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文言现象、选择、阅读题带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爱莲说》阅读答案(1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莲说》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莲说》阅读答案1四、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
(共16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现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到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注释】①群葩(pā):百花。
各种花都在一定的时节开放,这段时节称为当令。
②芙蕖:荷花的别称。
③妍:美丽。
④迨至:等到。
菡(hàn)萏(dàn):尚未开的荷花。
⑤资:资财,这里指享受。
⑥目:观赏。
16.解释下面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3分)(1)陶渊明独爱菊 (2)香远益清(3)陶后鲜有闻1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9.甲文和乙文作者喜欢莲(荷花)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元曲,回答问题。
(5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爱莲说》试题及答案_文言文阅读集合
《爱莲说》试题及答案_文言文阅读篇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可爱者甚蕃(多)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问所从来,具答之 B.自李唐来自三峡七百里中C.濯清涟而不妖密愧而出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小题3】.对选择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第一段中,作者用了一边串的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特别是可敬而不可辱的磊落风范,作了淋漓尽致的渲染。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由评花进而对人作出评价,发出感慨;当今之世趋炎附势的小人比比皆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啊!C.作者以牡丹为陪衬,以菊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歌颂了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
D.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参考答案【小题1】(2分)D【小题1】(2分) D【小题1】(2分) C《爱莲说》试题及答案_文言文阅读篇2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题目(28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题1】下列各组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 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 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小题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
《爱莲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题带答案
《爱莲说》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蕃】多。
2、【独】只。
3、【李唐】指唐朝。
4、【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5、【染】沾染(污秽)。
6、【濯清涟而不妖】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濯,洗。
涟,水波。
妖,过分艳丽。
7、【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8、【香远益清】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
益,更加。
9、【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
10、【亵玩】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1、【焉】语气词。
12、【隐逸】隐居避世。
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13、【噫】叹词,表示感慨。
14、【鲜】少。
15、【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6、【宜乎众矣】人应当很多了。
宜,应当。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不蔓.不枝: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生长枝蔓。
②香远.益清: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③无丝竹之乱.耳: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④无案牍之劳.形: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词类活用,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
⑥亭亭净植.:古今异义,古义:立。
今义:栽种。
2、一词多义:鲜①陶后鲜有闻:形容词,读xiǎn,少。
②芳草鲜美:形容词,读xiān,鲜艳。
远①香远益清:动词,远播。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
之①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②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①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
②濯清涟而不妖:表转折。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
3、判断文言句式: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省略句,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三、重点句子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爱莲说》(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爱莲说》(附答案)阅读古文《爱莲说》,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解:《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作品,是一篇议论散文。
问题:1.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可爱者甚蕃。
()②濯清涟而不妖。
()()③不蔓不枝。
()()④香远益清。
()()⑤亭亭净植。
()()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⑦陶后鲜有闻。
()⑧宜乎众矣。
()2.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莲,花之君子者也。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说说文中作者对菊、牡丹和莲的态度,还有用菊、牡丹衬托莲有什么用意?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5.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比喻君子庄重令人敬爱的语句();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句子()。
6.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7.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备有哪些美好的品质?8.本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附答案:1.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通“繁”,多。
②洗涤美丽而不端庄。
③动词,长枝蔓长枝节④远播更加⑤耸立的样子立⑥亲近而不庄重⑦少⑧应当2.翻译句子。
①我则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②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③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④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⑤对于牡丹的爱,人该是很多了。
专题《爱莲说》阅读真题(解析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汇总+阅读真题(部编版)
《爱莲说》阅读真题一、课内阅读(一)(2022·陕西咸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晋陶渊明独.爱菊(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陶后鲜有闻.(4)宜.乎众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无案牍之.劳形C.水陆草木之.花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1.(1)只。
(2)亲近而不庄重。
(3)听说。
(4)应当。
2.C 3.(1)(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
(2)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1.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注意结合语境判断词义。
