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吞吐量、TPS(Q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

合集下载

服务器性能计算公式

服务器性能计算公式

服务器性能计算公式服务器性能计算公式:在设计和规划服务器架构时,计算服务器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性能计算,可以确保服务器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服务器性能计算公式供参考:1·响应时间计算公式:响应时间是指服务器处理用户请求所需要的时间。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响应时间 = 服务器处理时间 + 网络传输时间其中,服务器处理时间是指服务器执行请求所需的时间,网络传输时间是指请求从客户端发送到服务器并返回的时间。

2·吞吐量计算公式:吞吐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服务器处理的请求数量。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服务器的吞吐量:吞吐量 = 请求总数 / 总时间其中,请求总数是指在总时间内服务器所处理的请求数量,总时间是指服务器在一定时间内的运行时间。

3·并发连接数计算公式:并发连接数是指同时连接到服务器的用户数量。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服务器的并发连接数:并发连接数 = (每秒请求数平均请求处理时间)/ 服务时间其中,每秒请求数是指用户每秒钟发送给服务器的请求数量,平均请求处理时间是指服务器处理单个请求的平均时间,服务时间是指服务器运行的总时间。

4·CPU利用率计算公式:CPU利用率是指CPU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负载程度。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服务器的CPU利用率:CPU利用率 = (服务器的CPU时间●空闲CPU时间)/ 服务器的CPU时间 100%其中,服务器的CPU时间是指服务器在一定时间内的总CPU时间,空闲CPU时间是指服务器在同一时间内的空闲CPU时间。

5·内存利用率计算公式:内存利用率是指服务器内存的使用情况。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服务器的内存利用率:内存利用率 = (已使用内存大小 / 总内存大小) 100%其中,已使用内存大小是指服务器已使用的内存大小,总内存大小是指服务器的总内存大小。

附: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性能计算公式:指用来计算服务器性能的数学公式。

性能测试的主要概念和计算公式

性能测试的主要概念和计算公式

性能测试的主要概念和计算公式性能测试是用于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运行能力和稳定性的一种测试方法。

主要目的是确定系统在给定条件下的性能特征,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

性能测试中的主要概念包括负载、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以及错误率。

1.负载:系统在不同条件下所承受的压力和负荷。

负载可以是不同用户数、不同数据量、不同操作类型等。

2.响应时间:系统对于一些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

通常包括服务器响应时间、网络传输时间和客户端处理时间。

3.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

通常以每秒请求数(Requests per Second,RPS)或每分钟请求数(Requests per Minute,RPM)来表示。

4.并发用户数: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量。

并发用户数越多,系统负载越大。

5.错误率:系统在处理请求时出现错误的比例。

通常以错误的请求数或错误的百分比来表示。

在性能测试中,有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评估系统的性能:1. 平均响应时间(Average Response Time):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之和除以请求数量。

公式为:平均响应时间= Σ所有响应时间 / 请求数量。

2. 吞吐量(Throughput):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

公式为:吞吐量 = 请求数量 / 测试时间。

3.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t Users):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量。

可以通过测量并发请求数、平均响应时间和测试时间来计算。

公式为:并发用户数 = 吞吐量 / 平均响应时间。

4. 错误率(Error Rate):处理请求时出现错误的比例。

可以通过错误的请求数除以总请求数来计算。

公式为:错误率 = 错误请求数 / 总请求数。

5. 总时间(Total Time):测试运行的总时间。

公式为:总时间 = 响应时间 +等待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性能测试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进行调整和扩展。

此外,为了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还需要考虑测试环境的配置、测试数据的准备、测试工具的选择和测试场景的设计等因素。

一文搞懂高并发性能指标QPSTPSRT并发数吞吐量

一文搞懂高并发性能指标QPSTPSRT并发数吞吐量

一文搞懂高并发性能指标QPSTPSRT并发数吞吐量高并发性能指标是评估系统在面对大量并发请求时的性能表现的重要指标。

在处理高并发场景下,经常使用的性能指标包括QPS(每秒查询率)、TPS(每秒事务处理量)、RT(响应时间)、并发数以及吞吐量。

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些指标。

1. QPS(Query Per Second)每秒查询率,是衡量系统吞吐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系统每秒能够处理的查询或读取请求的数量。

通常,QPS越高,系统的处理能力越好。

在设计高并发系统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硬件条件,设置合理的QPS目标。

例如,一些电商网站每秒查询率为1000,表示该网站每秒能够处理1000个用户的查询请求。

2.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事务处理量,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指标之一、它表示系统每秒能够处理的事务或写入请求的数量。

与QPS不同的是,TPS包括读取和写入两种操作。

在高并发系统中,TPS往往是一个关键指标,因为它反映了系统处理写入请求的能力。

例如,一些金融交易系统每秒事务处理量为500,表示该系统每秒能够处理500个交易请求。

3. RT(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系统处理一个请求所需要的时间,包括从请求到响应的总时间。

通常,更小的响应时间意味着更高的性能。

在高并发场景中,响应时间可能会受到系统资源的限制导致增加,因此需要根据需求和用户体验要求设定合理的响应时间目标。

例如,一些在线游戏系统要求响应时间不超过100毫秒,否则用户体验将受到影响。

4.并发数并发数是指系统在其中一时刻同时处理的请求数量。

它反映了系统处理并发请求的能力。

在高并发系统中,合理的并发数设置非常重要,过高的并发数可能导致系统资源耗尽,造成性能下降或系统崩溃;过低的并发数则可能导致系统资源闲置,无法最大程度地利用系统的处理能力。

