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眠《祖国山川颂》原文阅读

合集下载

《祖国山川颂》 黄药眠

《祖国山川颂》 黄药眠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一、文学常识1、黄药眠(1903—1987)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面向着生活的海洋》《沉思集》等。

2、文体“颂”:是一种古代文体,最早见于《诗经》。

为诗歌形式的一种,主要用于王室宗庙祭祀的乐歌、舞曲,颂扬功业仁德。

它具有“典雅”和多用铺叙的特点。

现在“颂”作为散文的一种,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二、作者歌颂祖国的“古典诗歌”和“语言”的背后情感祖国不仅是一个人出生的国度,还为一个人提供生存环境与文化背景。

我们应该传承发扬祖国文化,促进国家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每个国民的责任)。

三、本文结构特点及作用1、结构:片断式结构。

2、作用:不受时空及思维的限制,情感抒发自由。

四、有作者独特感受的语句或段落1、第5、14段:祖国大地历尽沧桑苦难,仍然顽强奋斗,充满必胜的信念。

祖国的新生与春天永在。

2、第26、27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祖国历史就如扬子江,茫若无涯,浩浩荡荡。

3、第36、37段:爱国思乡,叶落归根。

用象征手法流露爱国情感和寻根意识。

五、本文主要修辞手法、语言特点比喻、拟人、排比。

语言极富色彩感。

参看笔记。

《长江三峡》刘白羽一、文学常识1、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2005,北京人。

代表作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第二个太阳》《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等。

2、写三峡的几首名诗:(1)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杜甫《夔州歌》: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交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3)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4)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二、文中引用到的故事、传说的作用1、丰富内容,显诗情画意。

《祖国山川颂》赏析

《祖国山川颂》赏析

《祖国山川颂》赏析《祖国山川颂》赏析高一新课标苏教版《祖国山川颂》赏析: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是一篇饱含深情、歌颂祖国的抒情散文。

它用饱满的热情,华美的辞章,热情讴歌着祖国的山河,抒写着对祖国深挚的热爱之情。

华辞丽章首先表现在描述的对象上。

作者赞颂祖国的山川,既有概括性的整体感受,又有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还有自己生活的细节。

如概括性的,“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洁白而朴素的银装”,以及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具体展现,是从整体上展现不同季节祖国山河的美丽。

而“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的椰林碧海……”则是祖国山河的集中典型的举例,因为它们是令我们自豪的壮美河山的代表。

而对扬子江、黄果树等地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及对家乡门前小溪的描述,则是从切身体味上,从细节中展现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赞美。

整体、部分以及细节的多层次、多侧面展现,使得作者对祖国山川的歌颂既大气磅礴,又细致入微,是文章深切动人的主要原因。

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是比喻;“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衣裳,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葱绿的田园,沼泽变成了明镜般的湖泊,险峻的山峰低头臣服,易怒的江河也愿供奔走”,是排比和拟人;“脚下是苍茫的云海,云海的间隙中是缩小了的村镇,是游丝一般通往天边的道路”,是顶真和比喻。

丰富的修辞手法,加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也更好地服务于展现祖国山河美丽的主旨。

总之,辞章的华美是内心饱满情感的外化,正是因为感情真挚而充沛,作者才会调动自己丰富的积累,尽力寻找富于表现力的词句,去讴歌,去赞美,去感受,去体味,也才带给我们深深地感动和热爱。

赏析《祖国山川颂》语言特色

赏析《祖国山川颂》语言特色

赏析《祖国山川颂》的语言特色摘要:就黄药眠先生的《祖国山川颂》,从修辞、色彩描写、炼字炼句、以诗写文等方面,紧扣文本本身,进行语言赏析,探讨其语言特色。

关键词:清新雅致;绚丽夺目;活色生香;诗情与哲思兼具读了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不仅为作者笔下的爱国之情所感动,更深深地被其清新隽永的语言魅力所感染,有“词句‘袭’人,口有余香”之感。

