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总结笔记
纳税人年度个人总结(3篇)

第1篇随着岁月的流转,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作为一名纳税人,深刻体会到了国家税收政策的重要性和纳税人的责任。
以下是我对过去一年的纳税情况和个人成长进行的一次全面总结。
一、纳税情况总结1. 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税费。
在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均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申报和缴纳,没有发生欠税、漏税、逃税等违法行为。
2. 积极参与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我关注并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如小微企业税收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合理减轻了自己的税负,同时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3. 主动学习税收知识为了更好地履行纳税义务,我主动学习税收政策法规,关注税收新闻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税收意识。
通过学习,我对税收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纳税能力。
二、个人成长总结1. 提高法律意识通过一年的纳税经历,我深刻认识到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纳税人,我要始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 增强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纳税人,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责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国家大事,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提升个人素质在履行纳税义务的过程中,我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锻炼,我在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三、展望未来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认真履行纳税义务,不断提高自己的税收意识,为实现国家税收现代化、建设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也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努力奋斗。
总之,过去的一年,我在纳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态度,为实现国家税收事业和个人成长的目标而努力拼搏。
个税的知识点总结

个税的知识点总结
个人所得税是指针对个人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所得,按照一定税率征收的税收。
以下是个人所得税的知识点总结:
1. 纳税人范围:个人所得税适用于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实际居住超过183天的个人;非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或者实际居住不满183天的个人。
2.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计算,根据不同的收入水平分为7个等级,税率逐级递增。
3. 免税额:每年确定一个免税额,低于该金额的个人所得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4. 所得分类:个人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
5. 扣除项目:个人可以享受一些扣除项目,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可以减少相应的金额。
6. 纳税义务:个人需要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并按规定时间缴纳税款。
雇主也有义务代扣代缴员工的个人所得税。
7. 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对一些特定行业或地区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等。
8. 税务登记:个人在取得收入后,需要到当地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登记,获取纳税人识别号。
9. 外籍人士个人所得税:对于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根据中国税法和双边税收协定的规定进行计算和缴纳。
总体来说,个人所得税是一种按照收入水平递增征收的税收,涉及到纳税人范围、计算方法、免税额、扣除项目、纳税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个人应当了解相关的税法规定,及时申报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笔记

个人所得税法(一)在学习之前,照例先啰嗦讲一下个人所得税法,该章节是根据2007年6月29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和2008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该法自2008年3月1日起执行)的内容进行了编写,学习之前照样得将这二个法律、法规看一下。
注会考试教材上并没有说明第十五章是根据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编写的,章节后的主要法律依据也没有将以上二个法律、法规列举出来(见教材P293、P355),还是列举了旧的法律、法规,所以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看已修改后法律、法规,以免对教材中的内容不清楚。
(这里也谴责一下编写教材的人,中注协呀,太不负责了)我还得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在注会《税法》考试时,请大家一定要敏感一个日期,那就是2008年3月1日,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自2008年3月1日起执行,对执行前的,还是按以前的规定执行,而千万不要因此而丢分了,不然就太可惜了(痛心呀!!)。
另外,还得说一下有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区别,企业所得税是一种综合制的税,对于纳税人而言,只有一个税率,就其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征税;而个人所得税不同,它是一种分类分项的税,对于纳税人而言,应分别采用不同的税率来计算的。
好啦,言归正传,看我的学习笔记。
一、纳税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单位(如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人(包括中国公民、外籍人员及港澳台同胞及侨胞)和无国籍人(是不是外星人,哈哈)。
依据纳税人住所和居住时间的不同,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作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区分这二种纳税人,主要是对其哪些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一)居民纳税人,包括二种类型的人:第一种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人;第二种是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满一年的人。
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应就其全部收入(境内、境外)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因此,对于居民纳税人应境外已纳税的所得,有一个境外所得税额扣除的处理。
个人所得税(二)——居民个人综合所得

