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密度实验(含答案)

密度实验(含答案)

(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调节 平衡螺母 直至横梁平衡.(2)将鹌鹑蛋放在天平的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恢复平衡时,游码位置和盘中砝码如图甲所示, 鹌鹑蛋的质量是 11 g .( 3)在量筒中装入 50mL 的调料汁,将鹌鹑蛋放入其中漂浮,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鹌鹑蛋所受到的浮力 是 0.11 N .( 4)用不计体积的细钢针将鹌鹑蛋压入调料汁中浸没,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鹌鹑蛋的体积是 10 cm3 ,鹌鹑蛋的密度是 1.1 g /cm3,调料汁的密度是1.375 g / cm3.历届中考密度实验题(含答案)1、( 2014 本溪) 29. 晨曦家有一个沉香木工艺品,他将工艺品带 到实验室,想测量其密度.(1)晨曦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端调, 使横梁 平衡; ( 2)晨曦再把工艺品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 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 72 g ; ( 3)量筒内盛 280ml 的水,将工艺品放入量筒的过程中,系在工艺品上的细线突然脱落,工艺品沉入水中时一部 分水溅在量筒内壁,此时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工艺品的体积为 60 cm3 ; (4)利用密度公式算出工艺品的密度为 1.2 ×103 kg /m3; (5)同组同学观察到了晨曦测量的全过程,提示晨曦,这样测得的工艺品密度要比真实值 或“偏小”).偏大 (选填“偏大” 2、( 2015 铁岭) 31.岑岑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枚荔枝的密度( g 取 10N /kg ) (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游码至 标尺左端零刻度 线 ,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 他应该向 右 旋动平衡螺母, 直到天平平衡.测荔枝质量时,当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 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荔枝的质量为 16.2 g . ( 2)测荔枝体积时, 由于身边没有水, 岑岑直接把喝剩的 “盐 巴”汽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体积为 30mL ,将荔枝放入量 筒内的汽水中时,发现荔枝漂浮,此时量筒中液面所对的刻度 为 46mL ,则荔枝所受的浮力为 0.162 N .岑岑又用细铁丝将荔 枝压入汽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液面所对刻度为 48 mL , 则所测荔枝的密度为 0.9 g / cm3. 3)当荔枝浸没在汽水中时,发现荔枝上沾有许多气泡,则测得的密度值偏 小 (4)如果忽略数据的误差,利用刚才测出的几个数据也能计算出“盐巴”汽水的密度,请你帮助岑岑计算出汽水 的密度为 1.01 g / cm 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2015 辽阳) 30. 小明看到妈妈在煮鹌鹑蛋时, 鹌鹑蛋能漂浮在调料汁中, 于是小明想测量鹌鹑蛋和调料汁的密 度,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g 取 10N /kg ).2015 葫芦岛) 31. 景宣同学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家中新买的马铃薯的密度.( 1)在天平调节过程中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端调节,使横粱平衡.(2)从马铃薯上取下一块,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其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这块马铃薯的 质量是 24 g .(3)景宣同学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再用细线吊着马铃薯,使马铃薯块浸没在水中,两次量筒中的液面位置如 图乙、丙所示,则马铃薯块的体积为 20 cm3 ,密度为 1.2 g / cm 3.(4)如果先测出水和马铃薯块的总体积,再取出马铃薯块,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这样算出马铃薯块的体积后, 求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 小 .(5)马铃薯块由接触水面到如图丙所示位置的过程,所受浮力如何变化?5、( 2015 本溪) 31. 小强想测量标有净含量是“(1)小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这盒舒化奶的质量. 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 示,则盒与舒化奶的总质量为 271.4 g .( 2)小强把包装盒打开, 将盒中舒化奶全部倒入塑料 杯中(如图乙所示),称得包装盒的质量为 11.4g , 则他测得的盒中奶的质量是 260 g ,利用舒化奶的 “净含量”求得它的密度为ρ奶= 1.04 g / cm 3.若 牛奶的“净含量”标注准确,他测得的密度值偏 小 .(3)小强又想到了另一种方法测舒化奶的密度,利用一个记号笔和水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测出图乙中塑料杯和舒化奶的总质量m1;② 用记号笔在塑料杯上标记出液面的位置,倒出舒化奶擦干塑料杯,用天平测出塑料杯的质量为 ③ 将水倒入塑料杯,使水面到达标记处 ,用天平测出 杯和水 的质量为 m3;6、( 2015 抚顺) 31.小芳喜欢喝红枣汁,于是她在实验室测量红枣汁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1)小芳将红枣汁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红枣汁的体积为 30 cm3 .2)小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她的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 3)改正错误后, 小芳重新调节天平平衡, 并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55g .接着将量筒中的红枣汁全部倒入空烧杯中,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红枣汁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红枣汁的质量为 36 g .(4)计算出红枣汁的密度ρ汁= 1.2 ×103 kg /m3,小芳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红枣汁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偏 4、先变大后不变250mL ”的舒化奶的密度,请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 天平m2;④舒化奶密度表达式ρ=m 1 m 2ρ水m 3 m 2用字母表示).游码没有归小 (填(5)小芳从果盒里拿出一颗鲜红枣,将其放在红枣汁中发现红枣漂浮,若红枣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在液体中的体 积相等,则ρ枣:ρ汁= 1:2 .7、( 2016 抚顺)志强同学家里有一块盆景石(盆景石可吸水),他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这块盆景石的密度。

专题突破1测物体密度试验(6种方法总结+例题练习)—2021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讲义

专题突破1测物体密度试验(6种方法总结+例题练习)—2021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讲义

