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文索引
三大检索系统
期刊文献旳标识码
(注:不属于上述各类旳文章以及文摘、零 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 码。)
凡中文文章旳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 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英 文文章旳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 作为标识。
参照文献类型标识码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O--学术论文;
R---汇报; S--原则;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旳析出文献; Z--其他未阐明文献。
参照文献类型标识码
在参照文著录中,光盘版增长了“文献 类型标识”及“载体类型标识论 文集[C];学位论文[D];原则[S];汇报 [R];专利[P];报纸[N];(2)电子文献类 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3)电子文献旳载体类型 及其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称A文为B文和C文旳“共享参照文献”(Shared Reference)。
假如两篇文章旳“共享参照文献”越多,阐明这两 篇文献旳有关性越强。
引文索引
引文索引将某篇文献旳参照文献、有关文献、共享 参照文献一一显示出来。
通过引文检索,可以理解文献之间旳内在联络。 通过某篇文章参照文献之间旳链接关系找到与检索
《工程索引》
《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简称 Ei),1884年创刊,由美国工程信息企业出 版,报道工程技术各学科旳期刊、会议论文、 科技汇报等文献。
《科技会议录索引》
《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也是 由ISI 出版,1978年创刊,报导世界上每年召 开旳科技会议旳会议论文。 三大检索工具,目前有:印刷版(print)/ 光 盘版(CD-ROM)/ 网络版(web) /联机版(online) 四种运用方式,各检索工具、各个版本在收 录范围、检索性能等方面都各不相似。
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转自】SCI(科学引文索引)、El(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1、科学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1)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 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 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 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SCI 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根据SCI 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 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 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 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 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 种期刊。
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印刷版(SCI) 双月刊3,500 种联机版(SciSearch)周更新5,600种光盘版(带文摘)(SCICDE)月更新3,500种(同印刷版)网络版(SCIExpanded)周更新5,600种(同联机版)部分科研工作者将SCI戏称为STUPID CHINESE IDE A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 引入科研评价体系。
世界三大索引包括
世界三大索引包括三大检索指的是: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 (科技会议录索引)即Science Citation Index、Engineering Index、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原名ISTP—Indexto Scientific&Technical Proceedings)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SCI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
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
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指的是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
为此,作为一部检索工具,SCI一反其它检索工具通过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
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
SCI以上做法上的特点,使得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
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此外,ISI每年还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
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
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
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
三大国际索引简介
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及其它常用检索简介一、SCI简介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SCI创刊于1961年。
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
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 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
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二、EI简介EI是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的简称。
EI创刊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Co.)出版发行。
EI是工程技术领域内的一部综合性检索工具,报道内容包括:电类、自动控制类、动力、机械、仪表、材料科学、农业、生物工程、数理、医学、化工、食品、计算机、能源、地质、环境等学科。
三、ISTP简介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也是由ISI 出版,1978年创刊,报导世界上每年召开的科技会议的会议论文。
四、SSCI简介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
《SCI》、《EI》、《ISTP》、《SSCI》、《CSSCI》、《A&HCI》简介
一、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概况美国《科学引文索引》其英文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网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综合性检索工具,于1961年创刊,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互连网上Web版数据库。
