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光纤直放站远端机操作维护手册
COMLAB维护手册
直放站维护手册一、光纤直放站工作原理光纤直放站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光近端机、光纤、光远端机。
光近端机和光远端机都包括射频单元(单元)和光单元。
无线信号从基站中耦合出来后,进入光近端机,通过电光转换,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从光近端机输入至光纤,经过光纤传输到光远端机,光远端机把光信号转为电信号,进入单元进行放大,信号经过放大后送入发射天线,覆盖目标区域。
上行链路的工作原理一样,手机发射的信号通过接收天线至光远端机,再到近端机,回到基站。
直放站系统图:二、光纤直放站的概述直放站设备主要应用于隧道内的信号覆盖,也兼顾外部空间场强信号收发。
光纤直放站是扩大网络覆盖,提高网络质量和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武广高铁全线使用光纤直放站。
1)设备硬件介绍设备图:馈线接入3 电桥处-48 电源线的接入处设备图:外部的连接光模块注意:各种线缆最小弯曲半径: 电源线200 、光纤200 、馈线1002)设备特点的主要特点:1、每台用2根馈线通过定向耦合器连接连接到1个基站上,直接提供两路射频输出。
2、用光纤以星型方式连接到上。
系统框图:连接示意图:模块指示灯说明:电源模块指示灯状态说明指示灯指示灯状态描述绿色绿色正常工作状态绿色不亮过载温度太高输出电压太高、太低光纤模块灯状态说明控制卡指示灯状态的主要特点:1、内置频段滤波。
2、内置(直流阻断器)。
系统框图内部结构注:上行预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漏缆监测单元、电桥、直流阻断器、天线、双工器、定向耦合器3、设备容灾性强,重要模块都采用冗余配置:分别用三个光模块连接到三个光模块:光模块备份功放模块备份电源模块备份:当其中一个模块故障时,仍然能继续工作。
同时发射主从2路射频信号,实现无线信号冗余覆盖,主信号比备信号高6;4、相邻两个之间用漏缆连接,实现隧道内信号交织覆盖。
无线连接示意图1、连接2根漏缆示意图:2、连接1根天线、1根漏缆3、连接2根天线4、分别连接2根天线、1根漏缆模块指示灯说明:电源指示灯状态光纤模块灯状态说明控制卡指示灯状态3)直放站内置漏缆监控功能,为铁路隧道信号覆盖的漏缆提供监测。
GZF800-III型光纤直放站作业指导书(最终)
GZF800-IIICDMA移动通信光纤直放站工程作业指导书产品型号:GZF800-III型CDMA移动通信光纤直放站代号:部门: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服务部拟制:喻俊 2004年11月06日审核:年月日标准化:年月日批准:年月日前言本书的编写主要面对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施工、开通、维护方面的基本操作方法,适用型号为GZF800-III型光纤直放站。
本指导书适用于以下机型:本公司产品在研发过程中秉承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今后产品如有升级,将另行说明。
说明:本书的使用者为取得客服一级专业等级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
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1)1.1 概述 (1)1.2 系统功能和特点 (2)1.2.1 功能简介 (2)1.2.2 系统特点 (2)1.2.3 传输距离 (3)1.3 系统框图 (4)1.4 技术指标 (5)1.5 光路应用方式 (6)1.5.1 一拖一 (6)1.5.2 一拖多 (7)第二章系统安装 (8)2.1 安装要求 (8)2.1.1 基本安装条件 (8)2.1.2 建议安装条件 (8)2.2 安装流程 (9)2.3 工程准备 (10)2.4 硬件安装 (11)2.4.1 近端机的安装 (11)2.4.1.1 设备安装 (11)2.4.1.2 无线MODEM安装 (11)2.4.1.3 耦合基站信号 (12)2.4.1.3 近端单元连线示意图 (13)2.4.2 光纤的安装 (14)2.4.3 远端机的安装 (14)2.4.4 天馈线安装 (15)2.4.4.1 重发天线及连接的馈线 (15)2.4.4.2 室外天线安装 (16)2.4.4.3 室内天线安装 (17)2.4.5 电源和接地 (18)2.4.5.1 连接电源 (18)2.4.5.2 接地 (18)第三章监控软件操作 (19)3.1 网管的登录 (19)3.2 直放站的添加 (19)3.2.1 节点添加 (19)3.2.2 添加直放站的参数选择 (20)3.4 直放站参数设置 (21)3.4.1 编号设置 (21)3.4.2 通信参数的设置 (21)3.4.3 告警使能的设置 (22)3.4.5 衰减量的设置 (22)3.4.6 开关量的设置 (22)3.4.7 非功率门限的设置 (23)3.4.8 参数校准的设置 (23)3.4.9 智能参数的设置 (23)3.4.10 工程智能的设置 (24)3.4.11 隔离度的设置 (24)3.4.12 上行(下行)调测的设置 (24)3.4.13 单片机复位设置 (24)3.4.14 信道映射表的设置 (24)3.5 直放站参数查询 (25)3.5.1查询通信参数 (25)3.5.2查询直放站参数 (25)3.6 MODEM联机测试步骤 (25)第四章设备的开通 (27)4.1 调测流程 (27)4.2 调测工具及仪表 (27)4.3.1 天馈调整 (28)4.3.2 测量天馈系统的驻波比 (28)4.3.3 测量输入电压 (28)4.3.5 直放站参数调试 (28)4.3.5.1 准备工作 (28)4.3.5.2 光路测量 (29)4.3.5.3 参数调试 (29)4.4 上下行平衡和上行干扰 (31)4.5 一拖多调试注意问题 (31)4.5.1 远近效应 (31)4.5.2 上行底噪 (31)4.5.2.1 直放站并联时的上行底噪 (31)4.5.2.2 直放站串联时的上行底噪 (32)4.5.2.3 直放站混联时的上行底噪 (32)4.5.2.4 直放站上行底噪调整 (32)4.6 网络测试 (33)4.6.1 呼叫测试 (33)4.6.2 路测分析 (33)4.6.3 基站数据 (34)4.6.4 常见问题分析 (35)第五章系统维护 (36)5.1 系统维护的基本要求 (36)5.2 维护工具、仪表、材料 (36)5.3 维护测试 (36)5.3.1 交流供电电压的测试 (37)5.3.2 电源模块直流输出电压的测试 (37)5.3.4 光纤通路检查 (37)5.3.5 天馈系统的驻波比测试 (38)5.3.6 呼叫测试 (38)5.3.7 监管测试 (38)5.3.8 接地系统的检查 (38)5.3.9 馈线接头防水检查 (39)5.3.10 设备内部检查 (39)5.4 保养维护 (39)5.5 模块更换 (39)5.5.1 卸载模块 (39)5.5.2 标记模块 (39)5.5.3 模块返修 (39)5.5.4 更换模块 (40)5.5.5 设备还原 (40)第六章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 (41)6.1 监控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 (41)6.1.1 监控软件无法连通直放站,显示“通信链路故障” (41)6.1.2 拨号失败 (41)6.1.3 短消息发不出去 (42)6.1.4 拨号方式下收信息超时 (42)6.1.5 直接串口情况下超时 (43)6.1.6 初始化Modem失败 (43)6.2 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 (44)6.2.1 远端下行输入与下行输出值不稳定 (44)6.2.2 下行信号良好,拨打1001难以上线 (44)6.2.3 搜索窗参数设置 (44)6.2.4 设备参数设置 (45)6.2.5 上行底噪的降低 (45)第一章系统概述1.1概述CDMA移动通讯是利用空中无线信道来通讯的,而无线传播受地形地物的影响较大,并且基站的数量和布放地点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移动通讯网络中存在有许多无线覆盖盲区或无线信号干扰区,造成移动用户不能接入、掉话或者通话质量降低。
