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1.军神》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军神》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军神》第2课时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军神》故事情节。
2.能够描述、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掌握生词和语法知识。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描述是本课的重点,因此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难点在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生词以及语法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
1.课文《军神》教材。
2.教学音频设备。
3.黑板、粉笔。
4.学生课堂小组。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
通过一个简短的问答或者游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2. 教学内容呈现
1.播放故事录音或教师朗读故事,让学生主动参与听。
2.呈现生词和语法知识的解释,示范正确的阅读和使用方法。
3.分组讨论故事情节,每个小组精炼总结一遍。
3. 拓展阅读
请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故事,并做简要的总结分享。
4. 小结与检测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的知识要点,教师进行小结并针对教学目标进行点名检测。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化,部分学生对于生词的理解和故事情节的复述能力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巩固。
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巩固训练。
以上是本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2.体会沃克医生及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之情。
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熟练惊疑审视一针见血施行清醒颤抖一声不吭崭新由衷苍白肃然起敬慈祥荣幸小结:同学们对本课的重点词语把握得都不错,但在书写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诊所”的“诊”不要写成“珍”,“崭新”的“崭”不要写成“斩”,“苍白”的“苍”不要写成“沧”。
只有真正理解了词语,牢记了字形,明确了与其形近字的区别,听写时才能胸有成竹。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受伤时的感受,再回顾课文内容,于对比中感受“军神”形象。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在接受眼部手术时,刘伯承坚持不用麻醉剂,展示了一个军人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难怪沃克医生会毫不吝惜地夸赞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今天,就让我们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观看那台让人万分揪心的眼部手术,走近刘伯承,近距离感受“军神”的英雄本色。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手术前——从容镇定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其作用。
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为“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
“头也不抬”“冷冷”写出了一个孤傲、冷淡的医生形象,与下文写他对刘伯承产生敬佩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2.沃克医生最开始是怎样看出刘伯承是军人的?明确:沃克医生当过军医,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出刘伯承是军人,因为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预设:结合人物的语言及表现理解刘伯承的镇定。
(1)语言描写。
·交代姓名——“刘大川。
”·交代年龄——“二十四岁。
”·交代病情——“土匪打伤了眼睛。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军神第2课时精品教案
《军神》教学方案第2课时【课时目标】1.抓住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态度和心理变化的原因,学习侧面烘托的写法。
2.明白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原因,体会人物形象,进一步感受刘伯承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力。
3.复述课文,结合阅读链接比较异同,进行学法迁移。
【教学重点】抓住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态度和心理变化的原因,学习侧面烘托的写法。
【教学难点】1.明白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原因,体会人物形象,进一步感受刘伯承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力。
2.复述课文,结合阅读链接比较异同,进行学法迁移。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字词检测。
预设:清醒麻醉剂崭新一声不吭由衷肃然起敬2.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军神》的第一课时,知道了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刘伯承手术前、手术时和手术后的事情。
通过刘伯承的语言、神态、动作体会到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到了他的机智、勇敢和超强的意志力。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军神》,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形象。
(板书:军神)设计意图:首先,字词练习导入,检测学生的重点字词掌握情况,同时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接着谈话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自然过渡到合作探究活动中去。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完成学习单,思考沃克医生前后的态度和心理的变化以及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探究过程(1)学生快速默读全文,画出有关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
(2)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3)全班交流:沃克医生前后的态度和心理是怎么变化的呢?他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3.探究活动过渡:快速默读全文,画出有关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
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思考:沃克医生前后的态度和心理是怎么变化的呢?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2)交流反馈:沃克医生前后的态度和心理是怎么变化的呢?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预设1:第二个格子,我上面填了“看到伤口”,下面填了“愣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1.《军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1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4.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5.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1.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2.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字词并读通了课文,知道课文中“军神”是——刘伯承,谁称他为“军神”?沃克医生。
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我们做什么?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军神》这篇课文也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刘伯承和沃克医生两个人物的内心。
我们先检查预习情况,拿出导学案,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这几个问题。
二、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沃克医生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他是怎么发现的?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2.从文中找出描写刘伯承的语句(用波浪线划出),体会刘伯承的内心,在文中做批注。
3.从文中找出沃克医生的表现(用横线划出),感受他对刘伯承态度的变化,在文中做批注。
生:小组交流讨论。
三、小组展示,评价质疑(一)整体感知1.沃克医生是在什么时候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预设:沃克医生是在给刘伯承检查伤势时发现他是军人的。
追问:在给刘伯承检查伤势的时候,沃克医生的表现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预设:沃克医生“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从这句话中的“愣住”“惊疑”中可以看出病人的伤势十分严重。
