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用音乐表达爱,感恩母亲教案

文章:用音乐表达爱,感恩母亲教案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表达爱的方式,感恩母亲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课程内容1. 情境导入老师可先请学生回想一下最近过的一些特别日子,比如母亲节、生日等等,如何表达爱,这些方式有哪些等。
引导学生意识到表达爱和感恩母亲的重要性,同时为后面的课程做铺垫。
2. 音乐活动音乐活动是本节课的重点。
2.1 学生合作创作歌曲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合作创作一首关于母亲的歌曲。
学生可以先一起收集一些词汇,如母亲的特点、爱等等,再根据所选的主题开始创作。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写一段歌词或旋律。
最终将各小组创作的部分进行整合、修改,形成一首完整的歌曲,唱给母亲们听。
2.2 音乐伴奏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儿歌或成人歌曲(如《妈妈我爱你》、《最炫民族风》等)。
挑选适合的歌曲后,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或唱歌,并尝试加入一些简单的乐器伴奏,如手拍、拍腿,增强音乐效果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现力。
3. 教学反馈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可以用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表达爱的重要性等,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和创造力等能力。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等,以便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亮点1. 音乐与爱的结合本节课程将音乐和爱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表达爱的意识。
2. 学生参与度高本课程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和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3. 非结构性教学本节课程使用非结构化方式教授,既寓教于乐,又使学生在玩乐中感受、学习、体验。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好学生将要进行合作创作的歌曲、其他可以用来教学的音乐和乐器等。
2. 情境导入请学生围绕“如何表达爱和感恩母亲”展开思考。
鼓励学生开放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
用民歌教育学生感恩——《悠扬民歌》教学教案

近年来,社会风气渐趋浮躁,人们往往陷入忙碌的生活与工作中,忘却了心中的感恩之情。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环境等等,都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创造了无数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如何引导青少年重拾感恩之心,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成为当今教育界的重要议题。
教育作为引导青少年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重拾感恩之心,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和尝试的方向。
在这方面,音乐教育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民歌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瑰宝,更是让学生在乐曲中领略历史的印记和感受山水的情怀。
在民歌教育方面,《悠扬民歌》教学教案成为了备受教育界关注的精品教学教案。
这套教材将民歌作为教学内容,以情景剧、合唱、弹唱、赏析、创作为主要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会感恩与回报。
教学教案的第一部分为学习情景剧。
学生们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演绎不同故事情节,了解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民歌。
故事内容通常以某个小地方的耕作、渔色、风景为背景,让学生了解民歌的传承和历史渊源。
第二部分为民歌合唱。
教学教案自带音乐伴奏,学生们跟着伴奏一起合唱,讲究的是一种合作和协调的精神,在和声歌唱中品尝民歌的清新和优美。
第三部分为弹唱。
教学教案特别强调了吉他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乐器演奏的方式来了解民歌,并培养一定的音乐爱好和气质。
第四部分是赏析。
老师会选取几首经典的民歌,让学生一起欣赏,并解读歌曲中的人文、地理和历史背景。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还能够让他们在音乐中品尝人文的精神和文化的价值。
一部分则是创作。
学生们可以选定某一地方或场景,自行创作民歌,并与同班同学一起演唱和表演。
创作内容可以包括景色、人物、故事等等,创作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提高音乐素养,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这套教学教案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民歌的魅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感恩之心。
也正是因为民歌教材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会有更深的感悟,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更好的理解和体验到感恩,使其成为一种内化而正常的情感。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感恩的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感恩的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感恩的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内涵,表达了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让学生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感恩之情。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感情表达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积极主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发自内心地表达感恩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感恩的心》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
2.学会用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示范演唱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感恩的意义。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2.准备歌词 sheet,方便学生跟随演唱。