光纤直放站使用说明书
光纤传输直放站使用说明书2008年11月-i-前言版本所有,侵权必究。
本公司公司对本手册保留一切权利。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公司的书面许可,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手册(包括电子版本)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传播。
本手册仅供参考,如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本使用说明书介绍了光纤直放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在安装和使用该设备之前,请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
设备安全使用要则1.天线与设备连接或断开电缆前必须切断设备电源。
射频信号接口严禁空载。
2.本设备的射频信号接口均盖上护罩,防止杂物、水落入。
3.不得随意拆开设备或更换部件,以免损坏设备。
4.不得用手触摸机盘上的元器件、走线及插头座中的金属导体。
因维护需要必须触及时,应采取静电防护措施。
5.通信设备必须注意对强电和雷击的防护,以免将强电或雷电引入设备。
6.光纤接口在暂时不用时要盖上防尘帽,特别是在移动、搬运等操作前确认防尘帽已盖好。
7.光纤注意不要过强弯曲和挤压等,光纤注意加贴可靠的路由标签以免出错。
-ii-目录前言 (II)第一章系统概述......................................................................................................................................... 11.1概述................................................................................................................................................... 11.2系统功能和特点............................................................................................................................... 21.2.1功能简介................................................................................................................................... 21.2.2系统特点................................................................................................................................... 2第二章系统结构. (3)2.1系统框图 (3)2.2工作原理 (3)2.3主要技术指标 (4)2.4技术条件 (4)2.5设备特点 (5)第三章设备开通 (6)3.1概述 (6)3.2设备安装 (6)3.2.1基本安装条件 (6)3.2.2建议环境要求 (7)3.2.3安装流程 (7)3.3设备开通 (14)3.4关键指标 (14)第四章系统调测 (16)4.1光纤直放站系统的一般调测步骤 (16)4.2系统调试 (16)4.2.1天馈调整 (16)4.2.2测量天馈系统的驻波比 (17)4.2.3测量输入电压 (17)4.2.4光路测量 (17)4.2.5场强测试与电平调整 (17)4.2.6参数调试 (18)4.2.7远端机下行输出功率测试 (18)-i-4.2.8呼叫测试 (19)第五章日常维护 (20)5.1系统维护的基本要求 (20)5.2维护工具、仪表、材料 (20)5.3维护测试 (20)5.4本地调测软件调测 (20)5.4.1交流供电电压的测试 (21)5.4.2电源模块直流输出电压的测试 (21)5.4.3下行输出功率的测试 (21)5.4.4光纤通路检查 (21)5.4.5天馈系统的驻波比测试 (22)5.4.6呼叫测试 (22)5.4.7监管测试 (22)5.4.8接地系统的检查 (22)5.4.9馈线接头防水检查 (22)5.4.10设备内部检查 (23)5.5保养维护 (23)5.6故障和告警处理 (23)第六章包装、运输和贮存 (24)6.1设备包装 (24)6.2设备运输及搬运 (24)6.3设备存储 (24)第七章附则 (25)-ii-第一章系统概述1.1概述近年来,我国的移动通信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开设了移动电话业务。
D3 系列 C-CMTS 操作指南
D3系列C-CMTS JH-HE3416操作指南关于文档版本版本文件名称描述发布日期V1.0JH-HE3416Guide v1.0原始版本2013-05 V1.1JH-HE3416Guide v1.1第四章重写2013-09V1.2JH-HE3416Guide v1.2第四章增加4.23后的内容。
第五章重写。
2013-11包装说明感谢您购买和使用D3系列电缆调制解调头端系统设备。
为使您所购买的设备能长期稳定的工作,在使用前请务必详细阅读本用户手册。
警告: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插拔CMTS设备同轴电缆接头。
否则,由此造成的设备损坏由用户自行负责。
提示:请您在阅读本手册过程中,特别注意在提示后以黑体字和楷体字表达的重要信息。
⏹CMTS设备完整包装清单当您打开CMTS设备外包装纸箱后,请首先确认您所购买的CMTS设备是否完整。
如果存在设备外观损坏、配件短缺的情况,请尽快与您的经销商联系。
序号名称内容描述数量1设备JH-HE3416CMTS一台2电源线一根3网线1000M/100MBase-T双绞线一根4串口线DC3.5mm立体声插头转RS232(DB9母头)一根5光盘一张⏹光盘中重要文件列表序号文件名描述1JH-HE3416Guide v1.2C-CMTS设备及网管软件操作手册关于本手册本文档说明了D3C-CMTS在DOCSIS兼容环境中安装、操作和排除故障的必要步骤。
适用范围本文档供配置和操作CMTS的有线服务运营商和系统管理员使用。
本文档假定读者已对基于TCP/IP协议和混合光纤同轴(HFC)电缆网络的日常操作和维护比较熟悉。
本文档内容本手册包含以下内容:命令行(CLI)管理CMTS说明用于管理和配置CMTS的命令行界面,以及各种调试命令。
