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能够简单解释其意义;2.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3. 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意义;2. 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难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 质量守恒定律与其他物理规律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问题1. 引入问题:为什么在化学反应中质量总是守恒的呢?2.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言并尝试给出自己的解释。
第二步:引入质量守恒定律1. 教师以实例的方式引入质量守恒定律,如燃烧、溶解等情景,说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
2. 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在任何物质的自然界的各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原来存在的物质的总质量与变化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保持相等。
第三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1. 利用实验或具体实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物质的质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只有通过变化或转化,物质的质量才能发生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并解释具体实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第四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1.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和计算,例如: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溶液配制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等。
2. 提供实际问题并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给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第五步:总结学习内容1. 小结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意义和原理,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和其他物理现象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课堂练习1. 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 以问题形式出示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定义:在任何物质的自然界的各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原来存在的物质的总质量与变化后的物质的总质量保持相等。
- 意义:质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凭空增加,只有通过变化或转化,物质的质量才能发生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意义。
2.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 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2. 利用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质量守恒定律的存在。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砝码、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等。
3. 教学课件及素材。
【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它在化学反应中有什么作用?【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实验探究】1.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课堂讨论】1. 提问: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并总结。
【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个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写在作业本上。
2.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及效果。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过程【讲授新课】1. 通过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它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 举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互动环节】1.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2. 学生分享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感悟。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5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5篇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习该课题之前,学生已知道许多化学反应,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变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但对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还缺乏认识。
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有待建立。
学生在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已经比较默契,学习资源能够共享,熟悉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具有实验探究的能力。
但在“作出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仍需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动态。
一方面经过第四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形成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认识物质的基本思路,并且对化学用语有大致的了解,这些是进行化学思维分析的基础,在本单元学习中需要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期的抽象思维相对集中的学习过程,有必要通过能够让学生参与的实验来调动和发展学习兴趣,从而在新的认知框架上形成学习化学的方法和发展态势。
【设计思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无一例外的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当面对这一统辖所有化学变化的定律时,难道我们对此不感到惊奇吗?如果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如上一些体验,那是我们所盼望的。
我们渴望本课题的教学能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发展到树立观念,产生体验的水平。
如何才能产生体验?一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将验证性实验改为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试验、完成实验,体验自己生产“质量守恒”这一知识结论的快乐。
二是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
重温历史,让同学们回到了2百多年前,与拉瓦锡一同思考,一同实验,感受拉瓦锡的所思所想,感受建立量的观点的重要性,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一个在新观念支配下经过大量一丝不苟的定量实验的探究过程。
三是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
当多数同学从“化学反应是一个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而同意“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观点时,通过蜡烛燃烧实验,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指针向砝码一端偏移,从而很自然的迸发出寻求原因的欲望和动力。
教案《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质量守恒定律》第一章:引言1.1 目的:引导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产生兴趣,并了解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概念。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物的质量?”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的现象。
1.4.2 讲解: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强调质量守恒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4.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概念,如氢气和氧气反应水的过程。
1.5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质量守恒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
第二章:质量守恒的实验探究2.1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守恒的现象,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2 教学内容:介绍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的实验探究。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4 教学步骤:2.4.1 实验准备:介绍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
2.4.2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2.4.3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质量守恒的结论。
2.5 作业布置:第三章: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1 目的:引导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化学反应计算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3.2 教学内容: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计算和化学方程式平衡中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3.4 教学步骤:3.4.1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计算中的应用,如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3.4.2 方程式的平衡:介绍化学方程式平衡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平衡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的概念。
教学内容:1.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烹饪、建筑等,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和变化的概念。
2. 向学生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质量和变化的看法。
2.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质量守恒的实例。
3. 引导学生讨论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重要性。
作业:1.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一些观察,如观察水沸腾前后质量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第二章: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教学内容:1. 向学生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质量不会因为化学反应而增加或减少。
2. 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即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作业:1. 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实验,如混合盐和糖,观察混合后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并记录下来。
第三章: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如化学反应实验、水的蒸发实验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教学活动:1. 演示一些经典的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如化学反应实验、水的蒸发实验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3.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作业:1.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如观察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质量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第四章: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3、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实验探究课堂讨论课堂小结作业布置5、教学资源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6、教学评价学生表现评价教学效果评价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变化现象。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了解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推理等方法获取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12 教学重难点121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微观本质,通过实验探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22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方法,使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13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化学反应的图片或视频,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红磷燃烧等,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引出质量守恒定律的课题。