SCI(印刷版,双月刊)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3500种,另外也收录一些会议录、专著丛书、图书等;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SCI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网络版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每周更新,收录全球5600多种科学技术期刊(即外圈)。
SCI每年收录5600种期刊,组成外圈,从外圈中再精选3500种期刊组成内圈(即核心期刊),这些期刊统称为源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收录的源期刊不断吐故纳新,内圈保持总量不变,外圈每年有所变更和增加。
ISI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指的是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
为此,作为一部检索工具,SCI一反其它检索工具通过主题或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Citation Index)。
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
SCI以上做法上的特点,使得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
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美国拥有SCI检索系统的ISI数据服务集团创立30多年来,不断地向外界公布与科学论文相关的各类数据,并根据一些特殊需要提供有价值的比较分析与排名。
世界著名四大索引
三、引文检索的作用和意义
(1)通过文献间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了解某一学术问题或观点的起源、 发展、修正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文献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体现了
检索方式:
1、简单检索(Easy Search) 简单检索( ) 2、快速检索 、快速检索(Quick Search) ) 3 3、和高级检索 Expert Search) 高级检索(Expert Search) 高级检索
简单检索
直接输入检索词,不加任何限制,在所有字 段中检索。
快速检索
四大索引-EI
EI (The 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创刊 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The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 是一部综合性报道世界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 著名文摘检索刊物。
四大索引-ISTP
《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即《科学 技术会议录索引》,也是由ISI出版,创刊于 1978 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 主要 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 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 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 科学 、化学、物理学等学科。
选择引文检索
输入被引用作 者姓名
输入被引用著作名,如: 刊名、书名、专利号
输入被引文献发 表年
点击完成检索
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S 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
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版本(及区别名称) 出版周期收录期刊数印刷版(SCI) 双月刊3,500种联机版(SciSearch) 周更新5,600种光盘版(带文摘)(SCICDE) 月更新3,500种(同印刷版)网络版(SCIExpanded) 周更新5,600种(同联机版)《工程索引》(EngineeringIndex,EI),1884年创刊,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报道工程技术各学科的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
三大检索工具
三大著名检索工具索引介绍:1.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挑选了3300 种核心期刊,为其编制索引并收入 SCI。
SCI 所涵盖的学科超过 100个,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及化学;行为科学。
所收资料每年以60万条新记录及 900 万条以上引文参照的速度增长。
2. EI: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是工程技术领域的综合性检索工具,由美国工程信息中心编辑出版,它囊括世界范围内工程的各个分支学科,如:土木工程、能源、环境、地理和生物工程;电气、电子和控制工程;化学、矿业、金属和燃料工程;机械、自动化、核能和航空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
3. ISTP:国际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201 0年已为CPCIC-S[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cience]是由ISI公司出版的重要数据库之一,它专门收录世界各种重要的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会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的会议文献,所收会议达1100多种,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
与三大检索工具相关的其它数据库:1. 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录全球1400 种主要的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共涉及 50 种学科领域,具体包括社会科学及行为科学、人类学、考古学、商业、财政、经济、教育、地理历史、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法律、语言、政治、行销、统计、都市发展等。
每年平增加1 2.5 万条记录,它除了能检索文章被引用的情况外,同时还可以揭示原文中所有的考文献,并据此获得一批相关文献。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一、SCI简介
《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由美国费城 科学情报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在1957年创办。创办人为尤金·加菲尔德 (Eugene Garfield, September 16,1925~2017)。 ISI还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 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ISI出版的刊物还包括 Current Contents(现期期刊目次)的7个分册。
三、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
1976年,ISI在SCI的基础上推出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 提供了一套统计数据,展示学术期刊的被引用情况、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论文的平均被引情况。 在JCR中,根据SCI的来源期刊可计算出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
四、SCI的检索方法
1、引文检索法
目的:查某作者有哪些文献被他人引用,了解引用作 者及来源文献的详细信息。检索步骤如下: (1)以该作者的姓名字顺查引文索引,可查到该作者 被引用文献的出处,以及引用作者及来源文献的出处。 (2)以引用作者的姓名字顺查来源索引,可查到来源 文献的篇名、合作者、出处及第一作者单位和地址。
以作者姓名(被引作者或引文作者)为检索起点,查找该作者历 年发表的论文曾被哪些人(施引作者或引用作者)、哪些文章(来 源文献)引用过,并查出这些来源文献的题录和施引作者 所在的单位。
3、引文索引的作用和意义
