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中学学生德育教育
浅谈中学学生德育教育作者:王国林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前中国的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在中学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并且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理解。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教育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40-01学校德育教育在多数国家限指道德教育,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属于社会意识教育范畴。
从德育任务的角度说,德育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当代学校德育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
道德判断力即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对与错、当与不当的判断的能力;道德敏感性即敏锐地感知、理解和体察自己、他人及社群的情感、需要和利益的能力。
1.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可以说学校德育工作渗透在学校各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环节和细节中。
而素质教育又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
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2.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2.1 思想表现错位。
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
在对待个人与集体等关系上存在唯我现象,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
较缺乏同情心、宽容心和孝敬心,不懂得如何尊重人等。
浅谈中学德育工作
尽 管学 校 是 学 生接 受教 育 的主 要 场所 ,但 是 ,对 学 生 的全 面教 育 不能没 有家 庭和 社会 的配 合 。家庭 是社 会 的细胞 ,父 母是 孩 子的第 一位 老师 ,学 生 的思想 道德 与父 母潜 移默 化 的影 响十分 密切 ,而 事实 上许 多家 长 并不注 意 自己 的形象 ,加 之对 孩子 的德 育 教育 的认识 片面 ,很 难 为学 生建立 科学 、端 正 的指 导思想 。社 会 又是一 个大 的课 堂 ,这个 环境 对学 生各 方面 的 引诱较 深 ,而 学 生不 可 能不受 社会环 境 的影 响 。再加 上学 生年 龄较 小 ,家庭 、社 会 、学校 的要 求不 统一 ,会使 学 生 的德育 目标含 混 不清 ,最 终只 能盲 目选择 、盲 目顺从 。 为 了搞 好德 育 工作 ,端正 德育 方 向 ,纠正各 种 不 良倾 向,笔 者 以为, 中学德育 工作必 须从 以下几 个方 面抓起 :
未 来的 民族 精神 的形成 有 决定性影 响 。 德 育工 作 是 基 础 教 育 的关 键 ,也 是 实 现素 质 教 育 的 重要 环 节 ,这对 坚 持学校 的社 会主 义 性质 ,促进 学 生全面 发展 具 有正确 的 导向作用 。 因此 ,对 德育工 作 的加强就 显得 尤为重 要 。 目前学 校 的 德 育 工作 中存 在 许 多 不 良倾 向 ,致 使 学 校德 育 工作 很难 走上 规范 化 、系统 化 的道路 ,甚 至带 来许 多不 必要 的损 失 。具体表 现在 以下几 个方面 : 改 革 与发 展 等 方面 的关 系 , 进而 提 高 德 育 教 育 的积 极 性和 自觉 片面 追求 升学 率使 人们 对德 育工 作 的地位 和作 用 认识不 部 门和领 导只 注 重应试 教 育,他 们评 价 和衡量 一所 学 校质 量的 高低 , 以及 教师 能 力的 强弱 不是 以其培 养 学生 的实 践能 力 、思想道 德水 平 为准 ,而 是只 要考 了好成 绩便 被 尊为上 者 ,只要 升学 率 高便是 优秀 。教 育主 管部 门如 此 ,学校 和 家长也 是如 此认 为 ,这就 造成 了德 育教 育 的停滞 ,使 大部 分学 生 不能成 为德才 兼备 的人才 。 二 、德 育工 作 内容 、方法 脱离 实 际 ,制度 不全 ,管理 不严 , 只重形 式,不 重实效 个 别学校 德 育工 作 内容陈 旧,不能 适应 新形 势发 展 的需要 。 现 在 ,我们 的教 育正 在 由应试 教育 向素 质教 育转 变 ,而一 些学 校 却大搞 单一 的应 试教 育 ,放松 了德 育工 作 ,不注 重学 生思 想 品质 素 质和 良好 行为 习惯 的养 成教 育 ,而是成 人 化 ;不动 之 以情 、晓 之 以理 、导之 以行 ,而 是 采取注 入 式 。这 一切 都严 重 影响 了学校 的德育 进程 ,阻碍 了德 育 教育 的顺 利发展 。还 有 的学校 是 只计划 不 落实 ,大搞 形式 ,工 作 浮而 不入 、华而 不 实 ,致 使 学校 德育 工 作 如一盘 散沙 ,似有似 无 ,徒 有 其表 。 三 、学校 、家 庭 、社 会 配合 不够 ,难 以形 成稳 固 的德 育教 育
德育类的论文题目
德育类的论文题目1、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2、初中德育探微3、浅谈在初中阶段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4、关于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思考5、新时期的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初探6、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之我见7、初中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探8、初中德育教育初探9、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10、初中德育内容体系的建构问题探析11、谈谈对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理解12、初中德育工作的四个乐章13、如何有效的开展初中德育教育工作14、浅谈如何进行初中生德育教育15、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生德育工作16、初中德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17、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18、新时期初中德育管理体制的反思19、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20、初中德育实效性评价的有益尝试21、初中德育课程22、初中德育教育浅议23、细化养成教育、促进品德形成,初中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略谈24、论初中德育教学中的转化与结合25、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初探26、农村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27、全寄宿初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初探28、略谈初中班级德育的整体性思路29、农村初中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30、初中学生德育现状及对策浅析31、班级文化建设在初中德育中的功能32、初中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浅见33、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34、初中阶段德育工作浅谈35、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36、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研究37、在初中德育建设中弘扬人文精神38、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谈德育的精细化39、美国、新加坡、香港初中德育教材评析40、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加强初中德育工作,以萍乡市第三中学为例41、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渗透42、家庭隐性残缺现象给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带来的新课题43、以“公民教育”为载体的初中德育,基于一所农村初中公民教育44、日日做实事,事事育新人,万载县双桥初中德育工作中“每日一德”45、活用德育教科书的基本原则与主要策略,以初中德育教材为例46、浅谈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47、如何加强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48、如何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49、初中体育德育教学探究50、新课改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1、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2、浅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思路3、论中学感恩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4、浅谈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模式构建策略5、论网络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6、