2.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1-11自然段,看看在伤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病人的表现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预设:病人的表现十分从容镇定,我是从病人和医生的对话中感受到的。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11自然段,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军神》(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沃、匪、绷”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沃”等15个字,正确读写“诊所、年龄”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4.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2.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3.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运用随文识字的策略识记生字,写字时关注易错字的指导。
2.阅读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少讲,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
从文中找出描写沃克医生和刘伯承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
抓住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前后不同的表现,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语言运用通过课后的第四题,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再进行以课文中人物的口吻讲一讲故事的语言实践,帮助学生完成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2.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紧扣细节,体会意志1.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
沃克医生断定刘伯承是一位军人,他为什么如此肯定?(因为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课件出示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1)当时,刘伯承心里在想什么?(为了指挥好以后的战斗,我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所以我不能打麻醉剂,它会影响脑神经。
为了带领人民打胜仗,过上好日子,我什么样的痛都能忍受。
)(2)这是一个怎样的军人?他竟然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而情愿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摘除坏死的眼珠,割掉烂肉和新生的息肉却不打麻醉剂。
《军神》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军神》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体会课文内容;2、通过充分的阅读,了解刘伯承意志坚强的特点;3、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并体会这种感情;4、进一步掌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快速阅读,掌握信息。
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一段资料,快速地读一读,然后告诉大家,从这段内容中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生:我知道了刘伯承右眼受伤的时间。
生:我知道刘伯承眼睛受伤的经过和伤势严重。
生:我知道刘伯承非常坚强,能够忍受这种难以想像的痛苦。
师:同学们都了解到了很多信息,看来这种快速阅读的方式的'确有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
(二)激发兴趣,交流感受。
师:资料主要告诉我们刘伯承的右眼是怎样受伤的,以及伤势如何。
大家对《军神》这一课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讲了刘伯承做眼部手术而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
师:不用实施麻醉而进行手术,这个故事一定很吸引人!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出声地读一读课文,然后与大家交流你读过课文后的感受。
(学生出声地自由读课文)生:我非常惊讶。
生:我觉得不可思议。
生:我读完后大吃一惊。
生:我感觉刘伯承非常坚强。
生:我觉得这好像不是一件真事,因为这是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生:我感到很震撼。
师:受到震撼。
生:刘伯承这种精神胜过关羽刮骨疗毒。
(三)自主体会,合作交流。
师:读过课文后,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感受,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篇文章,那你们想不想更进一步去感受文章呢?生:想!师:我们知道学习课文有很多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单位,采用自己喜欢的,而且适合于本课的学习方法,对本篇课文进行研究、体会,然后与大家进行交流。
(学生合作学习,研究、讨论。
)交流:小组1:生:我们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
生:我们组还有几个问题:1、沃克医生为什么“额上汗珠滚滚”?2、沃克医生为什么让护士出去后才问刘伯承的真名叫什么?(学生研究、发表见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一课-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一课-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军神》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一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带领部队英勇作战,身先士卒,负伤后仍然坚持指挥战斗的事迹。
文章通过描写刘伯承将军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表现了他的勇敢、坚毅、果断的性格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既有语言的理解,也有情感的体验,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情感体验有一定的把握。
但是,对于文中一些细节描写和深层次的情感内涵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历史背景和军事知识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刘伯承将军的形象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刘伯承将军的勇敢、坚毅、果断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刘伯承将军的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细节描写和深层次的情感内涵,学习刘伯承将军的勇敢、坚毅、果断的精神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情感。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3.写作法:通过写心得体会,让学生表达对刘伯承将军的敬佩之情。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刘伯承将军的图片、战争历史背景等。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语和句子。
3.教学用具:准备课文朗读录音、战争历史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刘伯承将军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刘伯承将军的特点,如勇敢、坚毅、果断等。
然后导入课文《军神》。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军神》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刘伯承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带领部队英勇斗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课文通过讲述刘伯承将军在战斗中的英勇事迹,展示了他的英勇无畏、顽强不屈的军人精神。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感受先烈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军事战略等方面的知识,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背景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刘伯承将军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刘伯承将军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感受刘伯承将军的英勇精神,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战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刘伯承将军的英勇。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战争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资料:收集关于抗日战争和刘伯承将军的资料,用于教学拓展。
