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合集下载

生物人教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精品课件

生物人教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精品课件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例2.向朋友挥动手臂打招呼时,包括以下步骤:①相
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
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
是( A )
A.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骨骼肌
人体内的骨骼 肌有600多块,约 占体重的40%。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运动系 统组成
骨骼
骨 关节
骨骼肌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屈肘
肱二头肌 收缩 肱三头肌 舒张
其他动物的运动
动物名称 运动方式 运动器官特点 运动能力
蜗牛 蚯蚓 蝗虫 家鸽
缓慢爬行
肉质足
较弱
缓慢蠕动
只有肌肉, 没有骨骼
较弱
跳跃、飞行
有肌肉和外骨骼, 三对足和两对翅

飞行
胸肌发达,

长骨中空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运动的意义
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 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运动系统的形成
骨骼肌
肌肉
平滑肌 主要构造内脏和血管 心肌 构成心壁 骨骼肌 分布于头颈、躯干、四肢
骨骼肌是肌肉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种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运动系统的形成
骨骼肌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2、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3、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所以又可以说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是单独的一块骨;骨骼是多块骨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4、关节的结构有: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软骨可以缓冲震动和减少摩擦;关节囊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它使关节更加牢固;关节腔里有滑液;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的特性是具有灵活性和牢固性..5、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出来叫做脱臼..6、肌肉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注意字的书写7、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至少附着在两块骨上..8、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9、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注意:至少两组10、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直臂提取重物时;同时收缩..肱的书写11、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系统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12、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13、如果一块肌肉瘫痪甚至萎缩最可能的原因是:支配这块肌肉的神经受损..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动物的行为从动物自身的目的来看;有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注意:大致而不是全部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3、用刚从受精卵里孵化出来的菜青虫进行实验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对动物的生存越有利..第二节社会行为1、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必须营群体生活;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一定有社会行为;如青蛙等蛙类;鳄鱼等爬行类..2、社会行为的特征:①营群体生活②群体内有一定的组织③组织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④有的群体形成一定的等级..3、白蚁的群体中:蚁后是专职的产卵机器;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觅食筑巢等;兵蚁专职保卫工作..4、狒狒群体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不同排成等级次序;形成等级制度:首领是雄狒狒;特权是: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栖息场所..5、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它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注意:讯字的书写6、动物动物的通讯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进行交流信息..交流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动作如蜜蜂的舞蹈、声音如长尾猴的吼声、气味如蚂蚁的交流7、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殖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8、人类利用性外激素来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9、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相互合作的信心和能力情感目标: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严谨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运动对动物的生存有重大意义。

难点:运动是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关节模型或自制关节模型、关节挂图、家兔的骨骼、小黑板等。

一)导入新课提供一组动物捕食、迁徙、求偶的视频材料。

提问:①这些动物在做什么?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生存和繁殖)③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动物在取食?(如:虎奔跑,虎咬住鹿的颈部)④所有动物的取食方式都一样吗?(不一样)⑤简述动物捕食的过程。

(动物捕食时需要观察、奔跑和扑咬等)小结:同捕食有关的运动是动物的捕食行为,同理动物也有繁殖行为等,所以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创新;在问题探讨中,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难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三、教具教师准备:《动物世界》节目片段;教材中“资料分析”中的图文制成的课件、小黑板等。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动物世界片段,以此情境导入新课,提问:你喜欢这个片段吗?在这个片段中你看到了哪些动物的什么行为?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你的观察所得,并交流自己的观察情况。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2、尝试撰写探究实验报告。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一、假如肌肉只连一块骨,活动会受影响吗?
二、只保留一侧的骨骼肌可以吗?为什么?
动物的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运动是动物行为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动物的行为: 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
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体育锻炼对关节 增加关节的牢固性、 的影响: 伸展性、灵活性
脱臼和脱臼 的急救:
小结: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骨(杠杆) 2、关节:关节头、关节腔、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软骨(支点) 3、肌肉:肌腱、肌腹(动力来源)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肌肉受神经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运动,于是躯体就 会产生运动。运动时,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
三活和繁殖后 代,使动物适应多变的环境。
巩固练习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_骨_骼__和_肌_肉__组成的。
2.关节是由_关_节__头_、_关_节__窝_、_关_节__囊_、关__节__腔_组成的,其中在 关__节_头__和_关_节__窝_上附着关节软骨。
3.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_肌_腹__,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 叫_肌_腱__。 4.哺乳动物靠_四__肢_支撑起身体,骨在_肌__肉__牵引下围绕着关__节__ 运动,使躯体完成各种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_运__动_能力,有利 于_觅_食__和_避_敌__,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5.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_快_速__运__动_的一个 重要原因。蚯蚓的运动称为_蠕__动__。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特点: 坚固、弹性 骨
作用:维持体型、保护、运动 特点:灵活、牢固
运动系统 关节
(骨与骨连接) 作用:连接、支点
特点:受刺激而收缩 肌肉

