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购物计划
大班数学教案《10元购物计划》
大班数学教案《10元购物计划》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货币的价值,学会将货币进行加减运算;•掌握计算购物所需的算术技巧,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学会制定并实施购物计划。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计算器、购物清单、纸币和硬币;•学生组织分组,每组3-4人。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活动(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数学活动的主题《10元购物计划》并简要解释活动目标;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你们有多少钱可以买东西?–钱的价值是怎样确定的?–如果你只有10元,你会怎么花?步骤二:组织游戏(20分钟)1.教师分发购物清单给每个小组,并告诉学生每个商品的价格;2.学生根据自己的购物清单,在10元的预算内,制定自己的购物计划;3.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并记录下每个商品的名称和数量;4.每个小组将自己的购物清单展示给全班。
步骤三:计算商品总价(15分钟)1.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出自己购物清单中每个商品的总价;2.学生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核对计算结果,并确保准确无误;3.教师逐一询问每个小组的购物总价,并记录在黑板上。
步骤四:对比和讨论(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小组的购物清单和总价;2.学生之间进行比较和讨论,分析出不同团队在购物计划上的策略和差异;3.鼓励学生就原因和结果进行思考,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观点。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在购物计划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在小组合作中,你们都做了哪些贡献?–下次你会如何改进自己的购物计划?教学延伸•本节课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购物计划中的议价和折扣;•可以进行实地购物活动或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展开虚拟购物体验。
课后作业•请学生根据购物清单,在家完成购物计划,并计算出自己的总花费;•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购物计划的心得体会,分享在小组中或班级上。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有机会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货币的概念和运算技巧,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购物计划大班数学教案
购物计划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购物计划的概念。
2.学习如何计算购物计划中商品的总价。
3.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购物清单示例。
2.每位学生准备纸和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入购物计划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假设你想要买一些水果,你会怎么计划你的购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思考他们需要购买哪些水果以及每种水果的价格。
2. 讲解购物清单示例教师准备一个购物清单示例,例如: - 苹果:3元/个 - 香蕉:2元/个 - 葡萄:5元/斤 - 橙子:4元/个教师可以将这个购物清单写在黑板上,并解释每种商品的价格单位。
接着,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购买的数量也很重要,例如买多少个苹果、香蕉或者买多少斤葡萄。
3. 计算购物计划的总价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购物清单示例,计算不同购买方案的总价。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你想买2个苹果、3个香蕉和1斤葡萄,你需要支付多少钱?”教师鼓励学生使用符号表示法(如乘法和加法)计算购物计划的总价。
4. 练习购物计划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购物计划的练习。
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设定的购买方案计算总价,并与其他小组交流比较结果。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各自计算的方法和答案是否一致。
5. 拓展思考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购物计划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
例如,如果购买的商品有打折优惠,如何计算总价?如果购买的商品有不同的单位,如何比较它们的价格?四、课堂总结教师可以对购物计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总结。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题。
2.设定一个购物计划,计算总价,并写一篇关于购物计划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购物计划的基本概念,并掌握计算购物计划总价的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以及课堂表现进行教学反思,并在下节课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篇一」设计思路:“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一)活动前的讨论1.选择购物区域: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1 .认标签(认识价格):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精选12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精选12篇)篇1: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
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手指偶、每位幼儿一张5元钱、画纸、彩笔。
2、超市商品图每桌一张。
3、超市的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一、手指游戏:复习5的组成,导入活动。
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谁,愿意和他们做游戏吗?教师介绍游戏做法:师说:动动我的小手指,我出1。
幼说:我出4,4和1组成5.师幼齐说:5个手指做游戏。
以此类推。
(分析:游戏可及时调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且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二、幼儿尝试用5元钱买一样、两样不同的商品。
