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客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合集下载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工作的护理应用效果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工作的护理应用效果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工作的护理应用效果作者:李志芳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11期[摘要]目的:对于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工作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7年出生新生儿资料200例开展苯丙酮尿症筛查,选取2018年出生新生儿资料100例开展苯丙酮尿症筛查。

结果:两年苯丙酮尿症筛查率处于20.0%;苯丙酮尿症可疑阳性病例4例,确诊病例1例。

结论:严格根据采血技术规范要求施行采血操作,为新生儿家长进行知识普及,给予护理人员相关培训,严格把控血片质量,可疑明显提升人口素质。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新生儿,筛查,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7-0141-02苯丙酮尿症指的是因为编码肝脏内部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缺陷引发的患儿体内苯丙氨酸不能够转化成为酪氨酸的一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疾病,倘若苯丙酮尿症疾病治疗不及时,患儿体内血浆苯丙氨酸产生蓄积,引发不可逆进行性智力障碍。

现在临床中对于苯丙酮尿症疾病欠缺根治方案,比较认可的有效措施为及早筛查与诊断,为患儿提供早期治疗,控制血苯丙氨酸到理想水平,防止苯丙氨酸产生蓄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所以关于苯丙酮尿症疾病的治疗需要选在患儿出生3个月之内开展,严格控制血苯丙氨酸水平,对于保证患儿正常智力发育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患儿智力发育水平好坏和初筛期间血苯丙氨酸水平不存在相关性,和血苯丙氨酸控制水平表现为负相关。

本文选取2017年出生新生儿资料200例开展苯丙酮尿症筛查,选取2018年出生新生儿资料100例开展苯丙酮尿症筛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出生新生儿资料200例开展苯丙酮尿症筛查,选取2018年出生新生儿资料100例开展苯丙酮尿症筛查。

1.2方法血标本的采集:采血人员需要确保双手清洁,佩戴手套,为新生儿足跟开展按摩或是热敷,选取酒精消毒新生儿皮肤,在为新生儿足跟内侧或是外侧开展针刺期间,需要选取一次性采血针,确保低于3mm深度,通过干棉球擦拭去第一滴血,采集第二滴血;利用滤纸片和血滴进行接触,严禁和足跟皮肤相接触,保持血液可以自然渗透,确保滤纸正反血斑一致,产生直径大于8mm的3个无污染血斑;手持消毒棉慢慢按压采血部位,放置血片到清洁空气中,避免和阳光直接接触,保证血片自然晾干,表现为深褐色,选取符合标准滤纸血片晾干2小时到3小时之后置人真空塑料袋中,之后将其转移到2摄氏度到8摄氏度冰箱中进行保存。

广西客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广西客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神经发育受阻和脑细胞受损 , 出现智力 障碍等神经病变 。患儿
会表现 出智力低于同龄儿童 、 头 围小 、 头发黄 , 尿液及汗液具有 鼠臭味 。苯丙酮尿症儿童存活率低。因此 , 对新生儿进行早期
中苯丙氨酸水 平 >2 m g / d L 。依 据 以上 实验方 法 和判断 标准 ,
对2 0 1 3年玉林市陆川县和博 白县 出生 的客家新生儿苯丙 酮尿 症筛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 资料由玉林市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办 公室提供 。
2 结 果
筛查 , 早发 现早治疗 , 尽可能延长患儿生命 , 缓解其症状 。为 了
解广西客家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状况 , 对广西壮族 自治 区
客家人集居地陆川县和博 白县 2 0 1 3年家新 生儿苯丙 酮尿症筛 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0 1 3年客家新生儿苯丙 酮尿症 筛查 4 9 1 0 3例 , 初筛 阳性

1 1 4・
临床 合 理 用药 2 0 1 5年 6月第 8卷 第 6期 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D r u g U s e , J u n e 2 0 1 5, V o 1 . 8 N n 6 B
血糖 的发生率 与对 照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0 . 0 5 ) 。
见表 2— 4 。
3 讨

妊娠期糖尿病是糖尿病 的一种特 殊类型 , 主要 和遗传 、 不
表 2 孕期 、 产期并 发症 情况 良生活习惯 、 肥胖等有关 , 对母 婴的发育 、 生命安全均有较大 的 影响 。大量流行病 学研究提 示 , 糖 尿病产妇 的后代 , 在青 少年

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和治疗进展结果如何

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和治疗进展结果如何

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和治疗进展结果如何四氢生物蝶呤苯丙酮尿症是最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遗传性疾病之一,是为数不多的可治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能通过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量进行治疗。