文献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关系体现了: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是中国科协下属的中国科学院科技信息所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合作创办的文献检索与评价数据库。
该数据库通过收集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的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科技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标引、检索和评价,以提供科学研究和决策支持相关的信息资源。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唯一一个国内核心期刊双检索评价数据库。
该数据库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学与卫生、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共计包含了5000多种国家级核心期刊、10000多种核心会议论文和50000多篇学位论文。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科研人员提供文献检索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作者、文献类型、学科分类等多种方式进行检索,查找相关的科技文献。
检索结果以列表形式呈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筛选和排序,以获取与研究方向相关且具有高引用量的文献。
这对科研人员来说是一种非常方便和高效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助于他们快速了解和把握科研热点和前沿动态。
除了文献检索,中国科学引文索引还提供了学术评价服务。
数据库对收录的期刊进行了定期评价,并根据综合影响因子进行了排名。
综合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期刊的被引用情况和每篇文章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一个期刊的综合影响因子越高,意味着它的文章具有更高的被引用数量和影响力。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了解期刊的综合影响因子,进而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提高文章的发表和影响。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还为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科研评价和科技情报分析服务。
它可以根据特定的需求,提供文献引用分析、研究热点分析、学科领域评价等多维度的数据分析。
这些数据分析结果对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科研投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而言之,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是中国科学院科技信息所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合作创办的文献检索与评价数据库,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快速获取科技文献和了解期刊质量的服务。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什么是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简称CSCI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出资建设和运行的国家级科技信息资源库。
CSCI是一个综合性的科技文献引文数据库,旨在收录与中国有关的科技期刊中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各种学术成果,并提供学术评价、查找和横向对比等多种服务。
CSCI包括两大部分:学科专辑和综合专辑。
学科专辑是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对相关期刊的学术论文进行收录;综合专辑则是对学术论文的全面收录和检索。
在CSCI中,学科专辑部分由众多的期刊组成,每个期刊都经过严格的审定程序和质量评价,确保所收录的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CSCI目前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农业科技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学科专辑可以更加便捷地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文献。
而综合专辑则是对所有学术论文的全面收录和检索。
它不限于特定学科,覆盖了从理论研究到实验应用的各个领域。
在综合专辑中,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作者、论文题目等多种方式进行检索,快速找到其所需的信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除了提供学术文献的收录和检索外,CSCI还提供了学术评价服务。
通过CSCI,用户可以查看某个期刊或某篇论文的引用情况,并对学术成果的影响力进行评估。
这对于科研人员选取期刊投稿、学术团体进行绩效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CSCI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科研分析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库快速获取各个领域的热点问题、最新动态和相关研究成果,辅助决策和科研规划。
总而言之,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是一个综合性的科技文献引文数据库,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学术评价和科研分析服务。
它的建设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技研究的进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世界著名四大索引
NOT
查询论文的被收录情况应使用一般检索
一般检索
例: 查找作者董闯2000-2005发表论文在SCI的收录情况
输入机构 名称
输入作者 姓名
输入文献 出版年 点击完成 检索
SCI 中作者的著录形式
检索时,可以输入姓的全称,名的首字母缩写,也可以组配。 例如:Chandler Chandler N* Chandler ND Chandler N* and Williams C* O’Brian C* or Obrian C* De La Rosa W* or Delarosa W* (通配符 ——“*”和“?”,用在检索词的中间和词尾,“?” 代表一个字符,“*”代表零个或若干个字符。 )
四大索引-EI
EI (The 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创刊 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The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 是一部综合性报道世界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 著名文摘检索刊物。
四大索引-ISTP
《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即《科学 技术会议录索引》,也是由ISI出版,创刊于 1978 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 主要 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它所收录 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 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 科学 、化学、物理学等学科。
•这项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延伸?
•这个方法有没有得到改进? •这个老化合物有没有新的合成方法?
•这种药物有没有临床试验?
•这个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 •对于某个问题后来有没有勘误和修正说明?
