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车智能蔽障算法研究(开题报告)
智能小车开题报告
智能小车开题报告智能小车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的1.1 背景介绍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小车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智能移动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物流仓储等领域。
智能小车能够利用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进行环境感知,并通过算法进行路径规划与导航,从而实现自主移动、避障和任务执行等功能。
1.2 目的说明本次研究旨在设计一个具有高效、精确的智能小车系统,具备可靠的环境感知和智能导航能力。
通过开发一个全面的硬件系统和相应的软件算法,实现智能小车在各类环境下的自主运动、智能决策和任务执行等功能。
二、问题分析2.1 已有解决方案的不足目前市面上已有智能小车产品,但存在以下问题:- 感知能力有限,难以对复杂环境进行准确识别和判断。
- 导航算法缺乏优化,遇到复杂路况时容易出现决策错误。
- 系统稳定性不足,存在故障和失控的风险。
- 硬件成本较高,限制了产品在市场上的普及与推广。
2.2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需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提升环境感知能力,实现精准的目标检测、障碍物识别和位置感知。
- 开发高效优化的导航算法,提高智能小车的自主决策能力。
-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智能小车能够安全运行。
- 降低硬件成本,提供成本效益高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3.1 系统架构设计本项目的智能小车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电机驱动器等组件,软件包括环境感知、导航算法、决策与执行等模块。
3.2 环境感知通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对环境进行感知,利用激光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目标检测、地图构建和位置估计等。
同时,结合传感器数据进行障碍物识别和道路检测。
3.3 导航算法基于环境感知结果,设计优化的导航算法,包括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策略。
通过考虑路况、避障和优化路径等因素,实现智能小车的自主导航。
3.4 决策与执行根据导航算法给出的路径和控制指令,智能小车可以实现自主决策和任务执行。
通过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实现对物品的搬运、运输等功能。
智能小车开题报告
智能小车开题报告智能小车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⑴研究背景智能小车是一种结合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智能交通工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智能交通的需求增加,智能小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逐渐受到关注。
⑵研究意义智能小车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可以在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上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研究智能小车的控制系统、导航系统等关键技术,可以提升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并改善道路状况,为城市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⑴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个能够自主行驶的智能小车,具备导航、避障、智能控制等功能。
⑵研究内容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智能小车的硬件设计与制造:包括选用适合的底盘、驱动系统、传感器等,并进行组装和调试。
●智能小车的软件设计与开发:包括导航系统、避障算法、控制算法等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小车的测试与性能评估:通过实际测试验证智能小车的功能和性能,并对其进行评估和优化。
三、研究方法与方案⑴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设计、制造和测试一个具体的智能小车来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⑵研究方案●硬件设计与制造:选用合适的底盘和驱动系统,搭建一个稳定可靠的智能小车平台。
●软件设计与开发:设计和实现智能小车的导航系统、避障算法和控制算法,建立小车与人机交互的界面。
●测试与性能评估:通过在不同环境下对智能小车进行测试,评估其导航准确性、避障能力和控制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⑴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将设计和制造一个具备自主行驶功能的智能小车,并实现其导航、避障、智能控制等关键功能。
⑵创新点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的智能算法:设计优化的导航算法和避障算法,提高智能小车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创新的控制系统:设计可靠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小车的精准控制和精准定位。
●创新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直观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提升用户体验。
开题报告智能小车
开题报告智能小车1. 引言智能小车是一种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动驾驶车辆,它能够通过感知环境和处理数据,自主决策和控制行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小车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本文将介绍智能小车的开题报告,讨论研究背景、问题陈述、目标和方法等内容。
2. 研究背景智能小车的开发和研究源远流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感知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小车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智能小车在无人驾驶、物流配送、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智能小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智能小车需要具备强大的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地感知环境并提取关键信息。
其次,智能小车需要具备决策和控制能力,能够根据感知到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安全地控制行驶。
