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装配图
工程制图 第八章8-10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8-10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为了便于看图和装配工作,必须对装配图中的所有零部件进行编号,同时要编制相应的明细栏。
一、零件序号的编排方法和规定
1. 装配图中的序号由横线(或圆圈)、指引线、小黑点和数字四个部分组成。
指引线应自零件的可见轮廓线内引出,并在引出端画小黑点,在另一端横线上(或圆内)填写零件的序号。
指引线和横线都用细实线画出。
指引线之间不允许相交,避免与剖面线平行。
序号的数字要比装配图上尺寸数字大一号或两号。
如图8-50所示。
图8-50 零件序号的编写方法
2. 每种不同的零件编写一个序号,规格相同的零件只编一个序号。
标准化组件,如油杯、滚动轴承和电动机等,可看成是一个整体,只编注一个序号,如图8-46中的油杯。
3. 零件的序号应沿水平或垂直方向,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排列,并尽量使序号间隔相等,如图8-46所示。
4. 对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允许采用公共指引线。
如指引线所指部位较薄小不便画小黑点时,可在指引线末端画出箭头,并指向该部位的轮廓线,如图8-51所示。
图8-51 公共指引线
二、明细栏
明细栏是装配图中全部零件的详细目录,一般绘制在标题栏上方。
零件的序号自下而上填写。
如果位置不够,可将明细栏分段画在标题栏的左方,若零件过多,在图面上画不下时,可在另一张图纸上单独编写。
明细栏的格式及填写内容见第一章图1-16、图1-17。
机械制图第8章装配图

8.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8.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8.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8.4 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8.5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8.6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8.7 装配图的绘制 8.8 看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8.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8.1.1装配图的作用 8.1.2 装配图的内容
1.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的选择应符合它的工作位置,尽可能反映机器或
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主视图通常采用剖 视图以表达零件的主要装配干线。
2.选择其他视图
分析主视图尚未表达清楚的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 关系和其他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再选择其他视图来补充主视 图尚未表达清楚的结构。
8.7.4 画装配图的步骤
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 零件序号、 根据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应对装配图中的组成零件
明细栏和标题 编写序号,并填写明细栏和标题栏,说明机器或部件的名称、
栏
图号、图样比例以及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等一般概况。
零件序号、 明细栏和标 题栏 一组视图
必要的尺寸
技术要求
8.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8.2.1 规定画法 8.2.2 特殊表达方法
8.2.1 规定画法
在装配图中为了易于区分不同的零件,并便于清晰地 表达出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在画法上有以下规定:
1. 接触面和配合面的画法 2. 剖面线的画法 3. 实心零件和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两面有间隙
两面配合
两面接触
压盖螺母
填料压盖 填料
轴 阀体
8.2.2 特殊表达方法
拆卸画法
沿零件的 结合面剖 切画法
表示机器或部件中零件之间装配关系和工作精度的尺寸。
《机械制图:装配图》PPT课件_OK

阀杆
压盖
填料
填料
阀体
阀体
(a)
41
(b)
§8—6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
一、部件测绘 部件测绘可按下述步骤进行。 1.对部件全面了解和分析 2.拆卸部件 3. 画装配示意图 4. 画零件草图
42
二、装配图的画法 (一)拟定表达方案
表达方案包括选择主视图、确定视 图数量和表达方法:
1.选择主视图 2.确定其他表达方法和视图数量
部件相连接时所需要的尺寸,就是安装尺寸。 五、其他重要尺寸
它是在设计中经过计算确定或选定的尺寸, 但又未包括在上述四种尺寸之中。这种尺寸在 拆画零件图时,不能改变。
13
