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文化调研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新时期三晋地域文化小说初探的开题报告

新时期三晋地域文化小说初探的开题报告

新时期三晋地域文化小说初探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文从“三晋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于新时期三晋地域文化小说进行初步的探讨。

笔者认为,三晋地域文化小说是以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为背景,景观多为黄土高原、太行山等自然风光,反应了这一地域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现代生活。

本文旨在通过对于三晋地域文化小说的一些典型代表作的分析和解读,探究其文学价值、审美特点、审美意义等方面,并试图对于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三晋地域文化小说,山西,陕西,河南,历史文化内容: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地域文化小说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而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三晋地域文化也开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域文化,三晋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中心。

而文化的地域性,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对于三晋地域文化小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主要采用了文本分析法,通过对于文学作品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来探讨其文学价值、审美特点以及审美意义。

数据来源主要是针对三晋地域文化小说中的一些典型代表作,例如《黄河之水向东流》、《三江源》、《黄土高坡》等,通过对于这些著作的分析,来探究三晋地域文化小说的一些共性特点和独特魅力。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1.文学价值三晋地域文化小说通过对于三晋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描绘和反映,富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它们不仅仅是一些描写山河、村庄、古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作品,更是一种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学创作。

2.审美特点三晋地域文化小说的审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们注重叙事的线性,情节跌宕起伏,娓娓道来,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其次,它们通过对于华夏文明的探究,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信仰;最后,它们充分体现了三晋地区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彰显了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3.审美意义三晋地域文化小说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晋文化调研报告

晋文化调研报告

晋文化调研报告晋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晋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晋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等。

通过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普通市民的交流与访谈,我们努力获取了准确的调研数据和信息。

三、晋文化的概况晋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晋文化以山西省为中心,辐射于陕西、河南等周边省区。

晋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建筑艺术、音乐舞蹈、戏曲表演、工艺制作等多个方面。

晋文化表现在晋代文学的繁荣,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杨炯的《世说新语》等文学作品,至今仍然被广为传颂。

此外,晋文化还在建筑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如洪洞土楼、开化寺木塔等建筑遗产,展示了晋文化多样化的魅力。

四、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晋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对于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监管和修复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其次,晋文化的传承也面临一些困境,年轻一代对于晋文化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不高,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制品的市场需求也较低。

五、晋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晋文化,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大对晋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监管和修复工作,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2.加强晋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晋文化的认知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开办晋文化学习班、举办晋文化展览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3.激发年轻一代对晋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可以通过开展晋文化知识竞赛、举办晋文化创意设计比赛等方式,将晋文化融入青年人的生活。

4.促进晋文化产业的发展,挖掘晋文化的商业价值。

可以通过开设晋文化主题酒店、推出晋文化手工艺品等方式,提高晋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三晋文化的形成与传承

三晋文化的形成与传承

三晋文化的形成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中原地区,自古就是汉族文化的发源地。

除了中原地区,华夏文化还分布于从京畿、山东、河南、江苏至浙江的旧六省、甘肃、陕西、山西、安徽、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在这些地方形成并延续的文化形态,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

而对于山西、陕西和河南三省的文化,我们常称之为“三晋文化”,是一种兼容并蓄、包容万象的文化体系。

本文将从三方面分析“三晋文化”的形成过程、文化内涵以及其传承方式。

一、形成过程三晋文化的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汉族部落首领黄帝曾在山西境内纠集各部族攻占北方,开创了“中国历史正の始まり“,而夏、商、周等一系列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则为三晋文化的发展和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东周时期,晋国和魏国不断发动战争,推动着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在晋国的文化传承过程中,儒家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融合了法家、道家、兵家等多种思想。

同时,战国末年的“慎子”说和乐正之乱等社会事件,以及《论语》、《孟子》、《礼记》等文化作品的产生,都为晋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到了唐朝、宋朝时期,三晋地区的文化更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迎来了巨大的繁荣。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时期之一,在地方文化的发展中,三晋地区得到了显著的表现,诸如李白、白居易、杜牧等文化名人的涌现,为三晋文化注入了灵魂和活力。

到了宋代,三晋文化的传承仍在延续,宋代的创造性改革,使得文化、技术、商业、科学等方面都有所突破。

而晋城是当时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是中国优秀的兵器之乡,这一时期汉字的传播也在三晋地区得到了良好的实现。

二、文化内涵三晋文化作为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文化,其独特性体现在如下方面:1、儒家思想为主导,兼收并蓄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着相当的重要地位,而在三晋文化中这一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然而,三晋文化思想的复杂性,也表现在融合包容性的特点上。

三晋文化不仅积极吸纳并融合其他地域的文化,还包含了法家、道家、兵家、墨家等多种思想体系,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文化体系。

三晋文化探微0001

三晋文化探微0001

三晋传统文化探微山西一一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我认为自己有责任对我们山西的文化进行探究,只有了解了山西博大深厚的晋文化我们才有可能在其中注入时代的元素,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三晋传统文化概况华夏文化中山西地区的文化。

因该地在春秋时是晋国的所在地, 到战国时则分成韩、赵、魏3国,故称之为三晋。

当时的晋或三晋疆域都远超过山西。

后世所用的晋或三晋则指现山西省。

在山西,考发现了从17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经匼河文化、丁村文化、许家窑文化、崎峪文化,直到14000多年前的下丁川文化,成为中国旧石器时期原始文化发展的完整序列。

据历史研究认为,舜治蒲坂、禹安邑”的三都都在晋南。

因此,可以说晋是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西周时,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叔虞于唐,因国都在晋水旁,改国名为晋。

晋在周东迁、辅平王,尊王攘夷”争霸中原中对周王室继续存在和中原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地近戎狄,民族杂居,赵的胡服射骑代表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吸收与两种文化的融合。

