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中情感教育的魅力

合集下载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个良好的情感状态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能力,激发他们的情感潜力,提高他们的情感抗压能力和生活幸福感。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个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基础。

情感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发展良好的情感能力和健康的情感状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提高学生情感抗压能力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包括压力、困惑和挫折等,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情感抗压能力。

五、促进学生生活幸福感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乐观、充满希望的心态,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

1. 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学校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如何创设一个温馨、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情感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积极营造这样的氛围,在校园内为学生提供一个值得信任的家庭式、亲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校里能够感受到温暖与关爱。

2.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情感认知自我情感认知是情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应该学会对自己的情感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发现自己情感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情感文字轮廓的形式引导学生自我领悟、自我理解,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体验,发展健康的情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与沟通能力情感表达与沟通是情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浅谈小学德育中的情感体验教育路径

浅谈小学德育中的情感体验教育路径

浅谈小学德育中的情感体验教育路径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情感体验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感受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探讨小学德育中情感体验教育的路径,以期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情感体验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性情感体验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更好地接受道德教育。

当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到善良、友爱、诚实等美好品质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时,他们会更愿意主动去追求和践行这些品质。

情感体验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认知。

传统的道德说教往往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道德的内涵,而通过实际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从而将其内化于心。

此外,情感体验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如同情心、责任感、自尊自信等。

这些情感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至关重要,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小学德育中情感体验教育的路径(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问题。

例如,在讲解诚实守信这一主题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商家和顾客,在交易过程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或者通过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可以创设情境。

比如,设立文明标兵宣传栏,展示优秀学生的事迹,让其他学生在榜样的感染下产生积极的情感。

(二)开展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等地,为他人提供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付出的快乐和被需要的满足感,从而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举办主题班会,如“感恩父母”“爱护环境”等。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和分享中,深化对相关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开展校园劳动活动,如班级卫生打扫、校园绿化维护等,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责任和付出的意义。

小学德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小学德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小学德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与效果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

在小学阶段,德育工作尤为重要,它是孩子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塑造健康心灵的关键时期。

而情感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对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我国小学德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进行分析。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二、情感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2.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情感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社会。

4.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心理、道德等多方面的素质,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三、小学德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1.创设温馨的校园氛围。

学校要注重营造一个充满关爱、温馨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

2.加强师生沟通。

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困惑,关心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3.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正能量。

4.融入家庭教育。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在家庭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素质。

5.加强师资培训。

学校要加强德育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情感教育水平,使他们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

四、情感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效果分析1.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了提高。

通过情感教育的实施,学生的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等道德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3.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培养。

情感教育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具备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4.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了促进。

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德育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德育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德育教学一直以来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素养。

情感教育和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其成为拥有情感智慧和道德行为的社会人士。

本文将探讨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德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应该具备健全的情感发展。

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意识。

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他人的情感表达,从而更好地与人沟通和相处。

同时,情感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心态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如果缺乏足够的情感教育,他们就可能面临负面情绪的困扰,甚至放弃努力。

而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可以学会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树立正确的心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二、情感教育的方法1. 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教师应该注重自身情感素质的提升,保持内心平静,积极正面的情感表达,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情感教育的榜样。

2. 情感智慧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增加学生对情感智慧的认识和理解。

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和情感管理能力。

3. 情感交流的开展: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思维导图等形式,创造积极的情感交流氛围。

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观点,增强彼此的情感联系和认同感。

三、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品德高尚的个性,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正直诚信的社会人士。

德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德育,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

他们将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让“情感”在德育中绽放

让“情感”在德育中绽放

让“情感”在德育中绽放情感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是人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方方面面。

情感是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态度,因此在德育中,情感的培养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情感的绽放不仅可以增进人际关系,提高个人修养,还可以促进学习和成长。

我们应该在德育中注重情感的培养,让“情感”在德育中绽放。

德育中要重视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情感。

情感是人的主观感受,它可以是喜悦、悲伤、愤怒、爱恨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德育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也不要无节制地发泄情感。

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情感问题,比如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与老师之间的隔阂、家庭关系的问题等,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学会用健康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通过表达情感,学生可以减轻内心的压力,找到自己的情感出口,也能够增进与他人的交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德育中要注重情感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和态度。