§8—4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
装配图上对每个零件或部件都必须编 注序号或代号, 并填写明细栏,以便统 计零件数量,进行生产的准备工作。 同 时, 在看装配图时, 也是根据序号查阅 明细栏,以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和数量 等,有利于看图和图样管理。
18
序号 名
称 数量 材
料附
注
制图 王 光 明 84.10.1 校核 向 中 84.10.4
(部 件 名 称)
1 :1 共1张 第1张
(校名、 班号)
Hale Waihona Puke (图号)19
序 号
代
号
名
称
数 量
材
料
单位 总计
备注
重量
(标题栏)
20
§8—5 装配结构
一、接触面与配合面的结构
1.两零件的接触面,在同一方向上只能 有一对平面接触,这样,既保证了零件接触良 好,又降低了加工要求。若要求两对平行平面 同时接触,会造成加工困难,实际上也达不到, 在使用上也没有必要。
《机械制图》(杨辉)课件 第8章 装配图

20
图 8-7 简化画法
3.展开画法
在传动机构中,为了表示传动关系及各轴的装配关系,可假想用剖切平面按传 动顺序沿各轴的轴线剖开,将其展开、摊平后画在同一个平面上(平行于某一投影 面),如图8-8所示。
21
22
4.假想画法
部件上某个零件运动的极限位置,可用双点画线画出其轮廓,如图8-9所示, 用双点画线画出了扳手的另一个极限位置。
34
图 8-13 明细栏的格式及尺寸
35
8.5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8.5.1 接触面与配合面
(1)当两个零件接触时,同一方向上只能有一对接触面或配合面,这样既可 以保证两个零件配合性质和接触良好,又能降低加工要求,如图8-14所示。
36
(a)合理 (b)不合理
(c)合理
(d)不合理
图 8-14 两零件接触面的画法
(e)合理
(f)不合理
37
(2)为了保证孔端面和轴肩端面接触良好,应在孔边处加工出倒角,或在轴 肩处加工出退刀槽,如图8-15所示。
(a)合理
(b)合理
(c)不合理
图 8-15 孔的端面和轴肩端面的画法
38
8.5.2 螺纹紧固件连接结构
(1)在螺纹紧固件的连接中,与紧固件接触的平面应制成沉孔或凸台,这样 既可以减少加工面积,又能够保证接触良好,如图8-16所示。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该包括一组视图、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零部件序号、 标题栏及明细栏等内容,如图8-1所示为球阀装配图。
5
图 8-1 球阀装配图
6
8.1.1 一组图形
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清楚地表达装配体的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连 接方式、传动情况,以及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图8-1采用了全剖的主视图、半剖 的左视图和局部剖的俯视图来表达装配体。
《机械制图》教案——第八章 装配图

第八章装配图8.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通常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零、部件间的装配和连接关系,是机械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
1、一组视图表达机器或部件的传动线路、工作原理、各组成零件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
2、必要的尺寸只需标注出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检验和安装所必需的一些尺寸。
3、技术要求用数字符号或文字对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检验、调整、验收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说明。
4、零件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装配图与零件图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装配图中对每个零件进行编号,并在标题栏上方按编号顺序绘制成零件明细栏。
8.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装配图和零件图一样都是机械图样,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表达出装配体或零件的内、外结构。
国家标准关于零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和选择视图的原则,在表达部件时也适用。
但零件图与装配图又有区别。
零件图用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而装配图主要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因此装配图在表达方面有它的特殊性。
为了清晰而又简便地表达出部件的结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对装配图提出了一些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8.2.1装配图视图的选择1、主视图一般将装配体的工作位置作为选取主视图的位置,以最能反映装配体的装配关系、工作原理及结构、形状的方向作为画主视图的方向。
