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大课间校本化论文
从“大课间体育活动”走向“体育校本课程”的研究

的特点和需 求 , 以开发民族舞蹈 、 可 民族游戏等 。
3构建大课 间体 育活动课程 的评价体 系 .
求体育教师具有 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 , 不断改进 和创 新, 教师的课程 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及行动研究 能力
从“ 大课 间体育活动” 走向“ 体育校本课程” 必须 的提高 , 育教师专业素养 的提 升与发展 , , 体 是体育校
・
1 o・ o
构 建 较 规 范 的评 价 体 系 。 目的是 通 过 客 观 、 正 、 本课程开发 的前提条件。第 五 , 其 公 及 大课 间体育 活动课程
时、 可靠地评定大课 间体育活动质量和效果 , 发现 活 要 突出个性化特征。 各校在正确理解 国家课程纲要 的
动 中的优点和不足 , 提供具体 、 准确的反馈信息 以帮 基 础上 , 根据各个学校 的具体环境 和条件 、 教师 的独
社 .0 2 20.
活 动内容
O2 .0
内容的容 量 内容的校 本特色 内容符合 适宜
O2 . O3 - 03 .
O4 .
【 4 1季浏. 体育与健康 : 课程与教 学论 . 州: 江 杭 浙
教育 出版社 。0 3 20. ( 责任编辑 . 张茂林 )
学 生情绪 与兴趣
程 的同时 , 应视当地社会 、 经济发展的具 体情况 , 结合 } 求进行科学评估 , 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体育资源而开
本校的传统和优势、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 开发和选用 l 的多种多样的可供 学生选择 的体育课程方案 。” 发 综
对课程 的认识和体育校本课程 的分析 , 我们 适 合本校 的课程 。在此背景下 , 中小学校呈现 出与 上所述 , 各 认为 : 体育校本课程是 以国家和地方体育课程 的精神 之相适应的体育课程改革和研究的大好局面。 部分中 1
小论文 体育大课间

对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浅析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地观察法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3.1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定义、特征与本质 (4)3.1.1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定义 (4)3.1.2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特征 (4)3.1.3 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本质 (4)3.2 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必要性 (5)3.3 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 (5)3.3.1 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兴趣 (5)3.3.2 调节身心,培养习惯 (6)3.3.3 提高技能、增强体质 (6)对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浅析摘要: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极少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缺少吃苦耐劳的准备和精神,不少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看电视等相对静止的活动中不能自拔,这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导致青少年体质越来越差。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激发青少年参加运动的兴趣,教育部决定开展体育大课间。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为改变课间操单一的局面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
实践证明:活动内容更丰富,音乐更欢快,组织形式更灵活,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更好。
融趣味、创新、科学、艺术、实效、安全渗透为一体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中学课间活动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中学体育大课间前言伴随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为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校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全国各地的中学改革了传统的课间体育活动模式,本人作为一名基层体育工作者,针对体育大课间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1 研究对象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2 研究方法2.1 文献资料法本人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了大量的与体育大课间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人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2 访谈法访谈了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和学者,为本论文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最新体育教学论文:体育大课间,健康身心每一天

体育大课间,健康身心每一天摘要:生命在于运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学生每天保持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施以科学的锻炼方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和把快乐还给学生,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思想,裁设我校的大课间活动。
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每个学生进一步健全健康的心理,锻造强健的体魄,滋生高昂的热情,舒展灵动的身姿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过大课间操的进行,全校师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和谐,学风、校风更趋严谨。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健康沟通收获前言在我国中小学提倡和推行大课间活动已经有好几年了,它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兴起的一种学校体育新型的组织模式,实践证明大课间活动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的最有效途径。
我校早在2001年就进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
2002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我校作为鄞州区大课间优秀学校吸引了舟山、宁波地区的教研员和体育同行到校观摩,有序的活动受到了各专家和同行的好评。
同时,此项活动在家长中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备受家长的欢迎和许可。
后来,由于学校操场的整修,我校的大课间操几乎到了瘫痪状态。
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健康不容乐观。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大课间活动又一次开始了。