5.吞吐量吞吐量是指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所处理请求的总量,通常以每秒处理的请求数量来衡量。

系统吞吐量T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

系统吞吐量T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

系统吞吐量T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系统吞吐量、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事务数)或者QPS(Queries Per Second,每秒查询数)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用于评估系统在一秒内能够处理的事务或查询的数量。

通常来说,系统吞吐量越高,代表着系统处理能力越强。

用户并发量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用户请求数量。

当多个用户同时访问系统时,系统需要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来应对并发请求。

用户并发量既受系统架构、硬件设施等因素的限制,也会受到用户行为、用户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性能测试是一种评估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方法,通过模拟实际负载情况来观察系统在不同压力下的表现。

性能测试可以帮助发现系统性能的瓶颈,优化系统架构和配置,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性能测试时,常用的公式包括:1. 吞吐量(Throughput)= 完成的事务数量 / 测试运行时间吞吐量表示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事务数量。

通常以每秒钟处理事务的数量(TPS)来衡量。

2.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总响应时间 / 完成的事务数量响应时间指的是系统处理一个事务所花费的总时间。

通常使用平均响应时间作为衡量指标。

3.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t Users)= 同时发起请求的用户数量并发用户数用来表示同一时间段内系统能够处理的用户请求数量。

4. 性能指标(Performance Indicator)= 完成的事务数量 / 响应时间性能指标综合了吞吐量和响应时间两个因素,用来评估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性能表现。

在进行性能测试时,需要根据实际场景设计负载模型,模拟用户的操作行为和并发请求,并收集系统的各项指标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和优化方向,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系统吞吐量、TPS(QPS)、用户并发量和性能测试概念及公式是评估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和方法。

性能测试常用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TPS,QPS,并发数,点击数,资源利用率,错误率

性能测试常用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TPS,QPS,并发数,点击数,资源利用率,错误率

性能测试常⽤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TPS,QPS,并发数,点击数,资源利⽤率,错误率对于性能测试,以上性能指标必须要有清楚的理解,⾃⼰总结如下:1. 响应时间(RT) 是指系统对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

这个指标与⼈对软件性能的主观感受是⼀致的,因为它完整地记录了整个计算机系统处理请求的时间。

由于⼀个系统通常会提供许多功能,⽽不同功能的处理逻辑也千差万别,因⽽不同功能的响应时间也不尽相同,甚⾄同⼀功能在不同输⼊数据的情况下响应时间也不相同。

所以,在讨论⼀个系统的响应时间时,⼈们通常是指该系统所有功能的平均时间或者所有功能的最⼤响应时间。

当然,往往也需要对每个或每组功能讨论其平均响应时间和最⼤响应时间。

对于单机的没有并发操作的应⽤系统⽽⾔,⼈们普遍认为响应时间是⼀个合理且准确的性能指标。

需要指出的是,响应时间的绝对值并不能直接反映软件的性能的⾼低,软件性能的⾼低实际上取决于⽤户对该响应时间的接受程度。

对于⼀个游戏软件来说,响应时间⼩于100毫秒应该是不错的,响应时间在1秒左右可能属于勉强可以接受,如果响应时间达到3秒就完全难以接受了。

⽽对于编译系统来说,完整编译⼀个较⼤规模软件的源代码可能需要⼏⼗分钟甚⾄更长时间,但这些响应时间对于⽤户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注意: 在性能测试中, 响应时间要做更细致划分2.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完成的客户端请求的数量, 直接体现软件系统的性能承载能⼒。

这是⽬前最常⽤的性能测试指标。

对于服务器来讲,吞吐量越⾼越好.吞吐量是⼀个很宽泛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请求数/秒”或者“页⾯数/秒”来衡量。

体现:1. 业务⾓度: 业务数/⼩时或访问⼈数/天等2. ⽹络流量: 字节数/⼩时或字节数/天等3. 服务器性能处理能⼒(重点): TPS(每秒事务数) 和 QPS(每秒查询数):对于⽆并发的应⽤系统⽽⾔,吞吐量与响应时间成严格的反⽐关系,实际上此时吞吐量就是响应时间的倒数。

性能测试指标范文

性能测试指标范文

性能测试指标范文性能测试指标是用于衡量系统或应用程序在特定条件下执行任务的能力和效率的参数。

它们对于评估系统的健康状况、容量规划和优化以及性能验证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性能测试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错误率和资源利用率等。

1.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是指系统从接收请求到返回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它是用户等待系统响应的主要指标,反映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通常以毫秒为单位衡量,较短的响应时间意味着系统响应更快。

2.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系统能够处理的请求数量。

它通常用每秒请求数(TPS)表示,较高的吞吐量意味着系统能够更快地处理请求。

对于高负载的系统,吞吐量是评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3.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cy):并发用户数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可以同时使用系统的用户数量。

它是衡量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用户数量的指标。

当并发用户数增加时,系统的性能可能会下降,因此必须评估系统在不同并发用户数下的性能表现。

4. 错误率(Error Rate):错误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请求处理失败的比例。