最后,智能小车需要具备良好的软硬件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和适应不同的场景。
3. 问题陈述基于上述的背景和挑战,我们将提出如下的问题陈述:•如何实现智能小车的感知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感知环境并提取关键信息?•如何实现智能小车的决策和控制能力,使其能够根据感知到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安全地控制行驶?•如何设计智能小车的软硬件系统,使其能够稳定运行和适应不同的场景?4. 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种高效、智能的小车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功能:1.自主感知环境: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包括道路状况、障碍物等。
2.自主决策和控制:基于感知到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并能够安全地控制小车的行驶。
3.软硬件系统设计:设计智能小车的软硬件系统,使其运行稳定,并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5. 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1.传感器技术:利用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设备,实现小车的感知能力,并将感知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人工智能算法:利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对感知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决策和控制能力。
3.软硬件系统设计:设计和搭建小车的软硬件系统,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循迹避障小车设计开题报告含提纲2100字》
《循迹避障小车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IT领域的崛起,智能汽车成为了热点。
智能汽车,即智能化地根据人工所要求或者结合轻人工而不花费过多的人力而做出对应的标准动作。
它可以应用于运输业和生产业中,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生产。
智能汽车的成为了世界各国的热点,促使世界各国不断地对它进行积极研究和开发。
各地的研究者旨在能设计和开发出更高的人工智能技术,形成一个稳定的人工智能系统,从而可以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更加复杂的应用环境。
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数量将会快速膨胀。
智能车辆,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同时也不断促进人工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发展。
智能小车,采用各种集成技术。
该设计是一个高新技术集成,能感知周边环境的参数变化而通过自身的运作而做出符合情况的反应,具备极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目前,智能车辆具备的功能多种多样,能自动报警,能保持一定安全距离而进行自动维护,能控制自身速度来巡航,能自动识别前方障碍物和能自动制动等,这些功能都体现了它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智能车辆必须具备同时又是最基础的是能智能化循迹和智能化避障。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21世纪是个不断朝着智能方向发展的时代,标志我们的世界会不断地趋向于智能化,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
智能汽车早已开始发展,它是由智能汽车和智能道路构成的,目前尚无智能道路的技术条件,但在技术层面上却是可行的。
事实上,在智能汽车的目标达到以前,很多辅助驾驶系统都被广泛地运用到了车辆中,比如智能雨刮,它能够自动感知降雨,并能自动打开和关闭;在夜间灯光不充足的时候,将自动打开前照灯;智能空调系统,根据人体的体温,对空气流量、温度进行自动调节;智能悬挂系统,也叫主动悬挂,能够根据道路状况,自动调节悬挂行程,降低车辆的碰撞;“防睡眠”,通过监控司机的眼睛,判断司机的疲劳程度,并在必要的时候,自动停止工作。
什么叫智能?智能就是无需花费过大的人力物力去完成既定的任务或者是去完成人工无法完成的任务,丰富了人的想象力和拓展了人探索世界的能力。
开题报告智能小车
开题报告智能小车1. 引言智能小车是一种通过自主导航和感知环境的能力来实现移动的车辆。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任务,如自动驾驶、物流仓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我打算开发的智能小车,并说明开发的目的、背景和方法。
2. 项目背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小车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智能小车可以利用自身的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并根据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行动。
它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来实现对道路和障碍物的识别,进而做出安全的行驶决策。
本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个基于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智能小车,通过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感知和数据分析,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
这对于提高交通安全性、优化物流效率和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开发方法3.1 硬件平台为了实现智能小车的功能,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硬件平台。
考虑到成本和灵活性,我计划使用树莓派作为主控板,搭配相应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3.2 软件设计智能小车的软件设计包括两个主要部分:感知和决策。
感知部分主要利用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输入,获取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
决策部分根据感知到的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规则引擎,进行决策和控制小车的行为。
在感知部分,我们将利用摄像头获取车辆前方的图像,并利用图像处理算法进行道路和障碍物的识别。
同时,我们还将使用超声波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来检测车辆周围的距离和障碍物。
在决策部分,我们将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来训练小车的行为模型。
通过给定的输入信息,小车将能够做出合理的决策,如加速、减速、转弯和停止等。
3.3 开发流程本项目的开发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需求和功能:明确智能小车的需求和功能,包括自主导航、避障等功能。