可是活动效果出乎我们的预料,学生组织纪律性差,活动时懒洋洋,该伸手的不伸,该弯腰的不弯,有些学生只是站着不动,甚至还有学生坐在教室里不出来活动,那时侯,学生最希望下雨,因为下雨的话就不用进行大课间活动了。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一方面寻找学生为什么不爱大课间活动的原因,另一方面加强力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大课间活动的组织我们通过教师与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不喜欢大课间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场地、器材的缺乏;以及活动内容单调,活动形式单一。
体育教学论文:实践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实践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摘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我校在传统课间的操基础上创造和发展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
它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改革了传统课间操以操为主的活动方式,创编了徒手操、健美操、器械操、游戏等丰富多彩、充满童趣的活动形式。
师生在自创自编的一系列活动中,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实现教师素质的持续提升,学校内涵的发展。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改革实践创新学校文化长期以来,大课间体育活动只限于学生同做一套广播体操,其内容单一、机械重复的形式,不能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
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
这一调研结果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广泛关注。
我校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除了上好课程设置的体育课外,把群众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起来,以此作为切入口,促进学校的协调发展。
一、改革体育大课间活动,展现学校人文精神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项群众性活动,强调每一个个体都参与。
如何改革传统的课间操活动,让它的内容和形式更科学更合理呢?学校是这样考虑的:以课间操为基础,以学生兴趣为依据,以科学规划为准则,以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
学校的想法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赞同,可是,怎样操作却成为了最现实的问题。
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以专家、行政、年级长、体艺科组、德育科组为核心的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小组研究认为,改革体育大课间活动关键是要根据学校的原有的基础、场地、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考虑,不追求形式,不搞花架子。
(一)明确目的,统一思想。
要改革体育大课间活动,就要进行一次思想的革命。
浅议高中体育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展

[ ]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纲 要 ( 行 ) 国发 [ 0 1 2 1基 试 ( 20 ] l号 ) .
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等因素的差异是 目前高中教育的客观存在 , 不 但
断提 高 教 学 效 果 、 面 提 升 教 学质 量 是 教 育 工 作 者 和 管 理 者 孜 孜 以 求 的 目 全
校 本课 程 作 为一 种 新 的 教 学 理 念 , 高 中体 育 教 师产 生 深 远 的 影 响 。 发 展 、 富课 程 体 系 、 断 完 善 叫 内 容 、 进 教 师提 高 等 为 目标 , 程 开 发 对 丰 不 促 课 校 本 课 程 的 出现 使 得 高 中体 育 教 师 不 得 不 重 新 审 视 自身 的 教 学 观 。 省 教 要 以上 述教 育 目标 为 目的 , 现 出课 程 的 实 效 性 。 另 外 课 程 的 开 发 要 注 重 反 体 学 方 法 和 途径 , 教 学 经 验 和 不 足 , 促 自身 加 强 理 论 学 习和 技 术 掌 握 , 经济性 , 总结 督 努力做到“ 以最少的钱财做做好 的事情”, 提倡勤俭 和节约 , 对浪 反 不 断 的 提 高 自 身教 学 水 平 和 教 学 能 力 。校 本 课 程 要 求 教 师 要 全 面 的 了 解 费 , 好 绿色 课 程 的开 饭 。 做 实 际 情 况 。 须具 有 科 学 的 认 识 能 力 、 断 能 力 组 织 能 力 、 调 能 力 和 应 变 必 判 协 能 力 , 总体 的教 学 具 有 高 度 的 把 握 能 力 , 此 校 本 课 程 应 用 的 过 程 就 是 对 因 体 育 教 师 不 断成 长 、 自我 提 高 的 过 程 。 34制 定 科 学 的 评 价 方 法 . 评价 是 课 程 开 发 中所 必 须 具 有 的 , 观 、 学 的 评 价 是 课 程 开 发 所 追 客 科 求 的 目标 之 一 。客 观 、 学 的 评 价 能 够 为 课 程 的 开 展 提 供 良 好 信 息 反馈 , 科
体育大课间论文完整版

体育大课间论文4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浅谈如何促进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可持续发展一、引言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加大,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明显的实效。
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种育人功能,我校将体育大课间活动上升至体育大课间活动课的层面,将体育大课间活动校本化实施,列入学校日常课程安排,进一步发挥其功能。
从教育功能来说,国内外现今对课程的理解有所拓展,即学生踏入学校大门,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可称之为课程。
因此,我校把体育大课间活动视为校本化课程。
从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确保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出发,把课间操拓展为体育大课间活动课形式,成为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种活动类体育课,既有必要,又有现实意义。
在实践中证明,它是实现新的体育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它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正显现出重要而特有的功效。
二、研究目的通过开展阳光体育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实验及其效果实践、总结,创编出具有本校特色的趣味性、安全性、实用性的活动内容、形式,开发出新的体育课程资源;使体育教师观念更新,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一到两项健身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调节,提高学习效率,还学生一个美好,快乐的中学时代和—个健康的体魄;通过开展阳光体育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将有助于学生树立在生活中进行健康体育的观念;有利于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使体育教师良性发展;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促进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论文(2篇)

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论文(2篇)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论文(2篇)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论文(范文一)一、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推进,增加了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项目,给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如此多的运动类型可以供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解决了学生心理的喜好问题,提升了学生对“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更大的活动欲望,也就使得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大大地增加。