3.课文:打印课文,准备生字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战争情况,引入课题。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拟战争场景,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刘伯承将军的英勇。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11《军神》第二课时(教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军神》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刘伯承将军的事迹,学习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勇敢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会欣赏和评价人物的品质,培养自己的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刘伯承将军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刘伯承将军的事迹。
2. 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刘伯承将军的品质,学会欣赏和评价人物的品质。
3. 课后作业: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刘伯承将军的事迹,学习他的崇高品质。
难点:学会欣赏和评价人物的品质,培养自己的价值观。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刘伯承将军的事迹。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伯承将军的哪个事迹?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刘伯承将军的品质,学会欣赏和评价人物的品质。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刘伯承将军的事迹。
2.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刘伯承将军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板书设计:刘伯承将军的事迹勇敢、坚定、自律、聪明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刘伯承将军的小短文。
2.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学习刘伯承将军的品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对刘伯承将军的事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他的品质有了更全面的欣赏和评价。
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刘伯承将军的事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1《军神》(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1《军神》(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军神》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发展。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
–熟练运用相关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和默写。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英雄、热爱祖国的情感。
–引导学生感悟团结、勇敢、拼搏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军神》的主要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短语。
–进行相关课文的朗读和默写练习。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和主旨。
–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建立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短视频或图片展示军队活动的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
2.新课呈现(15分钟)–讲解课文《军神》的背景和主要情节,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理解。
–重点讲解文章中的生僻词汇和短语,让学生掌握关键词语的意义。
3.课文理解(20分钟)–让学生分组,共同阅读课文《军神》,讨论理解文章的关键内容。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主旨和核心信息,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情感认知(15分钟)–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让学生表达对军人的敬重和对祖国的热爱。
5.课文运用(20分钟)–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默写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
6.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设计目的在于通过深入解读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军神》,引导学生感悟团结、勇敢、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 课《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2. 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3. 能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4. 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并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能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多么威风多么响亮的名字。
再来一次。
2、文中的军神指的是?(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刘伯承)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课文主要讲的是刘伯承的眼睛在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
为了尽量减少对大脑的影响,他拒绝使用麻醉剂,忍着巨大的疼痛接受了手术,获得了沃克医生的称赞。
)二、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军神”形象1.那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的呢?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一起去经历那场特殊而又难忘的手术。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句话直接写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是军神的?课件出示: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默读课文思考:沃克医生为什么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又为什么说他堪称军神呢?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刘伯承语言、动作、神态的相关语句,体会他的心理活动,并在书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
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指导。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班上交流:(一)第一处:(1)课件出示: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2)师:那他为什么不使用麻醉剂呢?为什么害怕影响脑神经?随机指导朗读。
(3)师:为了有一个清醒的大脑,此刻他将要为此付出常人难以承受的疼痛。
请大家关注这里的标点符号“!”,(标红)它与前面的平静是否矛盾?指名回答。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人教版)11军神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人教版)11军神第二课时优秀教案《军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流利用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立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流利用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难点:1、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立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开门见山。
1、(板书:军神)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军神》。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在这篇课文中军神指的是谁吗?(板书:刘伯承)3、课文围绕军神刘伯承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吗?二、精读课文,感悟形象。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带有“军神”的句子。
交流,课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2、这句话里的标点符号有点特别?你体会到沃克医生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在说这句话的?(激动、赞美、佩服、吃惊)带着你们刚才的体会再来读一遍!生齐读。
3、读书贵在有疑,读了这句话后,你最想问的是什么?提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你们能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了不起。
请大家带着问题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位军神。
(生默读课文)交流:(一)术前1、手术前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他是一位军神?谁来读读第2自然段。
