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路由协议的比较
网络协议知识:MPLS协议和LDP协议的比较
![网络协议知识:MPLS协议和LDP协议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97353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4.png)
网络协议知识:MPLS协议和LDP协议的比较MPLS协议和LDP协议都是网络协议中的一种,它们的存在主要为了解决网络中的路由问题和带宽利用率问题。
本文将对MPLS协议和LDP协议进行详细对比,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优缺点。
一、MPLS协议MPLS全称“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即多协议标签交换。
它是一种用于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上提供更快速、更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的技术。
MPLS协议通过利用数据包的标签来确定其在网络中的路径,即不采用传统路由选择算法,MPLS路由器将标记转换为下一跳的标记,并把数据包推送到下一个标记相对应的接口。
标记也可以被用作QoS和流量工程的参考点。
MPLS协议的主要特点是:1、更快速的路由选择由于数据包的标签是提前配置好的,因此在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较为迅速,降低了路由选择的开销。
2、提供QoS和流量工程支持通过标记数据包,MPLS能够为不同的服务等级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和带宽控制。
3、支持VPN、TE等增值服务MPLS协议的设计初衷就是要支持VPN和TE等增值服务,因此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
二、LDP协议LDP全称“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即标签分发协议。
它是一种基于标签的VPN技术,用于在MPLS网络中分配标签。
LDP是一种点对点协议,通常在两个相邻的MPLS路由器之间建立LDP会话,并分配标签。
LD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1、自动分配标签LDP根据路由表、拓扑、服务质量需求等因素自动分配标签,免去了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标签的繁琐过程。
2、支持不同类型的路由LDP协议支持IGP、EGP、BGP等不同类型的路由协议。
3、支持标准路由和隧道路由LDP协议不仅支持标准的MPLS路由,还支持隧道路由,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
三、MPLS和LDP的比较MPLS协议和LDP协议都是基于标签的VPN技术,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1、MPLS协议是一种路由技术,而LDP协议是标签分配协议。
网络协议知识: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联系与区别
![网络协议知识: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联系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a9d11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d.png)
网络协议知识: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联系与区别网络协议知识: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联系与区别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网络协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而在众多的网络协议中,RIP协议和OSPF协议是两个比较重要的协议。
RIP协议和OSPF协议都是路由协议,但是它们的工作方式、特点和应用场景有很大的不同。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RIP协议和OSPF协议的联系与区别。
一、 RIP协议1.1 RIP协议的概述RIP协议全称为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即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算法的路由选择协议。
RIP协议的作用是通过向邻居路由器发送信息,让所有的路由器都知道整个网络的拓扑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算法,计算出到达目的网络的最短路径和距离。
1.2 RIP协议的应用场景RIP协议最初是为小型的异构网络设计的,它比较适合于网络规模比较小、拓扑结构比较简单的局域网中。
例如,一个学校或者办公环境中的网络就比较适合采用RIP协议,因为他们的网络规模比较小、节点不多、距离比较近等。
1.3 RIP协议的特点RIP协议有以下几个特点:(1)基于距离向量算法,即根据到达目标节点的距离进行路由选择。
(2)支持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但不能快速适应网络的变化。
(3)允许一个节点最多传播15个路由器的距离,一旦超过这个距离,会被视为无限大的距离。
(4)采用广播的方式来更新路由表,对网络负载造成较大的压力。
1.4 RIP协议的优缺点RIP协议的主要优点是实现简单,适用于小型网络。
但是RIP协议由于基于距离向量算法,会导致更新延迟、网络振荡等问题,无法适应大型复杂网络。
二、 OSPF协议2.1 OSPF协议的概述OSPF协议全称为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即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个基于链路状态算法的路由选择协议。
OSPF协议的作用是通过向邻居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信息,让所有的路由器都知道整个网络的状态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算法,计算出到达目的网络的最短路径和距离。
路由优先级对比
![路由优先级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cac949d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6.png)
路由优先级对⽐路由协议的优先级对于相同的⽬的地,不同的路由协议(包括静态路由)可能会发现不同的路由,但这些路由并不都是最优的。
事实上,在某⼀时刻,到某⼀⽬的地的当前路由仅能由唯⼀的路由协议来决定。
为了判断最优路由,各路由协议(包括静态路由)都被赋予了⼀个优先级,当存在多个路由信息源时,具有较⾼优先级(取值较⼩)的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将成为最优路由,并将最优路由放⼊本地路由表中。
路由器分别定义了外部优先级和内部优先级。
外部优先级是指⽤户可以⼿⼯为各路由协议配置的优先级,缺省情况下如表1所⽰。
表1 路由协议缺省时的外部优先级路由协议的外部优先级路由协议的类型Direct0OSPF10IS-IS15Static60RIP100OSPF ASE150OSPF NSSA150IBGP255EBGP255说明:其中,0表⽰直接连接的路由,255表⽰任何来⾃不可信源端的路由;数值越⼩表明优先级越⾼。
除直连路由(DIRECT)外,各种路由协议的优先级都可由⽤户⼿⼯进⾏配置。
另外,每条静态路由的优先级都可以不相同。
路由协议的内部优先级则不能被⽤户⼿⼯修改,如表2所⽰。
表2 路由协议内部优先级路由协议的类路由协议的内部优先级型Direct0OSPF10IS-IS Level-115IS-IS Level-218Static60RIP100OSPF ASE150OSPF NSSA150IBGP200EBGP20选择路由时先⽐较路由的外部优先级,当不同的路由协议配置了相同的优先级后,系统会通过内部优先级决定哪个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将成为最优路由。
例如,到达同⼀⽬的地10.1.1.0/24有两条路由可供选择,⼀条静态路由,另⼀条是OSPF路由,且这两条路由的外部优先级都被配置成5。
这时路由器系统将根据表2所⽰的内部优先级进⾏判断。
因为OSPF协议的内部优先级是10,⾼于静态路由的内部优先级60。
所以系统选择OSPF协议发现的路由作为最优路由。