专题突破1 测物体密度试验(6种方法总结+例题讲解)一、测质量: 1.天平:①放:水平桌面(台面)②游码归零:镊子(不能用手指)、标尺、零刻度线③平衡螺母(调节: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例如指针左偏,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④左物右码: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⑤读数:m 物 = m 砝 + m 游 ;m 物 = m 砝 - m 游 (物与砝码放反) 2.弹簧测力计:gFg G m ==(竖直悬空) 二、测体积:【方法1】量筒:V 物 = V 2 - V 1 1.步骤:(1)用天平(电子秤)测出物体的质量,记为m ; (2)量筒装适量水,读出体积记为V 1;(3)用细线挂住物体,将物体缓慢浸入水中,读出体积记为V 2; 2.计算:V 物 = V 2 - V 1 3.注意及说明:(1)视线:与凹液面相平;(2)适量水:能完全浸没物体、且不超过量程; (3)物体用细线挂住:避免水溅出;避免损坏量筒;【例题1】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同学们选取的器材有:石块、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水、细线。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石块放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为 g ;(3)将石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前后液面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为 kg/m 3。

【答案】(1)右;(2)27.4;(3)2.74×103。

【解析】(1)图甲中天平指针左偏,故平衡螺母应向右调; (2)图乙中石块的质量m=20g+5g+2.4g=27.4g ;(3)图丙中水的体积50cm 3,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60cm 3,∴石块的体积:V=60cm 3-50cm 3=10cm 3; ∴石块的密度:33/74.210g 4.27cm g cmV m ===ρ。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块磨掉一个角B.铁块熔化成铁水C.铁块轧成薄铁片D.铁块从地球运到月球2、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5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g(ρ水=1.0×103kg/ m3,ρ酒精=0.8×103kg/ m3),则该瓶的容积是()A. 350cm3B. 300cm3C. 250cm3D. 150cm33、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4、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A.木星B.水星C.金星D.地球5、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既可行又较准确的方法是()A.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B.把一张邮票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C.先测量出100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D.把一张邮票放在一只纸杯中,测量出其总质量,再减去纸杯的质量6、(2015•钦州)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A .B .C .D .7、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

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考生小梦小满李明张扬2.45 2.52 2.56 2.60小石块的密度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8、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A. 2kgB. 20kgC. 200kgD. 2000kg9、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图1中哪个图最相似………………………………()图110、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A.原子核、质子、电子B.质子、原子核、原子C.质子、原子核、中子D.原子、原子核、质子11、将体积相等的实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已调平的天平两托盘上(没有超过天平的称量),则A.天平失去平衡,向铝球一端倾斜B.天平失去平衡,向铁球一端倾斜C.天平仍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12、右表1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C.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13、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7.8×103千克/米3,ρ铜=8.9×103千克/米3\ρ铅=11.3×103千克/米3,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能铁球是空心的,铅球和铜球是实心的B、可能铅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铜球是空心的C、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铅球和铁球是空心的D、三个球可能都是空心的14、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l00g密度为0.8X103kg/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A、500mL 10mLB、100mL 2mLC、250mL 5mLD、50mL 2mL15、在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的过程中,为了使横梁平衡,可采用的正确方法是()A、可以增减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B、可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重新平衡C、可以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D、可调换物体与砝码的位置,使天平重新平衡16、有一黄铜(铜锌合金)空心塑像,高度约是成人(175厘米左右)的两倍,塑像铜皮的厚度为0.5厘米,请你估计塑像的质量约为80千克B.250千克C.800千克D.2000千克17、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在这艘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A、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B、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C、测不出物体的质量D、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18、小华在实验室用天平称量自己用的物理练习册的质量.他把练习册放到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上放了75g砝码,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这时候他应该()A.继续向右盘中加入较小的砝码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边移动C.把游码向右移动D.取下右盘中的某一个砝码,换用较小的砝码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19、调节天平时,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若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密度》之特殊方法测密度(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测量物质密度》之特殊方法测密度(含答案)

特殊方法测密度1.张磊同学在河边捡到一精美小石块,他想知道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从学校借来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再借助于水,就巧妙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请你写出用这些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并得出和实验方案相一致的密度的表达式.【答案】答:测量步骤:①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石块的重力G②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细线对小石块的拉力F小石块的质量为m=G g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小石块的体积为V=V排=F浮ρ水g=G−Fρ水g小石块的密度为ρ=mV=GgG−Fρ水g=GG−F⋅ρ水2.在“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细线、石块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在实验的过程中,小明他们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石块的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中,小明把这一情况及时回报给老师,老师给他们组拿来了烧杯,小明他们组的同学感到很困惑。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小明他们组设计一个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方案。

要求:(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3.(2)写出石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答案】解:方法一: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烧杯中放适量的水,在水面标记一③用细线吊着石块慢慢放入烧杯中浸没,记下标记二④取出石块,向烧杯中甲水至标记二⑤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至至烧杯中的水面降至标记一处,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则石块的密度ρ=mV方法二: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烧杯中放适量的水,在水面标记一③用细线吊着石块慢慢放入烧杯中浸没,记下标记二④取出石块,向烧杯中甲水至标记一⑤用量筒取出适量的水,体积为V1,把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至标记二处,此时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为V2则石块的体积V=V1−V2则石块的密度ρ=m V=mV1−V2方法三: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烧杯中放适量的水,在水面标记一,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1③用细线吊着石块慢慢放入烧杯中浸没,记下标记二;取出石块,向烧杯中甲水至标记二,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2则石块的体积V =m 2−m 1ρ水 石块的密度ρ=m V =m m 2−m 1ρ水=m m 2−m 1⋅ρ水方法四: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烧杯中放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1③用细线吊着石块慢慢放入悬在水中,(不碰容器底和侧壁),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m 2则石块的体积V =m 2−m 1ρ水 石块的密度ρ=m V =m m 2−m 1ρ水=mm 2−m 1⋅ρ水;4. 请你用:细线、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烧杯、盐水、水(密度为ρ0)、小石块等给定的器材,测定盐水的密度5.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2)盐水的密度ρ= ______ .【解析】解: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小石块在水中和盐水中的浮力大小,分别写出关系式,解出盐水的密度步骤:①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读出小石块的重力,记为G②将小石块浸没在烧杯的水中,使小石块不接触烧杯壁、烧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 1③将小石块浸没在烧杯的盐水中,使小石块不接触烧杯壁、烧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 2盐水密度表达式为ρ盐水=G−F2G−F 1ρ水6. 小芳在弟弟的玩具中找到了一块小积木,小积木表面涂有防水漆(体积可忽略),她将积木投入水中,发现积木处于漂浮状态,于是她非常想测出这块小积木的密度,老师给她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大量筒一个,细线(体积可忽略)、体积跟小积木差不多的圆柱体铁块一个,细长钢针一个,还有足量的水,请帮她完成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小磊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B、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C、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D、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2、一只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为ρ,用去质量的氧气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A.ρ0B.ρC.ρD.2ρ3、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就是物体的形状B、质量是物体含有杂质的多少C、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D、质量就是物体的体积的大小4、图所示的是小明使用天平的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乙: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C.丙: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丁:所测物体的质量可以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5、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