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7、论中学隐性德育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8、浅谈中学班主任的“恩威并施”教育9、中学政治课开展“三观”教育初探10、营造生态文明氛围构建和谐校园--绍兴市元培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11、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与当前中学德育的困境12、浅谈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以重庆市杏林中学儒香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为例13、利用地方德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探讨14、论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15、浅析中学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对大学生的影响16、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之浅谈17、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德育创新论析18、心理学辅导技术在中学生态德育的实践初探19、国外中学德育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德育教育的启示20、实现大学与中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思考21、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策略22、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23、互联网思维背景下对中学德育的新解读24、浅论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25、深化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26、农村中学德育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关系的思考27、道德信仰失范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困境28、浅析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29、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德育评价理论探讨30、地理教学德育要素的挖掘与利用探讨31、“微时代”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工作探析32、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养研究3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化低效分析34、与“生”俱进优化德育策略35、时事政治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策略研究36、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37、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38、新媒体下的翻转课堂对提高中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作用39、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举隅40、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理念新探索41、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探究42、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43、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兴趣培养之尝试44、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45、“和文化”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探究46、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探索47、面向浅谈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48、中美中学德育实施之比较49、班级道德讲堂对中学德育途径的创新50、学习儒家经典文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道德视域下见危不救社会问题研究2、中国公民道德建设模式探析3、管理学人本原理视角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研究4、自媒体视域下我国道德教育的问题研究5、我国道德建设实效性问题研究6、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研究7、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政治道德建设研究8、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制度化建设研究9、新时期官德建设问题研究10、个人修养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价值研究11、知行背离干扰下的健康道德情感生成机理研究12、“沧州好人”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价值研究13、我国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14、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理政思想研究15、华北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道德建设研究16、社会交往中道德的力量及其作用研究17、我国全面深化时期道德建设探析18、青海互助土族道德生活研究19、银行柜员道德风险研究20、中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研究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道德社会的构建22、不一样的英雄23、我国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伦理探析24、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研究25、我国社会保险稽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26、建国以来我国道德榜样的标准问题研究27、我国民营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28、儒家道德文化视角下的网德培养研究29、论社会主义商业诚信道德的建设研究30、老子玄德思想对中国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31、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意义32、《解放日报》运用大众文艺形式对劳模的宣传研究33、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34、雷锋精神传承困境及对策研究35、新闻失度对公众道德评价的影响研究36、旅游者行为失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37、公职人员助人行为动因研究38、公职人员见义勇为行为动因研究39、儒家乐教德治功能思想研究40、新农村背景下农村道德建设研究41、我国转型期道德失范探究42、大庆石油工人职业价值观的研究43、道德榜样论44、道德冷漠研究45、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公德建设研究46、公民道德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47、我国当前公民道德人格问题研究48、以中国梦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研究4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道德冷漠”现象研究50、台湾生态道德教育研究51、道德选择的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52、仁爱道德精神的失落及完善53、新时期雷锋精神传承常态化研究54、道德发生的社会机制55、传统文化视域下道德发展问题研究56、商业银行职业道德教育研究57、公共精神的贫困与对策58、当代中国社会公德建设探析59、雷锋精神与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60、维吾尔族单亲家庭子女道德规范教育研究61、良知在道德认知中的功能研究62、党务秘书职业道德建设研究63、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65、论德育共同体的建构及其走向66、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财务伦理气氛对会计伦理决策的影响研究67、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68、我国旅游者道德失范问题研究69、论市容管理中的公民道德教育70、中日环境道德教育比较研究71、论康有为理欲观的内涵及其现代德育价值72、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理论研究73、城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74、开放以来全国劳模与先进工作者的敬业精神研究75、道家美学