本文对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和综述,以期提高此病的诊断率,使患有苯丙酮尿症及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患者能从早期治疗中获益。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和治疗进展,希望能帮到你。

1 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因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ketonuria hydrox-2-lase,PAH)基因突变,导致PAH活性降低或丧失,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在肝脏中代谢紊乱所致。

正常情况下苯丙氨酸代谢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肝细胞中PAH转化为酪氨酸,以合成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和黑色素等。

PKU患者由于缺乏PAH,Phe不能羟化为酪氨酸,而循另一条代谢通路,即Phe与α-酮戊二酸进行转氨基作用生成苯丙酮酸,大量的苯丙酮酸在血液与组织中堆积并排泄于尿液中,形成PKU。

截止2003年,已有超过400种不同位点的PAH基因突变被证实,其中仅在欧洲就有29种典型的PAH基因突变类型,且分布呈地区性[1]。

我国学者对北京地区PKU患儿的PAH基因突变的研究提示常见的突变有R243Q/EX6-96A>G/Y356X等[2]。

目前认为我国北方PAH基因突变的类型与亚洲其他地区相似,但与欧洲人群有明显的差异[3]。

Phe转化为酪氨酸的过程中除需PAH外,还必须有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作为辅酶参与。

人体内的BH4是由鸟苷三磷酸(guanosine triphosphate,GTP),经过鸟苷三磷酸环化水合酶(guanosine triphosphate cyclohydrase,GTP-CH)、6-丙酮酸四氢蝶呤合成酶(6-pyruvic acid tetrahydrobiopterin synthetase,PTPS)和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dihydrobiopterin reductases,DHPR)等一系列酶的催化而合成,PAH、GTP-CH、DHPR三种酶的编码基因分别定位于12q24.1、14q11,4p15.1-p16.1;而对PTPS编码基因的研究尚在进行中,上述任一编码基因的突变都有可能造成相关酶的活性缺陷,致使苯丙氨酸发生异常累积,亦可发生PKU。

两种方法进行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临床分析

两种方法进行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临床分析

两种方法进行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临床分析摘要】目的黑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对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工作的归纳和总结。

并对两种实验方法检测出的PKU患儿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采血单位自1999.07—2007.07严格按照采血、保存、递送常规递送至省新筛中心,共检测222 000例新生儿,分别采用Guthrie细菌抑制法(1999.07—2006.12)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2007.01—2007.07)测定血中苯丙氨酸浓度。

结果确诊高苯丙氨酸血症34例,其中BH4D 4例。

讨论 1、从病因上将HPA分两大类,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PAH)和PAH的辅酶—四氢生物蝶呤缺乏;2、4例BH4D患儿中有一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DELFIA)测定phe复筛值仅为2.01mg/dl,应引起高度注意。

如采用细菌抑制法进行phe浓度测定可能会造成漏诊;3、222 000例新生儿PKU筛查检出HPA 34例,发病率1:6 529,其中属于经典型PKU占18例,发病率1:12 000,检出BH4D 4例占HPA的11.76%;4、省中心筛查、检测与治疗并重,杜绝只筛查不治疗的现象发生。

目前,黑龙江省实施PKU患儿贫困救助。

【关键词】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细菌抑制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

黑龙江省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从1999年7月份开始,同时成立黑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至今已走过八年的发展历程,在此期间,得到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医疗保健机构的积极配合,使全省新筛工作由99年初的1-2个市发展到全省13个市(地)普遍开展,筛查率逐年提高,筛查出高苯丙氨酸血症34例,其中BH4D 4例,得到了广大群众和患儿家长的认可。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黑龙江省七台河、鹤岗、双鸭山、伊春市、大兴安岭地区、农垦和森工系统及哈尔滨市市区10家省级医院共计216家采血单位。

【原创】新生儿筛查知多少之苯丙酮尿症

【原创】新生儿筛查知多少之苯丙酮尿症

【原创】新生儿筛查知多少之苯丙酮尿症151什么是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其实全面点应该更替为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是一种先天性遗传代谢病。

这种疾病影响智力发育、可能出现小头畸形、抽搐、神经行为异常等症状。

发病率约占我国出生新生儿的1/10000左右,是较为常见的遗传代谢病。

该疾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酶的缺陷引起的氨基酸代谢病。

苯丙氨酸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天然食物中广泛存在,尤其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中含量更为显著。

