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届高三人教版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基本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总结核心知识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 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B B C(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 =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三物理一轮知识点总结摩擦力的大小:(1)静摩擦力的大小: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静摩擦力,即0≤f≤fm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
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运动条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充要条件是:具有初速度(初速度不为零)。
始终受到大小不变,方向垂直于速度方向,且在速度方向同一侧的合外力。
2.计算公式1)v(线速度)=ΔS/Δt=2πr/T=ωr=2πrn(S代表弧长,t代表时间,r代表半径,n代表转速)2)ω(角速度)=Δθ/Δt=2π/T=2πn(θ表示角度或者弧度)3)T(周期)=2πr/v=2π/ω=1/n4)n(转速)=1/T=v/2πr=ω/2π5)Fn(向心力)=mrω2=mv2/r=mr4π/T2=mr4π2n26)an(向心加速度)=rω2=v2/r=r4π2/T2=r4π2n27)vmin=√gr(过最高点时的条件)8)fmin(过最高点时的对杆的压力)=mg-(有杆支撑)9)fmax(过最低点时的对杆的拉力)=mg+(有杆)3.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v①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线速度越大,质点沿圆弧运动越快。
②定义:线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通过的弧长s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高中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1]
高中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力知识要点: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一种作用效果是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另一种作用效果是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这两句话既提示我们研究力学问题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突出相互作用双方中的主体研究方向),又指出分析或量度受力可以从形变或加速度两个方面下手,这也就成为了研究力学问题的总出发点。
二、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三、对力的概念的几点理解:1、力的物质性。
不论是直接接触物体间力的作用,还是不直接接触物体间力的作用;不论是宏观物体间力的作用,还是微观物体间力的作用,都离不开施力者,都离不开物质。
2、力的相互性。
施力者同时是受力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种性质,分别作用在相应的两个物体上。
并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3、力的矢量性。
物体受力所产生的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位置有关。
所以,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矢量平行四边形法则。
4、力的作用离不开空间和时间。
力的空间累积效应往往对应物体动能的变化;力的时间累积效应往往对应物体动量的变化。
5、在力学范围内,所谓形变是指物体形状和体积的变化。
所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速度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或方向的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四、力的种类:力的分类方法非常多,常用的有按力的性质命名;按力的效果命名;按力的本质归结。
比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等是按力的性质命名的。
张力、压力、支持力、阻力、向心力等等是按力的效果命名的。
自然界一切实在的相互作用,按本质说,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即: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
高中物理课中出现的弹力、摩擦力、分子力从本质上看都是微观粒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
核力又包括具有不同本质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五、重力:1、重力的定义一般有以下两种。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考必考重点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必修+选修)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⑵、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速度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⑵、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⑶、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2、从V—t图象中可求: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在t.轴上方.........,在t.轴下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正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负......。
⑵、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⑴、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0V)...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t=0⑵、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
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正.,在t .轴下方的位移为负........。
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⑶、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⑷、 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比较图线的斜率大小) 种类 区别(特点) 联系匀直线运动V=恒量1、匀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a=0 x = vt匀变速直线 运动 v =v 0+ata=恒量x =v 0t +at 2/2 =t V V t )(210+ =aV V t 2202- a 与V 0同向为加速a 与V 0反向为减速 补充二: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 与速度V 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 方向相同....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增大...。
⑵若a 与V 方向相反....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减小...。
