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赵永红_6908
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赵永红_6540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刑法学》第四讲犯罪构成要件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赵永红一、犯罪客体1、概念。
犯罪客体,一般认为,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以前教材解释为“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后改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2、犯罪客体是社会关系还是法益(1)法益:法律所保护的权利、利益揭示了犯罪的法律本质,便于认定犯罪(2)社会关系:统治关系,统治秩序,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权利与义务关系。
揭示了犯罪的政治本质、阶级本质3、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研究犯罪客体把犯罪客体研究没了,主张犯罪构成中不应当包括犯罪客体。
其实,犯罪客体在刑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认识犯罪的政治、阶级本质。
甲杀了乙,甲盗窃了乙的财产,张某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等等,从现象上看,是甲与乙之间的事情,也不单纯是对法律的破坏。
透过现象,通过对犯罪客体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看出上述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了危害。
各国都规定为公诉案件。
马克思关于犯罪概念的具体运用。
前苏联刑法理论引进的。
(2)分则体系的排列。
大陆法系把法益作为分则体系排列的标准。
意大利刑法典:国事罪、侵害公共管理罪、侵害司法管理罪、侵犯宗教情感和对死者怜悯罪、危害公共秩序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家庭罪、侵犯人身罪、侵犯财产罪等。
(3)有助于揭示相关犯罪的立法精神大陆法系国家不讲犯罪客体,讲法益,虽然理论没有把法益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但在研究具体犯罪时,首先说明规定该罪所要保护的法益。
贪污罪的体系变化(4)各罪的认定。
投毒的方式杀人,杀人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绑架罪、敲诈勒索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别(信用卡诈骗罪与诈骗罪,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其他问题的分析(绑架罪未遂、既遂;贪污罪与盗窃罪的社会危害比较收缩了贪污罪的犯罪圈)二、犯罪客观方面(一)犯罪客观方面概念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赵永红_6955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刑法学》第三讲犯罪及其构成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赵永红一、犯罪概念犯罪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
毛主席:《我们的经济政策》(1934):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邓小平(1980)《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我们的资金来之不易,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来之不易,任何浪费都是犯罪。
——绝大多数人都在犯罪。
(一)犯罪的政治学概念马克思:“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产生的。
相反地,犯罪和现行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
同样也是那些把法和法律看作是某些独立自在的一般意志的统治的幻想家才会把犯罪看成单纯是对法和法律的破坏。
”恩格斯还指出:“蔑视社会秩序的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就是犯罪。
”马克思学过法律,同时又是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对于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善于运用阶级的观点进行精辟的分析,从而揭露出社会现象的阶级本质,包括犯罪现象。
上述马克思是从政治学的角度给犯罪下的定义,把犯罪与统治关系联系在一起,给犯罪定义,则侧重于犯罪的阶级本质。
(二)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犯罪学研究的是犯罪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对犯罪的界定角度与刑法不同,给犯罪定义强调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认为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反社会行为,犯罪学研究的犯罪侧重于犯罪的客观事实层面。
(三)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1、从犯罪的成立条件角度界定犯罪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具备构成要件的、违法的、有责的行为2、从刑罚的角度界定犯罪凡是用刑罚威胁所确实禁止的行为3、从诉讼的角度界定犯罪可以引起刑事诉讼程序并导致刑罚的违法行为4、司法中的犯罪概念(四)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概念1、但书的理解(1)犯罪概念中的定性与定量(2)我国犯罪概念的利与弊利: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有效打击严重犯罪;弊:定量的认定困难,标准不统一3、我国刑法对犯罪的界定既有定性的内容,也有定量的内容——犯罪必须具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般危害性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犯罪与违法不同。