我们摄入的苯丙氨酸一部分参与合成了蛋白质,一部分转变为酪氨酸。

苯丙氨酸代谢异常引起苯丙氨酸在体内积聚,同时酪氨酸合成减少,而且异常积聚的苯丙氨酸导致旁路代谢产物增加。

苯丙氨酸增加、旁路代谢产物增加以及酪氨酸减少造成患儿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

2怎么会得苯丙酮尿症的呢?苯丙氨酸代谢过程中主要有两种酶,一种为苯丙氨酸羟化酶,一种为辅酶——四氢生物蝶呤。

这两种酶的缺乏均会引起苯丙氨酸增高从而产生临床症状。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的高苯丙氨酸血症称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Deficiency,PAH)根据苯丙氨酸升高的程度分为三种类型:经典型PAH(phe 大于等于1200umol/l),轻型PAH (phe 介于于360 umol/l至1200umol/l之间),轻度HPA(phe 介于120umol/l至360umol/l之间)。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引起的高苯丙氨酸血症称为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tetrahydrobiopterin deficiency,BH4D),四氢生物蝶呤合成或者代谢过程中有数种酶参与,其中最常见的是由于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缺乏(6-pyruvoyl tetrahydrobiopterin synthase deficiency,PTPS)和二氢喋呤还原酶缺乏(dihyhydropteridine reductase deficiency,DHPR)。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十年结果分析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十年结果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 新生儿筛查资料: 大庆市 1999年 10月 1日至 2009年 9月 30日出生的参加新筛的 117 621例新生儿为调 查对象。出 生 72 h 后, 充分哺乳 6次以上, 采足跟血滴于新筛专用滤纸片上共 3 个血斑, 待血斑自 然干燥后制 成干血斑 送至新筛 实验室 进行检验。 2 诊断标准与临床分型: 2003年 10月以后试剂采用美国康婴公司 生产的 酶化学 法全定 量试剂 盒 ( 2003年 10月 前采用 美国金桥公 司 生 产 的 细 菌 抑 制 法 半 定 量 试 剂 盒 ) , 以 滤 纸 干 血 斑 中 苯 丙 氨 酸 的 浓 度 为 初 筛 指 标, 苯 丙 氨 酸 阳 性 切 值 2 0 m g/m ,l 凡高于阳性切值的原标本复查, 复查后仍 高于切值的召回确诊 。诊断 PKU患 儿的需 进一步 做苯丙 氨酸耐 量试验 及尿蝶呤谱分析, 以鉴别临床类型。诊断参照 2004年卫生部妇社发 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 。 3 治疗: PKU 患儿一旦确诊立即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控制, 采 用本筛查中 心免费提 供的无苯丙 氨酸奶粉 进行干预治 疗。 根据检测结果制订食 谱, 使血苯丙氨酸浓度控制在 120~ 360 m ol/L的理想范围。 BH 4缺乏症患儿给予 BH4药物治 疗。 4 疗效: 以智能发育结果作为疗效指 标, 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的 0~ 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得发育商 ( DQ )。有效: DQ 85分为正常, DQ 70~ 84分为低于正常; 无效: DQ< 70分为智力低下。 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 SPSS 13 0统计软件处理, G esell测查各能区得分应用 t检验。 二、结果 1 筛查率及 发病 率: 筛查新 生儿 117 621例, 筛 查率 由 2000 年的 39 63% 逐 年上升 至 2009 年的 94 32% , 平 均筛 查率 81 69% 。 PKU 可疑阳性 35例, 召回 35例, 阳性召回率 100% ; 确诊 PKU 患儿 15例: 经典 型 5例, 高苯丙 氨酸血 症 9例, BH4 缺乏症 1例。发病率 1 /7841。见表 1。 2 PKU 患儿体格及智能测查结果分析: 采用 0~ 6岁儿童神经心 理发育 量表监 测体格 及智力 发育情况 , 取 最近一 次智力 测查结果为统计量。 15例患儿体格 发育基本达同龄儿童水平, 其中 1例患儿 头围 < 2 SD, 身高、体重正常。 14例智能 发育水 平 DQ 在 76 24~ 121 21分, 治疗有效率达 93 33% 。另外 1例流动农村人口, 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低, 对该病认 识不够, 未严格 控制饮食, 现 2 5岁, DQ 57分, 无效率 6 67% 。 3 治疗 PKU患儿与健康同龄儿童 DQ 比较: 取完整有效智测资 料并严格按要求进行饮食治疗的 PKU 患儿 12例, 与在儿 保门诊随机抽取发育 健康、DQ正常、月龄相仿的 12例同龄儿 作对照。 PKU 患儿与 同龄健 康儿童 在大运动 、精 细运动 能区落 后于健康儿童,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在语言能、应人能、应物能区亦落 后于健康 同龄儿童,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P < 0 05或 P < 0 01) 。见表 2。