2.硬件选型和搭建:选择适合的硬件平台,并搭建相应的电路和传感器系统。
3.软件设计和编码:设计智能小车的软件架构,并进行编码实现。
4.数据采集和预处理:采集车辆周围环境的数据,并进行预处理。
5.模型训练和优化:利用采集的数据,训练智能小车的行为模型,并进行优化。
开题报告(智能小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基本信息
学生姓名倪小玉班级电子0911学号08系名称自动化技术系专业应用电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智能循迹小车的设计指导教师李玮二、开题意义
课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状:
智能小车发展很快,从智能玩具到其它各行业都有实质成果。
其基本可实现循迹、避障、检测贴片寻光入库、避崖等基本功能,这几届的电子设计大赛智能小车又在向声控系统发展。
比较出名的飞思卡尔智能小车更是走在前列。
我此次的设计主要实现循迹避障这两个功能。
智能车辆也叫无人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它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距离、车速和巡航控制等功能。
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在复杂的道路情况下,能自动的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并沿着预订的道路进行。
智能小车主要运用领域包括军事侦察与环境检测、探测危险与排除险情、安全检测受损评估、智能家居。
发展趋势:
智能偱迹小车可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勘探、矿产开采等不便于人员实地堪察的环境。
稍加改造,可应用于军事反恐、警察维和等领域,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避免人员伤亡,保存战斗实力的目的。
因此,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其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速度也显著提高,汽车开始向电子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不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同时能具有交通、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
智能小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
智能避障小车报告
智能避障小车报告智能避障小车报告一、引言智能避障小车是一种具有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它利用传感器和算法来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动作,以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本报告旨在对智能避障小车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以及应用领域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设计原理智能避障小车的设计原理包括感知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三个部分。
1. 感知系统:感知系统主要负责获取环境信息,常用的感知器件包括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等。
超声波传感器可以测量小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检测障碍物的存在与否,摄像头可以获取环境图像。
2. 决策系统:决策系统根据感知系统获取的信息,通过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小车的行动。
常用的算法包括避障算法、路径规划算法等。
避障算法通常基于感知数据计算出避障方向和速度,路径规划算法则是根据目标位置和环境地图计算出最优路径。
3. 执行系统:执行系统根据决策系统的指令控制小车的运动,包括驱动电机、舵机等部件。
驱动电机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和转向,舵机控制车头的转动。
三、工作原理智能避障小车的工作原理如下:1. 感知环境:小车利用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例如超声波传感器测量距离,红外线传感器检测障碍物,摄像头获取图像。
2. 数据处理:小车的决策系统对感知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避障方向和速度,或者根据目标位置和环境地图计算出最优路径。
3. 控制执行:决策系统根据计算结果发出指令,控制执行系统驱动电机和舵机,控制小车的运动。
如果遇到障碍物,小车会自动避开,如果目标位置发生变化,小车会自动调整路径。
四、应用领域智能避障小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避障小车可以在家庭环境中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如送餐、打扫卫生等。
2. 仓储物流:智能避障小车可以在仓库中自主导航,收集和组织货物,减少人力成本和提高效率。
3. 自动驾驶汽车:智能避障小车的避障和导航算法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
智能自动避障小车开题报告
[7]林伸茂. 8051单片机彻底研究经验篇.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14.
[8] o,H.Fernandes,A.Duarte, Firesignal-Data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system software.FusionEnginnering and Design 82(2007)1358-1364
[9]何希才.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36~47.
[10] Intel:MCS-51 Family of Single Chip Mirocomputers User’s Manual,1990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2发展趋势
微电子技术的一系列成就以及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仅为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进,也对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快速、高分辨率的数据转换部件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
(2)高性能单片机的问世和各种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涌现,进一步推动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广泛应用。
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单位机作为处理单元进行控制。传感器负责对外界的信息采集。系统框图如下图:
图1系统整体框图
温度、湿度是本次设计所需监测的两个被测量,所以数据采集电路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其设计的好与坏决定了系统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而且所设计电路的简易、可靠、准确、稳定程度也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采用先进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0),方便地实现温湿度的连续采集和存储。