它显示了系统处理请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较低的错误率表示系统更可靠。

5. 资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资源利用率是指系统在执行任务期间使用的计算资源、内存、存储和带宽等的占用情况。

评估资源利用率可以帮助确定系统的性能瓶颈和优化需求。

6. 系统负载(System Load):系统负载指系统在执行任务期间的负载情况,主要包括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和网络流量等。

通过监控系统负载可以了解系统的负载情况,调整系统配置以提高性能。

7. 可伸缩性(Scalability):可伸缩性是指系统在增加负载时的性能表现。

一个可伸缩的系统应该能够通过增加硬件资源或分布式部署来应对更高的负载。

评估和测试系统的可伸缩性是重要的性能衡量指标。

本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本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本系统主要性能指标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指测量和评估系统各方面性能的参数和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系统性能指标。

1.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指系统从接收到一项任务或请求到完成该任务或请求所花费的时间。

它通常是用户对系统性能最直观的感知指标,因为用户通常期望任务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完成。

2.吞吐量(Throughput):指系统在给定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任务或请求的数量。

吞吐量表示系统的处理能力,通常以每秒处理的请求数或事务数来衡量。

3.并发性(Concurrency):指系统能同时处理的并发用户数或并发任务数。

并发性是评估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系统的并发性能强调系统在面对大量用户或任务时,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处理和响应。

4.资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内存、磁盘等)的利用率。

资源利用率评估了系统对硬件资源的有效使用程度,可以揭示出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扩展性和稳定性。

5.可靠性(Reliability):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即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故障或中断的能力。

可靠性通常通过故障率、可用时间、恢复时间等指标来评估。

6.容错性(Fault Tolerance):指系统在出现故障或错误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的能力。

容错性通常通过系统的冗余设计、异常处理机制、故障恢复功能等来实现。

7.可扩展性(Scalability):指系统在资源需求增加时能够保持或提高性能水平的能力。

可扩展性评估了系统在不同工作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通常以增加硬件资源或采取一些优化措施来提高系统的性能。

8.安全性(Security):指系统保护用户数据和系统资源免受未经授权访问、损坏或篡改的能力。

安全性评估了系统在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保密性方面的能力,通常以认证、授权、加密等措施来实现。

9.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指系统易于维护的程度,包括系统的结构设计、代码可读性、文档完整性等方面。

并发用户数、吞吐量、思考时间的计算公式

并发用户数、吞吐量、思考时间的计算公式

并发用户数、吞吐量、思考时间的计算公式二、软件性能的几个主要术语1、响应时间:对请求作出响应所需要的时间。

在所有加载的用户稳定运行后,目标系统平均完成客户端用户请求的一个交易的总时长网络传输时间:N1+N2+N3+N4应用服务器处理时间:A1+A3数据库服务器处理时间:A2响应时间=N1+A1+N2+A2+N3+A3+N42、并发用户数的计算公式系统用户数:系统额定的用户数量,如一个OA系统,可能使用该系统的用户总数是2000个,那么这个数量,就是系统用户数同时在线用户数: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最大的同时在线用户数量平均并发用户数的计算:C=nL / T其中C是平均的并发用户数,n是平均每天访问用户数,L是一天内用户从登录到退出的平均时间(操作平均时间),T是考察时间长度(一天内多长时间有用户使用系统)并发用户数峰值计算:C^ 约等于 C + 3*根号C其中C^是并发用户峰值,C是平均并发用户数,该公式遵循泊松分布理论3、吞吐量的计算公式吞吐量(TPS)即在所有加载的用户稳定运行后,目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被请求的交易的数量。

在使用测试工具模拟业务请求压力时,吞吐量TPS是指所有被加载的虚拟用户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稳定获得的每秒交易数。

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用户的请求数从业务角度看,吞吐量可以用:请求数/秒、页面数/秒、人数/天或处理业务数/小时等单位来衡量从网络角度看,吞吐量可以用:字节/秒来衡量对于交互式应用来说,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他能够说明系统的负载能力以不同方式表达的吞吐量可以说明不同层次的问题,例如,以字节数/秒方式可以表示数要受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器架构、应用服务器制约等方面的瓶颈;已请求数/秒的方式表示主要是受应用服务器和应用代码的制约体现出的瓶颈。

当没有遇到性能瓶颈的时候,吞吐量与虚拟用户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F=VU * R / T其中F为吞吐量,VU表示虚拟用户个数,R表示每个虚拟用户发出的请求数,T表示性能测试所用的时间4、性能计数器是描述服务器或操作系统性能的一些数据指标,如使用内存数、进程时间,在性能测试中发挥着“监控和分析”的作用,尤其是在分析统统可扩展性、进行新能瓶颈定位时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软件测试性能指标

软件测试性能指标

软件测试性能指标性能指标是衡量软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了解软件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效率和资源消耗情况。

在软件测试中,性能测试是评估系统性能的过程。

下面将对性能指标进行详细说明。

1.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在接收到请求后,从开始处理到返回结果所需的时间。

响应时间是衡量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用户更关注系统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响应请求。

2.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或事务的数量。

吞吐量较高代表系统处理能力强,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请求。

3.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cy):并发用户数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和支持的用户数量。

并发用户数越高,表示系统在负载下的承载能力越强。

4.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

对于网络应用程序来说,带宽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可以影响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延迟。