《个人所得税》知识总结(二)任务二 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框架: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一、内容及征税方式应纳税额⭐⭐⭐⭐⭐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二、适用税率1、七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年终汇算清缴、工资薪金所得按月预扣预缴三、应纳税所得额(一)年终汇算清缴稿酬1万元。
该纳税人缴纳社保和公积金6万元,有两个年满3岁的小孩且均由其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该纳税人的父母健在且均已年满60岁。
计算其当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参考答案】(1)全年收入=260000+10000×(1-20%)+10000×(1-20%)×70%=273600(2)基本费用=60000(3)专项扣除=60000(4)专项扣除附加=1000×2×12+2000×12=48000(5)应纳税所得额=273600-60000-60000-48000=105600(6)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05600×10%-2520=8040【例2】某居民个人2020年扣除“三险一金”后共取得含税收入12万元,除住房贷款专项扣除外无其他扣除项目。
计算当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参考答案】(1)应纳税所得额=120000-60000-1000×12=48000(2)应纳税额=48000×10%-2520=22801、工资、薪金所得——累计预扣预缴(1)计算公式(3)⭐巩固练习【例1】小张2020年7月大学毕业后,9月1日正式进入某公司工作,公司月底发放9月份工资8000元(已扣三险一金),无其他扣除。
计算小张本月预缴税额。
【参考答案】应纳税所得额=8000-5000×9<0,本月无需预缴税款【例2】某居民个人2019年每月取得工资10000元,每月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1500元,【例3】某居民个人2019年每月取得工资收入30000元,每月缴纳社保费用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4500元,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每月2000元。
个人所得税知识总结

个人所得税
如有税收优惠,注意减免税额
(一)工资、薪金应纳税额的计算与审核
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方法
1、注意:
(1)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上述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2)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2、
3、
4、
5、
6、
7、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股票认购权行使前,将其股票认购权转让所取得的所得,应并入其当月工资收入,
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申报纳税;凡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仅就其该年内来源于境内的所得申报纳税。
3、费用扣除的方法:
1、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2.特殊可以全额扣除的项目:(增加部分机构)
①红十字事业;②福利性非营利性老年机构;③农村义务教育;④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⑤宋庆龄基金会等六家;⑥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教育、老龄事业发展基金和中华快车基金会。
3.个人的所得(不含偶然所得和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用于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经主管税务机关确定,可以全额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不足抵扣的,不得结转抵扣。
(新增)。
2024年11月税务个人总结

2024年11月税务个人总结2024年11月,我特别制定了一份税务个人总结,以记录自己在税务方面的成长和努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税收政策变化、自身纳税情况、税收规划经验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税收政策变化2024年11月,税收政策发生了多项重要变化,其中我最关注的是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政策的调整。
1. 个人所得税方面,根据最新政策,起征点上调至每月8000元人民币。
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个好消息,可以减轻一定的税负压力。
我也因此受益,个人所得税缴纳额有所降低。
2. 增值税方面,2024年11月起,新的增值税税率开始实施,将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从16%调整为13%,减按6%税率简化为3%。
我作为一家小企业的经营者,这一调整对我的业务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减少成本压力,提高利润率。
二、自身纳税情况2024年11月,我根据最新的税收政策,准确、及时地履行了自己的纳税义务。
通过仔细整理和核对,我发现自己在纳税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 经营所得申报: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我在经营所得申报上时常出现错误。
我意识到需要加强会计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以更好地理解税收政策,准确申报纳税。
2. 投资收益申报:作为投资者,我需要了解各类投资收入的计算和申报方法,以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在这方面,我还需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3. 税务合规性审查:我在税务合规性方面的意识和把控上存在欠缺。
为此,我计划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参与税收考核和合规性审查,提高自己的纳税合规水平。
三、税收规划经验在2024年11月的纳税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有关税收规划的经验,希望能对我未来的税务管理提供指导。
1. 定期了解税收政策:随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纳税策略。
2. 合理规划收入结构:通过合理安排个人收入结构,比如分散收入来源和调整收入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税负。
3. 合法避税与合规纳税:根据法律规定和税收政策,合法运用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实现合法避税并保持纳税合规性。
2024年个人所得税要点总结

