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提高与自招比热容与热平衡方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提升版)辅导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提升版)辅导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37304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5.pn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提升版)辅导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
具体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表达式;2. 比热容的单位;3. 水的比热容及其意义;4.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及其差异;5. 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难点:比热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夏季用电高峰期,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现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电流过大的原因。
2. 概念讲解:介绍比热容的概念,解释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3. 实验演示:进行比热容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4. 例题讲解:以实际问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介绍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保暖材料、汽车冷却系统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比热容板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3. 比热容的单位4. 水的比热容及其意义5.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及其差异6. 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答案: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其计算公式为:c = Q/(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2. 请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例如,在汽车冷却系统中,水被用作冷却剂。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在汽车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水能吸收较多的热量,使发动机温度保持在一个安全范围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比热容计算题型归类及解答技巧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比热容计算题型归类及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449e33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c.png)
比热容计算题型归类及解答技巧考法一:比热容的相关计算1.基本计算①公式:Qcm t=∆;变形:Qtcm∆=、Q=cmΔt②10℃升温到30℃,则Δt=20℃;10℃升温了30℃,则Δt=30℃。
③水的沸点是100℃,所以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升高的温度加上初温不可能超过100℃!例1.质量为1kg的金属锅中放有2kg的水,现把它们从20℃加热到80℃,金属锅和水一共吸收了5. 316×105J的热量。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103J/(k g·℃)],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锅可能是由哪种金属制成的?物质水铁铝铜比热容 4.2 0.46 0.88 0.39例2.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现将一质量为1.5kg的金属块加热到420℃,然后放在室温为20℃的空气中自然冷却,求:(1)金属块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2)若把这些热量全部用于给35℃、1kg 的水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温升高多少摄氏度? [已知金属的比热容为0. 49×103J/(k g·℃),水的比热容为4. 2×103J/(k g·℃)]例3.在标准大气压下,一质量为2kg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立即投入质量为1kg、温度为20℃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最终使水的温度升高到80℃。
求[c水=4. 2×103J/(k g·℃)] 。
(1)水吸收的热量。
(2)金属块的比热容。
(3)取出金属块后,给80℃的水继续加热,水又吸收了1. 05×105J的热量水的末温是多少摄氏度。
2.热平衡方程计算题①没有热量损失:Q吸=Q放;②冷吸热:Q吸=cm(t末-t初);③热放热:Q放= cm(t初-t末)。
例1.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J/(k g·℃),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18℃。
热平衡方程计算公式
![热平衡方程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279832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e.png)
热平衡方程计算公式热平衡方程计算公式这玩意儿,在咱们物理的学习中可是相当重要的。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热平衡方程。
简单来讲,它就是描述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交换的一个规律。
就好比你有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把它们混在一起,最后温度变得差不多,这里面就藏着热平衡方程的奥秘。
咱来看看这个公式:Q 放=Q 吸。
这里的 Q 放表示放出的热量,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
比如说,有个铁块,质量是 m1,比热容是 c1,初始温度是 t1;还有一杯水,质量是 m2,比热容是 c2,初始温度是 t2。
它们放在一起,达到热平衡的时候,温度变成了 t 。
这时候,铁块放出的热量 Q 放 =m1×c1×(t1 - t) ,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 m2×c2×(t - t2) 。
因为达到了热平衡,所以 Q 放 = Q 吸,也就是 m1×c1×(t1 - t) = m2×c2×(t - t2) 。
我记得有一次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小家伙一脸懵地问我:“老师,这到底有啥用啊?”我笑了笑,给他举了个例子。
想象一下,冬天的时候,你从外面特别冷的地方跑回家里,手都快冻僵了。
然后你赶紧把手放到热水里,是不是感觉手慢慢就暖和起来了?这就是热传递在起作用。
那这里面到底传递了多少热量,热平衡方程就能算出来。
还有啊,咱们家里用的暖气,热水在暖气片中流动,把热量传递到房间里,让咱们冬天能暖暖和和的。
要想知道这暖气到底给房间传递了多少热量,让房间达到一个舒适的温度,也得靠热平衡方程来帮忙。
再比如说,工厂里的一些机器设备,运行的时候会发热,如果不及时把这些热量散出去,机器可能就会出故障。