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6、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A.1:2 B、2:1 C、2:9 D、9:27、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并且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是()A、分子B、原子C、质子D、夸克8、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28g,60g,体积分别是l6c,12 c.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A.a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8g/c B.a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5g/cC. b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8g/cD. b是实心球,金属的密度是5g/c9、在下列物质中,密度与人体密度最接近的是A.软木B.水C.铝D.铅10、电视机、空调的遥控器使用的都是A.微波B.X射线C.红外线D.紫外线11、小洋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50 70 90 110液体的体积v/cm325 50 75 100A.30g 1.0×103kg/m3B.50g 1.0×103kg/m3C.30g 0.8×103kg/m3D.50g 0.8×103kg/m312、(2019·宜昌)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

备战2020中考物理考点经典题练《实验:测量物体的密度》(解析版)

备战2020中考物理考点经典题练《实验:测量物体的密度》(解析版)

《测量物体的密度》一、实验探究题1.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在______,表示天平平衡。

用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橙子质量为______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则橙子的密度是______。

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小亮不用天平,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也巧妙测出了橙子的密度。

请你将他的测量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水。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的重力G;______;橙子密度的表达式为:橙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2.五一期间和家人去游玩,小军从河边带回一块漂亮的小石块A,他利用家里的器材测出了小石块A的密度。

所用的器材有:一个水杯、粗细均匀的小木棒、刻度尺、一些细线和一块石块B,设计了如图测量小石块A密度的实验方案,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将其补充完整。

用细线挂起小木棒,调整绳套的位置,使小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绳子的位置为O。

小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将小石块A挂在小木棒的A端,调整石块B的位置,使小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

用刻度尺测量OA的长度L,BO的长度为将小石块___________,将石块B移动到C点,使小木棒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石块A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

以上测量小石块方法简单、巧妙,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差,造成误差的原因有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利用图示装置来测量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已知物块的体积是,图1、2中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g取。

图2中,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为______。

初中物理测物体的密度实验设计

初中物理测物体的密度实验设计

初中物理测物体的密度实验设计1.求规则物体密度的题目:如:为了测定一个小正方体木块(不吸水)的密度,可供选用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刻度尺、大头针、水,设计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写出器材和表达式。

此题共有五种设计方案,现列在下面:①器材:托盘天平(含砝码)、刻度尺表达式ρ=m / l3②器材:托盘天平(含砝码)、大头针、量筒、水表达式ρ=m / V木③器材:大头针、量筒、水利用漂浮F浮= G木表达式ρ=ρ水V排/ V木④器材:量筒、水、刻度尺利用漂浮F浮= G木表达式ρ=ρ水V排/ l3⑤器材:刻度尺、水利用漂浮F浮= G木表达式ρ=ρ水l排/ l 。

第一种是对规则物体求密度最直观的方式,第二种是对不溶于水且不规则物体求密度的最常用的方式,其余三种是利用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来求密度的。

2. 巧用简单密度计的题目:有下列器材:一个杯子,足够的水和盐水,细铁丝,一根玻璃棒,一支滴定管,一个刻度尺,一根木棍,请根据所给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出一枚鸡蛋的密度。

①用木棍和铁丝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在水中试验,使木棍静止时约一半没入水中,用铅笔在木棍上液面处做记号,拿出来后,测出没入水中的长度,记为l1;②利用水和盐水、玻璃棒和滴定管在杯子中配成密度合适的盐水,使鸡蛋正好悬浮在盐水中;③把这个简易密度计放入盐水中,静止后在液面处做记号,测出没入盐水中的长度,记录为l2;④因为两次的浮力都等于重力,而底面积又相等,所以=ρ盐水g V2ρ水g l1 =ρ盐水g l2 ρ盐水=ρ水l1∕l2ρ水g V1鸡蛋悬浮,所以鸡蛋的密度就是盐水的密度。

3.用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和沉没时排开的液体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来设计:Ⅰ.有量杯、水以及可浮在量杯水面上的小容器(内装200只大头针后还可浮在水面上),现要测量(用上述器材)大约200只大头针的密度?a) 将小容器放入量杯浮在水面上,读出水面刻度记为V1;b) 将大头针全部放入容器中,此时仍漂浮,读出水面刻度记为V2;c) 将大头针全部从小容器中取出投入水中,大头针全部沉到量杯底,读出水面刻度记为V3;d) 漂浮时,F浮= G针,ρ水g(V2﹣V1) =ρ针g(V3﹣V1)则ρ针=ρ水(V2﹣V1) /(V3﹣V1)。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密度实验1.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如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②往烧杯内倒入10 cm3的液体,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 c 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___g.3.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请你为小明设计实验表格,并填入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_____________.4.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矿石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g;(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写表达式),V矿石=________(写表达式)。