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永红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赵永红赵永红Email:zhaoyh(at)联系电话:个人主页:办公室:职称职务:教授/高级职称个人简历出生时间、出生地:1958新疆喀什教育背景: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构造地质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地球动力学专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85.8--1994.7: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助教,工程师,讲师;1994.8—2001.7: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地球物理学系副教授1997.9—1999.8: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系访问副教授2001.7—2001.8:德国拜洛依大学地球科学中心,访问副教授2001.8—现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教授2004.7—2005.3: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系访问教授2006.6—2007.3: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系访问教授荣誉、获奖情况:2000年获北京大学宝洁奖1997年获北京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学术或社会职务: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中国力学学会地球动力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委员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地震学报》编委工作情况、研究方向研究工作情况:多年来从事与地震预测有关的岩石断裂过程显微观测实验研究,分析分支断裂的分布及随外力增加而扩展的过程并结合断裂图象分形分析结果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地壳中大的断裂系统的演化过程以及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求解岩石材料破坏过程位移场及变形场和雷达干涉方法求解地震前后地表位移场及变形场,发表有关论文二十余篇。
过去的几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和德国拜洛依大学地球科学中心进行了高温高压岩石流变学实验研究。
马永红 马永红:历史终将宣判赵东民无罪——一个大学生迟来的致敬

赵东民认为,工农阶级的队伍在客观上是极其庞大的:社会最底层的被迫下岗工人群体、失地成为无产阶级的农民、农民工、失业状态的毕业大学生;稍微强一丁点的,长期在国企遭受资本家化的厂长经理压迫的职工、行政事业单位越来越不满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甚至贪污腐化作风的工作人员等等,都是工农维权大军中的现在和潜在力量,我们需要从组织工农维权开始逐步实现和所有这些群体的阶级大联合。我们所做的这一切的目的,就是通过维权斗争来提高工农群众的政治觉悟,实现工农阶级的团结及工农联盟,确保宪法中规定的工农阶级在国家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的落实,以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权利”、“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民主政治的目标。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从根本上捍卫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以上摘选自赵东民于2009年5月7日在某次会议上的发言,详见赵东民博客)
赵东民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名信仰共产主义的法律工作者,他和周围同志一起,结合从国家主人地位沦为弱势群体的工农阶级需要维权的迫切愿望,并根据和工农群众经常的思想交流,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不但能够维护工农政治和经济的根本利益,同时能够达到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目的的维权之路。
他认为这条路不是维权形式上的改良,而是首先要求工农群众(包括我们)在维权思想上进行自我革命。他进一步分析道,工农阶级沦落到今天弱势群体的根本原因,是工农群众头脑中普遍存在的、顽固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滋生的自私自利的小资产阶级思想造成阶级队伍及工农联盟实际瓦解,催生了以贪官污吏为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分子在党内死灰复燃所致。由此他得出结论,工农既要想取得维权的根本胜利,就必须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本方法,养成每时每刻地和自己头脑中的自私自利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的习惯,以此来恢复和加强阶级团力量。
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赵永红_6921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刑法学》第八讲刑罚的种类与目的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赵永红一、刑罚是什么——刑罚的种类与体系(一)刑罚的概念刑罚,是指国家为了防止犯罪行为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的侵犯而规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刑事立法对犯罪人适用的,建立在剥夺性痛苦基础上的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
1、刑罚的种类根据剥夺的内容不同,刑罚方法可以分为生命刑(死刑)、肉体刑(割鼻、割耳、砍手、断指、鞭刑)、自由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财产刑(罚金、没收财产)、资格刑(剥夺政治权利、宵禁令、禁入令、剥夺公权、剥夺3年驾驶权等),在历史上还有耻辱刑(宮刑)。
2、刑罚的体系不同刑罚方法的排列顺序和比例份额就构成了一个国家刑罚结构。
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其刑罚结构是不同的。
我国刑法史学者蔡枢衡先生谈到我国刑罚体系演变史时,曾经指出:“刑罚史上也经历了五帝时代以死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三王时代以肉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隋唐至清以徒流体罚为中心的刑罚体系和清末以后以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等四个刑罚体系。
”刑罚结构可以分为:死刑和肉体刑在刑罚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死刑和自由刑在刑罚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自由刑在刑罚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自由刑和财产刑在刑罚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监禁替代措施占主导地位。
储槐植教授认为,第一种已成历史的过去,第五种尚未到来,中间三种在当今世界中存在。
死刑和监禁占主导的可称重刑刑罚结构,监禁和罚金占主导的可称轻刑刑罚结构。