这时候工程师就得用热平衡方程来计算,要采取什么样的散热措施,才能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所以说,热平衡方程计算公式可不是只在书本上的死板知识,它在咱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派上用场。
同学们在学习这个公式的时候,可别觉得头疼。
热学物理初中公式总结归纳
![热学物理初中公式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9766cf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8.png)
热学物理初中公式总结归纳热学物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热能的传递、转化和转移规律。
在初中物理中,学习热学物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初中热学物理中常见的公式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其应用进行简要讲解。
一、温度转化公式1. 摄氏度与开氏度的转换公式:T(K) = t(°C) + 273.15t(°C) = T(K) - 273.15其中,T(K)表示开氏度,t(°C)表示摄氏度。
二、热量转化公式1. 热量传递方程:Q = mcΔθ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θ表示温度的变化量(Δθ = θ2 - θ1)。
2. 热量的传导方程:Q/t = λA(θ2 - θ1)/d其中,Q/t表示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λ表示传导系数,A表示传热物体的截面积,θ1和θ2表示两侧的温度,d表示传热物体的厚度。
3.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θ)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热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Δθ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三、热功转化公式1. 热功的计算公式:W = Fs其中,W表示热功,F表示力,s表示力的位移。
2. 热功与机械功的转化关系:W = Q其中,W表示热功,Q表示热量。
四、热机效率公式1. 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η = (Q1 - Q2)/Q1 = 1 - Q2/Q1其中,η表示热机效率,Q1表示吸热量,Q2表示放热量。
2. 卡诺热机的效率公式:η = 1 - T2/T1其中,η表示卡诺热机的效率,T1表示高温热源的温度,T2表示低温热源的温度。
五、状态方程公式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温度。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式:pV/T = nR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T表示气体的温度,n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R表示气体常数。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c42936983d049649a66583a.png)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一、比热容:定义公式:c=Q mt、公式中各量及其单位1)Q——热量——J(2)m——质量——kg3)t——高升的温度(末温t—初温to)——o C(“高升到”指末温,“高升了”就是指高升的温度)4)c——比热容——J/(kg.o C)二、热量的计算公式:(一)Q=cm t (物体汲取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高升或降低的温度都有关)Q吸=cm(t-t0);Q放=cm(t0-t)】1.各量及其单位:(1)Q——(汲取或放出的)热量——J(2)c——比热容——J/(kg.O C)(3)m——质量——kg(4)t——变化温度——OCA.关于吸热来说,t是指高升的温度,t=t—t;关于放热来说,t是指降低的温度,t=t—t00B.“高升多少℃”“高升了多少℃”“降低多少℃”“降低了多少℃”是指t;“高升到多少℃”“降低到多少℃”是指末温t2.各量的关系:(1)在Q和c一准时,t与m成反比(2)在Q和m一准时,t与C成反比;(3)在Q和t一准时,m与c成反比;(4)在c和m一准时,Q与t成正比;(5)在c和t一准时,Q与m成正比;(6)在m和t一准时,Q与c成正比。
(二)、变形公式:(1)t=Q(求变化温度)(2)m=Q(求质量)(3)c=Q(求比热)cm c t mt三、燃料焚烧放热公式:1、固体、液体燃料:Q放=qm(1)各量及其单位:Q放——燃料焚烧放出的热量——J q——热值——J/kgm——质量——kg(2)各量的关系:在q一准时,Q放与m成正比;在m一准时,Q放与q成正比;在Q放一准时,m与q成反比(3)变形式:q=Q放(已知质量和放热,求热值);mQ放m(已知热值和放热,求质量)q2、气体燃料:Q 放=qv(1)各量及其单位:Q 放——燃料焚烧放出的热量——Jq ——热值—— J/m3 V ——体积——m3(2)各量的关系:在q 一准时,Q 放与V 成正比;在V 一准时,Q 放与q 成正比;在 Q 放一准时,V 与q成反比(3)变形式:q=Q 放(已知体积和放热,求热值) ;VQ 放V (已知热值和放热,求体积)q四、效率问题效率——实用能量与总能量之比 (一)、锅炉的效率、定义:锅炉热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那部分(被加热物质汲取)的热量与燃料完整焚烧所开释的热量之比。
初三物理比热容热机提高训练(难)
![初三物理比热容热机提高训练(难)](https://img.taocdn.com/s3/m/dab584d0ddccda38366baf42.png)
第二讲热学(二)一、比热容(一)、基本概念: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C时吸收(放出)的热量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3、单位:J/(kg •C )4、说明:(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3⑵水的比热容为4.2X 10 J(kg •C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C吸收(放出)的热量为 4.2 X 103J(3)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例题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B .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C .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D .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变式1、质量为5 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A .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 •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 .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D .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变式2、冬季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工作物质将热量传递到千家万户,这是利用了水的()A .密度大B .比热容大C .质量大D .蒸发吸热(二)、热量计算1、基本热量计算:0吸=。
m (t—t o)0放=。
m (t°—t)例1、一个质量为250g的钢刀,加热到560C,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C,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若把这些热量给30C、0. 5 kg的水加热,水温可以上升多少摄氏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钢=0. 46X 103j/kg •C)变式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3: 1,吸收相同的热量之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 3, 求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2、热平衡问题: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Q放例1、将质量为75.4kg、温度为45C的热水与温度为10 C的冷水混合,若混合后水的温度为32 C。
