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
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大悟*祖富编纂【说明】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上",记录了孟子和许行的门徒陈相之间的一场辩论。
战国时代,有一派思想家是"农家〞,许行便是治农家学说的人。
这一派学者出于对当时暴政的厌恶提出恢复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主*,他们认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男女都亲自劳动,就可不用刑罚政令而成治世,所以提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的主*。
孟子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事物间的质的差异性,批驳了许行之说。
孟子说明社会分工的必要是对的,但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是错误的,是剥削阶级的理论。
他把劳心与劳力,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看成是合理的社会分工,这就为历代的剥削阶级永远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提供了理论根据。
【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1]:"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2]。
〞文公与之处[3]。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4],捆屦织席以为食[5]。
陈良之徒陈相[6],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7],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译文】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我这〕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希望得到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所。
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注释】[1]为,治,研究。
神农之言,指农家学派的学说。
滕〔téng〕,国名,在今**滕县西南。
踵,脚后跟。
这里指走到。
[2]廛〔chán〕,一般百姓的住宅。
氓〔méng〕,指从别国迁来的人。
[3]与,给。
处,住所。
[4]衣,穿。
许行逐字翻译
许行原文及翻译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 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 然。
”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 否。
许子衣褐。
”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 自织与?”曰:“ 否,以粟易之。
”曰:“ 许子奚为不自织?”曰:“ 害于耕。
”曰:“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 然。
” 自力之与?”曰: 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 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放勋曰:“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的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的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原文阅读: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孟子许行注释译文赏析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向他学习。
则: 倒是《张之强 古汉语下册398》
诚:副词,确实、的确。
虽然:凝固结构,虽然如此。表让步连词“虽” (相当于现代汉语和连词“虽然”)与代词“ 然”搭配使用,意为“虽然这样”,其作用相 当于表让步复句的一个分句。
道:名词,指许行所认为的古圣治国之道。
精选ppt
7
27
【原文】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 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 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 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 :‘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 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 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 ?亦不用于耕耳!”
陶,烧制陶器。冶,冶炼铁器。
陶冶:可用作名词,指烧制陶器、制作铁器的匠 人或工作。此处指从事陶冶的匠人。
又“且许子何不为陶冶?”句中“陶冶”指陶冶
这类工作。
精选ppt
14
舍:旧注解释为“止(只)”;一说同“啥”,何, 什么(依章太炎说);一说舍,谓作陶冶之处也 。
宫:室。句意是:[一切东西]都只从自己家里拿 来用。
精选ppt
33
【注释】
夏:指当时中原各国。
变:改变,同化。 夷:指居住在边远地区尚未开化 的诸部族。
变夷:使夷同化。 变于夷:被夷同化。
楚产:出生在楚地的人。
周公:姬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经辅 佐周武王。
北:名词作状语,到北方 于: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向”
精选ppt
34
或之先:即“或先之”。 或:无定代词,有人。先:用如动词,超过。 之:
何为:宾语前置,即“为何”,为什么。
【作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人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分类: 作文 > 国学精粹 > 文言文 > 文言文翻译 >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创作时间:2009-04-26 16:17:54
原文阅读: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 供养,这是天下一般的道理。 当唐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水乱流,到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兽大量繁殖,五谷都不成熟,野兽 威胁人们。鸟兽所走的道路,遍布在中原地带。
唐尧暗自为此担忧,选拨舜来治理。舜派益管火,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地带的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舜又 派禹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让它们流入海中;掘通妆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让它们流入长江。这样一来,中原地带才能够耕种并收获粮食。当这 个时候,禹在外奔波八年,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即使想要耕种,行吗?
