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率及其低碳优化_基于能源消耗的视角

合集下载

农业碳排放与低碳技术

农业碳排放与低碳技术

农业碳排放与低碳技术农业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并且在人类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农业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对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农业的碳排放并推动可持续发展,低碳技术被引入和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本文将探讨农业碳排放问题以及低碳技术的应用,以期促进农业的环保发展。

1. 农业碳排放的现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土壤管理,包括农田施肥、农业废弃物处理和土地利用方式;二是农业机械使用和能源消耗。

1.1 土壤管理的碳排放农田施肥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化肥的使用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大幅增加,导致氮氧化物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释放量增加,进而加剧气候变化。

同时,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也对碳排放产生影响。

例如,农作物秸秆的焚烧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温室效应。

1.2 农业机械使用和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但也带来了碳排放的增加。

农业机械的燃料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巨大,对气候变化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因此,减少农业碳排放势在必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技术应运而生。

2. 低碳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低碳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碳排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几种推广应用较广的低碳技术:2.1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的农业形式。

与传统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更加环保,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碳排放。

此外,有机农业还能提高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碳储量,具有更好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2 水稻田温室气体管理水稻田是农业中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特别是甲烷气体。

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如优化水稻田水肥管理、改变田间覆盖方法等,可以有效控制甲烷的排放。

例如,采用精确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精准供应水和氮肥,可以显著降低水稻田的甲烷排放。

土地利用规划的碳排放评价与调控——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

土地利用规划的碳排放评价与调控——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

姚春龙(9 6 )男 , 16 一 , 山西新绛人 , 山西青 年职业学院管理系副教授 , 主要研究 区域经济 。 9 2
三、 计算方法
本文 主要 分析 耕地 、林 地 和建设 用地 对碳 排 放 的 影 响 ,00年 各用 地 面积 由 19 22 96年一 2 1 年 的 面积 01 预测 得 出 。 根据 相关 文献 8可得 出各土地利用 方式 的 1 ,
35 52 3 . O 2 1 . 00 4 2 4 - 3 1.9 34 80 46 7 8 . 72 64 3 - 4 1. 33 07 38 4
49 01 5 .0 1 3 . 84 07 9 - 8 9 . 3827 1 8 6 4 53 88 3 5 . - 2 0 . 34 90 2 9 O
值 3 .亿元 , 3 9 同比增长 2 . 初步形成了以原煤生产 1 %, 1
为主、 煤炭 加工 和煤 电联 产相结 合 的工业 体 系 ; 游 业 旅
发展迅速 , 素有黄土高原上“ 绿色明珠 ” 之称。
作者简介 : 许
嫒( 9 8 )女 , 1 8一 , 山西运城人 , 山西大学经济 与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 2 1 0 0级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
广泛而 深刻 的影 响 , 低碳经 济是气候 变化背景下 人类 的
必然选择 。 土地利用 变化对碳 排放量 的影响 已 日益成为
二 、 究 区概 况 研
宁武县行 政辖 区隶 属 山西省忻 州 市 ,位 于晋 西北 管 涔 山麓 ,介 于东 经 1 4 0~ 1。75、北 纬 3 。 1o95 123 8 3 7一 991 间 , 汾河 源 头所 在地 , 中分 布 有 O4 ”3 ~ 之 1 是 集 芦 芽 山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 、 洞 国家地 质公 园 、 冰 国家森 林公 园等重要 的生 态用 地 ,在 山西省 乃至 整个 黄 土 高 原 的 生态 环境 保 护 和建 设 中发挥 着 极 其重 要 的作 用 。 境 内地势 高峻 , 山脉 纵横 , 山地 占全 县总 面积 的 9%以 5

碳中和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分析——以慈利县为例

碳中和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分析——以慈利县为例

碳中和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分析——以慈利县为例姚伟 赵晨迪 雷志刚(湖南省第三测绘院 湖南长沙 410007)摘要:该文以慈利县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土地利用现状和能源消耗的数据为基础,研究分析县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性。

研究发现:慈利县总碳排放量在研究期内为负数,其碳吸收量远远大于碳 排放量,在“碳中和、碳达峰”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基于统计分析,探究山区县在国土空间规划用地优化布局中相关土地资源绿色低碳、可持续利用的路径。

关键词:碳中和 碳排放 土地利用 碳足迹压力指数 碳风险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3)18-0168-04 Analysis of the Carbon Emission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inthe Context of Carbon Neutrality—Taking Cili County as an ExampleYAO Wei ZHAO Chendi LEI Zhigang(The Third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stitute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7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land use statu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Cili County in 2014, 2016, 2018 and 2020,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land use types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county is studied and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 Cili County was negative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nd that its carbon absorption was far greater than the carbon emission, which had alway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carbon neutrality and carbon peak".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path of the green, low-carb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levant land resources in the optimal layout of land for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in mountainous counties is explored.Key Words: Carbon neutrality; Carbon emission; Land use; Carbon footprint pressure index; Carbon risk“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被纳入整体布局进行战略性的研究部署。

