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21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21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 兴人,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著 有杂文、小说、散文、 诗歌等。《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屋》选自《 朝花夕拾》。
作品:小 说 集: 《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 《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 散 文 集: 杂 文 集:
《野草》 《朝花夕拾》 《坟》《华盖集》
作业:
1、写一件童年趣事,字数在600字以 上。
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3、背诵课文第二段。

在西南联大,傅斯年每天只吃一盘藤 藤菜, 有时只 喝一碗 稀饭, 偶尔招 待来访 的客人 ,甚至 要向邻 居借钱 ,实在 接济不 上了就 卖书。 傅斯年 一生最 好读书 藏书, 积蓄几 乎全部 用在买 书上, 非到万 不得已 ,是不 卖书的 。
写景小结
1.既抓住景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心理。 2.通过视觉、听觉、味觉来写景,形、声 、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下文又 写到冬景) 3.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写景活泼多姿。
这些景课物文是阅通读过与什么欣词赏语连在一起
的?有什么作用?
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 是……”的句式把诸多景物连在一起
“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开的花 ,傍晚时把它捡起来。作者用这个名字说 明这是一本回忆往事的散文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 忆性散文,作者回忆自己早年的生活
。本文写于1926年,当时作者45岁。
你能读准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吗?
确凿 (záo) 菜畦 (qí) 鼎沸 (dǐng) 蟋蟀 (shuài) 锡箔 (bó)
竹筛 (shāi) 渊博 (yuān) 倜傥 (tì tǎng) 宿儒 (sù) 觅食 (mì)
积累词语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课件ppt

• 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 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 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 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表揣测, 对这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 后一句是从小孩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 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1. 因为( 欣赏)他的演讲才华,我们全班同学都 支持他参加此次全国青少年演讲比赛。
2. ( 鉴赏)古诗词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文学 修养。
03 课文感知
题目分析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 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 “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由此, 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 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同时也 表明了文章主要是以空间变换为顺序记叙的。
集体朗读一二段→个人有感情朗读
• 要求: • 1、齐读后要能说出作者的情感。 • 鲁迅先生对百草园有喜爱之情。 • 2、个人朗读要带着作者情感来读。 • 生读后再听示范朗读。 • 集体有感情地齐读,并思考 • 本段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
碧绿的菜畦
光 滑 的 石 井 栏
高 大 的 皂 荚 树
百草园内的桑树
2
了哪些景物?
采用了怎 样的描写顺序?
描写过程中采
用哪些修辞手法?
抓住了景物哪些方
面的特征来描绘的?
作者从哪些角度进
4
这段描写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用了怎样
的句式把这么多的
景物有详有略、有
序的地描绘出来?
行描写的?
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
24
方法
1、作者直接插进来进行叙述、介 绍、说明,或者通过作品中的人物 所见所闻所感和亲身经历来进行插 叙。 2、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 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
.
25
雪地捕鸟的乐趣
(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 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下面(撒)些秕谷,棒上( 系)一条 长绳,人远远地(看)着,(牵)鸟 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罩),便( 拉)住了。
.
23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 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 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或几段与主要 情节相关的情节或事件的叙述方法。
作用: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 2、有时会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3、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 4、 让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5、突出主题。 6、为下文作铺垫。
拒绝回答“怪哉”问题。[读书 质朴、有点旧书生 时]“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的迂腐
最初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 却好起来了……终于到七言
“他有一条戒尺……普 通总不过瞪几眼” .
博学、认真、严格
和蔼、开明、温厚、
宽容
31
补充材料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 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 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 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 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 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 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 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
(1)第一部分(1-8段):描述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第二部分(9-24段):“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7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72张PPT)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 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 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7—1935 年期间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 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蟋蟀(shuài)油蛉(línɡ )斑蝥( máo )蝉蜕( tuì) 竹筛(shāi ) 拗( ǎo )攒成(cuán )倜傥(tì tǎnɡ) 叵( pǒ )盔甲(kuī )锡箔( xī bó)觅食( mì ) 脑髓(suǐ) 秕谷( bǐ )书塾( shú )确凿( záo )
菜畦( qí )人迹罕至(hǎn)皂荚(jiá )桑葚(shèn ) 拥肿(yōnɡ zhǒnɡ)敛(liǎn)东方朔(shuò)宿儒(rú )
多次好奇地摸。“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 慕不已的心理。 (2)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 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的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 极精巧。 (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出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 自然的性格特点。 (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先用两句“不必说……也不必说……”从整体 上勾勒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印象;“单是……就有 ......”从局部强调了“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 顺序。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 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 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生动。
③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 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 上有什么作用?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 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 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 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9张PPT)