刘伯承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不使用麻醉药,病人会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怕损伤脑神经?(考虑的是他自己吗)课件出示,指名读:孙膑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了一只眼睛,只要还有个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沙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
——刘伯承救国救民,来日方长,怎能损及神经? ——刘伯承刘伯承被称为常胜将军,他参加过许多战役,他的名字令敌人闻风丧胆,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一个清醒的大脑,能够思路清晰地指挥作战。
2024年《军神》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2024年《军神》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军神》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让学生自读感悟,自我探究。
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表现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坚强的意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_________,这是________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是怎么想的吗?(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一)导学“求治”部分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是军人的?3、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导学“术前”部分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
为什么不肯用麻药?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的资料猜想:担心损坏脑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4、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三)导学“术中”部分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沃克表现的词句。
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2、课堂交流(CAI演示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
比较句子(正面描写):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一条崭新的垫单被抓破了。
比较句子(侧面描写):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手术中,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对比中感悟的“军神”形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军神》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刘伯承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带领部队英勇抗击日军,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英勇顽强的精神。
本课是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将军的英勇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文中一些历史背景和军事术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同时,学生对于英雄人物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刘伯承将军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将军的英勇精神。
2.难点:对于文中一些历史背景和军事术语的理解,以及对于英雄人物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写作法: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相关资料:收集一些关于刘伯承将军的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3.写作纸张:为学生准备写作练习的纸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刘伯承将军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情感表达。
《军神》第2课时教学设计3篇(军神教案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
《军神》第2课时教学设计3篇(军神教案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下面是收集的《军神》第2课时教学设计3篇(军神教案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供大家阅读。
《军神》第2课时教学设计1《军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学科:语文班级:大足县实验小学五年级四班课题:《军神》执教:廖未珍军神(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军神》主要是讲十大元帅刘伯承治眼伤时,拒绝使用麻醉剂,被德国大夫沃克赞语为军神,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
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这篇课文感人而让人震撼,是对学生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懂得在文中的意思。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4.读懂课文,了解刘伯承的钢铁意志,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坚定刚毅、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伟大精神。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重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教具准备手术视频五、教法、学法自读自悟、交流讨论六、课时安排三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语:同学们,今天廖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见面礼:”20世纪全世界出了6个伟大的军事家,中国的刘伯承是其中最神奇的一个。
”这是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杰米·卡洛斯说的一段话。
(你们读懂了什么?)2.板书课题,指导朗读:刘伯承是军神。
①冷冷地说,②平静地说,③肃然起敬地说(同样一句话,因为有了不同的提示语,说话的语气、语调就不同了。
因此我们在朗读人物对话时,一定要注意他的提示语。
)(二)整体感知、走近军神1.请同学们打开书,静静地读课文,想想,假如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内心的感受,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个词?为什么?2.课文中的沃克又是如何称赞的?(生:军神)刘伯承为什么被称为军神呢?(三)品读感悟、体会精神导语: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军神,走进文本。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一课-军神》【第二课时】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一课-军神》【第二课时】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十一课,题目为《军神》,是对中国古代军事英雄关羽的故事描写。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上节课学生已经对这个人物有所了解,本节课将深入介绍关羽的形象和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关羽的形象和事迹;2.了解关羽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3.理解课文中的关羽形象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忠义精神。
能力目标1.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关羽的形象;2.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学创作,表达对关羽的敬佩之情。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英雄的敬重和赞美之情;2.激发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1.关羽的形象和事迹;2.关羽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四、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关羽精神层面的忠义精神;2.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多媒体设备;3.动手制作关羽头像的工具和材料;4.文学创作的范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关羽的形象,引导学生了解关羽的外貌特征和英勇形象。
2. 学习课文(15分钟)带领学生共同朗读课文《军神》,并讲解生字词语和专有名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关于关羽的看法和观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关羽。
4. 制作关羽头像(15分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关羽的印象,动手制作关羽头像,并展示给全班。
5. 文学创作(20分钟)要求学生以关羽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可以是诗歌、散文或小品。
6.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和体会,并展示部分学生的文学创作作品。
