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城乡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们应采取一系列对策与措施。
措施一:完善城市规划和城乡规划体系首先,我们应完善城市规划和城乡规划体系,制定全面、系统的规划方案。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和乡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城市和乡村的互利共赢。
措施二: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是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推动农村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农产品和生态农业,培育新型农民主体,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措施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应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措施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通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加大对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鼓励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培育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措施五: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农村人才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训、引导和支持,提高农村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措施六: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加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支持。
鼓励银行机构在农村设立支行和服务点,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融资难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措施七:促进城乡人口流动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资源要素的有效流动,应加大城乡人口流动的引导和支持。
建立健全城乡人口流动政策体系,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机会,吸引农民进城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措施八: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在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以山西省为例摘要:农业是农产品的重要供给者,农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利于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化使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提升的有机统一,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分析了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以期实现保生产和保生态并重,优化资源配置,让土地综合整治发挥最大效应,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关键词:土地综合整治绿色发展生态建设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对乡村振兴行动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要求。
乡村发展必然要有市场竞争力且能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产品稳定供给和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土地就成为其中的必要要素。
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护等,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可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有利于扩大机械化程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乡村振兴有重要推动作用。
山西省近年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治理,整体设计,综合治理,大力探索“土地整治+”模式,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提升人居环境起到重要意义。
1.山西省土地整治概况1.1研究区区域概况山西省是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地势海拔在180-3061米之间,由东北向西南逐步降低,全省约有85%以上的土地为黄土和次生黄土所覆盖。
基本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由南至北气温逐步降低。
全省四周山环水绕,山地丘陵面积占比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比19.9%,一半以上土地的坡度在7度以上,加之林草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1.2研究区域的土地整治概况十九大以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国土集聚开发、分类保护与综合整治“三位一体”总体格局中得到充分体现。
2016年,国务院发布《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国土开发质量和效率,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太原晋中一体化的城市圈效应
太原晋中一体化的城市圈效应作者:***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10期城市圈具有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太原晋中一体化是山西省城市圈发展的典型表现形式,对于完善山西省改革开放空间布局,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对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圈效应分析解读,以期运用城市圈效应来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再上新台阶,带动全省实现跨越性发展。
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山西省贯彻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一年,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保持全省经济的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太原晋中一体化是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太原晋中一体化的现状和前景,就是城市圈效应最直接的体现。
推进太原晋中一体化的协同发展对山西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现状在中国的区域经济版图中,做大做强省会一直是众多省市的共同选择。
太原市总面积仅6988平方公里,與周边省会城市相比,太原市区域面积小,城市人口少,只有530多万人,体量太小,作为省会城市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促进作用严重不足。