1、我们的小手真能干,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5元钱)?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面值的钱(1元、2元、10元、20元、100元等)?我们用钱来干什么?你去超市买过东西吗?是自己去还是跟爸妈去?2、第一次购物:下面我就来考考小朋友,如果给你5元钱,(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找出用5元钱可以买一样的商品。
(翻开超市商品图,先认识一下商品和标价)幼:可以买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买吗?师:谁能总结一下,为什么6元的不能买,别的可以买,强调“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3、第二次购买:找出5元钱可以买两样不同的商品。
小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可以买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
小组介绍:教师评价:进一步让孩子理解“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师:刚刚小朋友在找的时候,有的小组漏掉了,有的小组重复了,为什么他们这一组找的很全?大家能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吗?幼:他们先将草莓找完了再往后接着找。
总结:原来这样有顺序的找,能够一个不漏的找全。
你们也愿意尝试一下吗?(让没找全的小组再尝试一下)(分析:教师根据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升,这是本节活动的难点。
《购物》大班数学教案
购物教案概述本节课的主题是购物,通过数学相关的活动来帮助大班学生理解商品价格、货币概念以及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商品价格和货币的基本概念。
2.掌握进行简单购物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购物篮•不同价格的商品卡片•货币卡片(纸币、硬币)•钱包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货币的名称和面值。
第二步:引入主题1.出示一张价目表,上面列出了不同商品的价格。
2.学生观察价目表,回答相关问题:–哪个商品最便宜?最贵?–有哪些商品的价格相同?第三步:购物游戏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购物篮。
2.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商品卡片,上面标有不同的商品和价格。
3.请学生根据价目表,选择并放入购物篮中相应价格的商品卡片。
4.学生通过计算购物篮中商品的总价,用货币卡片进行支付,并记录找零的金额。
第四步:总结反思1.学生整理购物篮中的商品卡片,总结出购买的商品和对应的价格。
2.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购物篮中的商品总价是多少?–使用了哪些货币卡片进行支付?–找零的金额是多少?–请用列点方式记录购买的商品和价格。
教学延伸1.将购物篮中的商品卡片进行分类,比较不同类型商品的价格。
2.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计算购物篮中的商品总价和找零的金额。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操作准确性。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购物体验和计算结果。
教学反思通过购物游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理解价格和货币的概念,并掌握简单的购物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数学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不同类型的商品,引导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应用更多的数学技巧。
幼儿园财经素养大班购物计划教案
幼儿园财经素养大班购物计划教案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基本的购物流程和货币概念。
培养幼儿的理财意识和计划性。
通过模拟购物活动,锻炼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社交技能。
引导幼儿学会比较价格、选择合适的商品。
教学准备:准备模拟购物场景,包括商店标识、货架、商品(带有价格标签)、购物车等。
准备模拟货币,如游戏币或纸质代币。
准备购物清单、价格计算器。
提前与幼儿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对购物和货币的基本认知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与幼儿进行互动,询问他们是否去过商店购物,购物时通常都做些什么。
简要介绍购物的基本流程和货币的概念,如购物清单、价格比较、付款等。
二、讲解与示范(10分钟)向幼儿展示模拟购物场景和商品,介绍商品的价格标签和购物清单的使用方法。
示范如何根据购物清单选择合适的商品,比较价格,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法)。
强调购物时要有计划性,避免冲动购买。
三、分组活动(15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每组分发购物清单和模拟货币,清单上列出需要购买的商品及其数量。
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协调和组织组内的购物活动。
四、模拟购物(2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按照购物清单在模拟商店进行购物。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购物行为,及时纠正不当行为,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鼓励幼儿进行比较购物,选择合适的商品,锻炼数学运算能力。
五、交流与分享(15分钟)购物结束后,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购买的商品和购物清单,介绍购物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教师点评各组的购物行为,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交流和分享,让幼儿了解不同的购物策略和理财方法,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路。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购物过程,总结收获和体会。
强调购物要有计划和目标,学会比较和选择,培养良好的理财意识和社交技能。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财经素养。
教学反思:本次购物计划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财经素养和计划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3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3篇教案一:快乐购物活动目标:1.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学习简单的购物活动,理解人民币的实际用途,体验购物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各种玩具、文具、零食等作为商品,标明价格(1-10元)。
2.人民币(1元、5元、10元)若干。
3.购物袋若干。
4.记录单若干。
5.PPT课件,展示商品图片及价格。