七、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关羽的读后感,可用诗歌或散文形式;2.准备下节课主题相关的学习材料。
八、教学反思这节课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英雄关羽,通过制作头像和文学创作,培养学生对英雄的敬意和创作能力。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11军神》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11军神》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1军神》是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带领部队英勇抗击日军,展现出了他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军人风采。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认识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抗日战争的历史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将军这一类的英雄人物可能还存在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认识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将军的英勇善战和智勇双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3.自主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的音频文件,以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词语和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读。
随后,教师展示课件,呈现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注意品味语言,体会将军的英勇善战和智勇双全。
11军神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案:11 军神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从上下文中推测词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刘伯承将军的英勇顽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刘伯承将军在手术过程中不使用麻醉药的英勇事迹。
2. 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刘伯承将军的英勇顽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感受刘伯承将军的英勇顽强。
2. 教学难点:理解刘伯承将军在手术过程中不使用麻醉药的英勇事迹;从上下文中推测词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对刘伯承将军的了解。
b.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a. 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大意。
b.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c.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刘伯承将军英勇事迹的理解。
3. 巩固练习a. 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辅导。
4. 情感教育a.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精神和品质。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爱国情怀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1 军神刘伯承将军英勇顽强手术过程中不使用麻醉药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刘伯承将军精神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11 军神》,让学生了解了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了他的英勇顽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人教版)11军神第二课时普通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人教版)11军神第二
课时普通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军人对祖国的贡献和牺牲;
2. 研究使用感悟性的语言表达;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对军人及其精神品质的认同感。
教学内容
导入
通过与学生对话,引发学生对军人的讨论。
新课呈现
1. 播放相关军人事迹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军人的贡献。
2. 分发课文《军神》,学生自主阅读。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军神的感人之处,并归纳总结。
情感体验
1.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情感交流,分享自己对军人的敬意和感悟。
2. 整合学生的想法,让他们用感悟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练和展示
学生进行朗读练,展示自己对军神的敬意和感悟。
课堂任务
1. 阅读课文《军神》;
2. 参与小组讨论,总结军神的感人之处;
3. 进行情感交流,用感悟性的语言表达出对军神的敬意和感悟;
4. 进行朗读练。
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入情入境自主探究——《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本文描写了我国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元帅,在青年时代参加蔡锷领导的“讨袁护国起义”右眼负伤后,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去医院求治,手术中坚决不用麻醉药,忍痛接受72刀,以自己的钢铁般意志赢得德国军医连连称赞的故事。
文章依循“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线索,采用正写侧出的方法.形成对比,紧紧扣住题目,多角度地展现了刘伯承刚毅果敢的“军神”形象。
“求治”一节,借德国军医之口——“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说出了刘伯承作为一名军人的镇定自若;“术前”一节,军医对刘伯承坚决不用麻药的伟大意愿的怀疑——“你能承受得了那难以忍受的疼痛吗?”与刘伯承坚定的回答、坚决的行动形成了对比,突显了作为一名军人的坚决果敢;“术中”一节,军医一反常态的紧张颤抖与刘伯承一声不吭的忍受剧痛形成了医患之间罕见的反差,突出了刘伯承超人的意志和毅力:“术后”一节,军医的担心惊诧、失声惊呼、无比钦佩与刘伯承微笑应答、清数刀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把刘伯承具有的超常的、杰出的、神奇地压倒剧痛的超凡毅力和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烘托到了极至。
二、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的过程。
为实现这一对话过程,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刘伯承手术前后超常人表现的语句整合相关资源,入情入境,在朗读实践中自主探究、发现、解疑、感悟,在读中实现师生与文本多维的对话过程,使刘伯承的军神形象逐渐清晰丰满,从而受到情感熏陶、心灵震撼!(人文性)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而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沃克医生,这一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通过对课文的进一步阅读,抓住沃克神态和语言的变化这条线,进一步感受刘伯承坚如钢铁、令人敬畏的意志,同时让学生在读中细心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并逐步领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
石河小学
年级
五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11.军神》第一课时
时间
授课形式
直播授课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 学 过 程
本节课在教学课文之前设计如下环节:由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展开交流导出课题“军神”。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环节的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文做了良好的铺垫。
为了表现刘伯承将军坚强的意志,课文主要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要理解这些变化,必须联系上下文,结合刘伯承手术前后的表现;同时,理解了这个变化,也就体会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了沃克医生情绪变化这一主线,让学生充分自主读书感悟。通过有层次地读,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并用语言表述出来。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把思绪推向高潮。
(1)“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主要描写了刘伯承的哪一方面?(动作、神态。)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这两句话具体描写了病人在没有使用麻醉剂开刀的情景,句中的“抓住”“暴起”“汗如雨水”“使劲”等词语突出了病人强忍痛苦的神态,尽管疼痛之极,而病人却一声不吭,这里病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自我克制忍受能力,情况就不可能这样。)
(4)【出示课件8】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①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这是沃克医生发白内心深处的赞美!)