本手册使用的约定本手册使用了多种字体和符号来区分界面显示文本与用户选择和输入文本:突出显示用法示例粗体关键字:出现CLI提示符时,需要逐字键入的文本。
D3>exit斜体在命令中,指示需要用实际值替换的参数。
光纤连接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光纤连接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已经成为了现代通讯的主流,而光纤连接器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操作的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通讯质量,还会影响到设备的寿命和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光纤连接器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一、光纤连接器的安全操作1. 正确的连接方式在连接光纤连接器时,应该先使其表面干净并插入对应的插槽中,不使用暴力手段强插或直接拔出。
为了避免损坏连接器和光纤,需要注意一下几点:•连接器的入口端应保持清洁,未被污染。
•连接插件的插头方向必须正确,插进去时应当觉得阻力较大。
•当拔出插件时,要迅速且单次操作,不应来回摇晃。
2. 注意安装环境光纤连接器的安装环境也非常重要,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以下情况:•避免高温、低温等极端环境下的安装。
•避免连接器处于能直接接触有害气体的场所,如尘土、腐蚀性气体等。
•避免安装在易受物理损害的场所。
插拔光纤连接器时应避免把对光纤的弯曲角度过大,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松紧度和拧紧方式。
过大的弯曲角度会导致光纤破损,甚至会导致通信中断。
4. 避免挤压放置光纤连接器的地方应该干燥,通风且安装应牢固,以便免受到外界挤压,影响其内在结构的稳定。
光纤连接器应按照标准放置,严禁压扁或堆放。
二、光纤连接器的保养规程无论是光纤连接器还是其他设备,都需要定期的保养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光纤连接器也不例外。
下面将介绍光纤连接器的保养规程。
1. 常规清洁光纤连接器表面应该时刻保持干净,并且要定期的清理以保证良好的使用效果。
在清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避免研磨后的磨屑和清洁剂堵塞插孔。
•避免刮伤连接器表面,使用干净软布进行抛光。
•不使用含有煤油及酒精的清洁剂,以免损坏光纤。
光纤连接器在保养过程中,需要避免连接器受到潮湿和沾水,这应该是最基本的保养常识。
为避免连接器沾水,应该尽量避免放在容易受潮的环境中,并且在保养回归使用时,应该尽量保证其内部干燥。
3. 检查连接在连接光纤连接器时,防止因连接不良导致通信中断化。
放大器光纤放大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放大器光纤放大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光纤放大器是一种用于放大光信号的装置,它将光信号放大到比原来更强的水平。
光纤放大器在通信和传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满足大容量、高速度、长距离、高稳定性等要求。
为了确保放大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使用和保养时需要严格遵守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在进行放大器操作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认设备正常工作状态:确认放大器是否连接正常,是否有运行故障和告警。
如有告警应及时处理。
•确认工作环境:放大器应在干燥、通风良好、温度稳定的环境下使用。
严禁在潮湿、尘土飞扬的环境下使用放大器。
•检查连接线路:要确认连接线路的接头是否松动或锈蚀,并检查连接线路是否正确连接。
•检查光纤:如有光纤连接,要确保光纤的接口清洁无损伤。
•穿戴防静电手套:在操作放大器前应做好静电防护,穿戴防静电服和手套。
2. 操作过程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以下规程:•操作规范:在操作放大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对设备和周边设备进行准确操作。
•避免碰撞:放大器不可受到机械碰撞或震动,以免影响使用效果。
•避免高温:放大器的使用温度一般在0℃~40℃之间,因此要避免放大器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避免污染:不要将放大器置于灰尘、水雾和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下,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寿命。
•警惕突发情况:如果放大器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使用,不得强行使用,以免引起更大的损失。
•记录操作日志:在完成操作后,需记录相应的操作日志。
3. 操作后准备在完成操作后,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关闭设备:在关闭放大器前,要先关闭相应的电源,再进行其他操作。
•拆卸连接线路:在拆卸连接线路时,要遵循“先关电源,后拆卸”的顺序。
•清理设备表面:设备表面若有污渍,可用棉布轻轻擦拭。
•记录操作日志:在完成操作后,需记录相应的操作日志。
保养规程为了确保光纤放大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需要按照以下保养规程进行保养:1. 日常保养日常保养是指对设备平时的清洁和维护,主要包括:•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应每周定期用干净的棉布或专用细毛刷等清洁设备表面,不要使用化学溶剂。
光纤机的使用说明和方法
光纤机的使用说明和方法
光纤机的使用说明和方法如下:
1. 光纤机应放置在平稳、无振动、无尘、无腐蚀性气体、无强磁场干扰的环境中,并保持干燥。
2. 使用光纤机时,应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并确保电源接地良好。
3. 光纤机应避免频繁启动和停止,以确保其使用寿命。
4. 在使用光纤机时,应避免用力拉扯光纤,以免损坏光纤或光纤接头。
5. 如果光纤机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关闭电源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6. 光纤机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通过遵循这些说明和方法,您应该能够正确地使用光纤机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光缆线路设备维护技术手册..