高效能源利用技术减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高效能源利用技术减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高效能源利用技术减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高效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效能源利用技术,以期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节能技术1. 能源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对能源消耗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从而实现节能和减少碳排放。

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能源使用情况,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高效照明技术替代传统照明技术,如LED灯具,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消耗。

LED 灯具具有长寿命、高能效等特点,不仅可以降低能源使用量,还可以减少碳排放。

3. 节能建筑设计采用节能建筑设计可以降低建筑能耗。

通过合理的隔热材料选择、建筑朝向和采光设计等手段,可以减少建筑的热量损失和能源消耗。

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1.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并且几乎不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集热式太阳能利用是常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2. 风能利用通过风力发电可以转化风能为电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风能发电可以减少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

三、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通过优化系统运行、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的新型电网系统。

智能电网可以动态调节能源供需平衡,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

四、绿色交通技术1.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使用电池或燃料电池等替代传统燃料的汽车。

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不产生尾气污染,减少了空气污染和碳排放。

2. 公共交通优化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推广地铁、有轨电车等大众交通方式可以减少汽车的使用,减少道路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

五、能源储存技术能源储存技术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供电的问题,实现能源的平稳输出。

通过储能技术,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控制

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控制

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控制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碳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有效控制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控制。

首先,农业是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之一,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为有机物质。

然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的耕作和管理方法对碳排放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农业常采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会破坏土壤的健康,降低土壤的碳储存能力,增加碳排放。

因此,采用有机农业和精准农业技术,如合理施肥、轮作等,可以减少农业碳排放。

其次,森林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碳库,对控制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

砍伐森林和森林火灾等破坏性行为会释放大量的碳,增加碳排放。

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合理进行森林经营和木材利用,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另外,森林的重新植被和植树造林也是一种有效控制碳排放的方法,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碳吸收和固定,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再次,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和碳排放也有影响。

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伴随着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增加。

为了控制碳排放,城市规划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增加绿地覆盖率和建设城市森林公园等绿色空间,提供碳吸收和氧气释放的功能。

此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鼓励非机动车出行,也可减少碳排放。

最后,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的控制还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推动。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科技创新和投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市场机制可以通过碳交易和碳市场等方式,激励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农业生产方式,保护森林资源,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都是有效控制碳排放的途径。

我们应当意识到土地是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省际碳排放的测算及效率研究——基于生产和消费的双重视角

中国省际碳排放的测算及效率研究——基于生产和消费的双重视角

中国省际碳排放的测算及效率研究——基于生产和消费的双重视角洪仁婧;江象君;宣烨【摘要】基于2012年30省份30部门的区域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通过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出生产和消费双重视角下省域间的实际碳排放量,并结合SBM-DEA模型度量碳排放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省份为碳净进口省份,少部分省份如河北、山西、内蒙古等为碳净出口省份;北京、上海和广东的生产型碳排放三种效率都完全有效,消费型碳排放效率完全有效的省份在生产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江苏和福建,就规模效率而言大部分省份的消费型碳排放要略高于生产型碳排放.【期刊名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7)002【总页数】8页(P12-19)【关键词】投入产出模型;省域碳排放;SBM-DEA模型;碳排放效率【作者】洪仁婧;江象君;宣烨【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6;南京财经大学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6;南京财经大学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5一、引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使得生产模式的转型迫在眉睫,中国政府计划于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这意味着中国将不遗余力地实施碳减排政策,并且各省将根据自身碳消耗的情况承担不同程度的碳减排责任。

各省实际碳排放量的测算是实现碳减排责任公平分配的基础[1],同样,在有限投入内实现最大产出的碳排放效率的度量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2][3]。

公平分配碳减排的责任,关键在于区域实际碳排放量的测算。

有学者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生产型和消费型碳排放进行测算,发现发达经济体的消费需求是造成中国生产侧碳排放较多的显著因素[4]。