142 新课讲授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举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143 实验探究分组实验: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等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五篇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五篇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质量守恒定律。
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能力目标: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及药品。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二、猜想与假设生—生:分组交流,讨论。
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一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二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三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正确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1、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行实验。
生一生: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顺利地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生—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做小结,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生:三个组的小结情况:一组:磷燃烧后有白色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CuSO4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然不变。
三组:无色NaOH溶液与蓝色的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1
5.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和问题。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原理,从而能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板书设计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一、概念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实质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12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12篇《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
2、能力目标培养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教学难点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及运用课前准备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烧瓶、镊子、坩埚钳、酒精灯、石棉药品白磷、铁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镁条多媒体:CAI课件教学方法激励情趣、实验引导探究教学过程师:[激趣] 演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引言]已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大家先猜想一下:①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有无变化?②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个数有无变化?③化学反应的前后,各种物质的总质量有无变化?比如:P+O2──P2O5 Fe+CuSO4──FeSO4+Cu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些问题。
师:[投影]教学目标学法指导师[投影]学习目标学法指导1、布置自学内容。
2、指导自学方法:对照思考题看书,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然后在书上写出结论。
3、明确自学要求:3分钟后能回答问题。
[自学思考题]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2、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3、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了,为什么?(学生看书,小组讨论、教师巡回释疑)师:提问,采用一帮一方式,然后投影。
师: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方案,并布置学生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问题假设](1)质量增加;(2)质量减少;(3)质量相等。
[实验证明]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合作者日期实验方案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及质量实验前:白磷为色体,溶于水。
反应前总质量是克混合前:硫酸铜为色的体,铁钉为色的体。
反应前总质量是克实验后:锥形瓶中有且气球 ;反应后总质量是克。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8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8篇《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中的内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2.教材中的内容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然后教材又给出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这两个实验方案,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基础初三刚开设化学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通过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理解。
2.学习能力方法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较主动,思维灵活,方法得当。
3.非智力因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探索新问题,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知道它适用于化学变化。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3.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适用范围和实质。
2.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天平、砝码、化学试剂等。
2. 教学课件: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和实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复习相关概念: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等。
1.2 提问: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是否相等?2.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2.1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2 强调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适用于化学变化。
2.3 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3. 实验观察3.1 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
3.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与讨论4.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4.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5. 案例分析5.1 出示一些实际案例,如炼铁、制盐酸等,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和解答。
5.2 学生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6.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7. 布置作业7.1 编写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并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验证。
7.2 收集一些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和解答。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质量守衡定律化学教案一等奖3篇
1、质量守衡定律化学教案一等奖教学目的:1、知识;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2、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具:仪器: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等。
药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 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
教学过程问题引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学生首先思考、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教师演示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称量记录:反应前的总质量(锥形瓶+空气+白磷)是?克。
反应后的总质量是?克。
实验小结: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相等的关系。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实验的方法问题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归纳实验事实,总结实验规律。
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质量守恒定律讲授新课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问题讨论:(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蜡烛燃烧后总质量是否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联系实际,讨论、体会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初步学会运用定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做课堂练习一P70页1大题体会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初步理解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后,小结:2、几点说明:(1)是指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生成物的总质量应包括全部生成物(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观察。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1.4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烧杯、试管、砝码等。
实验材料:化学品、溶液等。
1.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评估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表述。
使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2.2 教学内容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也不变,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清晰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原理。
通过举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质量守恒定律。
2.4 教学资源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和实例。
2.5 教学评估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评估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观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步骤:选择适当的化学反应,将反应物放在封闭系统中进行反应,称量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比较质量是否守恒。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4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烧杯、试管、砝码等。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实践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2.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3.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4. 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四、教学难点1. 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通过提问和讨论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第三步:示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探讨质量守恒定律是如何在实际情况中得以满足的。