活动过程:(一) 导入活动 (5分钟)教师播放PPT课件,展示各种商品图片,激发幼儿购物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喜欢购物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开一个快乐的“小小超市”吧!(二) 认识商品和价格 (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商品,认识商品名称和价格。
讲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并进行简单的兑换练习。
例如:用1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用5元可以买哪些商品?(三) 模拟购物 (20分钟)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收银员和几名顾客。
2.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商品,并计算所需金额。
3.收银员根据顾客提供的钱数进行找零。
4.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 活动总结 (5分钟)1.请几组幼儿分享购物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2.教师总结活动,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
3.引导幼儿反思购物过程中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活动延伸:1.在区角活动中设置“小小超市”,让幼儿继续进行购物游戏。
2.引导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真实的购物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二:智慧小管家活动目标:1.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习简单的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购物计划。
3.培养幼儿的计划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财意识。
活动准备:1.各种商品图片及价格表(价格范围在1-10元)。
2.人民币(1元、5元、10元)若干。
3.购物清单若干。
4.计算器若干(可根据需要准备)。
5.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一) 情境导入 (5分钟)教师讲述故事:今天我们要扮演智慧的小管家,妈妈给了我们15元钱,让我们去超市买一些生活用品。
大班购物计划教案(6篇)
大班购物计划教案(6篇)大班购物方案教案。
不为明天做好预备的人是没有将来的,幼儿园的老师都想教学工作能使小伴侣们学到学问,为了给孩子供应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
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我特地编辑了“大班购物方案教案(6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大班购物方案教案篇1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懂得要依据不同对象的喜好需要选购不同的礼物,激发幼儿真挚的情感并用行动来表达他们对熟识和宠爱的人的一份心愿。
2、初步培育幼儿的合作力量。
3、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重点:为不同的人选购礼物。
活动难点:合作购物。
活动预备:布置礼品商店的场景。
活动建议:创设氛围——引导参加——形成内化。
一、创设氛围1、引导幼儿猜想今日会遇到的熟识的人。
2、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预备些什么?二、引导参加1、我们买些什么礼物送给他们呢?为什么?2、他们可能会喜爱什么?3、钱不够,怎么办?4、幼儿自由购物。
三、形成内化1、说说你们为谁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选择它?2、嘉宾出场,幼儿赠送礼物。
大班购物方案教案篇2活动目标:1、能留意物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进行10元以内的买卖嬉戏。
2、能说出要买的物品与数量,学会用同样多的钱买不同的物品。
3、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力量。
4、进展幼儿规律思维力量。
5、引导幼儿乐观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1、教具:购物小超市ppt。
2、学具:与超市里玩具相对应的图片卡若干;1元、2元、10元的钱币若干;购买玩具的表人手一张;骰子一组一个。
活动过程:一、掷筛子嬉戏。
1、介绍嬉戏规章。
出示筛子:小伴侣看,这是什么?(骰子)上面有什么?(点子)师:我们来玩掷筛子嬉戏,一组上的小伴侣轮番,掷到数字几你就从盘子里拿出与点子数一样的钱,如我掷到点子4,就拿4元钱。
2、幼儿轮番掷筛子。
3、沟通。
购物计划大班教案
购物计划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购物计划的概念和意义;2.学会制定购物计划;3.培养理性消费和金钱管理的意识;4.培养计划、协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5.提高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PPT或投影仪;2.白板、挂图纸、彩色笔;3.参考教学视频或图片。
学生要求1.有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2.大班学生,具备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向学生介绍购物计划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购物计划对于理性消费和金钱管理的重要性;2.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购物场景,让学生感受到购物计划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步骤二:讲解1.介绍购物计划的基本组成部分:购物清单、预算和时间计划;2.解释每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明确每一项的重要性;3.使用PPT或白板进行讲解,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购物计划的制定过程。
步骤三:实践演练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购物场景并制定购物计划;2.学生根据场景确定购买物品和数量,并根据预算和时间计划制定购物清单;3.学生可以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合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购物计划的制定;4.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购物计划进行口头汇报,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讨论。
步骤四:总结1.整理学生的口头汇报和讨论结果,总结购物计划的制定要点和注意事项;2.强调理性消费和金钱管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购物计划,提高金钱管理和理财能力。