本文就谈谈这篇美文的语言特色。

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清新雅致语言的魅力首先来自修辞的艺术功力。

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有力、清新雅致。

1.比喻比喻修辞的运用主要在于选用贴切新鲜的喻体。

本文的喻体新鲜独到,准确传神。

如“天上的羽云像轻纱似的”“蔚蓝的天空像半透明的碧玉”“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这里的“轻纱”“碧玉”“微笑的眼睛”就很形象贴切,分别写出了羽云的柔美、天空的澄澈、桥的亲切可人等特点,若把羽云写成像棉花团、天空像湛蓝的海水、桥的两孔像是人的两个鼻孔,不仅不恰当,更毫无美感。

喻体的美感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情色彩。

2.拟人作者发挥想象力,赋予客观事物以人的动作、神态、情感,使语言情深意浓,有神魄活力。

如作者写春天的生机时,说“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衣裳”,昆虫们“正在以人们所熟悉的语言庆祝它们新生的快乐”;写夏天的清晨时,说“云雀在天空歌唱”,使我们仿佛听到云雀美妙的歌声,惬意的凉爽浸透全身;写太阳,不说“红彤彤的太阳”,而是说“红光满面的太阳”,好像太阳是位鹤发童颜的老公公,可亲又可爱;写秋天的美丽,尤其有诗的韵味,“翠锦斑斓的黄叶,露出树木些微的倦意”,这里的“倦意”一下子把大自然写活了,写出了大自然的节律变化,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3.排比大量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本文语言的繁丰之美与气势雄壮之美。

如第四段,写祖国疆土的辽阔,“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整齐的句式,一气呵成,把丰富的内容一笔带出,有大气包举之势。

黄药眠《祖国山川颂》原文

黄药眠《祖国山川颂》原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螂黄药眠《祖国山川颂》原文衿黄药眠(1903—1987),广东梅县人,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教授。

著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黄药眠散文集》、论文集《批判集》等。

螀祖国山川颂芃我爱祖国,也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螄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罿不要去说什么俄罗斯的森林,英吉利的海,芬兰的湖泊,印度尼西亚的岛群了。

中国自有壮丽伟大的自然图画。

袆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羅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暴雨曾来冲刷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也曾轰击过它。

不过,尽管受了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坚持着。

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展现出盎然的生机和万卉争荣的景象。

薃这是祖国大地对劳动者的回答: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衣裳,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葱绿的田园,沼泽变成了明镜般的湖泊,险峻的山峰低头臣服,易怒的江河也愿供奔走。

聿祖国的山河对我们总是有情的。

我们对它们每唱一首歌,它们都总是作出同样响亮而又热情的回响。

芇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感受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领略言外不尽的神韵,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

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反复吟哦,悠然神往。

蚇祖国的语言多么神奇!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尖一起跳跃。

莂哪怕是最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我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山川、森林、村舍、田野、池塘和湖泊。

祖国山川颂

祖国山川颂

祖国山川颂【学习目标】1.把握散文诗的特点。

2.学习本文写景形象生动、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感悟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思想感情。

理解爱国这一主题思想在一个民族文化内涵中的重要意义和核心地位。

4.抄写并背诵文中优美的语段。

【目标重点】1.感悟作者真挚的爱国感情。

2.欣赏本文极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和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

【目标难点】1.品味散文诗的语言。

2.展开想像和联想,进入散文诗的艺术境界,与作者展开心灵对话。

【相关材料】1.作者简介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广东眉县(现眉州市)人。

杰出的政治活动家,著名的教育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作家,北京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博导。

黄药眠先生1903 年 1 月生于广东省眉县(现眉州市)的一个没落的商绅家庭,自幼对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强的感受力。

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以后,中学里开始时兴白话文,《小说月报》、《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载登新文学作品的刊物,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在充满个性与自由精神的新文学的激励下,黄药眠在大学期间大量阅读外国名著。