第四步: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总结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第五步:团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和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六步: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手段1. 课件演示2. 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3. 练习题七、教学评价1. 计划外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计划内评价对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评价,查漏补缺。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角度评价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学生角度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反馈,以便调整教学设计,并适时进行调整。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5.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微观解释。
2.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3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化学反应的实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提出问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实验探究(20 分钟)1.提出假设: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不变、可能增加、可能减少。
2.设计实验: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3.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分析数据: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5 分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10 分钟)播放化学反应的微观动画,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总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应用举例(5 分钟)出示一些化学反应的方程式,让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举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5 分钟)回顾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微观解释和应用。
强调实验探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2 分钟)完成课后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法和步骤3. 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实验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试剂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会质量守恒的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3. 实验演示:讲解并演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自主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5. 讨论与分析:引导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6. 知识拓展: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化学反应、环保等。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
2. 第二步: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第三步: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操作流程。
质量守恒定律 优秀教学案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明确质量守恒的原因;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难点】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结论及解释方案一: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的白磷。
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并使天平保持平衡。
然后,取下锥形瓶。
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白磷在锥形瓶中剧烈燃烧,生成白烟m1=m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平是否平衡方案二:在100毫升烧杯中加入30毫升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1.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 2,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m1=m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因为虽然该反应不在密闭容器内进行,但它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也没有气体生成方案三:取一根蜡烛粘在一小块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和蜡烛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天平平衡,点燃蜡烛,观察天平的平衡情况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为三层,放出热量。
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可看到蜡烛逐渐变短,天平不再平衡,指针向右偏转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反应不是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因而天平不平衡方法点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重点是会设计实验方案、描述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得到正确的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篇一: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竞赛经典《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目的1、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缘故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4、能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化学征询题(二)过程与方法目的1、通过分组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步骤,理解研究化学征询题的思路2、通过CuSO4、NaOH 与Na2CO3、稀H2SO4 实验学会运用比拟、归纳、总结、概括等加工信息的方法3、通过对化学反响本质与质量守恒本质缘故的分析,培养逻辑推理才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学习,树立“物质是永久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历程的科学史料,体验科学家提示自然规律的艰苦和曲折二、教学内容分析从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来看,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响中质量关系的理论按照,其运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对化学反响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将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响,即从“质”到“量”的过渡。
同时,质量守恒定律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因此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从教材设计来看,教材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的质量同生成物质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而后,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实验事实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考虑,得到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定律。
由此来看,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关键是要做好探究实验。
三、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储藏分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7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7篇)《质量守恒定律》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
学生在实验探究基础上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这是本节的重点,运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从而实现本节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切准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为此,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实验测定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多媒体演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初步培养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1、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难点: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3、疑点: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镁条燃烧质量增加”,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教学设想]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实验分为二大组,每一大组分四小组,每一大组做不同实验)。
通过不同的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让学生知道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同时也体验质量守恒的存在。
2、借肋多媒体教学,通过Flash动画模拟化学变化中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运动, 从微观角度人性化地设计出化学反应的过程,从而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实验准备] 托盘天平、锥型瓶、烧杯、小试管、酒精灯;白磷、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铁钉。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实物投影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3)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2)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
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
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
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
这是从质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板书]:实验二:Fe与CuSO
4
的反应
[实验]:演示课本第91页: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c.表达式:CuSO
4+Fe→FeSO
4
+Cu
[讲解]:在这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演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镁条的燃烧
[实验]:演示课本第92页:实验5-15-2
[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目的意图]:(不失时机,再次提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有条件的话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原因。
)
[总结板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
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目的意图]:启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由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结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目的意图]:发散思维,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关键字词(“参加化学反应”和“质量总和”等)的理解和认识。
㈢总结、扩展
1、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归纳为四不变:
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微观(实质):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2、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通过研究不同化学反应,从而揭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定律。
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循的一个定律(注: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和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运用此定律时其他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㈣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ξ5.1 质量守恒定律㈠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循的一个定律(注: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和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运用此定律时其他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归纳为四不变:
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实质):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