步骤五:拓展活动1.鼓励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购物计划和理财的知识,可以自主进行相关阅读和研究;2.组织学生开展购物计划实际操作活动,例如组织集体购物或开设小卖部等;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购物计划和实际操作经验,促进彼此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2.评估学生制定购物计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3.收集学生的口头汇报和讨论记录,评估学生对于购物计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4.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和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购物计划》大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购物计划》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购物计划的概念,知道购物计划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购物计划的概念,能够制定简单的购物计划。
难点: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购物场景图、商品图片、购物清单、计算器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购物经验,对数学有一定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购物场景图,引导幼儿进入购物主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购物计划的概念,让幼儿理解购物计划的意义。
3. 实践操作:让幼儿根据购物清单,计算所需商品的价格,制定购物计划。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购物计划,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家庭购物计划,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2. 让幼儿回家后,练习计算商品价格,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定购物计划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购物计划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幼儿在制定购物计划时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通过作业反馈,评估幼儿在家实践购物计划的情况,以及家长对幼儿学习情况的参与度。
七、教学延伸:1. 开展一次模拟购物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购物过程,运用所学的购物计划知识。
2. 组织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购物计划制定,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可以适当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购物计划的知识。
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
九、教学修改:根据幼儿在实际操作和作业完成中的表现,教师应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购物计划大班教案
购物计划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货币,了解货币的用途和购物的基本流程。
2. 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货币: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如纸币和硬币的种类、面值等。
2. 购物知识:讲解购物的基本流程,如挑选商品、排队付款等。
3. 制定购物计划:教幼儿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制定购物计划。
4. 计算练习:通过实际购物场景,让幼儿进行价格计算和支付练习。
5. 团队协作:分组进行购物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货币知识、购物流程和制定购物计划的方法。
2. 实践法:组织幼儿进行购物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3. 游戏法:通过购物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购物知识。
4. 讨论法:鼓励幼儿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货币知识、购物流程等内容。
2. 购物道具:如纸币、硬币、商品模型等。
3. 购物场景图:用于教学和实践环节。
4. 计分板:用于团队协作购物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引发幼儿对购物主题的兴趣。
2. 讲解货币知识: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如纸币和硬币的种类、面值等。
3. 讲解购物流程:讲解购物的基本流程,如挑选商品、排队付款等。
4. 讲解制定购物计划:教幼儿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制定购物计划。
5. 购物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购物实践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回顾购物过程中的得失,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
7.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一次家庭购物活动,并将购物过程记录下来。
六、教学内容1. 商品分类:教幼儿根据商品的属性进行分类,如食品、用品、玩具等。
2. 比较价格:让幼儿学会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
3. 合理消费:教育幼儿树立合理消费的观念,不浪费金钱,不盲目攀比。
幼儿园大班数学我们去购物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我们去购物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购物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学习认识并使用人民币的基本面值。
•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教学准备•物品:玩具货币(纸币和硬币)、模拟商品、商店橱窗、购物袋。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白色粉笔、计算器。
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约10分钟)1.老师引导孩子们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例如:认识数字、数数、比大小等。
2.引导孩子们思考什么是购物,以及购物的过程是怎样的。
第二步:呈现(约10分钟)1.老师用黑板或白板上画出一家商店的橱窗,展示模拟商品。
引导孩子们观察商品的特点和价格。
2.老师拿出玩具货币,介绍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和不同面值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活动演示(约15分钟)1.老师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扮演商店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
2.老师和一名学生演示购物的过程,包括选择商品、付款、找零等。
3.建议将演示过程记录在白板上,以便后续讨论和总结。
第四步:小组活动(约20分钟)1.将剩余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他学生扮演顾客。