”我国现行刑罚的结构情况?1979年刑法是自由刑居于刑罚体系的中心地位。
分则的刑种总数是314个,其中无期徒刑20个,有期徒刑148个,拘役69个,管制21个,自由刑占据了刑种总数的82%。
现行刑法中,自由刑仍然居于刑罚体系的中心地位,财产刑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
在现行刑法中,刑种总数有1599个,自由刑占有1161个,达72.61%。
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赵永红_6895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刑法学》第二讲刑法的基本原则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赵永红一、罪刑法定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罪刑法定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专制国家实行罪刑擅断、肆意践踏人权的黑暗司法制度的条件下提出的,其含义是: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罚种类(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均由刑法加以明确的规定。
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3、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1)犯罪与刑罚,只能由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加以规定,而不得引用行政命令、习惯。
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对犯罪与刑罚的规定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其他一切国家机关包括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无权规定犯罪与刑罚。
但根据刑法第90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
(2)刑法对犯罪与刑罚的规定应当明确具体。
具体有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一,刑法对罪状的规定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之间的界限应当明确,不能含混不清。
其二,对法定刑的规定也要具体,法定刑幅度不能过大,禁止不定期刑。
(3)对犯罪分子的定罪与量刑只能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不得适用类推。
(4)刑法的效力不能溯及既往。
——溯及既往,即对刑法实施以前的行为不得引用刑法定罪处罚。
4、罪刑法定的法治价值理论上关于法治的内涵和要素、原则,众说纷纭,但法治本质是规范社会成员行为、制约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的自由则是一致的看法。
刑法作为公法,重要内容在于规范公共权力——刑罚权。
依法治国——country state .治国、治权(权力)、治官。
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著作权犯罪属于科技性 犯罪之一 ,具有高智能型 的特 点 , 为人专业 素质 要求较高 , 对行 行为 人除必须具备一定 的 文化知识水平外还必须具备 相当 的专业知 识与技能 。由于 复制发行相关侵权制品 的工作 量很大 , 环节多 , 需要多人配 合, 所以著作权犯 罪呈 现 出多人结合 共 同实施 的特点 , 甚至
查获盗版 D D压缩碟 30多万套 。① V 0 在图书 出版市场,
2 0 ,全 国各级版权行政 管理部 门共查处盗版教 材教辅 04年 案件 2 0 多起 , 30 收缴盗版教材教辅读物 9 0 0 多万册 , 查缴盗
版 图书 16 万余册 , 89 盗版期刊 12 余册 。 8万 公安机关收缴侵
维普资讯
法律 园地 湖北社会科学
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 玲 ,雷学勤 , 赵永红
(. 1 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湖北 武汉 407 ;. 30 12 中共中央党校 , 北京 109 ) 00 1
摘要: 我国在著作权刑法保 护上存在着保护范围不够明确、 定罪量型标准过高、 非法经 营额、 “ 违法所得 额” 混存的规定不科 学、 单位犯罪与 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不统一、 不符合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及刑事
中 图 分 类 号 :DF 2 . 5 3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4 7 2 0 ) 9 03 - 3 03 87 ( 0 6 0 - 1 7 0
一
、
当前我国著作 权犯罪 的现状 及特点
是集团性的犯罪。 许多单位如印刷企业 、 光盘复制企业、 音像 经营单位等大肆实施复制发行他人作品, 以谋取巨 额非法利
版权行 政管理机关共受理知识 产权 案件 9 9 件 ,移送司法 61 机关 11 , 仅 占 1 4 2 0 0起 . %;0 5年全 国各级版权行政管理 0
新乡市科协举办《民法典》专题讲座

鹤壁市科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为持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7月30日,鹤壁市科协以《学习党章百年历程 努力做合格共产党员》为题,开展主题鲜明、意义深刻、精彩生动、激励人心的专题党课。
该党课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光辉历史,以党章为切入点,从共产党人守护首部党章的事例出发,配合生动的故事,详细介绍了党章的制定、修改历程,回顾了党章伴随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历程,展现了我们党从幼年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全部过程,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发展史。
会议强调,作为共产党员,要把党章作为根本标尺,共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
认真学习党章,自觉践行党章,努力做一名符合党章要求的共产党员。
二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回应群众关切。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想着工作目标、服务对象,切实让老百姓受益。
三是要严明党的纪律,维护集中统一。
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洛阳市科协筑牢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8月11日,洛阳市科协志愿者到老城区南关办事处浦东社区捐赠防疫物资,并实地查看卡点值守情况,了解社区防疫存在的困难。