因为学生通过参与跳绳、接力棒、打篮球、打羽毛球、踢毽子、投靶子、拔河、跳远、贴膏药、跳舞、健美操、绘画、猜拳游戏等各个方面的运动类型,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形体美和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参加活动的兴趣、期待、好奇,同时可以衬托出他们最美的运动姿态。
以全新的自我、积极向上的态度呈现在别人的面前,是一件值得高兴和令人振奋的事情,久而久之,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会觉得“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让他们觉得非常舒服,也就非常喜欢参与各种类型的“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的逐步开设,在无形之中使得学生能够锻炼了身体,从而保障了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提高了安全系数。
二、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策略1、学校应该制定各种安全制度,为有效推进“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保驾护航假如老师确实有事情不能按时达到指定位置,应该提前打招呼让学校临时安排监督老师,时时刻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践行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提前安排好一切需要注意的事宜,为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作保障,千万不能一走了事,对学生不闻不问,任其自由活动,否则一旦发生事情,后果将不堪设想。
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对于一些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预案,为学生的健康打上双保险;学校应该让学生办理意外伤害险、生命安全险、人身伤害险、健康平安险等保险,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和谐、安全、愉悦的活动氛围,也就能够为大力推动“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保驾护航,从而更好地推动“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的稳步、健康、持续前行。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体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运动能力。
在日益繁忙的学业过程中,高中生的大课间时间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体育教育的时间减少,学生的体能水平下降,缺乏锻炼的机会。
如何有效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体育教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大课间时间大多用于学生自由活动或是休息,体育教育的时间较少,学生也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体化管理模式被提出并逐渐在高中学校中推广。
该模式将大课间时间与体育教育相结合,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指导,使学生在大课间时间进行系统的体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水平和运动技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模式的内涵、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这一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0字】1.2 研究意义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这一管理模式的意义在于探索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大课间是学生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重要时间段,通过实施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肥胖等健康问题。
研究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意义还在于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研究表明,适量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研究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意义还在于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作为学校最为基础的课程之一,体育课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然而,对于很多学校而言,体育大课间往往是一个难以管理的突出问题,因此本文将从“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指的是,在校内体育大课间期间,综合利用多种各类资源,通过实施多种有益的课间活动,让学生们获取有益的运动锻炼,并且通过一些其他拓展性的活动来增强学生们的各项能力和素质。
在具体实施中,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监督和管理。
对于体育大课间活动,校方和教师需严格按照制定的运动安全管理方案进行操作,以确保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安全有效性。
2、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根据体育大课间的安排制定相应的宣传方案,以推动学生们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态度和习惯,同时注重以科学合理的方式传授各项体育知识和方法。
3、增设多样化的活动。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喜好和需求,学校应增设多样化的活动,涵盖各种体育项目和文化科技活动。
在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和执行相关的管理方案。
这里,本文将以XX高中为例,介绍该校在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践中的探索。
1、强化监督与管理为确保学生们在体育大课间的安全运动,该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课间活动进行全面监督。
学校为每一位学生配备智能手环,并建立了监控中心,通过手环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情况以及位置信息,确保学生在运动时没有受伤。
2、开展多样化的课间活动学校定期举办各种文化科技活动和体育活动,例如“运动健身”“跳绳比赛”“乒乓球大赛”“画画比赛”等。
同时,在保障运动安全和保障课间活动丰富性之间取得平衡。
3、建立专业管理团队为确保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学校聘请专业运动教练裁判等人员,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以确保课间活动的衔接和连贯性。
三、结论综合而言,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践需要注重多方面的配合,从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高中体育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余时间利用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本文将探讨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期为高中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二、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1. 大课间的重要性大课间是学生课余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休息、活动和锻炼的主要时间段。