(基础题)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

(基础题)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个),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L1,即为垫圈总数B.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10个垫圈的厚度L1,即为垫圈总数C.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M1,即为垫圈总数D.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10个垫圈的质量M10,即为垫圈总数2、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A.不导电B.体积大C.导热性差D.密度小3、根据图中三幅图给出的信息,你能得到不变的物理量是()A. 质量 B.重力 C.密度 D.体积4、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A.不导电B.体积大C.硬度小D.密度小5、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kg的是()A.一个苹果B.一只公鸡C.一本物理书D.一张课桌6、(2015•龙岩)今年"父亲节"恰逢星期天,小莉拾爸爸煮了两个鸡蛋.通常两个鸡蛋的总质量约为()A.10gB.20gC.100gD.200g7、(2018·枣庄)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B.物体的形状C.物质的状态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8、.质量是100 g的物体可能是A.一把椅子B.一包方便面C.一只大公鸡D.一支铅笔9、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体积就不同B.一支粉笔折成两段,则半支粉笔的密度变小C.铝的密度是2.7g/cm3,表示体积是1cm3的铝的质量为2.7g/cm3D.铜比铁的密度大,则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的质量较大10、某农家户有几堆稻谷,现在要比较它们的质量的好坏(所谓稻谷质量好坏,是指谷中空瘪的颗粒数少、饱满的颗粒数多),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体积相同,比较质量B、质量相同,比较体积C、比较一定颗粒数的质量D、比较颗粒的大小11、一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剩余部分的蜡烛与原来比较()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质量减小,密度减小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D.质量、体积和密度减小12、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A. 2kgB. 20kgC. 200kgD. 2000kg13、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 g、60 g,体积分别为16 cm3、2 cm3。

密度实验探究题精选(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密度实验探究题精选(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密度实验探究题精选(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密度实验探究题精选(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密度实验探究题精选(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密度实验探究题1、小明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和水来测量一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如下:A.用细线将金属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V总。

B.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D.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⑴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⑵为记录实验数据,小明设计了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表)。

当记录实验数据时,发现表格少设计了一项,该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量实验次数金属块的质量m/g量筒内水的体积V/mL金属块的体积V/mL金属块的密度ρ/(g/cm3)⑶当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和游码如图甲,该金属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cm3,此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⑷指出“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中“适量”的确切含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⑸实验中,如果小明没有将游码完全调到零刻线就开始调节天平平衡,然后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再测小石块的体积.那么他最后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⑹小明在评估实验过程时想到:测量本实验中金属块的体积,如果不用量筒和水,而用____这一测量工具,测出金属块的____,就可以算出金属块的体积,这样实验过程将更为简便.2、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小李同学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质量与密度实验专题训练(内含详细答案)

质量与密度实验专题训练(内含详细答案)