同样,为了更加公平地界定各省碳减排的责任分配程度,也有众多学者提出要从生产和消费的视角出发对各省碳排放进行核算[5][6]。

DEA分析计算模型是评价环境及能源综合利用率的常用方式之一。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
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 义。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有助于 深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为制定应对 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包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 放效应、影响因素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等方面。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通过秸秆还田、制作生物质能源等方式,促进秸秆的综合利用,减 少因秸秆焚烧而产生的碳排放。
完善城市规划与低碳交通体系
优化城市交通规划
通过优化城市交通规划,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发展绿色出 行方式,如步行、自行车等,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 交通碳排放。
建设低碳交通体系
鼓励使用低碳出行方式,如电动汽车、公共交通等,同时限 制高碳排放的交通方式,如燃油车、私人飞机等。
01
3. 结合遥感和GIS技术,实现 了对土地利用变化和碳排放的 时空分布特征的综合研究。
02
贡献: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03
1. 为深入理解土地利用变化与 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 依据;
研究创新与贡献
2. 为制定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控制政策提供了支持; 3. 为推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06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之处
碳排放机理研究尚不深入
对于土地利用变化如何影响碳排放的机理研究尚不深入, 缺乏对具体过程和环节的研究。
缺乏定量研究
在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中,缺乏定量的研究 方法和模型,难以准确评估其影响程度。
跨区域对比研究不足
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变化模式存在差异,缺乏跨区 域的对比研究,难以全面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 响。

全国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探讨

全国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探讨

加 了近2 5 %, 并 以0 . 5 %的年速率持续升高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 展中国 家 ,人 口众多 ,资源有 限,资源环境系统尤为脆弱 ,改革开放以来 的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升温,造成大量能源消耗 和土地利用变化 ,导致 中国碳排放总量于1 9 9 6 年的3 3 6 3 . 5 M t 上升至2 0 0 7 年 的7 2 1 9 . 2 M t ,占 世界 总排放量 的1 9 . 1 2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 家。而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 ,中国的能源消耗还以煤炭 、石油等高 碳排放能源为主 ,所以 ,坚决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坚 持走 中国社会 主义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大任务 。
1研 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 . I 研究 方法
采用 1 9 9 6 ~ 2 0 0 8 年的 《 中 国统计年鉴》,1 9 9 6 ~ 2 0 0 8 年的中国能 源消耗统计数据 ,1 9 9 6 年和2 0 0 8 年中国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 西 南和西北六 区土地利用现状及能源消耗统计数据 , 《 全国土地利用 总 体规划纲要( 2 0 0 6 — 2 0 2 0 年) 》, 此外还包括部分来源于 已有文献的土地 利用数据 和方法数据 。对 已有数据采用 已有的经验 系数法进行历年 土地利用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和分析 ,研 究成果,笔者试从全国范围内对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展开讨论 ,从而为我 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重要参
考。 关 键字 :碳排 放 ;土地利 用/ 覆盖 变化 ;生 态效应 基 金项 目: 大学 生创新创 3 k .  ̄ l I 练项 目 ( 1 1 8 4 5 1 3 2 0 9):基 于低 碳 下的 土地 利 用覆 盖 变化 研 究 。
胡锦涛在2 0 0 5 年6 月2 7 日讲话 指出 :节约能源资源 , 走科技 含量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一、引言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它对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碳排放则是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影响最为显著的指示标志,如汽车尾气、电力生产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的升温作用。

本文将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二、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的基本关系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包括耕地与草地转换、城市化、森林伐砍和干旱等。

这些变化会对碳排放产生明显的影响。

首先,耕地与草地的转换会改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分布,进而改变土地碳库的大小和分布。

其次,城市化过程中多数城市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包括对土地的改造、水源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直接导致碳排放的增加。

第三,森林伐砍大规模破坏了生态系统,砍伐面积过大容易导致土壤的侵蚀和土地沙化,严重影响了碳库的形成和维持。

最后,干旱使得植被覆盖度降低,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土地碳吸收等方面。

三、土地利用类型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碳排放的影响有所不同。

首先,森林是地球上最大且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森林拥有丰富的生态功能,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缓解全球气候变化。

研究表明,森林对碳吸收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土地利用变化中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减少人类对其砍伐的干扰是保障全球碳循环平衡的重要手段。

其次,城市是高碳排放的区域,城市的化学工业、交通运输等设施都会产生超过农村的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城市生活的节奏会让人们过度依赖汽车出行和使用大量电力,而这些都是碳排放的源。

因此,在土地利用变化中控制城市扩张和绿色出行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措施。

最后,在农业生产中,耕作方式是影响碳排放影响的关键变量。

植树造林、旋耕、轮作等措施能够提高农田的碳储量,促进牧场的新陈代谢,也能够减少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

四、碳排放控制的建议为了控制碳排放,需要采取多种手段。

首先,应当控制大规模的垃圾焚烧,尽可能多地采取可持续的垃圾分类处理措施,自然再生资源应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