下列哪些是《科学引文索引》(sci)的主要使用方法
《科学引文索引》(SCI)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工具,被广泛用于科研领域。
这篇文章将介绍《科学引文索引》的主要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
需要了解《科学引文索引》的内容和涵盖范围。
在使用该工具前,你需要了解SCI收录了哪些期刊和学科领域的文献。
了解该数据库的更新频率和覆盖范围也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科学引文索引》的主要使用方法:1. 检索文献在使用SCI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检索文献。
你可以通过作者、标题、关键词等信息来检索你需要的文献。
SCI还提供了高级检索功能,比如按作者单位、引用次数等进行检索。
2. 查看引用文献在SCI中,你可以找到一篇文献的引用情况。
这对于了解一篇文献的影响力和研究热度非常有帮助。
你可以了解到一篇文献被引用的次数、被谁引用等信息,这对于评价一篇文献的质量和重要性非常有帮助。
3. 进行文献分析SCI还提供了文献分析的功能。
你可以通过相关图表和数据来进行文献引用分析、作者合作关系分析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一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 导出数据在SCI中,你可以将检索的文献数据导出到Excel等软件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对于大规模文献分析非常有帮助,同时也方便你保存和管理检索到的文献信息。
5. 接收最新信息SCI还提供了订阅功能,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订阅相关期刊或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可以让你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通过上述主要使用方法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于如何使用《科学引文索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充分利用SCI提供的功能和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一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科学引文索引》进行学术研究和写作。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库,它收录了大量的高质量科学期刊文献,并提供了丰富的检索和分析功能,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
科学引文索引
科学引文索引科学引文索引(ScientificCitationIndex,SCI)是由SCI期刊书籍编译组编写的,内容是记录在学术文献中发表的论文的引文索引。
它收录了全球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各种学科的文献,自1959年建立以来,经过长期积累,现已收录了超过11900种国际期刊文献,共计超过3250万条记录,涵盖了包括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医学及其他一系列学科和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学术论文,涉及的文献数量一直在增长。
SCI是科研人员进行学术论文检索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尤其是科学研究人员和学者,在检索参考文献时要大量使用到它。
它的特点是文献的引文索引比较精确,文献内容收录有系统,而且覆盖面很广,绝大多数用于学术研究的文献基本都有收录,这对学术研究者进行学术研究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SCI收录的文献比较重要,其引用情况也会比较频繁,这意味着当阅读一篇SCI文献时,有可能会发现其中引用其他SCI文献,这也是对科学研究者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
因此,科学研究永远是建立在引文索引的基础上发展的,SCI作为科学引文索引应运而生。
SCI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的文献内容数量的增长,使得科学研究者在进行学术检索时也变得更加方便。
根据SCI的收录情况,科学研究者可以发现以前未收录的文献,这有助于提高该学科成果的深度研究。
此外,SCI还可以为科学研究者提供有关该领域最新的文献,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完善的检索到需要的相关信息。
另外,SCI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SCI引文索引的统计检索。
科学家通过对SCI引文索引进行统计检索,可以获得一系列有关某一特定学术领域的信息,这样可以帮助科学家进行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以更好地把握该学科发展趋势,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
总之,SCI引文索引无疑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不仅有助于帮助科学家更准确的获取相关文献,而且可以帮助科学家对特定学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有更准确的把握。
此外,SCI还可以帮助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统计检索,从而帮助科学家获取更多的信息。
SCI、SSCI、CSSCI(南核)、CSCD、中文期刊(北核)的区别
SCI、SSCI、CSSCI、CSCD1、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创办人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 September 16,1925~)。
2、CSSCI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
其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
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现已开发的CSSCI (1998—2009年)12年度数据,来源文献近100余万篇,引文文献600余万篇。
目前南大核心来源期刊,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CSSCI期刊目录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学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都以此作为研究成果评价标准。
目前,国家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高校职称评选、项目立项、名优期刊的评估、硕博士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甚至是主要标准。
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等100多个单位包库使用,并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三大索引
三大索引: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受国家科技部综合计划司的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将全国发表的论文进行年度统计和分析,并于当年年底在京召开信息发布会,公布统计结果。
这项工作在科技共同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誉为自然科学界的“奥林匹克”。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根据论文是否被国际著名检索工具收录而将论文分为“国际论文”和“国内论文”两类进行统计分析。