光缆线路设备维护技术手册本手册旨在介绍光缆线路设备的维护技术,包括检查,保养和维修等方面的知识。
光缆线路设备是通信产业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对于确保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持这些设备的稳定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1. 设备检查在设备安装后的前几周,建议进行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这可以帮助发现任何不正常的问题并及早解决,因此建议检查以下方面:1.1 光缆线路检查光缆线路是否连接正确,是否存在断线等情况。
同时也需要检查光缆线路是否受损。
如有损坏需及时更换,以确保信号传输的正常。
1.2 光缆终端设备检查光缆终端设备是否正确连接。
确保每个设备的电源都已打开,通信接口连接了正确的线路,并通过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1.3 光放大器检查光放大器的工作情况。
光放大器或称为信号放大器,是光缆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必要设备。
因此,在检查过程中需确保光放大器的连接是否稳定,以及光能否顺畅地穿过光放大器。
2. 设备保养设备保养是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设备保养包括以下方面:2.1 系统检测定期进行系统检测可帮助我们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
检测包括检查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结构是否完好并适当,以及设备是否遵循指定的操作过程。
2.2 清洁保持设备清洁,不仅可以避免粉尘和杂物的积累,还可以使设备各部分的接触面保持干净。
这样可以避免部件因变形或氧化而失去接触的能力,从而导致设备性能降低。
2.3 防静电防静电是一种保护设备的行为,我们可以做三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来保护设备:1.戴上防静电手套2.穿上防静电鞋3.使用专用的防静电清洁液2.4 温度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范围是保护设备的重要措施之一。
设备应放置在适量的通风和冷却环境中,以保证温度和湿度范围。
通风和冷却环境可能需要安装附加的加热器或冷却器。
3. 维护当设备出现问题时,我们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
在维护过程中,我们建议遵循以下方面:3.1 问题排查如果设备无法正常工作,首先要对其进行问题排查。
光纤连接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光纤连接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安全操作规程1.维护连接器的清洁:保持连接器的干净是确保通信质量和延长连接器使用寿命的关键。
在接触连接器之前,要先用无碟洗涤剂清洗手部。
使用棉签蘸取光纤专用清洁剂,轻轻擦拭连接器的连接面。
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光纤的末端,以免污染连接器和损坏光纤。
2.避免频繁插拔连接器:过度插拔会导致连接器磨损和损坏,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和设备寿命。
插入和拔出连接器时,要保证动作轻柔,并将连接器保护盖放置在干净的平面上,避免损坏。
3.防止连接器损坏:连接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脆弱部件,容易受到损坏。
在操作连接器时,要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
连接器不应使用过大的力量插入,以免损坏连接器和光纤。
4.禁止连接器露天使用:连接器应该在适当的环境下使用,避免暴露在灰尘、湿气和高温环境中。
在不使用连接器时,应将其保护盖置于连接器上,以防尘、水和其他污染物进入连接器内部。
5.定期检查连接器:定期检查连接器的连接面是否有污染物、划痕、磨损等情况。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清洁或更换连接器以确保通信质量。
二、保养规程1.建立连接器使用记录:建议对连接器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使用时间、清洁情况、更换情况等。
这样可以实时掌握连接器的状况,以便及时维护和更换。
2.定期清洁连接器:定期对连接器进行清洁是保证通信质量的重要步骤。
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如每月或季度)进行一次清洁。
保持连接器的干净有助于减少信号损耗和故障。
3.替换老化连接器:连接器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一旦出现老化或损坏,应立即更换,以防影响通信质量。
建议根据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和所处环境,定期更换连接器。
4.儲存和保护连接器:在不使用连接器时,应存放在干燥、清洁、无尘的环境中,以防尘、水和其他污染物对连接器造成损害。
同时,应将连接器保护盖盖好,避免连接器末端受到损伤。
5.牢固连接器的固定件:连接器固定件是连接器使用的重要部分,应确保固定件处于稳定且牢固的状态,以防止连接器的摇晃和松动现象。
数字光纤直放站用户手册
GSM900/DCS1800 数字光纤直放站
用户手册
深圳市西瑞克斯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Shen Zhen Cylix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Ltd.
密级:公开
GSM900/DCS1800 数字光纤直放站用户手册
目录
第一章 系统概述 ...................................................................................................................... 3 1.1 概述 ............................................................................................................................... 3 1.2 基本原理 ....................................................................................................................... 4 1.3 组网方式 ....................................................................................................................... 5 1.4 产品特点 ....................................................................................................................... 7 1.5 技术指标 ....................................................................................................................... 8 1.5.1 主要技术指标 .................................................................................................. 8 1.5.2 机械特性 .......................................................................................................... 9 1.5.3 接口 .................................................................................................................. 9
光纤直放站使用手册
前言本手册的用途和对象用途:为了保证奥维光纤直放站直接耦合型(以下简称为:光纤直放站)设备安装质量符合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质量标准规范,特制定本手册。