3.准备教学课件,展示感恩的事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感恩的主题。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词 sheet,让学生跟随演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和节奏。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操练,反复演唱《感恩的心》。
要求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用真挚的感情表达感恩之情。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演唱水平。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相互观摩、学习。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教学课件,分享一些感恩的事例。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并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小学音乐六年级感恩的心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活动⽬的: 1、让学⽣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付出了努⼒和关爱,从⽽学会感恩:感激⽗母、感激⽼师、感激朋友、感激周围⼀切。
2、通过学习感恩教育,使学⽣们懂得“⼈要有⼀颗善良的⼼,善待周围的⼈,在别⼈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们⽆私的帮助,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
3、使学⽣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会感恩。
活动过程: ⼀、引⼊ 中队长主持⼈:亲爱的同学,⼤家好!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我们滋润着真情的⾬露成长。
鲜花感恩阳光⾬露,苍鹰感恩长空,⾼⼭感恩⼤地,我们感恩⽗母、感恩⽼师、感恩朋友。
我班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那么什么是感恩教育呢?谁能说⼀说?(让学⽣⾃⼰发⾔) 2、你平常是怎样对待别⼈的? 3、别⼈是怎样对待你的? 4、说⼀说感激⽗母的什么?感激⽼师的什么?感激朋友的什么?感激周围⼀切的什么?(感激⽗母给了我们的⽣命;感激⽼师给了我们的知识;感激朋友给了我克服困难的⼒量;感激我周围的⼀切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 ⼆、学会感恩 1.感恩⽗母 班长朗读:世界上有⼀种琐碎的爱,她的名字叫母爱。
阴⾬时节,⼀把⾬伞送来了她的深情,傍晚时分,⼀杯⽜奶送来了她的关怀,琐碎之中,爱在荡漾,爱在澎湃。
世界上有 ⼀种宽容的爱,他的名字叫⽗爱。
像⾼⼭似⼤海,他包容着⼀切。
多么宽容的⽗爱,多么博⼤的襟怀。
中队长主持: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母的期望并不多,我们的⼀句问候、⼀次搀扶、⼀杯茶⽔、⼀个微笑、⼀次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满⾜了。
学习委员朗读⽂章:《给妈妈的⼀封信》。
中队长主持⼈:⽗母的点点滴滴都是情,都是爱啊!只要我们有⼀颗细腻的⼼,仔细去体会,慢慢地感受,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活在爱的海洋⾥,拥有的爱⽐天上的星星还要多。
幼儿音乐感恩有您教案

幼儿音乐感恩有您教案音乐是一门艺术,能够启发孩子的情感、刺激智力发展以及提升社交能力。
而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教学,帮助幼儿培养感恩的意识,懂得感激他人,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以下是针对该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教案名称:幼儿音乐感恩有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感激他人、珍惜所拥有的意识。
2. 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 音乐教学所需的音响设备。
2. 选取适合幼儿的节奏鲜明、易学易记的音乐曲目。
3. 准备贴有“感谢”、“谢谢”等字样的卡片。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激发感恩的意识在教室内合适的位置,挂上一张大幅的海报,海报上贴满了幼儿的照片,旁边写上“感恩有您”。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照片,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步骤二:感恩之歌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感恩歌曲,如《谢谢》。
通过音乐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和动作,使幼儿能够在歌曲中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步骤三:音乐游戏游戏一:“感恩接力”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代表,代表手持一个空篮子。
其他组员在规定时间内将纸条上写着感谢的话语放入代表的篮子中。
时间结束后,代表读出纸条上的感激内容,并表达相关的感受。
游戏二:“感恩音乐椅”将音乐椅子摆放在教室中央,当音乐响起时,幼儿在音乐伴奏中围绕着音乐椅子跳舞。
当音乐停止时,教师说出“感恩”的口号,幼儿要迅速找到最近的椅子坐下。
每轮游戏后,幼儿可以用简短的话语表达给同组其他幼儿的感谢之情。
步骤四:表演感恩剧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编排一段感恩的小剧场。
可以是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等。
幼儿们可以自由创作剧本,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总结通过音乐教学,我们引导幼儿学习感恩的重要性。
同时,他们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别人 预约心灵的春天 。在学生 阶段 , 观 、 生观 、 世界 人 价值 观都处 和进步 , 断完 善 自己 , 不 才可以体会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懂得这
于形成过程 , 这正 是进 行感恩教育 的最佳时机 。而选择什 么方式 些之后 , 教师更应 以真 心的付出来 回报学 生 , 自己最大 的努 力 , 以 进 行感恩教育 , 每个教育工作者应 当关 注 的话题 。音乐 艺术 是 最好 的工作 状态投入到音乐教育 中去。具备 了这样 的感恩心 态 , 是
锨能 力同 步 展
阅读是写作 的基础 。 好的范文就是一位好的老师。 编入教材 的
《 语文课 程标 准》 总 目 ” 在“ 标 提出 : 在发展语 言能力 的同时发 累的材料 ,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二 阶段 ) 。 展思维 能力。当前学 生作 文中表现 出的语感不强 , 语病较 多 , 叙事
作 为音乐 教师 , 要在音 乐教学 中贯 彻感 恩教育 , 先需要 明 首 地 加以引导。在适合学生学习 的歌 曲、 背景 中 , 音乐 音乐教师可 以 提炼出不少此方 面的内容 , 烛光里 的妈妈》 从《 体验父母养 育子女
感恩的心儿歌音乐教案中班

感恩的心儿歌音乐教案中班
一、教学目标
1. 使幼儿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其感恩的品质;
2. 通过儿歌音乐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感恩的心》儿歌的教学;
2. 感恩教育的引导。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幼儿理解感恩的内涵;