质量与密度实验专题训练类型1测量固体物质密度一、常规方法测量固体密度1. (2019淮安)小明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2)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 g.(3)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 cm3.(4)通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2. (2019广安)小聪同学在江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密度.(1)如图甲所示,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聪纠正错误后,正确测量出了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g;(3)小聪将鹅卵石放入盛有5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密度为________kg/m3;(4)小聪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鹅卵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________ ρB(选填“>”“=”或“<”).3. (2019成都)在“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1)小李同学首先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2)为了测量出石块的体积,小李同学先往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合理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四个小组测量出的石块密度如下表所示:其中错误的是第________组的测量结果.(4)对实验进行评估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A. 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大B. 放置天平的操作台面不水平,测出的质量偏小C. 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小D. 先测石块体积,后测石块质量,测出的密度偏大二、测量特殊物质的密度4. (2017陕西黑白卷)小明想测量一个小木块(具有吸水性)的密度,他利用天平、量筒、适量沙子,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使横梁平衡;(2)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②将一定量的沙子倒入量筒中,将上表面铺平测得体积为V1,如图丙所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摇匀,将上表面铺平,读出体积V2,如图丁所示.请将有关数据填入以下表格的空白处.(3)小明按照(2)的步骤,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想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粉笔的密度.他收集了教室里用剩下的粉笔头,放到天平上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这些粉笔头的质量为________g.然后将这些粉笔头直接放入量筒中测体积,小军同学看了小明的测量方法说粉笔头颗粒太大,这样测出的粉笔的密度会偏________.于是他们改进了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如下:①向量筒中倒入V1=60 mL的水;②将这些粉笔头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下沉继续冒出气泡,过了足够长的时间,水面到达V2=70 mL处;③取出这些粉笔头水面降到了V3=45 mL处;④老师告诉他这是由于粉笔疏松多孔造成的,粉笔的体积应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为了更准确地测量,于是他又向量筒中加水到60 mL处,将刚才所有吸饱水的粉笔头表面水分清除后再次倒量筒中,此时水面到达V4=84 mL处.请解答下面问题:(1)该实验的原理为________(用物理量符号表示).(2)在步骤③中,水面未回到60 mL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些粉笔头的体积为________cm3,粉笔的密度为________kg/m3.(4)同学们将这些粉笔头(不考虑实验中的损失)晒干后压成粉倒入量筒中并用东西压实后读出体积为6 mL,则粉笔末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由此可以看出粉笔和粉笔末虽然是同种材质做成的,但它们颗粒间的________不同.类型2测量液体物质密度一、常规方法测量液体密度6. (2019遵义)小涵在实验室做“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1)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称量标尺的“0”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节,直到横梁平衡.(2)她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天平测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②把烧杯中的牛奶倒出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剩余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2.则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3)如图所示为步骤②中测量牛奶体积时的情况,若小涵读出的体积为40 mL,则由此计算出的牛奶密度与其真实值相比将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7. (2019甘肃省卷)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1)他们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们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2)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下:A.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B. 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 将烧杯中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体积.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3)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 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所示,则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质量是________g,体积是________cm3;(4)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________kg/m3.二、特殊方法测量液体密度8. (2019柳州)一种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补充完整.第11题图(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刻度线处,如果指针指向分度盘左侧(如图所示),则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将空烧杯置于天平________盘(选填“左”或“右”),测出其质量m1.(3)向空烧杯加入适量水,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2,并用笔在烧杯上标记水面位置.(4)将烧杯内的水全部倒出,擦干烧杯后,再向杯中加入牛奶使液面到达________处,用天平测出牛奶和烧杯总质量m3.(5)计算牛奶的密度,所用表达式为ρ牛奶=______(用题中所测物理量表示,水的密度ρ水已知).参考答案及解析质量与密度1. (1)零刻度线处 左 (2)64 (3)20 (4)3.2×103【解析】(1)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图甲中指针偏右,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由图乙可知,小石块质量m =50 g +10 g +4 g =64 g ;(3)由图丙可知,小石块体积V =40 mL-20 mL =20 mL =20 cm 3;(4)小石块密度ρ=m V =64 g 20 cm 3=3.2 g/cm 3=3.2×103 kg/m 3. 2. (1)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27 (3)2.7×103 (4)>【解析】(1)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由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 ,则鹅卵石的质量m =20 g +5 g +0.2 g×10=27 g ;(3)量筒中水的体积为50 mL ,放入鹅卵石后的总体积为60 mL ,鹅卵石的体积V =60 mL -50 mL =10 mL =10 cm 3,则鹅卵石的密度ρ=m V =27 g 10 cm 3=2.7 g/cm 3=2.7×103 kg/m 3;(4)连接OA 、OB 即为鹅卵石和另一石块的m -V 图像,如解图所示,在质量相同时,B 的体积大于A 的体积,所以A 的密度大于B 的密度.第2题解图3. (1)43 (2)不合理.水太多,石块浸没后,总体积会超过量筒的量程 (3)三 (4)D4. (1)右 (2)③将木块埋没在量筒中的沙子里 18.660 90 30 0.62×103 (3)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解析】(1)由甲图可知,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2)①10 g 砝码一个,5 g 砝码一个,游码对应的质量为3.6 g ,所以木块的质量m 木=10 g +5 g +3.6 g =18.6 g ;②装一定量的沙子在量筒中,测出体积V 1=60 mL =60 cm 3;③将木块埋没在量筒的沙子里,并摇匀,将上表面铺平,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 2=90 mL =90 cm 3;则木块的体积V =V 2-V 1=90 cm 3-60 cm 3=30 cm 3,则小木块的密度ρ木=m 木V =18.6 g 30 cm 3=0.62 g/cm 3=0.62×103 kg/m 3;(3)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目的是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5. 15.8 小 (1)ρ=m V(2)粉笔头吸了15 mL 的水 (3)24 0.66×103 (4)2.63×103 距离 【解析】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 ,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0.8 g ,粉笔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10 g +5 g +0.8 g =15.8 g .直接将这些粉笔头放入量筒中,因为粉笔头间的距离较大,使得体积的测量值偏大,根据公式ρ=m V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小;(1)本实验的原理为ρ=m V;(2)在步骤③中,水面未回到60 mL 处的原因是粉笔头吸了60 mL -45 mL =15 mL 的水;(3)由步骤④可得,粉笔头的体积:V =84 mL -60 mL =24 mL =24 cm 3,粉笔的密度:ρ=m V =15.8 g 24 cm 3≈0.66 g/cm 3=0.66×103 kg/m 3;(4)由题意可知,粉笔末的体积V ′=6 mL =6 cm 3,则粉笔末的密度为:ρ′=m V ′=15.8 g 6 cm 3≈2.63 g/cm 3=2.63×103 kg/m 3.由此可以看出粉笔和粉笔末虽然是同种材质做成的,但它们颗粒间的距离不同.6. (1)右 (2)m 1-m 2V(3)偏小 【解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遵循的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此时指针左偏,因此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2)倒入量筒中的牛奶质量为m =m 1-m 2,体积为V ,则牛奶密度为ρ=m V =m 1-m 2V;(3)实际体积为38 mL ,因此体积测量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测量值偏小.7. (1)左 (2)BCA (3)18.4 20 (4)0.92×103【解析】(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指针右偏,平衡螺母应向左调节;(2)先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 1,再测出倒出油的体积V ,最后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m 2,则可得到较准确测得油的密度值,故正确顺序为BCA ;(3)由题图乙知,砝码质量为20 g +10 g +5 g =35 g ,则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为m 2=35 g +2.4 g =37.4 g ,倒出油的体积为V =20 mL =20 cm 3,则倒出油的质量为m =m 1-m 2=55.8 g -37.4 g =18.4 g ;(4)油的密度为ρ=m V =18.4 g 20 cm 3=0.92 g/cm 3=0.92×103 kg/m 3. 8. (1)水平 零 右 (2)左 (4)标记 (5)m 3-m 1m 2-m 1ρ水 【解析】(1)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如果指针指向分度盘左侧,则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利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物体应置于天平左盘,砝码置于右盘;(4)首先向空烧杯加入适量的水,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 2,并用笔在烧杯上标记水面位置;再将烧杯内的水全部倒出,擦干烧杯后,再向杯中加入牛奶,当牛奶的液面达到标记处时,牛奶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等;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质量m 3;(5)由(2)~(4)可得出牛奶的质量为m 3-m 1,水的质量为m 2-m 1,由于牛奶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即V 牛奶=V 水=m 2-m 1ρ水,牛奶的密度ρ牛奶=m 牛奶V 牛奶=m 3-m 1m 2-m 1ρ水=m 3-m 1m 2-m 1ρ水.。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

密度试验专题(有答案)密度试验是工程实验中普遍应用的一种试验,用于确定材料的密度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介绍密度试验的基本概念、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附上一些常见的密度试验题目及其答案,供读者参考。

基本概念密度的定义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其计量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密度试验的定义密度试验是一种利用密度计或水浴法等方法对材料的密度进行测量的试验。

方法密度计法密度计法是一种利用密度计进行密度测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浮力平衡原理对密度进行测量。

该方法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各种状态下密度的测量。

密度计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将密度计放入待测物质中,使其达到平衡。

2.读取密度计上的数值。

水浴法气体和固体的密度可以通过水浴法进行测量。

该方法利用浊玻璃比重瓶或小型密度管,通过测量物体在水中沉浮时的位移量和重量差值的方式来计算其密度。

水浴法的主要步骤如下:1.在温度恒定的水槽内,将待测物质放在浊玻璃比重瓶或小型密度管中,浸入水中。

2.读取比重瓶或密度管中的水面高度,以及物体的质量。

3.计算出体积与密度值。

注意事项1.在进行密度试验时,必须注意准确度和精确度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需要较高精度的试验,例如金属材料密度的测量。