后来他又接触到拜伦、雪莱等欧洲浪漫主义的诗歌,不仅被他们那些充满自由想像的优美诗句所陶醉,而且也为他们那追求人性自由的精神所激励,那种把人类热爱自由的本性,熔铸成社会群体意志的雄浑气魄的思想纬度,使他赞叹不已。

大学的生活使他更加开阔了眼界,对文学充满了憧憬与热爱,也为他今后的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大学时,正值五四运动已经退潮,民主的要求并没有成为民主的现实,军阀混战愈演愈烈,帝国主义侵略也日益深重,人民生活每况日下,他痛心疾首,决不肯向这种世俗的势力屈服,迎合时尚,于是他采取了一种决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态度。

在大学期间,他曾经把自己的诗歌作品寄给他所推崇的诗人郭沫若,并且得到了郭沫若的热情鼓励。

诗坛泰斗的赞许更加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并坚定了他用创作来与周围灰暗的环境作斗争的勇气。

他是创作社推出的最后一位伟大的诗人。

《祖国山川颂》正宗

《祖国山川颂》正宗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重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 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啦…啦… 你用那母亲的温情 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 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 海是浪花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 我就是笑的漩涡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 分享海的欢乐 啦…啦…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 心中的歌
祖国山川颂
黄药眠
关于“颂”:
“颂”,是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诗经》,是一种诗 歌形式,主要用于王室、宗庙祭祀,是乐歌、舞歌,以颂 扬功业仁德为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 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强调颂的写作应“敬 慎”“典雅”,描写虽近似赋,但不流于过分华靡之境。 《艺文类聚》中也说道:“颂,诗之美者也。”可见,颂 的文体特征在内容上多为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作为文体,后世更为宽泛,凡是以赞美歌颂为主题 的都可以称为“颂”。
1、本文写了祖国的哪些美景? 诵读时在书上划出来。 2 、除了写祖国的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 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
本文写了祖国的哪些美景?
珠穆朗玛峰、黄土高原、西双版纳、华北平原、 黄河、原始森林,椰林碧海 、青青牧场…… 群山、冈峦、沟谷、沼泽…… 春天(古墓荒冢、残砖废瓦、春草……) 夏天(姑娘、云雀……) 秋冬(果子、黄叶、羽云、星光、雪莲……) 晨光落日 扬子江、大海、黄果树瀑布、家乡小溪
本文的语言特点
①诗化的语言——极有表现力; ②直抒胸臆——极有感染力; ③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等 表现手法:渲染、铺陈、以点代面、 象征 ———极有立体感

黄药眠这里是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 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 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 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铺叙,既有对 传统的秉承与借鉴,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思 考,整个文章读来大气磅礴,深情动人。 抒情的语句如:第1、2节,第5、8、9、10 节开头,第36节等。 这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和成 功,比如第4、5、11段的排比手法,第11、22、 31段的拟人手法,第26、33、34段的比喻手法 等等,这些都与“颂”这种形式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效果,使描写对象更加具 体生动,富有立体感。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课件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课件

2
民族苦难
对民族苦难的深刻感染也促成了他对祖国山水的深远描绘。
3
文化熏陶
俯仰间,有一山一水,竟是激发恰如其分的文化情感。这种柔美中富有杀伤力的 肢体语言,正是受到了南书房诸如师等文化大家的长期薰陶。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的主题
1 展现山水之美
把人们眼睛所及之处的景物,一一拾起,传 神下笔,一张张美丽的山水画和山水诗就此 问世。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 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这次祖国山川颂黄药眠的PPT课件。这个作品是描绘了祖国的美 丽山川,充分展示了黄药眠丰富的文学造诣和爱国之情。
黄药眠的背景介绍
黄药眠的生平
1905年出生于南通,早年投身文化事业。
时代背景
生于清末民初,成长于20世纪初,作品大都写于20 世纪30年代上海。
山水和诗文相互依存,极富感 情色彩及表现力,极富艺术感 染力。
黄药眠的影响和意义
1
技法借鉴
他的创作对于后世的文人雅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不 可或缺的价值。
2
民族象征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展示我国山水文 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3
文化宣传
作品以华夏文化为多数,值得在推广国家文化、加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进一步挖 掘和运用。
2 表达爱国情怀
具有政治意义,反映出黄药眠的爱国心和对 祖国山水之美的赞美。
黄药眠的艺术特点
高超的艺术技巧
黄药眠一方面采取了传统画法, 革新了另一派山水画的手法, 同时在诗人方面也是开创新的 局面。
表现主观感情
同时又极不拘泥于局限,以一 种超脱离世的心态和笔法,赋 予了整个作品极高的思想深度。
善于传情达意