常见的路由协议及工作原理
![常见的路由协议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84a4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0.png)
常见的路由协议及工作原理如下:
1. RIP路由协议:RIP协议最初是为Xerox网络系统的Xeroxparc通用协议而设计的,是Internet中常用的路由协议。
RIP采用距离向量算法,即路由器根据距离选择路由,所以也称为距离向量协议。
路由器收集所有可到达目的地的不同路径,并且保存有关到达每个目的地的最少站点数的路径信息,除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外,任何其它信息均予以丢弃。
2. OSPF路由协议:OSPF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主要应用于较大规模的网络环境中。
与RIP不同,OSPF协议通过路由设备间的链路状态交换,生成网络中所有设备的链路状态数据库。
OSPF协议使用Dijkstra的最短路径算法计算最短路径树,以得到到达目标地址的最短路径。
3. BGP路由协议:BGP协议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主要用于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交换。
BGP协议通过建立和维护相邻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并交换路由信息来更新和维护路由表。
BGP协议具有支持大规模网络、路由收敛速度快、防止路由循环等特点。
以上是常见的路由协议及工作原理,不同的路由协议适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RIP、OSPF、BGP比较
![路由协议RIP、OSPF、BGP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1068647bb68a98270fefa4d.png)
根据是否在一个自治域内部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
这里的自治域指一个具有统一管理机构、统一路由策略的网络。
自治域内部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常用的有RIP、OSPF;外部网关协议主要用于多个自治域之间的路由选择,常用的是BGP和BGP-4。
协议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信息协议:是在一个AS系统中使用地内部路由选择协议,是基于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的协议。
RIP有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它们均基于经典的距离向量路由算法,最大跳数为15跳。
RIP的算法简单,但在路径较多时收敛速度慢,广播路由信息时占用的带宽资源较多,它适用于网络拓扑结构相对简单且数据链路故障率极低的小型网络中,在大型网络中,一般不使用RIP。
RIP使用UDP数据包更新路由信息。
路由器每隔30s更新一次路由信息,如果在180s内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回应,则认为去往该路由器的路由不可用,该路由器不可到达。
如果在240s后仍未收到该路由器的应答,则把有关该路由器的路由信息从路由表中删除。
RIP具有以下特点:不同厂商的路由器可以通过RIP互联;配置简单;适用于小型网络(小于15跳);RIPv1不支持VLSM;需消耗广域网带宽;需消耗CPU、内存资源。
协议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采用链路状态路由选择技术,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算法。
路由器互相发送直接相连的链路信息和它拥有的到其它路由器的链路信息。
每个 OSPF 路由器维护相同自治系统拓扑结构的数据库。
从这个数据库里,构造出最短路径树来计算出路由表。
当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 OSPF 能迅速重新计算出路径,而只产生少量的路由协议流量。
主要优点:收敛速度快;没有跳数限制;支持服务类型选路提供负载均衡和身份认证适用环境规模庞大、环境复杂的互联网协议BGP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 )是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协议。
有类无类路由协议的区别
![有类无类路由协议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a6ff624aaea998fcc220ebc.png)
有类路由协议与无类路由协议(一)有类路由协议代表:RIPv1、IGRP <=== RIPv1和IGRP都是距离矢量有类别的路由选择协议特点:1、在发送的update包中不携带子网掩码信息2、在主类边界路由器执行自动汇总,并且该自动汇总无法人工关闭3、不支持VLSM,即同一个主网络下的子网若掩码长度不一致则会出现子网丢弃的情况主类边界路由器:如果某台Router上配置了多个网段,其中某些网段的信息必段通过某一个特定的网段向其它Router进行通告,而这个特定的网段与其它网段分属于不同的主类网络,那么这台Router就是主类边界路由器实验:图1-13分析:R1#debug ip rip*Jul 29 20:25:54.239: RIP: sending v1 update to 255.255.255.255 via Serial1/0 (10.0.0.1)*Jul 29 20:25:54.239: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Jul 29 20:25:54.239: subnet 10.0.1.0 metric 1*Jul 29 20:25:54.239: network 11.0.0.0 metric 1当RIP把R1的路由表中的条目封装到update包中,并且从S1/0接口发出去时RIP要对路由表中的条目进行筛选汇总,此筛选汇总的规则如下:检查条目是否与发送端口属于同一主网1).若否,则该条目自动被汇总成主类网络,然后封装到update包中(不带掩码)2).若是,继续检查条目是否与发送接口的掩码长度一致a.是,发送该条目(不汇总,不带掩码)b.否,直接忽略R2# debug ip rip*Jul 29 20:27:31.151: RIP: received v1 update from 10.0.0.1 on Serial1/1*Jul 29 20:27:31.151: 10.0.1.0 in 1 hops*Jul 29 20:27:31.155: 11.0.0.0 in 1 hopsR2#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10.0.0.0/24 is subnetted, 2 subnetsC 10.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R 10.0.1.0 [120/1] via 10.0.0.1, 00:00:08, Serial1/1R 11.0.0.0/8 [120/1] via 10.0.0.1, 00:00:08, Serial1/1可以看到R2己经通过RIPv1从R1哪里学习到了两条路由条目,并且还有掩码,该掩码信息是如何产生的?当R2接受到从R1哪里传来的两条路由更新(这两条路由更新是不携带子网掩码这点已经毋庸置疑)并把它放到路由表中之前要做一些处理,该处理的规则如下:将接收到的路由条目和接收接口的网络地址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处于同一主网络1).处于同一主网络,直接将接收接口的掩码赋予该条目2).不处于同一主类网络,首先查看路由表中是否存在该主网络的任一子网a .不存在,赋予该条目一个有类掩码,同时写入路由表b.存在,忽略该路由条目,直接丢弃R2#debug ip rip*Jul 29 21:21:53.771: RIP: sending v1 update to 255.255.255.255 via Serial1/0 (172.16.0.1)*Jul 29 21:21:53.771: RIP: build update entries*Jul 29 21:21:53.771: network 10.0.0.0 metric 1*Jul 29 21:21:53.775: network 11.0.0.0 metric 2R3#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R 10.0.0.0/8 [120/1] via 172.16.0.1, 00:00:25, Serial1/1R 11.0.0.0/8 [120/2] via 172.16.0.1, 00:00:25, Serial1/1R2#ping 10.0.2.1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0.0.2.1, timeout is 2 seconds: .....Success rate is 0 percent (0/5)R3#ping 10.0.2.1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0.0.2.1, timeout is 2 seconds: U.U.U R2给R3返回的目标不可达消息Success rate is 0 percent (0/5)现在我们在R2增加一个LOOPBACK 0:11.11.11.11/24R2#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10.0.0.0/24 is subnetted, 2 subnetsC 10.