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76、创新社会治理视域下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77、中国医德现状与医德教育研究78、中国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建设研究79、德育视域下的道德情感功能研究80、道德知行分裂现象的意志维度分析81、武汉地区劳动模范群体研究(1950~1960年)82、当代耻感培育研究83、敬业德性的培育与践行研究84、社区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85、手机媒体的公民道德教育功能研究8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87、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多元性影响下的公共道德建设88、公众人物在我国当前社会建设中的道德意义研究89、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常态化研究90、黑龙江基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研究91、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雷锋精神的境遇与建设探究9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市民思想道德教育调查研究93、论法官的职业道德修养94、土家族传统道德及其当代价值研究95、国民公共道德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6、“安徽好人”评选机制研究97、我国公民道德责任意识培育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98、全民阅读对公众思想道德提升的影响研究99、基于满意度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研究100、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公民道德素质的对策研究10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研究102、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研究103、基层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104、政府公信力对个人见义勇为意愿的影响研究105、新时期道德榜样教育及其实效性研究106、美国环境教育对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107、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及其治理途径研究108、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109、儒家忧乐观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研究110、国内网络购物热潮中的道德危机及对策研究111、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研究112、公民生态安全意识培养研究113、解释水平对社会公正事件判断的影响114、圣人之教-先秦儒家道德教化范式及其现代价值115、儒家五常思想及其在越南德育中的运用116、公德与私德关系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建构117、朱德精神研究118、公交司机职业道德教育研究119、企业道德实践研究120、新闻工作者角色道德自觉研究121、《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道德思想研究122、存款保险制度下道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机制研究123、我国青年公务员道德人格培育路径研究124、边远地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125、最美孝心少年的德育教育价值研究126、美国行政权力道德标准法制化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127、食品安全形势下的职业道德建设研究128、道德冷漠的伦理审视129、道德领域中的利他行为及其育成研究130、传统媒体对公民道德教育影响研究131、道德认同研究132、侗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133、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问题研究134、新时期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136、道德模范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37、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当代德育价值138、转型期导游职业道德建设研究140、我国市场经济道德建设问题的研究141、我国社会道德缺失与重塑问题研究14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143、周恩来的勤俭节约思想与实践144、道德教育的“情感”之维145、团队精神比照下的集体主义教育研究146、公务员品德修养问题研究147、规范伦理学视域下的网络道德教育研究148、浅论财政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149、“沧州好人”后援会帮扶道德模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50、农业科技专家的科学道德研究。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不仅可以使其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还能提升学生思想深化水平和文字表达水平。
学生的作文可以反映学生看待事物的立场以及思想等特点,如果要写作优秀的作文,教师就需要着重在中心思想和作文立意的新角度上对作文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有其准确的判断力。
借此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与作文相结合的来教授,这样两者在互相渗透中达到互相影响的作用,潜移默化的使学生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积极和乐观健康的思想,通过让学生在作文写作时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写到作文当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又增加了学生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教师在作文教学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将自身意见和想法总结,将自身真实想法和感情表达出来,教师加以引导,这样既能开发学生潜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另外,教师对作文进行批改的时候,一要高度重视批改的作文,二要对学生作文进行评点时,将健康的思想融入其中,帮助并引导学生养成较好的思想品质,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凭借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靠其教学手段,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从而达到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目的。
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德育教育如果想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就需要教师以教学手段为途径,正确树立德育思想,将书本上有关德育内容转变为教学知识,将德育思想融入到学生思想当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历来都是以讲授法教学的,依靠说教学,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况且这种方法也难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就需要教师来创造出灵活的教学方法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浅谈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54学习版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有兴趣才有质量。
与传统耐力素质训练相比,足球、滚铁环、篮球等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各尽其思,各展其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耐力素质锻炼的兴趣,从而提高耐力素质水平和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家耐力素质的提高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完成耐力素质练习的信心大大增加,不断地学会克服“极点”的方法。
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更加浓厚,同学之间的协作配合更加默契,课堂参与积极性较高,学生的耐久跑素质也明显提高。
3.焕发了体育课堂的新貌。
经过一年的实践,参与试验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课堂上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极大的快乐和激情。