(1)句意: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独:只;(2)句意: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亵:亲近而不庄重;(3)句意: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闻:听说;(4)句意:当然人数众多了。
宜:当然。
2.考查对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辨析。
A.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之:结构助词,的;D.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C。
《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爱莲说》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一、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回答1—7题。
(21分)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原文略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可爱者甚蕃(pān )B.出淤泥而不染(xū)C.濯清涟而不妖(zhū)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4 分)(l)香远益清益: (2)不蔓不枝蔓:(3)陶后鲜有闻鲜: (4)宜乎众矣宜: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l)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2 分)5.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2分)6.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7.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长垣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
(3分)二、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5分)【甲】《爱莲说》原文略【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余以为妙绝()9.《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
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2分)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10.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爱莲说古文阅读附答案
爱莲说古文阅读附答案爱莲说古文阅读附答案「篇一」《爱莲说》,回答问题。
(13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
(4分)①出淤泥而不染()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③亭亭净植()④陶后鲜有闻()【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小题3】周敦颐喜欢莲的淡雅高洁,你喜欢什么花,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理由不少于20个字)(3分)答案【小题1】①沾染(污秽)②亲近而不庄重③树立④少【小题1】①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②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小题1】略解析【小题1】学生对课内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只要设计合理,理由充分,文通句顺即可。
爱莲说古文阅读附答案「篇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2分)①香远益清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小题3】陶渊明的“独爱菊”与周敦颐的“爱莲”分别表现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更欣赏谁?(4分)【小题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5篇)《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
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多②树立或立2.D3.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爱莲说》试题及答案
《爱莲说》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_。
2. 作者在文中提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含义是莲花________。
3. 文中“中通外直”形容的是莲花的________。
4. “香远益清”指的是莲花的________。
二、选择题1. 《爱莲说》一文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苏轼C. 周敦颐D. 王安石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爱莲说》中所描述莲花的特点?A. 出淤泥而不染B. 濯清涟而不妖C. 香远益清D. 凌寒独自开答案:D三、简答题1. 请简述《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答:作者通过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描写,赞美了莲花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自己对莲花的敬仰和喜爱之情。
2. 作者在《爱莲说》中提到了哪些与莲花相似的君子品质?答: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等品质,这些都是君子所应具备的高尚品德。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爱莲说》全文,回答问题:1.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莲花所象征的君子品质的向往。
2. 文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观?答: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尊重和保护,认为君子的美德应当被远观和敬仰,而不是被亵渎和玩弄。
五、论述题1. 请结合《爱莲说》全文,谈谈你对“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的理解。
答:这句话是作者对莲花的极高评价,将莲花比作君子,意味着莲花具有君子的高尚品质。
莲花生长在污泥中,却能保持自身的洁净,不沾染污秽,这象征着君子即使身处污浊的环境,也能保持自己的清高和纯洁。
同时,莲花的香气远播,象征着君子的德行能够影响他人,使周围的人受益。
因此,“莲,花之君子者也”是对莲花的一种崇高的赞美,也是对君子品质的一种象征。
答案:一、填空题1. 周敦颐2. 莲花生长在污泥中,却能保持自身的洁净3. 茎4. 香气二、选择题1. C2. D。
《爱莲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
《爱莲说》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蕃】。
2、【独】。
3、【李唐】。
4、【淤泥】。
5、【染】。
6、【濯清涟而不妖】。
濯,。
涟,。
妖,。
7、【不蔓不枝】。
蔓、枝,。
8、【香远益清】。
益,。
9、【亭亭净植】。
亭亭,。
植,。
10、【亵玩】。
亵,。
11、【焉】。
12、【隐逸】。
13、【噫】。
14、【鲜】。
15、【同予者何人】?16、【宜乎众矣】。
宜,。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不蔓.不枝:②香远.益清:③无丝竹之乱.耳:④无案牍之劳.形: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⑥亭亭净植.:2、一词多义:鲜①陶后鲜有闻:②芳草鲜美:远①香远益清: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而①出淤泥而不染:②濯清涟而不妖: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判断文言句式: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三、重点句子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翻译:2、晋陶渊明独爱菊。
翻译: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翻译: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翻译: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四、课内简答题: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两个“独”字,有什么作用?4、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5、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7、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8、“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从这句话能看出什么问题?参考答案A卷:夯实基础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蕃】多。
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篇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分)A.董宣廉洁,死乃知之B.孔子云:何陋之有C.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D.无案牍之劳形【小题2】.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各小题。