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R 10.0.1.0 [120/1] via 10.0.0.1, 00:00:01, Serial1/111.0.0.0/8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C 11.11.1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R 11.0.0.0/8 [120/1] via 10.0.0.1, 00:00:44, Serial1/1当R2从R1哪里接受到该路由条目时会直接丢弃,原因关于接受条目更新规则中有阐述当我们等到00:03:05时R 11.0.0.0/8 is possibly down,routing via 10.0.0.1, Serial1/1当我们等到00:04:00时直接从路由表中被删除0-30s:更新计时器31-180s:无效计时器180s-240s:保持失效计时器240s之后:刷新计时器当然我们可以直接用R2#clear ip route * 会让RIP产生触发式的更新重新计算路由表R3#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R 10.0.0.0/8 [120/1] via 172.16.0.1, 00:00:00, Serial1/1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net 11.0.0.0R3#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R 10.0.0.0/8 [120/1] via 172.16.0.1, 00:00:12, Serial1/1R 11.0.0.0/8 [120/1] via 172.16.0.1, 00:00:03, Serial1/1(二)无类路由协议代表:RIPV2 EIGRP OSPF ISIS BGPV4特点:1、在发送的update包中携带子网掩码信息2、部分无类协议(如:RIPV2 EIGRP)在主类边界路由器执行自动汇总功能是打开的,并且该自动汇总可以人工关闭3、支持VLSM,即同一个主网络下的子网若掩码长度不一致不会出现子网丢弃实验:图 1-14先shut掉R2的lo0,全局配置RIPV1,R2路由表显示如下:R2#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R 172.16.0.0/16 [120/1] via 192.168.23.2, 00:00:26, Serial1/0[120/1] via 192.168.12.1, 00:00:15, Serial1/1 <==此时R2对左右两边“半信半疑”C 192.168.2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然后,激活R2的lo0,R2路由表如下:R2#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172.16.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C 172.16.2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 <===此时R2“只信自己”C 192.168.2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接着,把RIPV1升级到V2R2#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172.16.0.0/16 is variably subnetted, 2 subnets, 2 masksC 172.16.20.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R 172.16.0.0/16 [120/1] via 192.168.23.2, 00:00:02, Serial1/0[120/1] via 192.168.12.1, 00:00:02, Serial1/1 <===此时R2“集思广益”C 192.168.2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最后,no auto-summaryR2#clear ip route *R2#sh ip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1172.16.0.0/24 is subnetted, 3 subnetsR 172.16.30.0 [120/1] via 192.168.23.2, 00:00:01, Serial1/0 C 172.16.2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R 172.16.10.0 [120/1] via 192.168.12.1, 00:00:01, Serial1/1 C 192.168.2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0此时R2“拨云见日”。
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比较
![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bab249183d049649b6658ca.png)
论文(设计)题目: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比较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比较摘要Ad Hoc网络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由于组网快速、灵活,使用方便,并且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较低,目前已经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Ad Hoc网络的这些特点也使得基于传统网络设计的路由协议都无法在Ad Hoc网络环境下正常工作,因此IETF成立了一个专门的MANET (Mobile Adhoc Networks)工作组来研究和开发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移动Ad Hoc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特点、网络体系结构和应用。
然后,基于移动Ad Hoc的网络环境,对四种典型的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比较,并重点分析改进了AODV路由协议。
[关键词] Ad Hoc 路由协议AODV路由协议比较ABSTRACTAn Ad Hoc network is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made of a group of mobile nodes with wireless transmitter-receiver sets. Because it can be easily and neatly deployed, easy to operate, and for infrastructure requirements is low, at present has already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s from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s and industry, has beca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which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oves forward.These characters of Ad Hoc networks make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traditional networks can’t be used at Ad Hoc networks. So IETF established a special MANET working group to study and develop the routing algorithm of Ad Hoc networks.First, the thesis introduces of Wireless Ad Hoc Networking, which includes basic conceptions,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networking infrastruetures, and field of application. And then, bases on MANET environment, four typical routing Protocols is compared in detail. Finally, we select AODV routing Protocol as the network layer Protocol in this Paper.