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4.引领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促使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和实践,转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感到了在教学中的变化;教师能够明确教学目标,运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和方法,积极地与学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经过一年的磨练,我们感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感到自己研究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增强了,驾驭课堂能力提高了,使“减负增效”不再是空话,教学质量也有所提高。
(单位: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二完全中学)摘 要: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爱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作为教师,应该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用我们的爱感化身边的每一个孩子。
关键词:青春 爱 博学 学生时光荏苒,光阴如梭,弹指一挥间,2年的花样青春就在教室里绘声绘色的讲课声中,就在办公室里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下,就在学校里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
但是我并不觉得后悔,我的青春并没有虚度和浪费,而是把它奉献在了伟大而圣神的教育事业当中,这只会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因为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
浅谈中学德育教育
想学习。他们整 日无精打采或上课 睡觉 , 末整 日泡 在 网吧 , 周 对老 师布 置 良好 等 。 的作业置之不理 , 甚至有学生逃课 旷课长 达数周的现 象。
4 充 分 发 挥 团组 织 作 用 , 把 好 学 生 品 德 关 教 育 。 学 校 要 随 时 重 视 对 . 并 3 思 想 严 重 腐蚀 。 改 革 开 放 以 后 , 们 不 可 避 免 地 受 到 商 品 经 济 、 . 人 西 品德 进 步 大 的学 生 进 行 培 养 , 号 召 他 们 加 入 团 组 织 , 并 并在 政 治 观 点 、 想 思 方 各 种 思 潮 和 生 活 方 式 的 冲 击 , 致 言 行 上 有 些 “出格 ”了 , 至 出 现 部 分 状况 、 以 甚 个人表现 、 习好坏 等方面 加 以区分。在发展 新 团员及评 选优秀 学 学 生 等 方 面 , 把 好 思 想 品德 关 , 能 流 于 形 式 。 学 校 要 不 定 期 地 开 展 “ 师 要 不 尊 学生生存观念 发生改变 , 缺乏精神 支柱 , 想空虚 , 思 品德下降。 4 日常行 为极 不 规 范 。 在 校 园 , 常 听 到 学 生 胡 侃 , 话 臭 话 随 口 流 爱 生 文 明礼 貌 行 为 ” 动 。 . 经 脏 活 露 , 发、 长 染发 、 耳者 为数 不 少 。 穿
【 关键词】中学生 德育 心理健康 思感品德
一
、
中学 生与 德 育
形 , 代德育教育犹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 当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 建设者
1 加强道德教育。首先 , . 应从 教 师做起 , 以身作则 , “ 以身示 范”, 努力
和接 班 人 , 中学 生是 未 来 的 主 要 建 设 者 和 接班 人 , 接 关 系 到 整 个 社 会 的 提高 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现在 , 多教师总认 为把 教学质量 而 直 很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作者:邓高春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经过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一点德育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教育说服法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
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
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
下面谈谈我作为班主任的一些常用方法。
(二)情感陶冶法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
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高中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
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所以,对于一个高中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
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
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摘要:德育教育优先于其他教育,德育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开展体现出学校对学生的作用,教师师德对学生的作用,班级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学生之间品德的作用。
在班级管理中,应努力让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感动中进行,学生才容易产生积极的、健康的、热烈的心理体验,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应贯穿班级管理的全过程。
关键词:德育教育、道德现状、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贯穿德育、正文: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和统帅。
德是学生个性的主导因素,对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更应该发挥德育的基础作用。
一、德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一)德育教育中学校对学生的作用。
1、结合学校特点,多渠道开展德育教育.首先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寓教于乐,寓德于课堂。
课堂教学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进有重点地进行德育教育.其次发挥课外活动的辅助作用,以多样化的活动,多侧面,多角度的培养和教育学生.再次面向社会,开展共建活动,是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更是拓展学生视野的良好渠道,从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学校和社会相互补充,不但拓宽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渠道,同时也为深入开展德育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结合个人特点,多方法开展德育教育.现代社会的学校,学生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家庭.加之性格,经历,经济等状况的不同.就决定了学生自身情况的复杂性.在几千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已经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学校的德育教育也不例外.必须适应学生的复杂性,要多方面,多样化,因势利导,区别对待.(二)德育教育中教师师德对学生的作用。
教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塑造人格的教程,因此,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是教书育人者,教师对学生的发育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对学生在各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浅谈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多元化的思想与理念冲击着学生,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工作开展的主要领导者,对学生的成长,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层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又肩负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素养的责任,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怎样做人是班主任需要担起的重任。
可以说,德育教育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重要性中学班主任在班级工作践行德育教育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学生越来越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冲动行事。