三味书屋的生活(10—尾)
1、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 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前一句话是用大人的眼光来看的。“确凿只有”, 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对这 断定有踌躇,这是表示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后
一句是从小孩子的眼光来看的。
作者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玩耍,一切都那么新奇有趣, 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不矛盾。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 绍兴人。他是我国伟大的 文学家、 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二 心集》、小说《彷徨》、《呐喊》、 散文《朝花夕拾》、诗歌《野草》 等。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散文《风筝》。

shuài
chán mì
shāi

yuān
dǐng
shān bó
tìtǎng
suǐ
tuì
cuán
kuī
shuò
liǎn
秕谷 bǐ 豁 huò
注意下列词语的字形:
多音字
ǎo (意思:弯曲使断,折 ) 组词:拗断

ào (意思:不顺,不顺从 ) 组词:拗口
niù(意思:固执,不驯顺 ) 组词:执拗
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直接关系,但作者 却由此生发联想。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 写这一内容?
A 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B 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
C 使人们从中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
D 给百草园增添更多的神秘色彩以及对孩子的 吸引力;
6、阅读第七节,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 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共20张PPT)
分享童趣:
同学们,还记得你的童年吗?还 记得童年的小伙伴吗?还记得 童年玩过的游戏吗? 请你谈谈 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记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展示预习:
攒折拗
长吟 油蛉 倜傥 人声鼎沸 人迹罕至
作者简介:
我国伟大的 :
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 著作有杂 文、小说、散文、 诗歌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
__《_朝_花_夕__拾_》___.
对 不回答我” 环境 严肃 老 的问题
不满
枯燥 师
活动 也有趣
有戒尺不常用
读书入神时学 生可画画
开明
主题:
作者正是在对百草园和 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中, 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 新鲜知识、天真幼稚而又欢 乐的心理。
思考:
作业布置
句式:不必说……不必说……单是…… 如:不必说泥墙根一带的自由玩乐,也不
必说夏夜纳凉听到的美女蛇的故事,单是冬 天里雪地捕鸟,就有无限乐趣。
不必说色彩斑阑、明艳美丽的植物,也不 必说体态可爱、生龙活虎的动物,单是神秘、 奇异的美女蛇传

2.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 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2.读课文第9节,这段话表达 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深刻眷恋和被迫离 开它时依依惜别的心情。

3.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感受是怎 样的?
A、有趣的景色 B、神秘的传说 C、捕鸟的乐趣
是我的乐园
阅读训练
我 的 乐 园
菜畦、石井栏、
不必说:
皂荚树、桑椹
静物
百 夏秋的 美丽
也不必说:单是……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就有…… 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园 美女蛇的故事: 增添神秘色彩

人教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共27张PPT)

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句式连在一起的?
强调的是哪个部分?前两个不必在表达 上有何作用?
你来造句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前两个“不必说”不仅突出“单是”下边 的内容,还表现鲁迅一一历数儿时趣味的 快乐,表现儿童所特有的一种情趣。
文章写了“美女蛇的 故事”?可以删去这 个故事么?为什么?
不能删去。作者在这里 运用联想手法,给百草 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也 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 乐园的乐趣。利于突出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这 一中心。
⑼《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 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 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 的怀念。 ⑽《范爱农》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 前不满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 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 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 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3.写了“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这四件趣事。
1、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 颜色 ,“肥胖”“高大”“臃 蜂的“黄”是写____ 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 ____,这两者都 视 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 从___ 听觉 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 是从______ 味觉 ,所以说它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______ 2、这里又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 春末 的,蝉鸣在________ 盛夏 ,蟋蟀 桑葚、菜花是________ 秋天 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 到______ 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第 2 段)赏美好景物 (第3-6段)听神秘故事 (第7-8段)捕雪地饥鸟
重点品读 1.作者写了百草园中几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 2.作者又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 3.作者还写了哪四件趣事? 4.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百草园的美?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26张PPT)
默读任务: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事儿?
以空间变化为顺序安排材料
百草园的生活(1-8)
三味书屋的生活(10-24)
品析研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 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 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 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 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 们和木莲们!……
——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们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 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 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动怒之意的原因。这种教育思想是不可取的, 它挫伤子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关于主题
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皂荚树