在德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让他们学会用积极的情感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情感问题,比如挫折、失落、失望等,这时候学校应该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让他们学会积极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通过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学生可以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也能够更加乐观地对待未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抗挫折能力。

德育中要注重情感的表达,打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它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在德育中要注重情感的表达,打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情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德育中,我们要注重情感的表达,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也要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打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浅谈品德课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品德课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品德课中的情感教育近年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也越来越多,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威胁和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品德教育显得格外重要,而品德课中的情感教育则是品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品德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情感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三方面来浅谈品德课中的情感教育。

一、品德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品德教育是教育者在学生中培养客观理性和主体自觉的道德理念、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实践的过程。

品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可持续性发展和自我意识。

情感教育是在品德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深化,它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管理的培养,既包括个体情感的发展和自我认识,同时也包括与他人的情感交往和互动。

品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支持。

品德教育强调学生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规范,情感教育则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管理,都是服务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

品德教育作为情感教育的基础,情感教育是品德教育的深化,在现实中,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情感教育的内涵情感教育是指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情感世界的培养、发展和认知。

情感教育不仅涉及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个体性格的塑造、人际关系的建立等多方面,更应该重视对学生感情品质的养成和情感管理能力的发展。

情感教育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即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发展学生情感管理能力。

1.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在情感教育中,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学生在情感上的认知,将会对其整个人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非常重要。

正确的情感态度应该是积极、健康、正向、有益的,在情感教育中可以通过合理引导情感体验,及时纠正错误的情感体验,加强正向情感的培养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情感态度。

2. 发展学生情感管理能力情感教育应该注重学生情感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今后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开发。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本文将探讨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分析其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实施。

情感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多方面。

如果缺乏有效的情感教育,孩子们就难以健康成长。

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学会合理地表达情感、理解和支持他人的情感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如何理解和接纳他人的情感。

这些都是情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也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也应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当代社会,孩子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如果缺乏有效的情感教育,这些心理压力就很容易成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隐患。

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寻求帮助和支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实施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情感教育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设计。

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情感教育水平和能力。

教师是情感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只有具备一定的情感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开展情感教育工作。

要结合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依托,只有学校和家庭紧密合作,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在教育领域中,情感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在小学德育中,情感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情感教育是其人格发展的基础,能够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情感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情感认知、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并且在交往与沟通中表现得得体。

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和情感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情感行为。

在小学德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感问题是其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情感状态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使其在各种情境下都能够保持健康的情感状态,有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情感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与社会适应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情感的表达和情感态度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成熟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情感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在现代社会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而良好的情感状态和情感表达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对于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在小学德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呢?要注重情感教育的系统性和阶段性。

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开始进行情感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浅谈情感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情感教育是古老而年轻的话题,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对学生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代已赋予其新的内涵,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教师,“以德化人”,“以才服人”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以情感人”,教育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因为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

单纯的知识传授,不可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健全的国民。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得以实现的因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中国自古传诵至今的俗语。

它说得好,点明了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说明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而“百年树人”中又暗含有深刻的哲理:人如树,从小修枝、扶正,方成大材。

不难看出学校中的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具有很重要的基础物质。

经常讲“教育教学”,“教育”应在首位,“教育”即德育。

中国古代文学家韩愈对老师这一职业的诠释是: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为先,而“传道”即今天我们讲的思想道德教育。

也常听老师对学生们讲成绩不合格是次品,品德不合格是废品的道理。

可见,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德育为首。

德育是教师育人的根本,同时也是广大家长,乃是全社会所希望的目标。

对成功与否的评价不像教学成绩那样快而明显,它是一个长期的、见效慢的工作。

但其影响深远,它影响着学生的一生,乃至社会群体,甚至是下一代。

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把它放在各项教育工作之首,而且应该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与能力。

那么,教师该如何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呢?一、良好的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能够得到教师的爱,是每一位学生最起码的心理要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因而教师要把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摘要】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本文首先探讨了小学德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发展出健康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分析了小学德育情感教育的目标设置和实施方式,强调了培养学生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建立健康人际关系、以及提升自尊自信心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重申了情感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情感教育的建议,如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情感、营造充满情感教育氛围等。

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情感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实施和加强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德育,情感教育,目标设定,实施方式,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自尊,自信心,重要性,建议。