不计热损失,求需冷水的质量。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辅导系列《热学计算专题突破》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辅导系列《热学计算专题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f69dc4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a.png)
热学计算专题突破一、比热容计算——热平衡方程 1.核心要点:①热传递条件:温度差;热传递结果:温度相同→末温相同②Q 吸=cm (t -t 0) Q 放=cm (t 0-t ) (t ——末温,t 0——初温) ③“没有热损失的情况下”——Q 吸=Q 放 2.典例引领:例1.冷水的温度为t 1、热水的温度为t 2。
现要把冷水和热水混合成温度为t 3的温水,若不计热损失,则冷水和热水的质量之比为( )A.231t t t - B.3231t t t t -- C.2331t t t t -- D.321tt t - 解析:①分析题意:冷水→吸热,热水→放热,把冷水和热水混合→发生热传递,不计热量损失→热平衡:Q 吸=Q 放②末温t 均为t 3;③冷水吸热:Q 吸=c 水m 冷(t 3-t 1),热水放热:Q 放=c 水m 热(t 2-t 3) ④Q 吸=Q 放→c 水m 冷(t 3-t 1)= c 水m 热(t 2-t 3) →2331=m t t m t t --冷热 答案:C 。
二、热效率计算 题型一:烧水问题有效利用:==Q Q cm t ∆吸水有 总能量:==Q Q m q V q 总燃燃放或 效率:=100%=100%Q Q Q Q η⨯⨯有吸总放例1.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kg 、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m 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 3。
求:(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
解析:(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V 气q =1m 3×3.2×107J/m 3=3.2×107J(2)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水(t -t 0)=4.2×103J/(kg ·℃)×100kg ×(50℃-20℃)=1.26×107J(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771.2610J=100%=100%39.375%3.210JQ Q η⨯⨯⨯=⨯吸放 题型二:机车问题例2.某公交汽车以天然气为燃料,该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5m/s 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 ,消耗的天然气为4.5m 3,汽车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为6000N 。
2021年初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第三节 热平衡方程与热平衡问题
![2021年初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第三节 热平衡方程与热平衡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f9471cccc17552706220831.png)
第三节 热平衡方程与热平衡问题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靠近时,会发生热传递。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当两者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此时物体即处于热平衡状态。
1.热平衡方程设高温物体的比热容为1c ,质量为1m ,初始温度为1t ,低温物体的比热容为2c ,质量为2m ,初始温度为()221t t t <,当两者达到热平衡时,共同温度为0t ,则可知201t t t <<。
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Q 放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Q 吸,即Q Q =吸放,或()()11102202c m t t c m t t -=-,这即是两个物体热交换时的平衡方程,可解得t 11122212012c m t c m t m m t c c ++=,若已测得0t 的值,则可求得()()11102202c m t t c m t t -=-,因此可以用这种方法测物体的比热容。
例1 (上海第5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将会发生热传递现象。
若不计热量的损失,则当两物体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它们的温度相同,且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所吸收的热量。
现有三种不同的液体A ,B ,C ,它们的初温度分别为15℃,25℃,35℃。
当A 和B 液体混合并到达平衡状态时,其平衡温度为21℃;当B 和C 液体混合并到达平衡状态时,其平衡温度为32℃。
求A 和C 液体混合并到达平衡状态时的平衡温度。
分析与解 设A ,B ,C 三种液体的比热容分别为1c ,2c ,3c ;质量分别为1m ,2m ,3m 。
则A 与B 混合时,有()()112221152521c m c m -=-℃℃℃℃,即112223c m c m =;B 与C 混合时,有()()223332253532c m c mc -=-℃℃℃℃,即332273c m c m =;当A 与C 混合时,设热平衡后的温度为t ,则有()()11331535c m t c m t -=-℃℃,将以上各式代入,可解得30.56t =℃。
初三比热容热量计算
![初三比热容热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a05531f08a1284ac95043af.png)
初三比热容热量计算比热容与热量的计算一、考点、热点回顾1、热量公式:Q吸=cm(t0-t)和Q放=cm(t0-t),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它仅适用于计算物体状态(固、液、气)不变,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热平衡方程: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直到参加热传递的所有物体温度全都相等时为止,这种现象叫做热平衡。
实验证明,在热传递过程中有Q吸总=Q放总(无热量损失)或Q吸总+Q损失=Q放总(有热量损失)。
这两个等式就是热平衡方程。
热平衡方程反应了在热传递过程中的能量守恒。