人教版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_PPT

人教版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_PPT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生物《动 物的运 动》_p pt2-课 件分析 下载
二、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合:作学习:通过观看人的运动视频,参 考书44页,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他们做出各种动作时,骨、关节、 骨骼肌是怎样协调配合的? 2、他们能协调动作、唱出歌词,是什 么系统在调节控制?完成动作要消耗能 量,还要哪些系统配合才能获得能量? 3、他们是怎样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的 ?你能展示并讲解屈肘和伸肘吗?
总结一、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各结构功能:
骨 (杠杆
) 关节头 表面有关节软
关节 关节窝 骨:弹性大(灵活)
(支点

关节囊 结缔组织 (韧带牢固 关节腔 )内有滑液 (灵活)
骨 肌肉 骼
组成
肌腱:连接两骨 肌腹:收缩舒张
(力 肌 特性:受刺激收缩产生力 )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生物《动 物的运 动》_p pt2-课 件分析 下载
自主学习:观察43页两 幅图,描述图中结构和功能:
自主学习:观察视频和43页两 幅图,描述图中结构和功能:
1 关节头 2关节囊
1 肌腱
3关节腔
4关节窝
5 关节 软骨
2 肌腹
肌 肉:主要是骨骼肌 肌腱
(1)组成 肌腱
肌腹
肌腹
(2)特性:
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3)作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生物《动 物的运 动》_p pt2-课 件分析 下载
2、关节扭伤:扭伤24小时之 内适合冷敷,24小时后适合热 敷。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生物《动 物的运 动》_p pt2-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生物《动 物的运 动》_p pt2-课 件分析 下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3.(2017青岛)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运动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
B.运动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
C.运动有利于动物物种的进化
D.运动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4.(2018广东)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划桨动作包括:①相应的骨受到牵
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
成 , 关 节 面 上 覆 盖 一 层 光 滑 的 摩擦,还具有弹性,并可以缓冲
关节软骨
运动时的震动和冲击
关节囊
包绕整个关节,外面还有坚韧的 韧带
结缔组织和韧带可以把两骨牢 固连接;囊壁内表面能分泌
滑液
关节腔
关节囊包裹关节围成的空隙,含少 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
量 滑液
骨之间 摩擦 的作用
3.骨骼肌的组成
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C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继续努力
再见
(1)图A是 屈肘 动作。此时肌肉[①] 肱二头肌 处于 收缩 肉[②] 肱三头肌 处于 舒张 状态。 (2)图B是 伸肘 动作。此时肌肉[①] 肱二头肌 处于 舒张 肉[②] 肱三头肌 处于 收缩 状态。
状态,肌 状态,肌
3.运动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运动并不是仅靠 运动系统 来完成的,
还需要其他系统如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运动系统的组成 1.运动系统主要是由 骨 、 关节 和 肌肉 组成的。骨与骨之间通 过 关节 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 骨骼肌 。
2.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囊 关节腔
名称 关节面

初中生物-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第五单元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初中生物-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第五单元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本章综合解说本章内容概览本章在前面学习动物主要类群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动物行为的类型和意义,以便深入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从总体上了解动物如何通过各种行为来适应环境,在生物圈中生存和繁衍。