一、苯丙酮尿症及新生儿筛查

一、苯丙酮尿症及新生儿筛查

第一部分关于高苯丙氨酸血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高苯丙氨酸血症的病因、诊断、分型及治疗等知识,以及治疗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高苯丙氨酸血症及新生儿筛查有问题,找度娘!宝爸抓紧时间恶补苯丙酮尿症的相关知识,梳理了一下,觉得应该从高苯丙氨酸血症讲起,首先来一组以后会经常用到的词压压场: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rnia,HPA)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tetrahydrobiopterin deficiency,BH4D)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酪氨酸(Tyrosine,Tyr)下面正式开始: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是最常见的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病,也是医学史上第一个可治疗、可预防的遗传病。

患者的体内不能正常的把从食物中吸收的苯丙氨酸代谢分解,引起体内苯丙氨酸浓度升高,如果不能及早治疗,会引起脑发育障碍和智力发育落后等情况。

最初发现此病时患者尿液中苯丙酮酸含量大幅度增加,因此称为苯丙酮尿症(PKU),为了区别于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症状相似,但病因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在我国《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治共识》中,将PKU与BH4D统称为高苯丙氨酸血症(HPA)。

回顾历史,1934年挪威Frilling医师采用FeCL3试剂对智力障碍患儿进行检测,并从尿中分离出苯丙酮酸,苯丙酮尿症(PKU)的命名使其成为智力障碍病因中第一个独立的遗传代谢病,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病是由于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所致。

1953年,德国Bickel 医生首创使用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治疗PKU获得成功;1963年美国Guthrie医生建立了采用细菌抑制法测定干血滤纸片中苯丙氨酸(Phe)浓度,对新生儿群体筛查,发现了20多例PKU患儿,通过治疗,避免了患儿临床症状的出现,证明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有效预防疾病引起的智力发育落后。

2023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诊断方法与治疗现状

2023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诊断方法与治疗现状

2023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诊断方法与治疗现状摘要苯丙酮尿症(pheny1ketonuria,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苯丙氨酸羟化酶或其辅酶四氢生物瞟岭缺陷引起苯丙氨酸(Phe)代谢障碍所导致。

其临床表现不一,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小脑萎缩、湿疹、毛色浅淡、鼠气味等症状。

如能得到及早筛查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则可避免上述临床表现发生。

文章主要就当前PKU的筛查诊断方法与治疗现状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该病提供指导。

苯丙酮尿症(pheny1ketonuria,PKU)是由于苯丙氨酸(pheny1a1anine,Phe)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1a1anininHydroxv1ase,PAH)或其辅酶四氢生物瞟吟(BH4)缺陷导致的一种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

根据血液中Phe水平不同,PAH缺乏型PKU可分为经典型(>1200μmo1∕1)、轻度型(360-1200μmo1∕1)和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Kyperpheny1a1aminemia,HPA,120-360μmo1∕1X因PKU患者血液中的Phe不能被代谢为酪氨酸(tyrosine,Tyr),进而在血液、脑脊液和大脑中大量积累,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不同程度且不可逆的神经认知及行为障碍[11PKU最初于1934年在两个挪威智障兄妹中被鉴定[21自发现以来,多数国家已开展新生儿PKU筛查项目,据估计,全球每23930例新生儿中有1例患PKU,影响约45万人,其中至少2/3需治疗[3]o我国早在1981年即开启PKU筛查,据2013—2017年中国新生儿筛查信息系统的数据统计,我国PKU流行率为1/15924,明显高于全球平均发病率(1/23930)[3]z且南北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β通过新生儿筛查,PKU患儿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即被发现,因此可及早实施治疗及管理。

通过采取低Phe的饮食可降低血液Phe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PKU患儿的预后,对减少出生缺陷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苯丙酮尿症质谱筛查和基因诊断分析

苯丙酮尿症质谱筛查和基因诊断分析

·妇产科研究·SYSTEMS MEDICINE系统医学系统医学2018年12月第3卷第23期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OMIM261600)是遗传代谢病中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上世纪30年代因佛伦医生(Folling)发现患者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苯丙酮酸而得名[1]。

经过科研人员的研究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已经很明确,其中≥90%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ine hydorxylase,PAH)基因突变导致肝脏内酶活性降低或缺乏,≤10%是由于PAH 的的辅酶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缺乏,两种情况都会造成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无法正常转化为酪氨酸(Tyrosine,Tyr),从而开启旁路代谢,产生大量的苯丙酮酸,并在体内异常蓄积,导致疾病发生。