若装配体工作位置倾斜,应先放正,再进行绘图。
2、其它视图主视图未能表达清楚的装配关系,应根据需要配以其他基本视图或辅助视图,直至把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完全表达清楚。
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剖视、断面,同时应照顾到图幅的布局。
8.2.2装配图上的规定画法1、接触面和非接触面2、剖面线的画法3、剖视图中不剖零件的画法8.2.3装配图上的特殊画法1、拆画画法和结合面剖切画法2、单独表达某个零件的方法3、假想画法8.2.4装配图上的简化画法1.对于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部件组,如螺栓连接等,可只详细地画出其中一组或几组,其余则只需用细点画线表示其位置即可,如图8-7中的螺钉连接。
机械制图习题集 第八章答案(大连理工大学版)

8-1 8-3 8-4 8-5 8-6 8-6主视 8-6俯视
8-6左视 8-8盘根 8-8夹具体 8-8铰链压版 8-8套筒 8-8钩形压板 8-9柱塞
8-9泵体 8-10阀体 8-10托架 8-10填料盖螺母 8-11箱体 8-11箱体主视 8-11箱体俯视
退出
8-1 “齿轮组”装配图的练习
8-3 千斤顶
8-4 虎钳
8-5 安全阀
(件13)
阀体
螺母
级
垫圈
级
螺柱
级
托盘
螺杆
盖
罩
序号 制图 审核
螺母 螺钉 弹簧
垫片 阀门 名称 王光明 向中 (校名、班号)
数量
级 级
石棉橡胶板
材料
安全阀
质量
附注 比例
(图号)
8-6 卧式柱塞泵
主视 俯视 左视
8-6 卧式柱塞泵-主视
8-6 卧式柱塞泵-俯视
8-11 箱体
主视 俯视
8-11箱体—主视
8-11箱体—俯视
第八章装配图86俯视86主视8684858381退出退出退出89柱塞88钩形压板88套筒88夹具体88铰链压版88盘根86左视811箱体俯视811箱体主视811箱体810托架810填料盖螺母810阀体89泵体81齿轮组装配图的练习83千斤顶84虎钳85安全阀级级附注材料比例石棉橡胶板螺柱托盘螺杆阀体螺母垫圈安全阀螺钉垫片弹簧螺母罩制图审核阀门名称序号数量盖王光明向中校名班号质量图号件13级级级86卧式柱塞泵俯视主视左视86卧式柱塞泵主视86卧式柱塞泵俯视86卧式柱塞泵左视88车阀盖小头夹具盘根88车阀盖小头夹具夹具体88车阀盖小头夹具铰链压板88车阀盖小头夹具套筒88车阀盖小头夹具钩形压板89立式柱塞泵柱塞89立式柱塞泵泵体810手压阀阀体810手压阀托架810手压阀填料盖螺母811箱体俯视主视811箱体主视811箱体俯视
工程制图第八章装配图

【教学安排】第一结合滑动轴承案例介绍装配图的大体知识,包括装配图的作用、内容、装配结构的表达方式、常见装配工艺结构等,完成一张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的作业,然后通过铣刀架和球阀介绍看装配图的方式,完成一张由装配图拆画的零件图,最后测绘一套部件的装配图和零件草图,等学习AutoCAD后,在运算机上依照草图绘制零件图。
第一讲装配图的大体知识1.知识要点(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式(3)装配工艺结构(4)装配图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5)装配图上零件的序号和明细栏(6)机械上的常见装置2.教学方式本讲采纳电子挂图介绍装配图上的相关内容,可联系作业进行讲解,重点要把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区别讲清楚,要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结合作业介绍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的方式和画图步骤。
3.课前预备预备几张以往同窗绘制的装配图、教具模型。
熟悉课件和电子挂图的内容。
4.本讲作业依照零件图画装配图(千斤顶或四通阀)。
5.教学内容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装配图的作用装配图是表达机械或部件的图样,通经常使用来表达机械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及零件、部件间的装配关系,是机械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
在产品设计中一样先依照产品的工作原理图画出装配草图,由装配草图整理成装配图,然后在依照装配图进行零件设计,并画出零件图。
在产品制造中装配图是制订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和查验的技术依据。
在机械利用和维修时,也需要通过装配图来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案例1】滑动轴承图8-1至图8-6为滑动轴承装配图和部份零件的零件图,从装配图上能够了解到滑动轴承的装配关系和装配要求。
图8-1 滑动轴承【Flash/08-01 滑动轴承.swf】图8-2 滑动轴承装配图图8-3 轴承座轴测图【虚拟现实/08-02 轴承座.WRL】图8-4 轴承座零件图图8-5 轴承盖轴测图【虚拟现实/08-01 轴承盖.WRL】图8-6 轴承盖零件图装配图的内容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必需具有以下内容:(1)一组视图画装配图时,要用一组视图、剖视图等表达出机械(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及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和重要零件的形状结构。
