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瓷的鉴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泉窑位于浙江省龙泉县的瓯江上游——大溪两岸。发现窑址200余处。在其邻境的庆元、遂昌、云

和以及江西的吉洲、福建的泉州等地亦烧造龙泉窑系青瓷。龙泉县发现的青瓷窑址有大白岸、小白岸、

大窑、金村、溪口、梧桐口、道泰、山头、松溪、安福、安福口、安仁口、笔架山、碗圈山、黄金坑、

项户、马坳、大方、岑脚、周墙、大棋、下村、武溪等地。1979年开始对龙泉窑址进行了发掘,对鉴别

龙泉窑系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龙泉窑烧造的历史:龙泉窑在北宋时期受越窑、瓯窑、婺窑的影响。南宋时为龙泉青瓷发展鼎盛时期

,元代继续烧造,明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在这以后福建建窑继续烧造龙泉釉青瓷。江西景德镇在清代

仍仿烧龙泉青瓷。

龙泉窑青瓷的特点:

一、胎质:

(1)北宋时期的龙泉瓷,由于火候低,胎质疏松,有时呈黄、红、白等色。

(2)南宋时期龙泉瓷胎色有白胎和黑胎二种,而以白胎为主,白胎是龙泉瓷的特点。

(3)龙泉瓷亦有呈“紫口铁足”和“朱砂底”者,这是由于胎内含有铁质以及烧造时受二次氧化所致

(4)龙泉窑瓷的胎体厚重,细密洁白,主要矿物的组成为石英、绢云母和高岭土。由于瓷土掺和了“

紫金土”,降低了胎的白度,因此胎呈白中带灰,或灰黑色。

二、釉色:

(1)从光度看有亮釉和呆釉二种。

亮釉:釉色玻光程度较好,釉汁透明,釉厚,有的厚至3毫米,如罩一层玻璃釉,釉泡大而密。

呆釉:无玻璃光色,釉亦厚釉泡小,似粉末状浮于釉中。

(2)北宋时期的龙泉瓷以黄釉为主。

(3)龙泉瓷青釉有石灰釉和石灰碱釉所形成。

石灰釉:石灰釉在高温下易流釉,所以器物上的釉较薄,釉面光泽透明。

石灰碱釉:石灰碱釉粘性较好,不易流釉,因此,器物上的釉较厚。

(4)南宋时期,龙泉瓷窑烧成粉青釉和梅子青釉。

粉青釉:为石灰碱釉的一种,以铁的氧化为主要呈色剂,还有少量的锰和钛。

它的制作方法是:以生坯挂釉,釉厚1——2.5毫米,入窑经高温还原焰烧成。因此,粉

青釉厚而透明,釉面光泽,外观柔和淡雅如青玉。

梅子青釉:亦为石灰碱釉。烧成温度比粉青釉更高,它的烧成除温度较高外,还需要较强的还原
气氛。釉层比粉青釉更厚,釉的玻璃化程度也比份青釉高,釉层略带透明,釉面光泽

亦好,色如翡翠。

(5)龙泉瓷在凸雕花纹处和器物边缘釉较薄的地方,常见白色胎骨,人称“出筋”。

(6)宋代龙泉瓶,里外均施釉,但不

均匀,釉色也不一致。

三、器物与造型

(1)北宋时,主要烧造日用品,如盘、碗、壶等,造型规整,器底平滑。

(2)南宋时期,龙泉瓷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器体厚重,圈足宽而矮,具有淳朴、稳重的感觉。继续烧
造盘、碗、壶,新增烧制炉、瓶、渣斗、八仙、塑像、碟、盏、水盂、氺注、笔筒、笔架、棋子
、鸟盏、佛前供器。

龙泉窑的小瓶,多为短颈直筒、大口、器底部稍收敛。

(3)盘、碗的形制:

北宋龙泉的盘、碗、身稍浅、敞口、底足平整。南宋龙泉的盘、碗身稍深。南宋自明初,有一种
,大盘直径可达二尺。

(4)元代器形高大,胎体厚重。

四、装饰

(1)有刻、划、印、堆塑、贴花等多种方法。并且有以铁为呈色剂的褐色加彩,以铜为呈色剂的红色
加彩。

(2)北宋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篦点、篦划纹、还有波浪纹、云纹、蕉叶纹、团花纹和晏戏纹等。

(3)南宋以刻花为主,篦纹逐渐减少,碗口多花口五出,花口下、碗壁多凸起五条直线。有的碗分五
等分划线,内划"s"纹饰。刻划技术熟练。此时出现堆塑和贴花。

(4)北宋碗、盘刻划的蓮辨纹较宽;南宋碗、盘刻划的蓮辨纹较窄。

(5)大盘常印有大枝花果,还有菱口折边。小盘常有阳文印花双鱼,阴文牡丹等。

(6)元代出现褐彩点彩。

(7)铭文:碗心有时有“河滨遗范”和“金玉满堂”等铭文,元代出现“八思巴文”。

五、中日龙泉瓷的比较

日本人喜爱龙泉青瓷,也进行仿制。

(1)胎色:中国多为灰白。烧成温度较高,叩之声音如磬。日本,多白色,烧成温度较低,叩之声音
嘶哑。

(2)釉色:中国多为粉青或梅子青,在不同光线下有变色。

日本,青釉中有针尖般的小花点,在不同光线下色均同。

六、龙泉瓷的仿制

明清以来景德镇有仿制龙泉者,但均不如龙泉窑新烧为精。近几年,为了适应旅游的发展,浙江省的
有关部门对龙泉瓷又进行了仿制,但一般釉较薄,有的纹饰亦现代化。有些文物贩子将仿制品进行加
工,磨去光泽,有的上环氧树脂以做假,但均可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