本手册详细介绍了光纤直放站AW900A—6002L和本地监控测试软件,叙述了光纤直放站AW900A-6002L的用途、安装、功能、操作、开通及维护。
对象:本手册适用对象为光纤直放站AW900A-6002L安装与开通人员、工程督导及其他相关人员.声明:由于直放站产品和监控测试软件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本手册中的内容可能与实际产品不完全相符,敬请谅解。
如需查询产品的更新情况,请联系当地分支机构。
目录前言 (i)1、安全 (1)1.1、安全说明 (1)1.2、安全须知 (1)1.2.1、高压 (1)1.2.2、供电 (1)1.2.3、雷雨 (1)1.2.4、静电 (1)1.2.5、电池 (2)1.2.6、接地 (2)1.2.7、高温 (2)1.2.8、重量 (2)1.2.9、标识 (2)1.2.10 信号 (2)1.2.11 人员 (2)2、概述 (3)2.1、主要用途 (3)2.2、适用范围 (3)2.3、分类 (3)2.4、型号说明 (3)2.5、工作条件 (3)2.6、工作原理 (3)2.7、原理框图 (4)2.8、内部结构示意图 (5)2.9、主要技术指标 (6)3、包装与运输 (7)3.1、包装 (7)3.2、运输 (7)4、设备安装开通流程 (8)4.1、工程勘测 (9)4.2、工程设计 (9)4.3、工程施工 (9)4.4、开箱验货 (9)4.5、硬件安装 (9)4.6、检查及上电 (9)4.7、软件安装 (9)4.8、系统开通和测试 (9)4.9、验收割接 (10)4.10、系统运行 (10)5、硬件安装 (10)5.1、安装前准备 (10)5.1.1、工程方案 (10)5.1.2、站址选择 (10)5.1.3、室外安装 (10)5.2、安装工具 (11)5.3、拆箱与清点货单 (11)5.3.1、产品拆箱 (11)5.3.2、清点货单 (12)5.4、设备安装 (12)5.4.1、近端机安装组成部分如下 (12)5.4.2、安装步骤 (12)5.4.3、远端机安装(室内) (14)5.4.4、远端机立杆安装 (15)5.5、接地 (16)5.6、供电系统 (16)5.7、射频电缆连接 (16)5.8、备用电池连接 (16)5.9、SIM卡插装 (16)5.9.1、SIM卡插装方法 (16)5.9.2、Modem 状态指示灯 (16)6、开通与调试 (17)6.1、直放站调试所需工具 (17)6.2、直放站开通调试流程 (18)6.2.1、天馈系统的驻波比测试 (19)6.2.2、近端机耦合器的选取 (19)6.2.3、远端机输入、输出的测试 (19)6.2.4、光纤直放站的上行噪声 (20)6.2.5、光纤直放站上下行链路平衡 (20)6.2.6、拨打测试 (20)6.2.7、路测 (20)7、监控软件 (22)7.1、监控软件概述 (22)7.2、软件安装环境 (22)7.3、监控软件使用 (22)7.3.1、查找正确串口 (22)7.3.2、启动监控软件 (23)7.3.3、选择设备类型 (24)7.3.4、设备状态和参数设置 (24)7.3.5、功能设置 (25)7.3.6、监控程序升级 (26)8、安泰信5011频谱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28)8.1、校准仪表 (28)8.2、最大输入和功率显示 (28)9、安立手持频谱Spectrum Master(MS2711D)基本使用方法 (28)10、光纤直放站常见故障处理 (31)11、直放站产品型号说明 (32)1、安全在安装和操作奥维光纤直放站AW900A-6002L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安全须知,认真遵守安全事项。
光纤设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光纤设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光纤设备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信号传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使用光纤设备需要注意其安全操作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和保障通信的正常进行。
安全操作1. 设备安装在设备安装前,需要仔细查阅设备的使用说明书、部署图纸等信息,确保设备安装符合标准和要求。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设备安装应该保持水平,并且放置在干燥、稳固的地面上。
•设备周围应该保持通风良好,并且避免靠近磁场干扰源。
•设备周围应禁止存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质,禁止在设备周围吸烟、喝酒等行为。
•设备电源接线前,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并且接地线连接良好。
•在连接光纤前,应注意光纤的光纤衰减值和连接方式是否符合设备要求。
2. 设备操作在设备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操作前需要了解设备的常规操作流程和操作注意事项。
使用前需要查阅设备使用说明和操作手册,以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流程。
•使用设备时应该保持设备的干燥和清洁,并且避免使用硬物和尖锐物品碰撞设备。
•设备操作过程中应该避免电源和光纤连接断开,如有需要更换或调整,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流程进行。
3. 设备维护在设备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设备维护前需要切断设备电源,并且使用指定的维护工具和清洁用品进行清洁和维护。
•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应该遵守设备维修规程和相应的操作流程。
•设备维修中涉及到的零部件需要经过检查和测试后才能进行更换。
保养规程1. 日常保养日常保养是设备保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养要做到位,才能避免设备故障发生。
常规保养主要包括设备清洗、设备检查等操作。
具体操作如下:•设备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清洗,确保设备表面干爽无尘,并定期更换滤网。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源、光源等零部件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理和更换相应部件。
•定期检查设备的光纤连接、衰减和保养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修理和维修。
2. 进阶保养进阶保养是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主要包括设备的定期保养和设备的维修保养。
系列光纤单元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系列光纤单元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本文档旨在为光纤单元使用者提供有关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的指导,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以下是相关规定和建议。
安全操作规程1.本设备仅适宜用于指定电压电源,并且只能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
任何非授权人员禁止进行操作。
2.在操作之前,请确认所有电源均为关闭,并在断开电源、打开盖板或拔下模板、电缆和组件等前,使用静电手套等工具对自己和设备进行静电消除操作。
3.严禁在操作时使用任何带有碎片、钩子或尖锐边缘物品的工具,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或伤害。
4.在使用本设备时,请勿向设备内部投放任何物品。
如果需要操作,请确保手部拿取清晰、无擦伤的清洁棉。
任何外部物品的投入都会导致设备崩溃,甚至会造成伤害。
5.在紧急情况下,请直接断开电源,或者按照紧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保养规程1.请在使用前仔细阅读相关手册,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设备维护期间,必须停止使用设备,确保设备为零状态,在清洗、采集和数据分析时能够获得准确的数据。
2.请确保设备与储存期间的基本标准相同。