工程制图 第八章8-9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8-9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一、尺寸标注
装配图的作用不同于零件图,它不是用来制造零件的依据,所以在装配图中不需注出每个零件的全部尺寸,而只需标注出一些必要的尺寸,这些尺寸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性能尺寸
性能尺寸是表示产品或部件的性能、规格的重要尺寸,是设计机器、了解和使用机器的重要参数。
如图8-46中的轴承直径∅50H7。
2.装配尺寸
装配尺寸包括零件间有配合关系的配合尺寸,表示零件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尺寸和装配需要加工的尺寸。
如图8-46中的装配尺寸为∅60、90等。
3.安装尺寸 将机器安装在基础上或将部件装配在机器上所使用的尺寸,如图8-46中滑轮座的安装尺寸为180。
4.外形尺寸 机器或部件的外形轮廓尺寸,即总长、总宽和总高。
它是机器在包装、运输、安装和厂房设计所需要的尺寸。
如图8-46中的240、164、80。
5.其它重要尺寸 在设计中经过计算而确定的尺寸,主要零件的主要尺寸,如图8-46所示的滑动轴承上的中心高70。
以上几类尺寸,并不是在每张装配图上都要全部注出。
有时一个尺寸可能有几种含义,故对装配图的尺寸要作具体分析后再进行标注。
二、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由于机器或部件的性能、用途各不相同,其技术要求也不相同,在确定装配图的技术要求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装配要求 指装配时的调整要求,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装配后要达到的技术要求。
2.检验要求 指对机器或部件基本性能的检验、试验、验收方法的说明。
3.使用要求 对机器或部件的性能、维护、保养、使用注意事项的说明。
大学课程《工程制图》PPT课件:第八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第三节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第四节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第五节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第 六节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第八章 装配图
第一节பைடு நூலகம்概 述
第八章 装配图
一、装配图的概念及作用 表达机器或部件的结构形状、工作原理、各零件之间装配关系,以及有 关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装配图。通常把表示机器的整体情况和各部件之间 相对位置的装配图称为总装配图,而把整台机器按各部件分别画出的装配图, 称为部件装配图。总装配图和部件装配图统称装配图,装配图的作用有: (1) 在产品设计时,一般先画出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图,然后根据装配图提 供的总体结构及有关尺寸设计零件并画出零件图。 (2) 在产品制造中,装配图是制订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检验、调试 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3) 在产品使用和维修时,需要通过装配图来了解机器的构造、工作原理 和装配关系等。
第八章 装配图
二、装配图的内容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一组视图 用一组视图(包括剖视图、断面图等一般表达方法和特殊表达方法)完整、清晰、准确和简便地表达机器或部 件的工作原理、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其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和重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 2. 必要的尺寸 只标注出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及装配、安装、检验时所必需的五类尺寸,它们是:(规格)性能尺寸、 装配尺寸、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和其他重要尺寸。 3. 技术要求 用文字或符号注写出机器(或部件)在质量、装配、调整、检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 标题栏、零部件序号、明细栏 为了便于读图、图样管理和生产准备工作,装配图中的零件或部件应进行编号,这种编号称为零部件序号。 零件的序号、名称、数量、材料等信息应自下而上地填写在标题栏上方的明细栏中,如图8-2所示。
机械制图-第八章

3.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4. 配合制