由于晋开国时注意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促进法家的兴起。

李悝、申不害和韩非都是代表人物,对当时变法、治世、富国强兵起了重要作用。

秦统一后,封建王朝的国都西安、洛阳、开封恰好都在山西南部的外缘。

山西由于山河绕其外、高原河谷居其内,成为表里山河、称为完固”的地理形势,既可以成为王朝的重要藩屏,又可以成为乱世割据的强藩。

因地近边塞、民族杂处,亦是民族融合的熔炉。

例如北魏拓拔氏即于北部崛起,经过各族融合南下,不但促进政治上重新统一,又给华夏文化带来新的刺激。

正是这种民族融合带来佛教在三晋的发展,它为山西留下云冈石窟与五台寺庙群,成为佛教建筑、石刻、雕塑上的艺术宝库。

在经济上,山西农业发达,加上盐池、炼铁,经济十分繁荣,加上当时形势,山西成为明初时移民外迁基地与明、清两代起重要商业作用的山西帮的起源地。

山西的戏曲历史悠久,宋金的社戏、元的杂剧,明清梆子都是主要剧种,影响深远。

三晋文化·根深而叶茂的山西戏曲文化·中国北方戏曲文化的摇篮

三晋文化·根深而叶茂的山西戏曲文化·中国北方戏曲文化的摇篮

三晋文化·根深而叶茂的山西戏曲文化·中国北方戏曲文化的摇篮三晋文化·根深而叶茂的山西戏曲文化·中国北方戏曲文化的摇篮到了宋金元时代,山西地区、主要是晋南地区,由于具备有利的文化地理环境和历史悠久的乐舞文化传统,于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下,为诸种表演艺术融合为戏曲艺术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从而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北方戏曲文化的摇篮。

山西晋南地区古称河东。

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中心区域,历史文化源远而流长。

从地理位置上讲,它“东连上党,西略黄河,南通汴洛,北阻晋阳”(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天下有事争雄于河山之会者,未有不以河东为噤喉者也”(同上)。

同时,河东在地理上也为商业贸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历代商贾贩运货物的重要通道,也使各种表演艺术随着商业通道而得以广泛传播。

在宋金元时代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下,这里又是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地区。

当南宋与金对峙时,战争在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一线反复进行,而晋南地区逐渐稳定了秩序,生产得到恢复,“家给人足,仓廪有余”(《金史·世宗本纪》),“户口殷繁充实”(宇文昭《大金国志》卷一八),经济文化已经兴盛起来。

在这种条件下,戏曲艺人便结合当地的习俗,利用节假日、家寿日、社日、祭日等各种时机,走乡串户,以艺博食,并传艺授徒,在民众中广泛地传播戏曲表演艺术。

到了元代,这里又被划归中书省,属于“腹里”地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从而为促进各种艺术向前发展,推动戏曲艺术走向成熟,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

在当时,一些与戏曲文化关系密切的事业首先获得了发展,更有力地推动着晋南地区的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比如,当地遭受战争破坏的庙宇大都得到修复,并陆续重建了一批新庙宇。

这些庙宇成为戏曲演出活动的主要场所。

又如,印刷、造纸业获得高度发展。

三访三晋心得体会

三访三晋心得体会

三访三晋心得体会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地方都值得我们去探寻其背后的故事与文化。

作为一个旅行爱好者,我最近有幸前往中国山西省的太原市,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文化之旅——三访三晋。

三访三晋,是指前往山西太原、晋中和运城三个地方进行三次深入的文化考察。

这一行程对于我来说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从中真正体会到了山西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在太原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当地繁荣发展、人文历史和城市文化的融合。

“晋商文化”是太原历史悠久的象征,而今天的太原则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气息。

在逛街、用餐等方面也可看到太原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面。

晋中是一个古老而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政权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般的惬意与静谧。

晋中的独特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令我深受感染,仿佛回到了那个风景依旧的古代。

“晋商”是晋中的代表性文化元素之一。

正是晋商的作用才让这里的经济繁荣起来。

但同样,在晋中的文化里,我也发现了一些沉重的遗憾。

除了传统商业文化,晋中的文学、艺术等领域似乎还没有完全融入当代。

这令我感受到了当地文化热度不够,还有提升空间。

最后,我来到了运城,在这里我体验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风景秀丽,特别是“中国第一大劳教草原”让我印象深刻。

这里有绵延不绝的草原、悠闲的牧人、整洁的马路……让人深深地陶醉其中!总的来说,这次三访三晋的文化之旅,让我把自己融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意义和文化底蕴的世界。

这次旅行并不仅仅是一次“旅游”,而更像是一次“领悟人类文化的契机”。

在这一趟旅程中,我“走过了千山万水,看尽了繁花盛景,体悟到了最真实的生活”。

这令我深深明白:对于旅行者来说,旅途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他需要耐心的去翻阅,才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浅析三晋历史文化与艺术教案的实践效益

浅析三晋历史文化与艺术教案的实践效益

浅析三晋历史文化与艺术教案的实践效益。

一、三晋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三晋地区是中国的重要文化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三晋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先后经历了夏、商、周、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山西、陕西、河北三省的文化、历史和人文素质,体现着中国古代文明的颜色和世界文明史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

山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中尤以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文化和北方汉画的发展最为突出,闻名于世。

三晋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三晋历史文化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进行理性认识、审美体验和自我创造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发掘和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才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晋地区是中国的重要文化和艺术家园之一,坐拥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悠久的艺术传统,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无穷的源泉。

在现代艺术教育中,三晋历史文化和艺术是重要的课程内容和案例研究对象。

在艺术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入三晋历史文化和艺术元素,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国的文化和艺术遗产,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美育素养。

同时,三晋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创意设计和作品创作提供良好的参考和启示,从而提高作品的艺术品质和文化内涵。

三、三晋历史文化与艺术教案的实践效益三晋历史文化与艺术教案的实践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文化自信。

