋经动功十二式演练易筋经健身法九牧林医家导读:易筋经健身法是一种以强身壮力为主的锻炼方法。
“易”有变易的意义,“筋”指筋脉。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内静以收心调息,外动以易筋壮骨。
易筋经健身之法,首见于《易筋经》,该书据近人考证为明代天台紫凝道人于天启四年(1624年)撰成。
上图视频是少林达摩易筋经动功十二式演练。
[基本内容]易筋经健身法包括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炼方法,各有12势,易经筋经内功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
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
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迸气。
古代相传的易筋经姿式及锻炼法有12势,即韦驮献杵(有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工尾势等。
易筋经外功注重外壮练功,《易筋经外经图说》指出:“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
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
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
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
此炼力炼气,运行易筋经之法也。
”一、易筋经内功1、预备姿势并步,头端平,目向前平视,下颏微向里收;含胸,直腰拔背,蓄腹收臀;松肩,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并拢微屈,中指贴近裤缝;两腿伸直,两脚相靠,足尖并拢;口微并,舌抵上腭,定心息气,神情安详。
2、韦驮献杵势(第1势到第3势)第1势(1)左足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约当肩宽,足掌踏实,两膝腘微松。
(2)双手向前徐徐上提,在胸前成抱球势,松肩,略垂肘,两掌心内凹,五指内向微屈,指端相对,约距4—5寸。
或取合掌势:松肩,平肘,掌心相合,两手不拱,手指对胸,中指平喉结,要求肩、肘、腕在一平面上。
第2势两足分开,其距约当肩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直腰收臀,含胸蓄腹;上肢一字平升,掌心向地;头如顶物,两目前视。
达摩十二式易第二式韦驮二献杵
达摩十二式易第二式韦驮二献杵
少林达摩十二式易筋经秘籍详解
第二式韦驮二献杵
【歌诀】
足趾拄地,两手平开。
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练法】
1、承接上势,两手松开,吸气,两手贯劲下按至髂骨下止,然后将气呼出。
2、接着,两手同时翻掌,配合吸气,从小腹上托至胸前。
3、两小臂内旋,两掌上跷相合,手指朝上,掌心相对,相距3寸(1寸约为3.3厘米)许,配合呼气的同时,翻双掌由内至外竖掌,指尖向上,掌心向前。
4、配合呼吸之际,双掌贯劲,缓缓向前方推出,直至两手与肩平。
5、将气呼出后,再吸气,两掌朝左右分开,慢慢伸平,掌心向下,至两臂分展成一字平肩时止。
6、随即闭息,两手坐腕翘掌,二目圆睁,瞪视正前方,同时足跟提起,使两脚前掌或趾尖撑地(初学用脚前掌),腿膝挺直,两掌向左右撑劲。
7、逆腹式呼吸12~24次后,两足跟落地,放下双手,平意静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达摩易筋经动功十二式演练易筋经健身法九牧林医家导读:易筋经健身法是一种以强身壮力为主的锻炼方法。
“易”有变易的意义,“筋”指筋脉。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内静以收心调息,外动以易筋壮骨。
易筋经健身之法,首见于《易筋经》,该书据近人考证为明代天台紫凝道人于天启四年(1624年)撰成。
上图视频是少林达摩易筋经动功十二式演练。
[基本内容]易筋经健身法包括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炼方法,各有12势,易经筋经内功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
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
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迸气。
古代相传的易筋经姿式及锻炼法有12势,即韦驮献杵(有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工尾势等。
易筋经外功注重外壮练功,《易筋经外经图说》指出:“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
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
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
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
此炼力炼气,运行易筋经之法也。