充分利用大课间,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休息和娱乐环境,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和锻炼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大课间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指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将体育课程、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既能使学生在学业和体育活动中取得平衡发展,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增强学生的体质和体育意识。
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
1. 制定大课间体育活动计划校园体育活动少是目前许多学校的一个突出问题,学生课余时间利用不足,缺乏体育锻炼的机会。
制定大课间体育活动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既科学、又有趣的体育活动计划,包括晨间操、游戏比赛、健身操等,让学生在大课间有更多的体育活动的机会,充分利用大课间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锻炼意识。
2. 开展体育益智游戏体育益智游戏是一种集健身和智力活动为一体的游戏形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学校可以在大课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益智游戏,如跳绳比赛、趣味接力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的还能锻炼智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体育益智游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指将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整合,使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相互融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对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课间管理模式通常是学生在课间休息,自由活动,缺乏指导和管理。
而一体化管理模式强调课间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机会,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使其在课间得到更多的发展和提高。
在实施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时,首先要确定课间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其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内容可以包括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也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活动项目,如太极、瑜伽、攀岩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指导措施。
管理措施包括制定活动规则,确保学生的安全和秩序;建立值日、巡查制度,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设置活动场地和器材,提供必要的支持。
指导措施包括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质,增强他们的体育意识和礼仪意识;开展竞赛和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团队精神;举办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特长。
需要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评价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反馈意见,对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创造力和交流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
学校和家庭也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激励,促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可以通过学校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来推进。
学校可以重新制定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计划,将课间活动纳入正式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
学校之间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共同推动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校本课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校本课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校本课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校本课程的定义入手,探讨了其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如何有效运用校本课程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通过明确的实施步骤,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
结合实例分析,展示了校本课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效果。
总结指出校本课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并展望未来研究可在更深入的层面上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应用,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校本课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践和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高中体育教学,有效运用,定义,重要性,实施步骤,实例分析,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概述体育教学中的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特色和实际情况设计和实施的课程。
它不同于传统的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校本课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校本课程的有效运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何有效运用校本课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本文将从校本课程的定义、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如何有效运用于高中体育教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步骤和实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中体育教学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背景高中体育教育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健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僵化、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难以全面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校本课程作为体现个性化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为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校本课程逐渐被引入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浅谈体育大课间活动