2. 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幼儿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1. 《感恩的心》儿歌音乐;
2. 教学用具:幼儿画、贴纸、教学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先向幼儿介绍感恩的概念,让幼儿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对他人付出的感激之情。
然后播放《感恩的心》儿歌,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感恩的情感。
2. 学唱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感恩的心》儿歌,教师可以通过分段教学的方式,让幼儿逐步掌握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3. 情感表达
教师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父母、老师、朋友等的感恩之情,可以让幼儿用画画、贴纸等形式表达感恩之情,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4. 感恩故事
教师讲述一些感恩的故事,让幼儿通过故事的情节了解感恩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的感恩意识。
5. 感恩游戏
教师设计一些感恩主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感恩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反思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幼儿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感恩的情感,通过故事和游戏,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品质。
同时,音乐教学也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以感恩的心儿歌音乐教案中班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情感的引导和激发,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会感恩,培养出一颗感恩的心。
六年级下册音乐感恩的心(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感恩的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感受感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学会歌曲《感恩的心》,并能用真挚的情感演唱。
3. 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感恩的心》。
2. 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较高音的演唱。
2. 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乐教材。
3. 钢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
3. 歌曲学唱: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4.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感恩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环节:学生代表上台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感恩的重要性。
这五个章节构成了《感恩的心》音乐教案的初步框架,后续章节将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补充。
希望这个教案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感恩主题活动,如感恩演讲、感恩信写作等,让学生以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2. 邀请家长参加感恩音乐会,让学生在父母面前演唱《感恩的心》,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歌曲演唱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情感表达。
2. 观察学生在感恩主题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感恩意识的培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演唱《感恩的心》,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2. 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演唱视频,至班级群,分享学习成果。
十、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关于感恩的歌曲、故事、演讲等视频资料。
2. 纸质资源:感恩主题的书籍、文章等。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录音等。
中班音乐教案:听我说谢谢你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听我说谢谢你》的歌词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懂得感恩、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名称:《听我说谢谢你》2. 歌曲歌词: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世界更美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听我说谢谢你》。
2.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中的感恩主题,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播放设备、歌词卡片、感恩故事书籍。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b. 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听我说谢谢你》,引导幼儿关注感恩主题。
2. 新歌教学(5分钟):a.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幼儿跟唱。
b. 教师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歌词讲解(5分钟):a. 教师借助歌词卡片,向幼儿讲解歌曲中的感恩意义。
b.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身边的感恩故事。
4. 实践活动(5分钟):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歌唱比赛,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b.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展示自己的歌唱才艺。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加深对感恩的认识。
b.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感恩教育。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歌唱能力和感恩意识的体现。
2. 家庭作业: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感恩行为的践行情况。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大班音乐感谢教案(锦集5篇)