桑椹
鸣蝉 ﹙长吟﹚
黄蜂 ﹙ 伏﹚
叫天子 ﹙ 窜﹚
油蛉 ﹙低唱﹚

动物(动) 高低

蟋蟀们 ﹙弹琴﹚
﹙翻﹚ 蜈蚣、斑蟊 ﹙按﹚
形 ﹙臃肿﹚ 形﹙莲房般﹚ 味
何首乌 木莲
﹙缠络﹚
覆盆子 ﹙像小珊瑚珠、又酸又甜﹚
课堂练习
请仿照“不必说……也不必 说……,单是……就……”写一 段话,并尝试背诵本段。
★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 “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才借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 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 “拾”回忆往事,原名《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
默读要求
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不分神,一气读完 全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63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63张ppt)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 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 家、思想家、革命家。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朝 花”比喻童年美好的生活,“夕拾”喻指中年以后回忆往 事,写成文章。 】
人声鼎沸
确凿:确实。
缠络:缠绕,纠缠。
轻捷:动作轻盈敏捷。 鉴赏:鉴别,欣赏。
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
消释:溶解。
宿儒:老成博学的人。
人声鼎沸: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
倜傥:洒脱,不拘束。
阅读课文思考:文章共 24 段,主要写了什么?
分为几个部分?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 上面,你可以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 所有的希望,可以撒播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 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 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 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 生童年的记忆。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齐读地9段,思考: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 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 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理解划线的句子(修辞或描写)
❶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百草园动植物以人的情感❷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对百草园深厚的情感❸表现了“我” 对百草园的依依不舍和怀念之情。
有趣的动植物
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41张PPT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41张PPT0

整体感知
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语速、情感,圈点勾画出 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整体感知 速度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从文题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表明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从……到……); 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内容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个自 然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过渡,承上启下。 9:告别百草 园去书塾读书。
1~8段: 回忆在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10~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百草园
三味书屋
整体感知
自由交流,自由探讨,说说初读的感受
3. 文中作者深情的回忆了儿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 活,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画面? 4.概述一下,这篇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他记得这 样 清楚,可见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10-24)
理解三味书屋的生活
(2)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你认为他是
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作者对他态度如何?
①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 的先生。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 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 持保留态度,也反映出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②鲁迅对先生主要是敬慕,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 时,鲁迅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 生很少体罚,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导入新课
其实,在那个年代,这才真正体现了文学的 价值,先生影响了几代人,他是伟大的……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 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 却是另外一道风景:
导入新课
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 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 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 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课件(共8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课件(共87张PPT)
提示: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童年的乐园呢?快速 默读课文前8段,思考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记叙了哪些 令作者难以忘怀的内容(趣事)。
• “乐”表现在三个方面: • 在百草园里抓虫子、拔野草的乐趣 • 听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的乐趣 • 在大雪天里捕鸟的乐趣(跟闰土父亲学
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 园到三 味书屋 》教学 课件( 共87张 PPT)
• 不动手:只用眼睛扫,不用手去指读,养成好 的默读习惯
• 一气贯通:一口气往下读,不回读,不因为遇 到生字难句停下来,整体感知理解全文
• 注意速度:“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读写结合:边默读边思考边动手,适当圈点笔 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
诵读课文 2、听读课文,掌握字词, 体会课文结构,进一步 感知课文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 园到三 味书屋 》教学 课件( 共87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 园到三 味书屋 》教学 课件( 共87张 PPT)
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
záo chán sù shān suǐ kuī
qí mì yuān bó tuì shu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 园到三 味书屋 》教学 课件( 共87张 PPT)
shuài shāi dǐng tìtǎng cuán liǎn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 园到三 味书屋 》教学 课件( 共87张 PPT)
注意下列词语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 园到三 味书屋 》教学 课件( 共87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 园到三 味书屋 》教学 课件( 共87张 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共4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共46张PPT)