许行原文及注释
许行原文及注释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日:“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
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为之与?”曰:“否。
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诚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水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人,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中考文言文《许行》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许行》全文详细翻译导读:许行又名《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选自《孟子》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所。
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
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的真道理。
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
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
”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
”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
”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
”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
”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
”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行原文以及翻译
许行原文以及翻译许行原文以及翻译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关于《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滕文公上选自《孟子》卷五《孟子·滕文公上》。
下面是关于《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快来看看吧!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原文和翻译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原文和翻译原文:标题: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作者或出处:《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阅读答案
《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阅读答案滕文公上选自《孟子》卷五《孟子·滕文公上》。
下面是关于《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快来看看吧!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原文及翻译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其言曰:“天地之间,万物皆有所长,唯
人之所长,在于知。
知之者,明于天地之间,通于阴阳之际,观于万
物之表里,察于古今之变化。
故曰:知者,生于天地之间,长于阴阳
之际,成于万物之表里,化于古今之变化。
知者,万物之祖,人类之师,天地之纲纪。
”
翻译:
有一位名叫许行章的人说出了有关神农的话语。
他说:“在天地之间,万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唯独人类的长处在于知识。
懂得知识的人,能
够明白天地之间的奥秘,通晓阴阳之间的联系,观察万物的内外表现,洞察古今的变化。
因此,我们说,知识是在天地之间诞生,阴阳之间
成长,万物之内成形,古今之间不断变化的。
懂得知识的人,是万物
的创造者,人类的导师,天地的纲纪。
”
扩展:
许行章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话语强调了
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知识是人类最大的长处。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教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农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说中的农业英雄,被尊称为“农神”。
他是中国农业文化的重要代表,被认为是中国农业的创始人之一。
神农在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故事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农民的精神寄托。
许行章的话语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这与神农的农业文化密切相关。
在中国古代,农业是人们生活的基础,而知识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因此,许行章的话语不仅是对知识的赞美,也是对中国农业文化的肯定和推崇。
【文言文】文言文许行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文言文许行原文及翻译本文整理了《许行》原文以及翻译和文中人物简介,欢迎阅读。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许行》详解及翻译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许行》详解及翻译许行又名《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选自《孟子》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所。
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
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的真道理。
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
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
”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
”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
”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
”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
”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
”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原文、译文及注释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先秦-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
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为之与?”曰:“否。
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
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许行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
孟子许行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孟子许行》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如下: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翻译: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人物介绍许行生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依托远古神农氏教民农耕之言,主张种粟而后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带领门徒数十人,穿粗麻短衣,在江汉间打草织席为生。
滕文公元年,许行率门徒自楚抵滕国。
滕文公根据许行的要求,划给他一块可以耕种的土地,经营效果甚好。
大儒家陈良之徒陈相及弟陈辛带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拜许行为师,摒弃了儒学观点,成为农家学派的忠实信徒。
同年孟轲游滕,遇到陈相,展开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农、儒论战。