大班音乐感谢教案(锦集5篇)教案:教学文书教案:电力术语教案:明清来华传教士和教会的案件以下是我整理的大班音乐感谢教案(锦集5篇),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大班音乐感谢教案篇11、感知理解歌曲内容,能开心的演唱歌曲,精确的唱出弱起拍。
2、通过观赏,能随乐曲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3、体验森林动物生活的自由拘束与欢乐。
能精确地唱出弱起拍。
理解歌曲完整地演唱。
(小松鼠拉提琴、小兔吹喇叭、小熊猫敲小鼓)的图片;图谱一、引起幼儿爱好1、师出示乐器图片,引导幼儿争论自己喜爱的乐器。
2、你们知道这些乐器是怎么演奏的吗?让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演一演。
师:今日,森林的小动物要开个音乐会,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看森林里有那些音乐家,他们带着什么乐器参与的。
好吗?二、完整学习歌曲1、完整观赏歌曲,感知歌词内容。
师:你听到了什么?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2、出示喧闹的森林图片关心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师:喧闹的森林里有那些音乐家,他们有什么乐器,是怎样演奏的?3、引导幼儿查看图片,老师放慢弹奏,幼儿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4、学唱歌曲《森林音乐会》第一段师:喧闹的森林里有那些音乐家,他们有什么乐器,是怎样演奏的?5、分段唱歌曲,尝试用动作表演小动物演奏乐器。
老师演唱歌曲,鼓舞幼儿随着音乐跟唱。
6、在喧闹的森林里,其次、三位音乐家又是谁?,他在演奏什么乐器?是怎么演奏这个乐器的?同上学习其次、三段。
7、老师提示并引导幼儿唱准弱起拍(练一练),完整的看图演唱歌曲。
自由练习用动作表演小动物演奏乐器,表扬仔细学习的幼儿。
这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孩子们的留意力都特别集中,都表现得很乐观兴奋,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进展的重要教育手段。
如今,提倡“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仆人。
”已成为教育工的共识。
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唱歌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唱歌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培养孩子懂得感恩:中班音乐《只要妈妈露笑脸》教案

培养孩子懂得感恩:中班音乐《只要妈妈露笑脸》教案教案简介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养。
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有社会责任心的人。
中班阶段,通过音乐教学,可以让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感恩的内涵与重要性。
《只要妈妈露笑脸》是一首可以让孩子动情地唱出自己感恩之心的歌曲,本文将介绍一份中班音乐教案,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教授这首歌曲。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感恩;2.明白为什么要感恩;3.掌握《只要妈妈露笑脸》的歌曲内容;4.发自内心地感恩父母和周围的人;5.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教学准备琴声、黑板、粉笔、讲义、歌曲CD。
教学过程第一节开场白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今天要学唱的歌曲,告诉孩子们这首歌叫做《只要妈妈露笑脸》,要让大家学会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同时,老师也告诉孩子们,这是一首感恩的歌曲,希望孩子们从中学会感恩。
第二节歌曲欣赏播放《只要妈妈露笑脸》的音乐,让孩子们静静地听着,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画出歌曲中所描述的场景。
孩子们听完后,老师可以与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了解孩子们听完歌曲的感受。
第三节学唱歌曲在孩子们还没有掌握歌曲内容之前,老师可以先进行一些技巧训练,如演唱小练习,让孩子们学会掌握音乐的节奏、韵律等基本技巧,再拼音板,帮助孩子们认识并掌握歌曲中的正文和副歌。
第四节唱歌复习在学会歌曲后,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唱几遍,让他们记住歌曲内容和情感。
老师可以逐句教唱,帮助孩子掌握歌曲的每个音符和歌词,并让他们一起演唱,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第五节感恩教育在孩子们唱完歌曲后,老师可以与孩子们谈论和感恩相关的话题,例如为什么要感恩、感恩的标准是什么、能让我们感恩的人和事情有哪些,以及应该如何表达感恩之情等等。
老师可以启发孩子的思考,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感恩这件事,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感恩的内涵与重要性。
第六节互动活动在感恩教育环节之后,可以进行一些与感恩相关的游戏和互动,如让孩子们编创属于自己的感恩故事、制作一张感恩卡片、和父母一起做一件感恩的事情等等。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听我说谢谢你》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听我说谢谢你》我设计的这节音乐课《听我说谢谢你》,旨在通过歌曲教学,让大班孩子们学会感恩、表达感谢,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歌曲《听我说谢谢你》的歌词,并能用正确的节奏演唱。
2. 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学会在生活中表达感谢。
3.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
2. 重点:歌词的记忆和感恩情感的培养。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吉他、鼓等乐器;歌词卡片;感恩卡片。
2. 学具:孩子们的乐器(如小鼓、铃铛等);歌词本;感恩本。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孩子们的热情。
教师演奏歌曲《听我说谢谢你》,让孩子们跟随节奏拍手。
2. 歌曲教学(10分钟)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让孩子们跟随乐器演奏练习。
分组进行歌曲练习,每组选一名代表演唱,其他孩子伴奏。
3. 感恩教育(5分钟)教师向孩子们讲解感恩的意义,引导他们思考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谢。
孩子们互赠感恩卡片,表达对彼此的感谢。
教师对孩子们的表现在课堂上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活动重难点1. 重难点:歌曲《听我说谢谢你》的节奏变化和音准。
2. 教师需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掌握。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练习歌曲,学会感恩,并将这种情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这节音乐课《听我说谢谢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音乐课时,我重点关注了歌曲《听我说谢谢你》的节奏变化和音准这两个方面。