动物一般都能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在运动过程中,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各种动作,具有很强的运动能力。

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根据动物行为的表现形式、获得途径等可将动物行为分成不同的类型。

有的营群体生活的动物还表现出社会行为。

这些都有利于动物适应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重点难点提示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以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4)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难点:(1)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2)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

(3)进行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

本章学法点津1.观察动物关节和骨骼标本、模型或挂图等,同时结合自身肢体运动的体验,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作用及相互关系。

注意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认识运动与动物觅食、避敌等一系列适应环境的行为的关系,理解运动是动物各种行为表现的基础。

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时,应运用比较法首先判断这种行为是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通过分析教材资料,联系生活实例,学会区分动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从本质上理解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3.学习动物的社会行为时,应注意群体是否形成一定的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或形成等级,然后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2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1节 动物的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2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1节 动物的运动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本节是在学习了动物的类群基础上,通过观察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再分析关节、肌肉、骨的关系,搞清三者之间在运动过程中的协调关系,让学生对动物运动的本质有更深的认识,为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对动物个体和群体生存的意义及对环境的影响作铺垫,有利于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

学生在生活中对肌肉、骨骼和关节等结构有所了解,但对动物完成运动的各结构的协调配合及完成运动过程中各系统的协调配合认识不深。

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适当加入推理判断,让学生体会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的乐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骨骼肌的结构。

教学难点: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相关材料、图片、视频,模型、模具、除去皮肤的鸡翅等。

一、导入新课播放动物运动的视频,通过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兴趣,在此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动物所表现的如捕食、求偶、迁徙等行为的各种各样的运动依靠的是哪些身体结构?它们是怎样完成各种动作的?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吧!二、探究新知探究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组织学生体验屈肘动作,想一想:屈肘是靠哪些结构完成的?如果肘关节受伤,还能正常完成这些动作吗?学生观察思考后,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

提示: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2.多媒体展示家兔骨骼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比较、讨论前肢和后肢的骨的形态、骨在运动中的作用。

3.多媒体展示关节示意图,组织学生观察关节的结构。

带领学生绘制关节结构图,思考、讨论关节的结构特点、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提示:关节由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等组成。

关节囊及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关节软骨和滑液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4.多媒体展示除去皮肤的鸡翅,(解剖鸡翅)了解肌肉附着在骨上的方式。

5.2.1动物的运动

5.2.1动物的运动
②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
难点
①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②真正理解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模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
师:播放一段录象,让学生对动物的行为和运动有个感性认识,再指导学生说出孔雀开屏、仙鹤起舞、大雁南飞、蜜蜂采蜜分别是什么行为,从而认识动物的行为和运动。
〖二、讲授新知〗
1、运动系统的组成
师:请你做一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是靠哪些结构完成的?动物通过运动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生:围绕运动系统的组成分别进行观察,先观察骨的结构特点;再观察关节的结构特点;最后观察骨骼肌的特点。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师: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你不妨再做一次肘部屈伸的动作,体会一下屈时和伸时时,分别是哪块肌肉在用力?为了更明显地体会到伸时时也需要肌肉收缩,可以把胳膊高高举起,再做屈伸动作。
课题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教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和要求
知识目标
①能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②能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分析动物的运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②通过讨论总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8-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PPT课件

《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8-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PPT课件

运动的产生
肘关节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
运动的产生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 但骨本身是不 能运动的, 是谁牵引它运动的呢?
骨骼肌牵引骨运动
骨骼肌是如何牵动骨运动的呢?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 时, 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 运动。
注意:一组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 而不能将骨复位, 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 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 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B.舒张,收缩
C.舒张,舒张
D.收缩,舒张
当你手提重物时会感觉累, 此时肱二头肌和肱 三头肌处于什么状态?
都处于收缩状态
当你双手自然下垂, 感觉比较轻松, 此时肱二 头肌和肱三头肌处于什么状态?
都处于舒张状态
骨骼肌 P45练习2
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

位置: 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作用: 能牵拉相邻的骨产生运动
206
成人 体
不活动的连结




骨连结 半活动的连结




活动的连结

(又叫关节)
块人 体 内 的 骨 骼 肌 有

运动系统的组成

运 骨骼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 关节窝

关节软骨
{ 关节腔—滑液—减小摩擦
肌肉 肌腹—肌肉中较粗的部分
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1.运动系统有哪些部分组成? 2.运动是怎么产生的? 3.屈肘时骨骼肌是怎样配合的? 3.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1.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哪些系 统参与提供的?
2.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何意义?