江苏省大港中学 任德良
揖 内容摘要铱 体 育 大 课 间 活 动 是 我 国 学 校 体 育 课 程 体 系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袁是 一 种 新 型 的 学 校 体 育 活 动 形 式 袁对 推 进 素 质 教 育 改 革 袁调 节 学 生 紧 张 的 学 习 氛 围 袁促 进 身 心 发 展 袁提 高 学 生 身 体 素 质 起 到 重 要 的 作 用 遥 同 时 也 是 保 证 了 学 生 每 天 一 小 时 的 锻 炼 遥
三“、活件”,指人的积极性 兴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袁要 提 高 大 课 间 的 质 量 就 要 培 养 学 生 的 兴 趣 尧提 高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遥 1. 音 乐 能 激 发 学 生 的 激 情 袁根 据 活 动 内 容 及 其 特 点 袁选 择 优 美 的 适 合 活 动 音 乐 做 背 景 袁让 音 乐 与 动 作 融 为 一 体 袁让 学 生 在 参 加 活 动 时 能 起 到 既 锻 炼 了 身 体 又 陶 冶 了 情 操 作 用 遥根 据 体 育 大 课 间 活 动 的 特 点 袁音 乐 伴 奏 因 遵 循 一 定 的 原 则 袁如 由 热 情 尧希 望 到 激 情 尧动 感 袁再 到 轻 松 尧柔 和 遥 2. 要 提 高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袁比 赛 是 少 不 了 的 遥 这 就 要 求 我 们 要 抓 好 一 年 一 度 的 体 育 艺 术 节 尧广 播 操 评 比 尧篮 球 赛 尧学 生 健 康 体 质 锻 炼 测 试 尧传 统 项 目 活 动 等 袁通 过 各 种 形 式 比 赛 来 激 发 学 生 的 练习和活动热情遥 3. 在 活 动 中 要 充 分 体 现 学 生 的 主 导 和 主 体 地 位 袁 尊 重 中 学 生 的 意 愿 和 兴 趣 爱 好 袁运 用 学 生 感 兴 趣 的 手 段 袁达 到 中 学 生 在 快 乐 的 活 动 中 提 高 知 识 尧技 能 尧智 力 的 目 的 遥野 使 学 生 每 天 锻 炼 一 个 小 时 袁健 康 工 作 五 十 年 袁幸 福 生 活 一 辈 子 冶的 健 康 理 念 深 入 到 每 个学生心中遥 4. 创 新 是 生 命 力 的 源 泉 任 何 事 情 只 有 创 新 才 能 发 展 遥 体 育 大 课 间 活 动 不 同 于 传 统 的 课 间 操 袁它 的 发 展 离 不 开 学 生 对 它 的 浓 厚 兴 趣 与 积 极 参 与 遥 如 果 活 动 内 容 总 是 一 成 不 变 袁再 好 的 东 西 学 生 也 会 逐 渐 失 去 兴 趣 遥我 们 现 在 推 行 的 体 育 大 课 间 活 动 也 应 与 时 俱 进 袁不 断 完 善 袁不 断 创 新 袁永 保 其 旺 盛 的 生 命 力 遥 否 则 学 生 玩 多 了 袁玩 久 了 袁自 然 也 就 会 缺 乏 新 鲜 感 遥 总 之 开 展 大 课 间 体 育 活 动 是 一 件 复 杂 的 工 作 袁要 想 全 面 提 高 大 课 间 体 育 活 动 的 质 量 袁就 得 深 入 的 进 行 研 究 一 些 细 节 方 面 的 问 题 遥如 学 生 个 体 兴 趣 差 异 性 袁为 了 提 高 学 生 活 动 时 的 积 极 性 袁就 要 先 满 足 学 生 们 的 活 动 需 求 袁根 据 学 生 的 兴 趣 爱 好 开 展 大 课 间 体 育 活 动 是 一 项 比 较 好 的 办 法 袁场 地 器 材 尧学 生 技 术 水 平 参 差 不 齐 袁男 生 尧女 生 爱 好 不 一 样 等 问 题 都 要 考 虑 到 位 袁活 动 方 案 要 不 断 地 修 改 调 整 袁直 到 做 到 最 好 遥 从 组 织 形 式 尧活 动 内 容 尧音 乐 选 择 尧评 价 体 系 等 方 面 不 断 创 新 袁激 发 学 生 兴 趣 袁提 高 活 动 质 量 遥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随着教育的发展,大课间活动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目前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就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教育教学各环节,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作,通过对学科、课程等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整合使之形成支撑教育教学的整体管理结构的一种管理模式。
在大课间活动中,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将体育运动与其他科目课程结合,使其在课余时间中进行,从而使学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能够接受其他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1.科学合理编排时间由于大课间活动时间较短,因此一体化管理模式需要加强时间管理,合理分配时间。
比如可以将体育课放在上午或下午开课,以便在大课间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
这样,既不会占用课程时间,又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增强学习效果一体化管理模式倡导通过体育运动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在足球运动中,除了锻炼身体,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足球也是一种需要战略思维的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加强思维训练。
3.促进团队协作一体化管理模式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
比如体育课上的集体项目,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学生的身体比知识更为重要,因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大课间活动中,将体育课与其他科目进行整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通过体育运动的锻炼,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身体健康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从而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
三、实践案例在南山区第二实验中学中,大课间活动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实践。
该校采用了以体育为基础,其他科目辅助的教学模式,将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背景体育课作为学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入学后体育成绩不但会影响升学,同时也会直接关系到学生们的体质教育水平。
因此,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如何科学地管理课堂,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体育课与其他学科一样,诸如点名、上课铃等各项管理规定都适用,但对于有关教学环节的管理,则显得更为麻烦。
传统管理模式往往倾向于单纯强调学生的听从和服从,忽视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甚至在管理过程中忽视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此,现有许多管理模式倾向于鼓励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在高中体育教育中也逐渐体现出来,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模式就是大课间一体化管理。
二、理论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是指在体育课间休息时间,将体育课内外的学习内容和体育课活动相结合,将大课间的时间视为课堂教育的一部分,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管理模式。