这是因为在音乐教学中,节奏和音准是基础,也是孩子们在学习和演唱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感恩的心音乐教案7篇

感恩的心音乐教案7篇感恩的心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对“感恩是一种传统”“感恩让生命更精彩”两部分内容的阅读,了解中外有关感恩传统、感恩故事,懂得感恩的内涵,学会感恩。
2.搜集有关感恩的故事、诗歌等,在课外阅读中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3.将感恩之心转化为感恩行动,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报答他人对自己的爱。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感恩内容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1、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首歌,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放歌曲《感恩的心》2、师:谁听出来了,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谁想为大家读一读这首歌的歌词?找2-3名学生说一说。
二、提示课题,点明中心。
1、师:那么,什么是感恩呢,下面我们打开书41至43页的内容,认真读一读,一会我来找同学说一说。
同学们自由的朗读。
2、师:通过刚才的阅读,感恩是什么,?3、师:下面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中的内容,我相信你们会有更多新收获!4、指名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5.结合本单元所学的几篇课文,谈谈自己对感恩的理解。
例如结合《炊烟》一课,理解接受山里人热情的帮助后,感恩的心情;《新年礼物》小麦克的行为是对父亲之爱最好的报答。
三、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加深认识,丰富感受。
交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1)小组内交流。
几个同学为一组,互相传阅或口头交流。
根据材料性质,发言者可以给大家朗读,也可以讲述主要内容。
(2)全班交流。
可以选一部分同学在全班交流、发言,也可以将同学的资料分门别类,装订成册或张贴出来。
要鼓励学生有效利用《童年书架》或其他书籍,方便快捷的搜集到有关资料;更要允许学生讲述自己曾经阅读过的资料信息,如以前曾经学过的有关感恩的课文等;也可以由教师直接推荐有关阅读篇目,防止为完成作业,硬性规定所有的学生必须重新查阅资料的做法,要本着省时高效的目的,结合当地教学资源和学校实际进行,不要人为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感恩行动。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初中音乐《爱满人间》教案培养爱心与感恩之心

初中音乐《爱满人间》教案培养爱心与感恩之心培养爱心与感恩之心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人的自私、冷漠等不良情绪也越来越强烈,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和感恩的意识。
而音乐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情感表现,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心,提升他们的品德和心理素质。
本文将结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爱满人间》教案,探讨如何经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爱心。
一、音乐教育对培养感恩之心和爱心的重要性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融合了声音、节奏、旋律、和声等多种要素,共同表达人类的情感、思想、理念和文化特征。
因此,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感受人类的情感和文化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音乐还是一种能够唤起人类情感的媒介,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形成深刻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因此,借助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理解别人的感受、持有感恩之心、展示爱心等情感体验。
二、初中音乐《爱满人间教案的精髓《爱满人间》是一首歌曲,它充分借助了音乐语言,展现了爱和感恩的情感,并以身边的人和事为素材,让学生在感知美好的同时,更进一步去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恩和爱心。
因此,《爱满人间》教案的精髓在于:1、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老师可以通过学生课内展示、音乐剧表演、毕业典礼演唱、文化节展示等多种形式,来展示《爱满人间》这首歌曲,让学生形成对人文情感的认同感,并且从中获得情感上的磨合和升华。
2、配合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看到一些动人的故事,从中体会到“感恩”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并形成了关注身边,注意他人的好习惯。
3、具有感染力的歌曲情感用朴实的语言演唱,加上随和平和的音乐,学生很容易被这首歌曲所感染。
三、《爱满人间》教案的实施方式以下是教师可以对于《爱满人间》教学进行实施的方式:1、启发学生对《爱满人间》领悟学生首先要听懂这首歌曲的歌词,并形成对歌曲情感和内涵的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群众文化、课堂教学等方式,启发学生深刻领悟歌曲中的情感内涵。
中班音乐教案:听我说谢谢你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并学会歌曲《听我说谢谢你》的歌词,理解歌词中表达的感恩之情。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技巧,如音准、节奏、咬字等;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感恩的心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听我说谢谢你》,能够流畅地唱出歌词。
2. 教学难点:歌词中的一些字的发音和咬字,以及歌曲的节奏。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听我说谢谢你》的音频文件,歌词卡片,感恩卡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听我说谢谢你》,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2. 教学歌词:教师出示歌词卡片,一句一句地教幼儿唱出歌词,注意发音和咬字准确性。
3. 练习演唱:教师带领幼儿多次练习演唱,直至幼儿能够独立流畅地唱出歌曲。
4. 感恩教育:教师向幼儿讲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感恩之情,让幼儿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5. 集体合作: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演唱,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6.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表达感恩之情。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演唱过程中的发音和咬字,及时纠正错误。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心态,引导他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进度,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效果。