针对现有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信息获取准确性的不足,我们研制出能够以网络化方式实现监测温室内植物生长环境有关的多种参数的监测系统,提出需要优化布置温室内的传感器,使获得的信息能准确地反映温室内的状况;需要综合利用来自多传感器的信息,提高测控系统的性能和减少能源消耗的问题。
智能避障小车实验报告与总结.doc
智能避障小车实验报告与总结.doc
"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开发一款智能避障小车,能够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自动的
调整小车的行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避障的功能。
二、实验简介
本次实验是借助Arduino组装智能避障小车,小车拥有机械减速装置和两个安装在小
车前面的发射装置,用来发射超声波信号来检测障碍物,当安装在小车前面的发射装置检
测到障碍物的时候,小车会自动的重新调整走行线路,避免进入发射装置检测到的障碍物。
三、实验流程与原理
1. 硬件接线:
硬件从实验清单上将所需电子元件按照所需顺序连接上Arduino开发板,包括:
发射装置、接收装置、步进电机、电机驱动板和超声波传感器。
2. 编程:
编程采用Arduino IDE,将发射装置发射的超声波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的反射信号使用超声波模块采集,并且利用Arduino的程序控制电机驱动板,从而调节小车的行驶方向,最终实现自动避障的功能。
3. 运行实验:
将程序上传到Arduino板上,观察小车的避障功能,当小车行驶到障碍物的时候,小车会自动的重新调整方向,避免进入发射装置检测到的障碍物。
四、实验结果与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无线式避障小车,能够在行驶过程中自动检测到障碍物并调整行驶方
向自动避障,且能排除许多可能发生的外界干扰,满足了自动避障的要求,从而达到了实
验目标。
智能小车开题报告
摄像头
蜂鸣器电路
89C52
路由器模块 电脑控制终端
单 片 机
图2-1系统结构框 图
充当的,主要控制小车的行进方向和速度。
2.1 智能小车的现状:
❖ 世界各国在智能微型车领域进行了很多研究,己经应用于各 个领域,在探测和军事领域使用特别多。智能小车发展很快 ,从智能玩具到其它各行业都有实质成果。其基本可实现循 迹、避障、检测贴片、寻光入库、避崖等基本功能,近年来 ,我国也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单 片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在生活,生产上,单片 机无处不在。ATMEL公司的AT89S51单片机可以广泛应用 于计算机外部设备、工业实时控制、仪器仪表、通讯设备、 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
驶,实现实时显示时间、速度、里程,具有自动寻迹、寻光、
避障功能,可程控行驶速度、准确定位停车等运动状态进行实
2时021控/5/2制7 。
4
1.1 智能小车的主要应用领域
a. 军事侦察与环境探测:现代战争对军事侦察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军侦察的建设,采取各种有效 措施预防敌方的突然袭击,并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 研制多用途的侦察器材和探测设备,在车上装备摄像机、安 全激光测距仪、夜视装置和卫星全球定位仪等设备,通过光 缆操纵,完成侦察和监视敌情、情报收集、目标搜索和自主 巡逻等任务,进一步扩大侦察的范围,提高侦察的时效性和 准确性。
3. 方案设计:
1. 了解智能小车的 组成与控制原理; 2. 选择处理器和相
智能小车开题报告
智能小车开题报告智能小车开题报告一、引言智能小车是一种集合了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创新产品。
它能够通过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并利用算法进行决策和控制,实现自主行驶的功能。
本文将探讨智能小车的研发背景、技术原理以及应用前景。
二、研发背景智能小车的研发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汽车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于汽车自动驾驶的憧憬与期待日益增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开始成为可能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兴起,智能小车的研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三、技术原理智能小车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决策算法和执行器等几个方面。
1. 传感器智能小车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环境,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获取道路、障碍物、行人等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
2. 决策算法基于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智能小车需要进行决策和规划,以确定最佳的行驶路径。
决策算法通常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训练,使小车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3. 执行器智能小车的执行器包括电机、转向系统等,它们负责将决策结果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执行器的精准控制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需要通过精确的控制算法来实现。
四、应用前景智能小车在交通运输、物流配送、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交通运输智能小车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它能够智能地规划路径、自动避让障碍物,为城市交通提供更加便捷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2. 物流配送智能小车可以应用于物流配送行业,实现自动化的货物运输。
它能够根据订单信息自主选择最佳路线,减少人力成本和运输时间,提高物流效率。
3. 环境监测智能小车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用于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
它能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音水平等环境指标,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开题报告(智能小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基本信息
学生姓名倪小玉班级电子0911学号2009238108系名称自动化技术系专业应用电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智能循迹小车的设计指导教师李玮二、开题意义
课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状:
智能小车发展很快,从智能玩具到其它各行业都有实质成果。