许行农家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不劳而食,他以农事为主业,同时也从事手工业生产,他还意识到市场货物交换的重要作用,并对物价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认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许行关于孟子的古诗孟子的名言名句汇总如下1、尽信书,不如无书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7、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也8、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13、一叶蔽目,不见泰山14、以五十步笑百步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关于《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关于《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关于《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滕文公上选自《孟子》卷五《孟子·滕文公上》。
下面是关于《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快来看看吧!《孟子·滕文公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力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许行》原文及翻译
《许行》原文及翻译《孟子》作为“四书”之一,有许多文章值得我们慢慢品读,例如《许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许行》原文及翻译,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许行》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
”“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中考文言文《许行》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许行》全文详细翻译许行又名《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选自《孟子》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所。
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主张,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放弃了他原来所学的东西而向许行学习。
陈相来见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道:“滕国的国君,的确是贤德的君主;虽然这样,还没听到治国的真道理。
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一面做饭,一面治理天下。
现在,滕国有的是粮仓和收藏财物布帛的仓库,那么这就是使百姓困苦来养肥自己,哪里算得上贤呢!”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问道:“许子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相说:“对。
”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相说:“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
”孟子说:“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戴帽子。
”孟子说:“戴什么帽子?”陈相说:“戴生绢做的帽子。
”孟子说:“自己织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相说:“对耕种有妨碍。
”孟子说:“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相说:“对。
”孟子说:“是自己制造的吗?”陈相说:“不,用粮食换的。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
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
许行《孟子》注译与赏析大悟刘祖富编纂【说明】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上》,记录了孟子和许行的门徒陈相之间的一场辩论。
战国时代,有一派思想家是“农家”,许行便是治农家学说的人。
这一派学者出于对当时暴政的厌恶提出恢复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主张,他们认为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男女都亲自劳动,就可不用刑罚政令而成治世,所以提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的主张。
孟子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事物间的质的差别性,批驳了许行之说。
孟子说明社会分工的必要是对的,但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是错误的,是剥削阶级的理论。
他把劳心与劳力,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看成是合理的社会分工,这就为历代的剥削阶级永远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提供了理论根据。
【原文】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1]:“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2]。
”文公与之处[3]。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4],捆屦织席以为食[5]。
陈良之徒陈相[6],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7],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译文】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我这)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希望得到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所。
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了农具耒和耜从宋国来到滕国,对膝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治,这也算是圣人了,我们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注释】[1]为,治,研究。
神农之言,指农家学派的学说。
滕(téng),国名,在今山东滕县西南。
踵,脚后跟。
这里指走到。
[2]廛(chán),一般百姓的住宅。
氓(méng),指从别国迁来的人。
[3]与,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战国时期,本篇争论虽有各自的局限性,但都是从忧虑天下昏乱,百姓不得安宁为基点,提出自己的主张的。
农家的人人劳动自食其力是合理公平的,孟子的分工互换以及你出主意我出力的劳心者与勞力者互相搭档也是无可厚非的。
遗憾的是他们都不是真龙天子,谁说了也不能算,只是纸上论辩而已。
许行、等农家学派,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张,是解决剥削与反剥削,压迫与反压迫,争取社会平等缓和社会矛盾的办法。
他们不但从理论上这样认为,而且还身体力行到滕国为氓,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许行的学术在当时影响很大,连儒学弟子陳相也和其兄弟陈辛从宋国赶来滕国做了许行的门徒。
陳相不但自己背叛了师门,而且竟在儒家亚圣孟子面前宣扬农家学术。
农家提出人人劳动的主张体现了反剥削的朴素愿望。
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但是把各种社会问题归咎于社会分工,把解决问题的出路寄托在人人耕种上是幼稚片面的。
孟子对许行的学术展开批驳。
指出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分工便于各尽其能,分工有利于社会发展。
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
”这段话是说,能够用心出主意想办法成为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没有空闲也没有必要去种庄稼。
也就是说能够用心做出比出力种庄稼更大贡献的人就不应该种庄稼。
这种各尽所能的社会定位无疑是正确的。
孟子希望出现堯舜一样的君主,替民办事,稳定天下。
解决百姓的生活上的穷困,予以百姓人伦道德的教育。
稳定社会秩序,让让人们在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和谐相处。
让智者用智慧平息天下的昏乱,解决社会矛盾。
不必忙于种庄稼,是一个良好的为民着想的愿望。
如果老百姓真能遇上个好君主,那就是君王施恩德了,根本就不存在白养活,当然也算不上剥削。
但是孟子在这里有些以偏概全,没有剔除那些在劳心者内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的不劳而获残酷压榨百姓养肥自己的剥削者以及那些把百姓推向水深火热痛苦中的罪恶统治者。
就使得那些当官不为民作主的统治者钻了空子,为不劳而获的剥削找到了理论依据。
其实,战国时期的政治昏暗,是由于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发展,阶级关系的急剧变化,以及各国争雄,天下混战造成的。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那一派学者的政治主张能够扭转的,任何一个救世主也挽救不了历史的命运。
不过不管那一派,关心国家命运的精神是可贵的。
其实那时争夺土地的执政者根本不会把耕种放在心上,更不会象堯舜那样关心天下百姓。
他们一个个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吞了你,争战争城争土地,争霸天下,谁还会管老百姓的死活呢?