按照洛阳市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为有效遏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洛阳市科协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担当作为,多措并举,抓紧抓实各项防控工作。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性抓疫情防控。
市科协党组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及时掌握所有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和出行情况。
以广泛的社会号召力做防疫科普。
发挥全民科学素质牵头单位作用,向县区、全民科学素质成员单位推送“科普中国”等权威防疫科普宣传资源。
以强烈的党员责任感投身志愿服务。
市科协把协助分包社区开展疫情防控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内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向“身边好人”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新乡市科协举办《民法典》专题讲座为进一步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增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月11日,新乡市科协在机关报告厅举办《民法典》专题讲座。
中央党校课程表2015-12-02至2016-1-13

2015年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月播出表(2015-12-02至2016-1-13)播出日期时间直播頻道收视范围文件频道2015-12-01(二)8:30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展播题目: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讲人:青岛市委党校副教授倪庆东中央党校主体班选听讲座题目: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主讲人: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常欣欣2015-12-03(四)8:30中央党校“形势与任务”报告题目:报告内容和报告人(待定)待定中央党校主体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题目: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新发展主讲人: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东2015-12-05(六)8:30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题目:2014级《金融理论与实践》第8讲: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曹立双向:福建深圳14:00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题目:2014级《金融理论与实践》第9讲:金融理论前沿问题介绍:行为金融学主讲人: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赵长茂2015-12-07(一)8:30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展播题目: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石霞中央党校主体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题目: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主讲人: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王长江2015-12-09(三)中央党校“当代世界”报告题目:当代国际政治发展态势主讲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专题栏目:关注三农理论先行题目:⑴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⑵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主讲人:中央党校教授王金龙、张荣臣2015-12-10(四)中央党校主体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题目:党的执政方式前沿问题研究主讲人: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张志明2015-12-11(五)8:30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题目:2015级《西方经济学》第10讲:新制度经济学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谢鲁江中央党校主体班研究专题课程题目:“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讲人: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赵建军14:00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题目:2015级《西方经济学》复习串讲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谢鲁江2015-12-12(六)8:30 题目:各年级各专业专题讲座七主讲人:中央党校待定双向:安徽江苏14:00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题目:2014级《金融理论与实践》复习串讲主讲人: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赵长茂2015-12-14(一)中央党校主体班研究专题课程题目:“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专题:国外生态保护的经验与启示主讲人:环保部夏光2015-12-15(二)中央党校主体班研究专题课程题目:“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专题:生态文明建设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郭兆晖中央党校主体班选听讲座题目:《资治通鉴》与为政之道主讲人: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张军2015-12-16(三)8:30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题目:2015级《法理学研究》复习串讲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张恒山中央党校“当代世界”报告题目:中美关系演变及发展趋势主讲人: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宫力14:00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题目:2015级《宪法学》复习串讲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副教授王雅琴2015-12-17(四)中央党校主体班研究专题课程题目:“