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

第36卷 第3期2022年3月Vol.36 No.3Mar.,2022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1 引言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燃烧化石能源、工业过程以及农林和土地利用变化排放的大量CO2滞留在大气中,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1]。

从1750年至2011年,因化石燃料燃烧和水泥生产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排放量为375 GtC,因毁林和其他土地利用变化估计已释放了180 GtC[2],若要实现《巴黎协定》1.5℃的全球控温目标,需要在2050年左右达到碳中和[1]。

不论是减少排放源还是增加吸收汇,土地资源都扮演着重要角色[3],土地调控碳减排是在基础层面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以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以减缓气候变化为出发点,构建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理论框架,准确表达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能够充分发挥土地科学在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为建立土地调控碳减排政策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助力“双碳”和控温目标的实现。

已有研究对土地利用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探讨,主要包括两大方向:一是自然生态系统层面探讨土地利用对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的影响[2-7];二是经济社会系统层面探讨土地利用对广义碳排放的影响[8-9]。

事实上,经济社会系统下的土地利用碳排放过程和机制远比自然生态系统下的复杂,表现在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影响往往通过其他因素传达,而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较多且互相之间产生联系。

学者们尝试从城市用地扩张[10-12]、城市空间用地布局[13]、土地集约利用[14]、土地利用结构变化[15]、土地利用强度差异[16]、土地城镇化和土地财政[17]等视角对土地利用和碳排放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广泛探讨;也有学者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模拟了不同政策方案下土doi: 10.11994/zgtdkx.20220214.091206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张 苗1,吴 萌2(1.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2.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摘要:研究目的:探索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为制定土地调控碳减排政策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服务于碳中和目标。

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耗碳排放关联测度分析——以济南市为例

土地利用结构与能源消耗碳排放关联测度分析——以济南市为例
CHINA REAL ESTATE
本期专题 Topic
土地利用结构 和效率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是关系到土 地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不同规模的城市各功能性用地差异明 显,城市规模越大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内部差异越小。本 期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过对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建议,为加快构建低碳经济、 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 体”的低碳城市建设模式提出了设想。
排放强度、人均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的关联度与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中与
能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关联度最高的是耕地;与人均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关联度最高的是草
地;与能源消耗碳排放强度关联度最高的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且关联度处于较高水平。
济南市近年来低碳求发展的政策措施初见成效,但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二者仍
2 研究区域概况及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理位置介 于北纬 36°01'至 37°32'、东经 116°11' 至 117°44'之间,面积 7998 平方公里。南 部为泰山山地,北部为黄河平原,地势南 高北低,地形复杂多样。济南矿产资源丰 富,林木资源共有 60 多科 300 多种。济南种 植和养殖资源也相当丰富,有多种粮食作 物、经济作物以及家禽、家畜、水产品等。 这些资源为济南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奠定 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济南市始终是中国东 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是全 国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之一,是全省的 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 全国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济南还是辐射全 省、连接全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基本形成 了铁路、公路、航空立体构造的联结全省、
作者简介:于庆玲,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 卢新海,博士,二级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粮食安全。

土地利用优化的节能技术研究

土地利用优化的节能技术研究

土地利用优化的节能技术研究土地利用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的过程,其优化是指在保证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友好的基础上,实现各种资源利用的协调与平衡。

同时,土地利用的优化也需要结合节能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土地利用优化的节能技术展开探讨。

首先,土地利用优化的节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

建筑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而建筑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布局、优化建筑结构设计、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建材,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的能耗。

例如,在建筑的选址过程中,可以考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建筑结构设计上,采用保温材料、隔热材料等可以有效减少能量的散失,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此外,在建筑设备选用上,选择高效节能的采暖、制冷设备,减少能源的浪费。

因此,土地利用优化的节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在农业生产领域,土地利用优化的节能技术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农业生产是一个能源密集型行业,而且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节能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在农业灌溉过程中,采用滴灌、微喷等精准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选择高效节能的农业机械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在农业生产领域,土地利用优化的节能技术也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在城市规划领域,土地利用优化的节能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

城市是能源消耗的主要区域之一,而城市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能源消耗水平。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结构、建筑布局,提高城市的紧凑性,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能源消耗。

例如,在城市建设中,推广绿色建筑、智能建筑,通过采用建筑节能材料、建筑节能设备,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进一步恶化,碳排放成为世界各国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产生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其潜在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土地利用变化是指把土地从一种用途转变为另一种用途的过程。

例如,森林砍伐、耕地扩张、城市化进程等都属于土地利用变化的范畴。

这些变化导致了陆地上植被的消失和土地的持续退化,从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这些变化也使得土地碳循环受到了严重的干扰。

首先,森林砍伐是土地利用变化中最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其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吸收大量的碳。