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八年级(初二)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3、动物运动的支点是什么?运动的动力来自哪里? 4、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 2、
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具有增加关节灵活性的作用, 关节囊及外面的韧带有增强关节牢固性的作用
运动系统:
关节 —— 骨骼 —— 肌肉 —— 支点 支架 动力
骨骼肌分为肌腹和肌腱,附着在不同的两根骨 上
以上哪个图能正确示意骨、肌肉和关节的关 系?

骨的运动靠肌肉的牵拉。 骨骼肌必须连接在两块骨上才能发挥作用 骨骼肌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伸肘和屈肘的过程
关节受伤——脱臼: 即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 肌肉受伤——抽筋
骨失去了作用——骨折
欣赏的运动器官
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 环境
课堂达标(10分钟)
完成基础训练的学习导引和1、 3、4、7、9题
课 堂 总 结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学习目标:
1、哺乳动物系统的构成 2、动物适于运动的身体特点
3、运动对于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意义
自学自测(10分钟)
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28-30内容并划记好重点: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什么组成? 2、关节的结构完成P28-29的观察与思考的全 部题目
2、描述伸肘和屈肘时骨、肌肉和 关节是怎样协调配合的?
运动系统还需要系统配合作用
神经系统:控制运动,提供运动的指令 消化系统:提供肌肉所需的能量 呼吸系统:提供能量转化时所需的氧 循环系统:运输氧和养料,排除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二章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课标解读1、通过解剖观察鸡翅的运动和结构特点,描述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

2、通过自制肘关节模型,描述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知道动物的运动原理。

理解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通过阅读课本和小组交流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

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三、学情分析一、知识层面初三学生对动物生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屈肘和其他运动都有一定了解,但对神经如何支配肌肉牵拉骨绕关节运动过程及两组肌肉配合完成一个动作不了解,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能力层面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的时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

但是对概念的理解等方面仍有较大的不足,需要通过后续课程继续培养。

四、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能描述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剖观察鸡翅的运动和结构特点,自制肘关节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学会有目的的观察,并能表述观察的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通过阅读课本和小组交流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道理的情感。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五、评价设计1、通过“模块一”以及“反馈练习一”,检测目标1的达成效果。

2、通过“模块二”以及“反馈练习二”,检测目标2的达成效果。

六、教学过程视觉导入播放1.动物运动的录像片;2.雅典奥运会运动员图片【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2.1动物的运动(共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2.1动物的运动(共21张PPT)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2: 27:3722:27:37 22:278 /10/2021 10:27:37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8 .1022: 27:3722:27Au g-2110- 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2:27 :3722:27:3722:27Tue sday, August 10, 2021
运动的完成
运动产生的过程: (

神经刺激
骨 骼 肌
收缩

关 节 运 动
归纳:

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
节活动,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而这一切都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动物运动的意 义:
觅食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避敌
属于运动系统的肌都是骨骼肌。
对照家兔的骨骼图,说说自 己四肢的骨骼。
成人全身有206块骨。 根据形状一般可分为 长骨、短骨、扁骨和 不规则骨等。
小资料
不活动的:如颅骨间的连结。
骨 连 半活动的:如脊椎骨间的连结。 结
能活动的(关节):如腕骨与
尺骨、桡骨间的连结。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 生学的 知识, 教职员 躬亲共 学;要 学生守 的规则 ,教职 员躬亲 共守。21.8.1021.8.10T uesday , August 10, 2021
肱二头肌
一组肌肉的 两端是附着 在不同骨上
肱三头肌
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 系
思考:一组肌肉的两端是 附着在一块骨上,还是分 别附着在不同骨上,这对 于运动有什么意义?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运动器官——鳍
欣赏运动器官
———
运 动 器 官