高中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力知识要点: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一种作用效果是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另一种作用效果是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这两句话既提示我们研究力学问题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突出相互作用双方中的主体研究方向),又指出分析或量度受力可以从形变或加速度两个方面下手,这也就成为了研究力学问题的总出发点。
二、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三、对力的概念的几点理解:1、力的物质性。
不论是直接接触物体间力的作用,还是不直接接触物体间力的作用;不论是宏观物体间力的作用,还是微观物体间力的作用,都离不开施力者,都离不开物质。
2、力的相互性。
施力者同时是受力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种性质,分别作用在相应的两个物体上。
并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3、力的矢量性。
物体受力所产生的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位置有关。
所以,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矢量平行四边形法则。
4、力的作用离不开空间和时间。
力的空间累积效应往往对应物体动能的变化;力的时间累积效应往往对应物体动量的变化。
5、在力学范围内,所谓形变是指物体形状和体积的变化。
所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速度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或方向的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四、力的种类:力的分类方法非常多,常用的有按力的性质命名;按力的效果命名;按力的本质归结。
比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等是按力的性质命名的。
张力、压力、支持力、阻力、向心力等等是按力的效果命名的。
自然界一切实在的相互作用,按本质说,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即: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
高中物理课中出现的弹力、摩擦力、分子力从本质上看都是微观粒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
核力又包括具有不同本质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五、重力:1、重力的定义一般有以下两种。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知识点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知识点一、力和运动力和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力是引起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运动则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状态变化。
1. 力的定义和分类力是使物体产生形状变化或者改变运动状态的作用。
力的分类有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通过物体表面之间的接触传递的力,如摩擦力和压力。
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没有接触面而产生的力,如重力和电磁力。
2.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运动定律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F=ma;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任何一个物体,它受到的力和它施加给其他物体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弹力和弹簧势能弹力是弹簧或者其他弹性物体由于被拉伸或者压缩而产生的力,其大小与形变的程度成正比。
弹簧势能则是由于形变而储存的能量,可以通过运动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计算。
4. 摩擦力摩擦力是接触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前者是使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的力,后者是使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减慢或者停止的力。
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二、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的运动能量和形变能量之和,描述了物体的能量状态。
1.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动能可以通过动能定理计算,即动能的变化等于作用力乘以物体位移的积。
2.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由于物体处在重力场中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高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重力势能可以通过重力势能定理计算,即重力势能的变化等于物体高度的差乘以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 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是由于物体被拉伸或者压缩而储存的能量,与形变程度和弹簧系数有关。
弹性势能可以通过弹性势能定理计算,即弹性势能的变化等于弹簧度数的平方乘以形变的平方。
4. 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和摩擦损失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第一章直线运动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参考系。
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二、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说明(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2)一个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三、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能等状态量。
时间是指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功等过程量。
2、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3、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跟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精确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
(3)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
4、加速度:5、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是速度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即tva ∆∆=,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 与0v 同向;物体做减速运动时,a 与0v 反向。
四、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里位移都相等。
它的特点是速度时刻保持不变。
五、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即a 恒定),这种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种类:若以0v 的方向为正方向,当a >0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a <0时,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高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