然而,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了植被的损失,削弱了森林对碳的吸收能力,导致大量碳被释放到大气中。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森林砍伐导致的碳排放量约为2.1亿吨,相当于全球汽车尾气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

其次,耕地扩张也对碳排放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为了扩大农业产能,许多地区不断开垦新的耕地。

然而,这种行为导致了大量的天然生态系统被破坏,土地中的有机碳也因此被释放。

根据科学研究,全球每年因为耕地扩张而导致的碳排放量约为1.4亿吨,相当于全球航空业每年的碳排放量。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改变了土地利用模式,给碳排放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大量的农田被开发为住宅区、商业中心等城市基础设施。

这不仅导致了土地的非农化,还增加了碳排放的风险。

城市化过程中,建筑和交通的能源消耗增加,同时废弃物处理也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数据,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约70%。

对于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减少其负面影响。

首先,应该通过森林保护和合理管理来减少森林砍伐。

加强森林保护以及进行合理的林业管理,可以保护植被,增强碳的吸收能力。

土地整治碳效应文献综述

土地整治碳效应文献综述

土地整治碳效应文献综述【摘要】土地整治在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对土地整治的碳效应进行综述,包括对碳排放、碳吸收和碳平衡的影响。

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土地整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并增加土地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碳平衡水平。

文章还探讨了土地整治碳效应的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强调了土地整治在减缓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碳循环中的潜力。

通过对土地整治碳效应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土地整治、碳效应、文献综述、碳排放、碳吸收、碳平衡、研究方法、未来发展方向、碳循环、气候变化、碳排放减少、潜力1. 引言1.1 土地整治碳效应文献综述土地整治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土地整治碳效应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土地整治对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影响正在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土地整治碳效应进行文献综述,系统总结研究成果,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为土地整治在碳循环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土地整治对碳排放的影响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不同的土地整治措施对碳排放有不同的影响,比如植被恢复、土地退化治理等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土地整治也对碳吸收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植被恢复、湿地保护等方式可以增加土地的碳吸收能力。

土地整治对碳平衡的影响则需要综合考虑以上两个因素,寻找最佳的平衡点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

为了深入研究土地整治的碳效应,研究方法至关重要。

包括野外观测、遥感监测、实验模拟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土地整治对碳循环的影响。

未来,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利用新技术手段来更加精准地量化土地整治的碳效应,为碳减排和气候变化治理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土地整治在碳循环领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探讨土地整治对碳排放的影响、对碳吸收的影响以及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土地整治在减缓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中的潜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一、引言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二、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土地利用变化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包括农田、林地、草地以及城市建设等。

这些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会直接影响生态系统中的碳储量。

例如,森林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储量库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储存在树木和土壤中。

然而,当森林被砍伐和转变为农田或城市用地时,碳储量会大幅减少。

同时,农田和城市土地的利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化石燃料的燃烧,从而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变化。

三、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与碳储量相对应的是碳排放,即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释放。

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有机质分解加速、土壤侵蚀增加等问题,这些都会促使生态系统中碳的释放。

特别是农田和城市建设,它们通常需要进行翻土、挖掘和填埋等过程,这些行为直接导致土壤中的碳被暴露在大气中。

此外,农田和城市的化学施肥和废弃物处理也会产生大量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了碳排放问题。

四、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不仅仅会影响碳循环,还会对生态系统的其他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森林的砍伐会破坏栖息地,导致许多动植物灭绝。

农田的过度耕作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甚至沙漠化。

城市建设会破坏大量的自然生态,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这些问题都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五、解决方案为了减轻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应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避免过度砍伐森林和过度开发农田。

其次,应大力发展可持续的农业和城市化模式,减少农村和城市土地的化石燃料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农村环境整治中的农田固碳与减排技术研究

农村环境整治中的农田固碳与减排技术研究

农村环境整治中的农田固碳与减排技术研究农村环境整治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农田固碳与减排技术研究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方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环境整治中农田固碳与减排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农田固碳技术农田固碳技术是指通过改变农田管理模式或种植作物的方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农田固碳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生长,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

二、绿肥种植绿肥是指为了改善土壤质量而种植的一些不直接用于食用的植物,如豆科植物、菜籽等。

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内,随后再通过腐殖质的形式转化为土壤有机质,从而起到固碳减排的作用。

三、有机肥料利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使用化肥,而这些化肥会在施用后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污染。

有机肥料则可以取代部分化肥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实现农田固碳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生物炭应用生物炭是一种经过高温热解制成的碳质物质,可以长期稳定存在于土壤中,具有良好的固碳效果。