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专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研究主讲人:发改委吕文斌2015-12-18(五)8:30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题目:2014级《现代企业管理研究》复习串讲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潘云良14:00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题目:2015级《财务会计学》复习串讲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陈宇学2015-12-19(六)8:30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题目:各年级各专业专题讲座八主讲人:中央党校待定双向:广东湖南2015-12-21(一)中央党校主体班研究专题课程题目:“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专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副教授王伟2015-12-23(三)8:30 题目:2014级《刑法学》复习串讲主讲人:中央党校副教授赵永红中央党校“当代世界”报告题目:当代西方道德哲学若干问题研究主讲人: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陈嘉映14:00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课程题目:2014级《知识产权法学》复习串讲主讲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杜颖2015-12-24(四)中央党校主体班研究专题课程题目:“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专题: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与实践主讲人: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李海生2015-12-24(三)专题栏目:关注三农理论先行题目:⑴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实质主讲人:中央党校副教授李宏伟2015-12-25(五)中央党校主体班研究专题课程题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导论主讲人:中央党校副教育长、教授韩庆祥2015-12-28(一)中央党校主体班研究专题课程题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题: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潘云良2015-12-29(二)中央党校主体班研究专题课程题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题:创新发展与创新驱动战略主讲人:外请2015-12-30(三)中央党校“当代世界”报告题目:基督教伦理与现代西方文明主讲人: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靳凤林2015-12-31(四)中央党校主体班研究专题课程题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题:绿色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主讲人:外请2016-01-04(一)中央党校主体班研究专题课程题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题:开放发展与合作共赢主讲人:外请2016-01-05(二)中央党校主体班研究专题课程题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题:开放发展与合作共赢主讲人: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王道勇2016-01-06(三)中央党校“当代世界”报告题目:世界民族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主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延中2016-01-13(三)中央党校“当代世界”报告题目:当代伊斯兰主义的发展态势及影响主讲人: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高祖贵备注:1、请各网站注意收视频道,并按收视范围收看。
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 赵永红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刑法学》第九讲刑罚制度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赵永红一、刑罚的具体运用制度概述刑罚的具体运用制度,是指国家在科学认识刑罚功能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刑罚的功能达到刑罚的目的而创制并运用的各种具体刑罚制度。
其一、确定刑罚的目的,其二,科学认识刑罚的功能,其三、创制各种具体刑罚制度并运用这些制度达到刑罚的目的。
第一、二两点上一讲已经介绍。
创制并运用刑罚具体表现为:国家的立法机关创制刑罚制度、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适用刑罚和刑罚执行机关执行刑罚。
刑罚的具体运用制度必须符合刑罚的目的,即(1)惩罚犯罪达到报应的目的,(2)教育改造犯罪达到特殊预防的目的,(3)威慑犯罪分子和可能犯罪的人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
刑罚上述三个目的的实现,在不同的阶段,其侧重点是不同的:1、在立法阶段,刑罚明确规定刑罚的种类、各种刑罚的具体运适用制度、各种犯罪的具体刑罚,告诫犯罪分子和可能犯罪的人不要以身试法,触犯刑律。
以实现上述的第三个目的。
2、在刑事司法阶段,公检法三机关履行各自的职责,查获犯罪分子、控诉犯罪分子和审判犯罪分子,根据案件的事实和法律的规定,裁量适用刑罚给犯罪分子惩罚。
这一阶段首先考虑的是刑罚的报应目的,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依照罪刑相适应的原则,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罪刑相称、罚当其罪,这就是公平报应;同时,还需要考虑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和再犯可能性大小(人身危险性大小),在罪刑相适应的基础上,在刑罚与已然之罪相适应的基础上,实行刑罚个别化,适当调整刑罚轻重。
对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适当从严量刑;对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小的犯罪分子,适当从轻处理。
刑法第61条规定,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3、在执行阶段,首先是通过刑罚的执行,将判决书上的刑罚变成实际的刑罚,实现刑罚的惩罚报应目的;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教育改造犯罪分子,重点是刑罚的特殊预防目的,规定各种教育改造犯罪分子的政策和制度(刑罚执行制度),如改造第一、劳动第二的政策、减刑、假释制度等,促使犯罪分子改恶从善,从重做人,将犯罪分子改造成遵纪守法的公民,达到特殊预防的目的。