其基本可实现循迹、避障、检测贴片寻光入库、避崖等基本功能,这几届的电子设计大赛智能小车又在向声控系统发展。
比较出名的飞思卡尔智能小车更是走在前列。
我此次的设计主要实现循迹避障这两个功能。
智能车辆也叫无人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它具有道路障碍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距离、车速和巡航控制等功能。
智能车辆的主要特点是在复杂的道路情况下,能自动的操纵和驾驶车辆绕开障碍物并沿着预订的道路进行。
智能小车主要运用领域包括军事侦察与环境检测、探测危险与排除险情、安全检测受损评估、智能家居。
发展趋势:
智能偱迹小车可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勘探、矿产开采等不便于人员实地堪察的环境。
稍加改造,可应用于军事反恐、警察维和等领域,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避免人员伤亡,保存战斗实力的目的。
因此,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其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速度也显着提高,汽车开始向电子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不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同时能具有交通、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
智能小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自动行驶等功能与异地的综合系统,它集中的运用了计算机、传感、信息、通信、导航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stm32智能小车开题报告
stm32智能小车开题报告STM32智能小车开题报告一、引言智能小车是一种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智能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避障、图像识别等功能。
本报告旨在介绍智能小车的设计目标、技术原理以及实施计划。
二、设计目标1. 自主导航:智能小车能够通过搭载传感器和算法,自主感知周围环境并规划最优路径,实现自主导航功能。
2. 避障功能:智能小车能够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等,及时检测到前方障碍物,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碰撞。
3. 图像识别:智能小车搭载摄像头,能够实时获取图像信息,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进行识别,例如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等。
4. 远程控制:智能小车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遥控器或手机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现远程操作。
三、技术原理1. STM32微控制器:STM32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具备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处理能力,适合用于智能小车的控制。
2. 传感器:智能小车需要搭载多种传感器,如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陀螺仪等,用于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
3. 路径规划算法:智能小车需要通过路径规划算法,根据传感器获取的环境信息,确定最优路径,实现自主导航功能。
4. 图像处理算法:智能小车通过搭载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能够实现图像识别功能,例如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等。
5. 无线通信模块:智能小车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遥控器或手机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等。
四、实施计划1. 硬件搭建:首先需要搭建智能小车的硬件平台,包括选型STM32微控制器、传感器、摄像头、无线通信模块等,并进行连接和固定。
2. 软件开发:根据设计目标和技术原理,进行相应的软件开发工作。
包括编写STM32的控制程序、传感器数据的处理程序、路径规划算法的实现、图像处理算法的编写等。
3. 系统集成与调试: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确保各功能模块的正常运行。
4. 测试与优化:对智能小车进行各项功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智能小车的性能和稳定性。
智能避障小车设计开题报告
目前,智能车辆的发展正处于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代表了当前国外智能车辆的主要发 展方向。
1、智能车辆在智能运输系统 ITS 上的应用。这是智能车辆最典型的应用,智能小车自动行驶功能 的研究对增加车辆的智能性意义重大,智能车辆驾驶任务的自动完成将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的 影响。
3、智能车辆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在未来战争中,智能车辆可以代替人员在核、生物、化学污染区 进行侦查、巡逻、对污染进行采样,可以更加准确的搜集、掌握相关信息,可以有效的避免人员伤亡, 提高执行任务的效率和安全性。另外,无人驾驶的进攻性武器系统在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二、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基于自动导引小车的原理,设计一种走迷宫机器人,实现小车识别路线,判断并自动规避障碍, 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导引方式可采用与地面颜色有较大差别的导引线,使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感知 导引线,也可采用障碍判断,自动寻找路径。驱动电机采用直流电机,电机控制方式可为单向 PWM 开 环控制。控制核心采用 51 单片机,控制系统与电路用光耦完全隔离以避免干扰。 三、设计(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从 80 年代中后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智能车辆开展可卓有成就的研究,在欧洲,普 罗米修斯项目于 1986 年开始了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在美洲,美国于 1995 年成立了国家自动高速公路 系统联盟,其目标之一就是研究发展智能车辆的可行性,并促进智能车辆技术进入实用化,在亚洲, 日本与 1996 年成立了高速公路先进巡航/辅助驾驶演剧协会,主要目的是研制自动车辆导航的方法, 促进日本智能车辆的整体进步。进入 80 年代中期,设计和制造智能车辆的浪潮席卷了全世界,一大批 世界著名的公司开始研制智能车辆平台。
自动避障小车开题报告
创新制作开题报告 ——自动避障小车系别: 电子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班级:05电四(3)班姓名:朱茹娜学号:05110011指导老师:路勇时间:2008 年3月一、方案论证与比较:本设计从全新的思维角度出发,制作一个日常生活可以玩的智能小车发现市场上现有的智能玩具车从原理上大体分为如下三种方案:1、方案一:使用超声波探测器超声波探测器探测距离远,测距方便。