一草一木寄深情——黄药眠《祖国山川颂》一文的赏析

一草一木寄深情——黄药眠《祖国山川颂》一文的赏析

一草一木寄深情——黄药眠《祖国山川颂》一文的赏析
黄药眠的诗《祖国山川颂》,以深情而又庄严的语调唱出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文中让人引以为豪的是“一草一木寄深情,握手祝福走天涯”的诗句。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赤子之心般的热爱和祝福,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历在目,令人动容。

此外,本文中不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而且还隐含着作者对祖国的希望,期望祖国辉煌昌盛,让全世界都铭记着我们的祖国:“遍野风光最灿烂,祖国威严让万国敬畏”。

这也使得整篇诗多了一份气势磅礴、浩大的感慨。

最后,作者以“景物伴身体渐轻,祖国情怀焕发新生”的诗句,结束这首热烈的祖国之歌。

苏教版必修三《祖国山川颂》教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三《祖国山川颂》教学课件
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生动描摹,语言优美,景致怡人! • 第五层(25——35)祖国山川图 • 以点带面,从异国思念写起,描绘作者心中时时忆起的山川图景。
复读课文,领略祖国河山
第一幅图:自然 图 文章第3、4节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 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明确】
黄药眠(-),原名访荪、黄访、黄恍,笔名 有达史、黄吉、番茄等,广东省梅县人。 中国政治活动家,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美学家和新闻工作 者。1927年 在上海参加创造社,诗集《黄 花冈上》。1929年 接受中共派遣前往莫斯 科,归国后遭国民 逮捕。
1937年 保释出狱,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 广州、成都、昆明从事新闻、宣传、创作 和理论研究工作。散文集《美丽的黑海》。
1944年 参与民盟领导工作。
建国后 任北师大教授,中国文联常委、副秘 书长等。
作品 《面向着生活的海洋》、《沉思集》等。
• 湖泊 • 冈峦 • 铿锵 • 苍苔 • 澄澈 • 耸峙 • 溪涧
字音
烧灼 堆垛 唧唧 汲水 飞流急湍 嵯峨 迸发
盎然 徜徉 荒冢 双颊 鹰隼 丘壑
字音
• 湖泊 pō 烧灼 zhuó 盎然 àng • 冈峦luán 堆垛duò 徜徉cháng yáng • 铿锵 kēng qiáng 唧唧jī 荒冢 zhǒng • 苍苔tái 汲水jí 双颊 jiá • 澄澈chéng 飞流急湍 tuān 鹰隼sǔn • 耸峙 zhì嵯峨 cuó é 丘壑 hè • 溪涧 jiàn 迸发 bèng
祖国山川颂
——黄药眠
锦绣乾坤 壮美中华
江 山
就算这尘世翻天覆地 若是为了你,也决不放弃来自如哪怕看不清远方

哪怕命运捉弄 光阴逝去

祖国山川颂全文

祖国山川颂全文

祖国山川颂是黄药眠于1941年创作的一篇现代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山川的赞美。

全文如下:我爱祖国,也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西北诸省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祖国的大地山河呦!哪一个地方不经过劳动者双手的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它。