2.每个小组在橱窗前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用玩具货币进行模拟购物。
3.售货员负责计算商品的总价格,顾客支付并找零。
4.学生轮流充当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购物过程。
第五步:总结(约1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购物的过程和所学的数学知识。
2.提醒学生注意购物中的数学运算,如加法(求总价)、减法(找零)等。
3.引导学生讨论购物中的注意事项,如不要乱扔钱币、注意商品的价格等。
4. 拓展活动1.带领学生们去实地参观商店,亲身体验购物过程。
2.给学生布置回家任务,让他们报告家庭中的购物经验和计算。
3.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玩具商店,让他们体验售货员的角色,并用模拟货币进行交易。
5. 注意事项1.确保购物活动的商品和模拟货币的安全和完整性。
2.监督学生在购物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强调礼貌和合作。
3.适当调整教学步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教学。
大班《购物》教案及反思
大班《购物》教案及反思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购物》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购物》教案及反思1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购物游戏,感受自己准备春游物品的快乐。
2、有初步合理的购物计划,并能根据外出情况挑选适量、适当及必须的物品。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1、16个小钱包(每个内存放10元硬币)。
2、超市场景布置(货柜若干、提示卡、价目表)。
3、购物篮若干(16个)。
4、大量物品。
(奶制品类、饮料类、水果类、零食类、点心类、其它类)。
活动过程:一、第一次购物1、引子:上次春游,你们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这些东西都是谁给你们准备的?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们又要去春游了!这次我们不请爸爸妈妈帮忙,自己来准备春游的物品,行不行?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个超市的游戏。
请你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最需要的物品带去春游,好吗?2、幼儿第一次购物,教师观察。
(主要观察幼儿购物的量是否合适)3、讨论:(1)先数一数,你买了几样东西?(2)观察讨论个别幼儿的篮子:(带多少比较合适?)(3)重点讨论:如果外出春游把这些东西都带去,你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说理由。
(4)教师小结:春游外出带的食物应该是适量的。
如果带的'太少会吃不饱。
如果带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动、回来的时候还会吃不完。
那就太浪费了!(5)幼儿退货,个别或共同检查。
(点评:活动从生活中选材,但它毕竟不同与生活。
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了模拟购物情境,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使他们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种子。
第一次的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也在帮助幼儿建立适量购物的正确价值观。
)二、第二次购物:1、引子:刚才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这次购物的时候想想看,你要买多少东西比较合适,而且有些东西必须要带的?2、幼儿第二次购物,教师观察(重点观察幼儿量的合适性、幼儿购物的种类及个别幼儿情感的关注)3、讨论:(1)这次你买了几样?差不多了吗?你们都买了些什么?(2)找出一个类别相对较全的包,观察讨论。
大班数学购物教案
大班数学购物教案教案:数学购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购物时的基本单位-元和角。
(2)能够使用元和角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2.过程与思维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购物时的基本单位-元和角。
(2)能够运用元和角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元和角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购物清单、购物小票等。
2.材料:购物清单、购物小票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与展示(5分钟)(1)教师先出示一张购物清单,让学生观察清单上的商品和价格。
(2)引导学生观察,询问学生清单上的商品价格是用什么单位表示的。
(3)学生回答:“价格是用元和角表示的。
”(4)教师再出示一张购物小票,让学生观察小票上的商品和价格。
(5)引导学生观察,询问学生小票上的商品价格是用什么单位表示的。
(6)学生回答:“价格是用元和角表示的。
”(7)教师归纳总结:“购物时,我们通常使用元和角来表示商品的价格。
”2.概念讲解与讨论(10分钟)(1)教师解释元和角的概念:“元是购物的基本单位,用Y表示;角是元的百分之一,用J表示。
”(2)教师用黑板上的表格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元和角的关系,讨论元和角之间的换算关系。
(4)学生根据黑板上的表格进行练习,确保学生正确掌握元和角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3.计算练习(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购物清单或购物小票,让学生根据清单或小票上的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2)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元和角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如计算购物清单总价、找零等。
(3)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购物清单或购物小票进行计算练习,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元和角进行购物计算。
(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解决计算问题。
大班购物计划教案
大班购物计划教案《大班购物计划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幼儿能够认识常见的商品及其价格标签,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如元、角)。
- 学会简单的加法运算,能计算购买几种商品的总价,不超过10元。
2.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幼儿在购物情境中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决策能力。
- 激发幼儿对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兴趣,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社会交往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购物计划,提高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商品和价格标签,掌握简单的加法运算在购物中的应用。