4. 课后,教师要关注幼儿对歌曲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园共育:教师通过家长群,向家长传达本次教学的内容和目的,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唱歌曲,强化感恩教育。
2. 制作感恩卡片:教师组织幼儿制作感恩卡片,让孩子将自己的感激之情送给家人、朋友或老师。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演唱表现等,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2. 歌曲掌握评价:通过课后家长反馈和课堂演唱抽查,了解幼儿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音乐教案初中感恩歌曲

音乐教案初中感恩歌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感恩歌曲,理解感恩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歌唱、欣赏等方式,体验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感恩歌曲的选择:《感恩的心》、《父母恩深》、《谢谢你》等。
2. 音乐知识的学习:音阶、节奏、旋律等。
3. 歌唱技巧的掌握:呼吸、发音、共鸣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事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感恩的含义,引导他们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歌曲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感恩歌曲,让学生通过歌唱,感受感恩的情感。
3. 音乐知识学习:教师教授音阶、节奏、旋律等基本音乐知识,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
4. 歌唱技巧训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呼吸、发音、共鸣等歌唱技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5. 课堂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唱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感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表达感恩之情。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通过课堂实践,观察学生的歌唱水平是否有明显提高。
2. 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观察他们是否具备感恩意识。
3. 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通过音乐知识的测试,了解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情况。
五、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歌唱水平和学习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感恩的情感。
3. 注重实践,提高学生歌唱能力。
组织丰富多样的歌唱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歌唱水平。
4.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具备感恩意识,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水平。
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学生能够学会珍惜,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用音乐传递爱与温暖。
音乐课堂教案分享:教学《感恩的心》应该注意的问题

音乐课堂教案分享:教学《感恩的心》应该注意的问题一、引言音乐课程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能够激发孩子音乐兴趣,培养音乐艺术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而教学《感恩的心》则是教育孩子感恩的重要一课,它能够使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到生活中的点滴幸福,体会到家庭、父母和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呵护,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感恩的心》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教学《感恩的心》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歌曲简介《感恩的心》是由著名音乐人卢冠廷谱曲、黄霑填词的一首经典歌曲。
它首次出现在1984年电视剧《壮志凌云》的插曲中,曲调悠扬、节奏欢快,歌词简单、明了,且富有感恩精神。
该歌曲旋律优美,深情而悠扬,歌词简单易懂,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更显得尤为珍贵和有意义。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了解感恩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和准确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人文素养,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认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了解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谈及自己的感恩心情,包括谁对他们有贡献,他们为谁感激,感谢父母、老师和同学等人等事。
2.音乐鉴赏让学生聆听《感恩的心》的音乐,感受歌曲的美妙和情感的表达。
教师可以适时暂停歌曲,并询问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心情,并与学生交流。
3.词曲分析在学习词曲前,教师可以反问学生:“怎样表达感恩的心情,怎样感恩呢?”让学生自由发挥,领悟感恩的内涵和表现方式。
教师可以说:黄霑先生的词曲,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感恩之情。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分析,例如有哪些表达感恩之情的词语?音乐上有哪些表现?4.歌曲演唱让学生根据自己感性的理解和领悟,根据音乐、歌词形成的气氛,展开自由演唱,以此剖析其表达感情之妙。
5.情感触发与总结总结和分享学生们的演唱,引导学生通过音乐,领悟感恩、表达感恩的意义和方式,进一步推进心灵成长的进程。
感恩的心音乐教案

感恩的心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培养感恩的心态;2.学习《感恩的心》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3.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提高唱歌能力;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音乐表演。