深入探究
1.回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你怎样看待这两种生活?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百草园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而三味书屋的生活虽然 枯燥无味,但是能学习文章,增长知识。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分
这两种生活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是人生的美好经历。正是 因为美好,所以这些回忆才会弥足珍贵,使我们常常不由自主 地回味,从中体会生活的百般滋味,激励我们去创造更美好的 生活。
本文文体属于 散文 。
散文属于记叙文体,是与 小说、诗歌、戏剧 并称 的文学体裁。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
确凿( què záo ) 珊瑚( shān hú )觅食( mì shí ) 渊博( yuān bó ) 倜傥( tì tǎng )盔甲( kuī jiǎ ) 恭敬( gōng jìng) 和蔼( hé ǎi )轻捷( qīng jié ) 云霄( yún xiāo ) 倘若( tǎng ruò ) 啄食( zhuó shí) 鉴赏(jiàn shǎng) 质朴( zhì pǔ ) 博学( bó xué ) 淋漓( lín lí ) 绅士( shēn shì ) 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人迹罕至( rén jìhǎn zhì ) 攒( zǎn ) 敛( liǎn ) 系 ( jì )
2.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本文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 序,对百草园的景物做了多层次的描写。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天, 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3.语言简练,生动传神
如写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物,只有寥寥数笔, 却把事物的情状描绘得非常生动。如写雪地捕鸟,连用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 罩”等动词,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1张PPT).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1张PPT).ppt
品质
具体体现?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 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 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 五言,终于到七言了。
二乐:读书多,长见识
“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 很少体罚学生,和蔼、严而不厉 “我”问“怪哉”虫——方正、质朴 由远近的人都送孩子到他的私塾来读书——学识渊博 去后园玩,去的多了不可以,一同回来也不行——对孩子教育有方 开始对“我”严厉,后来好多了——教育有方 不断增加教学内容——教学认真
关于《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 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 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 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 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 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 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 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 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 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不能删去,“美女蛇”的故事看似“闲笔”,实则独具 匠心。写“美女蛇”的故事,符合儿童的好奇心,这个故事 深深地吸引着“我”,引起了“我”的担忧和幻想,也使 “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插入这个传说,丰富 了文章的内容,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突出百草园是一 个充满无限情趣的乐园。
朗读第7-8段,思考下面问题: 百草园的冬天是什么样的?作者写了冬天在百草园 中的哪些活动?
我是个怎样的学生?
“我”问“怪哉”虫和拔何首乌根——好奇心强 老师对“我”的态度由原来的严厉到变好——努力认真 “我”在后园中折蜡梅、寻蝉蜕等——贪玩 “我”会描绣像——有天赋才情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课件公共32张PPT含朗读、歌曲等素材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课件公共32张PPT含朗读、歌曲等素材

1、从题目上看,作者回忆了儿 时哪两处的生活片段? 2、作者是如何实现两个地点间 的转换? 3、品析第9自然段
读 一 读 , 品 一 品
本段主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语,用疑问、猜 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读出鲁迅告别百草园 时内心的震荡、依恋、无奈,从而体会他 对百草园的眷恋、惜别之情。 如三个“也许”是“我”对家人将“我” 送到私塾去的原因的猜测,其中又隐含 “我”不愿离开的无奈。因此,要读出猜 测的语气,又要品味不情愿离开的无奈之 情。 如三个“们”,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不 舍、依恋 。所以要读出无可奈何的语气。
“童年啊! 你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 微笑。
1.必做: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并谈谈对自己成长的影响。(400 字) 2.选做:阅读鲁迅散文集《朝花 夕拾》,进一步了解鲁迅。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 章脉络。 2、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感 情和作品中蕴含的趣味。 3、结合自己童年的生活经 历和成长经历,感悟成长 中的生活情趣。
给下列红字注音
确凿 ( z áo 皂荚树( ji á 油蛉( l í ng 攒成(cu án ) ) ) ) 菜畦 ( q í 桑葚( sh èn 斑蝥(m áo 收敛(li ǎn ) ) ) )
秕谷( b ǐ
蝉蜕( tu ì