在存储和使用设备的同时,建议按照相关表格规定的时间进行检测清洁。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本着“检查”、“维护”、“记录”的原则,记录设备的使用状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3.请避免将设备接近任何液体物质(包括剂量、溶剂等)同时使用,并保证设备无水、无水蒸气。
此外,建议在设备的使用环境中,进行除湿处理,以确保设备正常运作。
任何液体物质的渗入都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或者损坏。
4.请确保设备正常保修期和使用寿命,以及是否需要更换零部件。
在更换零部件时,应正确选择正宗、专业的厂商,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5.请注意及时防止设备内积灰,以保证设备良好使用。
在清洁时,请采用轻柔的方式,不要使用硬物品接触设备。
注意安装此设备是否防湿、防尘,设备在时间过长,运作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应该就地修理。
光纤维修手册
光纤维修手册1. 引言光纤技术作为现代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然而,光纤线路的故障维修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性,特编写此光纤维修手册,以帮助维修人员进行故障判断和修复。
2. 光纤基础知识2.1 光纤的构成光纤主要由纤芯、包层和外护套组成。
纤芯用于传输光信号,包层则用来保护光纤。
2.2 光纤的分类根据光纤的传输模式,可将其分类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适合远距离传输,而多模光纤适用于近距离传输和局域网。
2.3 光纤的常见故障光纤线路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纤芯断裂、光纤弯曲过小、包层磨损等。
这些故障会导致信号传输质量下降或中断。
3. 光纤维修步骤维修光纤线路的一般步骤如下:3.1 故障定位使用光纤测试仪等设备对线路进行检测,确定故障位置和类型。
3.2 故障处理根据故障类型,采取适当的维修措施。
如出现纤芯断裂,可采用熔接或接续光纤的方法进行修复。
3.3 修复验证维修完成后,使用测试仪器重新检测修复后的线路,确保信号传输质量符合要求。
4. 光纤维修工具4.1 光纤熔接机光纤熔接机是用来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光纤进行熔接的设备。
在纤芯断裂等情况下,可用光纤熔接机进行焊接。
4.2 光纤清洁工具光纤清洁工具包括纤维笔、清洁纸等,用于清洁纤芯和连接器的污垢,以确保信号传输质量。
4.3 光纤测试仪光纤测试仪可用于测试线路的信号强度、衰减等参数,以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
5. 光纤维修注意事项5.1 安全第一在进行光纤维修时,必须保证自身的安全。
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意外发生。
5.2 仔细操作在操作光纤维修设备时,要仔细操作,避免对设备和光纤造成损坏。
5.3 保持清洁在进行光纤连接和维修时,要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灰尘和污染物对光纤的影响。
6. 总结光纤维修是保证通信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手册,维修人员可以了解光纤基础知识、维修步骤和工具,掌握光纤维修的技能和注意事项,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性,确保通信信号的正常传输。
直放站网管系统维护手册
添加直放站本系统中创建设备并纳入监控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方法是通过数据导入工具批量导入,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在用户操作界面上创建录入并启动监控。
创建设备时输入设备的基本信息和相关参数。
对于室外系统,需要输入设备编号和设备类型;对于室内系统,只需选择室内系统类型即可,而不需理会该室内系统是否有覆盖端及其数量和设备类型,系统联机后自动识别。
本系统的设备信息可以最大限度地修改,不但可修改变通的设备信息,还可修改设备编号、设备类型等关键信息。
1)如何创建直放站?操作步骤如下:例如:要在“天河区”增加一个叫“百汇广场”的直放站。
步骤1:创建直放站时,先从主界面左边页面进入管理检索树,若不在该页面添加时,系统会提示用户先进入。
从管理区树状图中,选择该站点所属的行政区域天河区,来定位新增站点的位置和建立父节点。
步骤2:点击“拓朴管理→创建直放站”选项,或直接在管理树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增加直放站功能项,启用添加直放站功能。
步骤3:增加直放站功能启用后,在地图上找到要创建站点的地图位置,按下鼠标左键,系统弹出增加界面。
创建设备的界面由基本信息(如图2-4-2示)和其他信息(如图2-4-3示)两个页面组成。
其中页面包括设备信息、监控信息、地理信息三部分;其他信息页面包括工程信息、频点信息两部分。
界面中所有的输入栏,都可以通过手工录入,或点击右边的“”下拉按键,选择相应的内容。
图2-4-2 直放站添加基本信息编辑界面图2-4-3 直放站添加其他信息编辑界面了各项设备信息,才能保证OMC对设备的监控。
其中直放站设备的网络类型不能出错,如果类型不对监控将不能实现;同样所有站点的电话号码也要输入正确;还有设备站点所处地图位置的经度、纬度也必须精确填写。
基本信息:是指直放站设备信息。
主要包括:设备所属场所(即:室内/室外设备)、设备网络类型、设备中英文名称、设备类别(即:移频直放站/选频直放站/宽带直放站/光纤直放站/室内覆盖系统)、型号、设备厂家、代维厂家、机身编号、安装及开通日期等基本的资料。
直放站及室内覆盖系统维护手册
3.1.3 直放站覆盖区通话断续、单通或掉话 ............................. 31 3.1.4 直放站覆盖区通话等级高(>3 级) ............................... 31 3.1.5 直放站干扰基站 ............................................... 31 3.1.6 直放站监控问题 ............................................... 31 3.2、 故障原因分析 .................................................... 32 3.2.1 信源问题 ..................................................... 32 3.2.2 设备问题 ..................................................... 32 3.2.3 天馈线系统问题 ............................................... 32 3.2.4 开通调试问题 ................................................. 33 3.2.5 光路问题(只针对光纤直放站) ................................. 33 3.2.6 监控问题 ..................................................... 33 3.2.7 电源问题 ..................................................... 34 3.2.8 勘测设计 ..................................................... 34 3.2.9 外部干扰 ..................................................... 34 3.2.10 人为或自然破坏 ............................................... 34 3.3、 故障检修方法 .................................................... 34 3.3.1 远程检测 ..................................................... 34 3.3.2 现场检测 ..................................................... 34 3.4、 故障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 35 3.5、 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 35 3.6、 典型与特殊故障案例 .............................................. 37 3.6.1 直放站上行干扰的排查 ......................................... 37 3.6.2 驻波高引起覆盖信号质量差 ..................................... 39 3.6.3 接法错误导致分集接收告警 ..................................... 40 3.6.4 基站参数设置问题出现有信号不能打电话 ......................... 40 3.6.5 功率问题导致断开天馈系统后,不上报驻波比告警 ................. 41 3.6.6 重叠覆盖引起下行质差严重导致掉话 ............................. 41 3.6.7 Modem 信号问题导致站点经常轮询失败 ............................ 42 3.6.8 频率干扰引起覆盖区内有部分手机有信号,有部分手机没有信号 ..... 42 3.6.9 室内分布系统器件原因导致上行有 4 级以上干扰 ................... 43 3.7、 监控告警原因分析与检测方法 ...................................... 43