配合制——在制造互相配合的零件时, 使其中一种零件 作为基准件, 它的基本偏差固定, 通过改变另一种非基准件 的基本偏差来获得各种不同性质的配合制度。
基孔制配合 基轴制配合
基孔制配合
基轴制配合
5. 优先、常用配合
GB/T 1801—2009对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作了进一步 的限制, 规定了基本尺寸至3 150 mm的孔、轴公差带, 分为 优先、常用(含优先)和一般用途(含优先、常用)三类。
2.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退刀槽
越程槽
3. 凸台和凹坑
凸台和凹坑
凹槽和凹腔
4. 钻孔结构
§8-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一、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三、合理标注零件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一、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尺寸基准——指零件在机器中或在加工测量 时用以确定其位置的面或线。
一般情况下, 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都应 有一个主要基准。
【例8-2】选择图示零件的表达方案。
表达方案(一)
表达方案(二)
§8-3 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
一、铸造工艺结构 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一、铸造工艺结构
1. 起模斜度 2. 铸造圆角 3. 铸件壁厚
图8-9 起模斜度与铸造圆角 图8-10 过渡线画法 图8-11 铸件壁厚
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1. 倒角和倒圆
图8-17 基准的选择
1. 设计基准
确定零件在部件中工作位置的基准面或线。
2. 工艺基准
零件在加工、测量时的基准面或线。
二、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1. 重要尺寸直接注出
正确
错误
2. 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
机械识图第8章 装 配 图

俯视图采用了拆卸画法(拆去了把手2、 沉头螺钉3和挡圈4),并取了一个局部剖视, 以表示销轴6与横梁5的配合情况,以及抓子 与销轴和横梁的装配情况。 同时,也将主要零件的结构形态表达得 很清楚。 件8和件1通过球面相结合,可相互转动 和改变角度。件7可绕销轴6转动。最终靠件7 和件8的推与拉进行工作的。
二、明细栏
明细栏是机器或部件中全部零件、部件 的详细目录,应注意明细栏中的序号必须与 图中序号一致。 明细栏一般配置在装配图中标题栏上方, 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填写。 当由下而上延伸位置不够时,可紧靠在 标题栏左边再由下而上延续,注意必须要有 表头,如图8.8所示。
图8.8 标题栏和明细栏
供学生学习使用的标题栏和明细栏没有严 格要求,可参照如图8.9所示的格式。
第7节 示意图和汽车教材中的构造原 理图
一、装配示意图 二、原理示意图 三、教材中的构造原理图
一、装配示意图
在汽车维修中,常常需要画装配示意图 或识读别人画的装配示意图,以指导装配工 作。 装配示意图的画法没有严格规定。 一般是用简单的图线画出装配体零件的 大致轮廓,以表示其装配位置、装配关系和 工作原理等情况的简略。 见图8.23、图8.24。
图8.23 滑动轴承装配示意图
图8.24 齿轮油泵装配示意图
二、原理示意图
原理示意图侧重于表达部件的工作原理, 略去内部结构细节。 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采用多线但以简 图的形式表示,如图 8.25 所示;另一种是仅 用单线表示如图8.26所示。
工程制图与识图8-9:装配图的识读

8.9.1 读装配图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 1)了解装配体的名称、性能、用途及工作原理。 • 2)看懂零件的结构形状及作用。 • 3)看懂装配体的结构。 • 4)弄清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分析装配体的性能。 • 读懂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及连接关系(各零件之 间的装配关系、连接及防松、润滑、密封 等系统的原理和结构,必要时还需查阅相关的专业资 料。 • 在概括了解的基础上,应对照视图进一步研究机器 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这是看懂装配图的一 个重要环节。
(6)分析尺寸和技术要求
装配图中所注的尺寸,包含必须注明的规格尺寸、 装配尺寸、安装尺寸、外形尺寸。规格尺寸有 115mm、φ120mm;安装尺寸有155mm、 150mm、4×φ11mm;外形尺寸有418mm、 190mm等。
装配图中的配合尺寸较多,共有五种:
①φ80K7:表示轴承外圈与座体孔是基轴制的过渡配合(图中