在高三备战高考的过程中,熟练掌握物理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人教版高三物理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1. 力学部分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研究。
它包括了力、质量、加速度、牛顿三定律等内容。
1.1 力的概念和性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的原因,单位是牛顿(N)。
力的性质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1.2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F = ma,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互不重合。
1.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的合成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法则,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利用三角函数可将斜向力分解为水平方向力和垂直方向力。
2. 动力学部分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斜抛运动等。
2.1 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速度恒定不变,加速度为零。
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使用 v = s / t 公式。
2.2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重力加速度可近似为 9.8 m/s^2。
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计算可使用 h = (1/2)gt^2 公式。
2.3 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自由落体运动。
水平速度、竖直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使用曲线运动公式解决。
3. 能量部分能量是物体及其系统在物理变化过程中的储备和释放形式。
包括机械能、势能和动能。
3.1 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它包括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做功或外力做功等于零的情况下,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物理一轮知识点总结高中
物理一轮知识点总结高中高中物理一轮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不能视为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坐标系。
-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常见的坐标系有直线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空间直角坐标系。
4. 时间和时刻。
- 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如第3s末、第4s初。
- 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如前3s、第3s内(指2s末到3s末这1s的时间间隔)。
5. 位移和路程。
-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矢量,其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6.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7.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
-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大小、位移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
- 位移公式:x=v_0t+(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 = 2ax。
人教版高三物理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点知识点
【一】熱學(1)熱現象:與溫度有關的物理現象。
如熱脹冷縮、摩擦生熱、水結冰、濕衣服晾乾等都是熱現象。
(2)熱學的主要內容:熱傳遞、熱膨脹、物態變化、固體、液體、氣體的性質等。
(3)熱學的基本理論:由於熱現象的本質是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因此研究熱學的基本理論是分子動理論、量守恆規律。
分子的大小:分子是看不見的,怎樣能知道分子的大小呢?(1)單分子油膜法是最粗略地說明分子大小的一種方法。
(2)利用離子顯微鏡測定分子的直徑。
【二】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徑以10-10m來度量。
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①擴散: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
②擴散現象說明:A分子之間有間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則的運動。
③課本中的裝置下麵放二氧化氮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擴散被誤認為是重力作用的結果。
實驗現象:兩瓶氣體混合在一起顏色變得均勻,結論:氣體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④固、液、氣都可擴散,擴散速度與溫度有關。
⑤分子運動與物體運動要區分開:擴散、蒸發等是分子運動的結果,而飛揚的灰塵,液、氣體對流是物體運動的結果。
3、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當分子間的距離d=分子間平衡距離r,引力=斥力。
②d③d>r時,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體很難被拉斷,鋼筆寫字,膠水粘東西都是因為分子之間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當d>10r時,分子之間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計。
破鏡不能重圓的原因是:鏡塊間的距離遠大於分子之間的作用力的作用範圍,鏡子不能因分子間作用力而結合在一起。
【三】分子動理論是在堅實的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我們通過單分子油膜實驗、隧道掃描顯微鏡觀察碳原子的分佈等實驗,知道物質是由很小的分子組成的,分子大小在10-10m數量級。
我們又通過擴散現象和布朗運動等實驗知道了分子是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的。
分子動理論還告訴我們分子之間有相互作用力。
(1)演示實驗:①長玻璃管內,分別注入水和酒精,混合後總體積減小。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力学1. 牛顿三定律a. 第一定律:物体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受力平衡。
b. 第二定律:F = ma,物体所受合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
c. 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力的合成与分解a. 合力:多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结果力。
b. 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合成。
3.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a.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引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 牛顿运动定律a. 第一定律:惯性原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b. 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c.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a. 动量: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
b. 动量守恒定律:系统中物体总动量在不受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