三晋历史文化与艺术教案的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国的文化和艺术遗产,增强他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2.提高审美素养。

三晋历史文化与艺术案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艺术欣赏和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素养和审美情趣。

3.激发创意思维。

三晋文化调研报告材料

三晋文化调研报告材料

调研报告院校:班级:组员:时间:消失的“话语”——关于大村古建筑调研前言:时间:地点:省市义井镇大村采用方法:通过走访当地居民进行调研地方简介:省市郊区义井镇大村,距区政府驻地13公里。

古名德裕城,后因这里泉水很多,风景甚佳,村中上港井水自平地涌出,故名漾泉,谐音而称,市因此得名。

“春色”为平定古八景之一。

明嘉靖年间,以村北寺沟古庙为界分为大、小2村。

大地处小南侧,村子较大,故名。

正文:古人言文以载道,诗以言志。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优秀文学作品静静闪耀着光辉,无声的诉着,影响着,启发着后人。

从古至今我国文人一直极其重视对古籍的整理和编订,使无数珍贵的文卷不至于在战火中散轶,但可惜的是另一部分珍贵的“文辑”却由于各种原因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它们就是古代建筑。

一、初识26日将近中午我们到达大村,村口立着个石碑,上面写着“漾泉桥”,村由于村中上港井水自平地涌出,故名漾泉,谐音而称。

日光下青砖绿树颇为古朴。

一行人根据出发时定的目标——村的古建筑进发。

根据出发前了解到的资料,大村较为出名的古建筑有:穆故居、广育祠、遏云戏楼、五龙宫。

沿着街巷边走边瞧,大村有近一千年的历史了,根据留下的大槐树可推至这里在唐朝时候就有人居住了,经历的鼎盛的唐朝,富庶的宋朝,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战乱,经历了康乾盛世也经历了抗日战争,这里的建筑就是一部活“活史书”。

一行人怀着读故事的心情走进一条小巷,巷子建筑大都相似,规整的很,但路不是很平坦,有的路段是石板路,有的路段是红砖,但因为太多人走过,红色被踏成红黑色,只能在边角上瞧出它当初的模样。

院落多是青砖砌成的院墙,嵌着刷着黑色桐油的木门,被风雨洗礼过的对联还透着淡红色,隐隐带些喜气,对联不外乎“福满人间万象新,春临大地百花放”之类的。

在秋日看去却沧桑的很。

二、被遗忘的“话语”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大成魁宅院,之前听过“魁盛号”的大名,想来这里之前也住着位商界巨贾,然而遗憾的是,大成魁早已物不是人也非了。

三晋文化调研报告

三晋文化调研报告

三晋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三晋,即山西和晋南地区,是中国的北方文化重镇之一、山西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而闻名于世。

为了深入了解三晋文化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三晋文化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三晋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2.探讨三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分析三晋文化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调研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三晋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实地调研:前往山西和晋南地区,参观博物馆、古迹和文化遗址,与当地人民进行交流。

四、调研结果1.三晋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三晋文化源于古代晋国和山西地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

在周朝时期,晋国逐渐兴盛,并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晋国的文化得到了发展和传承,对后世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晋国分裂为北方的齐国和南方的越国。

不过,晋国的文化传统仍然延续下来,并在山西地区发扬光大。

2.三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三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古代,三晋地区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之一、三晋文化的代表作品有《孟子》和《左传》等。

这些文化遗产在中国古代文化界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三晋文化中的传统思想和价值观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仁者爱人”、“天道酬勤”等。

3.三晋文化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晋文化是山西和晋南地区的精神支柱,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晋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这为当地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另外,三晋文化也激发了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促进了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三晋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晋文化是中国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三晋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晋文化对促进山西经济增长的研究

三晋文化对促进山西经济增长的研究
( 二 ) 文化 影 响 区域 技 术创 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索洛模型 、新 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以及内生 经济增长理论中均包含了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重大 ,而科 学技术 的进步是要靠优秀的文化环境来支持的。文化与科学技术进步 之间是通 过创新来架起的桥梁 。文化通过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行为方 式 与生活方式作用于人们的创新活动 。优秀的区域文化有助 于创 新和创 业 ,如温州人 的冒险 、团队协作 、重视商业交换的精神 。优 秀的区域文 化 能 激 励 着 本 地 区一 代 又 一 代 人 们 进 行 创 业 创 新 活 动 ,进 而推 动 技 术 进 步 。反 之 ,一 个 重 义 轻 利 、墨 守 成 规 、封 闭 保 守 的 区域 文 化 会 阻 碍 制 约 科学技术 的发展 ,进而抑制经济增长 。 ( 三 ) 文 化 影 响 区域 企 业 家资 本 的 形 成 正 如 生 产 函数 中所 言 影 响经 济 增 长 的要 素 之 一 企 业 家 才 能 。所 以企 业 家是一个 区域 经济 中重要 的人力 资本 。文化是经过长期 积习而成 的观 念 ,对生活在特定地 区的人们会产生耳濡 目染的影响 ,从 而形 成 了出具 有不 同文化特征 的人群 。而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特征 的人群 ,其生成企业 家 的几率是大不相 同的,这也就决定 了不 同区域经济创新 的能力是不一 样 的,经济增长 能力也是不一样 的。先进 的地 区文化能使 得区域 内的人 力资本知识 、技能水平较高 ,企业家数量也较多 ,而落后 闭塞的文化将 限制区域 内人力 资本 自 身各种知识技能 的提高 ,相应地企 业家数量也 会 较 少。同时,先进优 秀的区域 文化具有包容 、吸收的特 点 ,可 以引进 大 量 的优 秀 企业 家

山西文化调研报告

山西文化调研报告

山西文化调研报告山西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省,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被誉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

为了更好地了解山西的文化特色和发展现状,我进行了一次山西文化调研。

一、山西的历史文化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古城占地约2.25平方公里,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博物馆”。