因此,需要受到班主任的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学生因叛逆而误入歧途。
其次,德育教育是近年来响应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可以说品德是学生的重要人生导师,好的品德才能让学生取得真正的成功。
因此,探讨如何在中学班主任班级工作中实行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1德育教育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价值作用1.德育教育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更好体现出关爱学生和以学生为本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原则,班主任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性格和学习差异,坚持人道主义关怀,对不同学生给予发自内心的关心与爱护。
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来自教师的关心与爱护,不断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也可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与自信。
第二,在德育教育内容中,包含很多与价值观和道德观有关的知识与内容,通过对学生渗透一系列的德育教育知识,有利于使班主任更好在学生思想和道德观形成阶段进行正确引导,不断解决学生在思想层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防止学生因错误的思想而走上错误的道路。
第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教育,也能够增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知识的认同与学习兴趣,比如,班主任在以德育教育工作方式来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可以采用诗歌朗诵、田径比赛等一系列创新性活动方式,或者开展班级黑板报制作等集体活动。
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初中德育工作作为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每位初中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在学生的道德素质方面进行培养和教育,也包括了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人的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初中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学生身上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每位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良知。
这些都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基本素质,也是每个人必须必备的,因此这个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初中生群体,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他们面临着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他们既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照顾,又需要树立适当的价值观和认知观念。
德育工作需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特别是为那些在学业上和生活中遇到严重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积极应对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环境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框架和标杆,学生需要在这个环境中逐渐适应和成长。
初中德育工作不仅仅是传授和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在社会环境下适应和发展,如何理解周围同学和朋友的想法和行为。
这样做,学生不仅可以从校园中成为合格公民,还能够在未来生活中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学生的自我认识是他们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德育工作要在给学生提供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引导。
这样做,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更加自信和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五、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是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到肯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初中德育工作需要教育学生如何在团队中协作,如何学习做到大局观和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融入团队。
浅析中学德育的实效性
内容 ,才 能 达 到 德 育 内 容 层 次
摘 要 :在 国内的各教 育体 系之 中,中学教 育 化 ,并提高 中学德育 的实效 性 。
尤为重要。 它不但是 素质 培养的奠基者 ,而且还是 学 校应 实行每周升 国旗仪 式 ,举
国民教 育的基础 ,担 负着 中学生个性与道德 品质 培 办 文化艺术 节 ,在重 大节 日和纪
墓 一 、 :
“ 师 者 ,传 道 授 业 解 惑 者
也。 ” 作为教师 , 首先是 “ 传道 ” , 然 后才 是 “ 授业 解惑 ”。如 何在新 的历 史时期提 高 中学德育 工作 的 人 的 良好环境 。学校必 须发挥德 育 功能 ,以多样化 的德 育活 动来 吸引 中学生 。我们可通 过引 导学
2 . 树立榜样
[ 2 ] 林 芳 . 学校 、家庭 和社 会 协 同推 动学校德育 实施 的思考 [ J ] .福建省 社会主义 学院学报 ,2 0 0 9( 6 ). [ 3 ] 王 大广 , 龚 坚 . 新 课 程 背景 下 的 中学体 育德育评价理 论研 究 [ J ] . 贵 州教育 学院学报 ,2 0 0 8( 1 2 ).
性 改正 、命令 式谈话 、强制性 灌 输 等方法 。 比如 :经 常进行突 击
式 打扫 ,或者 用劳动来 换取班 级 或 学校 的荣 誉。学校采 用 的这些
养、综合能 力提升 的重要 责任 。新课标所展 示的活 念 日举 办多形式 的大 、中队会 等。
动 理 念 和 实施 方 法 正是 我 们 应 该 遵 循 和 贯 彻 的 。 本
德育 目 标要从实 际出发 ,切忌大而 [ 1 ] 吴俊 卿 . 新课 程标准 下思 想 品德课 的教 学反 思 [ J ] . 中国校 外教 育 ( 理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中学德育教育的创新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中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思想道德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全面。
在中学教育阶段不单单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的德育发展也应该被高度重视,受新教改影响,教育工作者提出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中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素质教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中学德育;创新德育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对于中学生德育水平的发展格外重视,因为在当前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养成还处在初级阶段,一旦出现不良风气就容易使中学生的道德思想出现偏颇,甚至会步入歧途。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德育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但是,在目前的教育阶段,很多学校并不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只在乎学生的专业成绩,这样做是非常不全面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
所以本文主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中学生提高德育水平的教育创新做出深入研究和讨论。
一、学校开展德育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发展德育教育成为必然,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进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有更加坚定的心里防线,去应对外界社会上的挑战。
也有助于学生具有思想辨别意识,能有效分清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最后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正确认识,坚定不移的坚持正确的思想理念,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人才。