二、典型例题例1:实验测得1kg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物质在固态下3的比热容c1=2.1×10J/(kg.?),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在最初2min内,物质温度升高了40?,则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J,吸热功率为 __ ____W((2)在t2=6min时,物质处于 ______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且仍在 ______(填“吸热”、或“放热”)((3)试求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c2(例2:质量相等的28?、100?的水分别装在甲、乙两容器中,现将一个温度为100?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达到温度相同时,甲容器中水温升高到40?,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再次达到温度相同时,乙容器中水温是(设不计热量损失和水的质量损失)( )A(60? B.70? C.88? D.90?例3: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质量为m1、比热容为c1的物质A和质量为m2、比热容为c2的物质B均匀加热,物质A、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推断出正确的结论是( )A(若c1,c2;则m1,m2B(若m1=m2;则c1,c2C(若c1=c2;则m1,m2D(若m1,m2;则c1,c2例4:有两只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金属球A和金属球B,先将球A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降低了3?;把球A取出,再将球B放这个杯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又降低了3?,则球A和球B的比热容大小关系为( ) A(A球大 B.B球大 C.一样大D.无法确定1例5:现有甲、乙、丙三种初温相同的液体,其中甲、乙是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是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若对三种液体分别加热,则可根据它们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在温度一热量图象如图上分别画出对应三点甲、乙、丙,则甲的比热和质量跟丙的比热和质量相比,应是( )A(丙的比热容比甲的比热容大B(丙的比热容比甲的比热容小C(丙的质量比甲的大D(丙的质量比甲的小例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来加热水的一种装置,小新同学家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离地面10m高的屋顶上。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014ddc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c.png)
初中物理热学公式知识点总结归纳热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热现象和热力学定律。
掌握热学公式是理解和应用热学知识的基础,下面是对初中物理热学公式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热量和能量转化1. 热量Q的计算公式:Q = mcΔT其中,Q表示热量,m为物体的质量,c为物体的比热容,ΔT为物体温度的变化量。
该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2. 机械功W与热量Q的关系:W = Q机械功和热量之间存在能量守恒关系,即机械功所做的工作等于热量的吸收或释放。
3. 能量守恒定律:Q1 + Q2 + ... + Qn = 0能量守恒定律也被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各点的热量代数和等于零。
即系统中吸收的热量等于释放的热量。
二、热传导与热传导公式1. 热传导公式:Q = kAtΔT/L该公式用于计算热传导过程中的热量,其中Q表示热量,k为物体的导热系数,A为传热的面积,t为传热时间,ΔT为温度差,L为传热长度。
2. 热传导的导热性质:Q ∝ A, Q ∝ t, Q ∝ ΔT, Q ∝ 1/L由热传导公式可知,热传导的热量与传热面积、传热时间、温度差和传热长度等因素有关。
三、热平衡与热平衡公式1. 热平衡公式:Q1 = Q2当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时,它们之间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相等。
2. 热平衡的条件:m1c1ΔT1 = m2c2ΔT2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的条件是它们的质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之间满足热平衡公式。
四、热膨胀与热膨胀公式1. 线膨胀的公式:ΔL = αL0ΔT线膨胀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的线膨胀量,其中ΔL为线膨胀量,α为线膨胀系数,L0为初始长度,ΔT为温度变化量。
2. 体膨胀的公式:ΔV = βV0ΔT体膨胀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的体膨胀量,其中ΔV为体膨胀量,β为体膨胀系数,V0为初始体积,ΔT为温度变化量。
五、热容与热容公式1. 热容的计算公式:Q = mcΔT物体的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体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用c表示。
初三物理初学比热容讲解
![初三物理初学比热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e7a8c2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4.png)
初三物理初学比热容讲解
比热容是指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
物理学中,通常用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质在变温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对于不同的物质,比热容通常是不同的。
例如,水的比热容为4.18J/kg·℃,而铁的比热容为0.45J/kg·℃。
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物体在吸收或放出相同数量的能量时,温度变化可能会不同的原因。
同时,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将能量和温度的单位保持一致。
例如,如果我们想计算将200J的能量加热1kg的水时,水的温度变化应为:
ΔT=Q/Cm=200J/(4.18J/kg·℃ × 1kg)=47.8℃
这意味着将200J的能量加热水可以使其温度升高47.8℃。
除此之外,比热容还可以用于计算物质的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例如,当冰化为水时,它会吸收大约334J/kg的热量,这种热量也称为融化热。
总之,比热容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基础内涵丰富的物理量,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掌握它,并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3.3比热容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3.3比热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97059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00.png)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3.3 比热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材第13章第3节,主要讲述了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吸收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其中Q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Δt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应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不同物质的样品、热量计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夏季炎热的天气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炎热的天气中,海边感觉比内陆凉爽。
2. 概念讲解:介绍比热容的定义,解释比热容的意义。
