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校中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高校中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

摘要:培养具有共产主义坚定理想的先进青年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根据新的形势发展要求, 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思路,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大学生入党工作的不断加强和高校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多,做好高校中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使学生们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对于保持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一、在高校中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高校中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和谐校园氛围的迫切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党的教育方针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完成好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必须把在思想上引导、培养和教育青年学生放在首位。同时,加强和改进高校中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有利于营造健康和谐、积极上进的校园氛围,促进高校学生成长成才。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中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和不断成长的重要保证。

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学生党员,始终保持和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大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高校学生党组织切实成为凝聚优秀大学生的核心,有助于更多大学生思想进步。如果大学生都以党员为榜样,以加入共产党为荣,就会自觉投入到党的伟大事业中去,成为党的事业的强大后备军。

二、当前高校中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多样,考察方式单一

目前在大学校园中,广大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的主流较好,但在入党动机上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和需要加以引导的问题:一些认为,入党可以增加自己今后的就业砝码;一些认为,入党是先进和荣誉的象征,不申请入党就是不进步;还有一些,因为家人或同学的推动申请入党。然而,献身共产主义事业,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才是正确的入党动机。

(二)重视组织发展,忽视教育管理

目前高校对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前期培养相对较为重视,但对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弱化状态。部分高校党组织往往较为注重组织发展前的培养和教育,而忽视了入党后的考察与管理,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计划。如对发展成为预备党员之后的再学习、再提高,投入时间和精力等都显现出不足。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我院学生和学生党员人数急剧增加,导致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量的增加。而发展学生党员和发展后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主

要落在辅导员老师身上,而他们又把组织工作的重点放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上,再加上这些人的日常工作本来就比较繁杂,常常无暇把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做细做实。

三、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模式

以基层支部建设为重点,立足实际,常抓不懈,努力实现高年级学生支部建在班上,形成”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格局。学生党支部要根据青年学生党员党龄短、正式党员少、预备党员多的特点,丰富支部活动内容,切实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二)加强学生党员发展连续性,处理好三个阶段的三组关系

一是,做好新生入党教育,建立高质量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新生入学开始,进行全员系列党课培训,宣讲”大学生为什么要入党”、”怎样申请入党”等基本知识,提高高校新生的思想觉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同时,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这一阶段,坚持标准,严格执行”合格一个,推荐一个”。

二是,做好预备期党员培养,严格把好”转正关”,处理好”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关系。在办理预备党员转正时,要按照党员标准全面衡量,倾听群众意见,进行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确保转正党员的质量,决不认为”该同学已经入党了,差不多转正就

行了”而降低党员标准。高校各级党组织在抓好组织入党的同时,要严格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增强党性锻炼,培养先锋模范意识,真正做到”思想上入党”。

三是,做好党员继续教育管理,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处理好”短期培训”和”长期教育”的关系。有些高校学生在预备期转正后,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懈怠,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前进动力不足、工作积极性减弱,放松了自我提高。这就需要党建工作者通过坚持定期的组织生活制度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

活动,加强对学生党员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管理。

(三)突出教育方式的创新,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培养教育体系。

一是,丰富教育形式。利用好高校学生文化素养高、能说擅写的特点,将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与新形势下党的新任务、新精神结合起来,并融入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例如组织”我与祖国共奋进,科学发展在身边”主题征文演讲、“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等活动。

二是,突出学生实践。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结合各专业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各支部党员参与社会实践。例如,要求预备党员在一年的预备期内,利用课余时间无偿参加不少于36个小时的社会志愿服务,并将社会志愿服务的完成的具体情况作为预备党员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以此倡导学生党员参与助老扶残、支教助学、法律援助、环境保护等各类志愿服务。

三是,开发有效载体。建立学生党建网络教育阵地,将党的理论知识、实事动态、典型经验、培训资料等设置在高校党建网站中,使学生们可以自发登录网站进行学习。

(四)严格考核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

一是,确定切合学生的考核重点。看政治表现和政治素质,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把是否有共产主义信念、是否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是否具有正确的入党动机作为首要条件;看学习和工作业绩,在学习和工作方面必须表现突出,关键时刻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看群众基础和学业成绩,群众基础好,在同学中具有较高威信,学业成绩要达到优良。

二是,严格规范考核程序。注重考察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的思想政治状况和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履行党员义务、保守党的秘密、发挥党员作用的情况。成立由辅导员、班主任、各党小组组长、各班班长、团支书组成的考核工作小组,采取自评、互评、群众评议、支部评议多个层次进行全面考核。

三是,引入党外群众监督。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中规定的”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细化为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党支部大会讨论时,吸收党外群众代表参加会议,由党员和党外群众代表根据预备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发挥模范作用等情况提出问题,由预备党员当场予以解答。支部在讨论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时,必须征求群众代表的意见,把群众同不同意、满不满意作为重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