- 能够制定简单的购物计划,合理安排有限的金钱。
2. 教学难点- 考虑不同商品的需求程度和价格,做出合理的购物决策。
- 在小组合作中,幼儿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购物计划的可行性。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教学法四、教材分析本课程主要基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购物这一生活场景相结合。
教材可能会呈现一些常见的商品图片,如食品、文具等,并标有价格。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计算,让幼儿了解购物的基本流程和数学在其中的运用。
这种结合生活实际的教材内容,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购物场景中的合作交流部分也有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10分钟)- 教师创设“小小超市”的情境,在教室的一角摆放一些带有价格标签(1 - 5元)的常见商品,如小零食、铅笔、橡皮擦等。
-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开了一个小超市,里面有好多东西呢。
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引导幼儿来到“小超市”区域。
- 教师拿起一个小零食,问幼儿:“小朋友们,看看这个是什么呀?”幼儿回答后,教师接着说:“那这个小零食下面的这个小标签上写着数字呢,这个数字就表示这个小零食的价格,这个小零食的价格是2元,谁能告诉我,这个2元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幼儿理解价格标签的意义。
购物计划教案大班
购物计划教案大班《购物计划教案(大班)》一、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要求在幼儿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认知和初步的数学应用能力。
对于“购物计划”这一内容,要求幼儿能够了解购物的基本概念,认识常见商品及其价格,尝试运用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法)来制定购物计划,同时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内容“购物计划”这一课题主要涵盖以下内容:首先是认识货币,包括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其次是认识各种常见商品,如食品、文具、玩具等,并了解其大致价格;然后是引导幼儿根据给定的预算制定购物计划,考虑如何选择商品以满足需求且不超支;最后还可能涉及在模拟购物场景中的交易体验,如付款、找零等。
(三)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让幼儿认识常见商品和货币。
幼儿需要知道不同商品的名称、用途以及对应的价格,同时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货币。
- 引导幼儿根据预算制定购物计划。
这需要幼儿能够对商品价格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合理选择商品。
2. 教学难点- 幼儿在制定购物计划时对预算的把控。
由于幼儿的数学运算能力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可能难以准确计算所选商品的总价是否在预算范围内。
- 在模拟购物场景中的交易流程。
幼儿需要理解付款和找零的概念,这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数学关系和实际操作。
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 幼儿能够认识多种常见商品,如水果、蔬菜、文具、玩具等,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 认识不同面值的货币(如1元、5元、10元纸币或硬币)。
(二)能力目标1. 能够根据给定的预算制定简单的购物计划,选择合适的商品组合。
2. 在模拟购物场景中,能够正确进行付款和找零的操作。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对购物活动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生活认知。
2. 通过小组合作制定购物计划,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 认识常见商品及其价格、不同面值的货币。
2. 根据预算制定购物计划。
(二)教学难点1. 准确计算商品总价以符合预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购物》教案一、活动背景数学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而购物活动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应用场景。
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基本的数学概念,如计数、加减法、货币认知等。
二、活动目标认知目标:让孩子们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了解货币的用途。
技能目标:通过模拟购物,让孩子们学会使用货币进行简单的交易,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制作或准备不同面额的纸币和硬币,购物清单,模拟商品(可以是玩具或图片)。
知识准备:确保孩子们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活动情景模拟:教师模拟店主,孩子们模拟顾客,营造购物环境。
2. 货币认知讲解货币:向孩子们介绍不同面额的货币,解释货币的用途。
互动游戏:通过“货币配对”游戏,让孩子们熟悉不同面额的货币。
3. 模拟购物分配角色:孩子们轮流扮演顾客和收银员。
购物清单:给每个孩子一张购物清单,上面列出了要购买的商品及其价格。
交易练习:孩子们根据购物清单购买商品,使用货币进行支付,并计算找零。
4. 加减法运算实际操作:在购物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进行加减法运算,如计算总价、找零等。
教师指导:教师在旁指导,帮助孩子们解决运算中的问题。
5. 反思与讨论分享经验:让孩子们分享购物过程中的体验,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总结:总结孩子们的表现,强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活动延伸家庭作业:鼓励孩子们与家长一起进行真实的购物体验,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活动评估观察记录:记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运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反馈调整: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
七、反思与总结教师反思:反思本次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思考如何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孩子们的反馈:收集孩子们对活动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困惑。
结语通过本次《购物》数学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习了货币知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还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了数学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购物计划》