6. 工作、能量与功a. 功: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位移与力的方向相同时的乘积。
b.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c.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7. 机械振动与波动a. 振动:物体来回周期性运动。
b. 波动: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
二、热学1. 温度与热量a. 温度: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程度的度量。
b. 热量:能量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2. 热能传递a. 热传导: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而传递热能。
b. 热对流:热能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
c. 热辐射: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
3. 热力学定律a.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b.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
4. 相变a. 固体-液体相变:熔化。
b. 液体-气体相变:汽化。
c. 固体-气体相变:升华。
5. 理想气体定律a. 法国物理学家伯努利发现的理想气体定律:PV = nRT。
三、电学1. 电荷与电场a. 电荷: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b. 电场:电荷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电力作用的物理场。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很全,很实用)
上抛运动可以简化为一个过程(匀变速过程)
速度公式:v v0 g t
1 2 h v t g t 0 2 位移公式 2 2 v v h 0 2( g )
3.万有引力定律
m1m 2 F G 2 r
A.任何两个物体间均有万有引力,但不一定可以用上式计算 B.上式的适用范围:1)质点间 或2)均匀球之间 C.G的值由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该实验体现了放大物理思想 4.卫星的发射 若发射速度<7.9km/s,做平抛运动 若发射速度=7.9km/s,刚好可以近地圆周运动,称为第一宇宙速度 最小的发射速度,最大的环绕速度 若发射速度7.9km/s<v<11.2m/s ,椭圆轨道 若发射速度=11.2km/s,刚好脱离地球的束缚,离心,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若发射速度=16.7km/s,刚好脱离太阳的束缚,离心,称为第三宇宙速度
2.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 2、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与三角形定则 3、合力大小范围︱F1 - F2︱ ≤ F ≤ F1 + F2 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 4、力的与分解:按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5、绳上的“死结”和“活结”模型 活结:绳子上拉力处处相等 死结:死结两边绳子拉力不一定相等 6、“固定杆”与“铰链杆”的模型 固定杆:杆的力方向为任意方向 铰链杆:杆的力方向只能沿杆方向
1.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1.参考系、质点
A.参考系是任意的 B.成为质点的条件 C.质点可大可小 D.理想化、不存在
2.位移、速度
A.位移、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率 B.瞬时速度、瞬时速率对应的是时刻或位置 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对应的时间的时间或距离 C.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s/t)不是平均速度(x/t)的大小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 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一.教学内容:1.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静摩擦力:0<f =f m(具体由物体运动状态决定,多为综合题中渗透摩擦力的内容,如静态平衡或物体间共同加速、减速,需要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2.竖直面圆周运动临界条件:绳子拉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条件:(或球在竖直圆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gR ,当gR绳约束:达到最高点:v≥T 拉=0 时,v=mg=F 向,杆拉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条件:(球在双轨道之间做圆周运动)杆约束:达到最高点:v≥0gRT 为支持力0<v<gRT=0mg =F 向,v=gRT 为拉力v>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相同,,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A =v BC3.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 A4.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②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 3.1km/s 。
m1 m22rF =G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5.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g' =GM/r 26.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7.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2GM rGMm mvr GM2g' = 2 r r 、v = 、 、8.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2GMm mv2r = m ω 2 2rR = m ( 2π /T ) RGMrgR gR 2 v 变小;当 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 v 1= =GM当 r 增大,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平抛运动特点:①水平方向②竖直方向③合运动④应用:闪光照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v = g △ t ,△ p = mgtxx 轴上的 2 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⑦ 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v 0 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B 点,求: S AB10.从倾角为 α的斜面上A 点以速度 122gts = v 0 t ,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
在图上标出从 A 到 B 小球落下的高度 h = 和水平射程 v 0 抛出的小球,落到倾角为 α的斜面上的B 点,此时速度与斜面成90°角,求:11.从 A 点以水平速度 S AB在图上把小球在 B 点时的速度 v 分解为水平分速度v 0 和竖直分速度 v y = g t ,可得到几何关系:gt v 0tg α,求出时间 t ,即可得到解。
12.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2 Rv213.匀速圆周周期公式: T =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 ω = 2π n 转速( n : r/s )14 水平弹簧振子为模型:对称性——在空间上以平衡位置为中心。
掌握回复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的随时间位置的变化关系。