苯丙酮尿症其发病率因人群和地域而DOI:10.19368/ki.2096-1782.2018.23.121苯丙酮尿症质谱筛查和基因诊断分析陈梅1,刘清波2,江宁2,王伟红2,刘静2,黄萍2,孙茂21.唐山工人医院妇产科,河北唐山063000;2.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32[摘要]目的探讨苯丙酮尿症患儿的代谢筛查情况、基因突变特点及诊治经验。

方法2016年1月—2017年4月,通过该院DNA 分型中心筛查的3593例高危儿相关实验室检查(血液氨基酸和酰基肉碱检测、尿液有机酸检测和基因诊断)结果确诊的8例PKU 患者,并结合近年来国内文献资料进行复习。

结果8例患儿中男3例,女5例;发病年龄72h~20d;血液氨基酸和肉碱检测显示8例Phe 值显著大于正常值120μM;尿液有机酸检测显示只有两例明显出现苯乙酸的积累;基因诊断结果显示8例共检测出7种突变:c.442-1G>A、c.721C>T、c.728G>A、c.781C>T、c.1238G>C、c.1256A>G 和c.1301G>A。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及苯丙酮尿症筛查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及苯丙酮尿症筛查
• 有正常大小或甲状腺肿大的患儿,在病儿3 岁以后暂停TH 30天后重新评估 。甲状腺 发育不良、异位、缺如者须终身用药。 • 低T3综合征者不必治疗。暂时性高TSH血 症,而T4正常者也不必治疗 ,需追踪复查。
预后
• 愈早诊断及治疗,预后愈好。
CH 的产前诊断
下列情况可做产前诊断: 1.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甲状腺肿大 2.有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家族史 3.孕母患甲低未服药治疗 4.孕母患碘缺乏症 5.孕母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6.孕母服用抗甲状腺药
2. 发病率
根据1999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对全国筛查中心 的资料统计,1946334名新生儿中筛查出先天性甲低 患儿537例,发病率为1: 3624。 :
3. 病 因
甲状腺的先天性发育不良、缺如、异位,是CH最 常见的原因。 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常有家族史,大多数为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 下丘脑-垂体性甲低:较为少见,可伴有其它激素 的缺乏(如: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暂时性甲低 碘缺乏:见于地方性缺碘地区
治疗监测
• • • • 生长发育监测 。 智力发育监测 。 定期血Phe浓度检测 。 饮食治疗的终止年龄:至少到6~8岁。
预 后
• 出生1 个月内接受治疗者可以不出现智力 损害,6个月内接受治疗者,有不可回逆 性脑损害。BH4缺乏者,早期获得替代治 疗,预后较好。
PKU 患者的生育
• PKU女性达到生育年龄,如需妊娠,必 需在妊娠前半年严格控制血Phe浓度在 5~6mg/dl,直至分娩,以免影响胎儿神 经系统的发育。
PKU 预 防
• 避免近亲结婚。 • PKU患儿的母亲,再次妊娠,必须通过 产前诊断来选择正常儿出生。 • 用简便的生化指标,有效地鉴别PKU杂 合子,并作为群体PKU携带者的初筛, 对筛查阳性者做进一步基因分析,有可 能阻止首胎PKU患儿的出生。

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筛查和治疗

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筛查和治疗

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筛查和治疗目的:对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与治疗方法展开分析与探究。

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在我市所有接生单位分娩的250330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取改良盖氏细菌抑制法对其血液中的苯丙氨酸(Phe)浓度进行检测。

待确诊后,对患儿展开饮食控制疗法及定期随访。

结果:经筛查发现苯丙酮尿症阳性患儿共32例,检出率0.012%。

所有患儿经治疗后,5d内血Phe含量均达到标准状态,体格及智能发育筛查均处于正常范围。

结论:通过对新生儿展开苯丙酮尿症筛查以及早期诊治,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进而实现人口素质的提升。

标签: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与治疗作为一种常见的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疾病,苯丙酮尿症(PKU)指的是由于苯丙氨酸(Phe)难以转变为铬氨酸,进而在体内大量堆积,严重损害了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患者智能低下。

针对此类疾病,临床主要采取新生儿筛查以及早期诊治的处理方法[1]。

自我国颁布并实施母婴保健法以来,全国范围内纷纷加大了新生儿PKU的筛查与治疗力度。

本文以2012年至2014年在我市所有接生单位分娩的250330名新生儿为例,对其展开PKU筛查,并给予确诊患儿饮食控制等治疗,且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至2014年在我市所有接生单位分娩的250330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36780名,女113550名,均为活产新生儿。