在这里,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了解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和布局的特点,还可以欣赏到当地独特的戏曲演出。

此外,山西还有悬空寺、云冈石窟等众多的历史遗迹。

这些古迹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等不同文化元素,展现了山西历史上的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

二、山西的传统艺术山西具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山西梆子。

山西梆子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一种木偶戏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形式。

在山西的农村地区,梆子戏是人们娱乐、传统和宗教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梆子戏以其独特的音调和生动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众多观众。

此外,山西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如山西皮影、黄河大鼓等。

这些艺术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传递了山西人民的多元文化需求和审美追求。

三、山西的文化产业山西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名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文化艺术表演等多个领域。

在山西的大中城市,可以看到许多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

比如,晋祠文化商街是一个集旅游、购物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项目,通过将传统文化和商业活动相结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另外,山西还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振兴,通过引进外部投资、培育本土文化企业等方式,推动山西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还为山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

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山西正在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三晋文化调研报告

三晋文化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院校:班级:组员:时间:消失的“话语”——关于大阳泉村古建筑调研前言:时间:地点:山西省太原市义井镇大阳泉村采用方法:通过走访当地居民进行调研地方简介: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大阳泉村,距区政府驻地13公里。

古名德裕城,后因这里泉水很多,风景甚佳,村中上港井水自平地涌出,故名漾泉,谐音而称阳泉,阳泉市因此得名。

“阳泉春色”为平定古八景之一。

明嘉靖年间,以村北寺沟古庙为界分为大阳泉、小阳泉2村。

大阳泉地处小阳泉南侧,村子较大,故名。

正文:古人言文以载道,诗以言志。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优秀文学作品静静闪耀着光辉,无声的诉着,影响着,启发着后人。

从古至今我国文人一直极其重视对古籍的整理和编订,使无数珍贵的文卷不至于在战火中散轶,但可惜的是另一部分珍贵的“文辑”却由于各种原因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它们就是古代建筑。

一、初识阳泉26日将近中午我们到达大阳泉村,村口立着个石碑,上面写着“漾泉桥”,阳泉村由于村中上港井水自平地涌出,故名漾泉,谐音而称阳泉。

日光下青砖绿树颇为古朴。

一行人根据出发时定的目标——阳泉村的古建筑进发。

根据出发前了解到的资料,大阳泉村较为出名的古建筑有:张穆故居、广育祠、遏云戏楼、五龙宫。

沿着街巷边走边瞧,大阳泉村有近一千年的历史了,根据留下的大槐树可推至这里在唐朝时候就有人居住了,经历的鼎盛的唐朝,富庶的宋朝,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战乱,经历了康乾盛世也经历了抗日战争,这里的建筑就是一部活“活史书”。

一行人怀着读故事的心情走进一条小巷,巷子内建筑大都相似,规整的很,但路不是很平坦,有的路段是石板路,有的路段是红砖,但因为太多人走过,红色被踏成红黑色,只能在边角上瞧出它当初的模样。

院落多是青砖砌成的院墙,内嵌着刷着黑色桐油的木门,被风雨洗礼过的对联还透着淡红色,隐隐带些喜气,对联不外乎“福满人间万象新,春临大地百花放”之类的。

在秋日看去却沧桑的很。

二、被遗忘的“话语”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大成魁宅院,之前听过“魁盛号”的大名,想来这里之前也住着位商界巨贾,然而遗憾的是,大成魁早已物不是人也非了。

三晋历史文化与艺术教案的多元表达方式探究

三晋历史文化与艺术教案的多元表达方式探究

三晋历史文化与艺术教案的多元表达方式探究三晋地区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方,其历史文化和艺术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将三晋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教育有效地传承和推广,以及如何通过多元表达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三晋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三晋历史文化的多元表达方式三晋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其多元表达方式也是继承和弘扬三晋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晋的历史文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经典文献三晋历史文献丰富,其中《山西通志》、《晋阳志》、《晋书》、《太原志》等是学习和研究三晋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其中的典故、历史事件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三晋历史文化。

2.文物遗址三晋地区不仅有丰富的书面资料,还有大量的文物遗址,比如太原的真武庙、五台山的佛教文化以及晋城的城墙等。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文物研究,能够更加亲身地感受到三晋历史文化的魅力。

3.艺术表现形式三晋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相辅相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汉唐风骨、晋代壁画、明清民居等。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三晋历史文化和艺术。

二、三晋艺术教育的多元表达方式除了让学生了解三晋历史文化外,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注重对三晋艺术的传承和推广。

三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陶瓷、剪纸、雕刻、民间音乐等,这些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多元表达方式来进行展示和传承。

1.美术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水彩、油画、素描等艺术形式表现三晋艺术的特点。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作品来感受、了解和传承三晋艺术。

2.模拟制作模拟制作是一种更加具体的表现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制作三晋陶瓷、书法作品、剪纸等。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亲身地感受到三晋艺术的魅力,掌握艺术技能。

3.视频讲解教育工作者可以制作或收集一些三晋艺术的视频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视觉上更好地了解三晋艺术的表现形式。

三、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展望通过对三晋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多元表达方式进行探究,可以发现多元表达方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山西文化调研报告

山西文化调研报告

山西文化调研报告山西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

为了更好地了解山西的文化特点和发展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文化历史山西作为中国的一个古老省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山西有很多古建筑群,如太行山脉、五台山、云冈石窟等。

这些古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山西还有众多的历史名人,如司马迁、柳永等。

他们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二、传统文化山西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山西的传统音乐、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其中,山西梆子是山西的特色戏剧,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表演形式,让人耳目一新。

同时,山西的传统绘画也有独特的风格,以山西派、中条山派为代表,表现了山西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现代文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山西的现代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山西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山西有许多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机构,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艺术交流和展览的机会。

