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不同统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不同统计量

——《稍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

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陈明荣

桐乡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李新根

一、背景介绍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是给出学生恰好的条件和问题,并暗示学生各种类型的应用题特征,如“归一问题”就是“照这样计算”;“工程问题”的“一项工程”、“一件工作”等等,让学生按程式和套路计算,使学生容易形成不动脑筋、死套类型的解题习惯,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稍复杂的平均数应用题》是浙江省编义务教材第九册内容。学生已经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且对移多补少的平均数思想有所领悟。以往教学设计,教师主要是在“复杂”两字上做文章,总数复杂,份数复杂,在复杂中渗透对应思想,但学生往往为求平均数而求平均数。为打破常规,特别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改变学生这种就题论题的现状,让学生能在这个千变万化的充满疑问的背景材料中,借助数学思想、语言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和推测,抽取有用数据并使他们理解和掌握好抽象的数学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尝试对本堂课进行了一些探索。

二、课堂实录

1、多媒体课件出示:

三位运动员参加跳远比赛成绩统计表(单位:米)

师: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问题?

生1:单位是什么?(米)

生2:平均成绩是多少米?

生3:谁是冠军?

师:那么你来说说谁是冠军?(举手同学不多)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生1:我认为李刚应该得第一名,三位选手中只有他一次也没犯规,六次比赛六次全部有效,所以李刚应得第一。

生2:我认为赵明应该是冠军,因为最高成绩5.05米是赵明跳的。

师:我们现实生活中跳远比赛按谁的方法来判断的?

生3:我参加过跳远比赛,我知道是按生2的方法,也就是赵明应得冠军。(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

师:跳远比赛是按所有比赛成绩中每人的最高成绩来决定名次的。所以它关注的数学问题实际上看每人最高成绩就可以了。

2.多媒体课件出示:

某彩票近几期开奖号码统计表

师:假如下一期要你选一个号码,你会选几号呢?为什么?

生1:选2号,因为2号热门,下一期可能还是2号;

生2:选9号,因为9号1次也没开出过,下一期有可能是9号;

生3:选8号,因为2号开出3次,下一期可能不会再是2号,9号1次也没开出,说不定也不会开,其他号码都1次,随便哪一个都一样,我就选8号。

师:为什么选8号呢?

生3:因为8号最吉利。(众生大笑)

师:下一期开奖号码你能肯定是几号吗?它所关注的数学问题与跳远这个实际问题一样吗?

生:不一样。它的答案不确定。

3.多媒体课件出示:

某股票股价统计图

单位:元

师:你猜14日股价会怎么样?

生1:股价会上涨到3.9元,因为2与2.4元相差0.4元,2.4与3.1相差0.7元。

生2:股价会涨到4.1元,11号与12号相差0.4点,12号与13号上涨

0.7点,增加了0.3点,14日继续上涨增加0.3点,就应该是4.1元。

师:点是什么意思?你最好课后请教一下股票高手,有没有其他不同意见?(没有)点击多媒体,发现14日股价上涨到3.5元。那么15日呢?

生1:继续上涨,大概到4.2元吧?

生2:下跌到3元,因为已经涨了那么多天了,该下跌了。

生3:反对,因为还没涨够,可能将继续上涨。

师:点击多媒体,15日股价下降到3元。

那么股价与跳远,买彩票所包含的数学问题相同吗?(不同)

师小结:不同生活问题所包含数学问题可能不同。

[评析:跳远比赛看的是最远的一次成绩(极值);彩票问题关注的是开出的次数(众数);股票问题关注的是股价的上涨还是下跌(发展趋势);且后两种情况还渗透了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正因为有了极值、众数、发展趋势,才能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明确生活是千变万化的,要根据不同的生活情境选择不同的统计量]

4.多媒体课件出示:

某学生语数成绩统计表

师:就根据这些信息,你认为他语数成绩哪一门好?这个问题应用什么量来判断?

生:平均分(都表示赞同)。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语文考了5次,数学考了4次,用总分不能比较,所以用平均分比较才行。

师:那么语文平均分如何求?

生1:(82+82+82+87+87)÷5 师:看得懂吗?(学生点头表示看得懂)生2:(87-82)×2÷5+82 师:看得懂吗?(没有学生表示同意)

[评析:此方法很有创造性,说明真正理解了平均数的移多补少思想]

生3:减号应改为加号。师:我们听听生2的解释好吗?

生2:因为第四、五次都是87分,比前2次每次多出5分,两次共多10分,平均分给5次,每次得2分,再加上都有的82分,所以平均分应为84分。

师:听得懂吗?(生3等少数学生表示听得懂)

那么请生3再讲一遍。

生3:再次解释,不用改加号。

师:点击多媒体,演示生2解题过程。

师:现在看得懂这种方法的举手。(大部分学生表示看得懂)

那么数学的平均分怎么求?

生1:(88-81)×2÷4+81

师:看得懂吗?与哪种方法一样?(极大部分表示看得懂)

[评析:通过交流、课件展示,学生基本掌握了用移多补少思想解决问题的解法]

生2:乘以2除以4改用直接除以2就可以了,(88-81)÷2+81(可以吗)生3:4次分数加起来除以4

生4:(81×2+88×2)÷4

生5:(81+88)×2÷4

生6:×2÷4不用,改÷2就可以了?

师:(88+81)÷2什么道理?

生6:前两次的平均分与后两次的平均分一样,所以前两次的平均分也就是这四次的平均分。

师:很了不起,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计算平均分,那么哪一门成绩好些呢?

生:数学好一些吧!

……

[评析:学生思维活跃,计算方法越来越简单。]

三、课后反思

(一)收获与体会

1.重视对统计量的选择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统计与概率,重点是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据处理意识和统计观念。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看上去“新”概念、术语比较多,会使人觉得有点“难”。但这一领域学习重点不是概念,不要求表述的统一性、规范性,应淡化术语,抓住实质,重在理解和使用统计与概率的一些基本的概念、手段和思想方法。

以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为例,这三个统计量都是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如众数的实际意义是出现频率最多的数,中位数的意义是居于分布中间的数。这些术语虽然听起来有些生疏,其实它们的内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得很紧。求出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不难,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这三个统计量的意义,并能够对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以抓住数据的不同特征,逐步形成对统计量的选择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选择,生活中哪里有确切问题告诉你要用什么量来比较判断,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分析、思考,你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因此本堂课,通过丰富的实例,渗透了让学生了解生活问题中看的数学量除了平均数以外还有极值、众数、发展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