该模式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参与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加强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最终提高课堂管理效果。
三、实践具体实施中,大课间一体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活动安排:体育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身体素质,设定适宜的体育休闲活动,如散步、跑步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设施建设:学校和教师需合理规划、配置体育设施,如放置球类玩具、设置平衡木、操场等,让学生可以在体育课间休息时间内,进行多种形式的常规体育活动。
三、人员管理:在体育课堂管理中,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体育活动,指导学生安全、健康地适度锻炼。
同时,教师需重视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意愿,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进行健康的体育运动。
四、效果展示:体育教学需要可视可证的效果展示,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体质的变化和体育素养的提高,为学生和学生家长展示相关统计数据,并定期组织体育锻炼考试,以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进步情况。
体育教学论文大课间活动校本化的探究与实践研究

大课间活动校本化的探究与实践研究【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对开发校本化大课间活动的含义、价值、组织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校本化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实践,在开发校本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中初见成效。
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实例。
【关键词】大课间;集体舞、实施措施、组织活动【前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强调:“学校必须全面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和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措施。
因此开发适合实际情况的大课间活动意义重大,十分紧迫。
我校为了更好的开发校本化大课间体育活动,对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1、校本化大课间的含义(1)校本化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英美等发达国家,是一种学校层面上的开发策略。
校本化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教材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
“校本化”这一概念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入我国,随后逐步推广。
(2)“大课间”活动是传统课间操与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校本化大课间就是在学校一级对大课间进行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
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活动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2、校本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1)贯彻中央文件精神、体现新课程理念为了落实“每天活动一小时”,《中央七号文件》中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
体育大课间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体育课有机的补充;是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实践的平台;是落实终身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
如何科学、合理的开发适合本校的活动内容关系着本校师生大课间活动的生命质量。
国家正式颁布的体育新课标“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安排大课间活动时应当提高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内容的安排既要和体育课教学内容有效的联系,也要做到科学的拓展和延伸。
【2019年整理】体育教学论文:我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

我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几点思考1、我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1.1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场活动的学生会越来越少。
——为什么?1.2教师问:某同学,你们班昨天为什么没下来活动啊?某同学回答:考试。
——为什么?1.3同学甲:我们分到的场地太小了,根本活动不起来。
同学乙:是啊,活动的器材也不够啊,真郁闷。
——为什么?1.4“这个活动真没意思,还不如在教室做作业,浪费时间。
”——为什么?2、影响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原因2.1应试教育和学校制度的影响中考的指挥棒不改变,就无法改变现有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状。
学校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就会竞争不断,相互之间“明争暗斗”,为了升学率,他们想尽办法多利用时间,因此,就免不了学校制度的倾斜,教师们的“阳奉阴违”,与此同时,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也就逐渐减弱了。
才会出现“这个活动真没意思,还不如在教室做作业,浪费时间。
”这样的感叹。
2.2学校体育资源的影响同学甲:我们分到的场地太小了,根本活动不起来。
同学乙:是啊,活动的器材也不够啊,真郁闷。
这样的对白已经充分说明了问题所在,我们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活动场地,加上人数比较多,两者无法成正比。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现在提倡“安全第一”,尽量避免伤害事故,于是学校有不敢开设过于激烈的运动,比如足球等。
另外,专职体育教师及有特长的其他老师相应比较少,有些项目不得不停止。
这样一来,多多少少影响了学生的运动激情。
2.3社会、家庭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社会和家庭等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在社会求业难的大背景之下,给予学生很大的压力,不在中考中一举成功,就不会有好的高中,好的大学、专业及就业。
再者来自家庭的压力,家长之间的对比,无形中又给学生一种压力,在这双重压力之下,完整的抹杀了学生仅有的运动激情。
3、改变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的对策3.1 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力度要向改变这样的状况,转变思想是关键。
我们应当在校园内加大“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的宣传力度,让全校师生了解体育锻炼的优势,有了好的身体,运动的激情,将会使思维更加开阔和敏捷,与学习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对于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体育大课间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时间、场地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多学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并不充分,学生的锻炼和身体素质提高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因此,建立起一种科学的、高效的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就变得尤为重要。