8.9.2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概括了解。 看标题栏并参阅有关资料(例如说明书),了解装配体的名称、 用途和使用性能。 •看零件序号并对应明细栏,了解组成机器或部件中各零件的 名称、数量、材料和它在图中的位置以及标准件的规格,估计 部件的复杂程度; •由画图的比例、视图大小和外形尺寸,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大 小。 2.分析视图。 弄清各个视图的名称、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及视图间的投影关系、剖切位置。
第8章 装配图绘制和识读
8.9 装配图的识读
8.9 装配图的识读
8.9.1 读装配图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8.9.2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8.9.3 读装配图的示例 8.9.4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8.9 装配图的识读
在生产工作中,经常要看装配图。例如 在设计过程中,要按照装配图来设计零件; 在装配机器时,要按照装配图来安装零件或部件; 在使用和维修机器时,需参阅装配图来了解具体结构 等。 因此,读装配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一种能力。
第8章机器装配工艺

合并加工修配法是将两个或更多的零件合并在一起再进行 加工修配,以减小累积误差,减少修配的劳动量。例如图8-9
所示尾座装配时, 也可以采用合并修配法,即把尾座体(A3) 与底板(A2)相配合的平面分别加工好,并配刮横向小导轨,
然后把两零件装配为一体,再以底板的底面为定位基准, 镗
削加工套筒孔, 这样A2与A3合并成为A2-3,A2-3公差可加大,
图 8-5 机器装配系统图
第8章 机器装配工艺
当产品结构复杂时, 常绘制出产品总装及部装的装配单 元系统图。
在装配单元系统图上,加注必要的工艺说明(如焊接、配 钻、 攻丝、 铰孔及检验等),则成为装配工艺系统图。此图 较全面地反映了装配单元的划分、装配的顺序及方法,是装配 工艺中的主要文件之一。
第8章 机器装配工艺
第8章 机器装配工艺
8.2.2 分组装配法
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将产品各配合副的零件按实测尺寸 大小分组, 装配时按组进行互换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称为分组装配法。 如某一轴孔配合时, 若配合间隙公差要求 非常小,则轴和孔分别要以极严格的公差制造才能保证装配间 隙要求。这时可以将轴和孔的公差放大, 装配前实测轴和孔 的实际尺寸并分成若干组,然后按组进行装配, 即大尺寸的 轴与大尺寸的孔配合,小尺寸的轴与小尺寸的孔配合,这样对 于每一组的轴孔来说装配后都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 由此可见,分组装配法既可降低对零件加工精度的要求,又能 保证装配精度, 在相关零件较少时是很方便的。
第8章 机器装配工艺
但是由于增加了测量、分组等工作,当相关零件较多时 就显得非常麻烦。另外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可以直接进行选配 或修配而没有必要再来分组。所以分组装配法仅适用于大批 大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很严,而影响装配精度的相关零件 很少的情况下。 例如, 精密偶件的装配, 活塞销和孔的装配 等。
第8章 装配图

10
10
在所指零件轮廓线内画一圆点,从圆点画指引线(细实线),指引线 的另一端画水平线(细实线),在水平线上注写序号数字,序号字高比尺
寸数字大一号或两号。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1)编写序号的方法 1)常见编写形式
2)一组紧固件(如螺柱、螺母、 垫圈等)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
序号编写举例
序号在水平方向位于一条水平线上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8.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装配图由一组视图组成,用以表达各组成零件的相互位置 和装配关系,部件或机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前面所 学的所有表达方法均可用于装配图,例如视图、剖视图、 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主视图--全剖
左视图--半剖
本节完返回首页
左视图--半剖
俯视图--局部剖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沿垫片和泵体的结合面剖切
沿结合面剖开 后的半剖视图
结合面不 画剖面线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装配图的特殊画法
(1)拆卸画法或沿结合面剖切画法 (2)假想画法
为了表示运动零件的极限位置或部件和相邻零件(或部件)的相互关系, 可以用双点划线画出其轮廓,如球阀俯视图的扳手极限位置的表示方法。
扳手13
调整垫5 阀芯4 密封圈3 阀盖2 阀体1
装配关系:
阀体和阀盖之间装有阀芯,阀芯的灵活
度由调整垫调整,轴向密封由两个密封圈
完成;阀杆插入阀芯的方槽中,由填料垫、
填料和填料压紧套进行密封;扳手套入阀
杆的四棱柱上。
青岛科技大学 叶琳 邱龙辉
工作原理图
压 油 口
主动轮
反映工作原理