故意犯罪形态研究(上) - 中共中央党校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刑法学》第五讲犯罪形态问题研究(上)——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赵永红犯罪形态,是指现实生活中,犯罪所呈现的不同状态。
从纵向看,可以分为预备、中止、未遂、既遂形态;从横向看,可以分为单个人犯罪与多人共同犯罪;从犯罪单复数看,可以分为一罪与数罪。
将上述情况综合在一起,有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状态。
一、故意犯罪形态概念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对故意犯罪形态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故意犯罪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第二、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不是暂时性的停顿,而是结局性的停止,该犯罪行为由于某种原因不可能继续向前发展。
因此,对于同一犯罪行为,出现了一种犯罪形态后,就不可能再出现另一种犯罪形态。
比如,犯罪盗窃既遂后,行为人悔悟,乘人不注意将盗窃的东西换回原处,这并不是犯罪中止,不能以犯罪中止论处,但行为人主动退赃是犯罪后的表现,可以作为从轻情节。
司法实践中,主要是危险犯的既遂和实害犯的中止的竞合问题。
案例1被告人:刘某,男,34岁,汉族,河南人。
被告人刘某原任某乡农机配件厂车间主任,1998年1月2日该厂对各车间实行招标承包,被告人刘某先后对铸造和红炉车间投标均未中标。
为此,被告人刘某对厂领导和工人不满,产生报复之念。
同月20日晚,刘某以药老鼠为名从本村周家要来一瓶"1605"农药,并倒入玻璃眼药水瓶子,以作伪装。
次日上午9时刘到本厂伙房,以帮助摘菜、烧火为幌子,伺机投毒。
约10时许,刘乘炊事员外出之机,将"1605"农药倒入炒好的黄豆芽菜和酱油桶内。
11点30分左右,就餐的工厂已在食堂排起长队等候,刘某看见这么多人吃饭,其中还有与自己关系很好的同事,便后悔起来。
当炊事员开始为工人打第一份菜时,刘某忍不住大叫起来:“不要打,菜里我下毒了”。
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主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重要的组织者、推动者、领导者。
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在理论创新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其政党使命的历史。
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才得以不断取得历史性进展。
“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① 因此,舍中国共产党而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不得要领的。
那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政党呢?作为一个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具有什么根本特点呢?这些问题都需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问题予以严肃对待与认真思考。
提 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使命型政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具有三重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六个显著的特点,即对伟大使命的明确认知与自觉担当、对历史规律的理论探求与实践遵循、对指导思想的极度重视与发展创新、对群众路线的牢固树立与贯彻执行、对民主集中的制度要求与组织建构、对党性修养的高度强调与典型示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政党建设 使命型作者李海青,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091)。
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 海 青①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1期一、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政党呢?当然,从不同角度,对于政党类型可以有不同划分。
犯罪形态问题研究(下)

5 55 55
叮 55 55
叮 55 55
当 55 55
当 的
55
55
2021/7/22
Hhuyuyyuyttytytytyy uuuuuu
55 55 66 56 88 55 66 66 88 55 66 66 8 55 55 66
55 55 66 55 55 66 56 55 66
34
hggghgh
釞楘紒擹邕猞扨濇
1 2 3 4 5 6男女男男女 7古古怪怪古古怪怪个 8vvvvvvv 9
2021/7/22
32
慎賃庅齴谜蠜吮硼伩訤霍膕恊 褪棑涤僵晿邧祤傐攥弓糡瘊渿
菐埠潷廧谤犼貳橪
古古怪怪广告和叫 姐姐
和呵呵呵呵呵呵斤 斤计较斤斤计较
化工古古怪怪古古 怪怪个
Ccggffghfhhhf
Ghhhhhhhhhh
44 22 4 22
方和 法古
古 怪
怪
2021/7/22
36
嚘坪曂摋幗纶遃好蒙恹卭巨暌 帩轁曃曜犛矍俚鄹國垠蔱蜳忄
釩薚癰荤杤塼謔歱
4444444
444440440411011112
4444444444444
444444444
2021/7/22
37
麖獫权娫隌綅蝨饡鮐癸飽莿鎆 裞蝝屐髰贝鄴愘讽而蟠翑赱檲
1111111111
2021/7/22
2222222222 555555555555 8887933 Hhjjkkk 浏览量力浏览量了
111111111111
000
33
订幵骩薳俩鶏変輻迨瑲櫂擅恍 靽摯墪勷珮羣暘斍遡袠讘醧誷
碵輳籩嫕膸葊脬挷
规 的 发 55 45 55 45
党校教授授课主持词范文稿

党校教授授课主持词范文稿党校教授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培训党员的现实意义,党校教授在开讲前,会由主持人发表讲话,为党校教授为本次授课准成主持词,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党校教授授课主持词范文稿_党校教授授课讲话稿,仅供参考。
党校教授授课主持词篇一同志们: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王瑞璞教授,为大家作关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对策及对首都经济影响”的讲座。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瑞璞教授! 王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研究,在经济学领域久负盛名,同时也是国内著名的党建专家。
先后出版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卓越贡献》、《中国改革报告》以及长达1800万字的《中国共产党建设全书》等20余本著作,发表论文250余篇,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除了学术方面的高深造诣,王瑞璞教授还经常深入到各地调研、授课,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大量的真知灼见,受到了全国各地学员的一致好评。