所谓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即是将体育课与大课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健康的身体锻炼和学科学习的有效结合。
该模式突破了以往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单一性,满足了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体育课的教学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将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相结合,因此,强化体育课的教学将直接影响到该模式的实施效果。
体育课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与潜力,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健身习惯和正确认识,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为大课间的锻炼活动提供充分的保障。
(二)完善大课间锻炼设施和设备为了实现体育大课间的一体化管理,学校应该积极投入建设大课间锻炼设施和设备,例如运动广场、健身器材、运动场等,以便学生在空余时间自由锻炼,促进他们的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大课间锻炼活动的引导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要实际有效的实现,需要学校加强对大课间锻炼活动的引导,组织相关活动、比赛,开设校内体育俱乐部、体育讲座等,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一)提高学生体质随着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学生的体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不少学校的学生体质测试分数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促进学生学习通过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引导和实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长期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学业的进步。
(三)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体育大课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强化生活中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学生们在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后,逐渐培养了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念,学习到了如何科学地运动的方法和技巧,对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外国语学校高中体育论文如何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课题研究 (1)

如何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课题研究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利用课与课之间的间隔时间组织的体育活动,一般安排在上午的第二节课后,时间在30分钟左右。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障,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参与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来,可以锻炼身体,练习技能,愉悦身心,放松心情,消除疲劳等,可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益处多多。
这个学期,学校进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下面把本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一些好的经验做一总结,并且对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拙以成文,寄以此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更多的体育人参与到此研究中来,群策群力,为合理有效的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献计,让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一、召开全体师生动员会,明确要求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想有序、有效的开展仅仅依靠体育教师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依靠学校的行政干预。
一般学校都有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在学期初的时候,利用开学典礼的机会,需要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在全校的师生面前强调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强制性,提出具体的要求。
1、为了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性、统一性,任何教师不得拖堂,肆意占用大课间时间。
大课间音乐一响,所有学生必须走出教室,快速、整齐、有序的到达活动地点。
对一些意识淡薄、违规的教师,学生有权监督举报,德育处要与其沟通,必要时要通报批评。
2、班主任全程负责本班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明确自己是本班级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必须全面配合体育教师的指挥、安排工作,班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直接与自己的津贴相挂钩。
二、与班主任和睦相处,争取他们的全力支持【案例1】在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跳绳单元中,有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因事不在,这个班级的学生在活动中出现了混乱场面,有的学生不按照队形站位,导致同学间绳子相互干扰,有的学生站在一旁成为闲观者,聊天、打闹,体育教师喇叭点名指挥,效果也微乎其微,只能管片刻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体育大课间校本化初探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开发校本化大课间活动意义、组织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校本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使它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校本化探究实践初见成效
1.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出的背景
近几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健康不容乐观。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缺少体育活动。
虽然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开展课间操活动,它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组织纪律与集体主义教育等方面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和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措施.