吸 油 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 装配图中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为了便于读图和图样管理,装配图上所有的 零、部件都必须编写序号,并在标题栏上方编 制相应的明细栏。 一、编写序号的方法 二、明细栏
一、编写序号的方法
1)装配图中所有的零、部件都必须编写序号,并与明细 栏中的序号一致。 2)装配图中一个部件可只编写一个序号;同一张装配图 中相同的零、部件应编写同样的序号。 3)序号的通用表示法 ①在所指零、部件的可见轮廓内画一圆点,然后从圆点开 始画指引线(细实线),在指引线的另一端画一水平线或圆( 细实线),在水平线上或圆内注写序号,序号的字高比该装配 图中所注尺寸数字高度大一号或两号。 ②在指引线的另一端附近直接注写序号,序号字高比该装 配图中所注尺寸数字高度大两号。 ③若所指部分(很薄的零件或涂黑的剖面)内不便画圆点 时,可在指引线的末端画出箭头,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 但在同一装配图中,编写序号的形式应一致。
2
HT20-40
A3 A3 A3 A3
JB275-79
GB6176-86 GB6170-86 GB5782-86
4
3 2 1
1
1 2 1 HT12-28 HT12-28
6
1
1
§8-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装配图和零件图一样,也是按正投影的原 理、方法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绘 制的。零件图的表达方法(视图、剖视、断面等) 及视图选用原则,一般都适用于装配图。但由于 装配图与零件图各自表达对象的重点及在生产中 所使用的范围有所不同,因而国家标准对装配图 在表达方法上还有一些专门规定。 一、规定画法 二、特殊画法
一、接触面的结构
3.在螺栓紧固件的连接中,被连接的接触面应制成凸台 或凹孔,且需经机械加工,以保证接触良好。
二、零件的紧固与定位
1.为了紧固零件,可适当加长螺纹尾部,并在螺杆上 加工出退刀槽 ,或在螺孔上作出凹坑(或倒角)。
图 例
相同结构的简 化表达
工艺结构的 简化表达
6.单独表达某个零件
当某个零件在装配图中未表达清楚,而又需要表达时,可 单独画出该零件的视图,并在单独画出的零件视图上方注出该 零件的名称或编号,其标注方法与局部视图类似。如图转子油 泵的B向视图。注意,这种表达方法要在所画视图上方注出该零 件及其视图的名称。
二、装配图的内容
1.一组图形 用来表达装配图(机器或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零件 间的装配、连接关系及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2.一组尺寸 用来表示装配图的规格或性能,以及装配、安装、检验、 运输等方面所需要的尺寸。 3.技术要求 用文字或代号说明装配体在装配、检验、调试时需达到的 技术条件和要求及使用规范等。一般包括:对装配体在装配、 检验时的具体要求;关于装配体性能指示方面的要求;安装、 运输及使用方面的要求;有关试验项目的规定等。 4.标题栏和明细栏 标题栏用来表明装配体的名称、绘图比例、重量和图号及 设计者姓名和设计单位。明细栏用来记载零件名称、序号、材 料、数量及标准件的规格、标准代号等。
图例
图例
两面接触
两面不配合
两面配合
二、特殊表达方法
1. 拆卸画法
2. 假想画法 3. 夸大画法 4. 展开画法 5. 简化画法 6. 单独表达某个零件
1. 拆卸画法
装配体上零件间往往有重叠现象,当某些零件遮住了需要 表达的结构与装配关系时,可采用拆卸画法:假想将一些零件 拆去后再画出剩下部分的视图 ,拆卸画法的拆卸范围比较灵 活,可以将某些零件全拆,也可以将某些零件半拆,此时以对 称线为界,类似于半剖。还可以将某些零件局部拆卸,此时, 以波浪线分界,类似于局部剖。采用拆卸画法的视图需加以说 明时,可标注“拆去××零件”等字样。 1.假想将一些零件拆去后再画出剩下部分的视图。 2.假想沿零件的结合面剖切,相当于把剖切面一侧的零 件拆去,再画出剩下部分的视图,此时,零件的结合面上不画 剖面线,但被剖切到的零件必须画出剖面线。
4.展开画法
为了表达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和装配关系,可假 想按传动顺序沿轴线剖切,然后依次将各剖切平面 展开在一个平面上,画出其剖视图。此时应在展开 图的上方注明“×-×展开”字样。
图例
5.简化画法
①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退 刀槽等可不画出。 ②在装配图中,螺栓、螺母等可按简化画法画出。 ③对于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螺母、垫 圈等,可只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用点划线表示出 装配位臵即可。 ④装配图中的滚动轴承,可只画出一半,另一半按规定 示意画法画出。 ⑤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的某些组件为标准产品 ,或该组件已由其他图形表达清楚时,则该组件可按不剖绘 制。 ⑥在装配图中,在不致引起误解,不影响看图的情况下 ,剖切平面后不需表达的部分可省略不画。
图 例
单独表达 零件
§8-3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 和技术要求
一、尺寸标注 二、技术要求
一、尺寸标注