但由于声波衍射现象较严重,且波包散面太大,易造成障碍物的错误判断。
同时,超声波探测具有几厘米甚至几十厘米的盲区,这对于我们的避障小车是个致命的限制。
故我们放弃了这一方案。
2、方案二:使用光电对管探测光电对关价格低廉,性能稳定,但探测距离过近(一般不超过3cm),使得小车必须制动迅速。
而我们由于采用普通直流电机作为原动力,制动距离至少需要10c m。
因此我们放弃了这一方案。
3、方案三:使用视频采集处理装置进行探测使用CCD实时采集小车前进路线上的图像并进行实时传输及处理,这是最精确的障碍物信息采集方案,可以对障碍物进行精确定位和测距。
但是使用视频采集会大大增加小车成本和设计开发难度,而且考虑到我们小车行进转弯的精确度并未达到视频处理的精度,因而使用视频采集在实际应用中是个很大的浪费,所以我们放弃了这一方案。
4、方案四:使用光电开关进行障碍物信息采集使用三只E3F-DS30C4光电开关,分别探测正前方,前右侧,前左侧障碍物信息,在特殊地形(如障碍物密集地形)可将正前方的光电开关移置后方进行探测。
E3F-DS30C4光电开关平均有效探测距离0~30cm可调,且抗外界背景光干扰能力强,可在日光下正常工作(理论上应避免日光和强光源的直接照射)。
我们小车换档调速后的最大制动距离不超过30cm,一般在10~20cm左右,因而探测距离满足我们的小车需求。
智能小车开题报告
智能小车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智能小车作为智能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智能小车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自主行驶,完成各种任务,如物流配送、环境监测、军事侦察等。
因此,研究智能小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设计并实现一款具有自主导航、环境感知和避障功能的智能小车。
通过对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和通信技术的研究,使智能小车能够在未知环境中自主行驶,并准确地完成预定的任务。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通过对智能小车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传感器数据融合、路径规划、控制算法等相关理论和技术,为智能控制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实际应用意义智能小车在物流配送、工业生产、智能家居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在智能小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例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 NAVLAB 系列智能车在自主导航和环境感知方面具有很高的性能;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的智能小车能够在城市道路上实现自动驾驶。
(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在智能小车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智能车的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和系统集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例如,清华大学的智能车团队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四、研究内容(一)硬件设计1、传感器选型与安装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用于环境感知和障碍物检测。
合理安装传感器,确保其能够准确地获取周围环境信息。
2、控制器选型选择性能稳定、计算能力强的控制器,如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作为智能小车的控制核心。
3、电机驱动与电源管理设计电机驱动电路,实现对小车电机的精确控制。
智能小车大学开题报告
智能小车结构
研究的进度、步骤
• • • • • • • • • • • • • • 第一阶段:收集资料,确定毕业设计的课题 第二阶段:整理材料,编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学习巩固以前的编程知识 第四阶段:学习单片机的相关知识 第五阶段:学习相关接口技术的知识 第六阶段:熟悉超声波传感器,学习自动控制技术 第七阶段:设局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进行仿真设计 第八阶段:组装车底盘,轮胎,超声波传感器 第九阶段:组装电源模块 第十阶段:组装电机驱动模块 第十一阶段:组装主控区 第十二阶段:完成电子智能小车的制作 第十三阶段:对设计进行检测调试 第十四阶段: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准备毕业答辩材料
选题依据和意义
选题依据:关于汽车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人关注,全国电 子大赛和省内电子大赛几乎每次都有智能小车这方面的题目, 全国各高校也都很重视该题目的研究。通过独立设计并制作一 辆具有简单智能化的简易小车,获得项目整体设计的能力,并 掌握多通道多样化传感器综合控制的方法。设计的智能电动小 车应该能够具有自动避障、前进转弯等功能。 研究意义:单片机智能车能综合学生课堂上的知识来实践, 使学习者更好的了解单片机的发展。通过此次的单片机避障车 制作,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初步体会单片机项目的设计、制 作、调试和成功完成项目的过程及困难,以此学会用理论联系 实际。使汽车具有自避障等先进功能.通过实践中出现的不足来 补充学习的盲点。
研究的基本内容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 研究基本内容:智能避障小车采用后轮驱动,左右后 轮各用一个直流电机驱动,通过调制后面两个轮子的转速 从而达到控制转向的目的。在车体前部装有超声波传感器, 当小车前面的传感器检测到障碍时,小车车头转向,这时 主控芯片控制其中一个电机停止,车体转向。控制电机驱 动来实现前进,转向,倒退等。 • 主控芯片选择为STC89C52,STC89C52是一种低功耗 高性能CMOS 8位微控制器,具有8K的系统可编程Fla制的小车做为车体。本系统以STC89C52为核心 控制器,主要由电源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超声波避障模 块构成。1、能前进并且能左右调整方向2、基于单片机 STC89C52控制,能基本实现小车匀速行驶3、小车能自 动避障行驶
智能小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智能小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题目背景⒉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技术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其中,智能小车作为智能化的代表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智能小车能够自主导航、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便利。
因此,本毕业设计以智能小车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系统设计、控制算法、实验方案和技术实现等方面的问题。
3.研究目的4.本毕业设计的研究目的是:设计一款具备自主导航、避障、路径规划等功能的智能小车,实现对其基本功能的验证和完善。