为使我校教学、科研人员更多地了解有关情况,引导大家在发表科研成果时向三大索引进军,进一步提高我校科学研究的显示度,现提供如下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国际论文选用举世公认的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 编辑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 三大国际著名检索工具作为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统计数据源,被这三个检索系统收录的我国科技人员所发表的论文即为“国际论文”。
(一)SCI收录和引用论文的基本情况SCI以收录基础学科的论文为主,以期刊的编辑质量、影响因子和专家评审为选刊依据,充分考虑期刊的学术价值,从世界上44个国家(地区)约7万种科技期刊中选出3000多种重要科技期刊( 其中使用英语的期刊超过80%)作为统计源期刊。
经过美国ISI的综合评定,1999年我国有60种期刊进入ISI检索系统(包括外围─SCISEARCH和核心─SCICDE)。
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若外围刊物被引用数量较多,将有可能进入核心圈,真正成为“国际论文”的统计源期刊。
1999年进入美国ISI检索系统(外围及核心)的中国期刊目录如下:1.1.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SCI Expanded(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ACTA BOTANICA SINICA(植物学报) SCI E.3.ACTA CHIMICA SINICA(化学学报) SCI E.4.ACTA GEOLOGICAL SINICA-ENGLISH EDITION(地质学报) SCI E.5.ACTA MA THEMA TICA SINICA-NEW SERIES(数学学报) SCI E.6.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 SCI7.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固体力学学报) SCI E.8.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 SCI9.ACTA PHYSICA SINICA(物理学报) SCI E.10.ACTA PHYSICA SINICA--OVERSEAS EDITION SCI E.(物理学报--海外版)11.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物理化学学报) SCI E.12.ACTA POL YMERICA SINICA(高分子学报) SCI E.13.ALGEBCES IN A TMOSPHERIC SCIENCE(大气科学进展) SCI E.14.ALGEBRA COLLOQUIUM(代数集刊) SCI E.15.APPLIED MA 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应用数学和力学) SCI E.16.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RESEARCH ALERT(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 SCI E.17.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18.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 SCIE.19.CHINA OCEAN ENGINEERING(中国海洋工程) SCI E.20.CHINA JOURNAL OF ANAL YTICAL CHEMISTRY(中国分析化学) SCI E.21.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 TICS SERIES B (数学年刊B辑) SCI E.22.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 SCI E.23.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中国教育与社会) SSCI24.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 SCIE.25.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中国化学) SCI26.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地球物理学报) SCI E.27.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学报)SCI E.28.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学报) SCI E.29.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生理学报) SCI E.30.CHINESE JOURNAL OF POL YMAER SCIENCE(高分子学报) SCI E.31.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结构化学学报) SCI E.32.CHINESE LAW AND GOVERNENT(法律与政府) SSCI33.CHINESE LITERA TURE(中国文学) AHCI34.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 SCI35.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 SCI36.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 SCI37.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SCI (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38.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中国历史研究) AHCIMOUNICA 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理论物理通迅)SCI40.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当代思潮) AHCI41.HIGH ENERGY PHYSICS & NUCLEAR PHYSICS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SCI E.42.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ICS (计算数学学报) SCI E.43.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 A VES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44.JOURNAL OF INORGANIC MA TERIALS(无机材料学报) SCI E.45.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国际钢铁研究)SCI E.46.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材料科学技术学报)SCI E.47.JOURNAL OF RARE EARTHS(中国稀土学报) SCI E.48.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SCIENCE EDITION(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版)SCI E.49.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SCI E.50.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进展) SCI E.51.