l g2单摆周期公式: T =受迫振动频 率特 点: f = f 驱动力发生共振条件: f 驱动力 = f 固 共振的防止和应用波速公式= S/t = λf = λ/T : 波 传 播 过 程中 , 一个周期向前 传 播一个波 长 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 20℃ :340m/s 声波是纵波磁波是横波传播依赖于介质: v 固 >v 液 >v 气磁波传播不依赖于介质,真空中速度最快 磁波速度 v = c/n ( n 为折射率)波发生明显衍射条件: 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 长 小,或者相差不大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注:( 1)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2)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 3)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特征 ( 4)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要求重点掌握15.实用机械(发动机)在输出功率恒定起动时各物理量变化过程:当 F = f 时, a = 0, v 达最大值 v m → 匀速直线运动 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变化F favPFvm 不变F 不变,当 F = f , a = 0, v m →匀速直线运动。
16.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 P = mv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冲量 I = Ft :方向由 F 决定动量定理:合力对物体的冲量 ,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I 合 =△ P , Ft = mv t -mv 0动量定理注意: ①是矢量式;②研究对象为单一物体;③求合力、 动量的变化量时一定要按统一的正方向来分析。
考纲要求加强了, 要会理解、 并计算。
动量守恒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为零; ② F 内 >F 外 ;③在某一方向上的合力为零。
动量守恒的应用:核反应过程,反冲、碰撞 应用公式注意: ①设定正方向;②速度要相对同一参考系,一般都是对地的速度''m 1 v 1 m 2v 2m 1v1m 2v 2 或△ ③列方程:P 1=-△ P 217.碰撞:碰撞过程能否发生依据(遵循动量守恒及能量关系E 前 ≥ E 后 )完全弹性碰撞:钢球m 1 以速度 v 与静止的钢球 m 2 发生弹性正碰,m 1 m 1 m 2 m 22m 1 v 1 'v 1 v 2 'v 1m 1 m 2碰后速度:碰撞过程能量损失:零 完全非弹性碰撞:损= mv 2质量为 m 的弹丸以初速度 v 射入质量为 M 的冲击摆内穿击过程能量损失:E /2-( M + m )2 2v 2 /2 , mv =( m + M ) v 2, ( M + m ) v 2 /2=(M + m ) gh 1 碰撞过程能量损失: 2M 2 mvM m v 0 和 v 1 。
非完全弹性碰撞: 质量为 m 的弹丸射穿质量为 M 的冲击摆, 子弹射穿前后的速度分别为 18.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功 W = FScos α, F: 恒力( N ) S:位移( m ) α:F 、 S 间 的 夹 角 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受其它力但不做功应用公式注意:①选取零参考平面;②多个物体组成系统机械能守恒;1 21 22 2 mv 1mgh 1mv 2 mgh 2E k E p③列方程: 或摩擦力做功的特点:①摩擦力对某一物体来说,可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 ② f 静 做功机械能转移,没有内能产生;③Q = f 滑 ·Δ s ( Δs 为物体间相对距离)动能定理: 合力 对 物体做正功 ,物体的 动 能增加方法:抓过程(分析做功情况),抓状态(分析动能改变量) 注意:在复合场中或求变力做功时用得较多能量守恒:△ E 减=△ E 增 (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内能、弹性势能)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分析电热 时,通常可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的方法。
19.牛顿运动定律:运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问题是一个基本方法。
( 1)圆周运动中的应用:a.绳杆轨(管)管,竖直面上最“高、低”点, F 向 (临界条件)b.人造卫星、天体运动, F 引 = F 向 (同步卫星)c.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f 洛 = F 向( 2)处理连接体问题——隔离法、整体法( 3)超、失重, a ↓失, a ↑超(只看加速度方向)kq 1 q 2 F2r20.库仑定律:公式:条件: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 21.电场的描述:电场强度公式及适用条件:Fq E①(普适式) kQE2r ②(点电荷), r ——点电荷 Q 到该点的距离Ud E③(匀强电场), d ——两点沿电场线方向上的投影距离电场线的特点与场强的关系与电势的关系:①电场线的某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②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密处电场强度大; ③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可能相交。
④沿电场线方向电势必然降低 等势面特点: 22.电容:skd C4 平行板电容决定式:(不要求定量计算)注意:当电容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张角的大小表示电容两板间电势差 U 。
考纲新加知识点:电容器有通高频阻低频的特点或:隔直流通交流的特点 当电容在直流电路中时,特点: ①相当于断路②电容与谁并联,它的电压就是谁两端的电压③当电容器两端电压发生变化,电容器会出现充放电现象,要求会判断充、放电的电流的方向, 充、放电的电量多少。
23.电场力做功特点:①电场力做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②W qU AB③正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做正功,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做负功 ④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24.电场力公式:F qE ,正电荷受力方向沿电场线方向,负电荷受力方向逆电场线方向。
- 1925.元电荷电量: 1.6 ×10 C26.带电粒子(重力不计):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除特殊说明外不考虑重力,但质量考虑。
带电颗粒:液滴、尘埃、小球、油滴等一般不能忽略重力。
27.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电场中加速——匀变速直线 偏转——类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磁场中匀速直线运动mvqB 2 mqB RTtT2匀圆—— ,,28.磁感应强度F ILB公式: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受的力与电流和导线长度乘积之比。
方向:小磁针 N 极指向为 B 方向BS BScosB 与 S 夹角):公式:为 29.磁通量(公式意义:磁感应强度 B 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 的乘积为磁通量大小。
定义:单位面积磁感强度为 1T 的磁感线条数为 1Wb 。
单位:韦伯 Wb30.直流电流周围磁场特点:非匀强磁场,离通电直导线越远,磁场越弱。
F BIL sin, —— B 与 I 夹角31.安培力:定义:方向:左手定则: 90 时, F = BIL ①当 0时, F = 0②当公式中 L 可以表示:有效长度求闭合回路在匀强磁场所受合力:闭合回路各边所受合外力为零。
32.洛仑兹力:定义: f 洛 = qBv (三垂直) 方向:如何求形成环形电流的大小(I = q/T , T 为周期)如何定圆心?如何画轨迹?如何求粒子运动时间?(利用 洛 与 v 方向垂直的特点,做速度垂线f 或轨迹弦的垂线,交点为圆心;通过圆心角求运动时间或通过运动的弧长与速度求时间)左手定则,四指方向→正电荷运动方向。
f B ,负电荷运动反方向f⊥v,f⊥B,0 时,v∥B,f 洛=0当qvB90 时,v B ,f当洛=特点:f 洛与v 方向垂直,f 只改变v 的方向,不改变v 大小, f 洛永远不做功。
3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方向由楞次定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