3. 公式讲解: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4. 实验演示:进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5. 例题讲解:给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进行解答。
6. 随堂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定义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3. 比热容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物质的比热容,并解释结果。
a. 水的比热容是多少?b. 沙子的比热容是多少?2. 答案:a. 水的比热容约为4.18 J/(g·℃)。
b. 沙子的比热容约为0.83 J/(g·℃)。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比热容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022年初三物理比热容知识点及相应练习
![2022年初三物理比热容知识点及相应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80ea6a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1.png)
第二讲比热容【益思互动】一、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旳某种物质温度升高(减少)1℃时吸取(放出)旳热量2、物理意义:表达物体吸热或放热旳本领旳物理量3、单位:J/(kg·℃)4、阐明:(1)比热容是物质旳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旳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2)水旳比热容为4.2×103J(kg·℃) 表达:1kg旳水温度升高(减少)1℃吸取(放出)旳热量为4.2×103J(3)水常调整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由于水旳比热容大二、热量旳计算1、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2、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Q放【益思精析】例题1、有关比热容,下列说法对旳旳是( )A.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B.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C.物质旳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D.物质旳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变式1、质量为5 kg旳汽油,用去二分之一后,剩余旳汽油( ) A.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本来旳二分之一B.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本来旳二分之一C.密度、比热容变为本来旳二分之一,热值不变D.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例题2、用两个完全相似旳电热器同步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在此过程中,水和煤油旳温度升高同样快,由此可以鉴定( ) A.水旳体积不不小于煤油旳体积B.水旳体积不小于煤油旳体积C.水旳质量不小于煤油旳质量D.水旳质量等于煤油旳质量变式2、冬季供暖旳暖气是用水作工作物质将热量传递到千家万户,这是运用了水旳( )A.密度大B.比热容大C.质量大D.蒸发吸热例题3、一种质量为250g旳钢刀,加热到56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若把这些热量给30℃0.5 kg旳水加热,水温可以上升多少摄氏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钢=0.46×103J/(kg·℃)变式3、甲、乙两种物质旳质量之比为3:1,吸取相似旳热量之后,升高旳温度之比为2:3,求这两种物质旳比热容之比.例题4、水旳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旳两倍,若水和煤油旳质量之比为1:2,吸取旳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旳温度之比为( ) A.3:2 B.2:3 C.4:3 D.3:4变式4、水温从20℃升高到30℃吸取旳热量为4.2×104J,水旳质量是( )A.1 kg B.10 kg C.0.1 kg D.100 kg【益思拓展】A.扎实基础1、质量相等旳水和干沙子吸取相等旳热量时,升高旳温度_______,若升高相似旳温度,吸取旳热量_______.阐明了质量相似旳不一样物质旳吸热能力是_______旳.为了描述物质旳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_______这个物理量.2、_______________旳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所吸取旳热量叫做这种物质旳比热容.比热容旳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3、比热容是物质旳一种属性,每种物质均有自己旳比热容.水旳比热容是_________,表达旳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一桶水倒掉二分之一剩余旳水旳比热容是_______.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较,它们旳比热容_______大.4、物体温度升高时,吸取热量旳计算公式是Q吸=cm(t-t0),其中,c表达_______,单位是_______,m表达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t表达_______________,t0表达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5、冰旳比热容是2.1×103 J/(kg·℃),当冰融化成水后,比热容是_________,阐明同种物质,在不一样状态时,比热容是_________旳.6、用两个相似旳“热得快”分别给盛在两个相似杯子里旳质量相等旳水和煤油加热,问:(1)在相似旳时间内,哪个温度升高旳快些_______________;(2)升高相似旳温度,哪个需要旳时间长些_______;(3)从这个试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7、把质量相似、材料不一样旳两个金属球甲和乙,加热到相似旳温度,然后分别投入两杯初温相似、质量也相似旳水中,最终发现投入乙球旳杯内水温较高,那么可以断定甲、乙两种金属旳比热容c甲______c乙.(填“>”“=”或“<”)8、一种物体由于温度旳变化吸取或放出旳热量多少,决定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已知铝旳比热容是0.88×103 J/(kg·℃),质量是100 g旳铝块,升高30 ℃需要吸取_____ J旳热量,减少30 ℃放出_______ J旳热量.9、质量相等旳水和煤油,吸取了相等旳热量,比较它们升高旳温度,则( )A.水升高旳温度高B.水和煤油升高旳温度同样高C.煤油升高旳温度高D.无法判断10、在常见物质中水旳比热容最大,可知如下结论中错误旳是( )A.跟同质量旳其他液体相比,水更轻易使温度升高B.在同样旳阳光下,通过同样长旳时间,水要比沙石旳温度变化小C.水易做冷却剂,流动旳水能吸取并带走较多旳热量D.育苗时,向秧田里多灌些水,可以保护秧苗夜间不受冻11、沿海地区旳气温变化比内陆地区旳气温变化小,其主线原因是( )A.海水旳吸热本领比沙石、泥土旳小B.海水旳质量比沙石、泥土旳大C.海水旳比热容比沙石、泥土旳大D.海水具有流动性,沙石、泥土不易流动12、铝旳比热容比钢旳比热容大,下面旳理解中对旳旳是( )A.1公斤铝比1公斤钢含旳热量多B.1公斤铝比1公斤钢含旳内能多C.铝和钢接触时,铝一定向钢传热D.1公斤旳铝温度减少1 ℃比1公斤钢温度减少1 ℃时放出旳热量多13、质量相等旳金属A和B,放在沸水中煮10 min后取出,立即分别投入质量相似,温度也相似旳两杯水里,到两杯水旳温度不再升高时,测量发现放A旳水温高于放B旳水温,则( ) A.金属块A旳比热容大B.金属块A本来旳温度较高C.金属块A有较多旳热量D.金属块A有很好旳导热性14、小明同学学习了比热容知识后,联想到热水袋,设计了一种水暖背心,冬天将袋内灌满热水,穿在身上可暖胸背,他设计旳原理是( )A.水旳比热容大,吸热本领强B.水旳比热容大,降温时放热多C.水资源比较丰富D.