幼儿园大班课程计划《购物计划》大班课程《购物计划》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产品制定购物计划,并愿意与同行分享购物计划,掌握20元硬币交换,进一步体验硬币和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培养孩子的思维精神,培养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
快来看看幼儿园班《购物计划》的课程计划吧。
活动目标:掌握20元硬币兑换,进一步体验硬币和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
2,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产品制定购物计划,并愿意与同行分享购物计划。
3.培养孩子的学习精神,培养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购物场景的类别创建(超市,文具店,银行,加工厂,薄荷糖)2.商品价格表和购物计划3,铅笔,胶水,条数活动程序:1.用问题激发孩子对超市购物的兴趣。
(1)去超市时怎么买东西?(2)当你在超市买东西时,你怎么知道产品的价格?2.制定购物计划。
(1)出示超市价目表,引导孩子观察。
(2)介绍为孩子制定购物计划的方法老师指示孩子先记录姓名和日期,然后选择产品,撕下所选产品图片并贴在计划上,产品价格为20元,最后产品价格用加成配方。
并引导孩子们选择他们喜欢的产品,价格是20元。
(3)孩子制定购物计划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力量将孩子分为两组,弱势能力作为补充。
3.购物游戏。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玩游戏,并帮助孩子进一步熟悉购物规则。
规则:1银行有工作人员,孩子可以去取钱,存折中的记录使用公式,存款使用加法公式,提款使用减法公式,数字写在余额中。
2超市从入口进入,然后将购物篮带到商店,最后支付给收银员。
收银员手头有价目表,可以找到超市里所有商品的价格。
3文具店有销售人员和工作人员,销售人员销售货物,工作人员负责加工成品。
4加工厂负责向超市供货并向邻居订购。
如果孩子的钱花了,他们可以去加工厂赚钱,或者他们可以去超市和文具店赚钱,也可以让收银员和服务员赚钱。
(2)儿童独立游戏。
购物计划大班教案
购物计划大班教案.docx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货币,了解基本的数学运算。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懂得分享和互助。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货币: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如纸币和硬币的种类、面值等。
2. 数学运算:学习加减法运算,让幼儿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购物计划:让幼儿学会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模拟购物场景,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货币知识和数学运算。
2. 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购物计划的相关知识。
3. 小组合作:鼓励幼儿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人民币模型、计算器、购物清单等。
2. 材料:纸币和硬币、购物袋等。
3. 场地:模拟购物场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引导幼儿认识货币。
2. 学习数学运算:教师通过示例,教授加减法运算,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
3. 制定购物计划:教师给出购物清单,让幼儿计算所需金额,并制定购物计划。
4. 模拟购物: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拟购物,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货币和计算。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购物过程中的收获,让他们学会合理安排消费。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家庭购物计划。
六、教学拓展1. 货币发展史:向幼儿介绍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他们了解货币的重要性。
2. 理财知识:教授幼儿基本的理财知识,如储蓄、投资等,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操作能力:检查幼儿在模拟购物环节的操作准确性,评估他们的计算和应用能力。
3. 团队合作:评价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八、教学反馈1. 幼儿反馈:收集幼儿对购物计划学习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目标:
1、掌握20元的钱币兑换,进一步体验钱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的商品制定购物计划,并愿意把自己的购物计划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班级创设购物情景(超市、文具店、银行、加工厂、造币厂)
2、商品价格表、购物计划单若干
3、铅笔、胶、数棒若干
活动过程:
1、运用提问,激发幼儿对超市购物的兴趣。
(1)你去超市的时候是怎样买东西的?
(2)你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是怎么知道商品的价格的?
2、制定购物计划单。
(1)出示超市商品价格表,引导幼儿观察。
(2)向幼儿介绍制定购物计划单的方法
教师指导幼儿先记录姓名、日期,然后选择商品,把选择的商品图片撕下来粘在计划单上,商品的价格和起来是20元,最后把商品的价格用加法算式表示。
并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价格和起来是20元。
(3)幼儿制定购物计划
将幼儿按能力强弱分成两组,能力弱的提供数棒作为辅助。
3、购物游戏。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购物规则。
规则:
①银行设有工作人员,幼儿可以去存取钱,存折中的记录用算式,存款用加法算式,取款用减法算式,得数写在余额中。
②超市从入口进,然后拿购物筐购物,最后到收银台交款,收银员手中有一个价格表,超市中的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可以找到。
③文具店设有售货员和工作人员,售货员卖货,工作人员负责加工成品
④加工厂负责给超市供货和到邻班订货,幼儿的钱花光了,就可以到加工厂打工
赚钱,也可以到超市和文具店做收银员、服务员赚钱。
(2)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重点指导超市的收银员和银行工作人员。
(在幼儿计算、收款过程中,引导幼儿运用数棒辅助,在数额过大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提示)
4、教师小结并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提出新的问题,引发下一次的游戏。
提问:“当收银员收款时数额过大怎么办?超市的收银员收款时,款台太乱,分不清哪些已收过,哪些没收怎么办?”
活动延伸:
1、活动区:引导幼儿进一步完善角色区的游戏规则,并玩银行、超市、文具包装店、加工厂游戏。
2、亲子作业:请幼儿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到超市真实体验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