2024年个人所得税要点总结
1.税率调整: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和财政需求,可能会对个人所得税税率进行调整。
新的税率将根据收入水平进行划分,高收入群体可能会面临更高的税率。
2.起征点调整:起征点是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基本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收入额。
2024年可能会对起征点进行调整,提高免税额度,使更多低收入群体受益。
3.专项扣除政策调整:专项扣除是指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按照国家法定的金额和标准进行扣除,以减少纳税人的纳税负担。
2024年可能会对专项扣除政策进行调整,增加一些新的扣除项目或调整现有项目的标准。
4.个税App的推广和使用:为了方便纳税人申报个人所得税,国家可能会进一步推广和使用个税App,在手机端方便纳税人查看、申报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5.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可能会继续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个人投资创业和消费。
例如,对于特定行业或特定项目可能会减免个人所得税;对于购买特定消费品或服务可能会享受税收优惠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总结只是基于目前的情况和猜测,具体的2024年个人所得税政策还需要根据相关政府部门的公告和规定来确定。
第 1 页共 1 页。
个人所得税知识点总结5篇

个人所得税知识点总结5篇第1篇示例: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收入征收的一种税种,是国家的重要税收收入来源之一。
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知识对于每个纳税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不仅可以避免因不了解税法而导致的违法行为,还可以合理规划自己的财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税负。
以下是个人所得税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经营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各种形式的收入。
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取得的各项所得都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在个人所得税法中,也规定了一些收入是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比如军人的军衔津贴、抚恤金、退役军人的优待金等。
还有一些特定的收入,如奖学金、助学金等也可以享受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限额。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起征点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为7个等级,分别是3%、10%、20%、25%、30%、35%和45%。
起征点指的是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起点,超过起征点的收入就需要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税务机关主动申报应纳税所得额,按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行为。
一般来说,工薪所得的纳税人是由所在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而对于一些其他类型的所得,如稿酬所得、经营所得等,则需要纳税人自行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并缴纳税款。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为了鼓励公民参与公益事业、教育、医疗、购房等方面的支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律体系中设有许多减免和优惠政策。
对于购房贷款利息支出、子女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等均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税前扣除,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征管税收征管是指国家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和服务。
在个人所得税征收过程中,税务机关会进行申报审核、征收管理、风险防范等工作,保障个人所得税的合法征收。
2024年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途径归纳总结范文(3篇)

2024年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途径归纳总结范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收政策的变化, 个人所得税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在合理遵守税法的前提下, 通过合理的税收规划和避税措施, 个人可以有效地减少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合理安排财务, 提高个人销售额。
个人所得税的合理避税途径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选择纳税方式。
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纳税方式。
例如, 个体工商户可以选择按照实际利润率计算纳税, 利用成本费用合理调整利润, 减少应缴个人所得税的金额;个人可以选择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不同的收入类型, 通过合理安排收入结构, 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2.合理安排收入结构。
个人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收入结构, 将高税率的收入转化为低税率的收入, 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例如, 个人可以选择将部分工资收入转化为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 这些收入的税率相对较低, 可以有效减少个人所得税支出。
3.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 个人可以合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例如, 个人可以购买符合条件的住房, 享受住房租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个人可以开展符合条件的科技研发活动, 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
4.合理选择税务处理方式。
个人可以选择合理的税务处理方式,将合法合规的利益最大化并减少个人所得税负。
例如,如果个人有多个来源的收入,可以选择将损失较大的收入与盈利较多的收入相抵扣,减少纳税金额。
5.合理利用税收递延性政策。
个人可以选择合适的税收递延性政策,推迟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时间。
例如,个人可以选择购买符合条件的商业养老保险、教育培训险等,享受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减少个人所得税支出;个人可以参加符合条件的公益事业捐赠,享受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或抵扣,降低个人所得税负。
总的来说, 合理避税是个人合法合规的行为, 并不是为了规避纳税责任, 而是通过合理规划和合理利用税收政策, 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增加个人财富积累。
税务常识知识点总结