水旳流动性强,穿起来柔软舒适B.能力拓展15、下列说法中对旳旳是( )A.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旳B.物质旳比热容与物体吸取旳热量、物体旳质量及物体温度旳变化有关C.两个物体升高相似旳温度,吸取旳热量也一定相似D.热总是从具有热量多旳物体传递给热量少旳物体16、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5,比热容之比是3∶2,升高相似旳温度,则吸取旳热量之比是 ( )A .5∶3B .3∶5C .15∶4D .4∶1517、根据表1和表2旳资料,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对旳旳是 ( )表1 几种晶体旳熔点表2 几种物质旳比热容A .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差异较大,而沙漠地区昼夜气温差异不大B .南极旳最低气温达-89.2℃,要测量南极旳气温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 .汽车发动机里常用水来协助散热D .水到达0 ℃就会结冰C.综合创新18、既有某种液体60 kg,温度从18 ℃升高到28 ℃时,吸取了2.52×106 J旳热量,这种液体旳比热容是多大?这种液体是什么物质?19、夏日,半天内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旳晒水箱受到旳太阳光旳辐射热可达1.05×107J,假如这些热量被箱内质量为50 kg旳水吸取,这些水旳温度可升高多少?20、探究水和沙子旳吸热能力.试验器材如图所示,两个酒精灯、两个金属杯、两个温度计.对质量相等旳水和沙子进行加热请回答问题:(1)怎样使水和干沙子吸取相似旳热量?(2)水和干沙子,谁温度升高旳快?(3)这个试验阐明了什么?21、将质量为250 g温度为20 ℃旳袋装牛奶(袋旳质量不计)放入热水中,使牛奶旳温度升到40 ℃,则牛奶在此过程中吸取旳热量为多少?(c=2.5×103 J/kg·℃)牛奶。
初中物理提高与自招---比热容与热平衡方程2
![初中物理提高与自招---比热容与热平衡方程2](https://img.taocdn.com/s3/m/86200d1ebb68a98271fefaf4.png)
初中物理提高与自招-----比热容与热平衡方程21.基础回顾1.星期天,小林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6: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一时刻图线,如图24-9 所示。
则可以判断 ( )A.甲是“气温”图线,乙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大。
B.甲是“气温”图线,乙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小。
C.甲是“水温”图线,乙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大。
D.甲是“水温”图线,乙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小。
2.甲、乙两个用不同材料制成的质量相等的金属球,放入沸腾水中很长时间后,取出放在同一块冰上,最后结果如图2所示,由此可判断()A.甲球的温度比乙球高B.甲球的温度比乙球低C.甲球的比热容比乙球大D.甲球的比热容比乙球小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其材质不同.将它们放入沸水中,一段时间后温度均达到100℃,然后将它们按不同的方式投入一杯冷水中,使冷水升温.第一种方式:先从沸水中取出甲,将其投入冷水,当达到热平衡后将甲从杯中取出,测得水温升高20℃;然后将乙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测得水温又升高了20℃.第二种方式:先从沸水中取出乙投入冷水,当达到热平衡后将乙从杯中取出;然后将甲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则在第二种方式下,这杯冷水温度的变化是()A.升高不足40℃B.升高超过40℃C.恰好升高了40℃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融化热问题4.将50克、0℃的雪(可看成是冰水混合物)投入到装有450克、40℃水的绝热容器中,发现水温下降6℃。
那么在刚才已经降温的容器中再投入100克上述同样的青,容器中的水温将又要下降()(A) 7℃(B) 8℃(C) 9℃(D) 10℃5.将质量为m、温度为0℃的雪(可看成是冰水混合物)投入装有热水的容器中,热水的质量为M,平衡后水温下降了t;向容器中再投入质量为2m上述同样性质的雪,平衡后容器中的水温恰好又下降了t。
比热容变换公式
![比热容变换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e70e12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2.png)
比热容变换公式比热容是物理学中一个挺有意思的概念,咱今儿就好好聊聊比热容变换公式。
比热容,简单来说,就是衡量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一个指标。
那比热容变换公式呢,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一些数学操作,让我们能更深入、更灵活地理解和运用比热容的知识。
就拿烧水来说吧,有一次我在家准备烧壶水。
我把电水壶装满水,插上电源,就看着那水一点点热起来。
这时候我就在想,水吸收的热量到底是咋算的呢?其实啊,这就和比热容有关系。
比热容的基本公式是Q = cmΔT ,这里的 Q 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 是比热容,m 是质量,ΔT 是温度的变化量。
比如说,水的比热容是4.2×10³焦耳/(千克·摄氏度),要是有 1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 10 摄氏度,那吸收的热量 Q 就是 4.2×10³×1×10 = 4.2×10⁴焦耳。
那咱们来说说比热容变换公式。
从Q = cmΔT 这个基本公式出发,可以变出好多有用的式子。
比如,要是想求温度的变化量ΔT ,那就可以变成ΔT = Q / (cm) 。
假设还是刚才那 1 千克的水,吸收了 4.2×10⁴焦耳的热量,比热容还是 4.2×10³焦耳/(千克·摄氏度),那温度升高的量ΔT 就是 4.2×10⁴÷(4.2×10³×1)= 10 摄氏度,这和咱们前面算的一样。
再比如,如果想求物质的质量 m ,那就可以变成m = Q / (cΔT) 。
假如要让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20 摄氏度,吸收了 8.4×10⁴焦耳的热量,比热容是 2.1×10³焦耳/(千克·摄氏度),那这种物质的质量 m 就是8.4×10⁴÷(2.1×10³×20)= 20 千克。
初中九年级物理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初中九年级物理热平衡方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22f0d6cc175527062208b5.png)
热平衡方程的应用•热平衡方程:在热传递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即Q放=Q吸,把这个关系叫热平衡方程。
•热平衡方程式: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当两个物体温度达到相同时,如果没有热量损失,则有Q吸=Q放,称为热平衡方程。
在热量计算题中,常采用此等式。
例1:吃早饭的时候,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如图所示的袋装牛奶。
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 12℃升高到42℃,妈妈至少要用60℃的热水多少千克?[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设该牛奶的比热容为2.5 ×103J/(kg·℃),不计热量损失]解析:根据热传递的条件,热水的最终温度等于牛奶的最终温度,同为42℃,由于不计热量损失,所以牛奶吸收的热量Q吸等于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根据Q吸=Q放即可求出。
牛奶升温时吸收的热量 Q放=c1m1(t一t0)=2.5×103J/(kg·℃)×0.25kg×(42℃-12℃)=18750J,热水由60℃降低到42℃放出的热量 Q放=c2m2(t0’一t),Q吸=Q放,至少需要60℃的热水约0.248kg。