2021年7月22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增强太原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以太原晋中为核心的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为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困境,带动山西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2021年10月25日至29日,在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形成“一群两区三圈”的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
其中“一群”就是指山西中部城市群,以太原市为中心,包括太原、晋中、忻州、阳泉、吕梁等5市,是山西省经济、人口、产业集聚地。
推进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推动“一群两区三圈”发展新布局的关键举措,也是全方位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
太原晋中一体化当前面临不少机遇和挑战,我们分析得出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的SWOT 分析图表(见表1)。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状况分析
经济管理99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状况分析曹丽军 太原市统计局古交市统计调查监测中心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促使社会发生了变革,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缩小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
以2018年公布的数据为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长8.8%。
从中可以看出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对此就需要做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为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打下基础,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素质;联动中图分类号:C8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8-0099-01引言随着民生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城乡一体化住户的调查工作,在这一工作上投入了非常多的人力和物力,在近几年的推进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观念不断变化,导致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出现了很多的难题,加大了相关工作开展的难度,对此就需要国家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综合分析其中出现的难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的意义以及在日常调查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开展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的意义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其产生时间非常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改革开放后,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矛盾凸显,这时城乡一体化思想受到了重视。
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在我国开始于2012年12月,主要调查的内容是:居民现金和实物收支情况、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居民家庭食品和能源消费情况、住房和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情况、社区基本情况以及其他民生状况等。
太原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文 章 编 号 :0 5 6 3 (0 2)1 0 0— 3 10 — 0 32 1 1- 1 8 0
S IT C F R A I ND V L P E T& E O O Y C — E H I O M TO E E O M N N CN M
21 年 第 2 卷 02 2
1 研 究背 景
太原是 中部地 区重要 的中心城市 ,全 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
广泛 表现在社 会 、 济 、 经 环境 等方面 , 并成为城 乡一 体化发展 的
瓶颈所在。因此 ,处理好城市与城镇 的关 系成 为 目前 的迫切需 求。经过近几 年太原市委 、 市政府的努力 , 太原 的城 乡关 系逐步
区, 按照功能区 的特点而不是城乡差别予 以资源配置 , 迈出 了城 乡一体化发展 的坚实步伐。
的总体要求 ,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 , 以城乡一体化推动社会 主义 新农村 、 小城镇 以及城 中村的改造和建设 ,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 的规
划体系 、 产业体系 、 基础设施体 系、 市场体系 、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 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 积极
形成多功能结构高度互补 、 城乡空间布局高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
形成城 乡生态环境 高度协调 、城 乡基础设施高 度共 享的发展格
局; 形成城乡之间生产要素 自由流动 、 社会服务 统筹 管理的发展 格局 。在此基础上 ,0 9年 , 20 太原市委 明确提 出了 “ 个功能区” 八 的建设 ,第一 次突破行政界线 ,以功 能区划代 替过去的城乡分
平 已 高达 8 %, 入 城 市 化 缓 慢 发展 阶段 。 2 进
原市建成区为核心的都市圈城镇 化体 系 ,标 志着城乡关系在 十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规划浅议
出两种开发改造模式 , “ 中村” 各 城 可结 合实 际情 况 , 选择 出适合
太原市正处于产业转型 以及建设 “ 生态城 市” 的重要 阶段 , 为 自己的开 发模式 。
了全面完成城 中村 改造工作 , 城 市化步伐 , 动城 乡一 体化 加快 推 开发 改造模式一 : 采取政府 主导 、 市场运作 , 由市城 中村 改造 建设 , 实现城 中村地 区与城市 其他地 区 的统 筹规划 和协调 发展 , 市场运作实体作为业 主 , 以项 目开发方式和统征储备 方式实施改 构建和谐太原 ,0 3 2 0 年太原市提出对城中村实施 改造 。先后 出台 造。对市中心 的 4 个 城中村 , 2 以区为单位 , 打破村与村得 到地域
及周边城 中村 、 园区 内的城 中村 、 响城市 空间整 体结构 的城 中 影
开发改造模式二 : 以股 份制为 主要形式 , 加快完成 城 中村集 村、 重要景区及 节点 周边 的城 中村等情况 考虑 , 确定 了连 片改造 体经济 的改制。一 次性处 置、 配村集体 资产 , 集体 资产 折股 分 将 的重点村 , 并研究起草 了《 原市城 中村 改造规划 编制思 路》 按 量化到人 , 太 , 由村 民变为股东 , 组建 新 的股 份制经济组织 。城 中村 照城市总体规划 , 高水准编制了城 中村成 片改造规划 。
中 图 分类 号 : 9 4 TU 8 文 献标 识 码 : A
“ 中村” 城 是指规划期 城市建成 区范 围 内仍 然保 留和实行农 发展的潮 流 , 在太原市的发展中城 中村问题 已经成为城市 发展 的
村集体所有 制 、 经营体制 的地 区。随着经 济的发展 , 农村 城市 建 瓶颈 ,城 中村 ” “ 改造工作 是一项 复杂 的系统工程 , 是一 项事关 经 设和城市化 的快速建成 , 致城市用 地急 剧膨胀 , 导 把一 些村 落和 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全局 性的重 要工作 。 目前 太原 市对城 中村改
大力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山西城乡一体化发展
认识制约 山西 “ 三农 ”问题 的症结 ,从社会发展长远 目标 出
谐 山西具 有重 要的现 实意 义 。
发 .解 决 山西 “ 三农 ” 问题 ,对 于统 筹 山西 城 乡发 展 ,构 建 和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王创 云 张丛卓 丢炙霞
侯雅静
张
山西 “ 三 ”向 题的 现 拭
农 业发展 自然 条件 差且投 入不 足 ,农业 基础薄 弱