二、传统教育中中学生德育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德育教育方式单一我国当前德育教育以传统教育方式为主,结合新的德育教育模式的探索,存在德育教育制度化,教育过程中与心理教育脱节等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生的课堂上,普遍是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推行之下,德育发展被列为学校教育中的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传统教育观念一味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合理的运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教学方式,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并且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也没有进行合理的优化,学生没有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学生锻炼思维能力。
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新思路
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摘要:德育教育在学校中占着首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
要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教育学生用中学生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负责。
在这些工作中老师一定要尊重和信任学生,针对学生在德育方面出现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新的思路对学生进行教育。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育;新思路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93-011.德育教育的意义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化教育认为,思想品德素质不仅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人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多元化的经济形式和价值观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甚至丧失了鉴别能力。
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每一位教师的首要任务,坚决地把德育教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
2.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1 德育教育的内容空洞。
中学的德育教育往往只强调教育的某一个方面,不能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教育健全的人,教育的内容大而空,有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严重扭曲,不思进取,丧失理想和追求;有的学生没有什么鉴别、选择和抵抗能力,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俘虏;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态度,身处人生华茂时期,却采取”混”日子的态度打发时光狂热的追求低级下流的情趣,沉溺于网络游戏,有的甚至成了封建迷信和邪教组织的信徒。
2.2 对学生过于严格,不信任学生。
学生犯了错误,并已讲清了真相,老师则要让学生讲得更严重些。
学生思想品质方面有了进步,特别是一些差生的进步,老师有时会表现出一些怀疑。
有些学生课堂上爱传递小纸条,有些老师发现此事就上纲上线,把这些学生批评的一无是处,直到这些学生催头丧气,低头无语。
浅谈对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作者:李晓珍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27期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健康的人格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德育教育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人品德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教育;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德育一直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中学生作为最具有朝气,活力最为蓬勃的学生群体,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中学阶段正是其人格和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德育教育的开展对于其形成正确的人格品格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学校的德育教育一直存在着误区,导致德育教育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中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一、中学德育教育对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品德的重要性健康的人格品德在中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学生未来发展的导向标,对中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也有着极大地积极影响。
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德,使其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时刻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1.健康的人格品德能够帮助中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同时也能够使中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正确的对待他人。
中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品德能够使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正确地对待人和事,使中学生在学校能够正确地处理自己、同学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在校外能够正确处理与父母、社会人员之间的关系。
同时具有健康人格品德的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手段去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其个人发展大有裨益。
2.健康的人格品德能够提高学生直面困难抵抗挫折的能力。
德育教育中独立自主,顽强拼搏的精神教育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意识,增强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通过德育教育能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德,能够增强其应对困难的能力以及解决困难的决心,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抵抗挫折的能力大大提升。
这要求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注重学生个人品格的培养,避免其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失去社会责任感,要让中学生明白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够发挥自我价值。
浅谈中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
浅谈中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
这就决定了德育教育与法治普及贯穿于道德与法治课的各个方面。
中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需要从小扶正其思想,建立其法治思维。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起着循循善诱的作用,在课堂上培养的道德品质以及法治思维,可以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托底。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在一个法治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里,教育与社会环境存在着相互顺应的关系,因此道法课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就目前我所在的乡镇教学的现状来说,出现如下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道德与法教师的课堂往往只注更说教,久而久之造成教学手段单一的局限。
仍有部分教师并未能够接受新潮的教育教学手段,仍旧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只注重教材输出,没有兼顾学生的理解程度,及知识转化率。