”一、易筋经内功1、预备姿势并步,头端平,目向前平视,下颏微向里收;含胸,直腰拔背,蓄腹收臀;松肩,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并拢微屈,中指贴近裤缝;两腿伸直,两脚相靠,足尖并拢;口微并,舌抵上腭,定心息气,神情安详。
2、韦驮献杵势(第1势到第3势)第1势(1)左足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约当肩宽,足掌踏实,两膝腘微松。
(2)双手向前徐徐上提,在胸前成抱球势,松肩,略垂肘,两掌心内凹,五指内向微屈,指端相对,约距4—5寸。
或取合掌势:松肩,平肘,掌心相合,两手不拱,手指对胸,中指平喉结,要求肩、肘、腕在一平面上。
第2势两足分开,其距约当肩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直腰收臀,含胸蓄腹;上肢一字平升,掌心向地;头如顶物,两目前视。
第3势两足分开,其距约当肩宽,足尖着地,足跟提起;腿直,蓄腹收臀;两掌上举高过头顶,掌心朝天,四指并拢伸直,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约成直角,两中指之距约为1寸;沉肩,肘微曲;仰头,目观掌背,舌抵上腭,鼻息调匀。
收势时,两掌变拳,旋动前臂,使拳背向前,然后上肢用劲,缓缓将两拳自上往下收至腰部,拳心向上;在收拳同时,足跟随势缓缓下落,两拳至腰时,两足跟恰落至地。
3、摘星换斗势(1)右足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足成斜八字形(右足跟与左足弓相对,相距约一拳),随势身向左微侧。
(2)屈膝,提右足跟,身向下沉成右虚步;两上肢同时动作:左手空拳置于腰后,右手握如钩状下垂于裆前。
(3)右钩手上提,使肘略高于肩,前臂与上臂近乎直角,钩手置于头之右前方。
(4)松肩,屈腕,肘向胸,钩尖向右;头微偏,目注右掌心,舌抵上腭;含胸拔背,直腰收臀,少腹含蓄,紧吸慢呼,使气下沉;两腿前虚后实,前腿虚中带实,后腿实中求虚。
左右两侧交替锻炼,要求相同。
4、倒拽九牛尾势(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其距较两肩为宽),两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握拳由身后划弧线形向裆前,拳背相对,拳面近地;随势上身略前俯,松肩,直肘;昂头,目前视。
(2)两拳上提至胸前,由拳化掌,成抱球势,随势直腰;肩松肘曲;肘略低于肩;头端平,目前视。
(3)旋动两前臂,使掌心各向左右(四指并拢朝天,拇指外分,成八字掌,掌应挺紧),随势运动徐徐向左右平(分)推至肘直:松肩,直肘,腕背屈,腕、肘、肩相平。
(4)身体向右转侧,成右弓左箭势(面向左方)。
两上肢同时动作;右上肢外旋,屈肘约成半圆状,拳心对面,双目观拳,拳高约与肩平,肘不过膝,膝不过足尖;左上肢内旋向后伸,拳背离臀,肩松,肘微屈,两上肢一前(外旋)一后(内旋)作螺旋劲,上身正直,塌腰收臀,鼻息调匀。
左右两侧交替锻炼,姿势相同。
5、出爪亮翅势(1)两手仰掌沿胸前徐徐上提过顶,旋腕翻掌,掌心朝天,十指用力分开,虎口相对,中、食指(左与右)相接;仰头,目观中指、食指交接之处,随势足跟提起,离地约3-4寸,以两足尖支持体重,肘微曲,腰直,膝不得屈。
(2)两掌缓缓分开向左右而下,上肢成一字并举(掌心向下),随势足跟落地;翻掌,使掌心朝天,十指仍用力分开,目向前平视,肩、肘、腕相平,直腰,膝勿屈。
6、九鬼拔马刀势(1)足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腰实腿坚,膝直足霸。
同时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
(2)运动两臂,左臂经上往后,成钩手置于身后(松肩,直肘,钩尖向上);右臂向上经右往胸前(松肩,肘略屈,掌心向左,微向内凹,虎口朝上),掌根着实,蓄劲于指。
(3)右臂上举过头,由头之右侧屈肘俯掌下覆,使手抱于颈项,钩手化掌,使左掌心贴于背,在生理许可范围内尽可能有向上。
(4)头用力上抬,使头后仰;上肢着力,掌用劲下按,使头前俯,手、项争力。
挺胸直腰,腿坚脚实,使劲由上贯下至踵。
鼻息均匀,目微左视。
(5)运动两臂:左掌由后经上往前,右上肢向前回环,左右两掌相叉立于胸前。
左右交换,要领相同。
7、三盘落地势(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较肩为宽,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叉腰,腰直胸挺,后背弓,头端平,目前视。
(2)两手由后向前抄抱,十指相互交叉而握,掌背向前,虎口朝上,肘微屈曲,肩松;两上肢似一圆盘处于上胸。
(3)由上势,旋腕转掌,两掌心朝前。
运动上肢,使两掌向左右(划弧线)而下,由下成仰掌沿腹胸之前徐徐运颈上托,高不过收,掌距不大于两肩之距。
(4)旋腕翻掌,掌心朝地,两掌(虎口朝内)运动下按(沿胸腹之前)成虚掌置于膝盖上部。
两肩松开,肘微屈曲,两臂略向内旋;前胸微挺,后背如弓,头如顶物,双目前视。
8、青龙探爪势(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约当肩宽,两手成仰拳护腰势。
身立正直,头端平,目前视。
(2)左上肢仰掌向右前上方伸探,掌高过顶,随势身略向右转侧,面向右前方,目视手掌,松肩直肘,腕勿屈曲。
右掌仍作仰拳护腰势。
两足踏实勿移。
(3)由上势,左手大拇指向掌心屈曲,双目视大拇指。
(4)左臂内旋,掌心向下,俯身探腰,随势推掌至地。
膝直,足跟不离地,昂首,目前视。