[Key Words] Ad Hoc networks, Routing protocol, AODV protocol, Compare目录一、引言 (1)二、Ad Hoc网络概述 (1)(一)Ad Hoc网络的定义 (1)(二)Ad Hoc网络的特点 (2)(三)Ad Hoc网络的类型 (3)1、静止的Ad Hoc网络 (3)2、移动的Ad Hoc网络 (4)(四)无线网络与Ad Hoc网络的区别 (4)1、无线网络与Ad Hoc网络结构图示 (4)2、无线网络与Ad Hoc网络的比较 (5)(五)Ad Hoc网络的体系结构 (5)1、Ad Hoc网络节点结构 (6)2、Ad Hoc网络的协议结构 (6)(六)Ad Hoc网络的拓扑结构 (7)1、全分布式拓扑结构 (7)2、分层分布式拓扑结构 (8)三、Ad Hoc网络的路由协议概述 (11)(一)Ad Hoc网络对路由协议的设计要求和分类 (11)1、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要求 (11)2、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 (12)(二)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建立的方式分类 (12)1、表驱动路由协议 (13)2、按需路由协议 (13)3、混合式路由协议 (14)(三)Ad Hoc网络典型路由协议 (14)1、DSDV 目的序列距离矢量协议 (14)2、DSR 动态源路由协议 (15)3、AODV 按需距离矢量协议 (17)4、ZRP区域路由协议 (17)四、Ad Hoc网络路由协议比较 (18)(一)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特点及应用的比较 (19)1、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性能与特点比较 (19)2、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应用范围比较 (19)(二)Ad Hoc路由协议的比较 (20)1、先应式路由协议之间的比较 (20)2、按需路由协议之间的比较 (21)3、先应式路由协议和按需路由协议的比较 (23)4、混合路由协议与其他协议的比较 (24)五、路由协议的仿真比较 (24)(一)仿真结果分析 (25)1、数据分组传递率(Packet Delivery Ratio) (25)2、数据分组平均端到端的延时(Average End-to-End Delay) (27)3、路由开销(Routing Overhead) (29)4、三种路由协议综合比较 (30)(二)AODV协议的改进 (31)1、AODV协议路由发现中的问题 (31)2、AODV协议的改进思想 (32)六、总结与展望 (33)(一)论文总结 (33)(二)展望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6)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比较一、引言移动Ad Hoc网络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网络,是指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临时性自治系统,由于组网快速、灵活,使用方便。
网络协议知识:OSPF协议和BGP协议的联系与区别
![网络协议知识:OSPF协议和BGP协议的联系与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0701d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2.png)
网络协议知识:OSPF协议和BGP协议的联系与区别OSPF协议和BGP协议都是常见的网络协议,用于在网络中进行路由选择和通信。
虽然两种协议均用于路由控制,但两者的适用范围和功能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联系和区别两个方面探讨OSPF协议和BGP协议。
一、OSPF协议与BGP协议的联系OSPF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Protocol)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主要用于局域网内网络中的路由控制和消息传递。
该协议在同一个自治系统(AS)内部的各个路由器之间交换信息并配置路由表,以使得数据包能够在网络中传输。
BGP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EGP),主要用于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控制和通信。
BGP协议用于对互联网上的路由器进行配置,并决定在不同AS之间的流量如何流转。
两者之间最显著的联系是它们都是路由协议,并且都能够在网络中实现动态路由选择。
OSPF协议和BGP协议都具有自己的算法和规则,通过交换信息进行路由选择和配置,以保证网络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其次,两者都是基于链路状态的协议。
OSPF协议主要应用于局域网内路由器之间的通信,用于计算最短路径和维护网络拓扑结构。
BGP协议主要应用于互联网上,在不同自治系统之间进行路由选择和控制,用于决定数据流量的最佳路径和流转方式。
此外,两者都具备路由的自动发现和自动配置功能。
OSPF协议通过交换路由信息,自动配置路由器之间的路由表,可以实现全网的自适应和自学习。
BGP协议中的路由器也可以自动发现网络中的路由器,并自动配置路由表,以实现完整可用路由表。
二、OSPF协议与BGP协议的区别尽管OSPF协议和BGP协议具有一些相似的属性,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区别,如下所示:1.适用范围不同OSPF协议主要应用于局域网内路由器之间的通信,用于维护拓扑结构和选择最短路径,使数据包能够快速地传达。
BGP协议主要用于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控制和通信,用于在互联网上设定最佳路径以保证数据的按时到达。
路由协议的比较之IGRP和EIGRP
![路由协议的比较之IGRP和EIGRP](https://img.taocdn.com/s3/m/809bfe05eff9aef8941e06aa.png)
◆支持非等值路径的负载均衡。
◆因EIGIP是Cisco公司开发的专用协议,因此,当Cisco设备和其他厂商的设备互联时,不能使用EIGRP。
对于路由协议的种类,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为大家概括和总结了。现在我们主要针对两个协议再来具体分析一下,一个是IGRP网关路由协议,一个是EIGRP协议。这两个协议但从名字上面您就能想到其中的关联。
IGRP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IGRP)是Cisco公司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是一种动态的、长跨度(最大可支持255跳)的路由协议,使用度量(向量)来确定到达一个网络的最佳路由,由延时、带宽、可靠性和负载等来计算最优路由,它在同个自治系统内具有高跨度,适合复杂的网络。Cisco IOS允许路由器管理员对IGRP的网络带宽、延时、可靠性和负载进行权重设置,以影响度量的计算。
像RIP一样,IGRP使用UDP发送路由表项。每个路由器每隔90s更新一次路由信息,如果270s内没有收到某路由器的回应,则认为该路由器不可到达;如果630s内仍未收到应答,则IGRP进程将从路由表中删除该路由。
与RIP相比,IGRP的收敛时间更长,但传输路由信息所需的带宽减少,此外,IGRP的分组格式中无空白字节,从而提高了IGRP的报文效率。但IGRP为Cisco公司专有,仅限于Cisco产品。