税务常识知识点总结一、个人所得税1.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居民和非居民。
居民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83天的个人。
非居民指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83天的个人。
2.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包括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扣除其他费用后的金额。
适用税率是指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所得适用的税率。
速算扣除数是指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标准。
3.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包括纳税前的信息申报和纳税后的税款申报。
纳税前的信息申报是指纳税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要求及时向税务机关上报相关个人所得税信息。
纳税后的税款申报是指纳税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要求按期向税务机关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并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
4.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特定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特定规定包括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政策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特定情形。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政策是指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所得税予以减免。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特定情形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特定情形下,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予以特定规定。
二、增值税1. 增值税的税率和应税项目增值税的税率包括一般税率、低税率和零税率。
一般税率是指适用于一般货物和劳务的税率。
低税率是指适用于少数商品和劳务的税率。
零税率是指适用于出口货物和国际运输、邮政服务等的税率。
2. 增值税的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增值税的应税项目包括货物和劳务的销售、修理、加工、委托加工、租赁、无形资产转让、建筑安装和其他应税项目。
增值税的免税项目包括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性生活物资自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文物保护和其他免税项目。
3. 增值税的纳税人和纳税申报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知识点详细笔记共16页word资料

个人所得税知识点详细笔记(彩色清晰笔记)个人所得税一、税率表(一)劳务报酬: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税率-速算扣除数1.只有一次性收入,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2.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二)稿酬所得(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1.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2.同一作品又上连载又再出版,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3.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4.同一作品在出版和发表时,以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应合并计算为一次;5.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追稿,应与之前取得的稿酬合并计算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如果该次转让取得的收入是分笔支付的,则应将各笔收入合并一次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四)财产租赁所得个人出租房产,扣除以下费用: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印花税)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财产的修缮费用(每次800元为限,一次扣不完的下次继续扣3.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800元或20%)4.个人出租房屋按10%征收个人所得税(五)特许权使用费个人取得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1.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拍卖取得的所得,按照“特许权使用费”应纳税额=(转让收入额-800元或20%)×20%2.个人拍卖除文字作品原稿及复印件外的其他财产,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转让收入额-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20%4.不能正确计算财产原值的,按转让收入额的3%征收缴纳个人所得税;5.拍卖品为经文物部门认定是海外回流文物的,按转让收入额的2%征收缴纳个人所得税。
(六)、工资所得考点汇总: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2.作为“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职工晚会奖品、劳动分红、职工的奖励;2.对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这三个特定行业的职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按年计算、分月预缴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知识要点

个人所得税知识要点1.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都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居民个人指的是在国内居住满一年以上的个人,非居民个人指的是在国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或者没有住所的个人。
2.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式: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式一般分为综合征税和分类征税。
综合征税是将纳税人的各项收入累计计算后再进行征税,而分类征税是将纳税人的不同类别的收入分别计算和征税。
3.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起征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法定税率表确定,包括7个等级。
税率表中的税率逐级递增,最低为3%,最高为45%。
起征点是指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起点,按照法定规定,居民个人每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元时,方才开始缴纳个人所得税。
4.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个人所得税根据获取的各项收入按照法定规定采用不同的计税方法计算税额。
常见的计税方法包括综合所得额法、应纳税所得额法和简化计税方法。
5.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一系列的减免和优惠政策,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纳税人的税负。
例如,对于小微企业的收入,可以享受到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
6.个税起征点政策的变化:在中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1999年制定以来,经历过多次调整。
最新的个税起征点调整是在2024年,从月收入3500元提高到5000元。
7.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是属于全球个人所得税征收的经典代表。
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征税原则,对美国公民和居民个人在世界范围内的所得都要计算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8.运用个人所得税筹划财富管理:个人所得税筹划是指通过合理的财务和投资安排,利用税法规定的各项减免和优惠政策,来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实现财富增值和保值。
9.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性和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人所得税制度也需要不断的和完善。
的目标是建立科学、公平、透明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同时要应对国际税收竞争和税收规避等挑战。
2019年个人所得税知识点梳理