山 西 省农 业 基 础 薄 弱 ,自然 环 境 恶 劣 。 “ 川 少 山地 多 , 平 十年 九旱 地力 贫瘠 , 土 流失 严重 ,树 木 覆盖 率 低 .水 源贫 乏 , 水
私挖 滥采 现象 严重 。农 业 机械 化程 度 低 ”的 特点 .是 对 山 西农 业外 部发 展环 境 的生 动写 照 。 “ 十年 九旱 ” 的状 况 长期 困扰 农
村镇 存在 范 围广 ,城 乡矛 盾在基 础设 施和住 宅等 方面 的建设 差距 显露 出来 。特别 是表现 在农村 道路 、饮 水 、
卫 生 、教 育 和社 会保 障等 公益性 事业 发展严 重滞 后 。
城 乡剪刀差越来越大。 目 ,山西尚有 12 前 2 万人 V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1 0 余万人 V I 0 0 I 饮水困难和饮水 安全存在问题 , 农村居民看病难 、农村教育落后等情况依 旧不 同程度地存在。城乡差距拉大 ,落后 、分散
后 。山 变化 和 进步 ,农 民 的
衣 、食 、住 、行等 基本 生活 问题 基 本得 到解 决 ,精神 生 活也 有 较大提 高 。然 而 ,山西 省作 为一 个农 村 人 口占多数 的欠发 达 地 区, “ 三农 ”问题依 然 是 困扰 山西快 速 发展 的严 峻 问题 。全 面
太原市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太原市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太原市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养老问题: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问题成为太原市面临的重要挑战。
许多老年人需要照顾和关心,但现有的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还不能满足需求。
2. 教育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导致一些地区的学校和学生面临困难。
同时,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也需要改善。
3. 医疗问题: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导致一些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此外,医疗费用较高,也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4. 住房问题:房价高涨,一些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同时租赁市场也存在不规范、不公平的问题。
5. 就业问题:就业机会不充分,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人和农民工来说,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比较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太原市政府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
2.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善教学设施。
3. 加大医疗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加医疗资源供给,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4. 加强住房保障,完善住房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规范租赁市场,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5.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大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就业扶持力度,提高就业质量。
推进太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和 谐 发 展 水 平 这 一 目标 ,全 面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建 立健 全 统筹 城 乡 协 调 发 展 的体 制 机 制 ,统筹 城 乡产 业 发 展 、规 范农 村 土 地 流 转 、加 强 劳 动 就 业 保 障 、
业 投 资 农 村 市 场 建 设 ,着 力 培 育 农 村 商 贸 、 流 通 、 旅 游 等 服 务 业 , 进 一 步 完 善 农 村 现 代 流 通 体 系 ,促
高 、 社 会 事 业 加 快 发 展 、环 境 面 貌 加 快 改 善 、文 明 建 设 加 快 推 进 的 良 好 态 势 。 但 也 显 露 出 一 些 困 难 和
问 题 , 迫 切 需 要 围 绕 提 高 城 乡 统 筹 发 展 水 平 和 农 村
中 , 大 力 发 展 以 都 市 农 业 为 重 点 的 现 代 农 业 ,重 点 发 展 优 质 葡 果 、 无 公 害 蔬 菜 、珍 贵 苗 木 、标 准 化 规 模 养 殖 等 优 势 产 业 ,着 力 发 展 生 态 、绿 色 、休 闲 观 光 农 业 。 加 快 农 村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鼓 励 城 镇 工 商 企
二 、推 进 城 乡就 业 和 社 会 保 障 — 体 化 发 展
建 立 城 乡 统 一 的 就 业 制 度 。 进 一 步 清 理 和 取 消 针 对 农 民 进 城 就 业 的 歧 视 性 政 策 和 不 合 理 限 制 , 加
快 建 立 统 一 开 放 、城 乡 一 体 的 劳 动 力 就 业 市 场 ; 建
进 农 村 超 市 、农 资 店 、农 家 店 规 范 发 展 , 增 强 服 务
业带 动农 民增收 能力 。
均 衡 公 共 资 源 配 置 ,充 分 发 挥 城 市 的 辐 射 带 动 作 用 ,
我国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反思及解决对策
我国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反思及解决对策李刚(渤海大学经法学院,辽宁锦州121013)[摘要]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较大、城乡劳动力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巨大、城乡土地资源收益差距较大等。
观念落后、政府职能不完善、政策法规不完善、现存城市化畸形、城乡利益调整矛盾逐渐突出等制约城乡一体化进程。
因此,现阶段,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主要着力点是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等。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问题;反思;对策[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2)09-0030-042012年9月第34卷第9期当代经济管理CONTEMPORARY ECONOMY &MANAGEMENTSep.2012Vol.34No.9收稿日期:2012-06-10网络出版网址:/kcms/detail/13.1356.F.20121011.0909.007.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109:09:02AM 基金项目:渤海大学博士启动项目《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20120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刚(1982-),男,山东莱西人,经济学博士,渤海大学经济系讲师,主要研究二元经济。
城乡一体化战略则可以概括为: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现阶段重点,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引导资源要素流向农村,繁荣农村经济,缓解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其进行反思,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一、我国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较大城乡之间的差距还表现在第一产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之上。
农村经济以农为主,其他产业很不发达。
而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劳动生产率很低。