此外,山西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山西太原国际马拉松赛、山西国际摄影艺术展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

四、文化挖掘与传承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山西文化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山西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其次,山西的一些传统文化正逐渐被忽视和淡忘,需要加大宣传和传承力度。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山西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力度,同时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山西文化的繁荣。

总之,山西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省份,山西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有着较好的结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我们希望山西的文化能够发扬光大,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同时,也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加大对山西文化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三晋文化

三晋文化
山西剪纸 山西面塑
影响因素
1、民族融合的熔炉
三晋地区历代与强族为邻,在历史上几次气候较冷的时期(西 周、东汉、南北朝、宋、清初),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迁移, 三晋地区外来少数民族随之增多,各民族相互影响,三晋地区 就起着熔炉的作用。
2、文化的“对撞机” 晋北地区属于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圈的边缘地带, 而晋南地区则处于中原文化的中心地带,晋南 的中原文化以黄土大地般深厚而广阔的胸襟接 受外来游牧民族文化,而游牧民族也被先进的 中原文化吸引着。两种文化在三晋地区相互碰 撞。
三晋文化区的形成及其 风格特征
-08历史3班 43号 2010/5/10
一、三晋由来
《商君书· 徕民》:“秦 之所与邻者,三晋也。” 后世以三晋之地大部在 山西,故别称山西为三 晋。 战国时期的韩、赵、魏 三国三分晋国而得名。
西周叔虞等封地
春秋—晋国
战国—韩、赵、魏
二、地理位置
位于太行山与黄河中游 的峡谷之间,四周山环 水绕。整个地貌是一个 被黄土覆盖的山地型高 原,高原内部起伏不平。 其东靠太行山山脉,西 有吕梁山,南挨黄河, 北环长城,其中由西北 向东南依次有:大同、 忻定、太原、临汾、运 城这些盆地。
三、气候&地质类型

气候:温带大陆性季 风气候
北部 四 季 分 明 中南部
夏季气温高
秋季短暂
冬季较长,寒冷干 燥
吕梁山以西
森林草原向干草原 过度的灰褐土
四、丰富多彩的三晋文化
民间艺术:炕围画、剪纸、忻州、晋南的刺绣等等
名人:荀子、韩非子、关羽、阎锡山、傅作义等等
其次、三晋地区与历史上多次成为国都的城市 相比,少受一些政权更迭的影响,人为的损失 也就少一些。(秦亡——阿房宫)

社会实践报告三晋大地

社会实践报告三晋大地

社会实践报告三晋大地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选择了前往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太原,这座位于山西的省会城市,也是晋冀蒙三省交汇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

太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作为晋商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留下了许多有关晋商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

在社会实践中,我主要参观了晋商文化博物馆和柳巷古街。

晋商文化博物馆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八府街,占地面积较大,分为七个展厅,展示了晋商的历史、成就和文化。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晋商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晋商以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商业的中流砥柱。

博物馆中的各种展品、图片和资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晋商的商业精神和智慧。

同时,博物馆还展示了晋商的家庭生活、文化传统和礼仪习俗,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晋商的独特文化。

除了晋商文化博物馆,我还参观了柳巷古街。

柳巷是太原历史上的一条重要商贸街道,如今已经修复并成为一个具有浓厚历史风情的旅游景点。

在柳巷古街,我感受到了太原传统的市井气息和浓重的历史沉淀。

古街两旁的建筑风格各异,有明清风格的木质建筑,也有现代化的店铺。

这里有古老的鞋店、纺织品店、手工艺品店等各种小店,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此外,柳巷周边还有一些著名的历史建筑如乾隆皇帝的祈年殿和柳堡,这些建筑代表了太原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太原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太原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晋冀蒙交汇区域的重要城市。

太原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尤其以晋商文化为代表。

这次实践让我更加了解了晋商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并对太原这个城市有了更多的认识。

太原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三晋文化

三晋文化

三晋文化三晋文化华夏文化中山西地区的文化。

因该地在春秋时是晋国的所在地,到战国时则分成韩、赵、魏3国,故称之为三晋。

当时的晋或三晋疆域都远超过山西。

后世所用的晋或三晋则指现山西省。

目录简介文化特点历史发展文化地位艺术的“博物馆”军事文化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简介文化特点历史发展文化地位艺术的“博物馆”军事文化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展开简介三晋文化,战国时分成韩、赵、魏3国,故称之为三晋。

当时的晋或三晋疆域都远超过山西。

后世所用三晋文化的晋或三晋则指现山西省。

西侯度文化,经匼河文化、丁村文化、许家窑文化、崎峪文化,直到14000多年前的下丁川文化,成为中国旧石器时期原始文化发展的完整序列。

晋是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民族融合带来佛教在三晋的发展,它为山西留下云冈石窟与五台寺庙群,成为佛教建筑、石刻、雕塑上的艺术宝库。

山西的戏曲历史悠久,宋金的社戏、元的杂剧,明清梆子都是主要剧种,影响深远。

另外山西的醋、黄土窑洞、民间剪纸亦都表现了三晋文化的特色。

据历史研究认为,“尧治平阳、舜治蒲坂、禹治安邑”的三都都在晋南。

因此,可以说晋是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心,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西周时,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叔虞于唐,因国都在晋水旁,改国名为晋。

晋在周东迁、辅平王,“尊王攘夷”,争霸中原中对周王室继续存在和中原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地近戎狄,民族杂居,赵的胡服射骑代表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吸收与两种文化的融合。