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战国时期,本篇争论虽有各自的局限性,但都是从忧虑天下昏乱,百姓不得安宁为基点,提出自己的主张的。
农家的人人劳动自食其力是合理公平的,孟子的分工互换以及你出主意我出力的劳心者与勞力者互相搭档也是无可厚非的。
遗憾的是他们都不是真龙天子,谁说了也不能算,只是纸上论辩而已。
许行、等农家学派,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张,是解决剥削与反剥削,压迫与反压迫,争取社会平等缓和社会矛盾的办法。
他们不但从理论上这样认为,而且还身体力行到滕国为氓,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许行的学术在当时影响很大,连儒学弟子陳相也和其兄弟陈辛从宋国赶来滕国做了许行的门徒。
陳相不但自己背叛了师门,而且竟在儒家亚圣孟子面前宣扬农家学术。
农家提出人人劳动的主张体现了反剥削的朴素愿望。
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但是把各种社会问题归咎于社会分工,把解决问题的出路寄托在人人耕种上是
幼稚片面的。
孟子对许行的学术展开批驳。
指出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分工便于各尽其能,分工有利于社会发展。
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
”这段话是说,能够用心出主意想办法成为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领路人,没有空闲也没有必要去种庄稼。
也就是说能够用心做出比出力种庄稼更大贡献的人就不应该种庄稼。
这种各尽所能的社会定位无疑是正确的。
孟子希望出现堯舜一样的君主,替民办事,稳定天下。
解决百姓的生活上的穷困,予以百姓人伦道德的教育。
稳定社会秩序,让让人们在生活有保障的情况下和谐相处。
让智者用智慧平息天下的昏乱,解决社会矛盾。
不必忙于种庄稼,是一个良好的为民着想的愿望。
如果老百姓真能遇上个好君主,那就是君王施恩德了,根本就不存在白养活,当然也算不上剥削。
但是孟子在这里有些以偏概全,没有剔除那些在劳心者内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的不劳而获残酷压榨百姓养肥自己的剥削者以及那些把百姓推向水深火热痛苦中的罪恶统治者。
就使得那些当官不为民作主的统治者钻了空子,为不劳而获的剥削找到了理论依据。
其实,战国时期的政治昏暗,是由于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发展,阶级关系的急剧变化,以及各国争雄,天下混战造成的。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那一派学者的政治主张能够扭转的,任何一个救世主也挽救不了历史的命运。
不过不管那一派,关心国家命运的精神是可贵的。
其实那时争夺土地的执政者根本不会把耕种放在心上,更不会象堯舜那样关心天下百姓。
他们一个个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吞了你,争战争城争土地,争霸天下,谁还会管老百姓的死活呢?
许行应该就是一个打工的,到了滕国,向文公要了一块小地方,要当平民。
文公很好说话,就给了他一块地方,然后许行领着几十个人就在那里住下了,做点鞋,织点席。
然后就有不少人投靠他,陈相也是其中之一。
陈相是儒家学派的人,当然就要与孟子打交道了,就把许行的言谈跟孟子说。
孟子是不停地用封闭式的询问,让他说出许行的错误,后来又用开放式询问:“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不惮烦?”于是就引出了“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的回答,为孟子的论辩提供了素材。
然后孟子用了一个反问“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如必自为之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从中可以看出孟子的开放思想。
然后孟子引用了尧舜禹的故事论证了“虽欲耕,得乎?”接着又介绍了几个贤能的管理者,进一步论证了“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接着又说明了圣人之忧,指出了圣人之难,尤其是为天下得人就更难,这里引用了老师孔子的话,指出“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
最后就是直接批评陈相了,也就是指出陈相不学好,我听说人都是从小学上到大学,没听说人上完了大学,再去学高中。
你的老师陈良是个儒家的传人,豪杰之士,你们受他教育几十年,他死后就背叛了他。
孔子去世之后,守孝三年之后,子贡又要继续独居三年,而子张、子夏、子游又觉得有若像圣人的样子,像把他当做孔子来侍奉,曾子说不可以,孔子的思想是洁白的没有人可以胜过。
现在一个许行的思想就让你改变了。
这个陈相还是不甘心,又说许子之道,可以使国中无伪,孟子直接驳斥,说这是“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已经很严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