我们用就业人员的人均产值来代表劳动生产率利用2005年~2009年的数据进行粗略估算,可以得出,非农产业综合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例如,2005年为5.9:1,2009年为5.3:1),但前者依然是后者的五倍以上;分别从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比较来看,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六倍以上(2009年为6.1:1),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虽然低于第二产业的,但也接近第一产业的五倍(2009年为4.7:1)。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研究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一、引言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旨在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
本文将从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策略三个方面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行深入研究。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1.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但农民工转移就业困难。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但由于就业机会受限,大量农民工难以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工作,导致城市人口剧增且农民工处于较为困难的处境。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城市居民在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3.城乡基础设施不平衡。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投入和稳定供给,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投入有一定的欠缺,暴露出城乡差距较大的情况。
三、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1.经济结构不合理。
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上,农业所占比例过大,而二三产业则发展滞后。
2.农民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存在障碍。
农民缺乏主体意识,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3.乡村规划滞后。
许多乡村未完成规划编制,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水平不高。
4.产业优势不明显。
二、三产业占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导致整体产业结构不优。
5.城乡发展差距大。
城市聚集了更多的人才、高科技和优质服务,而农村则面临基础设施和人才流失等问题。
6.制度因素。
城乡分割导致的不公平政策和措施,如土地政策、户籍制度等,也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策略1.资源优化配置: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好重要生态功能区。
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2.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培育乡村产业集群。
加大农村电商和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和创新发展。
坚持城乡统筹 构建和谐太原
伐 ,不 断调 整 优 化结 构 ,转 变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努 力 走 出 一 条科 技 含 量 高 、经 济
效 益 好 、资 源 消 耗 低 、环 境 污 染 少 、人
看 ,没 有 农 村 经 济 的发 展 就 没 有 全 市 经 济 的发 展 ,没 有 农村 的 全 面 小 康 就 没 有 全 市 的全 面 小 康 ,没 有 农 村 的 和 谐 ,就 没 有 全 市 的和 谐 。 在 农业 和农 村 经 济 发
战 略产 业 ,农 业 兴 则 百业 兴 ,农 村 稳 则 全 局 稳 ,农 民 富 则 天 下 富 。 目前 ,我 市 农 业 人 口为 l 5万 , 约 占全 市 人 口总 数 O
的 三 分 之 一 。 从 构 建 和 谐 太 原 的 全 局
化 和 现 代 化 加 速 推 进 的 关键 时期 。具 体 到 我 市 ,2 0 0 4年 我 市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达 到 6 3 亿 元 ,增 长 l . % ,人 均 达 4 l 57
“ 农 ” 工 作 是 难 点 ,也 是 全部 工 作 的 三
荣。
从 今 国 来 看 , 目前 , 我 国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进 入 新 的 阶 段 ,我 国 人 均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已 经 超 过 10 0 0美 元 , 今 后 一 个 时
“ 中之 重 ” 。作 为 国 民经 济 的 基 础 和 重
摹 础 上 , 把问 题 研 究 得 深 一 些 ,定 得 扎 实
力 资 源 优 势 得 到 充 分 发 挥 的 新 路 子 ,做
到 以 发展 促 和谐 。
一
、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及改造策略研究——以太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及改造策略研究——以太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人口向城市中心集聚的趋势,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城市中村的存在。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中心地带形成的、尚未获得城市化改造的低收入人群聚居区。
这些区域通常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治安问题突出等多种问题。
由此带来的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因此,城中村的治理也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如何有效开展城中村改造,如何实现低收入居民的合理安置,如何提升改造后的区域的功能和品质,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针对城中村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太原市是一个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城市化进程较为成熟。
然而,太原市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城中村问题。
针对太原市城中村的改造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城市治理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城中村的治理及改造策略和途径,为城市治理和规划提供参考和建议。
2.研究内容(1)城中村的概念和现状:介绍城中村的概念和现状,分析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和原因;(2)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介绍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和分布情况,分析太原市城中村存在的问题;(3)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和法规:介绍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和法规;(4)城中村改造的策略和途径:针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情况,提出城中村改造的策略和途径,包括财务、技术、组织等方面;(5)案例研究:选取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典型案例,分析其改造过程和成效,以此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问卷、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