1. 引言1.1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小学德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行为规范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的引导和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自我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德育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遵守纪律规范,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格和习惯。

在童年时期,德育教育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提升道德素养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通过科学的德育教育,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格素质,培养出品德高尚、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情感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能力,使其能够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有效表达情感需求,并能够合理应对生活中的情感问题。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自尊与自信,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有效应对情绪波动,避免消极情绪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浅谈德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德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德育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我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团委工作和学生管理中深深感觉到,一个情感品质优良的学生,他的道德品质也是也是健康向上的。

为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注重以情育人,以情动人,有情感教育上升为道德教育,力求将道德认识较化为道德信念,道德行为,获得一定效果,有点滴体会,浅谈如下: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班主任是否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于学生品质教育,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和汗水,而收获令人失望。

然而,在平时与学生的谈话和交流中,却又了解到,学生在理念上似乎懂得是与非,善与恶,也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但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他们却又往往失控,违反道德规范,造成不良后果。

这确实真令人费解。

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者工作实践,我才悟出其中的原因:就是学生的道德知识没有教化为道德,实践。

我们所进行的德育教育工作,常常采取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的材料,听讲座,报告,只是一味的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没有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没有真正将道德知识之根深扎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们自己的欢念,致使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脱节,从而,形成了一些学生的双重性格。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充分悟到了道德教育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要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它是完整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息,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卫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呢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信息,从而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品质,发掘他们的自我情感调空能力,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优秀,习惯良好的全面发展的特型人才。

反之,如果一个人的情感品质只停留在自然和可俗的水平上,那么,他就会渐渐地失去求知的渴望,失去追求良好道德和审美的趣味,更谈不上身心健康,关爱他人和热爱集体。

有些时期往往是情绪和情感活动起浮比较大的时期,即称之为“暴风雨时期”情绪,情感来的快也去的快,强度大,势头猛。

让“情感”在德育中绽放

让“情感”在德育中绽放

让“情感”在德育中绽放在人格塑造中,情感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情感的培养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如何让“情感”在德育中绽放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渠道。

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性格发展,增强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学校中,学生的情感问题往往被忽视,但是事实上,情感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对于学生而言,情感问题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更会深刻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和未来的生活。

1. 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学校情感教育的重要渠道。

老师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外,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发表感想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2. 活动教育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情感教育。

比如情感主题的班会、情感主题的读书活动、情感主题的演讲比赛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验和表达情感,增强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

3. 心理辅导学校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情感方面的帮助。

通过心理辅导,学生可以得到更加专业的情感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情感问题,增强心理健康。

4.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中最为直接的教育渠道。

老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倾听学生的情感诉求,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成为学生情感世界的指导者和支持者。

三、培养学生情感的方法1.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教育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情感特点,学会通过积极的方式应对情感问题,增强情绪管理的能力。

同理心是情感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素养。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对学生的感情、情感态度、情感行为、情感体验、情感意识等方面进行教育。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积极健康地处理情感问题,减轻负面情感的影响,提高正面情感的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素质,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情感教育一方面是通过课堂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物,去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

首先,情感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小学德育过程。

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教育,仅仅满足于现实学习的需求。

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育中将感恩和关爱深入教学内容中,并在生活中举办一些与感恩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感恩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感悟和情感态度。

其次,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

学生的日常生活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艺术、音乐、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美、喜悦和活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体验到正面情感的体验,增强自信和自尊心。

最后,情感教育需要注重教师。

教师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情感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发挥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的作用,主动为学生解决情感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

总之,在小学德育中,情感教育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教师需要在德育教育中注重情感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学生情感状态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创造万事大好的环境和条件。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情感教育是德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培养健康的情感表达和应对策略,同时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本文将重点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1. 情感教育的定义情感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表达、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适应性的情感,提高学生情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具有社会责任感,更有社会认同感,更有对团队的参与和合作精神。

情感教育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以人为本原则。

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人格魅力,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情感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情感教育服务。

(2)因材施教原则。

情感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年龄、性别和环境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提供有针对性的情感教育。

(3)德育与学科教育并重原则。

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应该相辅相成,不能相抵触。

情感教育应该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与学科教育相互支撑。

(1)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表达是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包括语言、肢体、声音、面部表情等方面。

通过情感表达,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更好地解决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问题。