光纤通信系统维护技术手册
光纤通信系统维护技术手册一、维护前准备工作光纤通信系统维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以下是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1.1 制定维护计划制定维护计划是为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必要前提。
维护计划主要包括维护周期、维护时间、维护范围、维护人员等内容。
1.2 熟悉系统架构熟悉光纤通信系统的架构有助于快速诊断故障。
熟悉系统架构包括了解系统主干线路、分支线路、终端节点等组成部分,掌握每个部分的作用和联系。
1.3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维护光纤通信系统需要一些专用的工具和设备,如OTDR光时域反射仪、光纤噪声仪、光功率计、光源、端面清洁棒、连接器清洁剂等,这些设备将帮助工作人员快速找出故障根源。
1.4 完成检查维护记录检查维护记录包括光纤连接器的清洁情况、光功率检测记录、光纤长度及损耗记录等。
记录的资料将帮助工作人员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快速发现故障。
二、维护操作指南光纤通信系统的维护操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标准。
以下是光纤通信系统维护操作指南:2.1 光纤的清洁光纤的清洁是光纤通信系统维护的重要环节。
通信系统中的连接器等部件经长时间使用会附着灰尘或油污,导致信号衰减或信号受阻。
使用专用端面清洁棒和清洁剂进行清洁可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2.2 光功率检测光功率检测是判断光纤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检测时需要确保光源的功率稳定、光纤没有折断或损坏等条件。
通过检测系统各部分的功率值,可以比对历史数据,判断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2.3 OTDR检测OTDR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纤的长度和损耗的光时域反射仪。
它可以提供光纤长度、断点、连接器损耗、纤芯或折射率异常等信息,可用于判断系统的故障位置以及类型。
三、应急处理方案光纤通信系统的故障处理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能力。
以下是应急处理方案:3.1 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快速判断故障类型是修复故障的重要前置要求。
可以利用OTDR、光功率计等设备快速定位光纤连接器失效、纤芯断裂、光纤受损或局部信道障碍等故障。
系列简易光纤放大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系列简易光纤放大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光纤放大器是一种用于增强光信号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激光器、光纤传感等领域。
为了确保光纤放大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系列简易光纤放大器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要点。
2. 安全操作2.1 系统连接•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确保系统的电源已断开,并将主电源开关关闭。
•检查光纤放大器及相关设备的连接,确保连接正确、牢固。
•若需要进行布线和接线,请确保在低压下进行,避免触电和短路现象的发生。
2.2 电源管理•使用专用的电源插座,确保插座与电源负载匹配。
•避免电源过载,不要将额定功率超过电源容量的设备连接在同一电源线路上。
•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和插座,并确保无损坏、漏电等现象。
2.3 防尘措施•光纤放大器的操作环境应保持洁净干燥,避免尘埃、霉菌等物质附着在设备表面,影响设备性能和寿命。
•定期使用专用的电子设备清洁剂清洁设备表面,避免使用含酸碱等化学物质,以免损坏设备表面。
2.4 温度和通风•确保光纤放大器的工作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设备造成损坏。
•避免将光纤放大器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过热和光纤老化。
•确保设备周围有足够的空间,保证通风良好,避免设备过热。
2.5 过载保护•根据光纤放大器的规格和额定功率,不要超过设备的额定功率进行使用,避免过载现象的发生。
•定期检查设备的过载保护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一旦发生过载现象,及时处理和排除故障。
3. 设备保养3.1 定期清洁•定期检查和清洁设备内部的滤波器、散热器、光纤接口等部分,确保其干净无尘。
•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和清洁剂,或者按照设备生产商的指导手册进行清洁。
3.2 防护措施•避免将液体、金属、化学品等物质溅入设备内部,避免引起短路和腐蚀等损害。
•使用设备时,避免过度震动和碰撞,以免损坏设备内部的连接和元件。
3.3 定期维护•根据设备的使用时间和工作情况,制定定期维护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3光纤直放站远端机维护手册(A)C3光纤直放站远端机维护手册编制者谌静维2014-01-24 标准化冯亚艺2014-01-26 校对周峰2014-01-26 批准赵正连2014-01-27 审核张涛君2014-01-26 版本 A工艺周冬苏2014-01-26 编码6570209006C1365.51.00WS历次版本发布情况版本主要变更内容更改号日期A 初始版本2014-1-20产品维护手册MAINTENANCE MANUALC3光纤直放站远端机(A)上海新干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目录1前言 (1)2概述 (2)2.1产品概述 (2)2.2术语和定义 (2)2.3系统功能 (2)2.4系统组成 (3)2.5系统连接图 (3)3主要技术指标 (4)4工作原理 (5)4.1 远端机工作原理 (5)4.1.1组成 (5)4.1.2连接 (6)4.1.2接口 (6)4.1.3原理框图 (6)4.1.4主要模块 (7)4.1.4.1双工器 (7)4.1.4.2光模块 (7)4.1.4.2功放 (8)4.1.4.2低噪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4.2电源 (9)4.1.4.2主控板 (10)5设备测试 (10)5.1测试依据 (10)5.2 测试条件 (10)5.2.1测试仪表 (10)5.2.2测试环境 (10)5.3测试方法 (10)5.3.1标称输出功率 (10)5.3.2最大增益及误差 (11)5.3.3增益调节范围 (11)5.3.4噪声系数 (11)6开通和调试 (12)6.1开通准备 (12)6.2开通 (12)6.2系统调试 (12)6.2网管调试(可选) (12)6.2开通记录 (12)7系故障分析与处理 (13)8 维护与维修 (14)8.1供电维护 (14)8.2主机维护 (14)8.2天馈维护 (14)附录A (15)附录B (17)附录C (20)1前言本操作维护手册适用于ZGYD900型GSM-R光纤直放站远端机产品。
本维护手册供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维修使用。