教学内容1. 感恩的重要性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先通过讲故事、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感恩的重要性。
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受到过的感恩之情,或者让他们想一想,如果没有某些人或事物,自己会怎样。
2. 学习《感恩的心》这首歌曲让学生听一遍《感恩的心》这首歌曲,让他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然后,再让他们跟着歌曲的旋律唱一遍。
接着,老师可以逐句教唱歌词,让学生跟着唱。
在教唱歌词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让他们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3. 学习唱歌的基本技巧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教授一些基本的唱歌技巧,如正确的呼吸方法、发音技巧、音高掌握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唱出歌曲的情感,提高唱歌的能力。
4. 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音乐表演在学习完歌曲后,可以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吉他、钢琴、小提琴等,配合唱歌,共同完成音乐表演。
在表演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协作,如何合理分工,如何互相配合,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故事、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感恩的重要性;2.教唱法:逐句教唱歌词,让学生跟着唱;3.示范法:老师可以示范唱歌、演奏乐器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巧;4.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共同完成音乐表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评价1.学生的唱歌能力: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唱歌能力是否有所提高;2.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是否良好;3.学生的感恩心态: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是否理解感恩的重要性,是否有感恩的心态。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同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小学音乐感恩的心教学设计

感恩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感恩心,让学生懂得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他人。
激发学生感恩教师情感,并能用优美动听声音,感恩情怀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歌曲二声部,掌握二声部歌曲演唱方法,并感受二声音乐丰富色彩。
3、通过简单手语学习,让学生体会肢体动作与演唱结合表现方式。
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都以走向成熟,但是学生心理不成熟,有时候会对我们身边人有叛逆行为,身边人正是他们感恩人,所以本单元以感恩为主题,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通过音乐作品来进展爱心教育与感恩教育更具有情感性与生动性。
3重点难点重点:唱歌曲歌曲二声部,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懂得感恩。
难点:有感情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一、导入: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曲曲名是什么乐曲给你带来怎样感受感恩心(温与温暖感动)活动2【讲授】初听歌曲1、过渡语:这首歌曲是一位失语小女孩创作,今天我们就学习“感恩心〞这首歌曲。
2、理解“感恩〞 (什么是感恩)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过别人帮助与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人,感谢上天眷顾。
一个人成长,要感谢父母恩惠,感谢国家恩惠,感谢师长恩惠,感谢群众恩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是什么人呢(教师) 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就是感恩。
承受了别人帮助与恩惠,我们给以回报就是一种美德。
活动3【讲授】再次聆听整首歌曲由几个局部组成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两个局部,第一是深情地诉说,第二局部表现了内心呼唤。
)活动4【讲授】学习歌曲学唱第一局部1.聆听歌曲,第一局部由几个乐句组成(四个乐句)2.这些乐句旋律与节奏具有怎样特点(有时平缓,有时呈波浪形,第四乐句将旋律推向高潮。
)3.跟琴轻声学唱第一局部,4.教师范唱,学生聆听比照,找出切分音位置情感变化。
5.随伴奏有感情演唱歌曲第一局部。
学唱第二局部1.聆听歌曲,第二局部情感是怎样声部有什么变化音区有怎样特点(发自内心呐喊,二声部,音区比第一局部高)2.学生随录音轻声演唱高声部,注意演唱高音时气息与音准。
大班音乐教案分享:六年级《感恩的心》教学方案

六年级《感恩的心》教学方案分享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恩的意义。
2、通过感恩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以及内涵。
二、教学准备1、学生:(1)音乐基础知识。
(2)具有基本的情感表达能力。
(3)具有基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2、师生用具:(1)音乐教师讲台。
(2)音响设备。
(3)幻灯片投影仪或白板。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孩子唱自己的小歌让孩子们编一首歌曲,歌曲的内容要表达他们自己感恩的事情,可能是家人,老师,朋友等等。
第二节:听取音乐故事引导孩子们听取音乐故事。
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老师提示孩子们思考故事中音乐的意义,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到故事的主题-感恩。
第三节:唱《感恩的心》放上教学所需的音频或视频,带领孩子们唱《感恩的心》。
第四节:唱完歌后,老师通过别的方式来巩固孩子学到的内容。
1、教师让孩子们画出自己的感恩图或写下自己的感恩日记。
2、家长也可以通过创意的方式加入到孩子们感恩的过程中。
例如:一起制作感恩卡。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我采用了整体感恩的方式,以唱歌的方式为主,让孩子们理解感恩的内涵。
在孩子们的感恩过程中,必须要让他们理解感恩的重要性,了解对他们而言的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展开感恩行动,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学习和生活中都有新的见解。
通过这次教学方案分享,希望能够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帮助他们发现更深层次的生活意义,从而拓展他们的人生梦想和发展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进行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健全的人格。