并且在这部分教师在课堂学中,没有找好切入点也没有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介,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学生积极性不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以及教育观食的影响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地位日渐凸显,但课堂实效师仍旧存在薄弱环节。
尤其是乡镇农村学校学生的见识少,日常生活的常识积累也不多.很多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脱节,导致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产生了“云里雾里”的现象。
(三)师生课堂互动性不强课堂互动是教学中一个“教”与“学”的必要过程。
互动性不强降低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吸收,影响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及对法律常识的认知甚至影响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性激发学习兴趣,根据身边的事例丰富教学素材、创新教法、改革课堂形式。
应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及提高智慧的技巧,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结合典型事例做到融会贯通感同身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建立道德与法治的认知。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
应是 中学德 育的 中心任务 . 要认真贯彻落实科 学发 展观 . 足 立 于教育本身 , 断创新 . 不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一
报、 收听收看新 闻 . 让学生感觉 到 自己的成长是 不断融人到社
会中去的 : 三是要组织学生对热点、 焦点 问题展开讨论 , 组织开 展“ 时政演讲 ” 。同时 , 采取走 出去 、 请进来的方式 , 组织学生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 聘请英模人 物到校开展主题德育
教育讲座 和座谈会 。这样构筑全方位 的时政教育体系 , 才能取
得 实效 。
四、 家校联合 。 共同开展德 育教 育
中学 生 属 于 人 生 的 一 个 特 殊 阶段 , 学 习 上 、 活 上 对 成 在 生
同时 。 还要 积极探索课程 改革 , 在课 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
内容 。 寓思想教育于学科的课 堂教学之 中, 注意寻找适当的“ 切 人点” 结合点 ”做 到结合案例剖析 、 和“ 。 结合身边 的实 际分析 、 结合社会的热点透析。 二、 发挥好学生 自我管理和教 育作用 要充分发挥好在德育教育 中的学生的 自主性的作用 . 中 其 重要的一环 , 就是开好班会。 班会不仅仅是处理班务活动的 , 更 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一个 良好契机 , 班会开得好与坏 、 质量
与检查评比相结合 。 同时 , 要抓好师资队伍管理 , 发挥好 教师的
谋划 . 善于总结和发现学生思想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及所关心 的热点问题 , 确立主题 , 明确 目标 。 然后结合班级的 自身特点和 学生的成 长规律 , 班会主题鲜 明、 使 内容充实 、 形式活泼 、 富有
意义 、 效 显 著 。 时 , 在 全 校 范 围 内推 广 和交 流 好 的主 题 班 收 同 要
浅谈中学生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的整体德育素质都得到 了有效提升 。此外 , 于那些学 困生 比较 对 多 的班级 , 须先让 学生意 识到学 习的重 要性 以及实践 的紧迫 必 性 , 步纠正他们 的一些错误 思想 , 逐 适时的进行鼓励 , 保持积极 向 上努力进取 的 , , t态 树立起正确 的世界 观 、 l 人生观 、 价值观 和学 习
尽绵薄 之力。 强 化 中 学 生 管 理 中德 育 教 育 工 作 的几 点 措 施 : 1 注 重 以人 为本 。 扬 人 的主 体 性 弘 德 育 教 育 追 求 的 是 人 的 全 面 自由 发 展 , 视 对 学 生 的 积 极 重 性 、 动 性 以及 创 造 性 的 强 化 。所 以 , 校 在 开 展 德 育 教 育 工 作 主 学
密相连 , 我们必须站在 一个全新的历 史角度 , 认识到新 的历史背景下 中学生德 育教 育的重要 性、 复杂性以及 紧迫性 , 用战略眼光 、 全局 理 念来做 好 中学生 的德 育教 育工作 。 关键词 : 中学 生 管 理 德 育 工 作 措 施 中图分类号 : 61 G 3 文献 标 识 码 : C
众 所周知 , 中学生是社会 中一个特殊 的群体 , 正处在 由儿童 向成人 过渡 , 长身体 、 长知识 的时期 , 也是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 时期 。他们思想简单 , 喜欢 求知 , 充满幻想 , 可塑性大 , 但是 , 由于 他 们的心智还 不够成熟 , 辨别 是非能力 较差 , 而随着社会 主义市 场 经济的发展 , 市场经 济的弱点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 自身的价值 取 向 , 以导致很 多学生在 面对错综复 杂的社会 时 , 易迷失 自 所 容 我, 缺乏对 问题 的全 面理性 分析 , 甚至走入歧途 。因此 , 作为学生 德 育教育 的主要负 责人——学校 必须要严格按 照素质教 育的要 求, 始终 将学生 的德育教育 工作放在首 位。所谓德 育 , 就是思 也 想 品德 教育 , 主要是 指教 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或者 阶级 的要 它 求, 通过 有 目的 、 有计 划 、 有组织地对受 教育者进行 系统 的教学 , 将 相应 的思想 准则 以及 道德规 范转变成为个 人思想意识 与道德 素养 的教育。德育是每个学校教育 的根本性教育 , 在青少年 的成 长 过程 中 占据着十分重要 的地位 , 它不但是素质教育体系 中的关 键 成分 , 更是推 动素质教 育的有效措施 。据笔者 了解 , 目前 我 国 很 多中学都越来越重视学生 的德育教育 , 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 总体来说 , 重说教轻实践 、 重形式轻效果 、 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还 是 没有得到彻 底的解决 , 不利 于学生对 自身的全 面认 识 , 影响 也 了社会 的整体进步 。因此 , 现笔 者在本文中就加强 中学生的德育 教 育工作进行 分析 , 希望能够 抛砖引玉 , 为德 育工作 的不 断完善
浅谈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河南省宁陵县逻岗镇三丈寺小学孙启梦德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
德育工作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题目,之所以要常讲,是因为实际工作的需要。
2004年底,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的信,信中一位父亲控诉儿子对父亲除了索取还是索取,从不体谅父母不说,为了多要钱物,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浙江某高校研究生嫌家穷欲解除父子关系,放狂言要踩死老父’;社会缺乏感恩的土壤,一些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遭到严峻的挑战。
近日备受众多媒体关注的丛飞妻子邢丹不幸罹难一案有了结果,原来是三名小学就辍学在家的十几岁男孩,在高速路旁向过往车辆扔石子取乐,不幸击中邢丹致死。
这些例子说明学校教育不能离开德育教育,和谐学校期待感恩教育。
以人为本,完善人性,始终是社会和谐存在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
下面从四方面谈谈我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师德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简短数字,概括出教师风范。
“学高为师”是说教师必须业务精炼,知识面广,有高超的教学教育能力。
“身正为范”是说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
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加重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丰富的思想和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孩子,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涌进孩子的眼睛,在他们心灵的底片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的气质、性格、爱好、服饰、发型等都可能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往往潜移默化的。
为此,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都必须以自己优美的语言、文雅的行动、朴实的生活、整洁的衣着,尤其是进步的思想、正派的作风,给学生具体、真切、生动的感染,切实做好榜样,学生才可能亲其师而信其道,真正起到“身正为范”的作用。
中学的德育教育
浅谈中学的德育教育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弱点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当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祖国未来的建设。