宿儒( r ú
盔甲(ku ī


解释下列词语
1、确凿 2、人迹罕至 3、人声鼎沸
1、确实 2、少有人来。 3、形容人声喧闹。
鲁迅(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 原名周树 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 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 迅1918年在《新青年》中发表第 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直 到1926年,陆续创作出版了短篇 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 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 《热风》《华盖集》《而已集》 《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 名《旧事重提》)等专辑。其中, 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阿 Q正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24张ppt)

4.作者具体写了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哪几个方面?
①提问“怪哉”
压制学生求知欲
②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脱离实际、单调枯燥
③逃课去小园中玩耍 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④师生读书 晦涩难懂
⑤做游戏、画画
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游戏,用荆川纸蒙在小 说绣像上画画等。
明确:百草园好玩。百草园很大,这个园很小,在百草园有许 多动植物,有许多好看、好听、好吃、好玩的东西,能自由自 在地玩耍。而这个园只能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寻蝉蜕,最好 的工作只不过是捉了苍蝇喂蚂蚁,又必须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玩的伴又不能太多,时间也不能太久。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 共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 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作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 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 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 上才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 时代的事。
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 奠基人。
倜傥 (tì tǎng) lín lí (淋漓) 和 ǎi ( 蔼 ) yuān博(渊 ) 人jì罕至(迹 ) 人声dǐng沸(鼎)
根据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序?内容可分哪两部 分?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章写三味书屋?
以空间变化为顺序安排材料
过渡
承上启下 (9)
百草园的生活(1—8)
1.上:三个“也许”句,表达了对“家里的人要将我送
进书塾”原因的反复猜测,表现了
对百草园的依恋
和被迫离开它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
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PPT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PPT教学课件

4.第七自然段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 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5.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的作用。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 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百草园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而三味书屋的生活虽 然枯燥无味,但是能学习文章,增长知识。这两种不同的生 活分别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和追求新知识的思想感情。
这两种生活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是人生的美好经历。正是 因为美好,所以这些回忆才会弥足珍贵,使我们常常不由自 主地回味,从中体会生活的百般滋味,激励我们去创造更美 好的生活。
2.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本文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 序,对百草园的景物做了多层次的描写。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天, 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3.语言简练,生动传神。
如写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物,只有寥寥数笔,却把事 物的情状描绘得非常生动。如写雪地捕鸟,连用“扫”“露” “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 生动而又富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彰显了作者遣词 造句之功。
2.“我”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私塾读书, “我”是怎么想的?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 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 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 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三个“也许”,表明作者在反复揣测,认为可能是做错了事所 受的惩罚。可见他对百草园是多么的留恋,预示着三味书屋与 百草园将是截然不同的一块天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学日本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弃医从文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 jiaoshiwangye/4/photo4.htm
毕东 业京 照弘 文 学 院
鲁迅名言
2、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 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
﹙碧绿的 ﹚菜畦 ﹙光滑的 ﹚石井栏 ﹙高大的 ﹚皂荚树 ﹙紫红的 ﹚桑椹 鸣蝉 ﹙长吟 ﹚ ﹙肥胖的 ﹚黄蜂 ﹙伏 ﹚ ﹙轻捷的 ﹚叫天子﹙窜 ﹚ 静低 态 动 高 态