•一、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0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物理公式初中全部及变形公式
![物理公式初中全部及变形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f25a5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a.png)
物理公式初中全部及变形公式以下是部分初中物理公式及变形公式:
热学部分:
1. 吸热公式:Q吸=Cm(t-t0)=CmΔt
2. 放热公式:Q放=Cm(t0-t)=CmΔt
3. 热值公式:q=Q/m
4. 热机效率公式:η=Q有效/Q燃料
5. 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 热力学温度与普通温度关系:T=t+273K
电学部分:
1. 电流强度定义式:I=Q/t
2. 电阻与电阻率关系:R=ρL/S
其中,ρ为材料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S为导体横截面积。
力学部分:
1. 普通状态滑轮组的拉力与物重关系式:F=(G+G动)/ n
2.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关系式:W总=W有+W额
3. 机械效率定义式:η=W有/W总
4. 机械效率公式:η=G/nF (竖直方向)
5. 机械效率公式: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6. 机械效率公式:η=f/nF (水平方向,含有摩擦力)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初中物理公式较多,建议查阅初中物理教辅或教材,获取更全面的公式内容。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重要公式大全 初二物理公式及用法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重要公式大全 初二物理公式及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cd8a893c1ec5da51e270a2.png)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重要公式大全初二物理公式及用法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掌握物理基本技能
在初中物理课的学习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两方面,一是用物理用语表述问题和规范书写物理公式、解题格式的能力;二是物理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观察和思考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善于观察和思考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同学们要学会有目的的观察,就是在做实验之前,听清楚老师讲的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采用什么仪器,仪器如何放置,实验怎么做,观察什么现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完整版)初中物理提高与自招---比热容与热平衡方程
![(完整版)初中物理提高与自招---比热容与热平衡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6a054b0dc8d376eeafaa3125.png)
初中物理自招与提高------- 比热容与热平衡方程一.基本看法1、热传达(1)热传达是能量从 的物体传到 的物体,也许从物体的 部分传到部分的一种现象。
(2)热传达的条件:。
( 3)热传达的本质:。
(4)热传达的三种方式:①热传导②热对流 ③热辐射2、热量(1)热量是为了衡量在热传达过程中 的多少而引入的。
通常用 Q 来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
一根火柴棒完满燃烧大体能够放出 的热量。
注意:热量对应于热传达过程,我们只能说物体吸取也许放出多少热量,不能够说“物体拥有多少热量” !(2)热传达过程中,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低温物体热量,温度。
3. 比热容物体温度高升时,吸取的热量与那些因素有关呢?阅读以下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
质量 m ( Kg )物质种类高升温度t ( 1 水 1 C 1 水 2 C 2 水 2 C 1 酒精 1 C 1酒精 2 C 2酒精2 CC ) 吸取热量 Q ( 103J )(1) 1Kg 的水,温度高升 1 C ,要吸取的热量,温度高升 2 C ,要吸取的热量。
1Kg 的酒精,温度高升 1C ,要吸取的热量,温度高升 2C ,要吸取的热量。
结论 1: :质量同样的同种物质,吸取热量与高升温度成 比。
(2) 1Kg 的水,温度高升 2 C ,吸取的热量是; 2Kg 的水,温度高升 2 C ,吸收的热量是1Kg 的酒精, 温度高升 2 C ,吸取的热量是 ; 2Kg 的酒精, 温度高升 2 C ,吸取的热量是结论 2:质量不同样的同种物质,高升同样的温度时,吸取的热量与 成正比。
(3)1Kg 的水, 温度高升 1 C ,要吸取的热量, 1Kg 的酒精, 温度高升 1 C ,要吸取的热量,可见,它们质量同样、高升温度同样,但由于 不同样,吸取热量也不同样结论 3:不同样种物质,即使质量同样、高升温度同样,吸取热量也经常不同样。
因此可知,物体吸取热量的多少,与 、 、 都有关系。
2020年中考物理学习方法:比热容及计算
![2020年中考物理学习方法:比热容及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9828d786bd97f192279e9ea.png)
2020年中考物理学习方法:比热容及计算1.实验:用两相同的电加热器给M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可以看到:1)在通电相同的时间里,煤油的温度升高得高。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到相同的温度,则应给水的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
2.结论:质量相同(如:1kg,也叫单位质量)的不同的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如:大家都升高1C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物理上,把物质的这一种特性叫比热容。
3.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一种物质的温度升高(降低)1C时吸收(放出)的热量a.单位:J/(kgC)读作:L焦耳每千克摄氏度b.符号:C如:C水=4.2103J/(kgC)c.意义:1kg水在温度升高(降低)1C时,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d.比热表:1)水的比热要记住。
水的比热很大。
2)水和冰的比热不一样,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的比热一般不同。
3)液体的比热比固体的比热大。
金属的比热都较小。
e.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受温度、质量和物体的形状的影响,但要受物态的影响。
f.练习:关于比热容,下列廉洁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在的吸收的热量多。
C.比热容的单位为J/kg.D.一桶水的比热容大于一杯水的比热容。
4.热量的计算: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其中:c为该物质的比热容单位一定用J/(kgC)。
M为物体的质量,单位一定用kg.△t为物体升高的温度,单位一定用C.△t=(t高温-t低温)同样,这个公式,可以应用于放出热量时的计算。
只是要把Q吸改为Q放即:Q放=cm△t,其中△t=(t高温-t低温)5.公式变形:c=Q吸/m△tm=Q吸/c△t△t=Q吸/cmQ放=cm△tQ吸=cm△t这两个公式只适用于物态没有发生变化时。
6.理解公式:c=Q吸/m△t7.这个公式只是利用已知物体的质量、吸收(放出)的热量、变化的温度时计算物体的比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自招与提高-------比热容与热平衡方程
一.基本概念
1、热传递