1.2 标本采集方法在新生儿出生72h且喂足六次奶以后,取其两滴足跟血,并用型号为S&S903的滤纸吸收,置于室温环境下,待血液自然干燥后,连袋子一同放进温度为4℃的冰箱中保存,以备使用。

1.3 实验方法采用改良盖氏细菌抑制法对滤纸血片中的Phe浓度进行检测。

选用美国GBI 公司生产的PKU试剂盒,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来开展各项检查步骤。

当发现新生儿的血Phe浓度超过0.12mol/L时,对原标本进行复查,倘若检查的结果依然较高,则召回第二张血斑标本,若得出的值依然大于0.12mmol/L,则可确诊该新生儿为PKU患儿。

苯丙酮尿症新生儿筛查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苯丙酮尿症新生儿筛查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苯丙酮尿症新生儿筛查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李欣
【期刊名称】《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年(卷),期】2017(0)S1
【摘要】苯丙酮尿症(PKU)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疾病,会引起智力发育迟缓、肤色异常、小头畸形、语言障碍、癫痫等症状,但通过及时诊断,并结合有效的治疗方法能使PKU患者保持相对正常发育.目前,利用细菌抑制、化学荧光、酶定量、高效液相、质谱等技术对血液苯丙氨酸(Phe)水平测定,实现PKU筛查和诊断的方法已经比较成熟.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PKU的基因诊断、尿液代谢物分析方法也被成功建立和发展.就PKU的筛查和诊断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页数】2页(P342-343)
【作者】李欣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
【相关文献】
1.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筛查 [J], 朱翠玲;初云霞;许玉英
2.四川省新生儿筛查中心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 [J], 胡琦;欧明才;张钰;周婧瑶;王蕊
3.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筛查和治疗 [J], 臧家新;张秀梅;岳峰;刘根贤
4.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筛查和治疗 [J], 张凤玲
5.70905例新生儿筛查苯丙酮尿症情况分析 [J], 赵晓雯; 诸葛末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住院分娩新生儿12955例苯丙酮尿症筛查现状

住院分娩新生儿12955例苯丙酮尿症筛查现状
管 未 查 到 患 者 ,还要 继 续加 强 大海 捞针 式 筛 查 工作 ,确 保 早 期 发现 早 治疗 苯 丙酮 尿 症 患者 。
【 关键词 】 苯丙酮尿症 ; 生儿 ;筛查 新 【 中图分类号 】R7 【 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0 8—16 0 0 8— 9 1 2 1 )0 0 5— 1
1 封纪珍 ,岳文 芳,狄 素兰 ,等 .石家庄地 区 136 9例新生儿疾病 5 7
防治 提 供 资 料 。 方 法 新 生 儿 苯 丙 酮尿 症 筛查 指 标 为 血 苯 丙氨 酸 , 实验 方 法 用 细 菌抑 制 法 ( u r ) 以 血 苯 丙氨 酸 浓 Gti 。 he 度 >10  ̄o L为 阳性 标 准。 结 果 2 0 —2 0 2p l m / 0 6年 0 9年 玉 林 市妇 幼 保 健 院住 院 分 娩 新 生儿 19 5例 ,接 受 苯 丙 酮 尿 症 筛 25
为酪氨酸 ,导致 苯丙 氨酸及其 酮酸 蓄积 ,引起中枢神经 系统 的 损伤 人 类 的 苯 丙 氨 酸 羟 化 酶 基 因位 于 第 1 2号 染 色 体 上
(22 1 q2—1 q4 ,基 因 全 长 约 9 k ,有 1 22 ) 0b 3个 外 显 子 和 1 2个 内含子 ,成 熟的 mR A约 24k ,编码 4 1个氨基 酸。通过对 N . b 5 苯 丙 酮 尿 症 患 者 进 行 基 因分 析 ,在 中 国 人 群 中 已发 现 了 7 O种 以 上基 因 突 变 。 本 症 的 主 要 危 害 为 脑 损 害 ,未 经 治 疗 患 儿 在 生 后 数 月 就 会 出 现 不 同 程 度 的 智 力 发 育 落 后 ,大 多 数 有 烦

苯丙酮尿症筛查及意义

苯丙酮尿症筛查及意义

苯丙酮尿症筛查意义及遗传咨询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是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或者四氢生物蝶呤合成酶、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缺陷而导致苯丙氨酸代谢障碍。