5. 资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资源利用率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硬件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处理器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磁盘利用率等。

合理利用系统资源可以提高性能并减少资源浪费。

6. 可扩展性(Scalability):可扩展性是指在增加负载或用户数量的情况下,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表现。

一个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服务器或资源,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7. 可用性(Availability):可用性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个具有高可用性的系统可以持续提供服务并减少中断时间。

8. 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是指系统在预定时间内保持正常的运行,不出现错误或故障。

一个具有高可靠性的系统可以减少用户产生不愉快的经历。

9. 容量(Capacity):容量是指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量或处理的最大数据量。

容量与性能相关,通常被用于评估系统的承载能力和资源需求。

qps tps计算公式

qps tps计算公式

qps tps计算公式
一、概述
QPS(QueriesPerSecond)和TPS(TransactionsPerSecond)是衡量计算机系统或网络服务性能的重要指标。

它们分别代表每秒查询数和每秒事务处理数,用于评估系统的处理能力、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本文档将介绍QPS和TPS的计算公式。

二、QPS计算公式
QPS的计算公式为:QPS=处理的请求数/秒/服务器时间。

其中,处理的请求数是指一秒钟内系统接收到的请求总数;服务器时间是指服务器在一秒钟内的时间长度。

这个公式考虑了服务器的实际运行时间,可以反映系统的真实处理能力。

TPS的计算公式为:TPS=(处理的事务数/秒)*事务的复杂度。

其中,处理的事务数是系统在一秒钟内完成的所有业务操作;事务的复杂度是指每个事务的复杂程度,如是否涉及到数据库查询、网络通信等。

这个公式考虑了系统处理事务的能力,可以反映系统的性能瓶颈。

四、应用场景
QPS和TPS的计算公式在各种应用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1.网站性能测试:用于评估网站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找出性能瓶颈并进行优化。

2.服务器性能评估:用于评估服务器的真实处理能力,以便合理分配资源。

3.系统集成和开发:用于评估系统之间的通信效率和数据传输性能。

4.软件开发和调试:用于测试和优化软件代码的性能,找出瓶颈并进行优化。

五、总结
QPS和TPS是衡量计算机系统或网络服务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公式可以评估系统的处理能力、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在各种应用场景中,QPS和TPS的计算公式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系统的性能表现并进行优化。

性能综述:怎么理解TPS、QPS、RT、吞吐量这些性能指标?

性能综述:怎么理解TPS、QPS、RT、吞吐量这些性能指标?

性能综述:怎么理解TPS、QPS、RT、吞吐量这些性能指标?通常我们都从两个层⾯定义性能场景的需求指标:业务指标和技术指标。

这两个层⾯需要有映射关系,技术指标不能脱离业务指标。

⼀旦脱离,你会发现你能回答“⼀个系统在多少响应时间之下能⽀持多少TPS”这样的问题,但是回答不了“业务状态是什么”的问题。

举例来说,如果⼀个系统要⽀持1000万⼈在线,可能你能测试出来的结果是系统能⽀持1万TPS,可是如果问你,1000万⼈在线会不会有问题?这估计就很难回答了。

我在这⾥画⼀张⽰意图以便你理解业务指标和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这个⽰意显然不够详细,但也能说明关系了。

所有的技术指标都是在有业务场景的前提下制定的,⽽技术指标和业务指标之间也要有详细的换算过程。

这样⼀来,技术指标就不会是⼀块飞地。

同时,在回答了技术指标是否满⾜的同时,也能回答是否可以满⾜业务指标。

有了这样的关联关系,下⾯我们看⼀下性能测试⾏业常⽤的性能指标表⽰法。

我将现在⽹上能看到的性能指标做了罗列,其中不包括资源的指标。

因为资源类的⽐较具体,并且理解误差并不⼤,但业务类的差别就⽐较⼤了。

对这些性能指标都有哪些误解我记得我还年轻的时候,还没有QPS、RPS、CPS这样的概念,只有TPS。

那个时候,天总是那么蓝,时间总是那么慢,“你锁了⼈家就懂了”。

QPS⼀开始是⽤来描述MySQL中SQL每秒执⾏数Query Per Second,所有的SQL都被称为Query。

后来,由于⼀些⽂章的转来转去,QPS 被慢慢地移到了压⼒⼯具中,⽤来描述吞吐量,于是这⾥就有些误解,QPS和TPS到底是什么关系呢?RPS指的是每秒请求数。

这个概念字⾯意思倒是容易理解,但是有个容易误解的地⽅就是,它指的到底是哪个层⾯的Request?如果说HTTP Request,那么和Hits Per Second⼜有什么关系呢?HPS,这也是个在字⾯意思上容易理解的概念。

只是Hit是什么?有⼈将它和HTTP Request等价,有⼈将它和⽤户点击次数等价。

系统吞吐量、TPS(Q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

系统吞吐量、TPS(Q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

系统吞吐量、TPS(Q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2013-02-21 19:47 139692人阅读评论(2) 收藏举报分类:软件工程(25)PS:下面是性能测试的主要概念和计算公式,记录下:一.系统吞度量要素:一个系统的吞度量(承压能力)与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紧密关联。