个人所得税知识点梳理2019年变化较大,全新的知识点,梳理总结记忆如下:重点来来讲个人所得税的9个应税项目和计算(这是主线)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所得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项综合所得应纳税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年的收入额-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依法确定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五、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营业所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年的收入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及一年年度亏损)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对于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所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年的收入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七、财产租赁所得(1)每次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800为限)-800)×20%(2)(2)每次月收入4000元以上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800为限))×(1-20%)×20%注意:个人出租个人所得税不含增值税可以扣除八、财产转让所得(1)一般情况财产转让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个人转让所不含增值税可以扣除(2)个人销售无偿受赠不动产转让受赠收入-原取得成本-转让支付相关税费征税(价格偏低,由税务机关核定)九、偶然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做题啦》针对于专项附加扣除是今年新增的扣除项目,在计算上考的概率非常大,所以考生需要对每一个扣除项目都做到清晰准确记牢,而且会计算。
个人税种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经济、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作为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个人税种进行总结,分析其特点、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个人税种概述1.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指对个人(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收。
根据所得的性质和来源,个人所得税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稿酬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6)财产租赁所得(7)财产转让所得(8)偶然所得2. 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直接税性质:个人所得税直接针对个人征收,具有较强的直接税性质。
(2)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
(3)源泉扣缴: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制度,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4)分类征收:个人所得税按照所得性质分类征收,有利于体现税收政策导向。
三、个人税种的作用1. 调节收入分配个人所得税通过累进税率制度,对高收入者征收较高的税率,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2. 保障民生个人所得税收入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可以用于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 促进经济发展个人所得税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可以激励人们勤劳致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
4. 增强税收征管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制度,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流失。
四、个人税种存在的问题1. 税率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高现象,对中低收入者税负较重,不利于激励人们勤劳致富。
2. 税收征管难度大个人所得税征收涉及面广,纳税人众多,税收征管难度较大,存在一定程度的税收流失。
3. 税收政策调整不及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个人所得税政策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
个人所得税学习心得 最新 优秀范文 总结 范本 模板 样本.doc

个人所得税学习心得通过这次个人所得税的内训学习,了解了我们个人所得薪金的形式和组成,知道了我们所得薪金的组成中哪些需要缴税,哪些不需要缴税,缴税具体缴多少。
同时也认识了企业发放薪资的多样化与节省我们员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联系。
以下是具体的学习内容总结:一、员工的薪金所得组成:员工的薪金是由工资收入、奖金、补贴以及其他组成。
二、薪酬与个人所得税的制约:薪酬水平低,员工个人所得税少,但企业缴纳所得税多;薪酬水平高,员工个人所得税多,但企业缴纳所得税少。
薪酬构成多样化,可以使我们获得不缴税、少缴税的利益。
比如,按月均衡发放工资,给我们缴纳充足的社保,增加不缴税的津贴、补贴和福利待遇等。
工资按月均衡发放,能使我们少交或者不交个人所得税。
工资收入福利化或转为企业经营费用,将我们个人的部分应税收入转化为企业的经营费用,且可以在缴纳所得税前扣除,以各种补贴的方式保证我们的实际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从而避免了很多补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少缴措施:工资纳税金额计算:(每月收入额-3500元或者4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年终奖纳税金额计算: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年终奖奖金个人所得税减少方法:低收入者,企业可事先估计职工一年的全部收入,按月均摊发放,超过全年免征额的部分年底以年终奖或绩效工资的名义发放。
中高收入者,企业在设计薪酬结构时,估计其全年的总收入,大致一半放到工资里按月均衡发放、另一半放到年终奖里发放,其全年的收入就被分解为工资和年终奖两大部分单独纳税,而且每部分收入都可以除以12个月,按照月工资或月奖金水平确定适用税率,这样分配一定能降低中高收入者的适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知识点总结6篇