在学生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形成过程,这正是进行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机。
而选择什么方式进行感恩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的话题。
音乐艺术是一种最擅长情感表达的艺术,它对人心灵的抚慰和感化作用,是其他艺术难以取代的。
音乐教育由于其情感感染特征,可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方式。
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感恩教育功能,并有意识地将这种感恩教育观念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愉快地接受感恩观念,帮助他们培养感恩之心与健全、美好的人格。
【关键词】音乐教学感恩教育
一、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
1.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就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感恩”以及“感恩”的重要性。
小学生年龄小,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光凭音乐课堂上单纯、空洞的理论说教,那只能是徒劳无益。
因此,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情感教学中体验感恩。
体验是孩子懂得感恩的基石,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
通过歌曲中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只要把自己融入歌曲的情境之中,任何一位老师都会把歌曲唱得声情并茂。
2.在音乐教育中创设“感恩”教育的情境。
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气氛和环境。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此,课题组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陶醉,心灵得到震撼。
3.在音乐教育中开展以实践活动为主体的感恩教育。
(1)感恩教育从小事做起。
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而光说不做也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感恩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要让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爱护身边的人做起,在生活的实践中感恩。
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感恩之情,充满爱他人之心,从而学会感激父母,学会感激老师,感激社会,感激大自然,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
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
因为他们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恩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
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恩。
老师不仅赐予了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
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
要对自己的老师感恩,因为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还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
的领路人。
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
同学是孩子们心中最纯也是最真的朋友,他们不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充实。
朝夕相处,心有感激,也许从没表达。
通过活动,使同学们学会感谢同学,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感谢之情。
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不断地接受着祖国、社会、个人的关心和帮助,为此,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为他人有贡献的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感谢大自然的赐予之恩。
大自然它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富饶的土地上的各种物产给我们丰富的资源。
能过音乐教学可以教育学生爱护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保护大自然,节约能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2)结合各种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建军节……这些节日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课题组寻找相应的音乐在这些节日中教给学生。
在“教师节”为老师唱上一首节日的颂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母亲节”时,孩子给妈妈唱上一首节日的歌曲,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无不演绎着人间亲情的温暖。
二、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几点思考
1.充分发挥教师在感恩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大的,因此,学校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关于开展感恩教育的有关文件,进行感恩教育叙事案例研究,在教师专业培训中增设感恩教育的培训内容,让每位教师充分认识“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感恩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从而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2.感恩教育的引导者要多元化。
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感恩行为是孩子的榜样模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
有的家长只求付出不计回报,使得自己的孩子就学会了索取,不知道回报。
对学生的感恩教育的引导者要多元化,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社会各界人士都要提倡“感恩”,把感恩教育活动向家庭、社会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深化感恩教育,学会感恩。
总之,我们要在教学的同时,努力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加强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让他们拥有一颗阳光的心灵、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同学,从而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