◆减少了带宽的消耗。EIGRP不像RIP和IGRP那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交换一次路由信息,它仅当某个目的网络的路由状态改变或路由的度量发生变化时,才向邻接的EIGRP路由器发送路由更新,因此,其更新路由所需的带宽比RIP和EIGRP小得多——这种方式叫触发式(triggered)。
路由协议优先级
![路由协议优先级](https://img.taocdn.com/s3/m/c5655c4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7.png)
路由协议优先级路由协议优先级是指在路由器中,不同路由协议之间的优先级顺序。
当路由器上同时配置了多种路由协议时,路由器会根据路由协议的优先级来选择最优的路由信息进行转发。
不同的路由协议有不同的优先级,了解路由协议优先级对于网络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维护网络,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常见的路由协议包括静态路由、RIP、OSPF、EIGRP、BGP等。
这些路由协议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劣势,因此在选择路由协议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而路由协议的优先级则决定了在路由表中,哪种类型的路由信息会被优先选择和使用。
静态路由是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它的优先级最低。
因为静态路由是管理员手动配置的,所以在路由协议的优先级中排在最后。
当网络中存在多种路由信息时,静态路由往往是备用路由或者用于特定需求的路由信息。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它使用跳数作为路由选择的度量标准。
RIP的优先级较低,因为它在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收敛速度慢、不支持VLSM等。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开放式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它使用链路成本作为路由选择的度量标准。
OSPF的优先级相对较高,因为它具有快速收敛、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等优点,适用于大型复杂网络环境。
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是一种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相结合的高级路由协议,它使用带宽、延迟、可靠性和负载作为路由选择的度量标准。
EIGRP的优先级很高,因为它具有快速收敛、低带宽消耗、支持VLSM、支持路由摘要等特点,是大型企业网络的首选路由协议。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是一种自治系统间的路由协议,它用于互联网中的路由选择。
路由器协议----IGP、EGP、RIP、OSPF、BGP、MPLS
![路由器协议----IGP、EGP、RIP、OSPF、BGP、MPLS](https://img.taocdn.com/s3/m/9e7789d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40.png)
路由器协议----IGP、EGP、RIP、OSPF、BGP、MPLS1、路由控制的定义<br>1.1.IP地址与路由控制 file:///var/folders/pz/cy11_lpd5rqfs66s778032580000gn/T/51.html互联⽹是由路由器连接的⽹络组合⽽成的。
为了能让数据包正确地到达⽬标主机,路由器必须在途中进⾏正确地转发。
这种向“正确的⽅法”转发数据所进⾏的处理就叫做路由控制或路由路由器根据路由控制表(Routing Table)转发数据包。
它根据所收到的数据包中⽬标主机的IP地址与路由控制表的⽐较得出下⼀个应该接收的路由器。
因此,这个过程中路由控制表的记录⼀定要正确⽆误。
但凡出现错误,数据包就有可能⽆法到达⽬标。
1.2.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是谁⼜是怎样制作和管理路由控制表的呢?路由控制分静态(Static Routing)和动态(Dynamic Routing)两种类型。
静态路由:事先设置好路由器和主机中并将路由信息固定的⼀种⽅法动态路由:让路由协议在运⾏过程中⾃动地设置路由控制信息的⼀种⽅法。
静态路由的设置通常是由使⽤者⼿⼯操作完成的。
缺点:1).每增加⼀个新⽹络,就需要将这个被追加的⽹络信息设置在之前所有的路由器上。
2).⼀旦某个路由器发⽣故障,基本只能由管理员⼿⼯设置以后才能恢复正常。
使⽤动态路由,管理员必须设置好路由协议,其设定过程的复杂程度与具体要设置路由协议的类型有直接关系。
如RIP就简单,⽽OSPF就复杂。
动态路由能避免静态的1,2点问题,缺点:1).路由器为能够定期相互交换必要的路由控制信息,会与相邻的路由器之间互发消息,这些互换的消息会给⽹络带来⼀定程序的负荷,特别是环路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
不管是静态路由还是动态路由,不要只使⽤其中⼀种,可以将它们组合起来使⽤。
2.路由控制范围随着IP⽹络的发展,想要对所有⽹络统⼀管理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们根据路由控制的范围使⽤IGP(Interior Gatewary Protocol:外部⽹关协议)和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关协议)两种类型的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RIPOSPFBGP比较
![路由协议RIPOSPFBGP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43d60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f.png)
路由协议RIPOSPFBGP比较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OSPF(Open ShortestPath First)和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都是常见的路由协议。
1.RIP:RIP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决策指标,将网络拓扑信息广播到所有相邻路由器,并定期更新路由表。
RIP使用UDP协议,具有较低的复杂性和易于配置的特点。
然而,RIP在网络规模大、链路质量差或拓扑改变频繁时表现不佳,并且最大路由数限制为15跳。
2.OSPF: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通过交换链路状态数据库来计算最短路径,并支持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
OSPF使用多区域设计,可以适应复杂的网络拓扑,并提供快速收敛和高度可靠的路由选择。
此外,OSPF支持多种类型的路由器,包括内部网关协议(IGP)和边界网关协议(EGP)路由器。
3.BGP:BGP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用于连接不同自治域(AS)之间的路由器。
BGP通过交换路由信息来实现路由选择,并具有灵活的策略控制功能。
BGP通过多个因素,如路径长度、AS路径属性和自治域关系等进行路由决策,可实现路由的灵活控制和策略实施。
由于BGP的设计目标是处理大型网络中的AS互连,因此在大规模网络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RIP、OSPF和BGP之间的比较如下:1.功能:RIP主要用于小型网络,适用于简单的网络拓扑。
OSPF适用于大规模网络,能够适应复杂的拓扑结构。
BGP用于跨自治域的路由选择。
2.路由计算算法:RIP使用跳数作为决策指标,通过广播方式更新路由表。
OSPF使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并使用链路状态数据库交换路由信息。
BGP 路由选择算法更为复杂,考虑了路径属性、自治域关系等因素。
3.路由收敛速度:RIP的收敛速度相对较慢,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OSPF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可以很快地重新计算和更新路由表。
RIPv1和RIPv2协议的区别简介 等
![RIPv1和RIPv2协议的区别简介 等](https://img.taocdn.com/s3/m/d0e6aca1284ac850ad024224.png)