欣赏运动器官
———
运 动 器 官

欣赏运动器官
运动器官———四肢
欣赏运动器官
①两同学扳手
①肱二头肌收缩, 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②铅球推出去的过程 ③提一桶水
②肱二头肌舒张, 同时肱三头肌收缩
③都收缩
④双手自然下垂
④都舒张
当你做剧烈运动时,你的身体往往会伴有哪些变化? 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这说明运动还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
是谁让它们配合得如此默契的?
1、大吊车的可活动部分相当于动物的关节,如吊车 臂与车体之间部分。
2、除哺乳动物外,其他脊椎动物的骨骼也都有关节。
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 速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4.人体有关节的部位很多,主要分布在四肢上,如上 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等;下肢的髋 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等。进行体育运动时, 上肢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等都 容易受伤。保护措施包括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运动强度应当适当,以及佩带护腕、护膝等。
当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时, 骨骼肌的活动将会受到影响, 如 运动失调或瘫痪等。
可见,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的, 它还需要 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 因此还需要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运动的意义
有利于觅食和避敌, 以适应复杂多变 的环境。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的 繁衍。
由于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因此与骨 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科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动物运动的基本原理,包括骨骼、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以及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和模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生命观念:形成对动物运动系统结构的整体认识,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4.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特别是动物运动学的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基本原理及骨骼、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理解骨骼、关节、肌肉如何协同工作实现动物运动。

•分析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适应性。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多媒体课件(包含动物运动视频、骨骼、关节、肌肉结构示意图等)。

•动物运动模型或实物标本(如骨骼模型、关节模型等)。

•实验材料(如需进行简单实验)。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通过视频、图片和模型直观展示动物运动系统结构。

•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或观察活动,如模拟关节运动、分析肌肉收缩对骨骼的影响等。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及其适应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展示一段动物奔跑、跳跃或飞翔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动物是如何实现这些运动的?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与这些运动相适应?”•设疑激趣:提问:“如果没有骨骼、关节和肌肉,动物还能运动吗?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新课教学•动物运动的基本原理•讲解骨骼、关节、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通过模型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骨骼的支撑作用、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骨骼、关节、肌肉的协同工作•分析动物运动时骨骼、关节、肌肉的相互作用过程。