适量添加生物炭到土壤中,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植物生长的效率,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五、减排技术的研究除了农田固碳技术外,减排技术的研究也是农村环境整治中的重要内容。

例如利用新型工具或机械设备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减少农村地区的碳排放。

六、科技支持在农村环境整治中,科技的支持至关重要。

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当加大对农田固碳与减排技术的研究资金投入,推动相关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为农村环境整治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七、政策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也是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鼓励农民使用环保农业技术,提高农田的固碳减排能力,从而实现农村环境整治的可持续发展。

八、宣传教育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环保意识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农村地区的碳排放,对于实现农村环境整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

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
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
指在农业活动中,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农业生产 资料的投入以及农业废弃物的排放等原因所导致的温室 气体排放。
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来源与过程
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来源
主要包括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使 用,以及稻田、森林、草原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 变。
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过程
案例三:农业土地利用规划与碳排放控制策略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农业土地利用规划对碳排放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有效控制碳排放 。
农业土地利用规划是指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 、地理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合理规划农 业用地、林地、草地等的使用。合理的土地 利用规划可以有效控制碳排放,例如增加森 林覆盖率、保持草地等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 化碳。同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也会增 加碳排放,例如过度开垦土地、过度放牧等
温室气体的排放过程中,如二氧化碳、甲烷、氧 化亚氮等气体在农业活动中产生并释放到大气中 。
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的影响
01 全球气候变化
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 素之一,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全球温度上 升,引发极端气候事件。
02 农业生态环境
过量的碳排放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如影响土壤质量、降低水资源储量、破坏森林和 草原等。

案例四
要点一
总结词
农业科技创新与碳减排政策具有协同效应,通过科技 创新可以促进农业减排,同时减排政策也可以促进科 技创新。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 成本、改善农产品质量等,同时也可以促进农业减排 。例如,新型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 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此外,碳减排政策也可以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例如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农业主体 采用新型的农业技术和设备。

土地整治碳效应文献综述

土地整治碳效应文献综述

土地整治碳效应文献综述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土地整治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布局和开发的过程,是促进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碳效应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土地整治对于碳效应的影响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对土地整治与碳效应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土地整治的概念及分类土地整治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调整和改良的活动,以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和生态环境的质量。

根据土地整治的目的和内容,可以将其分为农田整治、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城市更新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对碳效应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2. 碳效应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碳效应是指人类活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排放和吸收两个方面。

人类的工业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植被、土壤、海洋等自然系统则通过光合作用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吸收二氧化碳,对大气中的碳浓度起到调节作用。

影响碳效应的因素包括土地利用方式、植被类型、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

3. 土地整治对碳效应的影响及机制(1)农田整治对碳效应的影响农田土地整治主要涉及土地平整、排水、灌溉等措施,可提高土地的种植效率和产量。

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起到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

合理的施肥和耕作方式也能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提高土壤固碳能力。

(2)水土保持对碳效应的影响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包括植被恢复、林草地建设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

通过植被覆盖和人工植被的种植,不仅可以增加土地的固碳能力,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和生态环境。

(3)生态恢复对碳效应的影响生态恢复项目主要包括湿地恢复、退耕还林和生态修复等措施。

这些措施可有效减少土地的碳排放,提高土地的固碳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

(4)城市更新对碳效应的影响城市更新项目主要包括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和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等措施。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土地利用变化作为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最直接、最广泛的影响之一,其碳排放效应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以期为全球碳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首先将对土地利用变化和碳排放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随后,将回顾国内外在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方面的进展,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的理论框架,明确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为后续实证分析奠定基础。

本文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或国家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和路径。

研究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土地利用强度变化以及土地利用管理政策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碳排放特征和差异。

本文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还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推动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关系的理论基础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以及碳排放的来源和机制。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如森林转为农田或城市用地,这种转换会影响地表的碳存储和碳通量;二是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如农业活动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等,这些活动会改变土壤的碳含量和碳释放速率。

这些变化不仅会影响大气中的碳浓度,还会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

碳排放的来源和机制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

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碳释放。

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而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碳释放则包括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和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导致的土壤碳释放、植被碳释放等。

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优化低碳排放策略

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优化低碳排放策略

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优化低碳排放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优化已成为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的背景下,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优化不仅要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低碳排放策略的引入,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土地利用规划优化低碳排放策略。

在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要优化低碳排放策略,首先需要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念与低碳发展的要求相结合。

传统城市规划通常采用分区规划,即按照功能将城市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等,而低碳发展需要将人口、资源、能源等因素进行整合考虑,以减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碳排放。

因此,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需要重视功能融合和空间整合。

比如,可以采用混合用地的规划模式,将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混合布局,以减少人员和物资的长途运输,从而降低碳排放。