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稀有金属材料和技术) SCI E.52.RARE METALS(稀有金属) SCI E.53.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 PHYSICS ASTRONOMY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天文)SCI54.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 (中国科学B辑-化学) SCI55.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SCI56.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SCI57.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Y SCIENCES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SCI58.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SCI E.59.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 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CI E.60.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世界胃肠病杂志) SCI E.SCI收录的期刊(包括外围期刊)平均影响因子约为1左右,其中影响因子最高者达48.9。
科学引文索引名词解释
科学引文索引名词解释
科学引文索引是一个关联论文的证明性依据,可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期刊中找到。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跟踪论文的引用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论文的引用频率或影响力。
科学引文索引非常实用,作为学术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检索同一主题或竞争方向的工作,这有利于比较、评价和讨论不同论文之间的差异。
另外,科学引文索引还可以支持有效地收集引用。
已经发表的文献中没有与其他文章有关的引用,或者只有少量的引用,可以通过检索科学引文索引来发现其他相关文献,以补充当前的研究内容。
最后,科学引文索引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统计数据,以发现可能被忽视的相关文献,帮助学者找到正确的信息,进行更为有效的研究、分析和写作工作。
其效果可谓深远,是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科学引文索引定义
科学引文索引定义科学引文索引是一个记录学术论文引用关系的数据库,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科研领域。
本文将从科学引文索引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爱思唯尔(ISI)公司于1960年开发的,旨在解决科研领域中文献引用关系的问题。
它通过对各种学术期刊、会议和学位论文等文献的引用进行记录和统计,从而建立起一张庞大的学术引文数据库。
其被广泛地应用于科研评价、学术交流、学科发展等方面。
在科学引文索引的发展历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其逐渐实现了数字化、全球化和多元化。
例如,2016年,爱思唯尔公司推出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该产品集成了多个学术数据库,并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检索和分析功能。
科学引文索引在科研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其被广泛地应用于科研评价。
通过对某一学者或学科的论文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评估其学术水平、学科影响力等综合指标。
其次,科学引文索引也可以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参考。
研究者可以通过检索文献,了解某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观点。
此外,科学引文索引还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某一学科中的文献引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该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等信息。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引文索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科学引文索引的检索和分析功能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使科学引文索引的数据更加安全和可信;开放获取文献的普及将使科学引文索引的文献覆盖范围更加广泛。
因此,科学引文索引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引文索引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引文数据库,其在科研评价、学术交流、学科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引文索引法理论
一、简介
SCI收录全世界出版的、理、化、农、林、医、 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 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约6000多种。 ISI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指的是报道这些 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为此,作为一部 检索工具,SCI一反其它检索工具通过主题或分类途 径检索文献的常规做法,而设置了独特的“引文索引” (Citation Index)。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 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 文献的影响力。
截词:
截词有多种用途: -词尾截断可得到该单词所提及的所有词语(单数和复数) -词间切断或通配符:可找到该单词的所有变化形式或不同拼 法。? = 一个字符;* = 一个或多个字符 右端截断 Diseas* 词间截断(通配符) Lap*roscop* Laparoscopic Laproscopic Laparoscopy
六大专业学科引文索引数据库
•CompuMath Citation Index (计算机与数学引文索引) ·Biochemistry & Biophysics Citation Index (生物化 学与生物物理引文索引) ·Biotechnology Citation Index (生物技术引文索引) ·Chemistry Citation Index (化学引文索引) ·Neuroscience Citation Index (神经科学引文索引) ·Materials Science Citation Index (材料科学引文索 引
Material Science:
300 多种材料科学权威期刊 化学、物理、工程领域内的相关期刊(1,400)
Chemical Science: 480多种最重要的化学期刊 其它各种相关交叉学科的期刊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工程、地球化学、材料 科学、药物学与药理学、原子及分子物理学、光谱学…… 注:按学科分类的SCI收录来源刊列表请访问: /cgibin/jrnlst/jlsubcatg.cgi?P C=D
引文索引概念