2.研究步骤(1)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城中村改造的理论和实践;(2)设计调查问卷,对太原市城中村住户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个人和家庭情况、居住环境和对城中村改造的期望等方面的情况;(3)观察和拍摄太原市城中村现状,了解其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4)分析太原市城中村治理和改造的政策和法规;(5)通过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寻找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策略和途径;(6)整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太原市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
1 . 8 个百分点 , 第三产业 占 G D P的比重达到 5 3 . 6 %, 增 加值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首位 。二 、 三产业的快速发 展, 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同时 , 随
上年末增加 2 . 1 0 万人。其 中: 城镇人 口 3 5 6 . 5 1 万人 , 增加 3 . 4 9万人 ; 乡村 人 口 6 9 . 1 2万人 , 减少 1 . 3 9 万人 。
太 原 市 城 镇 化 发 展 对 策 研 究
武 非 平
( 太原社会 科 学院 ,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2 ) 摘
一
要 :加 快推 进 市域 城镇 化 ,建 设 一流 的现 代 宜居 城 市是 太原 市经济 社会 发展 的主 体 战略 之
。
在 实现 城镇 发展 方式 的转 变 中 , 太原 市应根 据 其 经济社 会发 展 水平 、 区位 特 点 、 资源 禀赋 和环境 基 关 键词 :太原 ; 城 镇化 ; 发展 ; 对 策 中图分 类号 :F 2 9 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8—8 4 3 1 ( 2 0 1 4 ) 0 1—0 0 7 6— 0 5
1 . 城 镇 化水 平 逐 年提 高 , 增 幅呈 V字 型上 升 。随
着太原市城镇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 , 太原市城镇化 发展 水 平逐 年 提高 , 增 幅呈 V字 型 上升 。从 图表 1可
以看 出 , 2 0 0 7年 , 太 原 市城 镇 化 率 为 8 1 . 5 4 %, 比2 0 0 6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显提高。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 人 口、 资金 、 技术 、 信息等 生产要素向各级城镇 的集 聚, 使得太原市城市经济结 构不 断优 化 , 城 镇辐射 带 动作用 日趋增 强 。 2 0 1 2年 , 全
城中村脏乱差有了大改观
发生警情 34362 起,占刑事总警情的 86%,立案 17844 起,占刑事案件的 73.8%,而破案率只有 12.5%。必须下大力气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针对脏乱差问题,太原市从 2014 年 10 月 13
日起,组织、协调区、街、村对城中村的卫生死
一天想起来,瞬间变成苍白的空间。人都需要自由,但是自由
刷了一遍,但小广告依旧随处可见。“你看,墙 上、电线杆上,旧疤都没了,能看见的都是工人 们刚铲掉的。”顺着张俊伟手指的方向,记者注
意到,粉刷一新的白墙上,刚被铲掉的小广告留
下斑斑点点的痕迹,特别显眼。
拿着小铲子清理小广告的、开着垃圾车上门 收集垃圾的、拿着笤帚扫街的„„记者沿路走来,
大街小巷,身着橙色反光服的环卫工人随处可见。
助理民警的队伍,一个 6 人的队伍就相当于一个
驻扎在城中村的小派出所。”冀宝林说,一个多 月的整治行动,尖草坪区不仅有了案件查处成果 和接警数据的变化,同时,长效机制的建立也使
城中村治安问题得到破题。 2014 年 11 月 17 日至
12 月 10 日期间,新城派出所辖区 3 个城中村共
一天想起来,瞬间变成苍白的空间。人都需要自由,但是自由
的感觉。我们在两个“城中村”看到,多处垃圾
成堆,有的垃圾堆不是两三个月形成的,有的看
一天想起来,瞬间变成苍白的空间。人都需要自由,但是自由
上去都不是两三年了,问题是为什么没人管? 今年 1-9 月份,发生在“城中村”的刑事案 件 7700 多起,占全市刑事案件的 31%,受理治安 案件 54707 起,占全市案件的 55%。群众反映强 烈的“两抢一盗”案件多发频发,今年 1-9 月共
天都敢在村道上抢劫。 2014 年 10 月,省城综治委为治理“城中村” 治安乱象,决定用两个月时间集中整治全市六城 区和经济区的 173 个“城中村”的社会治安。至 此,民警上门登记排查外来人员,成为小东流村
山西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山西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贾步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 城乡二元结构和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促进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 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 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山西要深 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三篇光辉文 献”精神,以规划一体化促进城乡空间融合、以产业链 重组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以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促 进城乡社会融合、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乡要素融 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山西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积极推动以土地为核心的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和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系列重大改革创新,逐步构建 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补、城乡一体”的新型 工农城乡关系,全省的城乡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
农业综合生产力稳步提升。
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为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幅提升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1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38 亿公斤,比2017年增长1.87%,粮食单产达到293公 斤,为历史最高水平。
三大省级战略扎实推进,有机旱 作、城郊农业、功能食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收 入突破丨800亿元。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使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3深人推进全省户籍制度改革,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 的门槛不断降低,城乡融合通道进一步拓宽,城镇化 率不断提高。
2018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72万,城 镇化水平达到58.41%,比上年增长1.07个百分点。
城乡融合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逐步建立,统 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基本公共 服务向着制度接轨、质量均衡、水平均等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轨运行,城乡居 民医保实现并轨,在全国首批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 结算,参加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人数大幅增加。