(2分)(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的'作用是:【小题3】.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2分)答:【小题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案【小题1】D【小题1】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⑵衬托莲之高洁。
(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小题1】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小题1】C【小题1】(1)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2)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爱莲说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附答案[1]
22课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②濯.清涟而不妖③不蔓.不枝④陶后鲜.有闻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⑦宜.乎众矣2. 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花之隐逸者也D花之君子者也3. 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从他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我的理解:4. 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喜爱的原因。
我最喜爱的花是:我喜爱的原因是: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①在古诗中有不少咏莲的名句。
结合课内外的积累,试写出两句来,多答加分。
②作者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我的观点:6.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A.何: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爱7.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8.简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9.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10.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一个突出特点是:11.翻译句子。
《爱莲说》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爱莲说》1.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陋室铭》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爱莲说》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解析】“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集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说”侧重于议论。
C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
2.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骈句散句交错使用,使文章章节有长有短,既整齐划一,又参差不齐,节奏鲜明。
B.“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三者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
”C.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的品质。
D.文末,作者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不做消极避世的隐士,也不做追梦逐利的世俗之人,要做具有美好品德的君子。
【解析】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濯清涟而不妖”象征: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夸耀自己的高贵品质。
C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第一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特别是可敬而不可辱的磊落风范,做了淋漓尽致的渲染。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由评花进而对人作出评价,发出感慨;当今之士趋炎附势的小人比比皆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啊!C、作者以牡丹为陪衬,以菊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歌颂了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
D、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解析】作者以牡丹为反衬,以菊为陪衬。
C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到“亭亭净植”几句,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总括了莲的品质。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实用5篇)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实用5篇)1.爱莲说文言文阅读答案第1篇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
(4分)(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答案【小题1】(1)多(2)洗涤(3)长枝节(4)很少【小题2】(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小题3】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
(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词不离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如果孤立片面地理解某个词语,往往会出现错误。
所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枝”这个字就活用为“动词”,意思为“长枝节”。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独为只的意思、之为无意义、而是转折的意思、染是被沾染、亵是玩弄的意思”等重点字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
所以翻译句子时,第一步:写出主干。
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
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
(4分)(D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亭亭净植()@陶后鲜有闻()【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旬子。
(6分)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小题3】周敦颐喜欢莲的淡雅高洁,你喜欢什么花,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理由不少千20个字)(3分)答案【小题1】(D沾染(污秽)@亲近而不庄重@树立@少【小题1】心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小题1】略解析【小题1】学生对课内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旬意完整、语旬通顺。
【小题1】只要设计合理,理巾充分,文通旬顺即可。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二」比较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回答问题。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臼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各组旬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有仙则名/莫名其妙B.宜乎众矣/因地制宜C.晋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D.香远益清/精益求精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旬子。
爱莲说选择试题及答案
爱莲说选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爱莲说》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周敦颐D. 苏轼答案:C2. 《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下一句是什么?A. 濯清涟而不妖B. 濯清涟而妖C. 濯清涟而清D. 出淤泥而染答案:A3. 《爱莲说》中“中通外直”描述的是哪种植物?A. 荷花B. 竹子C. 松树D. 柳树答案:A4. 《爱莲说》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亵玩”是什么意思?A. 轻视B. 玩耍C. 亲近D. 亵渎答案:D5. 《爱莲说》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A. 孤独B. 喜悦C. 愤怒D. 悲伤答案:A二、填空题6. 《爱莲说》中,作者用“_”来比喻君子的品格。
答案:莲花7. 《爱莲说》中,作者认为莲花的香气是“_”。
答案:香远益清8. 《爱莲说》中,作者提到了“_”和“_”两种植物,用来与莲花进行对比。