由于晋开国时注意“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促进法家的兴起。

李悝、申不害和韩非都是代表人物,对当时变法、治世、富国强兵起了重要作用。

秦统一后,封建王朝的国都西安、洛阳、开封恰好都在山西南部的外缘。

山西由于山河绕其外、高原河谷居其内,成为“表里山河、称为完固”的地理形势,既可以成为王朝的重要藩屏,又可以成为乱世割据的强藩。

因地近边塞、民族杂处,亦是民族融合的熔炉。

例如北魏拓跋氏即于北部崛起,经过各族融合南下,不但促进政治上重新统一,又给华夏文化带来新的刺激。

三晋文化风险评估报告

三晋文化风险评估报告

三晋文化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三晋文化是指中国山西和陕西两省地区的文化遗产,包括太原古城、平遥古城、汾阳孔庙等众多文化景点。

三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民族价值。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三晋文化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

本报告旨在对三晋文化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传承建议。

二、风险评估1. 城市化带来的现代化冲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太原和临汾等地的城市不断扩张,给三晋文化留下了一定的生态破坏和建筑空间压力。

原有的历史建筑面临着拆除、迁移或改建的风险,导致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受到影响。

2. 商业化对文化景点的冲击三晋地区的文化景点正逐渐成为商业化开发的对象。

商业化开发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可能对文化景点造成破坏。

比如,在古建筑中增加商业设施,使得原有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发生变化。

同时,商业化开发也容易导致盗掘和收藏文物的违法行为增加,文物保护形势严峻。

3. 文化传承的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三晋地区的传统文化传承逐渐面临困境。

年轻一代的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较低,文化传承面临断层的风险。

传统技艺的失传和语言方言的衰落,也对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影响。

4. 自然灾害对文化遗产的威胁三晋地区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地震、洪水和风灾等。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同时也对文化遗产造成损坏和破坏的风险。

三、保护与传承建议1. 加强法律保护政府应加强对三晋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力度,严惩破坏历史建筑和文物的违法行为,加大力度打击盗掘和非法交易。

建立健全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加强执法监管,确保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

2. 文化景点合理规划商业化开发需要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进行。

政府和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严格控制商业化程度,保持文化景点的原有特色。

在商业开发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历史建筑和文物的破坏。

3. 加强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和兴趣。

三晋民俗调研

三晋民俗调研

太原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程论文三晋民俗精华——面塑课程名称:三晋文化调研学生姓名:学生班级:学生学号:任课教师:成绩评定:二〇一六年二月三晋民俗精华——面塑摘要:面塑,俗称“捏面人”。

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关键词:面塑;捏面人;三晋文化;艺术面塑艺术的特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还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

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为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

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交口赞誉,称面塑为“中国的雕塑”。

一、面塑的起源捏面人真正始自何时已不可考。

但从新疆土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

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

”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为“果食”。

而民间对捏面人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三国孔明征伐南蛮,在渡芦江时忽遇狂风大作,机智的孔明随即以面料制成人头与牲礼模样来祭拜江神,说也奇怪,部队安然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因而从此凡执此业者均供奉孔明为祖师爷。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

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塑。

用于收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用澄粉、生粉等制成。

三晋文化对秦产生影响的原因研究论文

三晋文化对秦产生影响的原因研究论文

三晋文化对秦产生影响的原因研究论文三晋文化对秦产生影响的原因研究论文谈及三晋文化对秦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首先要明确三晋文化的含义。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类化”,是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价值经由符号这一介质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而这种实现过程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

三晋文化就是在文化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加以区域限制,具体而言,主要是指西周、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以晋国或者说是韩、赵、魏诸国为界域的中国古代地域文化,分布区域大致在今山西全境,河南的中、北部和河北的中、南部。

而对于某种文化“可以从文化要素的不同方面把文化划为三大块,即意识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意识文化通过行为文化向物质文化转变。

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三晋文化,正是通过这三方面向外传播的。

具体而言,秦晋两国在历史上渊源颇深,进入春秋时期以后,因为各自的国家利益产生了长期广泛的交流,秦晋这种交流对双方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又因为晋国较之秦国要先进许多,所以三晋文化对秦国的影响更大,其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诸多方面,甚至于秦统一六国,这在学界己有许多研究成果。

在三晋文化中,作为三晋思想文化主要内容的法家文化是无论如何也回避不了的,因为“三晋是法家学派的主要发源地,法家思想构成三晋文化思想的主体”。

而谈到秦晋之间的交流,关于法家,尤其是商鞍,自然是重中之重,学界对此研究可谓详尽。

本文另辟蹊径,着重探讨另外一个问题,即三晋文化能够对秦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

对此问题还未见有比较完整系统的论述,笔者不揣浅陋,愿作引玉之砖。

三晋文化能够对秦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其前提条件是秦晋地缘相近,彼此相邻,这较之东方的齐鲁文化和南方的楚文化,更便于双方的交流。

但这也并不造成秦必然受三晋文化的影响最大,除此之外,还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政治原因,二是族属与风俗的原因,三是相似的文化性格的原因。

一、政治原因造成秦晋广泛交流政治原因也可以概括为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院校:班级:组员:时间:消失的“话语”——关于大村古建筑调研前言:时间:地点:省市义井镇大村采用方法:通过走访当地居民进行调研地方简介:省市郊区义井镇大村,距区政府驻地13公里。

古名德裕城,后因这里泉水很多,风景甚佳,村中上港井水自平地涌出,故名漾泉,谐音而称,市因此得名。

“春色”为平定古八景之一。

明嘉靖年间,以村北寺沟古庙为界分为大、小2村。

大地处小南侧,村子较大,故名。

正文:古人言文以载道,诗以言志。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优秀文学作品静静闪耀着光辉,无声的诉着,影响着,启发着后人。

从古至今我国文人一直极其重视对古籍的整理和编订,使无数珍贵的文卷不至于在战火中散轶,但可惜的是另一部分珍贵的“文辑”却由于各种原因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它们就是古代建筑。