我国东中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东中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旗帜已经拉开,各级政府纷纷开始大力推进和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城乡一体化发展旨在实现农村与城市地区城市化程度、居民生活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发展与互动。
然而,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
随着国家对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视,学者们纷纷对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因、措施、目标等进行概括性阐述,而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比较研究还比较缺乏。
因此,本研究将重点从跨区域角度出发,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差距、影响因素等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比较研究揭示出各地发展城乡一体化所面临的瓶颈和问题,为不同地区制定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问题和目标本研究将着重研究以下问题:1、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及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2、我国不同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可能面临的主要瓶颈和问题是什么?3、如何推进不同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本研究的目标是:1、分析不同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差距和背后的原因;2、辨析不同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和问题;3、提出不同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建议和方案。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首先从地区差异性、可比性和可量化三个角度选取一些关键指标,评估不同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水平,借助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获取数据,分析不同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和问题的背后原因,以及各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做法和效果。
最后,将分析的结果提炼出各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优经验,并提出合理化的政策推荐和战略建议。
四、研究计划本研究将以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1-3月份):1、阅读和收集各种文献资料,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研究;2、制定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提纲,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3、开展实证分析,评估不同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水平;4、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太原市城镇体系结构状况与发展趋势
太原市城镇体系结构状况与发展趋势□李金来 一、太原市城镇体系形成的历史回顾太原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历来以汾河为依托,城市地域范围亦沿汾河扩展。
古晋阳城创建于公元前497年。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当时的古晋阳城横跨汾河两岸,由都城、东城、中城三部分组合而成,都城在汾河之西,东城在汾河之东,中城横跨汾河,贯连东西二城。
可惜,公元978年,古晋阳城因战争破坏,使这座千年古城化为灰烬,今太原南郊区古城营村,即为古晋阳遗址。
太原今城始建于公元982年,以汾河东岸的唐明镇(今太原市西羊市大关帝庙一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宋代,太原城是座土城,城池成坊,丁字成街,面积约2.2平方公里。
明代,又将宋代以来的太原城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面积约8平方公里。
太原城经明代扩建,基本上确定了以后清代、民国的城市规模。
1949年太原解放时,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人口万。
解放前的太原城镇,就其空间结构来看,它主要是一块受古代有关城制传统影响的旧城区。
由于城区商业街的发展,吸引了人们聚集起来,便自然形成城市的中心区城,也就成了太原城市发展的重点和中心。
所以,解放前太原城市发展是属于单一集中型的发展形式,集中在中心市区。
因此,太原在解放前与周围城镇也就尚未形成城镇体系。
解放后,随着太原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市区工业的扩散,为太原地区城镇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1、近郊工业区的建立和中心城区用地规模的扩大解放初期,太原全市面积399平方公里,市区仅30平方公里,狭小的地域空间已不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在调整市中心城区界线。
(如53年扩展到阳曲县境内,有个自然村划入新城区)的同时,有计划地在原城市中211919 48心区的外围建设各具有特色的近郊工业区,先后设有北郊、城北、河西北、中、南部、西山、东山、城南、北营等9个工业区。
太原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太原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李新华【摘要】分析了太原市城镇化发展的背景,针对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城镇差距大、郊区发展缓慢、传统产业影响城镇化发展、公共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太原市城镇化发展的建议.【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3(039)011【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城镇化;转型发展;对策【作者】李新华【作者单位】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1 研究背景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制定了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
城镇化发展已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
建国以来,太原市城镇化在国家工业建设的投资拉动下达到了较高的数量水平。
至2011年末,太原市常住人口为42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353.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3.35%,相比于全国城镇化率51.3%高出32.05%。
虽然太原市城镇化在数量上取得了部分成绩,但在城镇化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2 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2.1 区县城镇化差距大,郊区(县)发展缓慢1)郊区(县)城镇化水平低。
2011年清徐、阳曲、娄烦等县的城镇化水平仅为28.69%,31.02%,36.44%,不仅与太原中心六城区城镇化率92.75%相差巨大,与全国城镇化水平51.3%也相差较大(见表1)。
2)区县城镇经济差距大。
太原市是一个“大城区、小郊区”的城市,至2011年太原市中心六城区建成区面积占全市的87.8%,聚集了全市81.6%的人口。