(2)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

情感管理是指学生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感,避免情感失控和情感冲突。

在情感教育中,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地面对负面情感,寻求解决方案,避免情感失控。

(3)培养学生的情感悟性。

情感悟性是指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和他人的观察,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情感,加深对自我和他人的情感认知。

在情感教育中,学生需要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深入体会情感,增强情感悟性。

(1)情感教育要注重多元化和综合性。

情感教育不应该停留在课堂讲授,还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如文艺、体育、游戏等,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语文道德讲堂中感受到情感教育的魅力》

《让学生在语文道德讲堂中感受到情感教育的魅力》

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石,一直以来都在为培养新一代不断努力。

而言语表达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因此语文教育也一直被视为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

但是,在纯粹地注重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呢?语文道德讲堂,则为帮助学生在情感教育方面得到更多的指导,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探讨让学生在语文道德讲堂中感受到情感教育的魅力。

一、情感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情感教育,是指针对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方面进行的一种思想品德的教育,它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行、情趣、情感与能力,从而达到指导学生逐步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感染力、有温度的人的目的。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成才;2.建立和谐、有爱、宽容的校园文化,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保障;3.对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很好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4.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及情感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应变能力。

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文道德讲堂的定义和作用语文道德讲堂,是指在语文课上专门安排的讲座模式,让教师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文化、思想、道德与法制等教育,或指导学生参加一些文化、科技、竞技等活动,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其中,语文道德讲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2.发掘学生对道德和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3.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增进他们对整个教育过程的关注和信心;4.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习惯和兴趣爱好。

通过上述作用的说明,可见语文道德讲堂不仅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的提升,同样也为情感教育提供了重要帮助。

三、语文道德讲堂中情感教育的实践1.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语文课中,许多时候都会涉及到传统文化、经典名著等等内容。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内容。

立足小学德育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情感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情感态度和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正能量的情感体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情绪管理和情感调适能力。

情感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方面,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其情感稳定性和抗挫折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容易受外界影响和自身情绪波动较大,情感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提高情感管理和情感调适的能力,避免过度情感波动和消极情绪的滋生。

情感教育也有助于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正面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自信乐观。

情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情感认知是情感教育的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并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认知是培养学生情感情绪智力的关键环节,通过情感智力测试和情感体验活动,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情感变化,认识到情绪对自己行为和学习的影响,提高情感智力水平。

情感态度的培养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标。

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包括尊重他人情感、善于发现他人情感需求、包容他人情感体验等。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情感场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对他人情感的关心和尊重,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共情能力。

情感行为是情感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情感表达中学会关注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活动、情感表达、情感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情感管理的能力,让他们在表达情感时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协调和合作。

情感教育与家校合作密不可分。

家庭是学生情感的第一社交圈,家长应起到情感教育的积极推动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小学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情感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健康情感和正向情感的教育过程。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和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情感教育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情感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和处理情感,培养他们积极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个性特点。

在小学德育中,情感教育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

教师可以通过热情、关爱和尊重的行为示范,建立良好的亲师关系,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讲故事、演示和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故事教育学生的友谊、团队合作等正面情感,加强学生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和关心。

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班级活动、成立班级组织等方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

情感教育还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实施。

学校可以将情感教育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积极情感的力量。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欣赏优美的诗歌和文学作品来培养乐观和感恩的情感;在体育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来培养友谊和信任的情感。

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有效应对挫折和困难。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予以支持和督促,引导孩子正确表达和处理情感。

家庭也是孩子情感成长的温暖港湾,家长可以通过关爱和理解来建立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使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爱和支持。

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至关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和积极人生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合作,通过教师的示范、课程设置和家长的支持,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德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

探究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小学德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关键环节。

小学生情感教育的目的是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增强学生的情商和自我调节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情绪往往比较复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泄自己的情绪。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

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

可以通过情感管理训练、情感疏导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让他们能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平静和乐观的心态。

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合作意识。

同理心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而合作意识是学生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重要品质。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和讨论各种情感问题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并培养他们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活动、集体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与他人互动中体验情感。

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学生应具备正确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国家英雄事迹、参观纪念馆等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实践情感教育的理念。

小学德育中的情感教育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情绪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同理心和合作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积极面对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德育中情感教育的魅力摘要:当今道德教育的弊病是情德分离。