一、初识26日将近中午我们到达大村,村口立着个石碑,上面写着“漾泉桥”,村由于村中上港井水自平地涌出,故名漾泉,谐音而称。

日光下青砖绿树颇为古朴。

一行人根据出发时定的目标——村的古建筑进发。

根据出发前了解到的资料,大村较为出名的古建筑有:穆故居、广育祠、遏云戏楼、五龙宫。

沿着街巷边走边瞧,大村有近一千年的历史了,根据留下的大槐树可推至这里在唐朝时候就有人居住了,经历的鼎盛的唐朝,富庶的宋朝,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战乱,经历了康乾盛世也经历了抗日战争,这里的建筑就是一部活“活史书”。

一行人怀着读故事的心情走进一条小巷,巷子建筑大都相似,规整的很,但路不是很平坦,有的路段是石板路,有的路段是红砖,但因为太多人走过,红色被踏成红黑色,只能在边角上瞧出它当初的模样。

院落多是青砖砌成的院墙,嵌着刷着黑色桐油的木门,被风雨洗礼过的对联还透着淡红色,隐隐带些喜气,对联不外乎“福满人间万象新,春临大地百花放”之类的。

在秋日看去却沧桑的很。

二、被遗忘的“话语”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大成魁宅院,之前听过“魁盛号”的大名,想来这里之前也住着位商界巨贾,然而遗憾的是,大成魁早已物不是人也非了。

院落部结构有些像四合院,坐北朝南,主屋有三间,两边耳房各一间,南边的屋子太过破旧,进去发现被当成了杂物间,这屋子前摆了盆类似于金橘的植物,倒显得这宅子有些生气。

然而里面的人因流离迁徙各种原因,竟没有一位了解大成魁历史的,其中一位王姓阿姨告诉我们,这里的住户是因为房屋要拆迁,没地方住,而到这里居住,原来居住在这里,了解这里历史的老人均已谢世。

我们打开无所不知的百度,想通过无所不能的百度,了解这里主人的生平,然而竟然没有,我们带着谜题到来,又带着谜题和伤感离开。

环顾四周,青砖在风雨冲刷下显出颓败的迹象,院人和我们谈笑,而晴天朗日下没有人听得懂这古老的建筑低声诉说着这里的兴衰过往。

虽然门前挂着金色的金属牌子,上面鲜红的“大成魁宅院”的字样看起来极不容易褪色,然而这段过往,却已随着他的主人乃至整个家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三、被遗弃的“话语”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大成魁走出来,刚开始只把调研作为一项任务,觉得完成就好,可走完这一次,心理不免焦急伤感,但好奇心更重了,顺着小巷,踏着青苔,路过一家又一家黑色桶油木门,我们知道里面有很多时光的故事,在这苍穹下无声的诉说着,可我们却始终找不到那个频段。

每扇门都紧闭着,我们有些局促,不知道该不该进去,好奇,却又胆怯,我们站在青砖墙下,看到从一扇门走出一个年长的男子,我们立刻拉住他,开始询问,他很热情,带我们进他家院子里,像个微缩的四合院,比大成魁小些,他给我们介绍这是他家祖屋,我们问了些关于这宅子的故事,他告诉我们,这宅子他已知的已经传了五六代了,祖上也不是什么大人物,是个普通的晋商。

我们继续问时,他就说,哪记得那么多,他小时候,爷爷给讲过,后来他父亲记得不多,到他记得的更少了。

我们环顾四周,看到有一间屋子,在这个很有时光味道的院子里格格不入,里面的装潢是簇新的,看到很多东西还没有拆封,他介绍说,这是给儿子预备的新房,可是儿子最终买了楼房,不愿意在平房里居住,口气里有淡淡的伤感,我们问他,以后这间屋子怎么处理,他显得更伤感了,他给我们介绍隔壁那间屋子,父亲留给了三个兄弟,可是一处宅子,三个兄弟也没有办法分,最后索性大家都不住了,那间宅子就锁着。

我们隔着不甚高的青砖墙看着隔壁的屋子,屋顶上蒿草漫生,颓败的很。

他反问我们,如果我们是他,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面面相觑,站在保护文化的角度看,当然他继续住在里面,他的子女接手这间屋子,一代一代这样传下去是最好的,可这显得很不现实,受城市化工业文明的裹挟,大家追逐便利,水电网暖气便利的楼房完胜这些青砖砌成的平房。

我们看到几块红色的瓦在一抹青的砖里很是刺眼,他说这是之前的屋瓦被风吹落他买不到青色的瓦,就用红色的瓦来代替了,青色的瓦要到那些仿古建筑的建材厂里买,太麻烦,不单单是传承问题,连修缮都是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我们看着那块刺眼的红瓦,一时竟有些发愣,又是这样,历史被忘却,前途还未卜,大到大成魁,小到普通民宅,正逐渐消失在我们的世界中,而我们确觉得不痛不痒。

四、被毁的“语言”告别了那位热情的长者,我们接着我们的行程,却少了初来时的喜悦,多了几分惋惜。

我们不知道那些编辑民间文化容的工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可我们现在明白了,文化抢救工作刻不容缓。

我们路过了东古槐造纸作坊遗址,一棵大槐树静静立在那里,见证着世事变迁。

古槐树旁有石头碾槽,看介绍,古槐是唐朝的,石头碾槽是汉末的。

我们站在树边啧啧称奇,汉唐,那太过久远,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甚至连幻想的依据都没有。

看着这古槐,我们心多少有些欣慰,终于找到一个生卒年可考的了。

虽然只是棵树,只是个石槽,那也是好的。

也许千百年前,这里的造纸作坊也是极其热闹的,而今终是一抔黄土归于寂静,无证可考了。

徒留苍槐静立,磨碾无言。

我们绕过槐树,绕过这位静默的长者,约是他太过厚重,让我们都静默了。

我们继续向前走,路过了观音堂,那是个两层建筑,一层在拱桥状中间悬空,下面可以走人,旁边有一个小门,门有梯子可通往二层。

二层上供奉着观音,我们顺着窄窄的楼梯走到二层,朱门紧掩,回形纹的窗户。

有位上了年纪的妇人为我们打开了们,里面光线不甚好。

昏暗幽深,常年的香火味让空气里弥散着清香,正面是观音像,宝相庄严,慈爱的俯瞰着众生,观音像后面是元始天尊的塑像,两边的桌子上摆着罗汉图,地藏王菩萨,甚至是孔子的画像,看起来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模样。