不过,尽管受了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坚持着。

我爱祖国的文化。

我爱祖国的语言。

祖国的语言有一种韵律美,有一种形象美,有一种音乐美。

我爱祖国的语言,它在我心中是一首美丽的诗歌。

我爱祖国的文化。

祖国的文化古老而深邃,源远流长。

像珠穆朗玛峰一样高耸入云的山脉,像扬子江一样奔腾不息的河流,像我们伟大的祖先一样优秀的诗人和作家,像故宫博物院一样雄伟壮观的建筑,像春节的庙会一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像长城一样伟大而又坚固的防御体系,抵御着外来的侵略和压迫。

祖国的大地山河呦!哪一个地方不经过劳动者双手的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暴雨曾来冲刷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也曾轰击过它。

不过,尽管受了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坚持着。

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然的生意和万卉争荣的景色。

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祖国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家园,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教版《祖国山川颂》选文商榷

苏教版《祖国山川颂》选文商榷

《 散文》1 8 年第2 ,有改动 )比较阅读后发现 ,有些错 段 : “ 是祖 国大地 对赤子 的回答 :光秃秃 的群 山穿起 了 90 期 这
误 是 苏 教版 编 者 改 动 所致 。 墨 绿 色 的衣 裳 , 冈峦 变 成 了 翠 绿 的 堆 垛 ,沟 壑 变 成 了 辽 阔
原 文 第 二 自然 段 : “ 不 仅 爱 祖 国 的 山河 大 地 , 就 是 葱 绿 的 田 园 ,沼 泽 变 成 了明 镜 般 的湖 泊 , 险 峻 的 山峰 低 头 我
科 教学指 导意见 》的教学 目标 ?仔细 品读 ,却不无遗 憾地 光 秃 秃 的群 山穿 起 了 墨 绿 色 的长 袍 , 冈峦 变 成 了 翠 绿 的 堆
发 现 了文 本 中 存 在 的一 些 问题 。 为 此 , 笔 者 查 阅 了 1 8 年 垛 ,沟 谷 变 成 了辽 阔 的 田园 ,长 满 了 葱 绿 的禾 苗 ,沼 泽 变 96
“ 国 自有 壮 丽 伟 大 的 自然 图 画 。 ” “ 景 ” “ 画 ” 虽 中 图 图
比较 茫 然 ,至 于 开 始 备 课 , 更 是 无 从 下 手 。 《 江 省 普 通 然 只 是 只 字 之 差 , 但 从 逻 辑 的 角 度 去 分 析 ,笔 者 认 为 原 句 浙
高 中新课程实验 语文学科 教学指 导意见》 ( 以下 简称 《 语 中的 “ 图景 ”比改动后 的 “ 图画 ”更符合 行文 的意 思。 因

峦 变 成 绿 堆 垛 ,表 达 的 意 思 是 一 致 的 。从 行 文 简 洁 的 角 度 去 分 析 , 应 舍 去 “ 峦 变 成 了 翠 绿 的 堆 垛 ” , 否 则 , 略 显 冈
砖 一 瓦 ,也 感 到 亲 切 , 值 得 我 留 恋 和 爱抚 。 ” 通 过 对 赘 余 了 。

高一语文祖国山川颂2

高一语文祖国山川颂2


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
各种颜色的皮肤 各种颜色的头发
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作业 1.选择一段背诵 2.预习《长江三峡》: 三峡各有怎样的特征?这些特 征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如果让你在下面四首歌中选一 首为本文配乐,你将选哪一首?为 什么?
我们的祖国如此美丽!

扁担宽 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到底扁担宽还是板凳长
扁担宽 板凳长

哥哥弟弟坡前坐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坡上卧著一只鹅
伦敦玛莉莲 买了件旗袍送妈妈
坡下流著一条河
莫斯科的夫司基 爱上牛肉面疙瘩
哥哥说 宽宽的河
各种颜色的皮肤 各种颜色的头发
弟弟说 白白的鹅
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1、《我们的大中国》 2、《黄河大合唱》 3、《我的中国心》 4、《我爱你,中国》
文本探讨:
文章的开头两小节在语言和抒情方法 上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语言简洁,感情饱满。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 情方法。开头两小节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 文的作用,在内容上起到了点明主旨的作用, 开篇即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强烈的热爱, 感染力强。
文本探讨:
体会文章最后两小节的深层含义,理解 这两段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这里的小溪、高山和流水都有象征意 义,既表现了游子对祖国深沉的爱戴和依 恋,也表现了祖国母亲对游子的爱护和不 舍。形象生动的展现了个人与祖国间息息 相关的联系,真切的流露了作者的爱国情 感。以此作结,有升华主题的作用。
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
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 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 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 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 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 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 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最新语文高考复习专题——现代散文