情感教育在当今德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

有效德育过程中三大情感因素:媒介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

面对道德教育对当代教师提出几点要求如下:教师本身要热爱教育事业;教师要丰富和陶治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融洽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具有教学敏感,善于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感。

关键词:道德情感;情感教育;魅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生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弊病与影响,以及情感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含蓄性、复杂性等特点,学校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实际上仍非常欠缺甚至忽视。

以致正处于成长期且尚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的青少年,在面对多元化的透明度与日俱增的网络世界时,受到社会上仍存在的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及其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对一些道德现象表现麻木,对学校的道德教育则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压抑感和抵触感。

于此,我们不得不深思,当代的大多数教育者只是在课堂上、在与具体道德情境无关的环境下例行公事地向学生讲解、传授道德规范,甚至于在德育过程中,某些教育者自身也缺乏道德情感和信念的投入。

可见,长期以来,德育过程都囿于固定、狭窄的德育认知主义框框之中,在道德教学当中忽视了情感因素,然而情感却以不容否定的事实参与在道德教学过程当中。

试分析当代德育的弊病,笔者认为应该是情德分离。

情感发展是教育中的一个本源性、根基性的问题。

的确,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情感的影响和作用。

何谓情感?心理学界对情感的界说歧见迭出,章志光先生认为:“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1]293然而,现代的德育过程不仅是一个德育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道德情感教育的过程。

道德情感(moralaffect)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是个人品德结构中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作为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变量,渗透在二者之中。

道德认识只有与道德情感相结合,才会产生道德动机,从而推动、控制和调节道德行为。

“教育把育德作为核心和灵魂,是其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德育把情感培养作为其核心追求目标,则是构建有魅力德育的关键所在。

”[2]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看到道德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所具有的特殊价值。

一、情感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在学生的身体、理智方面,更在于学生的精神、情感、情绪方面的发展。

没有情感,也就没有道德教育。

道德情感教育作为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的驱动力,在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在前语言阶段是利用情感活动来学习的。

所以说,情感活动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础,我们成人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会受到情感的控制,我们会下意识地把周围环境和现象分为肯定与否定、喜欢与讨厌。

正因为如此,德育才有可能利用人的情感领域,“通过设计各种情境,使人借助无意识联想激发起来的移情效应不断积累、丰富情绪经验,提升无意识领域里的道德信息贮备,形成必要的道德准备姿势。

”[3]63从一定意义上来,德育过程中没有道德情感的沟通,就没有德育,轻视情感教育的作用,必然使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气氛压抑沉闷。

虽然我们现在反对硬性的道德知识灌输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人本化的德育方法,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传统的道德知识灌输进行全盘否定。

根据道德教育专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建立道德认知发展模式认为,儿童在前习俗水平阶段,其生理和心理都还在发展成熟过程之中,这时有必要进行一定的道德知识灌输。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日见成熟,体现为“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4]721此时,我们在采取其他德育方法的过程中要日益发挥儿童的道德主体性,劳伦斯·柯尔伯格指出,个体在合作与相互尊重的环境中,有利于形成道德自律;反之在限制或单方面尊重的环境中,则易于导向道德他律。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情感教育首先,我们必须要认清德育过程的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主要的情感要素。

不难发现,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学生和媒介是构成道德教育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三个源点,它们为情感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这里所讲的媒介包括传统德育课程和新型德育媒介。

首先,各门具体课程中都蕴含着不同的显性或隐性的情感因素。

不同的课程内容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对该领域情况的总结,也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时代的要求研制而成的,由于情感是认知的伴生物,因此,在课程内容中必然蕴含着大量的显性或隐性的情感因素。

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必然有其自己的理解和解读。

其次,新型德育媒介像微博、QQ等,因为其即时性强、传播量大,以及当前学生面对传统课程带来的学习压力大,乐于在微博上抒发其感情等特点,使微博在当前社会和校园中更具备显性的情感因素,因此,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微博来讨论时事,探讨是非,传播价值观念和进行情感交流。

2.教师的情感教师用为整个德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鲜活的,有血肉、有情感的。

从道德教堂活动这一特定的背景上考察教师的情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教育事业的情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教育过程中的主导情绪状态及其表现以及对学生群体及个体的态度等。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已不同于传统角色而具开放性,这样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这一情感源点对整个道德情感活动具有更大的能动作用。