RIPv1和RIPv2协议的区别简介总结RIPv1和RIPv2的区别:1.RIPv1是有类路由协议,RIPv2是无类路由协议2.RIPv1不能支持VLSM,RIPv2可以支持VLSM3.RIPv1没有认证的功能,RIPv2可以支持认证,并且有明文和MD5两种认证4.RIPv1没有手工汇总的功能,RIPv2可以在关闭自动汇总的前提下,进行手工汇总5.RIPv1是广播更新,RIPv2是组播更新,6.RIPv1对路由没有标记的功能,RIPv2可以对路由打标记(tag),用于过滤和做策略7.RIPv1发送的updata最多可以携带25条路由条目,RIPv2在有认证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携带24条路由8.RIPv1发送的updata包里面没有next-hop属性,RIPv2有next-hop属性,可以用与路由更新的重定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种在网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
RIP 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
在国家性网络中如当前的因特网,拥有很多用于整个网络的路由选择协议。
作为形成网络的每一个自治系统,都有属于自己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AS 系统,路由选择技术也不同。
作为一种内部网关协议或IGP(内部网关协议),路由选择协议应用于AS 系统。
连接AS 系统有专门的协议,其中最早的这样的协议是“EGP”(外部网关协议),目前仍然应用于因特网,这样的协议通常被视为内部AS 路由选择协议。
RIP 主要设计来利用同类技术与大小适度的网络一起工作。
因此通过速度变化不大的接线连接,RIP 比较适用于简单的校园网和区域网,但并不适用于复杂网络的情况。
RIP 2 由RIP 而来,属于RIP 协议的补充协议,主要用于扩大RIP 2 信息装载的有用信息的数量,同时增加其安全性能。
RIP 2 是一种基于UDP 的协议。
在RIP2 下,每台主机通过路由选择进程发送和接受来自UDP 端口520的数据包。
RIP 和RIP 2 主要适用于IPv4 网络,而RIPng 主要适用于IPv6 网络。
四种路由协议比较
![四种路由协议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1e4ce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5.png)
四种路由协议比较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协议的选择对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路由协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将对四种常见的路由协议进行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和适用场景。
这四种协议分别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简称DVRP)、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简称LSRP)、路径矢量路由协议(Path Vector Routing Protocol,简称PVRP)和分类广播多播路由选择(Classful Broadcasting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简称CBMRP)。
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DVRP)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是一种基于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其主要特点是每个路由器只知道到达目的地的下一跳以及到达目的地的距离。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通过周期性地向相邻的路由器发送包含路由表信息的更新消息来实现路由表的更新。
典型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有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优点:1. 路由选择简单,计算开销较小,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网络。
2. 吞吐量相对较高,占用的带宽较少。
3. 适应性强,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
缺点:1. 收敛速度慢,容易产生环路。
2. 无法适应大型网络,容易出现计数到无穷大等问题。
3. 不支持对网络负载的动态调整。
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SRP)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是一种基于图的路由选择协议,其主要特点是每个路由器都具有完整的网络拓扑信息,并通过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来计算最短路径。
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有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和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OSPFvsBGP协议对比内部与外部路由协议的比较
![OSPFvsBGP协议对比内部与外部路由协议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b2c9d5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d.png)
OSPFvsBGP协议对比内部与外部路由协议的比较首先,我要指出这是一篇关于OSPF和BGP协议的对比文章,重点比较了内部和外部路由协议的不同之处。
接下来,我会按照合适的格式来书写这篇文章。
OSPF vs BGP协议:对比内部与外部路由协议的比较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和BGP(边界网关协议)是两种常见的路由协议,它们在网络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协议进行对比,重点关注内部和外部路由协议的比较。
一、背景介绍OSPF和BGP是用于在网络中确定数据传输路径的协议。
OSPF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在本地网络内部进行路由选择;而BGP是一个外部网关协议(EGP),用于在不同自治系统(AS)之间进行路由选择。
二、内部路由协议(OSPF)作为一个内部网关协议,OSPF主要应用于企业内部网络或小型组织中。
以下是OSPF的一些特点和优势:1. 开放性:OSPF是开放的,可以在不同厂商的设备上实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
2. 路由计算:OSPF使用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算法来确定最佳路径,可以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路径计算。
3. 快速收敛:OSPF具有快速收敛的优势,它能够快速适应网络的变化并更新路由信息,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
4. 分级设计:OSPF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可以拥有独立的路由计算,从而提高整体网络的可伸缩性。
三、外部路由协议(BGP)作为一个外部网关协议,BGP更多地应用于互联网运营商之间的边界路由选择。
以下是BGP的一些特点和优势:1. 可靠性:BGP是一个高度可靠的协议,能够在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下提供稳定的路由选择。
2. 灵活性:BGP具有非常灵活的路由控制机制,使得运营商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路由策略和优先级。
3. 网络安全:BGP支持安全和认证机制,用于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不必要的路由更新。
4. 缩小规模:BGP支持路由聚合,能够将网络中的多个子网合并为一个更具可管理性的路由。
网络协议知识:OSPF协议和BGP协议的比较
![网络协议知识:OSPF协议和BGP协议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e57584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e.png)