太原市中心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产生了诸如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等“大城市病”,但其所辖“三县一市”城镇发展缓慢、规模过小,未形成集聚效应。
表1 2011年太原市所辖县(市、区)城镇化率 %镇化水平太原市太原市中心六城区全国城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51.3 83.3 92.75 72.45 26.96 28.85 27.08 2.2 太原都市区进展缓慢,制约城镇空间发展太原都市区作为山西省城镇空间布局“一核一圈三群”中的“一核”,与国内其他都市区如大西安都市区相比,太原都市区在制度建立、区域协作等方面还未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太原都市区的重中之重太(原)榆(次)同城化在共建区建设等方面进展滞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它是针对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二元分隔状况提出来的。
城乡一体化不是变相的“劫富济贫”不能以减缓城市发展速度、降低城市发展层次为代价。
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改善城乡关系这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对于乡村都是十分重要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在改善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始终应当是核心、动力和基础。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发展战略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商品市场一体化、经济活动网络化、利益分配合理化等。
有学者将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范围扩大到户籍管理、住房、食品供应、就业、教育、医疗等更大的领域。
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
也有学者将这种城乡融合扩展到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空间等各个方面将城乡一体化看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和阶段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最终城市和乡村将成为一个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
城乡一体化不论作为一种手段一种过程还是一种结果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趋向、必然选择。
城乡一体化早在19世纪中期就成为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
改革开放后我国历史上城乡隔离发展所造成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日益表面化城乡一体化逐步受到重视。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已于90年代中前期开展了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策略与方案对领导决策和管理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内地宝鸡等城市也进行了城乡一体化战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太原市是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建国五十多年的投资建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加快了太原工业化的进程形成了较为雄厚的重工业基础。
在工业化的强大带动作用下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城市化水平接近70%已形成大都市雏形。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太原市已开始呈现出人口、产业向外扩张的离心城市化特征这表明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在加强城市发展进入极化与扩散并重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城乡关系日益密切原有的城乡分离、甚至对立的状况将逐步得到转变建立呈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利益共享的共荣互动关系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任务。
1998年太原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来的3个城区和2个郊区调整为现在的6个“城乡一体化新区”各辖区中既有城区又有郊区。
其目的是从行政上加强城市与郊区的经济联系充分发挥城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作用。
去年太原市政府又提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率先发展”的新战略未来太原市中心区的经济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扩散作用越来越明显。
这些为突破和改进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经济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本课题在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基础上重点对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专题探讨。
对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太原市城乡关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提升太原市作为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通过城乡关系的改善和密切更好地发挥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一、城乡关系现状??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二元结构问题提出的。
简单讲城乡关系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但在研究中考虑到城乡之间的联系必须对二者做出界定。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关系取决于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如城乡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性、通达性等。
在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体制因素对城乡关系的影响相当深刻同一行政区划单元内由于行政上存在隶属关系联系经济联系较为密切。
不同行政单元之间经济联系则相对较为松散。
城乡关系研究范围的确定既要考虑经济联系的强弱又要考虑行政地区范围的影响。
在本项课题研究中城市是指太原市市区即建成区部分。
乡村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指太原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乡村部分即近郊(现6个城市辖区的郊区部分)和远郊(市辖县、市);考虑到太原市大都市区发展已形成雏形另一个层面系指城市腹地即北面忻州、南面晋中等受中心市区影响明显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部分地区即太原市都市圈。
2000年太原市市区(6个辖区)年末常住人口达到233.2万人占全市的75.6%而各项经济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除外见上表)在全市所占比重均超过了80%其中财政总收入(含地方和中央)、各项存贷款余额、邮电业务总量等均占到90%以上表明市区经济的核心地位十分突出(见表1)同时也是全省半数以上的科研机构。
太原市是华北铁路交通枢纽之一通过石太、太焦、同蒲、京原等铁路与省内外保持便捷联系太古岚地方铁路加强了市区与古交的联系。
公路以市区为中心通过八条主干线辐射全省同时也是山西省“大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的节点。