2.如果使用密度计法测量液态或气态物质的密度,则需要进行温度和压力的校正。

3.在进行水浴法时,必须避免公称水温和实测水温存在较大误差的情况,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试题试题一有一块正方体铁块,其体积为8000立方厘米,重量为48公斤,求其密度,单位为克/立方厘米。

答案:体积=8000立方厘米重量=48公斤=48000克密度=重量÷体积=48000÷8000=6克/立方厘米试题二测定一根直径为8毫米、长度为100毫米的钢棒的密度,用密度计法测得其重量为15克,浮力为8.6克,求其密度,单位为克/立方厘米。

答案:重量=15克浮力=8.6克体积=重量÷(重量-浮力)×容积=15÷(15-8.6)×π×(4毫米)^2×100毫米=88.2立方毫米密度=重量÷体积=15÷88.2×10^(3) = 1.70克/立方厘米密度试验是工程实验中常用的试验之一,通过对本文中所提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更加准确和精确地测量材料的密度,为工程结构的设计和使用提供有力支持。

密度实验,探究专题(含答案)(20201103183931)

密度实验,探究专题(含答案)(20201103183931)

密度实验,探究专题1、泉州盛产花岗岩,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花岗石的密度。

(1) 测小石块的质量。

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刻度线,若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12(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选填“右”或“左”),直至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将小石块放在天平的______盘。

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2(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

(2) 测小石块的体积。

将小石块缓缓地放入装有40 cm3水的量筒,水平升高到如图12(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_cm3。

(3)计算花岗岩的密度ρ=___________g/cm3=_________________kg/ m3。

(4)若将步骤(1)、(2)顺序对调,则测量密度的结果将_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张华和同学到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 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8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g/cm3。

(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小明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

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有:a.把盐水倒进量筒,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图6甲);b.用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已记入下表);c.把量筒内的盐水倒进容器,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乙所示);d.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2、量筒做得细而高(如图1-3所示),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3、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除准备了牛奶外,还提供有以下器材:①天平,②烧杯,③量筒,④弹簧测力计,⑤小铁块,⑥细线。

下列器材组合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③⑤⑥4、在影视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物是用()A.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成B.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成C.密度与实物相等的材料做成D.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5、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为铁比棉花重B.由热胀冷缩的现象可知密度与温度有关C.将密闭容器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D.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变为原来的的一半6、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妥当的是()A.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 c o mC.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D.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7、一瓶冰冻的矿泉水在室温下逐渐熔化,瓶内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A体积B质量C密度D比热容8、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 kg的物体最可能的是A.一个乒乓球B.一只母鸡C.一张桌子D.一头牛9、一位同学在测质量时,在天平右盘里无论怎样加减砝码都不能使横梁平衡,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交换左右托盘B.旋动平衡螺母C.移动游码D.同时移动游码和旋动螺母10、用一只量筒、水、一根细针来测木块的某些物理量,下列正确的是A、只能测木块的体积B、只能测木块的浮力C、只能测木块的体积、质量、密度D、木块的体积、密度、质量、浮力都能测11、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然后他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mm,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A.345mm B.180mm C.165mm D.15mm12、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投入三个杯子里,则从杯子里溢出水量最多的是:A.放铜块的杯子;B.放铁块的杯子;C.放铝块的杯子;D.溢出的水一样多.13、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为0.1m、0.2m和0.3m,制成后经质量检验员称得它们的实际质量分别为3kg、21.6kg和54kg,质量检验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体积关系为V甲=5V乙,构成两球的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乙=4ρ甲,如果两球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则A、甲的空心部分体积是4V乙 B、甲的空心部分体积是V乙C、乙的空心部分体积是V乙D、乙的空心部分体积是V乙2、小岩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3、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A. 2kgB. 20kgC. 200kgD. 2000kg4、如图4,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图像,从图像上可获信息不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B.无法看出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C.对乙物质来说,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D.对甲、乙物质来说,m/V是一个定值5、在下列各星球中,属于恒星的是A.月球B.太阳C.木星D.地球6、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150cm;B.篮球的直径约为30cm;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D.一块水果糖的质量约为0.3kg.7、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在盛满水的杯子里,从杯中溢出10g的水,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满煤油(ρ水=1.0×103kg/m3,ρ煤油=0.8×103kg/m3)的杯子里,溢出煤油的质量为A.12.5g B.10g C.8g D.6.4g8、一枚鸡蛋的质量约是()A.0.5g B.5 g C.50 g D.500 g9、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10、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徐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中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A、水在0℃到4℃间体积逐渐减小B、水在4℃时的密度最小C、水在4℃时的体积最大D、水的密度一直保持不变11、小明想用量筒一次准确获得密度为0.8g/cm3的酒精100g,可选用的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最好是()A.100ml,5ml B.150ml,10mlC.100ml,10ml D.150ml,5ml12、(2019·舟山)从2019年5月20日起,用普朗克常量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所示)。

2021年中考物理满分重点专题03 密度实验测量的多种方法 (学生版+解析版)

2021年中考物理满分重点专题03 密度实验测量的多种方法 (学生版+解析版)

专题03 密度实验测量的多种方法中考问题一、常规方法:利用天平,有量筒测密度1.测固体密度固体:【原理】【器材】石块、天平和砝码、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步骤】m(1)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V(2)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示数1(3)用细线系住石块,将其浸没在水中(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固体可采用针压法或坠物法),读出量筒V示数2表达式:【实验记录表格】2.测液体密度:【原理】【器材】待测液体、量筒、烧杯、天平和砝码【步骤】 (1)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液体质量1m(2)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示数V(3)用天平测得烧杯中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2m表达式:【实验记录表格】1V 2二、等体积替代法:有天平,无量筒1.测固体密度【原理】【器材】石块、烧杯、天平和砝码、足够多的水、足够长的细线【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0m(2)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的质量1m(3)用细线系住石块,使其浸没在烧杯中,待液体溢出后,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总质量2m 表达式:2.测液体密度【原理】m 0m 1m2【器材】烧杯、足够多的水,足够多的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步骤】(1)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0m(2)将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水质量为1m(3)将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在烧杯中装满待测液体,测得此时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2m表达式:三、有量筒,无天平1.测固体密度A.一漂一沉法【器材】量筒、待测试管,足够多的水【步骤】(1)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读出量筒示数1V01m 2V 1V2V3V(2)将试管开口向上放入量筒,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读出量筒示数2V(3)使试管沉底,没入水中,读取量筒示数3表达式:B.曹冲称象法【器材】水槽、烧杯、量筒、足够多的水和细线、金属球、笔或橡皮筋【步骤】(1)用细线系住金属球,将其放入烧杯内,然后烧杯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用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液面。