其次,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要考虑不同区域的碳排放差异。

城市中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区域制定相应的低碳策略。

以工业区为例,可以通过鼓励工业园区的绿色转型和能源转型,引导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设备,从而降低碳排放。

而对于商业区和住宅区,可以推广节能减排的建筑设计,鼓励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也应考虑到人们的出行需求,以减少交通对碳排放的负面影响。

城市中的交通通常是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交通的规划与合理布局。

可以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服务,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同时,也需要在规划中合理布局道路和停车设施,以减少私家车使用,减少交通拥堵和碳排放。

此外,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还应注重生态保护与恢复,以进一步减少碳排放。

城市中的绿地和湿地对吸收二氧化碳、调节城市气候和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合理划定绿地和湿地保护区,并保护和恢复现有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UY
j j= 1
s
jk
-
∀ VX
i i= 1
m
#
!
Uj % Vi %
> 0 > 0
j, j = 1 , ∃, s , i= 1 i , ∃, m
式中: X ik 、 Yjk 、 Vi、 Uj、 定义与式 ( 1)一致; !为截距; Zp 代表第 p 个 DMU 的效率值 (相对效率 )。 利用线性规划对偶理论进行转换, 并加入 方程: M in S T
表 1 碳排放效率投入产出 指标
Tab le 1 Th e inpu t output ind ex in assess m en t of carbon em ission efficien cy 指标 地均煤类消耗碳排放量 / t& ( km 2 ) - 1 投入指标 地均油类消耗碳排放量 / t& ( km 2 ) - 1 指标说明 煤类消耗碳排放总量 /已利用土地面积。煤类消耗包括煤炭与焦炭 消耗。已利用土地面积包括农用地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 (下同 ) 油类消耗碳排放总量 /已利用土地面积。油类 消耗包括原 油、 燃料 油、 汽油、 煤油、 柴油消耗 第一产业增加值 /总人口数 第二产业增加值 /总人口数 第三产业增加值 /总人口数
1 研究方法
1 1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计算模型 DEA 是衡量相对效率的重要方法, 在处理多投入多产出效率问题中, DEA 具有明显的优 势。 DEA 在分析效率中主要采用的有 CCR 模式与 BCC 模式。 CCR 模式基于固定规模报酬的 假设 , 该模式所得到的是估算单元 DMU( Dec ision M ak ing Un it) 的总效率。而 BCC 则放宽了关 于规模报酬固定的假设, 基于可变规模报酬, 该模式所得到的为技术效率。 CCR 与 BCC 模式 根据导向不同可以再分为投入导向型与产出导向型。投入导向型对投入量进行控制, 目的在于 满足既定产出水平下最小化投入量。产出导向型则在既定投入水平下期望实现最大化产出量。 在碳排放效率计算中选择投入导向型 CCR 模式与 BCC 模式来构建基础计算平台。 投入导向型 CCR 模式数学表达中 , 假设有 n 个 DMU, 效率值的分式计算如下:
[ 14]
估计得到的过去
[ 13 ]
300 a 由于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中国共排放 17~ 33 Pg C 有较大差别。刘纪远等
基于土
2000 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 15]
则运用 IPCC 建议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利用 3 期遥感影像计算环太湖地区土 分析得到林地与草地转变为耕地
1876