那老妇人介绍,这里有七百多年了。

我们暗暗咋舌,这村子是在古的可以,随便一个建筑都是祖宗辈儿的。

后来才知道,原来的建筑是七百多年前的,后来被战火所毁,这是后来重建的。

还颇为年轻。

又是这样......我们除了苦笑不知道还能怎么表达我们的心情。

不是被毁就是被忘却。

被忘却的无论如何都回不来了。

被毁掉的即使后来修建的再华丽,再像,终究不是原来的模样了。

五、被铭记的“话语”过了观音阁继续走便来到了广育祠,这是大村求子的地方,寄托着当地人民原始朴素的绵延子嗣的愿望。

我们由侧门进去,在未进入主祠的时候就闻到了香火的气息,那是长时间的沉淀下来的味道,弥散在空气里,不知道是从哪里传来的,却充溢在每个角落。

北边厢东西墙两边都摆着石碑,黑色的石碑上是工整的小楷,上面刻着出资修缮广育祠的善男信女的名字。

在两边的石碑中央有一个石照壁,照壁前面就是主祠的大门。

照壁后面是两边耳房与主祠围成的空地,中央摆这个大香炉,大约是祭祀时上香的地方。

经由工作人员介绍,广裕祠位于大村古街的中央,是村里最大的庙宇,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

庙院的山门建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开间,进深四椽,前额挂广裕祠门匾,有仪门、山门两侧的钟鼓二楼与山门比例恰当,相互映衬,使广育祠外观显得威武典雅气势磅礴。

正殿修在一人高的台基上,是硬山式三开间,设有外廊,梁枋间有雀替装饰,立槛上尽施彩绘,正殿门面美轮美奂。

正殿神台上塑神像六尊,柱间又有站像两尊,正中间形如古帝古后的称“人祖爷”、“人祖奶”,两旁四尊女神分别是“送子娘娘”、“眼睛娘娘”、“豆疹娘娘”、“瘟疹娘娘”,两尊站像分别是“姥爷”、“孟相”。

正殿两侧有东西耳殿,无基座大一间,硬山结构,东耳殿把关帝像,西耳殿放三官坐像。

正殿下面是帝檐廊的东西厢房,硬山顶三开间进深一间,廊檐虽然浅,却彩绘精美。

东厢房塑太上老君和帝君神像,西厢房有财神、药王和吕祖坐像。

厢房之南有东西偏房,无门无窗,丰间见方,东偏房供瘟神,王灵官位牌,西偏房供十殿阎君位牌。

始建于元代的广育祠按现在格局来看是一座道教庙宇。

广育祠原名广胤祠,因为庙名中的胤字,犯了雍正皇帝“胤禛”的名讳。

故而改为今名。

“胤”意为后代子嗣,“育”是生育养育的意思。

都有子嗣承接的意思。

正殿供奉着的送子娘娘,姥爷也都是求子的神灵,村里又叫这庙叫“人祖庙”,又叫“大庙”。

那位工作人员还说,曾经有位道家学者说这里是道家基地。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经考证广育祠正殿供奉的男神像主神系伏羲。

是我国的人文初祖(最早的部落首领),女像主神是拈土造人的娲皇。

侍立的四位女神是帝喾的四位妻子,一曰姜源,生子楔为周始祖;二曰简狄仁,生子契,为商始祖;三曰常仪,生子挚继喾位;四曰庆都,生子尧为唐帝让位舜,四位女神均为朝代始祖。

又考证东耳殿原来供奉“嫘祖”系黄帝之妻,有教人养蚕植树之功;西耳殿原供奉八增(zha)神,是保护农耕神灵;东厢房马王殿,因为当时马对人类贡献很大,西厢房叫鬼王殿,供奉的是统领百姓祖先的东岳大帝,这是一座缅怀炎黄先祖的庙宇,因此以“祠”命名。

将它称作“人祖庙”当之无愧,说它是“人主庙”庙也有道理。

庙初修用的是“太庙”规格,(古时候“太”与“大”通用)老百姓将太庙叫做大庙也在情理之中。

若是按照原来格局安放神像,此庙是地区最高等级的“人祖庙”,他就是本地区的道教基地之一。

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环顾四周,刚进来时的好奇被震撼取代,这样一间庙宇竟然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屋檐外的瓦上有兽头的浮雕,整齐的像复制粘贴出来的,这建筑始于元代,几经修缮,庙有新有旧,新刻的石碑,新漆的匾额,古旧的基石......新旧交织有些怪异却又意外的和谐,走了怎么久,终于有一处被保留的很好了,他的历史渊源也被人们认认真真编写下来,告诉子后代,我想还有更多人会加入维护他保护他的行动中来。

相比于大成魁、那些不知名的颓败的院落,他实在幸运的多。

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口中还了解到了,广育祠对面嘒愉戏楼的情况。

在大古街中心广育祠对面又一座戏台,它与广育祠的山门、正殿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它是广育祠的一部分。

此戏台始建年代不详,按梁枋严整、斗拱硕大、装饰简单、风格古朴而论它属于元代建筑。

说到此戏台的名字,人们早已忘却,只是依地理位置称它为街上戏台。

2005年重修广育祠时,在庙发现了一通道光六年庙碑,标题是《重修嘒愉楼新建遏云楼记》碑文中有:“故有广育祠,祠之前建嘒愉楼,每春社演剧于此,然岁久楼少倾已,辛巳(1821)里人捐资重修嘒愉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