中考物理压轴题:密度的测量及答案

中考物理压轴题:密度的测量及答案

中考物理密度的测量压轴题及答案同学们想测量开水瓶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调整天平横梁平衡;②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④读出水的体积V1;⑤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⑥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3.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步骤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则应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2)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3)小红同学发现在上述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一步骤是_______(填序号).(4)同学们经过评估交流后,发现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则所测密度应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软木的实际密度.【解析】(1)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则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2)软木块的质量m=12g,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50 cm3,水、软木块和铁块的总体积V3=90 cm3;软木的密度p水=m/(V3-V2)=12 g/(90 cm3-50 cm3)=0.3 g/cm3=300 kg/m3. (3)水体积V1的测量没有必要,多余的步骤是④. (4)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内部有水,所测密度将大于软木的实际密度.拓展延伸1.江浙两省居民的食用油以大豆油、菜籽油为主.然而有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取暴利,大量购买地沟油用来加工各种食品,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为探究地沟油的检测方法,同学们进行了多种尝试.(1)小明查阅资料发现:菜籽油的密度是0.91×103 kg/m3~0. 92×103 kg/m3,大豆油的密度是0.92×103kg/m3~0.94×103kg/m3.他质疑:地沟油的密度与大豆油、菜籽油的密度会有明显差异吗?于是,小明利用简易器材展开了实验测量,如图所示:①实验测得地沟油的密度是多少?(g取10 N/kg)(请完整书写解题过程)②用密度测量法来检测地沟油是_______(有效/无效)的.(2)小华查阅资料发现:菜籽油的凝固点是-10℃,大豆油的凝固点是-18℃,她质疑:地沟油的凝固点与大豆油、菜籽油的凝固点会有明显差异吗?于是,小华利用实验室制冷设备展开地沟油的冷冻、观察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③小华在实验室测得地沟油的凝固点是_______℃.④用凝固点测量法来检测地沟油是_______(有效无效)的.(3)小丽走访有关部门,得知:长期食用地沟油,会明显增加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胆囊炎、胃病、肥胖、心脏病和多种癌症的发病率;不法商贩通常会把地沟油与合格菜籽油、大豆油勾兑,手段更为隐蔽;江苏化工学院已摸索出新型检测方法,能让勾兑于菜籽油、大豆油中的地沟油“暴露踪迹”,只是检测较为繁复、成本也较高;地沟油其实是生产高级润滑油以及清洁柴油的优质原料,关于地沟油的整治和利用,请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8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g;(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cm3.(3)矿石的密度p=_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_______.A.向左调平衡螺母 B.往右盘中加砝码C.从右盘中减砝码 D.向右移动游码3.盛夏刚到,一场暴雨将河水冲刷得一片浑浊.树人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工作站的小院士们开展了对河水密度和泥土含量的研究.(一)第一组的小院士在小明家前的一条河中取回河水,进行直接研究.(1)他们取5L河水,测得它的质量为5.2 kg,请你求出河水的密度;(2)小院士们讨论认为河水中泥土质量的多少与河水的多少有关.他们把单位体积的河水中含有泥土的质量,叫做河水的含泥量,用字母X表示.请你写出河水含泥量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物理量分别代表什么.(3)小院士们经过反复试验,最后测得比较可靠的河水的含泥量为2.5 kg/m3左右,他们的经验是:实验所取的河水的体积如果太少,实验误差就很大.①你认为小院士们量取河水最好选用 ( )A.50 mL量筒 B.100 mL量简C.100 mL量杯 D.500 mL量杯②小院士们从5L河水中分离出泥沙并进行干燥.要测这些泥沙的质量,最好选用( )A.量程5N的弹簧秤 B.量程100 g的天平C.量程1 kg的天平D.量程5吨的案秤(二)雨过天晴几天后,浑浊的河水又变得清澈了,第二组的小院士们无法直接获取浑浊的河水,因而他们设计并进行了河水含泥量的模拟研究,他们在一个量筒里放入100 g 干燥的“泥土”,先倒入500 mL清水,接着每次加入100 mL清水配制成不同的泥水,并分别测出不同泥水的体积.他们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1)分析表中有关数据,你认为河水的含泥量和河水的密度有什么关系?(2)请推导出河水的含泥量x与河水密度p河水的数学关系.(p水、p泥为已知)(3)研究小组发现,他们的实验可以测得“泥土”的密度.请你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泥土”的密度,并作必要的说明.精要评点本主题以测物质的密度为主线,以固体如软木塞、矿石,液体如地沟油、河水为测量对象,考查了学生应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拓展3,以树人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工作站的小院士的课题研究为载体,从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环境的高度出发,对河水含泥量进行了由浅入深的探究.由密度公式p=m/V,可以求得河水的密度;根据含泥量的定义,仿照密度的定义公式,可以写出含泥量的定义公式,在选择实验器材时,应考虑量筒或量杯中的泥水经过失水处理后,能用天平测出泥土的质量.由表中最后两列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不难看出河水的含泥量和河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在计算“泥土”的密度时,“泥土”的体积应取表中4个数据(河水体积一水体积)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失分点跟踪1.在分析实验步骤时,失分在不会找出多余步骤,其原因是不明白水体积V1的测量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多余的.2.在计算地沟油的密度时,失分在没有从图2-8中得出信息:器皿在水和地沟油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排开水和地沟油的体积相同,根据漂浮原理F浮=G.得p液gV排=mg,即p液V排=m.由图可知,p水V排=25 g,p地沟油V排=21 g,p地沟油=21p水/25=0.84×103 kg/m3.3.在推导河水的含泥量和河水的密度关系时,失分在简单地把含泥量(每立方米河水中含泥的质量)推导为x=m泥/V河=(m河水-m水)/V河=(p河水V-p水V )/V河,导致错解为x=(p河水-p水)V/V河.在计算泥土的密度时,失分在没有区分密度的平均值与平均密度这二个概念的不同,错解成p=(p1+p2+p3+p4)/4.参考答案1.(1)①0.84×103 kg/m3.②有效的. (2)③-4℃;④有效的.(3)建议政府设立地沟油收购部门,建造高级润滑油加工厂.2.(1)175.6 (2)70 (3)2.51×103偏小矿石从杯中取出时沾有水,使测得的矿石体积偏大,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小 (4)C3.(一)(1)1040 kg/m3; (2)X=m/V,X表示含泥量,m表示泥土的质量,V表示河水的体积; (3)①D ②B(二)(1)河水的含泥量随河水密度的增大而增大;(2)x=(3)2×103 kg/m3.。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考试回顾)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考试回顾)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A.N B.kg C.m D.s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1所示,则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3、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在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A.甲杯B.乙杯C.丙杯D.原来装水一样多4、太阳系中有()A、九大行星B、八大行星C、七大行星D、六大行星5、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往右盘增加砝码D、往右盘减少砝码6、甲、乙两立方体的体积相等,质量之比是4∶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A.3∶8B.3∶4C.4∶3D.2∶37、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4mg的物体可能是A.你的电脑B.你的课桌C.你的钢笔D.你的质量8、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A.用凸透镜做投影仪的镜头B.用塑料做砂锅的手柄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9、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如果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即砝码放到了左盘,物体放到了右盘。