单个reqeust 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

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参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QPS(TPS):每秒钟request/事务数量并发数: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响应时间:一般取平均响应时间(很多人经常会把并发数和TPS理解混淆)理解了上面三个要素的意义之后,就能推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QPS(TPS)=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或者并发数= QPS*平均响应时间一个典型的上班签到系统,早上8点上班,7点半到8点的30分钟的时间里用户会登录签到系统进行签到。

公司员工为1000人,平均每个员上登录签到系统的时长为5分钟。

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计算。

QPS = 1000/(30*60) 事务/秒平均响应时间为= 5*60 秒并发数= QPS*平均响应时间= 1000/(30*60) *(5*60)=166.7一个系统吞吐量通常由QPS(TPS)、并发数两个因素决定,每套系统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相对极限值,在应用场景访问压力下,只要某一项达到系统最高值,系统的吞吐量就上不去了,如果压力继续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反而会下降,原因是系统超负荷工作,上下文切换、内存等等其它消耗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决定系统响应时间要素我们做项目要排计划,可以多人同时并发做多项任务,也可以一个人或者多个人串行工作,始终会有一条关键路径,这条路径就是项目的工期。

系统一次调用的响应时间跟项目计划一样,也有一条关键路径,这个关键路径是就是系统影响时间;关键路径是有CPU运算、IO、外部系统响应等等组成。

系统吞吐量、TPS(Q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

系统吞吐量、TPS(Q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

系统吞吐量、TPS(Q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2013-02-21 19:47139692人阅读评论(2)收藏举报分类:软件工程(25)PS:下面是性能测试的主要概念和计算公式,记录下:一.系统吞度量要素:一个系统的吞度量(承压能力)与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紧密关联。

单个reqeust 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

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参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QPS(TPS):每秒钟request/事务数量并发数: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响应时间:一般取平均响应时间(很多人经常会把并发数和TPS理解混淆)理解了上面三个要素的意义之后,就能推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QPS(TPS)=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或者并发数= QPS*平均响应时间一个典型的上班签到系统,早上8点上班,7点半到8点的30分钟的时间里用户会登录签到系统进行签到。

公司员工为1000人,平均每个员上登录签到系统的时长为5分钟。

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计算。

QPS = 1000/(30*60) 事务/秒平均响应时间为= 5*60 秒并发数= QPS*平均响应时间= 1000/(30*60) *(5*60)=166.7一个系统吞吐量通常由QPS(TPS)、并发数两个因素决定,每套系统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相对极限值,在应用场景访问压力下,只要某一项达到系统最高值,系统的吞吐量就上不去了,如果压力继续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反而会下降,原因是系统超负荷工作,上下文切换、存等等其它消耗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决定系统响应时间要素我们做项目要排计划,可以多人同时并发做多项任务,也可以一个人或者多个人串行工作,始终会有一条关键路径,这条路径就是项目的工期。

系统一次调用的响应时间跟项目计划一样,也有一条关键路径,这个关键路径是就是系统影响时间;关键路径是有CPU运算、IO、外部系统响应等等组成。

并发用户数吞吐量计算公式

并发用户数吞吐量计算公式

并发用户数吞吐量计算公式
计算并发用户数的公式如下:
其中,整体响应时间是指用户请求从发送到接收到响应的总时间,系统容量是指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请求数量,吞吐时间是指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总时间。

计算吞吐量的公式如下:
吞吐量=并发用户数/整体响应时间
当然,上述公式仅作为大致估算使用,在实际应用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的计算,如系统的硬件性能、软件设计、网络带宽等。

在计算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时
1.响应时间:系统的响应时间对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都有直接影响。

如果系统响应时间过长,会导致并发用户数减少,同时吞吐量也会降低。

2.系统容量:系统的容量指系统能够同时处理的请求数量。

如果系统容量有限,会导致并发用户数受限,同时吞吐量也会受到限制。

3.网络带宽:系统的网络带宽也会影响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的计算。

如果网络带宽不足,会导致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受限。

4.硬件性能:系统的硬件性能也是决定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的重要因素。

较高性能的硬件可以支持更多的并发用户和更大的吞吐量。

综上所述,计算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测试和性能优化来确定系统能够支持的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

pv uv tps qps计算公式

pv uv tps qps计算公式

pv uv tps qps计算公式PV(Page Views)指网站的页面浏览量,表示网站的访问量。

UV (Unique Visitors)指网站的独立访客数,表示网站的独立访问人次。

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指每秒钟的事务处理数,表示系统的处理能力。

QPS(Queries Per Second)指每秒钟的查询数,表示数据库系统的查询能力。

PV(页面浏览量)的计算公式:PV = UV *平均页面访问量UV(独立访客数)的计算公式:UV =访问网站的个体访客数TPS(每秒事务处理数)的计算公式:TPS =完成的事务总数/耗费的时间QPS(每秒查询数)的计算公式:QPS =完成的查询总数/耗费的时间拓展:除了PV、UV、TPS和QPS之外,还有一些与网站和系统分析相关的指标可供考虑,例如:1.点击数(Clicks):表示用户在网站上进行的点击操作数量。