装配图上不需要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仅需标注进一步说明机器 的性能、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按照要求的尺寸。 1.性能(或规格)尺寸 反映部件或机器的规格和工作性能,在 设计时要首先确定,它是设计机器、了解和选用机器的依据。 2.装配尺寸 表示零件间装配关系和工作精度的尺寸,一般有下 列几种: ①配合尺寸 表示零件间有配合要求的一些重要尺寸。 ②相对位臵尺寸 表示装配时需要保证的零件间较重要的距 离、间隙等。 ③装配时加工尺寸 有些零件要装配在一起后才能进行加工, 装配图上要标注装配时的加工尺寸。 3.安装尺寸 将部件安装在机器上,或机器安装在基础上,需要确 定的尺寸。 4.外形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总长、总宽、总高。它是包装、运输、 安装和厂房设计时所需的尺寸。 5.其他重要尺寸 不属于上述的尺寸,但设计或装备时需要保证 的尺寸。
图
例
2.假想画法
① 对于运动零件,当需要表明其运动极限位臵时,可 以在一个极限位臵上画出该零件,而在另一个极限位臵用 双点画线来表示。 ② 为了表明本部件与其它相邻部件或零件的装配关系, 可用双点画线画出该件的轮廓线。
图例
3.夸大画法
在装配图中,如绘制厚度很小的薄片、直径很小的孔以 及很小的锥度、斜度和尺寸很小的非配合间隙时,这些结构 可不按原比例而夸大画出。如图中的垫片。
机械制图电子课件
第八章
第八章
基本要求
§8-1 概述 §8-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装配图
§8-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8-4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8-5 装配图的简介 §8-6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 §8-7 看装配图
基本要求
1.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能正确绘制和阅读装配图; 3.掌握从装配图中拆画零件的零件图的方法。
⑴ 明细栏的画法
⑵ 明细栏的填写
⑶ 图例
⑴
明细栏的画法
① 明细栏一般应紧接在标题栏上方绘制。若 标题栏上方位臵不够时,其余部分可画在标题栏的 左方。 ② 当明细栏直接绘制在装配图中时,其格式 和尺寸国标均有规定。 ③ 明细栏最上方(最末)的边线一般用细实 线绘制。 ④ 当装配图中的零、部件较多位臵不够时, 可作为装配图的续页按A4幅面单独绘制出明细栏。 若一页不够,可连续加页。
二、零件的紧固与定位
三、密封结构
一、接触面的结构
1.轴肩面与孔端面接触时,应将孔边倒角或将轴的根部 切槽,以保证轴肩与孔的端面接触良好。
(a)
(b)
(c)
(a)孔轴具有相同的尖角或圆角,不合理; (b)孔边倒角或倒圆,合理; (c)轴根切槽,合理
一、接触面的结构
2.在同一方向上只能有一组面接触,应尽量避免两组面 同时接触。这样,既保证两面接触良好,又可降低加工要求 。
§8-1 概述
任何复杂的机器,都是由若干个部件组成,而 部件又是由许多零件装配组成。滑动轴承是一种较 为常用的部件,下图是该部件的装配图,这种表示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的图样,称为 装配图。 一、装配图的作用 二、装配图的内容
一、装配图的作用
在工业生产中,无论是开发新产品,还是对 其他产品进行仿造,改制,都要先画出装配图。 开发新产品,设计部门应首先画出整台机器的总 装配图和机器各部分的部件装配图,然后再根据 装配图画出零件图;制造部门,则首先根据零件 图制造零件,然后再根据装配图将零件配成机器 (或部件);同时,装配图又是安装、调试、操 作和检修机器或部件时不可缺少的标准资料。由 此可见,装配图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一、规定画法
1.剖面线的画法 在装配图中,同一个零件在所有的 剖视、断面图中,其剖面线应保持同一方向,且间隔一致。 相邻两零件的剖面线则必须不同。即:使其方向相反,或间 隔不同,或互相错开。当装配图中零件的面厚度小于2mm时, 允许将剖面涂黑以代替剖面线。 2. 接触面和配合面的画法 相邻两零件的接触表面和 基本尺寸相同的两配合表面只画一条线;而基本尺寸不同的 非配合表面,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画成两条线。 3.实心件和某些标准件的画法 在装配图的剖视图中, 若剖切平面通过实心零件(如轴、杆等)和标准件(如螺栓、 螺母、销、键等)的基本轴线时,这些零件按不剖绘制。但 其上的孔、槽等结构需要表达时,可采用局部剖视。当剖切 平面垂直于其轴线剖切时,则需画出剖面线。
图例
性能规 格尺寸 相对位 置尺寸 其它重 要尺寸
外形总 体尺寸
配合尺寸
安装连接尺寸
图
例
二、技术要求
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①装配体在装配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特殊加工要求。 ②检验、试验方面的要求。 ③使用要求。如对装配体的维护、保养方面的要求及操 作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等。 与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一样,不是上述内容在每一张图 上都要注全,而是根据装配体的需要来确定。 技术要求一般注写在明细表的上方或图纸下部空白处, 如果内容很多,也可另外编写成技术文件作为图纸的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