(1)热传递是能量从 的物体传到 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 部分传到 部分的一种现象。
(2)热传递的条件: 。
(3)热传递的实质: 。
(4)热传递的三种方式:①热传导②热对流 ③热辐射
2、热量
(1)热量是为了衡量在热传递过程中 的多少而引入的。
通常用Q 来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 。
一根火柴棒完全燃烧大约可以放出 的热量。
注意:热量对应于热传递过程,我们只能说物体吸收或者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
(2)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 ,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 。
3. 比热容
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阅读下列内容,请回答问题。
(1)1Kg 的水,温度升高1C ︒,要吸收 的热量,温度升高2C ︒,要吸收 的热量。
1Kg 的酒精,温度升高1C ︒,要吸收 的热量,温度升高2C ︒,要吸收
的热量。
结论1::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热量与升高温度成 比。
(2)1Kg 的水,温度升高2C ︒,吸收的热量是 ; 2Kg 的水,温度升高2C ︒,吸收的热量是
1Kg 的酒精,温度升高2C ︒,吸收的热量是 ; 2Kg 的酒精,温度升高2C ︒,吸收的热量是
结论2:质量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 成正比。
(3)1Kg 的水,温度升高1C ︒,要吸收 的热量,1Kg 的酒精,温度升高1C ︒,要吸收 的热量,可见,它们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但由于 不同,吸收热量也不同
结论3:不同种物质,即使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吸收热量也往往不同。
由此可见,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 、 都有关系。
(4)试着计算表格中每一行中吸收热量Q 与质量m 和升高温度t ∆乘积的比值,即Q m t
⋅∆,能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 不同种物质, 因此,我们可以用这个比值Q m t
⋅∆来区别物质,叫做比热容。
1.定义:我们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所吸收( )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符号:c 。
2.公式:Q c m t =
⋅∆ 2、常用单位: 焦耳/(千克· ℃)符号: J/(kg ·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3. 同种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定的数值(相等的),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对不同物质来讲,比热容一般是不相同的。
二.比热容典型问题
由Q c m t
=⋅∆,当物体温度变化是,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 cm t =⋅∆ 1.由t cm Q ∆=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某物质的比热与吸收的热量Q 成正比
B .温度变化一定的某物质的比热与吸收的热量Q 成正比
C .某物质的比热与其吸放的热量、质量及温度变化量的多少有关
D .某物质的比热与其吸放的热量、质量及温度变化量的多少无关
2.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铁块和铜块(c 铜<c 铁).如果在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迅速放在一起,那么下列有关它们之间热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一定是铁块把热量传给铜块
B .一定是铜块把热量传给铁块
C .可能不发生热传递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3. 质量相同的一块铝和一杯水,它们吸收相等热量之后,把铝块投入水中,那么 ( )
A .热量由水传给铝块
B .热量由铝块传给水
C .水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D .以上情况都可能发生
4.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质量为m 1、比热容为c 1的物质A 和质量为m 2、比热容为c 2的物质B 均匀加热,物质A 、B 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
示,根据图像你可以推断出的结论是( )
A .若c l =c 2,则m l <m 2
B .若c l >c 2,则m l 一定大于m 2
C .若m l =m 2,则c l <c 2
D .若m l <m 2,则c l >c 2
三.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对于一个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系统,一个物体放热,另一个物体吸热,且Q Q =吸放。
且当物体温度相同时,热交换停止。
据此我们可以列出热平衡方程
1. A 、B 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
现将A 放入甲杯,B 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 、B 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A 4:9
B .3:5
C .2:3
D .1:2
2.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25℃和75℃,现将一温度为65℃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45℃,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乙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 )
A .65℃
B 60℃
C .55℃
D .50℃
3.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10℃,又向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1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6℃,若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将再升高(不计热损失)( )
A .4.5℃
B 4℃
C .3.5℃
D .3℃
4.甲、乙两块质量相同的不同金属,在沸水里加热一段时间.先取出甲决投入一杯冷水里,当达到热平衡后,水温升高2O ℃.再取出甲块,立即将乙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水温又升高2O ℃.若不计热的损失,则由此可判断( )
A .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 .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 .甲的比热容跟乙相等
D .无法确定比热容大小
5.质量相等的28度、100度的水分别装在甲,乙2个容器中.将一个100度的金属球放入甲中,达到温度相同时,甲中 的水温升高到40度,迅速取出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再次达到温度相同时,乙容器中的水温是 (不计热量损失和水的质量损失)
6.现有甲、乙、丙三中可以互相溶解的液体,期中甲的初始温度为10度,质量是2kg ,比热容为1000kg J C ⋅︒,乙的初始温度为30度,质量是8kg ,比热容为3000kg J C ⋅︒,丙的初始温度为50C ︒
,质量是6kg ,比热容为4000kg J C ⋅︒,求这三种液体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最终温度,不计热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