2.跳出率(Bounce Rate):表示用户只访问了一次页面然后离开的比例。

3.页面停留时间(Time on Page):表示用户在某个页面停留的平均时间。

4.平均访问深度(Pages per Session):表示用户在一次访问中浏览的页面数量的平均值。

5.平均加载时间(Average Load Time):表示网页加载的平均时间。

6.错误率(Error Rate):表示系统处理过程中出错的比例。

7.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数据量或请求量。

8.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表示系统响应用户请求的时间。

9.错误日志数量(Error Log Count):表示系统错误日志的数量。

10.并发用户数(Concurrent Users):表示同时在线的用户数量。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分析网站和系统的性能、用户行为和趋势,以便进行优化和改进。

不同的指标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

性能计算公式范文

性能计算公式范文

性能计算公式范文1.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是衡量系统响应性能的指标,即从请求提交到获取结果所需要的时间。

响应时间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RT=ST+WT其中,RT代表响应时间,ST代表服务时间,WT代表等待时间。

服务时间是指系统处理请求所需的时间,等待时间是指请求在系统队列中等待的时间。

2.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请求数量。

吞吐量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TP=1/RT其中,TP代表吞吐量,RT代表平均响应时间。

3.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t Users):并发用户数是指系统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量。

并发用户数的计算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估算:CU=TP×RT其中,CU代表并发用户数,TP代表吞吐量,RT代表响应时间。

4. 压力(Load):压力是指系统正在承受的工作量或请求量。

压力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L=R/RT其中,L代表压力,R代表请求数量,RT代表平均响应时间。

5. 延迟(Latency):延迟是指请求从发出到返回结果所需的总时间。

延迟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Latency = RT + Network Delay其中,Latency代表延迟,RT代表响应时间,Network Delay代表网络传输延迟。

6. CPU利用率(CPU Utilization):CPU利用率是指CPU在单位时间内被使用的时间比例。

CPU利用率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CPU Utilization = CPU Time / (CPU Time + Idle Time)其中,CPU Utilization代表CPU利用率,CPU Time代表CPU工作时间,Idle Time代表CPU空闲时间。

7. 磁盘I/O吞吐量(Disk I/O Throughput):磁盘I/O吞吐量是指磁盘读写操作在单位时间内的数量。

软件性能中几个主要的术语

软件性能中几个主要的术语

软件性能中⼏个主要的术语⼀、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对请求做出响应所需要的时间”。

之前说过,它既有客观的成分,也有主观的成分,⼀般将⽤户所感受到的软件性能(响应时间)分为呈现时间和服务器端响应时间两个部分。

对于⼀个Web应⽤,呈现时间就是浏览器接受到响应数据后呈现和执⾏页⾯上脚本所消耗的时间;⽽服务器端响应时间指应⽤系统从请求发出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数据所消耗的时间。

响应时间可以被进⼀步分解,下图描述了⼀个Web应⽤的页⾯响应时间==⽹络传输时间(N1+N2+N3+N4)+应⽤延迟时间(A1+A2+A3),其中A2为数据库延迟时间,A1/A3为服务器延迟时间。

如此划分的⽬的是更容易定位性能瓶颈。

关于响应时间的参考值,我们⼀般遵循着2/5/10原则,但这仅仅是个参考值。

例如⼀个使⽤频次很低的功能,如果响应时间>100s,也是能接受的。

响应时间是否合理,最终取决于实际的⽤户需求。

⼆、并发⽤户数 并发⽤户数,简单来说,就是同⼀时间段之内有多位⽤户访问系统。

如果性能测试的⽬的是验证当前系统能否⽀持现有⽤户的访问,那么使⽤⼯具模拟⽤户数,模拟⽤户的⾏为,得到的测试结果就能真实反映实际⽤户访问时的系统性能表现。

这⾥的同⼀时间段访问系统的⽤户数量可以称为“并发⽤户数”,是从业务的⾓度模拟真实的⽤户访问,体现的业务⽤户数。

⽽还有⼀种针对服务器端的并发⽤户数,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并发⽤户数”,从服务器端承受的压⼒出发,描述的是同时向客户端发出请求的⽤户。

说到并发⽤户数,那么相关的概念还有“系统⽤户数”和“同时在线⽤户⼈数”。

其中,系统⽤户数就是使⽤该系统的⼈,不管他是登录⼀次还是经常使⽤,亦或者仅仅只是注册了,都算。

同时在线⼈数就是后台统计的系统最⾼峰时有多少⼈在线,这个多少⼈就是⼀般所说的同时在线⼈数。

假设有200⼈同时在线,40%的⼈在写写写,写完点击提交才会发起请求;20%的⼈眼冒绿光的沉迷于⾸页的炫酷效果中;30%的⼈在使⽤某⼀业务;还有10%的⼈在挂机。

性能计算公式范文

性能计算公式范文

性能计算公式范文性能计算指的是对于一些系统、设备或者过程的性能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公式来进行精确的计算和预测。

性能计算公式可以用于不同领域,包括工程设计、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等。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性能计算公式。

1.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计算公式响应时间是指系统从接收到一个请求开始,到返回结果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在计算机系统中,响应时间是用来评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响应时间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响应时间=任务完成时间-任务提交时间其中,任务完成时间是指任务从开始执行到结束的时间,任务提交时间是指任务被提交到系统的时间。

2. 吞吐量(Throughput)计算公式吞吐量是指在一个单位时间内系统能够处理的请求或者任务的数量。

对于计算机网络,吞吐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网络能够传输的数据量。

吞吐量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吞吐量=完成任务的数量/单位时间3. 利用率(Utilization)计算公式利用率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被使用的比例。