最新语文高考复习专题——现代散文

(2)掀开心灵深处的人生履历,幽怨的诗文,写满了江河,平庸的记忆,铺满 (2)掀开心灵深处的人生履历,幽怨的诗文,写满了江河,平庸的记忆, 掀开心灵深处的人生履历 了岁月的河床.在车水马龙声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变得浅浮,庸俗,无知, 了岁月的河床.在车水马龙声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变得浅浮,庸俗,无知,日日 夜夜紧绷的神经紧蹙了我们的欢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形形色色的世俗里, 夜夜紧绷的神经紧蹙了我们的欢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形形色色的世俗里, 我常给心灵寻找一片净土,让心灵得以休憩;在风霜雪雨的旅途和岁月中, 我常给心灵寻找一片净土,让心灵得以休憩;在风霜雪雨的旅途和岁月中,我常 守望心中的那份宁静,让生命在宁静中绽放美丽. 守望心中的那份宁静,让生命在宁静中绽放美丽. 守望心中的那份宁静,你就不会觉得日复一日的四季轮回是那样的单调和枯燥. 守望心中的那份宁静,你就不会觉得日复一日的四季轮回是那样的单调和枯燥. 你看到的是:春天的鲜花芬芳四溢;夏日的云霞在万里碧空中朵朵灿烂; 你看到的是:春天的鲜花芬芳四溢;夏日的云霞在万里碧空中朵朵灿烂;秋季的 缤纷红叶为大自然装点出一片片彩林;冬日雪花飘絮,蕴含了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缤纷红叶为大自然装点出一片片彩林;冬日雪花飘絮,蕴含了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守望心中的那份宁静,于平凡中,一草,一木,一石, 守望心中的那份宁静,于平凡中,一草,一木,一石,一鸟便展露出其美妙 的灵韵.宁静的美,美得动人,美得自然,美得质朴.只要做到心静, 的灵韵.宁静的美,美得动人,美得自然,美得质朴.只要做到心静,美之形自 我们真实的生活,活泼的生命之美就自然流露. 现,我们真实的生活,活泼的生命之美就自然流露. 守望心中的那份宁静,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 守望心中的那份宁静,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我们就不会被金钱名利侵蚀腐朽我 们的心灵,心灵如一湖静水,心中的微笑就会在湖上微微荡开.那是一种淡泊, 们的心灵,心灵如一湖静水,心中的微笑就会在湖上微微荡开.那是一种淡泊, 那是一种节操,那更是一种远大! 那是一种节操,那更是一种远大! 点评:人生是美妙的,要体验到这份美妙,就要为心灵找寻一方净土, 点评:人生是美妙的,要体验到这份美妙,就要为心灵找寻一方净土,我们 就不会为世俗所左右,守住这份宁静,你就能体验生活的美好, 就不会为世俗所左右,守住这份宁静,你就能体验生活的美好,你的人生才会有 意义和价值. 意义和价值.