由于大量的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酮酸堆积在血液及脑脊液中抑制了脑组织内谷氨酸脱狡酶的活性,使脑组织的氨基酸代谢发生障碍,脑组织受损害,并由于过量的苯丙酮酸及苯乙酸由尿中排出,形成苯丙酮酸尿而有霉臭或鼠尿臭味,过量苯丙氨酸还能抑制酩氨酸酶的活性,使酪氨酸不能转变为黑色素, 因此头发皮肤色素减少,临床上表现为头发黄褐干枯,皮肤白嫩,尿呈鼠尿味以及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智能低下,脑性瘫痪,惊厥发作。

该病在初生时往往正常,1-2个月后逐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易误诊为“脑瘫”临床上应加以注意,若能在生后三个月内发现,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并给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可使脑损害减轻不致影响智能,否则脑损害进行性加剧呈不可逆性,而成为智障终身残废,严重影响人口素质。

我国PKU的发病率大概在1/11 000,近亲结婚可能增加该病的发病率自80年代我国开展新生儿PKU筛查。

新生儿PKU筛查是新生儿喂奶3日后,采集足根末梢血进行筛查,筛查的主要方法有细菌抑制法、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一般采用细菌抑制法,其原理是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营养缺陷型芽胞的生长需要苯丙氨酸,如果在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培养基上加入苯丙氨酸拮抗剂后则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不能生长。

而将浸血的滤纸片置入含有一定量的枯草胞子液和苯丙氨酸拮抗剂培养基中培养,当血清中的苯丙氨酸含量增大时则滤纸片周围的细菌生长环大,反之则环小或不生长。

筛查过程为在新生儿出生后的72h后在其足跟内或外侧采血一滴,滴入特种新华滤纸上,自然阴干装入塑料袋置入2~8℃冰箱内保存。

然后用打孔机打下手检血片贴于培养基平板上,间距为2mm,中间贴上不同浓度的phe标准品纸片,在37℃的恒温箱内培养16h,取出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然后与标准纸片细菌生长环的大小进行比较,出标本中phe的含量。

玉林市客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玉林市客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玉林市客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叶泽忠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3(000)019
【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方法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筛查指标为血苯丙氨酸,以血苯丙氨酸浓度>2 mg/dL 为阳性标准。

对2012年玉林市博白县和陆川县的客家新生儿筛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玉林市41221例客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初筛阳性158例,初筛阳性率为0.38%。