利用率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利用率=任务的执行时间/(任务的执行时间+任务的等待时间)其中,任务的执行时间是指任务从开始执行到结束所需的时间,任务的等待时间是指任务在队列中等待执行所用的时间。

4. 效率(Efficiency)计算公式效率是指在一些系统或者设备中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例如,对于计算机算法的效率评估,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效率=任务的执行时间/(任务的执行时间+任务的等待时间+任务的输入输出时间)其中,任务的输入输出时间是指任务与外部设备交互所花费的时间。

5. 平均等待时间(Average Waiting Time)计算公式平均等待时间是指一个任务在队列中等待执行的平均时间。

平均等待时间可以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平均等待时间=总等待时间/任务的数量其中,总等待时间是所有任务在队列中等待执行所用的时间。

以上是性能计算中常用的几个公式,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情境。

吞吐量详解

吞吐量详解

吞吐量详解
吞吐量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下面将详细讲解吞吐量相关技术参数。

1)吞吐量越大,响应时间越长。

2)服务器硬件配置越高,吞吐量越大。

3)网络越差,吞吐量越小。

2.一个系统的吞度量(承压能力)与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紧密关联。

单个reqeust 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

二、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的关系
公式:QPS(TPS)=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一个系统吞吐量通常由QPS(TPS)、并发数两个因素决定,每套系统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相对极限值。

在应用场景访问压力下,只要某一项达到系统最高值,系统的吞吐量就上不去了,如果压力继续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反而会下降,原因是系统超负荷工作,上下文切换、内存等等其它消耗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吞吐量、TPS(QPS)、用户并发量、性能测试概念和公式2013-02-21 19:47139692人阅读评论(2)收藏举报分类:软件工程(25)PS:下面是性能测试的主要概念和计算公式,记录下:一.系统吞度量要素:一个系统的吞度量(承压能力)与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紧密关联。

单个reqeust 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

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参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QPS(TPS):每秒钟request/事务数量并发数: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响应时间:一般取平均响应时间(很多人经常会把并发数和TPS理解混淆)理解了上面三个要素的意义之后,就能推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QPS(TPS)=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或者并发数= QPS*平均响应时间一个典型的上班签到系统,早上8点上班,7点半到8点的30分钟的时间里用户会登录签到系统进行签到。

公司员工为1000人,平均每个员上登录签到系统的时长为5分钟。

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计算。

QPS = 1000/(30*60) 事务/秒平均响应时间为= 5*60 秒并发数= QPS*平均响应时间= 1000/(30*60) *(5*60)=166.7一个系统吞吐量通常由QPS(TPS)、并发数两个因素决定,每套系统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相对极限值,在应用场景访问压力下,只要某一项达到系统最高值,系统的吞吐量就上不去了,如果压力继续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反而会下降,原因是系统超负荷工作,上下文切换、内存等等其它消耗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决定系统响应时间要素我们做项目要排计划,可以多人同时并发做多项任务,也可以一个人或者多个人串行工作,始终会有一条关键路径,这条路径就是项目的工期。

系统一次调用的响应时间跟项目计划一样,也有一条关键路径,这个关键路径是就是系统影响时间;关键路径是有CPU运算、IO、外部系统响应等等组成。

二.系统吞吐量评估:我们在做系统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CPU运算、IO、外部系统响应因素造成的影响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初步预估。

而通常境况下,我们面对需求,我们评估出来的出来QPS、并发数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维度:日PV。

通过观察系统的访问日志发现,在用户量很大的情况下,各个时间周期内的同一时间段的访问流量几乎一样。

比如工作日的每天早上。

只要能拿到日流量图和QPS我们就可以推算日流量。

通常的技术方法:1. 找出系统的最高TPS和日PV,这两个要素有相对比较稳定的关系(除了放假、季节性因素影响之外)2. 通过压力测试或者经验预估,得出最高TPS,然后跟进1的关系,计算出系统最高的日吞吐量。

B2B中文和淘宝面对的客户群不一样,这两个客户群的网络行为不应用,他们之间的TPS和PV关系比例也不一样。

A)淘宝淘宝流量图:淘宝的TPS和PV之间的关系通常为最高TPS:PV大约为 1 : 11*3600 (相当于按最高TPS访问11个小时,这个是商品详情的场景,不同的应用场景会有一些不同)B) B2B中文站B2B的TPS和PV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应用场景比例变化比较大,粗略估计在1 : 8个小时左右的关系(09年对offerdetail的流量分析数据)。

旺铺和offerdetail这两个比例相差很大,可能是因为爬虫暂的比例较高的原因导致。

在淘宝环境下,假设我们压力测试出的TPS为100,那么这个系统的日吞吐量=100*11*3600=396万这个是在简单(单一url)的情况下,有些页面,一个页面有多个request,系统的实际吞吐量还要小。

无论有无思考时间(T_think),测试所得的TPS值和并发虚拟用户数(U_concurrent)、Loadrunner读取的交易响应时间(T_response)之间有以下关系(稳定运行情况下):TPS=U_concurrent / (T_response+T_think)。

并发数、QPS、平均响应时间三者之间关系上图横坐标是并发用户数。

绿线是CPU使用率;紫线是吞吐量,即QPS;蓝线是时延。

开始,系统只有一个用户,CPU工作肯定是不饱合的。

一方面该服务器可能有多个cpu,但是只处理单个进程,另一方面,在处理一个进程中,有些阶段可能是IO阶段,这个时候会造成CPU等待,但是有没有其他请求进程可以被处理)。