网络协议知识:OSPF协议和BGP协议的比较OSPF协议和BGP协议是在互联网中使用的两个重要的路由协议。
这两个协议在路由选择、网络拓扑管理和路由算法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劣势。
本文将详细比较OSPF协议和BGP协议,探讨其特点及适用场景。
一、OSPF协议特点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是一种开放协议,它可以适用于IP网络中的任何规模。
OSPF协议同样采用链路状态广播算法,能够快速调整网络拓扑,迅速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OSPF协议無需预定义网络拓扑,因此网络规模变化时便于维护。
OSPF协议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1.高效的增量路由算法OSPF协议具有高效的增量路由算法,对于网络的更新,其处理性能优于RIP和EIGRP协议。
OSPF协议对提供网络更大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
2.更精细的寻路算法OSPF协议采用距离向量协议的技术,通过链路状态广播算法(LSA),计算不同网段的路径,并寻找最短路径。
同时,它也提供了路由汇总的功能,有效控制网络的泛洪。
3.灵活的路由分发和其他协议相比,OSPF协议具有更高的路由选择功能。
它允许管理员通过设定策略路由表,根据需求进行流量分配。
策略路由表可以实现选择路接口的不同策略,包括流量平衡、数据重传等功能。
二、BGP协议特点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协议是一种边界网关协议,主要用于互联网中,实现自治系统之间的互联。
BGP主要应用于ISP或大型企业的网络中。
BGP协议具有以下特点:1.自主系统和自治体的优化BGP协议是边界网关协议,主要设计用于自治系统之间的实现互联。
BGP协议通过基于自治系统的策略路由,提供了灵活性和效率,保证了自治系统的路由优化。
2.较长的收敛时间BGP协议的收敛时间较长,主要是由于BGP协议的决策过程及其属性之间的比较较复杂,通常需要花费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的时间。
而且,当网络路径变化时,BGP协议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更新并重新计算路径,因此网络在处理BGP协议时,需要耐心等待。
各种路由协议的比较
![各种路由协议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ab7523987c24028915fc333.png)
各种路由协议的比较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有类路由协议什么是无类路由协议:有类路由协议:在发送时不发送子网掩码,所以它不支持VLSM,比如RIPV1,IGRP无类路由协议:在发送是发送子网掩码,所以它支持VLSM,比如RIPV2 OSPF EGIRP IS-IS BGP 在从多路由协议中RIPV2 RIPV1 IGRP 属于距离失量路由协议,OSPF IS-IS 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至于EIGRP是高级距离失量路由协议,含有一些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特征,是混合的路由协议。
以下是一些协议的比较:1、RIPV1,RIPV2所支持的网络规模为中型,IGRP EIGRP为大型网络,而OSPF IS-IS支持极大型网络。
2、度量值(metric)RIPV1,RIPV2为跳数IGRP,EIGRP 为复合(带宽,延时,负载,可靠性,以及MTU)OSPF,IS-IS为开销(cost cost =10的八次方/带宽)3、最大跳数的限制RIPV1,RIPV2为15 跳IGRP,EIGRP为255IS-IS为1024OSPF 没有跳数限制4、只有ciso的两个私有协议IGRP和EIGRP不但支持在等价的链路上做负载均衡,还支持在不等价的链路上做负载均衡,其它的只支持在等价的链路上做负载均衡。
5、RIP依靠UDP进行传输,使用端口号520。
但IGRP,EGIRP,OSPF直接与internet层相连并分别使用IP协议号9,88,89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其相应的路由表称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
静态路由表由网络管理员在系统安装时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后由网络管理员手工修改路由表。
动态路由随网络运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路由器根据路由协议提供的功能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由此得到动态路由表。
根据路由算法,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路由协议的比较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有类路由协议什么是无类路由协议:有类路由协议:在发送时不发送子网掩码,所以它不支持VLSM,比如RIPV1,IGRP无类路由协议:在发送是发送子网掩码,所以它支持VLSM,比如RIPV2 OSPF EGIRP IS-IS BGP 在从多路由协议中RIPV2 RIPV1 IGRP 属于距离失量路由协议,OSPF IS-IS 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至于EIGRP是高级距离失量路由协议,含有一些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特征,是混合的路由协议。
以下是一些协议的比较:1、RIPV1,RIPV2所支持的网络规模为中型,IGRP EIGRP为大型网络,而OSPF IS-IS支持极大型网络。
2、度量值(metric)RIPV1,RIPV2为跳数IGRP,EIGRP 为复合(带宽,延时,负载,可靠性,以及MTU)OSPF,IS-IS为开销(cost cost =10的八次方/带宽)3、最大跳数的限制RIPV1,RIPV2为15 跳IGRP,EIGRP为255IS-IS为1024OSPF 没有跳数限制4、只有ciso的两个私有协议IGRP和EIGRP不但支持在等价的链路上做负载均衡,还支持在不等价的链路上做负载均衡,其它的只支持在等价的链路上做负载均衡。
5、RIP依靠UDP进行传输,使用端口号520。
但IGRP,EGIRP,OSPF直接与internet层相连并分别使用IP协议号9,88,89路由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其相应的路由表称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
静态路由表由网络管理员在系统安装时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后由网络管理员手工修改路由表。
动态路由随网络运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路由器根据路由协议提供的功能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由此得到动态路由表。
根据路由算法,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基于Bellman-Ford算法,主要有RIP、IGRP(IGRP为Cisco公司的私有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基于图论中非常著名的Dijkstra算法,即最短优先路径(Shortest Path First,SPF)算法,如OSPF。
在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中,路由器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而在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路由器将链路状态信息传递给在同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
根据路由器在自治系统(AS)中的位置,可将路由协议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EGP,也叫域间路由协议)。
域间路由协议有两种:外部网关协议(EGP)和边界网关协议(BGP)。
EGP是为一个简单的树型拓扑结构而设计的,在处理选路循环和设置选路策略时,具有明显的缺点,目前已被BGP代替。