答案:菊花、牡丹三、简答题9. 请简述《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的赞美。
答案:在《爱莲说》中,作者周敦颐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莲花即使生长在污泥之中,也能保持清洁不染,即使经过清水洗涤,也不显得妖艳。
这体现了莲花高洁的品格。
10. 《爱莲说》中,作者为何要将莲花与菊花和牡丹进行对比?答案:在《爱莲说》中,作者周敦颐将莲花与菊花和牡丹进行对比,是为了突出莲花的高洁和独特。
菊花虽然耐寒,但过于冷清;牡丹虽然富贵,但过于俗艳。
而莲花则兼具了清洁和美丽,代表了君子的品格,是作者所推崇的理想境界。
爱莲说的阅读理解及其答案
爱莲说的阅读理解及其答案爱莲说的阅读理解及其答案文言文阅读(共19分)(一)《爱莲说》(10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分)①可爱者甚蕃蕃:②不蔓不枝蔓:小题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2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小题5: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3分)参考答案:小题1:①多②长枝蔓小题1:C小题1: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小题1:A小题1: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
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词义要结合具体句子理解。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于”字的意思是“从”,A、B、D都是“的”;C项“用于主谓之间,无实意”。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
一、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不蔓.不枝: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生长枝蔓。
②香远.益清: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③无丝竹之乱.耳: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④无案牍之劳.形: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词类活用,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
⑥亭亭净植.:古今异义,古义:立。
今义:栽种。
2、一词多义:
鲜
①陶后鲜有闻:形容词,读xiǎn,少。
②芳草鲜美:形容词,读xiān,鲜艳。
远
①香远益清:动词,远播。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
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②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而
①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
②濯清涟而不妖:表转折。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
3、判断文言句式:
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省略句,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二、选择题: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D )
A.可爱者甚蕃.(pān )
B.出淤.泥而不染(xū)
C.濯.清涟而不妖(zhū)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解析】A、fǎn B yū C zhuŏ D 正确。
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解析】A少;鲜艳。
B清幽;清澈。
C空;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
D 听说;听说。
3、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濯清涟而不妖”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解析】例句表转折。
A表转折。
B表并列。
C表顺承。
D表修饰。
4、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解析】A的。
B的。
C主谓之间。
D的。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C )
A.何.陋之有同予者何.人
B.可.以调素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D.无案牍之劳.形劳.其筋骨
【解析】A什么;什么。
B可以;可以。
C少;鲜艳。
D使……劳累;使……劳累。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有仙则名./不能名.其一处
B.无丝竹
..之乱耳/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C.无案牍之.劳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解析】A动词,出名;动词,说出。
B音乐;音乐。
C主谓之间;的。
D表转折;表并列。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解析】D应当。
8、下面对《爱莲说》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生动描写,赞美了莲花飘逸洒脱的品格。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自爱、自然的可贵品格。
C.本文以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花高尚的品格。
D.本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
【解析】A应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之德。
9、以下对《爱莲说》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莲花的洁身自爱的可贵精神。
C.文中把菊花、牡丹和莲花相比,表明了作者的处世原则和生活态度。
D.全文在写作时运用了衬托和比喻的手法。
【解析】B应该是写出了莲花行为正直,表里如一,不拉拢勾结的高尚品质。
10、下列对《爱莲说》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生性高洁,洁身自爱,不阿谀权贵的高贵品质。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一句揭示了自唐朝以来,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
C.作者用“菊”和“牡丹”来反衬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质。
D.全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以菊花比隐士,以牡丹比富贵者,以莲花比君子,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解析】C不是反衬,是正衬。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商汤见伊尹
昔者汤①将往见伊尹②,令彭氏之子御③。
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
”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④也。
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⑤矣!”汤曰:“非汝所知也。
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⑥而强食之。
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注释】①汤:商朝建国国君。
②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
③御:驾车。
④贱人:出身低微的人。
⑤赐:恩惠、恩德。
⑥说:同“悦”,喜欢。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令彭氏之子御.御:驾车
B.耳加.聪加:更加
C.譬.之良医善药也譬:犹如,好像
D.因下.彭氏之子下:下车
【解析】D撤下。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例句:则吾必欲说而强食之
A.肃逐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B.灌清涟而不妖(《鱼我所欲也》)
C.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D.暮而归(《醉翁亭记》)
【解析】例句表修饰。
A表顺承。
B表转折。
C表并列。
D表修饰。
3、下列语句,句式与“君将何之”相同的一项是( D )
A.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C.伊尹,天下之贱人也(《商汤见伊尹》)
D.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析】例句是倒装句。
A被动句。
B判断句。
C判断句。
D倒装句。
4、下面对短文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商汤认为伊尹对于国家,就好像良医好药一样,能辅助自己让国家强盛起来,所以他是诚心去拜访伊尹的。
B.文章从侧面烘托出伊尹的贤能。
C.从文中看,彭氏之子是怕商汤好,才极力阻止其见伊尹。
D.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商汤是个敬重人才,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智君王。
【解析】C彭氏之子目光短浅。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
翻译:如果您想要见他,也不过是下令召他前来询问就是了,(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受到赏赐了!
(2)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
翻译: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