(5)左掌离地,围左膝上收至腰,成两仰掌护腰势,如本势(1)。
左右交换,要领相同。
9、卧虎扑食势(1)右腿向右跨出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左仆腿势(左腿伸直,足底不离地,足尖内扣)。
两掌相叠,扶于右膝上。
直腰挺胸,两目微向左视。
(2)身体向左转侧,右腿挺直,屈左膝,成左弓右箭势,扶于膝上之两掌分向身体两侧,屈肘上举于耳后之两旁,然后运动使两掌徐徐前推,至肘直。
松肩,腕背屈,目注前方。
(3)由上势,俯腰,两掌下按,掌或指着地,按于左足前方之两侧(指端向前,两掌之距约当肩宽),掌实,肘直,两足底勿离地,昂首,目前视。
(4)右足跟提起,足尖着地:同时在前之左腿离地后伸,使左足背放于右足跟上,以两掌及右足尖支撑身体。
再屈膝(膝不可接触地面),身体缓缓向后收,重心后移,蓄劲待发。
足尖发劲,屈曲之膝缓缓伸直。
两掌使劲,使身体徐徐向前,身应尽量前探,重心前移;最后直肘,昂起头胸,两掌撑实。
如此三者连贯进行,后收前探,波浪形地往返进行,犹如饿虎扑食。
左右交换,要领同左侧。
10、打躬势(1)左腿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之距比肩宽,足尖内扣。
两手仰掌徐徐向左右而上,成左右平举势。
头如顶物,目向前视,松肩直肘,腕勿屈曲,立身下直,腕、肘、肩相平。
(2)由上势屈肘,十指交叉相握,以掌心抱持后脑。
勿挺腹凸臀。
(3)由上势,屈膝下蹲成马裆势。
(4)直膝弯腰前俯,两手用力使头向胯下,两膝不得屈曲,足跟勿离地。
11、工尾势(掉尾势)(1)两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过顶,双目视掌,随掌上举而渐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腹。
(2)由上势,十指交叉而握,旋腕反掌上托,掌心朝天,两肘欲直,目向前平视。
(3)由上势,仰身,腰向后弯,上肢随之而往,目上视。
(4)由上势俯身向前,推掌至地。
昂首瞪目,膝直,足跟不离地。
二、易筋经外功练功时,早晨面向东立,消除杂念,聚精会神,通身不必用力,使“气”贯于两手。
边作默念数字。
练熟一式后再做下一式,熟练后连贯练习。
各式锻炼方法如下。
第1式:两脚分开,距离同肩宽;两眼向前看,两肘稍曲,掌心向下;每默数一字,手指向上一翘,手掌向下一按;一翘一按为1次,共默数49次。
第2式:两手放在大腿前面,握拳,拇指伸直,两拇指端相对;每默数一字,拇指向上一翘,四指一紧,一翘一紧,共默数49次。
第3式:两手拇指先屈于掌内,然后四指握拳;两臂垂于体侧,拳孔向前;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4式:两臂从下向前缓缓举起,高与肩平,两肘稍曲,拳心向对(1尺左右);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默数49次。
第5式:两臂缓缓向上举,拳心相对,两臂稍屈:两臂不可紧靠头部,上举时两脚跟提起;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两脚跟一起一落,默数49次。
第6式:两臂左右平举,屈肘,两拳对两耳(距离1寸),虎口对两肩;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7式:两臂左右侧平举,高与肩平,虎口向上,两肩至向后仰,胸部略向前,两臂上举同时脚趾离地,脚掌着地;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8式:两臂向前平举,高与肩平,两肘不屈,两拳距离5-6寸,虎口向上;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9式:两臂左右分开,屈肘至胸部,然后翻两拳向外至鼻前,两拳距离约2寸,拳心向外;每默数一字,交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10式:两上臂左右平举,两前臂向上直坚,虎口对两耳;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
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11式:两臂落下,两拳翻转至脐下两旁,两拇指离脐1-2分;每默数一字,将拳一紧,紧后即松,一紧一松为1次,默数49次。
第12式:两手松开,两臂下垂,然后两臂平举,手心向上,脚跟同时提起,脚跟落下时,两手还原,重复3次。
[临床应用]易筋经内功运动量较大,动作难度亦较高,一般全套锻炼只适用于体力较好的青壮年慢性病患者,可显著地改善体质,祛病强身。
易筋经外功因其主要运动指掌及上肢,可普遍地适用于各年龄层的慢性病患者,通过上肢运动而运气壮力、活血舒筋,影响全身。
[注意事项]体质虚弱者慎用内功练法,特别是其中的“卧虎扑食势”,运动量及难度都较大,心脏病及哮喘发作期忌用。
上述患者采用外功练法时,亦宜减少每式操作次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按语]本功法注重动静结合,一方面是在练功方式上强调动功与静功的密切结合。
另一方面是指在练动功时要“动中静”,即保持精神宁静的状态,全神贯注,呼吸自然;练静功时要“静中动”,即在形体外表安静的姿势状态下,保持气息运动的和谐。
只有动静结合,意、气、体三者互相配合,才能炼精化气气生神,内养脏腑气,外壮筋骨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