个人所得税知识点总结6篇篇1一、引言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居民和非居民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直接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的提升,个人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对个人所得税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帮助广大纳税人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相关政策。
二、个人所得税基本概念1. 纳税人: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2. 征税对象: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
3. 税率:采用累进税率,收入越高,税率越高。
三、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1.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总收入- 允许扣除的费用- 允许减计的金额。
2.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四、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1.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2. 税收优惠:对部分收入如离退休工资、失业保险金、抚恤金、救济金等给予税收减免。
3. 其他优惠: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对个人捐赠的税收减免等。
五、个人所得税申报与缴纳1. 申报方式:个人所得税可以通过网络、手机APP、纸质申报表等途径进行申报。
2. 缴纳方式:支持银行转账、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
3. 申报时间:每年度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完成年度汇算清缴。
六、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1. 税务部门负责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2. 纳税人应依法申报并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得偷税漏税。
3. 税务部门会对纳税人进行稽查,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处罚。
七、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与作用1. 调节收入分配: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2. 引导消费与投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可以引导纳税人更加理性地消费与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税务知识点笔记总结

税务知识点笔记总结第一部分: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一、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是国家对个人和企业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财政收入,是国家维持社会稳定、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税收的基本概念包括:税收的主体和对象、税收的种类、税收的特征等。
二、税收的分类税收根据征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根据税收的性质可以分为正税和附加税;根据征收的范围可以分为地方税和国家税等。
第二部分:税收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一、税收的基本原则税收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便捷原则、积极原则、负担能力原则等。
这些原则在税收征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税收政策和调整税收政策是指政府对税收的总体设计和安排,目的是为了达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征收范围等手段来实现。
第三部分:纳税人的税务义务和权利一、纳税人的税务义务纳税人的税务义务包括:按时缴纳税款、提供真实和完整的纳税申报等。
纳税人有义务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二、纳税人的税务权利纳税人的税务权利包括:知情权、申诉权等。
纳税人有权依法享有纳税过程中的各种合法权利。
第四部分:个人所得税一、个人所得税基本概念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收入进行征收的一种税收。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对象包括: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等。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所得、稿酬所得等。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比较广泛。
第五部分:增值税一、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增值税是一种按货物和劳务的增值额进行征收的一种税收。
增值税的税率分为三档。
二、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包括: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
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相当广泛。
第六部分:企业所得税一、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利润进行征收的一种税收。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分为两档。
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包括:企业的利润所得。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比较广泛。
第七部分:税务稽查一、税务稽查的基本概念税务稽查是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检查和核实的一种监督手段。
个税计算实训日志40篇

个税计算实训日志40篇1. 总结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参加了一个个税计算的实训课程,通过这次实训,我对个税计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每一篇实训日志中,我记录了自己的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通过这些实践,我对个税计算的方法和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 理论学习在开始实训之前,我首先进行了一些理论学习。
我了解了个税计算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学习了个税的税率和税额计算方法,以及个税的免征额和减免额的概念。
通过这些学习,我对个税的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
3. 实操训练在进行实操训练时,我首先学习了如何使用个税计算工具。
我了解了如何输入个人的收入和相关的扣除项,以及如何计算出个人应缴纳的个税金额。
通过反复的练习,我逐渐掌握了个税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4. 遇到的问题在实训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计算个税时,我对扣除项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我还遇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例如在计算年终奖的个税时,需要考虑多个月份的收入情况。
对于这些问题,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向老师请教,逐渐解决了。
5. 解决方法为了解决遇到的问题,我采取了一些措施。
首先,我加强了对扣除项的学习,了解了各种扣除项的适用条件和计算方法。
其次,我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困惑和解决方法。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得到了一些建议和启发。
最后,我还参加了一些个税计算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6. 收获与反思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仅学到了个税计算的方法和技巧,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和向他人请教,以及如何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通过这些实践,我对个税计算的理论和实际操作都有了深入的认识。
7. 展望虽然这次实训已经结束,但我对个税计算的学习和实践并没有止步。
我将继续关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个税计算能力。
我也希望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自己和他人提供个税计算方面的帮助。
个税计算实训日志40篇