②老师小结:刘伯承以他超凡的意志征服了沃克,也征服了我们。手术台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更让我们每个人难忘!(齐读课文第16和第17自然段。)
2.学习“术前”部分,引导学习抓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进行体会。【出示课件5】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1)学生自由朗读,想一想:①刘伯承动手术为什么拒绝使用麻药?(因为眼睛离脑子太近,刘伯承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为了非常清醒的大脑。)(板书:拒用麻药)②往日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的紧张表现说明了什么?作者点出这一点有什么作用?(医生紧张的表现说明他担心年轻人的忍受力,衬托了年轻人的坚强。)
三、汇报交流,崇拜“军神”。
(一)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汇报自己的研读成果,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1.学习“求治”时,引导学生抓沃克医生的语言和表情神态的词句进行体会。【出示课件4】
(1)从沃克医生的语言和神态变化“他愣的伤势严重。)(板书:伤势严重)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术后”部分,了解手术后,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深感荣幸地认识了他。(板书:肃然起敬)
(二)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引导学生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抓住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三)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教师总结,感情升华。
②从沃克医生“生气”“愣住”“有点口吃”“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等神态、动作,以及语言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沃克医生由生气到吃惊,再到由衷佩服的情感变化。)
(5)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刘伯承的坚毅,表现出沃克医生由生气到吃惊,再到由衷佩服的情感变化。
3.学习“术中”部分,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里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表现,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出示课件6】
1.练习写话,升华情感。
(1)同学们,假如刘伯承爷爷就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刘爷爷说些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出示课件9】刘伯承的照片)
(2)学生交流写话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饱含激情朗读自己所写内容。
2.教师总结,深化情感。
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堪称中国的——“军神”。引导学生饱含深情再读课题。(板书:堪称“军神”)
(2)从“‘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你又感受到什么?(刘伯承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从容镇定:可见他的坚强、勇敢,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3)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冷冷地”到“目光柔和了”这样的变化?(正是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使沃克的“目光柔和了”。)
五、课后拓展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还知道哪些像刘伯承一样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学生交流汇报。)
板书:
11.军神
“求治”→“术前”→“术中”→“术后”
伤势严重 拒用麻药 超凡意志 肃然起敬
堪称“军神”
作业设计
《军神》第2课时随堂练习
一、读一读课本中的“阅读链接”回答问题。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上节课我们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者一道了解了刘伯承疗伤的经过,理清了课文层次,初步感受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继续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二、抓住重点,感受“军神”。
(2)对那些易于回答的问题,请知道答案的同学予以帮助。
(3)对那些有思考价值、值得阅读探究的问题,将其逐一梳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自主解决。
3.问题探究: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
(二)再读课文,探究交流。
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军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师生交流。)【出示课件3】
1.“丰碑”原指什么?课文中指什么?
2.你想对文中的军需处长说什么?自己写一写。
二、假如你就是沃克医生,请以他的口吻按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顺序讲一讲这个故事。
《清贫》前置作业
1.搜集方志敏的资料;
2.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要查字典。
随堂练习2
教 学 效 果
良好
反 思
这节课好的地方: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2.指导朗读: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这段话,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读沃克医生说的这句话时读出惊讶、激动、赞美、崇敬……的语气 。
3.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师生齐读。
4.探究交流:沃克为什么会惊呆了?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2)简要介绍刘伯承在不同时期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不朽功勋,学生了解清醒的大脑对刘伯承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事实证明,刘伯承的确以自己清醒的大脑,超凡的才智以及他的勇敢无畏,为中国革命事业、解放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4)指名多组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交流。
①从刘伯承为了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甘愿承受剧烈疼痛中感受到什么?(刘伯承的坚毅。)
自我反思: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通过研究课文内容,潜移默化中也引导学生培养坚强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
在课后实践中,我让同学们去搜集并阅读有关刘伯承的故事,了解他一些称呼的含义。这注重了知识的迁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训练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七十二刀。” 描写了刘伯承的什么?(语言。)摘除眼球手术要比割口子疼几百倍、上千倍,因为视神经和颅内神经紧密相连……而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整整承受了72刀!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刘伯承超凡的意志。)(板书:超凡意志)
(3)“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沃克医生吓了一跳……沃克医生惊呆了” 主要描写了沃克医生的什么?(动作、神态。)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能感受到做手术的沃克医生的心情是何等紧张,进一步体会到刘伯承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一)浏览课文,整体了解。
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回顾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
问题预设:
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
刘伯承保持清醒的大脑做什么?
开始,刘伯承为什么谎称自己叫“刘大川”?
……
2.汇报交流。
(1)教师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