•播放动画或进行演示实验,展示肌肉收缩如何驱动骨骼绕关节运动。

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

已除去部分皮肤的鸡翅
关节模式图
特点:既牢固又 灵活.
关节头 关节囊 (内有韧带)
关节腔 (内含滑液,减少摩擦) 关节窝 关节软骨
通常所说的“脱臼”指的是关节的哪两部分脱离? 关节头和关节窝
考考你
1.(09中考)右图①~⑤所代表的结构名称不正确的是( A ) A.①关节窝②关节囊 B.②关节囊③关节腔 C.③关节腔④关节窝 D.②关节囊⑤关节软骨
下图是关节的结构模式图,其中:
1是关节头 ;2是 关节囊 ; 3是关节腔 ;4是 关节窝 。
肘关节、 腕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等
通过上面的活动可以知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bone)、 关节(joint)和 肌肉(muscle)组成的。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 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gōng 注意看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 肱二头肌 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 附着在不同骨上? 肱三头肌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 (2)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 2.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② ) 3.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 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 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C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4.根据本节所学哺乳动物的运动的内容,推测鸟的胸肌的两端 是否都附着在胸骨上?为什么? 否。因为肌肉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就无法使骨通过关节产生运动。
2.能把相邻的两块骨牢固地联系起来的结构是( D ) A .关节腔 B .关节头 C .关节软骨 D .关节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骼
关节头
为坚韧的结缔组织, 关节囊 (为坚韧的结缔组织,可将) 上下的骨块牢固地联结起来) 上下的骨块牢固地联结起来 关节腔(有少量的滑液) 有少量的滑液)
关节软骨(表面光滑) 表面光滑) 关节窝 关节的结构 关节的结构既牢固又灵活,适于运动 节的结构既 固又灵活,
肩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指关节 髋关节三头肌收缩引起伸前臂。 肱二头肌收缩引起屈前臂,而肱三头肌收缩引起伸前臂。
肱二头肌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 肱二头肌舒张。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舒张。
分析以下几个动作中,肱二头肌、 分析以下几个动作中,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是 怎样协调配合的? 怎样协调配合的?
膝关节 踝关节
趾关节
人体有哪些关节?
人体的关节有哪些?
上肢: 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 下肢: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脱臼是怎么回事? 脱臼是怎么回事? 用力过猛,导致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用力过猛,导致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关节无法运动。 关节无法运动。
2、肌肉:主要是骨骼肌 、肌肉 主要是骨骼肌
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 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骨骼 肌的协调配合 如果肘关节受伤了, 如果肘关节受伤了,还能正常 完成上述动作吗? 完成上述动作吗? 如果骨折或肌肉拉伤, 如果骨折或肌肉拉伤,还能正 常完成上述动作吗? 常完成上述动作吗?
由于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由于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 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测试
• 1.有人把肌肉比喻成拉车的绳子,因为靠 绳子只能向前拉,而不能向后推。如果 让车倒退还需要在车后面另拴绳子。你 认为这个比喻有道理吗? 说说你的理由。 • 2.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述骨、关节、肌 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并与同学交流,看 谁的概括更准确、更精炼。
测试
• 3.根据本节所学哺乳动物的运动的内容, 推测鸟的胸肌的两端是否都附着在胸骨 上?为什么?
B

动作的产生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是谁牵引它运动的呢? 是谁牵引它运动的呢? 骨骼肌是如何牵动骨运动的呢? 骨骼肌是如何牵动骨运动的呢?
当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 当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骨骼肌能 收缩变短, 收缩变短,牵引骨绕关节转动而产生动作
①两同学扳手 ①肱二头肌收缩, 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②铅球推出去的过程
②肱二头肌舒张, 同时肱三头肌收缩 ③都收缩
③提一桶水
④双手自然下垂
④都舒张
当你做剧烈运动时,你的身体往往会伴有哪些变化? 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出汗等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这说明运动还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 是谁让它们配合得如此默契的? 当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时,骨骼肌的活动将会受到影响, 如运动失调或瘫痪等。 可见,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的,它还需 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 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运动的意义 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 变的环境。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种族 的繁衍。
1、大吊车的可活动部分相当于动物的关节,如吊车 臂与车体之间部分。 2、除哺乳动物外,其他脊椎动物的骨骼也都有关节。 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 速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4、人体有关节的部位很多,主要分布在四肢上,如 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等;下肢的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等。进行体育运动 时,上肢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 等都容易受伤。保护措施包括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 活动,运动强度应当适当,以及佩带护腕、护膝等。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捕食行为
贮食行为
攻击行为
求偶行为
鸟类的求偶
鸟 类 的 育 雏
孵卵行为
鸟类的迁徙
动物的行为
1、概念: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 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2、表现——各种运动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 骨骼 肌肉
骨: (在运动中起杠杆的作用) 1、骨骼 、 关节: (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1)组成 ) 肌腱 肌腹 肌腹
肌腱
(2)特性: )特性: 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收缩 (3)作用 )作用: 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
思考一下: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 附着在不同骨上,这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
A
B
上图中能正确示意骨、 上图中能正确示意骨、关节和肌肉的连接的是
运动器官——鳍 运动器官——鳍 ——
欣赏运动器官
——— ——— ——— ——— ——— ——— ——— ———
欣赏运动器官




——— ——— ——— ——— 运 动 器 官
欣赏运动器官
运动器官——— 运动器官———四肢 ———四肢
欣赏运动器官
运动器官——— 运动器官———翼 欣赏运动器官 ———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