2.大课间校本化实施的意义
2.1、贯彻中央文件精神、体现新课程理念
为了落实“每天活动一小时”,《中央七号文件》中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
体育大课间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体育课的延续;是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实践的平台;是落实终身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
因此,开发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就尤为重要。
2.2以大课间活动平台、促进师生身心健康
首先,大课间活动促进了师生身体机能的发展。
每天的长跑运动
促进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提高学生的体能;大部分教师也能积极参与到跑步中,达到锻炼效果。
其次,大课间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每个活动环节的相互衔接和活动内容的转换能让学生养成服从大局的团队意识,听从指挥、严守纪律的个人作风,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第三,大课间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分组活动中的游戏、竞赛,会让学生遇到失利和挫折,对培养学生面对失败的心理承受力和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
3.我校校本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措施
3.1初定方案,有序进行。
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首先要有详细的活动方案,只有精心设计才能使活动顺利地开展。
力求做到规划合理,内容新颖,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方案规定:每天上午第四节课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为40分钟。
分三个时段,前10分钟先集中做广播操,再进行各班的自编操(统一音乐,各班自编各具特色的健身操),做完操后各班按规定路线进行长跑运动,后段时间各班到指定的区域进行选项活动。
下雨天则在教室里开展,各班自行组织一些适合室内的活动。
大课间活动结构模式:
在节奏感强的音乐(《中国必胜》,有时也会更换不同的音乐)指挥下有序入场——集中做广播操——在音乐下集体跑步(周一、三、五,高一年级按规定路线顺时针跑,高二年级则逆时针跑;周二、四,高三年级持班旗跑)—分年级分班自主活动——放松(太极操)
——有序回归。
3.2场地器材,合理规划。
为了使活动更富成效,我们尽可能合理划分活动区域。
由于学校正在修建新的宿舍楼,体育场地更有限。
200米田径场、小型足球场、4个标准化的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学生活动平台区、学生活动区等。
我们尽量使得场地利用最大化。
根据这个实际,我们把整个校园分成三个大的活动区(不包括教室),实行分级分区活动,区域管理。
我们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从事喜爱的体育活动。
这种结合场地器材进行优化运动的举措,激发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愉悦了师生的身心。
4.开发校本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成效
为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把课间操扩展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它既是课表上规定的体育内容,又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在校领导和班主任参与管理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起来的一种体育活动课程。
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4.1大课间活动能促进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课间活动本就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大课间活动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之间的交流、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提供了沟通的机会。
有些在教室和办公室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操场上、在活动中就可以解决。
研究发现:学生不喜欢单一的课间操,对大课间活动的进行表示喜欢,他们觉得这样更能表现
自我,就是练得满头大汗也是乐此不疲。
通过大课间实行前后试验,测量学生运动脉搏,实验显示。
如下图:表1
表(1)显示,大课间活动的锻炼效果比单一的课间操好,能更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2大课间活动促进了学生班级班风
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自主活动,强调其兴趣、挑战、参与、自信的教育。
除了上面提到的调剂学生紧张的学习外,还能使学生在操场上、阳光下陶冶身心,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甚至校风。
这些进步从某种程度上有赖于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能高质量上好大课间活动的学校必然是一所校风正、校纪严、学风活的学校。
5.结论与建议
5.1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实行与班级管理考核挂钩制。
班主任的思想认识、责任心、工作态度将直接决定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将大课间活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
5.2分工协作,充分利用教师资源。
班主任具体组织和实施本班的大课间活动,体育组对班级进行必要有效的辅导和帮助,校行政进行督查。
其他科任教师也可以协助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游戏,竞赛。
可以玩呼啦圈、跳绳,也可以打篮球、打羽毛球及踢足球。
5.3体育教师作为执行者,同样要不断从自身出发,不断提高。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拥有指导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能力。
其次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实践,寻找更适合我们学生发展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
第三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与魄力。
参考文献:
[1]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纪成.周宁波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中国体育教师网
[3]陈康炎,胡新桥.用“大课间活动”形式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魅力体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