通过研究智能小车的核心技术,进一步掌握智能化领域的相关知识,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5.研究综述6.在国内外,智能小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从20世纪80年代的自动驾驶汽车研究开始,各国纷纷加大投入,不断推出各种智能小车的原型车。
其中,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
在国内,许多高校和企业也加入了智能小车的研发行列,取得了—些重要的进展。
在智能小车的研究中,涉及的核心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
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智能小车感知环境的重要手段,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等;控制理论则是实现智能小车稳定运行的关键,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等;人工智能则用于实现智能小车的自主决策和学习能力。
7.系统设计8.本毕业设计的智能小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机械结构模块:包括小车的底盘、电机、轮子等机械部件,要求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扩展。
(2)传感器模块:采用多种传感器实现环境感知,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等。
(3)控制模块:采用微控制器实现对电机的控制,实现小车的运动和路径规划等功能。
(4)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等电源为整个系统提供电力。
9.控制算法10.本毕业设计的控制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路径规划算法:根据小车的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规划出一条最优路径,使得小车能够稳定地运动到目标位置。
(2)电机控制算法:根据小车的运动状态和目标路径,控制电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使得小车能够稳定地沿着目标路径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课题背景 (1)1.1课题背景 (1)1.2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2 文献综述 (2)2.1国内外智能汽车发展状况 (2)2.2基于不同避障方式的智能车 (3)2.3智能车自动平衡技术现状 (4)2.4智能车自动避障技术现状 (4)2.5智能车路径计算和避障研究 (6)3 研究方案 (8)3.1研究内容及目标 (8)3.2技术路线 (9)3.3技术难点及解决办法 (10)3.4创新之处 (10)4 论文计划安排 (11)4.1论文安排 (11)4.2论文计划 (11)参考文献 (12)智能小车智能避障算法研究机设104班 (10100872) 王立人摘要:智能机器人是如今工程研究的热点,在工业和航空航天领域,智能车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替代被广泛应用。
本研究将在智能车能够双轮直立且自主循迹的基础上,通过自动控制方法来引导车辆前进,并通过控制系统避让行进过程中的障碍物。
本研究结果将提供障碍物识别以及自动避障控制理论的新方法,为自主机器人的避障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最终实现两轮平衡车通过数字摄像头传感器在指定环境中上准确的判断路障并在一定速度下安全行驶。
关键字:智能车,障碍物识别,避障算法,控制系统1 课题背景1.1 课题背景智能汽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Barrett Electronics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引导车辆系统(Automated Guided V ehicle System,AGVS)。
与此同时,Basrrett 电子公司研制出牵引式小车系统,对钢丝索导引的路径进行跟踪。
其后,美国国防部也将智能小车应用纳入其研究范畴中,NASA火星探测智能移动机器人Spirit和Opportunity都包含了路径跟踪内容;第三代军用智能汽车SmarTruck III能够利用光电信息技术探测,满足有路和无路条件下的车辆自动驾驶。
在欧洲,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帕尔玛大学实验研制出ARGO实验车,配备有障碍物自主避让及跟踪系统。
它借助于车前的视觉探测器实现障碍物检测避让和路径跟踪,是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智能系统。
在亚洲,日本60年代也开始了智能汽车的研究,其中Toyota公司推出了Lexus LS460智能泊车辅助系统,通过对前后座摄像头的图像进行处理,利用其结果来控制电子动力方向盘,从而命令其自主泊车。
在我国,智能车的研究也在同步进行。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THMR系列机器移动车,其车载设备包括磁罗盘、摄像机、差分GPS、电子地图等等,以保证其控制系统能够接受自主驾驶和辅助驾驶。
1996年,沈阳金杯汽车厂研制的6台用于汽车发动机装配用的自动引导小车,可以是说是中国自主研发自动引导小车在实践应用中较成功的案例。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智能汽车及智能公交系统是将来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而实现其的基础则是智能机器人。
本课题基于现有的智能车的研究成果,利用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这个平台,对智能汽车进行功能开发,为未来的智能汽车提供参考。
智能机器人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合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可以使智能车实现各种预设的功能,如泊车,寻迹,导航等。
随着控制算法研究的深入,我们已经实现了智能车的速度控制和直立式智能车的平衡控制。
能够自动避障的智能车将极大地简化驾驶员的驾驶任务,甚至取代人类驾驶员,达到完全自主和安全的驾驶。
智能机器人也不受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的限制,能够代替人类在复杂甚至危险的环境中工作,是灾难救援,地区安全保障和自然探索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因此提升智能机器人的性能,开发智能机器人的功能等是非常有意义且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2 文献综述2.1国内外智能汽车发展状况智能车(Intelligent V ehicle, IV),也称作无人地面车辆(Unmanned Ground V ehicle, UGV),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智能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1],相关技术涉及信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数理科学、生命科学等诸多学科,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实力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1]在智能驾驶技术的研究方面,国外起步较早,已经论证了技术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实路测试,典型的研究代表如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NavLab-5[2]与Boss[3]智能车、谷歌公司的Google Driverless Car、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The ARGO vehicle[4,5]、德国联邦国防军大学的V aMP智能驾驶系统[6]等。