此外,“教师作为成熟的个体,其情感也相对成熟和稳定,各种高级情感,诸如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都达到相当的水平。

”[5]71这对教师在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情感地位上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与教师一样,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仅具有一定的情感,也能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并同时对周围的同学、教师的情感施加影响。

学生对德育课程及活动的兴趣和态度,对教师的情感,学习活动中的主导情绪及其表现等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审视的。

当然,与教师不同的是,由于学生是处于身心发展都尚未成熟的个体,学生先是接受外部的情感刺激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也说明了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德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情感教育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由德育过程中所有情感互相渗透的情感统一体。

情感中的情绪是最容易感染最容易传递的,这就是德育中的移情作用。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双向性很强,而且情感交流往往是随着认知交流同时进行的,二者并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

所以说,情感教育是德育活动的传送带,是德育活动的灵魂。

面对同一个道德现象,有人能够设身处地的感受他人的情感与需要并产生善的愿望,进而为他人着想,而有人则表现得无动于衷,麻木不仁。

研究表明这种差异性显然不是产生于人的认知结构方面,而是与他的移情能力有关,也即对他人求助需要的一种知觉敏感性。

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

英国学者彼得·麦克菲尔提出来的道德体谅模式,就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体验能力的培育。

这种德育方法的核心就是在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暂时置于他人的位置,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增强学生的移情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能力。

新型德育课程已不再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

“体验是一个饱含情感的过程,情感是体验的核心。

”[6]离开了体验就谈不上情绪和情感。

音乐和语言的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语言是由大脑的左半球控制,音乐和情感则和大脑的右半球相关,即左脑是“文字脑”,右脑是“感性脑”。

再加之由于应试教育下左脑用得越来越多,右脑长期被压抑并处于睡眠状态,右脑所具有的潜在功能像情绪、想象和灵感等未发挥出来,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就充分肯定了音乐和情感对人的学习的重要性。

鉴于此,教育者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当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等先进设备引入与当节德育课堂内容相匹配的背景音乐、视频、故事等来渲染课堂气氛,积极引导学生去把拥有巨大潜能而又处于沉睡状态的右脑开发和利用起来。

当然,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绪与学习的效果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

根据2011年上海师范大学的调查研究表明,越是感觉快乐的学生,其道德责任感越高[7]。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说:“处于轻松、快乐状态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最有利于激发个人的超强记忆力。

这对人接受信息的能力最佳,思维力最强,学习效果也最好。

”[4]24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眼神、表情、语气和动作无不传递着快乐的情绪,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多地体验积极的情感,准确地掌握和利用学生健康、肯定的情感,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愉悦的情感态度。

点燃、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强化、巩固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道德思维,引导学生实现从知到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实践能力。

三、在德育活动中实施情感教育对教师的几点要求古罗马著名诗人贺拉修斯说过:“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必须能按作者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

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要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

”[8]46在实施道德教育时,教师要以情育人,以情感人,首先自己得有丰富的情感。

也即要具备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情感素养。

这种情感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其长期的职业生涯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因此,在这里笔者给教师提出几点要求。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是受人民委托每天都有可能接触人民最宝贵的财富——儿童、少年和青年的心灵、智慧、思想和感情的人。

在教师的面前,一边是人类经过几个世纪创造和付出千辛万苦而得来的精神珍品;另一边是人民的财富——未来和希望——年轻一代。

教师在为社会创造最大的财富——人。

在这方面,最为重要的是善于寻找我们祖国和全人类的精神珍品,并把它贮入青少年的心灵。

”[9]29教师职业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衰。

教师唯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具有深厚的职业情操。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而且,这水不能是死水,只能是一股具有时代精神的活水。

德育中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同样,教师要陶冶和丰富学生的情感,必先丰富和陶冶自己的情感。

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教师都要时刻对学生充满深厚诚挚的情感。

情感交流总是相互的,教师与学生在长期的交往当中,要始终保持一颗赤诚的、纯真的童心,处处体察学生的情感脉搏,时时和学生心灵共鸣,那么,亲其师信其道,“光环效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教育自然可以无时无刻的进行。

首先,教学敏感是教师职业所要求的一种品质。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分析、判断学生的各种心理变化,以至于能及时采取各种对策来使德育顺利展开,达到最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