太原武宿机场是全省唯一的4D级干线机场现已开通72条航线及至香港的定期包机航线通航城市达到50个。
近年来太原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东山过境高速公路、“一桥两路”、长风大街、机场路、城市出口、城市客运站及城市次干路、支路的建设和改造大大改善城市交通网络条件使城市路网结构和布局逐步走向合理化。
太原电网是联系山西省北部、南部、东南部电网的枢纽也是省网的负荷中心。
全市居民人均用电量204.8千瓦小时居全国各城市第五位。
城市煤气、热力生产与供应设施发展较快城市气化普及率已达86%城市集中供热也正在积极扩展。
由此可见太原市在市域乃至省域范围内的核心地位十分明显并且通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建成区与近郊、远郊以至省内其它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将更加便捷。
?(一)城乡关系发展阶段的划分?太原市城乡关系的演变与我国建国后实行的宏观发展政策密切相关。
80年代以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后的城市与乡村二元工业化发展政策、90年代后的市场化发展战略等都对太原市的城乡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太原市因其自然资源赋存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劳动地域分工任务的约束性城乡关系特征显得更具典型性和阶段性。
?太原市城乡关系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城乡隔离发展阶段。
与全国一样超前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十分严格的城乡户籍政策基本上阻塞了应有的城乡联系通道和方式总体上隔绝了正常的城乡发展关系。
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工矿基地”和“生产性城市”而乡村以农补工不但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的粮食、蔬菜和副食品。
城市建设、工业发展难以顾及农村和农业的需求甚至还有城市剥夺农村和工业剥夺农业的现象城乡关系完全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状态。
?第二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初城乡自主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后兴办了大量的以资源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及其初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极大地刺激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太原市郊区及辖县的经济面貌。
可以说这一时期农村的发展是依靠其自身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极少获得来自城市的支持。
此间太原市作为能源基地的中心城市得到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能源、重化工工业发展较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也形成了超重型和资源型经济体系。
其他经济功能特别是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组织和管理职能未能得到相应的发育和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局限性很强。
因此这一阶段太原市城乡之间形成了自主发展、相对独立的关系不仅城乡之间产业关联性薄弱而且还存在对资源、土地、环境、市场和其他经济要素的不良竞争。
这种城乡二元发展的状态既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高效使用更不利于市域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产业发展层次的提升妨碍了中心市区和郊区乡村的共同、协调发展。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城乡关系调整发展阶段。
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步伐加快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趋于弱化我国逐步告别短缺经济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时代基本结束。
以增加供给为主导目标的传统开发模式被以区域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代替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城市发展层次不够、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发展则面临着技术层次低、规模不经济、环境恶化、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重新认识和调整城乡关系使两者由对立、分离逐步走向协调、融合成为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太原的城乡关系得到一定的改善经济联系逐步加强城市发展开始呈现出扩散的特征城市化地域扩展明显以太原市建成区为核心的都市圈雏形已基本形成标志着城乡关系正由隔离向融合逐步过渡和转变。
?(二)城乡现状的关系特征?1.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太原市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
太原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有水快流”原则指导下以采掘和初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立起具有显著资源型经济特征的农村工业体系。
资源型产业是一种依赖大规模动用资源的基础性产业产业带动作用较弱且在区际贸易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
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投资格局不仅造成了城乡之间在资源利用、占有市场等方面对立而且产业上相互之间缺乏分工协作使得城乡优势难以得到正常发挥无法形成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局面。
也就是说目前太原市城乡二元结构首先表现在经济的二元结构上并支配着城乡其他关系的二元性特征。
?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性必然导致城市化的二元结构。
太原市区城市化主要地表现为外延式地域扩展城市的职能、发展层次和极化效益未能得到合理的拓展。
太原的郊区和邻近的乡村地区乡镇企业规模偏小、空间布局分散农村工业化对乡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足加之长期以来户籍管理的限制以及我国特有的“自下而上型”城市化道路的导向小城镇发育进程不快集聚功能较弱。
上述两个方面都影响和限制了太原城市化的一体化发展使城市化呈现出异质性、二元性的特点。
?长期以来郊区在产业选择、布局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法规等方面均没有纳入城乡一体化统一管理的轨道。
郊区自身也存在很多生态问题诸如乡镇企业污染、居民生活污染、土地不合理利用、村落布局混乱等。
特别是位于城市外围的城乡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高度密集生态环境治理上又属于城区和郊区均不便管理的地段具有城市和郊区“双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城乡之间污染扩散与生态净化脱节。
乡村地区由于采煤、炼焦、炼铁、造纸等污染型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式发展同样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乡村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
近十几年随着太原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人口以及城市设施继续集中城市的生产与消费功能日益增强导致城市用水、用电量增大废气、废水排放量增多城市绿地和规划绿地不断被蚕食城市生态功能日益衰退生态问题十分严重(近一两年这一情况有所遏制和好转但尚未形成根本好转的机制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