到90 年代中后期,美国陆军提出未来战斗系统(Future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S),包含的多种核心武器都涉及到智能驾驶技术[7]。
吉林大学是我国最早的智能车研究单位之一。
王荣本教授带领的智能车课题组从上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智能车自主导航的研究,在环境感知、导航技术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研发出的智能车具有遥控驾驶和自主行驶两种方式,可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己按照驾驶标识路线前进,同时已具备简单环境中的直线、弧线行驶等功能。
[8]清华大学汽车系“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克强教授主持研制的THASV 智能车侧重于汽车主动安全研究,在视觉导航、主动避障、离线报警等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研究成果,目前正在进行智能巡航控制系统、前碰撞预警系统等技术的实用化工作。
作为智能汽车的基础,智能小车在近年也有非常快速的发展。
机器人比赛是近几年在国际上迅速开展起来的一项高科技活动,虽然历史不长,但由于集高新技术、娱乐、比赛于一体。
所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极大的兴趣。
机器人小车子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执行机构,其性能好坏对整个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飞思卡尔大赛作为众多机器人竞速赛中规模最大的比赛,数年中已经吸引了数百所大学参与。
该竞赛以竞速赛为基本竞赛形式,辅以创意赛和技术方案赛等多种形式。
竞速赛以统一规范的标准硬软件为技术平台,制作一部能够自主识别道路的模型汽车,按照规定路线行进,并符合预先公布的其他规则,以完成时间最短者为优胜。
创意赛是在统一限定的基础平台上,充分发挥参赛队伍想象力,以创意任务为目标,完成研制作品;竞赛评判由专家组、现场观众等综合评定。
技术方案赛是以学术为基准,通过现场方案交流、专家质疑评判以及现场参赛队员投票等互动形式,针对参赛队伍的优秀技术方案进行评选,其目标是提高参赛队员创新能力,鼓励队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
我校积极参与飞思卡尔竞赛,并在数年的竞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2基于不同避障方式的智能车以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的要求为背景,要求智能车在相对高速的运行状态下能够准确的避让一定体积的障碍物并且不影响路径识别和继续前进。
由此,衍生出许多种障碍物识别和避让的方法。
2.2.1 摄像头识别避障使用数字或者模拟摄像头,对赛道和障碍物进行统一的识别。
优点是简化传感器数量,节省安装和调试难度,缺点是摄像头容易采集到不必要的信息,对算法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2 红外测距避障使用红外距离传感器进行避障,通过感应车身周围一定距离内的障碍情况来识别障碍物。
优点是借助了障碍物在车辆行进路线上占据体积的特点,判断准确;缺点是需要另外安装传感器,而且红外传感器的距离判断是线性的,有判断死角,可能导致漏判或者避让不足。
2.2.3 超声传感器避障超声传感器工作原理类似于红外传感器,但其探测范围是扇形的,弥补了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死角,缺点是成本较高且数据处理较摄像头更为复杂。
将其与摄像头结合使用也可能导致智能车行驶过程过于保守。
2.3智能车自动平衡技术现状两轮机器人的平衡问题一直是智能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1987年,日本首先开始了自平衡两轮机器人的研究,美国、瑞士等国家也相继研制出多种自平衡两轮机器人,其中控制器的设计大多采用了经典或现代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中PID参数的设定往往需要十分复杂的调试过程,而现代控制理论需要得到控制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才能设计出期望的控制器。
李潮全等人使用依据完整约束下的方程拉格朗日方程对两轮平衡小车进行了力学建模,计算了机器人的状态空间方程,并证明了同轴两轮机器人是可控的,并且给出了机器人在-0.25 rad的倾斜角度下能够恢复并维持动态平衡,响应时间小于2s;在受到干扰时能够快速恢复平衡,平均响应时间小于3s,系统动态特性很好的结论。
[9]李明爱等人针对自平衡两轮机器人复杂的动力学特性,提出分层模糊控制的思想,设计2个模糊控制器分别对机器人体的偏移角度和轮的转动速度进行控制,由决策器进行智能判断和协调,输出控制量,以实现机器人的平衡控制。
[10] 2.4智能车自动避障技术现状智能小车的避障问题也是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同样一直是机器人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是指在有障碍物的工作环境中,如何寻找一条从给定起点到终止点的较优的运动路径,使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能安全、无碰撞地绕过所有的障碍物,且所走路径最短。
目前已有许多种算法来解决路径规划问题,如启发式图搜索算法、人工势场法、可视图法、遗传算法等。
这些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人工势场法的基本思想是认为机器人的移动空间是一个虚拟力场,由目标产生引力,障碍物对机器人排斥,机器人在合力的作用下向目标移动。
[11]向量场直方图法是将移动机器人作为中心,建立一维的极线直方图表示行驶环境,对线速度和角速度分别进行控制,这个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人工势场法丢失环境细节信息的问题。
曲率速度法以及动态窗口法把避障问题转化为二维速度空间的部分优化问题。
也有文献基于模糊逻辑控制方法,并且引入人的经验,来实现机器人避障的功能,但难点在于模糊规则难以确定。
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选取不同的算法也是提高路径规划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邓高峰等人提出了一种障碍环境下机器人路径规划的蚁群粒子群算法,该混合算法在时间效率上优于蚁群算法,在求精效率上优于粒子群算法,是综合两种算法长处的一种新的启发式算法,达到时间性能和优化性能上的双赢,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2]目前,基于传感器的不同,机器人避障方法主要有超声避障、激光避障、视觉避障等方法。
由于视觉传感器获取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因此基于视觉的移动机器人导航和避障成为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Ohya将摄像机拍摄到的场景图像分成5个区域,计算出每个区域的像素平均值并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可行区域,但该方法要求背景环境单纯,否则极易发生误判。
[13]Kyoung让机器人事先记忆环境中的一些图像,然后在行进时将获取得场景图像与存储的图像进行比对,如果在某区域产生差异则表示有障碍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