通过成功举办奥运会、花博会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首都和顺义的发展都站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该如何把握当前的宏观经济以及新形势下北京和顺义的发展,相信王教授的讲课能够带给我们启迪和思考。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教授为我们授课!刚才,王瑞璞教授围绕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政策走向以及首都在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王教授还紧密联系地方发展实际,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为我们解读了一些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想这对于我区贯彻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深刻把握我区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制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使顺义重点新城成为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功能区,成为建设“三个北京”的典范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在会后继续认真思考,深刻领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刑法学》第七讲排除犯罪性行为主讲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赵永红行为只要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即构成犯罪。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行为客观上虽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形式上好像符合某些犯罪的构成条件,但刑法不视为犯罪,这类行为就是排除犯罪性行为。
正当防卫杀人的,紧急避险破坏他人财产的(抢夺摩托车)。
执行死刑的行为,一个罪犯被判了死刑,有关的行刑人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所签署的死刑判决,对一个死刑犯来执行死刑,这就是一种合法的杀人,是一种职务行为。
竞技行为说在足球场上,互相地踢足球,在踢足球的时候,在合理冲撞的范围之内,进行铲球,将对方铲伤了,这样一种行为就是一种竞技行为,这种竞技行为,即使造成他人伤害后果,就不能按照犯罪处理。
又比如你在这种拳击运动,拳击运动在互相打拳当中,把对方打死了,只要他是在按照一定的竞技规则来从事这种竞技活动,即使造成了他人死亡后果,他同样也不能按照犯罪来处理。
在手术前,让病人家属签字,有的病人手术后,在手术台上死亡。
医生根据医疗的需要,对病人来进行高位截肢,把他的肢体给截掉了这是一个伤害行为,但这个伤害行为它并不构成故意伤害罪,正当业务行为。
为什么不把这些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有的行为表面上看好像有一定的危害行为,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还是对社会有意的行为。
比如,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紧急避险是以一个较小的合法利益换取一个较大的合法利益。
一、正当防卫(一)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二)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正当防卫是以暴制暴行为,行为合法化,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具体包括防卫意图、防卫起因、防卫对象、防卫时间、防卫限度等五个方面的条件。
1、防卫意图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有明确认识(防卫认识),并希望以防卫手段制止不法侵害(防卫目的),保护合法权益的心理状态。
下列行为由于不具备防卫意图而不构成正当防卫:(1)偶然防卫(偶合防卫)行为人出于不法侵害的故意而实施了加害行为,但该行为在客观上偶然地发生了防卫效果的情形。
案例1:张三,要想杀死这个李四,有一天张三就持了一把手枪,赶到李四家里面,要去杀李四,正好这个时候呢,这个李四正在家里面拿一把斧头要杀王五,正当他拿起斧头向王五头上砍下去,正当这个时候这个张三一脚踹开李四家门,冲着李四就打了一枪把李四给打死了。
在客观上就解救了王五,要不是张三把李四打死,这个王五就要被李四给砍死,这就是一种偶然的防卫,在这种偶然的防卫情况下,客观上具有防卫的效果,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具备防卫意图。
不构成正当防卫。
(2)防卫挑拨。
防卫挑拨又称挑拨防卫,指行为人出于侵害目的,以故意挑衅、引诱等方法促使对方进行不法侵害,尔后借口防卫加害对方的行为。
从形式上看,这种“防卫”行为可能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客观条件,但因不法侵害由挑拨者故意诱发,挑拨者主观上不仅不具备正当的防卫意图,反而是出于侵害意图,因此其所谓的防卫实质上是有预谋的不法侵害行为。
对防卫挑拨要予以依法惩处,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例2:刘某与邻居张某不和,并有时厮打,刘某与其妻子商量:“要教训姓张的。
”其妻说:先打人的无理,咱不能先动手,将来不好办,想办法让姓张的先动手。
”一天,刘某在公共厨房把张家煮好的稀饭锅打翻,烫伤张某妻子的脚。
张某在气愤之下,用锅盖把刘某的头打破,刘某遂用一根扁担将张某打到在地,造成重伤。
(3)相互斗殴。
指双方都出于侵害对方的非法意图而发生的相互侵害行为,实践中的相互殴斗行为即属于此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非法侵害的一方已经放弃侵害,例如宣布不再斗殴或认输、求饶、逃跑,而非法侵害的另一方仍穷追不舍,继续加害。
此时,由相互斗殴变成单方侵害,被侵害的一方为制止对方的进一步加害而采取必要的反击措施成立正当防卫。
(4)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
2、防卫起因不法侵害。
不能对任何合法行为进行所谓的正当防卫。
例如,不能对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公民依法扭送犯罪嫌疑人行为、执法人员依法拘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实行防卫。
(1)不法侵害行为是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2)客观存在不法侵害,而不是行为人所臆想或推测的。
不具备防卫起因而不构成正当防卫的情况:假象防卫,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上发生错误认识,把实际上本不存在不法侵害,误认为存在而实施所谓的正当防卫行为,给他人造成无辜损害的行为。