观察景物: 多角度

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 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 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 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 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 一样)。
三味: 布衣暖,菜根香, 诗书滋味长。
布衣暖: 甘当老百姓,不 去当官做老爷。(布 衣指的是老百姓)
菜根香: 满足于粗菜淡饭, 不向往山珍海味的享 受。
诗书滋味长: 认真体会诗书的 深奥内容,从而获得 深长的滋味。
1、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
4、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
鲁迅家世
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 为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 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介率出身 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 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 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 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关于鲁迅少年时家中的“变故”
鲁迅13岁那年除夕,79岁的曾祖母去世了。当时已有 电报和轮船,所以不到一个月,祖父就从北京赶到了绍 兴。祖父回家后第二年秋天,正值浙江考举人,主考官 是鲁迅祖父在科举中一道考上的同年。周家的一位亲戚, 因为儿子要参加考试,就在考试前的一些日子请鲁迅祖 父去通关节。一开始,鲁迅祖父觉得不好办,后来纠缠 不过,知道这年外放主考的学台,与自己是同科出身, 就写了一封信。结果事情败露,光绪批下来要将周福清 逮捕法办。于是鲁迅祖父就不得不离家躲到了别处。但 根据当时清政府的法律,捉不到本人,就要把家里其余 的男人都捉去,甚至“满门抄斩”的。于是鲁迅父亲也 离家避难,其他男人也都避开了。
拗 (ǎo) 臃肿 (yōng)
秕谷 (bǐ)
盔甲 书塾 (kuī)
(shú)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罕,稀少。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沸,水开了, 发出响声。 高枕而卧:比喻无所顾忌。 今多比喻不加警惕。 无处觅(mì 寻找)食 敛(liǎn放)在盒里 攒(cuá n凑在一块儿)成小球 拗(ǎo用力弯曲)过去
1,你能读准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吗?
确凿 (záo) ) 菜畦 (qí 竹筛 (shāi) 渊博 (yuān)
鼎沸 (dǐng)
蟋蟀 (shuài) 锡箔 (bó)
倜傥 (tì tǎng)
宿儒 蝉蜕 (sù) (tuì)
收敛 (liǎn) 桑葚 (shèn)
脑髓 (suǐ) 斑蝥 (máo)
积攒 (cuán)
三余: 冬者岁之余,夜 者日之余,阴雨者时 之余。
冬天是一年中的 空余时间,夜晚是一天 中的空余时间,阴雨天 是平时的空余时间。
三余就是三种空闲的 时间。冬天没什么农活,是 一年里的空余时间。夜里 不必下地劳作,是一天里的 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 做事,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鲁迅(1881-- 1936),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 命家。著有杂文、小 说、散文、诗歌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选自《朝花夕 拾》。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 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将课文分成哪 两部分?
全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9)记叙在百草园的 生活。 第二部分(10~24)记叙在三味书 屋的生活。
朗读课文,感受百草园
(1)、快速默读课文前8段,并思考这部分 内容中主要记叙了哪三个令作者难以忘怀 的内容。 明确:
作品简介
小说集《呐喊》《彷
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而己集》 《二心集》。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朝花夕拾》—— 是一部散文集,共 搜集了 10 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 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 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 40 多岁了。这部 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 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 取,晚年了,回忆起 少年时代的事。
重点


倜傥:潇洒,不拘束。 菜畦:有土地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 种蔬菜的田地。 收敛:减弱或消失;减轻放纵的程度; 引起机体组织收缩。 拗


niù ǎo à o
小组合作,整体感知
根据标题分析,文章以什么为写作顺 序?内容可分哪两部分?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更喜欢哪一个?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为什么?
阅读训练
园百 草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认识自然, 并且能运用拟人等手法对所观察的事物 作细致生动的描述,进而热爱生活,对 周围事物充满爱心和兴趣。 3、通读全文,熟读课文第②段描写百草 园自然风貌和第⑦段描写“捕鸟”过程 的文字。
三味: 读经味如稻、粱, 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 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即醋和肉酱)。
百草园——乐园
百草园的美景 关于百草园的神奇的故事——美女蛇
冬天在百草园的游戏——拍雪人和捕鸟
(2)、重点研读第二段, 思考:课文写了百草园的哪些美好的景物? 它们各抓住了静物、动物的什么特点来写?
“ 不必说 ……也不必说 ……单是 ……”
这个句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不必说”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 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 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 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这样 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