其中,博白县筛查25904例,初筛阳性115例,初筛阳性率为0.44%;陆川县筛查15317例,初筛阳性43例,初筛阳性率为0.28%。

结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能够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有效医学信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总页数】2页(P2476-2477)
【作者】叶泽忠
【作者单位】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玉林 5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客家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筛查和听力筛查分析 [J], 杨雪;李梅;聂梅
2.新生儿足跟血苯丙氨酸测定在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的切值分析 [J], 张丽丽
3.2011年玉林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J], 黄鸿萍;秦小莲;梁彤;张宁
4.四川省新生儿筛查中心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 [J], 胡琦;欧明才;张钰;周婧瑶;王蕊
5.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和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 [J], 李肖妹;姚靖;冯王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年玉林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2011年玉林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2011年玉林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黄鸿萍;秦小莲;梁彤;张宁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12(19)17
【摘要】目的了解玉林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状况,为玉林市苯丙酮尿症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2011年玉林市7县市区分娩新生儿进行苯丙酮尿症筛查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玉林市活产新生儿124 035例,接受苯丙酮尿症筛查57 985例,筛查率为46.75%,初筛阳性42例,阳性率为7.24/万.7县市区筛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 476.96,P < 0.01).结论玉林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率尚未达到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要求,应加强宣传管理,进一步提高筛查率,为早发现早治疗苯丙酮尿症患者提供条件.
【总页数】2页(P144,146)
【作者】黄鸿萍;秦小莲;梁彤;张宁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玉林,537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玉林,537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玉林,537000;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玉林,5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74+.1
【相关文献】
1.玉林市客家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J], 叶泽忠
2.玉林市2009~2011年间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分析 [J], 李梅
3.2011年玉林市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分析 [J], 黄鸿萍
4.广西梧州市2011-2018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 [J], 梁涛;罗莹;何明;余永雄;黄妙妮;刘燕琼
5.2011-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J], 罗光全;张春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度 和润滑性 , 但对子 宫颈 表面起腐蚀作 用 ; 当机体抵抗力 降
低时 , 病原体侵入磨损破 坏的宫颈引起炎症反应[ 4 1 。 通过以上分
玉 林市 客 家新 生儿苯 丙 酮尿 症 筛查 分 析
叶 泽忠
( 玉林市妇幼保健 院, 广西 玉林 5 3 7 0 0 0 )
【 摘 要 】目的 了解新生儿苯丙酮尿症 筛查情况, 做到早发现 、 早治疗, 提 高出生人 口素质 。方法 新生儿
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总结观察。
参 考 文 献
器使子宫内膜长期受异物刺激而引起无菌炎性反应 , 使子宫液
及宫颈黏液组成 改变 , 白细胞及 巨噬细胞增 多 , 不利 于病原体 生长【 l 】 。 避孕套 因避孕效果好且 可防止性传播 疾病而应用较多 , 但避孕套为乳胶 制品 , 采用 甲基硅油作 隔离剂 , 其较 人体组织 ( 阴茎 ) 质地 坚韧 , 长期应用 , 一方面机械性刺激 , 另一方 面作为 隔离剂 的甲基硅 油 , 是一种 化学物质 , 虽然可提 高阴茎套 的透
苯 丙 酮尿 症 筛查 方 法采 用 时 间分 辨 荧光 免 疫 法 , 筛 查指 标 为 血 苯 丙氨 酸 , 以血 苯 丙氨 酸 浓 度 > 2 mg / d L为 阳性
标 准。 对2 0 1 2 年玉林市博白县和 陆川县的客 家新 生儿 筛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玉林市 4 1 2 2 1 例客液免疫及细胞免疫 , 是 阻止下生殖道 病原体进入上生殖道 的重要 防线 。机械性刺激或损伤、 病原体
是造成 宫颈炎 的主要原 因 。通过对 以上两 种避 孕方式原理探 讨和优缺点 比较 , 分析引起 宫颈 疾病 的原 因可能为 : 宫内节育
孕、 药物避孕、 外用杀精剂避孕等不同避孕方式对宫颈 的影响 ,
■ 晗 国
月经不 调、 严重的全 身疾病等 ) 而不能安置宫内节育器。
官颈炎症是女性下 生殖器炎症 , 正常情况 下 , 宫颈具有多
析得 出结论 : 采取 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宫颈疾病发生率较 采用 避
孕套避孕 者低 , 是~ 种安全 、 有效 、 简便 、 经济、 可逆 的避孕 T 具[ 1 】 。本次 调查 中未仔细分辨有无尾丝 宫内节育器 、 安全期避
【 关键词 】新生儿
苯 丙酮尿症 筛查
客 家人
An a l y s i s o f Yu U n Ha k k a n e o n a t a l s c r e e n i n g f o r p h e n y l k e t o n u r i a
l , e Z e z h o n g . T h e Ma t e r n a l a n d C h i l d H e a l t h H o s p i t a l o fY u l i n c i t y , Y u l i n , G u a n g x i 5 3 7 0 0 0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n e o n a t l a s c r e e n i n g f o r p h e n y l k e t o n u r i a i n . Me t h o d s u r i n e d i s e a s e
n e wb o r n s c r e e n i n g f o r P KU b y t i me - r e s o l v e d l f u o r e s c e n c e i mmu n o ss a a y ,s c r e e n i n g i n d e x f 0 r b l o o d p h e n y l a l a n i n e , 2 mg / d l b l o o d p h e n y l a l ni a n e c o n c e n t r a i t o n >a s p o s i t i v e s t a n d a r d . S t a t i s t i c a l na a l y s i s o f Bo b a i c o u n t y nd a L u Ch u a n C o u n t y
【 1 】 乐杰. 妇产科学[ M 】 . 第7 版. j B 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2 0 0 8 : 3 6 5 — 3 6 6 .
【 2 】 李荷莲. 妇产科学【 M] B 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0: 1 3 4 — 1 3 5 . [ 3 】 田娟娟 , 王岩 . 避孕方 式与 宫颈炎 关系观 察[ J 】 _ 实用 中医药 杂志 , 2 0 0 4 , 2 0 ( 4 ) : 2 0 9 . [ 4 J 张理辉 . 避孕方法与官颈炎 的关系 ( 附6 8 0例 临床观察 ) [ J 】 . 中国现 代药物应用 , 2 0 1 0 , 4 ( 6 ) : 3 9 — 4 O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0 2 )
生儿苯 丙酮尿症 筛查 , 初 筛阳性 1 5 8 例, 初 筛阳性率为 0 . 3 8 %。其 中, 博 白县 筛查 2 5 9 0 4例 , 初 筛阳性 1 1 5例 , 初
筛阳性 率为 0 . 4 4 %; 陆川县 筛查 1 5 3 1 7例 , 初 筛阳性 4 3例 , 初 筛阳性率为 O . 2 8 %。 结论 新生儿苯 丙酮尿症筛查 能够为早发现、 早 治疗提供有效 医学信 息, 提 高出生人 口素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