引文索引语言:是指以某一引文做索引词 标引和检索所有引用过该引文所代表的文 献的一切文献,这种索引词的全体就叫引 文索引语言,简称引文语言。 引文索引法:以文献间引证关系这种连接 科学文献的内在系统为基础,用引文语言 标引文献和编制索引的一套技术方法,就 成为引文索引法。
第三节 Web of Science 的检索方法
邻近算符 Same
检索词必须出现在同一句子中(这里所说的一句是指两个句号之间 的字符串),检索词在句子中的顺序是任意的。 Topic: (greenhouse or green house) same emission* Address: Houston sent Texaco
Title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VENTORY METHOD Address: TEXACO INTL, SAFETY HLTH & ENVIRONM GRP, HOUSTON, TX, USA
Chinese journal coverage: nearly doubled since 1997
引文索引 (二):引文信息与引文检索
Cited Work 被引用的各种文献类 型: 期刊文献 学术著作 专 利 会议文献 技术报告
文献的相互引证---学术研究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学科上的相关性 理论与方法:借鉴与利用 技术与手段:应用与发展 横向上的对应性 实验或方法:互相参照与借鉴 结果与讨论:比较与应用 纵向上的继承性 课题的基础与起源 发展与进步 反引:学术争鸣
每一本期刊都根据其在所属学科领域的影响而挑选
数十年一惯严格的选刊构成ISI Web of Science的基础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 150 多个学科领域 • 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所有科 技领域 • 每周收录19,000多篇文献,423,000篇参 考文献 • 2004年当前收录近6,200多种期刊 • Cover-to-Cover 收录期刊每一期每一篇 文献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 SCI)、 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简称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 (简称 ISR) 被列入四大文献索引。 ISI建立了一系列引文索引数据库,其中包括: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 Art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
引文索引:历史
Dr. Garfield 1955年在 Science 发表论文提出 将引文索引作为一种新的文献检索与分类工具 将一篇文献作为检索字段从而跟踪一个Idea的 发展过程 1963年出版 Science Citation Index 1973年出版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1978年出版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ISI Web of Knowledge 3.0 ISI Web of Science 7.0 BIOSIS
1958
Current Contents Connect 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2,500 Web of Science ~2,000 Web of Customers Science Worldwide Customers Worldwide
引文索引:不断发展
1997
1992
1989
SCI, 1963 SSCI, AHCI on CD Science Citation Index Current Contents THOMSON Scientific ISI Web Of Science ISI Web of Knowledge
2004 2001
二、引文索引概念
引文索引的概念来源于人们的著述 活动。文献的作者为了给自己的著作提 供某种佐证、前例背景材料,一般都要 参考引用前人或同代人的著作,以便读 者了解该文吸取或采用了何人在何处提 出的概念、理论、方法或装置。
引文索引的概念
假设有文献A和B,若文献B提到或引用了文献 A,这时我们就称A是B的“引文”(citation) 或“参考文献”。因为文献B提供了包括文献A 在内的若干引文,故被称为“来源文献” (source item或source document)。 来源文献包括期刊论文、会议报告、通信、 评论、技术札记等。刊载来源文献的出版物称为 “来源出版物”(source publication)。
逻辑算符的先后次序:
当使用多个运算符时可用扩号决定优先顺序, 一个检索提问中最多可使用50个运算符: ( ) same not and or
Web of Science 常用检索途径 • • • • • • 快速检索 一般检索 引文检索 化学结构检索 高级检索 打开检索历史
-
快速检索 一般检索 引文检索 化学结构检索 高级检索 打开检索历史
Engineering/Computing/Technology:
1,100 多种权威期刊 IEEE,AIAA,ICE 等著名研究机构出版的所有出 版期刊,涵盖工程技术领域的所有学科及相关学 科: 航天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与自动控 制;化学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工程、技术与 应用;电子与电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数学; 环境工程/能源;地址/石油/采矿工程;信息技 术与通讯工程;仪表仪器/测量; 材料科学与工 程;机械工程;合金学;核工程;光学与声学等。
ISI Web of Science中的中国期刊 ISI covers 82 journals whose country of publication is China, 2004 SCIExpanded: 76 Journals SSCI: 3 Journals A&HCI: 3 Journals
引文索引(一):收录最重要的学术期刊 “一个有效的索引必须严格限制它的收录范围, 基本上应只收集对研究者有用的信息”。 -Eugene Garfield, Ph. D. “布拉弗德-加菲尔德法则”(学术信息的20-80 规律): 20%的期刊汇集了足够的信息以全面 反映科技的最新最重要的成果与进展
第五讲 《科学引文索引》SCI
─科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果和科技人才评价的重要工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ISI和SCI的发展 引文索引法理论 Web of Science 的检索方法 核心期刊及评价方法 WOS的学术信息资源的正确利用 SCI论文的阅读和参考
第一节 ISI和SCI的发展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 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 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网址: ),其出版形式包括印 刷版期刊和光盘版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 了互联网上Web版数据库。
SCI即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又科研评价的一 种依据,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 机构的科研水平,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 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 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ISI每年还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 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 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 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