25 卷

[ 11]
运用 Bookkeepin g m odel估算了中国过去 300 a 间由于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 地上
[ 12]
植被被破坏引起的碳排放大约为 3 70 Pg C; 土壤有机碳排放介于 0 80~ 5 84 P g C, 植被和 土壤变化产生的碳排放为 4 50~ 9 54 Pg C。这个结果与 H oughton 等 壤剖面资料和 TM 影像分析了 1990 张兴榆等
第 25 卷 第 11 期 2010年 11 月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V o l 25 N o 11 N ov ., 2010
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率及其低碳优化
基于能源消耗的视角
游和远, 吴次芳
(浙江大学 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 , 杭州 310029 )
M ax H p =
s
∀ UY
j
s
jp
∀ VX
i i= 1
j= 1 m
( 1)
ip
∀ UY
j
jk
S T
∀ VX
i i= 1
j= 1 m
# 1
ik
k, k = 1 , ∃, n j, j = 1 , ∃, s , i= 1 i , ∃, m 为非阿基米德无
Uj % Vi %
> 0 > 0
式中 : X ik 代表第 k 个 DMU 第 i项投入; Yj k代表第 k 个 DMU 第 j 项产出; Vi 代表第 i项投入权 重 ; Uj 代表第 j 项产出权重 ; H p 代表第 p 个 DMU 的效率值 (相对效率 ) ;
[ 9] [ 7]
; 1700 1990年美国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
[ 10]
。葛全胜
收稿日期 : 2010 - 04- 29; 修订日期 : 2010 - 06- 13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06BA J11B03) 。 第一作者简介 : 游和远 ( 1983- ) , 男 , 浙江 温州人 , 博 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 土地利 用管理 与土地 生态 研究。 E m ai: l youheyuan @ gm ai. l com
地均天然气消耗碳排放量 / t& ( km 2 ) - 1 天然气消耗碳排放总量 /已利用土地面积 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 /元 & 人 - 1 产出指标 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 /元 & 人 - 1 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 /元 & 人
- 1
表 2 基础数据统计描述
T able 2 n 煤炭消耗量 /104 t 焦炭消耗量 /104 t 原油消耗量 /104 t 燃料油消耗量 /104 t 汽油消耗量 /104 t 煤油消耗量 /104 t 柴油消耗量 /104 t 天然气消耗量 / 108 m 3 农用地 / 104 hm 2 建设用地 / 104 hm 2 第一产业增加值 /108 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 /108 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108元 总人口 /104 人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Statistical d escript ion of basic data 最小值 414 00 22 99 0 00 0 18 16 42 0 27 48 35 0 48 37 50 20 90 83 41 364 26 282 42 552 00 最大值 31 703 00 5 127 33 5 893 46 1 316 44 837 73 295 45 1 438 21 112 15 9 522 40 248 90 2 509 14 15 939 10 13 449 73 9 449 00 均值 10 638 60 968 26 1 175 30 134 31 255 31 46 57 435 95 23 83 1 931 39 108 85 950 29 4 607 96 3 617 83 4 321 17 标准差 8 127 16 1 055 93 1 331 51 279 22 189 37 75 00 316 88 23 99 2 019 44 60 88 684 89 4 184 06 3 054 49 2 637 46
n p m

n
k
= 1 约束条件 , 进一步获得 BCC 对偶式
s
k= 1
p X ip -

Si +
k
-
i= 1
∀S
j= 1
+ j
( 4)

n
X ik = S i
+
-
k= 1

k
Yj k - Yj p = S j
n k
k= 1

k
= 1
+
k= 1
%0 , S i % 0, Sj % 0 ,
-
则第 p 个 DMU 的规模效率为 : SEp = H p /Z p 1 2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投入产出指标 在选择碳排放效率投入产出指标前需要确定用于效率分析的同质 DMU。本研究中以 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为分析单元, 考虑到西藏、 台湾、 香港和澳门部分关键统计数据无法获 得 , 确定 30 个省 ( 自治区、 直辖市 ) 为 DMU。 现有生产技术水平下, 碳排放总是伴随着能源投入而出现在土地利用环节中, 碳排放某种 程度上作为一种投入总是对应着一定的期望产出。 Reinhard 等
11 期
游和远等 :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率及其低碳优化
1877
穷小量。 将式 ( 1) 转为为 CCR 对偶式方程 : M in S T
n p
p

m
Si +
k
-
i= 1
∀S
j= 1
s
+ j
( 2)
X ip k

n
X ik = S i
+
-
k= 1

k
Yj k - Yj p = S j
+
k= 1
%0 , S i % 0, Sj % 0 ,
摘要 : 碳排 放效率可以 弥补碳排 放总量等指 标对碳排 放作为成本 对期望产 出作用考虑 不足的 弱点。研究以土地利用中能源消 耗产生的碳排放为基 础 , 基 于投入 导向的 CCR 与 BCC 模 型测 算土地利用碳排放的总 效率、 技术 效率、 规模效 率与 规模报 酬。研 究结果 表明 : 30 个 省份 中仅 内蒙古、 福建、 广西、 青海土地利用碳排放总效 率有效 ; 技术 效率与 规模效 率的效率 值及其 分布 与土地利用特征存在联 系 , 规模效率有效地区 分布远 小于技术 有效 ; 规模 效率有效 省份与 规模 报酬不变省份存在不一致 , 改善土地利用碳排放规模效率需要考虑地区规 模报酬所处 阶段。因 此对 26 个碳排放 非 DEA 有效省份的土地利用从投入与产 出进行低碳 优化 , 并给出投入 冗余度 与产出不足率。最后针对低碳优化结果 , 设计包含土地利用能源投入控制以 及基于土地 资源配 置的产出优化的土地利 用低碳排放对策 , 以实现碳排放效率有效。 关 键 词 : 土地资源管理 ; 土地 利用 ; DEA; 碳排放效率 ; 低碳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3037( 2010) 11- 1875- 12 中图分类号 : F 301.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