它包括主要的设备维修服务信息。
本手册适用于A、B级培训的教材。
A级培训:培养高级使用人员,能熟练使用和维护设备,能对各类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能对设备电原理图进行分析。
B级培训:培养中级维护人员,能熟练使用和维护设备,能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
2概述2.1产品概述GSM-R光纤直放站是我公司研发的GSM-R通信系统配套产品之一,近端站配合远端站工作,主要用于延伸GSM-R基站场强覆盖范围,特别适合于解决弱场区问题,也可以用于解决盲区的场强覆盖。
尤其适合现有移动网的扩充和延伸,具有投资省、工期短、收效快等优点。
光纤直放站是利用光传输损耗低的特性,以光纤为传输介质来传输射频信号的直放站。
上海新干通的GSM-R光纤直放站频段为885-889/930-934(中国铁路通信GSM-R);上海新干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GSM-R光纤直放站近端机由开关电源、双工器、射频检测、射频放大器、光传输模块、监控系统等组成;远端机由开关电源、双工器、低噪声放大器、高功率放大器、光模块、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等组成。
2.2术语和定义GSM:全球无线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R:铁路专用GSM通信系统GSM-R光纤直放站:指用于GSM-R移动通信网的光纤直放站、光纤直放站:中继传输链路采用光纤做信号传输的直放站。
下行链路:由基站(BS)到移动台(MS)传输的链路。
上行链路:由移动台(MS)到基站(BS)传输的链路。
OMC-T网管系统(简称网管或监控中心):是对GSM-R中继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维护的管理系统。
2.3系统功能(1)中继传输功能:传输射频信号,解决隧道等弱场区的覆盖,延伸基站的通信区域。
(2)主、备份切换功能:光纤链路、功放、电源主、备份故障自动切换。
(3)漏缆监测功能:具有漏缆监测设备接口,上传漏缆监测设备数据。
(4)电源与环境监测功能(可选项):①可对交流配电盘的输入电压和电流进行测量及告警。
②可对蓄电池的电流、电压及电压过放进行监测、告警。
③可监测温度、湿度、烟雾、水浸、非法入侵等。
(5)本机本地参数设置和指示:应有电源电压、下行输出功率、光收发功率等指示;具有开门告警、电源故障告警、功放故障告警、光纤链路告警、驻波比告警等指示;具有功放开关、增益等参数设置。
(6)网络监控管理功能:具有自动监测告警功能,实现远程控制管理。
(7)远端机防雷功能:AC220V供电时,电源口具有C级防雷功能。
2.4系统组成主件(1)远端站主机1台(2)射频连接电缆1组(长度用户指定)(3)电源线1根(长度用户指定)(4)光纤跳纤1根(FC/APC-FC/PC长度用户指定)(5)电池线1根(长度用户指定)(6)接地线1根(7)蓄电池1组(用户指定)附件(1)安装附件1套(2)天馈附件1套2.5系统连接图图13主要技术指标工作频段(MHz) 885-889/930-934增益(dB)上行53±2 下行53±2增益调节(ATT)范围(dB)≥30 自动电平控制(ALC)范围(dB)≥10 输出功率(dBm)37±2杂散指标(dBm)30MHz-1GHz ≤-36 1GHz-12.75GHz ≤-30噪声系数(dB)≤4 输入输出驻波比≤ 1.4 带内波动(峰峰值,dB)≤3 时延(μs) ≤1 互调(IMD)(dBc) ≤-60 下行最大输入工作电平(dBm)≥0 端口阻抗(Ω) 50光传输参数光输出功率(dBm)≥0光接收灵敏度(dBm)-15波长(nm)上行1310、下行1550供电电压近端站DC-48V±20%或AC220V±20% 远端站AC220V±30%远端站电源近端站输入防接反、输入电流电压检测、输出电流电压检测、输出过流保护、输出过压保护、故障告警、主备用自动切换。
远端站交直流自动切换、输入电流电压检测、输出电流电压检测、输出过流保护、输出过压保护、蓄电池输出欠压保护、告警指示、主备用自动切换。
电源功耗近端站<40W 远端站<250W主要接口网管检测接口RS232 射频端口类型N-F 光接口FC/APC4工作原理4.1 远端机工作原理 4.1.1组成图2面板 双工器增益控制 光模块 射频开关 功放x2 电源检测板电源板x24.1.2连接见附录A 4.1.2接口图3红外:红外传感器接口,XS16-K8A ,1脚12V ,8脚GND ,3、4脚检测。
浸水:浸水传感器接口,XS16-K8A ,1脚12V ,8脚GND ,3、4脚检测。
烟雾:烟雾传感器接口,XS16-K8A ,1脚12V ,8脚GND ,3、4脚检测。
温湿度:温湿度传感器接口,XS16-K8A ,1脚12V ,8脚GND ,3脚A ,4脚B 。
漏缆:漏缆检测设备接口,XS16-K8A ,1脚12V ,8脚GND ,3脚A ,4脚B 。
电源:交流电接口,XS6-K3A ,1、2脚交流输入,3脚GND 。
ANT :天馈接口,N-K 。
光纤主:光纤接口,FC-APC 。
光纤备:光纤接口,FC-APC 。
电池:电池接口,XS6-K4A ,1、2脚输入,3、4脚GND 。
4.1.3原理框图开关 主控板 功放低噪放 漏缆检测F1 OUT光模块F2 IN射频开关H双 工 ANT 器L射频开关环控板电源板DC/DCDC/DC功放功放低噪放光纤光纤 红外 浸水 烟雾 温/湿度 电池 AC-220V漏缆检测图4(1)上行链路原理:射频信号由双工器输入,低噪放组件,进入光模块转换为光信号传给近端站,完成信号传输任务。
链路损耗:双工器(2dB)(2)下行链路原理:由近端站传送过来的光信号进入光模块转换为射频信号,经由功放组件,射频开关由双工器进漏缆/天线,完成信号传输任务。
链路损耗:双工器(2dB)、开关(2dB)4.1.4主要模块4.1.4.1双工器图5表2项目Rx Tx频率范围(MHz)885~889 930~934带宽(MHz) 4 4插入损耗(dB)≤1.5 ≤1.5带外抑制(dB)≥80@930~934MHz≥80@885~889MHz驻波比≤1.2接口类型SMA4.1.4.2光模块图6引脚定义描述1 CS 高电平或悬空使能2 GND 地3 VCC +12V 电源4 TX DATA RS232电平,数据发送5 RX DATA RS232电平,数据接收6 NC 空7 LD_ALM 发无光告警,高电平有效8 NC 空9PD_ALM 收无光告警,高电平有效4.1.4.2功放LNA INPA INLNA OUTGND+28V PA OUT+28V RS485图7功放工作频率:930~934MHz端口阻抗: 50Ω 输出驻波比: ≤1.4 增益: 55±1dB 最大输出功率: 40dBm ±1dB 低噪放工作频率: 885~889MHz 端口阻抗: 50Ω 输出驻波比: ≤1.4 增益: 55±1dB 最大输出功率: -5dBm ±1dB原理图见附录C 。
X S 2X S 3X S 1N 1 交流电流采样N 2 交流电压采样D 1C P U220V A C 入X S 4X S 528.3V D C 入1电压采样电压采样电压采样5V 15V 24V 46V 26V 4D 2 485X S 7F 3 1.1AN 8N 9N 1012V5V3.3V备用功放2V主用功放2V28V低噪放12V主控板12VF 2 1.1A 4V 54R 21 1.1ΩN 3 4R 14 1.1Ω电流采样电压采样X S 10电池X S 8K电流采样>21V 28V X S 6或>22.5VN 44V 828.3V D C 入2图9输入:154~286V 输出:28V/10AXS1F 3ARTNDC 转DC 电源模块XS228.3V 直流输出模块输出控制模块输出XS1F 3ARTNDC 转DC 电源模块XS228.3V 直流输出模块输出控制模块输出见附件B5设备测试5.1测试依据《GSM-R 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 第五部分:中继传输系统》 《GSM-R 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 第六部分:中继传输设备统一监控管理系统》。
5.2 测试条件 5.2.1测试仪表RF 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噪声测试仪;功率衰减器;功分/合路器;具体技术指标要求见附录A 5.2.2测试环境 温度(℃): 最小值:15℃;最大值:35℃ 相对湿度(%): 最小值:45%;最大值:75% 大气压力: 86~106kPa 环境噪声: ≤55dB(A)电源: AC220V ±10V ;或 DC -48V ±5V 接地系统: 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5.3测试方法 基本测试连接图:图10设备射频测试连接图5.3.1标称输出功率(1)按图10所示连接测试系统;(2)将GSM 信号发生器输出通过RF 电缆连接到被测设备输入端口(对光纤/移频直放站,接至近端机RF 端口),再将功率衰减器及连接电缆总损耗值记录记录L S ,或作为偏置输入GSM 分析仪或功率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