个税计算实训日志40篇
今天我开始了个人所得税计算的实训,首先需要了解各种税目和税率。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并学会了如何计算应纳税额。
虽然过程有些复杂,但最终的结果让我感到满意。
实训日志2:标题:个税计算实训——学习新的税目正文:在实训中,我学习了一些新的税目,如稿酬所得、经营所得等。
这些税目的计算方法与工资、薪金所得有所不同,需要仔细研究相关政策。
通过不断练习,我逐渐掌握了这些税目的计算方法。
实训日志3:标题:个税计算实训——实践应用正文: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今天,我遇到了一笔复杂的收入,需要进行个税计算。
经过仔细分析和计算,我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并得到了导师的肯定。
以下是其他36篇实训日志的标题和正文(由于篇幅限制,内容会逐一省略):
实训日志4:个税计算实训——案例分析正文: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我了解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训日志5:个税计算实训——调整专项附加扣除正文:学习了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后,我尝试为自己调整了扣除金额。
实训日志6:个税计算实训——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正文:通过模拟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我掌握了申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依此类推,每篇实训日志的标题和正文都应包括“标题:个税计算实训——xxx”和“正文:xxx”两部分。
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所得税专项总结一、关于纳税人类型具体情况税收管辖权纳税义务判定标准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居民管辖权——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所得均在中国纳税无限纳税义务①住所标准②时间标准:1.1-12.31日,临时离境:一次不超过30天或累计不超过90天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地域管辖权——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在中国纳税有限纳税义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项目作用离境、入境当天的处理居住天数确定纳税义务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1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工作天数计算应纳税额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工作天数税目及相关计算税率形式具体标准适用范围超额累进税率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工资、薪金所得,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拥有经营成果所有权),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比例税率20% 财产租赁所得(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居民住房取得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减800或20%后还可以减修缮费(800)稿酬所得(减征30%)>4000*(1-20%)<4000-800劳务报酬所得(有加成征收)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减除合理支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无减除项目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应税项目费用扣除项目和标准应纳税所得额(1)工资、薪金所得月扣除3500元(或4800元)月工薪收入-3500元或(4800元)(2)个体户生查账成本、费用及损失年收入-成本费用损失-业主费产经营所得用(42000元/年)业主工资不扣核定无扣除项目,不享有优惠、不可弥补亏损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3)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月扣除3500元年收入-承包费-42000元/年(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定额扣除800元每次收入-800元②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定率扣除收入的20%每次收入×80%(7)财产租赁所得①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②修缮费用③800元或20%固定费用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800元为限)-800元或[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800元为限)]×(1-20%)(8)财产转让所得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9)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无费用扣除收入全额(10)偶然所得(11)其他所得一、关于工资薪金工资、薪金判定因任职或者受雇有关而取得的所得内容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不属于工资、薪金项目①独生子女补贴②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③托儿补助费④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按照工资薪金计税1.内部退养费2.退职费3.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次性补偿收入4.年终一次性奖金5.上市公司股票期权6.单位以低于购买价或成本价销售住房的差价7.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补贴8.单位为职工个人购买的商业性补充养老保险A奖金1.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1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分三步处理:第一步,确定税率:看当月工资是否大于3500,大于——除以12定税率;否则先补差额第二步,确定扣除的费用,当月工资不足扣除生计费的,差额部分可以从全年一次性奖金中扣除,但不可追溯;第三步,计算应纳税额,一次性计税。
要点具体规定计税时间单独作为1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税率的确定当月工资≥费用扣除标准全年一次性奖金/12,以商数定税率当月工资<费用扣除标准[全年一次性奖金-(费用扣除标准-当月工资)]/12,以商数定税率费用扣除当月工资≥费用扣除标准不再扣费用当月工资<费用扣除标准扣除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应纳税额当月工资≥费用扣除标准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工资<费用扣除标准(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范围①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方法的单位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②单位按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出售住房给职工,职工实际支付的购房价款低于该房屋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的差额部分③非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所得限制性要求①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只能使用一次②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③对无住所个人取得上述各种名目奖金,如果该个人当月在我国境内没有纳税义务,或者该个人由于出入境原因导致当月在我国工作时间不满1个月的,可单独作为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款B退休问题1.内部退养费的计税方法税目的确定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的确定以(内部退养费收入/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当月工资-费用扣除标准)计算出的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内部退养费收入-费用扣除标准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特点:以收入整体为税基,除以月份只是为了确定税率退职费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并以原每月工资、薪金收入总额为标准,划分为若干月份的工资、薪金收入后,计算个税。