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加,CPU利用率上升,QPS相应也增加(公式为QPS=并发用户数/平均响应时间。

)随着并发用户数的增加,平均响应时间也在增加,而且平均响应时间的增加是一个指数增加曲线。

而当并发数增加到很大时,每秒钟都会有很多请求需要处理,会造成进程(线程)频繁切换,反正真正用于处理请求的时间变少,每秒能够处理的请求数反而变少,同时用户的请求等待时间也会变大,甚至超过用户的心理底线。

来源:/jackei/软件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一、软件性能的关注点对一个软件做性能测试时需要关注那些性能呢?我们想想在软件设计、部署、使用、维护中一共有哪些角色的参与,然后再考虑这些角色各自关注的性能点是什么,作为一个软件性能测试工程师,我们又该关注什么?首先,开发软件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使用,我们先站在用户的角度分析一下,用户需要关注哪些性能。

对于用户来说,当点击一个按钮、链接或发出一条指令开始,到系统把结果已用户感知的形式展现出来为止,这个过程所消耗的时间是用户对这个软件性能的直观印象。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响应时间,当相应时间较小时,用户体验是很好的,当然用户体验的响应时间包括个人主观因素和客观响应时间,在设计软件时,我们就需要考虑到如何更好地结合这两部分达到用户最佳的体验。

如:用户在大数据量查询时,我们可以将先提取出来的数据展示给用户,在用户看的过程中继续进行数据检索,这时用户并不知道我们后台在做什么。

用户关注的是用户操作的相应时间。

其次,我们站在管理员的角度考虑需要关注的性能点。

1、相应时间2、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是否合理3、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资源使用是否合理4、系统能否实现扩展5、系统最多支持多少用户访问、系统最大业务处理量是多少6、系统性能可能存在的瓶颈在哪里7、更换那些设备可以提高性能8、系统能否支持7×24小时的业务访问再次,站在开发(设计)人员角度去考虑。

1、架构设计是否合理2、数据库设计是否合理3、代码是否存在性能方面的问题4、系统中是否有不合理的内存使用方式5、系统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线程同步方式6、系统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资源竞争那么站在性能测试工程师的角度,我们要关注什么呢?一句话,我们要关注以上所有的性能点。

二、软件性能的几个主要术语1、响应时间:对请求作出响应所需要的时间网络传输时间:N1+N2+N3+N4应用服务器处理时间:A1+A3数据库服务器处理时间:A2响应时间=N1+N2+N3+N4+A1+A3+A22、并发用户数的计算公式系统用户数:系统额定的用户数量,如一个OA系统,可能使用该系统的用户总数是5000个,那么这个数量,就是系统用户数。

同时在线用户数: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最大的同时在线用户数量。

同时在线用户数=每秒请求数RPS(吞吐量)+并发连接数+平均用户思考时间平均并发用户数的计算:C=nL / T其中C是平均的并发用户数,n是平均每天访问用户数(login session),L是一天内用户从登录到退出的平均时间(login session的平均时间),T是考察时间长度(一天内多长时间有用户使用系统)并发用户数峰值计算:C^约等于C + 3*根号C其中C^是并发用户峰值,C是平均并发用户数,该公式遵循泊松分布理论。

3、吞吐量的计算公式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用户的请求数从业务角度看,吞吐量可以用:请求数/秒、页面数/秒、人数/天或处理业务数/小时等单位来衡量从网络角度看,吞吐量可以用:字节/秒来衡量对于交互式应用来说,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他能够说明系统的负载能力以不同方式表达的吞吐量可以说明不同层次的问题,例如,以字节数/秒方式可以表示数要受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器架构、应用服务器制约等方面的瓶颈;已请求数/秒的方式表示主要是受应用服务器和应用代码的制约体现出的瓶颈。

当没有遇到性能瓶颈的时候,吞吐量与虚拟用户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F=VU * R /其中F为吞吐量,VU表示虚拟用户个数,R表示每个虚拟用户发出的请求数,T 表示性能测试所用的时间4、性能计数器是描述服务器或操作系统性能的一些数据指标,如使用内存数、进程时间,在性能测试中发挥着“监控和分析”的作用,尤其是在分析统统可扩展性、进行新能瓶颈定位时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资源利用率:指系统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如cpu占用率为68%,内存占用率为55%,一般使用“资源实际使用/总的资源可用量”形成资源利用率。

5、思考时间的计算公式Think Time,从业务角度来看,这个时间指用户进行操作时每个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在做新能测试时,为了模拟这样的时间间隔,引入了思考时间这个概念,来更加真实的模拟用户的操作。

在吞吐量这个公式中F=VU * R / T说明吞吐量F是VU数量、每个用户发出的请求数R和时间T的函数,而其中的R又可以用时间T和用户思考时间TS来计算:R = T / TS下面给出一个计算思考时间的一般步骤:A、首先计算出系统的并发用户数C=nL / T F=R×CB、统计出系统平均的吞吐量F=VU * R / T R×C = VU * R / TC、统计出平均每个用户发出的请求数量R=u*C*T/VUD、根据公式计算出思考时间TS=T/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