被告人王长友一家三口入睡后,忽听见有人在其家屋外喊叫王与其妻名字。
王长友便到外屋查看,见一人已将外屋窗户的塑料布扯掉一角,正从玻璃缺口处伸进手开门闩。
王即用拳头打那人的手一下,该人急抽回手并跑走。
王长友出屋追赶未及,亦未认出是何人,即回屋带上一把自制的木柄尖刀,与其妻一道,锁上门后(此时其十岁的儿子仍在屋里睡觉),同去村书记吴俊杰家告知此事,随后又到村委会向大林镇派出所电话报警。
当王与其妻报警后急忙返回自家院内时,发现自家窗前处有俩人影,此二人系本村村民何长明、齐满顺来王家串门,见房门上锁正欲离去。
王长友未能认出何、齐二人,而误以为是刚才欲非法侵入其住宅之人,又见二人向其走来,疑为要袭击他,随即用手中的尖刀刺向走在前面的齐满顺的胸部,致齐因气血胸,失血性休克当场死亡。
何长明见状上前抱住王,并说:“我是何长明!”王长友闻声停住,方知出错。
假想防卫是由于行为人对事实认识的错误而发生的,因此在实践中应依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来解决。
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到对方可能不是不法侵害,那么他在主观上有过失,应对其假想防卫所造成的损害负过失犯罪的责任;如果行为人在当时情况下不应预见到对方不是不法侵害,那么他在主观上无罪过,其假想防卫造成的损害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3、防卫对象正当防卫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人本人。
应当注意的是,对不满14周岁的人、精神病人等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的侵害行为,原则上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但是,应当加以一定的限制。
即在遇到无责任能力人的侵害时,如果明知侵害者是无责任能力的人并有条件用逃跑等其他方法避免侵害时,则不得实行正当防卫;如果不知道侵害者是无责任能力人,或者不能用逃跑等其他方法避免侵害时,才可以实行正当防卫。
案例4:曹某的邻居张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平时由其母亲看管。
1999年1月8日17时许,张某在其母一时疏忽之时,溜出家门,看见曹某年仅7周岁的儿子独自玩耍,忽然拿起菜刀向曹某之子砍去。
曹某下班回家,看见张某拿着菜刀正在追赶自己儿子,在极度惊恐中,为使儿子免遭不测,顺手拿起一根铁棍,追过去将张某打倒在地,张某立即不省人事。
这时张母闻声出门,将张某送至医院,经检查为轻度重伤,不久治愈出院。
对于动物侵害的防卫问题(1)来自无主动物的侵害,如饿狼咬人等,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属于不法侵害,打死侵害的动物,也属于一种自然行为,这种行为不具备刑法学上的意义,不属于正当防卫行为。
(2)对于动物被人唆使而侵害他人的,如唆使自己的狗去咬伤行人,这种情况下动物被作为不法侵害的工具,对动物予以反击的,实际上是对不法侵害行为的防卫,应该认定为防卫行为。
对唆使人反击的,也是正当防卫行为。
某甲看见自己的仇人某乙,即唆使其狗去咬某乙,某乙捡起一块砖头向某甲打去,造成某甲重伤,某乙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狗是犯罪工具。
(3)对于国家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侵害或有主动物的自发损害,人们可以对其进行抵抗、反击。
在这种情况下,反击行为如果符合紧急避险的条件,应以紧急避险的原则处理;如果不符合紧急避险的条件,如并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反击行为,或反击行为给动物造成的损害远远大于所保护的权益等,行为人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构成正当防卫的情况:防卫第三者一般包括一下两种情况:第一,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避免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迫使不法侵害停止的,以紧急避险论处。
例如,某甲面临杀人犯某乙持刀追赶的情况,逃避途中忽遇某乙幼子,遂将某乙幼子踢倒,以求某乙救护儿子而放弃杀人行为,甲的行为即属于紧急避险。
再如行为人在面临不法侵害人的围堵时为求脱身,奋力抢过不法侵害人的孩子,以此为要挟喝令不法侵害人退开,脱险后放走该孩子,这样的行为亦属紧急避险。
第二,防卫人将无辜的第三者误认为是不法侵害人而损害其合法权益的,是正当防卫中的认识错误,应按假想防卫的原则处理。
如果行为人有过失,其过失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根据刑法规定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的,以过失犯罪论处;主观上既无故意又无过失,或虽有过失但造成的损害根据刑法规定却不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时,应以意外事件论,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4、防卫时间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指可以实施正当防卫的时间,这个时间是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这段时间。
第一、不法侵害已经开始。
一般来说,侵害行为已经“着手”。
但实践中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不法侵害尚未着手实行,但合法权益已直接面临侵害的危险,不实行正当防卫就可能丧失防卫的时机。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案例6:被告人:秦某,男,某县商业局保卫干部。
1994年2月16日晚7时,秦某从单位回家途中,与邻居刘某相遇。
刘急促地说:“大哥,快上我家去看看吧,有几个醉鬼在我家闹,在砸我家电视。
”秦某听后即随刘来到刘家,进屋后,秦某对正在滋事的何某、王某说:“你们是哪的?到这闹什么?”在外屋的何某上前推了秦某一下,秦某说你要干什么?”这时王某手持菜刀,向秦某逼来,秦某退至室外,抽出手枪对持刀逼来的何王二人说:“把刀放下!”何王二人非但不听,反而大骂:“拿那玩艺唬谁!”同时持刀向秦某扑来。
在相距两米远时,秦某向王某下部打了一枪,王仍继续举刀扑向秦某,秦又打第二枪,王某当即倒地身亡;此时何某也拿了一把刀向秦某扑来,秦某令其把刀放下,何不听。
双方距两米左右时,秦某向何某下部打了一枪,何某捂腿瞬间又挺身上前,在往前扑时将刀抛出砍秦。
何某在抛刀之际,秦某照其下部又打第二枪,何某当即捂肚子倒下,秦某让人到公安机关报案,民警到现场后将何某送到医院,何某当晚死亡。
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第二、不法侵害尚未结束,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或其导致的危害状态尚在继续中,防卫人可以用防卫手段予以制止或排除。
比如抢劫罪犯已打昏物主抢得某种财物,但他尚未离开现场,在这种情况下,防卫人的防卫行为可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应视为不法侵害还没有结束。
从司法实践中看,不法侵害的结束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侵害者自动中止不法侵害行为;不法侵害者已经被制服;已经丧失侵害能力;侵害行为已经实施完毕、危害结果已经发生,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