若天平平衡时,左盘上放着一个100克和两个5克的砝码,游码读数是4克,则物体的质量是()A.114克B.110克C.106克D.116克10、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B.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不改变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D.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体积是1m3的铜其质量为8.9×103kg11、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现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图则这三个容器中依次分别装的是()A.硫酸、盐水、酒精B.盐水、酒精、硫酸C.酒精、硫酸、盐水D.硫酸、酒精、盐水12、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1(ρ1<ρ1)的两种液体,体积均为V,某工厂要用它们按质量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体积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实验1.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如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②往烧杯内倒入10 cm3的液体,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称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 c 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________g.3.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请你为小明设计实验表格,并填入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_____________.4.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______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矿石块的质量m0为_________g;(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则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写表达式),V矿石=________(写表达式)。

(4)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矿石=________ (用m0、m1、m2、ρ水来表示)。

5.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2)因矿石的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

(3)矿石密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_kg/m3,图(乙)中的A到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6.小强在淘米时,发现米粒总是沉到水底,他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米粒的密度。

(1)他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调,使横梁水平平衡。

(2)调节好天平后,接下来,他进行了以下几步操作:①用天平测出一个塑料杯的质;②取一些米倒入量筒,轻敲量筒使米粒平整后,米粒堆积到量筒刻度约为58ml处;③将量筒中的米倒入塑料杯并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砝码和游码使用情况如图乙);④在量筒中装入30ml的水;⑤将杯中的米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摇晃量筒使米粒皆沉在水面下,且将气泡排出,记录水面刻度(如图丙所示)。

上述实验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________;这杯米的质量为________g;这杯米的体积为________cm3;米粒的密度约为_______ g/cm3。

7.小勇在涪江边拾到一块鹅卵石,他想知道这块鹅卵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天平、量筒按表格中的顺序进行了测量:请如图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4)若在测量石块质量的过程中,当他向右盘添加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当拿掉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_______,才能准确测出石块的质量.(5)在测量过程中,小勇若按照BCA的顺序进行测量,则测量的密度值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9.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块的密度,采用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A. 用天平称出塑料块的质量B. 取一金属块,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C. 将金属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记下液面的高度差,即是金属块的体积D. 将金属块和塑料块用细线在一起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液面的高度差,即是金属块和塑料块的总体积10.小文和小红想测石块的密度,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

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下面的操作:(1)小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小红认为此操作有误,错误是________。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a.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标记好水面的位置,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 g。

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145 g。

c.通过计算,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ρ水=×103 kg/m3)(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还高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1.无人飞机制造用了一种复合材料(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下面小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10g 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则应该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A.向右调平衡螺母B.继续向右盘中加砝码C.向右移动游码(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测量体积最佳实验步骤顺序应该为_________.若图中数据为小明正确操作顺序所获得的数据,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____ kg/m3.14.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②将适量的水倒人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③用细铁丝使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

请根据如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_______。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__。

15.“620”创新实验小组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 ℃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器材、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2)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V;(3)根据ρ=________,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103 kg/m3。

小华同学做完实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冰箱中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与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一致,经王老师同意,他将实验桌上的所有器材带回了家,请你仅利用所带回家的器材,为小华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测出该冰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4)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测得冰块的质量;(5)选择器材________,测出该冰块的________。

(6)通过计算得出冰的密度。

【实验分析】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块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得冰的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16.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除了物体和砝码位置颠倒以外,还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合金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g。

(4)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丁所示。

则合金块的体积为______cm3,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另一位同学想用天平称量20g水的质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完成实验步骤。

(如需要添加其它器材,可自行选择写入下面的空格)a.在已调好的的天平左盘放一只空烧杯并称出其质量;b.保持烧杯和砝码、游码的位置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选择______(选填“吸管”或“量筒”)适当调节,直至天平平衡,则杯中水的质量刚好为20g.17.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

(1)选取铝和铜制成的实心金属组件各1套,形状如图所示。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分别测出各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直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金属块的体积。

(2)如表所示为部分小组收集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①已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组件的m--V图,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组件的m--V图______。

②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________;该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________。

③若测得另一铝质实心物体质量为135 g,则该物体的体积应为________cm3。

18.为了测量冰块的密度,把水注满可均匀膨胀、质量和厚度忽略不计的正方体模具,塞紧注水孔,利用天平测得水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