祖国山川颂

祖国山川颂

总结
• 语言特点 • ①诗化的语言;②直抒胸臆; • ③这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和成 功。拟人、比喻、排比等。 • 结构特点: • 文章采用了片断式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是散 文形散而神不散的体现,它更可以不受时间、 空间以及思维的限制,任思绪自由地飞翔,让 情感尽情地抒发。
达标测试
下面是从原文中摘录的一句话—— “暗夜将尽,每一棵 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不久,红光 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抱吻着每一个树梢,发出金 色的笑。”
①这小段文字最典型的修辞手法是 ( )
②请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以“夏日的风”为写作对象写一 段话。(注意修辞手法、形容词及动词的准确形象的运用)
例:
1.夏日的风像一个淘气的小孩,一会儿神清气爽, 送来凉风习习,轻抚着我们的脸;一会儿满脸杀气 腾腾,掀翻了瓦房的顶,拔起了大树的根;一会儿 又扭着腰肢和杨柳跳起了伦巴。
2. 夏日的风耍起了野,见谁不顺眼就与谁作对, 这不,他跟王大叔结仇了,寻找时机,狠狠地 报复了一番,把王大叔辛辛苦苦搭起的大棚撞 翻了身。
•问题思考
1、P3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 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暴雨曾来冲刷过它,帝国主义 的炮弹也曾轰击过它。[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排比,拟人,比喻。 2、P5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 晨曦。果然,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拥吻着每一 个树梢,它的笑是金色的。[说说这段描写的特色。] 用拟人的方法,赋树和太阳以亲密的关系;树殷切地等待, 太阳璀璨地拥吻,静态的自然变得异常生动和美丽。 3、小溪唱着愉快的歌流走了,它将冲击着一切的崖岸流向 大海。静静的群山,仍留在原来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 远去。[小溪与群山有些怎样的寓意?] 小溪:喻指新生的充满朝气的人和事。 群山:喻指留守不变充满温情的故土。

【初中课内阅读】《祖国山川颂》课内阅读答案

【初中课内阅读】《祖国山川颂》课内阅读答案

【初中课内阅读】《祖国山川颂》课内阅读答案《祖国山川颂》同步练习(一)课堂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面对巨大的长江,我想到了它的发展过程。

起初,它只是雪山和冰岩下的一个滴水泉,逐渐变成苔藓和滑石之间的涓涓细流,然后是一条小溪,在深谷中跳跃着欢快的白浪。

后来逐渐发展起来。

一时间,它是一条流淌在牛羊牧场之间的清澈溪流;一时间,它是一条沸腾咆哮的瀑布,空气平淡,乌云密布;一时间,它是一片湖面,像一面镜子,静静地反射着蓝天白云;一时间,这是一个危险的海滩,在崇山和狭窄的山谷之间急流汹涌。

我不知道它经历了多少曲折。

最后,它容纳了许多清澈浑浊的支流,形成了一条浩瀚无垠的河流。

还有黄果树的瀑布。

在离瀑布几英里远的地方,我听到了沟壑的雷声,看到雾从森林中升起。

当我走近时,我看到一股急流冲了下来。

在阳光的映照下,它像是挂着的彩绘练习,伴随着珍珠的绽放,像是龙的吐痰;水冲进池中,激起滚烫的波浪和晶莹的气泡。

大大小小的水滴在风中飘浮,像烟、雾、雨和灰尘一样上下浮动,浸透了人们的袖子。

如果悬崖上有一个悬崖,你想掉下去,它下面有一个深潭。

你不能看它。

巨大的噪音震耳欲聋。

游客们用夸张的手势说话,但他们似乎失声了。

生平到过不少的名山大川,但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门前的小溪。

春天,秀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

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

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一阵一阵的风,吹来断续的笛声小溪唱着欢快的歌,流走了。

它将冲击所有的悬崖,并流向大海。

静谧的山峦依然保留着原来的位置,看着盈盈的波浪消失。

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望故乡。

9.作者描述长江发展的意图是什么?答:★ 参考答案:对长江河道的叙述,揭示了中华民族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内在原因,即勇往直前、永不回头的精神。