但最多不得超过6个月。
个人退职后6个月内又再次任职、受雇的,对个人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退职费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规定个人因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
计税公式:税目的确定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的确定以(收入/办理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费用扣除标准)计算出的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月应纳税{[(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总应纳税额月应纳税所得额×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特点:以除以月份后的单月金额为基础计算税额,总税额再乘以总月份5.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的计税方法(1)免税补偿金:企业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2)超标计税的补偿金: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的部分,按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要素具体规定应税收入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的部分,低于3倍免税视为月工资收入工作年限<12年超过3倍数额部分/工作年限工作年限≥12年超过3倍数额部分/12费用扣除按费用扣除标准扣除(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为扣除标准)计税依据月工资收入-费用扣除标准应纳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特点以平均每年收入为税基计税,总额乘以总年限6.个人股票期权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法取得上市公司不可公开交易的股票期权的税务处理见下表:具体操作行为税务处理授权不征税行权前转让行权前转让股票期权,以股票期权的转让净收入,作为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行权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税应纳税所得额(行权日市场价-施权价)×股票数量费用扣除不可扣除费用应纳税额(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规定月份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规定月份数员工取得来源于境内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所得的境内工作期间月份数,超过12个月的,按照12个月计算。
持有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计税应纳税所得额股息、红利所得税率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行权后转让按财产转让所得计税个人将行权后的境内上市公司股票再行转让而取得的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转让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而取得的所得,应按税法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依法缴纳税款2.可公开交易的股票期权(1)员工取得可公开交易的股票期权作为员工授权日所在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员工以折价购入方式取得股票期权的,可以授权日股票期权的市场价格扣除折价购入股票期权时实际支付的价款后的余额,作为授权日所在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
(2)员工取得可公开交易的股票期权后,转让该股票期权所取得的所得——财产转让所得(3)员工取得可公开交易的股票期权后,实际行权时,不再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说明(1)员工以在一个公历月份中取得的股票期权形式工资薪金所得为一次。
(2)员工多次取得或者一次取得多项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票期权形式工资薪金所得,而且各次或各项股票期权形式工资薪金所得的境内工作期间月份数不相同的,以境内工作期间月份数的加权平均数为月份数,但最长不超过12个月。
4.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个人取得量化资产征税问题***情形税务处理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量化资产仅作为分红依据,不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暂缓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将股份转让时适用税目: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收入额-个人取得该股份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支出-合理转让费用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企业量化资产参与企业分配而获得的股息、红利按“利息、股息、红利”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低价向职工销售住房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规定情形税务处理1.各单位在住房制度改革期间,按照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房改成本价格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职工因支付的房改成本价格低于房屋建造成本价格或市场价格而取得的差价收益免征个人所得税2.其他情形下,单位按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出售住房给职工,职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价部分按“全年一次性奖金”计征个税外国8.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非高管人员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高管人员的90(183)天规则和5年规则居住时间纳税人身份境内所得境外所得境内支付或 境内负担1境外支付 2 境内支付 3 境外支付 490(183)天以内 非居民纳税人 √ 免 √ × 90(183)~1年 非居民纳税人 √ √ √ × 1~5年 居民纳税人 √ √ √ 免 5年以上居民纳税人√√√√(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1.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此税目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