EIGRP是Cisco公司的私有协议,是一种混合协议,它既有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特点,同时又继承了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优点。
各种路由协议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类型的网络。
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2 静态路由静态路由表在开始选择路由之前就被网络管理员建立,并且只能由网络管理员更改,所以只适于网络传输状态比较简单的环境。
静态路由具有以下特点:·静态路由无需进行路由交换,因此节省网络的带宽、CPU的利用率和路由器的内存。
·静态路由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在使用静态路由的网络中,所有要连到网络上的路由器都需在邻接路由器上设置其相应的路由。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有的情况下必须使用静态路由,如DDR、使用NAT技术的网络环境。
静态路由具有以下缺点:·管理者必须真正理解网络的拓扑并正确配置路由。
·网络的扩展性能差。
如果要在网络上增加一个网络,管理者必须在所有路由器上加一条路由。
·配置烦琐,特别是当需要跨越几台路由器通信时,其路由配置更为复杂。
3 动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分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两种协议各有特点,分述如下。
1. 距离向量(DV)协议距离向量指协议使用跳数或向量来确定从一个设备到另一个设备的距离。
不考虑每跳链路的速率。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不使用正常的邻居关系,用两种方法获知拓扑的改变和路由的超时:·当路由器不能直接从连接的路由器收到路由更新时;·当路由器从邻居收到一个更新,通知它网络的某个地方拓扑发生了变化。
在小型网络中(少于100个路由器,或需要更少的路由更新和计算环境),距离向量路由协议运行得相当好。
当小型网络扩展到大型网络时,该算法计算新路由的收敛速度极慢,而且在它计算的过程中,网络处于一种过渡状态,极可能发生循环并造成暂时的拥塞。
再者,当网络底层链路技术多种多样,带宽各不相同时,距离向量算法对此视而不见。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这种特性不仅造成了网络收敛的延时,而且消耗了带宽。
随着路由表的增大,需要消耗更多的CPU资源,并消耗了内存。
2. 链路状态(LS)路由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没有跳数的限制,使用“图形理论”算法或最短路径优先算法。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有更短的收敛时间、支持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和CIDR。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在直接相连的路由之间维护正常的邻居关系。
这允许路由更快收敛。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在会话期间通过交换Hello包(也叫链路状态信息)创建对等关系,这种关系加速了路由的收敛。
不像距离向量路由协议那样,更新时发送整个路由表。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只广播更新的或改变的网络拓扑,这使得更新信息更小,节省了带宽和CPU利用率。
另外,如果网络不发生变化,更新包只在特定的时间内发出(通常为30min到2h)。
3.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和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比较4 常用动态路由协议的分析4.1 RIPRIP(路由信息协议)是路由器生产商之间使用的第一个开放标准,是最广泛的路由协议,在所有IP 路由平台上都可以得到。
当使用RIP时,一台Cisco路由器可以与其他厂商的路由器连接。
RIP有两个版本:RIPv1和RIPv2,它们均基于经典的距离向量路由算法,最大跳数为15跳。
RIPv1是族类路由(Classful Routing)协议,因路由上不包括掩码信息,所以网络上的所有设备必须使用相同的子网掩码,不支持VLSM。
RIPv2可发送子网掩码信息,是非族类路由(Classless Routing)协议,支持VLSM。
RIP使用UDP数据包更新路由信息。
路由器每隔30s更新一次路由信息,如果在180s内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回应,则认为去往该路由器的路由不可用,该路由器不可到达。
如果在240s后仍未收到该路由器的应答,则把有关该路由器的路由信息从路由表中删除。
RIP具有以下特点:·不同厂商的路由器可以通过RIP互联;·配置简单;·适用于小型网络(小于15跳);· RIPv1不支持VLSM;·需消耗广域网带宽;·需消耗CPU、内存资源。
RIP的算法简单,但在路径较多时收敛速度慢,广播路由信息时占用的带宽资源较多,它适用于网络拓扑结构相对简单且数据链路故障率极低的小型网络中,在大型网络中,一般不使用RIP。
4.2 IGRP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IGRP)是Cisco公司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是一种动态的、长跨度(最大可支持255跳)的路由协议,使用度量(向量)来确定到达一个网络的最佳路由,由延时、带宽、可靠性和负载等来计算最优路由,它在同个自治系统内具有高跨度,适合复杂的网络。
Cisco IOS允许路由器管理员对IGRP的网络带宽、延时、可靠性和负载进行权重设置,以影响度量的计算。
像RIP一样,IGRP使用UDP发送路由表项。
每个路由器每隔90s更新一次路由信息,如果270s 内没有收到某路由器的回应,则认为该路由器不可到达;如果630s内仍未收到应答,则IGRP进程将从路由表中删除该路由。
与RIP相比,IGRP的收敛时间更长,但传输路由信息所需的带宽减少,此外,IGRP的分组格式中无空白字节,从而提高了IGRP的报文效率。
但IGRP为Cisco公司专有,仅限于Cisco产品。
4.3 EIGRP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需求的增长,原来的IGRP已显得力不从心,于是,Cisco公司又开发了增强的IGRP,即EIGRP。
EIGRP使用与IGRP相同的路由算法,但它集成了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和距离向量路由协议的长处,同时加入散播更新算法(DUAL)。
EIGRP具有如下特点:·快速收敛。
快速收敛是因为使用了散播更新算法,通过在路由表中备份路由而实现,也就是到达目的网络的最小开销和次最小开销(也叫适宜后继,feasible successor)路由都被保存在路由表中,当最小开销的路由不可用时,快速切换到次最小开销路由上,从而达到快速收敛的目的。
·减少了带宽的消耗。
EIGRP不像RIP和IGRP那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交换一次路由信息,它仅当某个目的网络的路由状态改变或路由的度量发生变化时,才向邻接的EIGRP路由器发送路由更新,因此,其更新路由所需的带宽比RIP和EIGRP小得多——这种方式叫触发式(triggered)。
·增大网络规模。
对于RIP,其网络最大只能是15跳(hop),而EIGRP最大可支持255跳(hop)。
·减少路由器CPU的利用。
路由更新仅被发送到需要知道状态改变的邻接路由器,由于使用了增量更新,EIGRP比IGRP使用更少的CPU。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
· IGRP和EIGRP可自动移植。
IGRP路由可自动重新分发到EIGRP中,EIGRP也可将路由自动重新分发到IGRP中。
如果愿意,也可以关掉路由的重分发。
· EIGRP支持三种可路由的协议(IP、IPX、AppleTalk)。
·支持非等值路径的负载均衡。
·因EIGIP是Cisco公司开发的专用协议,因此,当Cisco设备和其他厂商的设备互联时,不能使用EIGRP4.4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协议是一种为IP网络开发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由IETF开发并推荐使用。
OSPF协议由三个子协议组成:Hello协议、交换协议和扩散协议。
其中Hello协议负责检查链路是否可用,并完成指定路由器及备份指定路由器;交换协议完成“主”、“从”路由器的指定并交换各自的路由数据库信息;扩散协议完成各路由器中路由数据库的同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