10.描写瀑布的一段文字,用的是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答复:★参考答案:作者描写瀑布,总体上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季节的变换,催促着新生事物的成长。
这是春天的消息!你瞧,树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窗子外面开始听得见唧唧的虫鸣了。新一代的昆虫,正在以人们所熟悉的语言庆祝它们新生的快乐。
繁盛的花木掩映着古墓荒冢,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瓦废砖。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
我也时常约伴去登山。
我们登上了山头,回头看看所经过的曲折盘旋的小径,看看在脚下飞翔的鹰隼,就不觉要高呼长啸。
爬过几个山头以后,又看见前面还有更高的山俯视着我们。登上最后的顶峰,周围是耸峙的峭壁,突兀的危崖,嵯峨的怪石,挺立的苍松。脚下是苍茫的云海,云海的间隙中是缩小了的村镇,是游丝一般通往天边的道路……
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瞭望故乡。

祖国的语言多么神奇!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尖一起跳跃。
哪怕是最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我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山川、森林、村舍、田野、池塘和湖泊。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洁白而朴素的银装。
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里。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明早起来一看,它早已无影无踪,只看见万丈红霞捧出了初升的太阳。
你也许曾经在花下看见细碎的日影弄姿,你也许曾经在林阴道旁看见图案般的玲珑树影,不过,你最好到森林深处去看一看朝阳射进来时的光之万箭的奇景。
我曾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的怀念。这怀念是痛苦而又是幸福的。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
不要去说什么俄罗斯的森林,英吉利的海,芬兰的湖泊,印度尼西亚的岛群了。中国自有壮丽伟大的自然图画。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清秋之夜,天上的羽云像轻纱似的,给微风徐徐地曳过天河,天河中无数微粒似的星光明灭闪烁。
在冰峰雪岭下不也能开出雪莲来吗?你看它是否比荡漾在涟漪的水面上的睡莲更娇艳?
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果然,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拥吻着每一个树梢,它的笑是金色的。
达到的辽远的天涯……
草比花有时更能引起人们许多的联想和遐思。
夏天的清晨,薄雾飘荡的乡村,姑娘赤着脚,踩着草上晶莹的露珠,走到银色的小溪边,轻轻地汲满了一桶水。云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着她的鲜红的双颊……
这是多么淳朴的劳动者之美啊!
秋天,到处是金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黄叶,露出树木些微的倦意。
生平到过不少的名山大川,但在我的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家乡门前的小溪。春天,秀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还有一阵一阵的风,吹来了断续的残笛……
小溪流唱着愉快的歌流走了,它将冲击着一切涯岸流向大海。静静的群山,则仍留在原来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
我曾躺在扬子江边的大堤上,静听江涛拍岸的声音。
最先它不过是雪山冰岩下面滴沥的小泉,逐渐才变成苍苔滑石间的细流,然后是深谷里跳跃着喜悦的白色浪花的溪涧。它在成长,在变幻,一时它是萦回在牛羊牧草之间澄澈的清溪,一时它又是沸腾咆哮、素气云浮的瀑布,一时它是波平如镜、静静地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泊,一时它又是飞流急湍、奔腾在崇山狭谷之间的险滩。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的和浊的支流,形成了茫若无涯的、浩浩荡荡的大江。
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暴雨曾来冲刷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也曾轰击过它。不过,尽管受了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坚持着。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展现出盎然的生机和万卉争荣的景象。
这是祖国大地对劳动者的回答: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衣裳,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葱绿的田园,沼泽变成了明镜般的湖泊,险峻的山峰低头臣服,易怒的江河也愿供奔走。
黄药眠(1903—1987),广东梅县人,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教授。著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黄药眠散文集》、论文集《批判集》等。
我爱祖国,也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我们曾在大海的近旁度假。
碧绿的海水吐着白茫茫一片浪花,蔚蓝的天空像半透明的碧玉般的圆盖覆在上面,海鸥翱翔在晴天和大海之间。太阳就睡在我们的脚下。
还有黄果树的瀑布。
远离瀑布还好几里,就先听到丘壑雷鸣,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近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水冲到潭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浸人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祖国的山河对我们总是有情的。我们对它们每唱一首歌,它们都总是作出同样响亮而又热情的回响。
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感受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领略言外不尽的神韵,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反复吟哦,悠然神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