所以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分析当代中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入手,找出对策,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240-02前不久,我所在的班级出了这样一件事,有位学生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她,结果这位学生怀恨在心,在老师的宿舍门前贴了一幅画谩骂老师,让老师很生气。
联想到这一段网络上出现的许多校园事件,比如像殴打老师、校园暴力等,使我不仅对中学生的德育状况担忧起来。
中学生是人才的摇篮、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和历史赋予的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与党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与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兴旺发达,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
90后的中学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对这一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对新形势下的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每个老师面临的重要工作,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我想先谈一下造成当代中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一是来自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的教育水平如何,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今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种是娇纵溺爱的家庭。
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在家里有父母百般呵护,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掉了,对子女是有求必应,不让孩子受一点挫折,养成了孩子娇纵任性的性格,不能受一点委屈。
到学校唯我独尊,很难与其他学生相处,不能受一点的挫折,更不能忍受老师对他的教育和管理。
第二是离异家庭的学生。
现在由于受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离婚的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孩子孤僻、叛逆的性格,对社会充满了敌视,不再相信任何人,这样的孩子也最难相处和沟通。
浅谈教师在现代中学德育中的作用
浅谈教师在现代中学德育中的作用教师在现代中学德育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在当今社会,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需要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需要获得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对中学德育的推动和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是中学德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受益者。
教师是学生最直接和亲近的人,他们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频繁,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德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用较长的时间和不懈的努力来完成。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德育计划和方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主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负责组织和实施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德育活动,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去,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爱,从而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是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榜样。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应该时刻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教师的影响下,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教师还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沟通和协调的作用。
教师与学生的家庭密切联系,能够从家庭方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及时进行反馈和沟通,有效地解决学生在道德方面的问题。
教师还能够与学校其他教师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教师在中学德育中的作用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德育素养和专业知识。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教育观念,不断自我修炼,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
教师还应该关注教育前沿动态,不断学习和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教育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德育抓起
林州市采桑镇三中秦晓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德育抓起。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初中学生,正由儿童向成人过渡。
他们思想单纯,爱好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可塑性大,但由于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
因此,教师运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要求,德育对于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的重要作用。
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服务,这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所在。
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发展他们的思想道德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按照无产阶级的利益调节自己的行为,评价别人的行为,抵制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道德的侵蚀,立志培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一代,他们肩负的重任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与民族的希望。
目前有些学校学生思想觉悟低,拉帮结派的有之;打架斗殴乃至伤人致命的有之;小偷小摸、拦路抢劫的有之;谈情说爱、出双入对闹出桃色新闻的有之;金钱至上、拜金主义致使同学之间不团结的有之等等。
种种现象令人瞠目,试问对这些学生若不及时教育他们,拨乱反正,能胜任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吗?能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宏图伟业吗?答案显而易见。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工作者竭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他们的德育信念是责无旁贷的。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教师是具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人师’。
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做怎样的人的问题。
经师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学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
人
师则是这些东西都管,我们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两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教学时,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是本职,育人是天职,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存的有机整体,尤其是育人问题,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是当今社会最关注的教育热点和焦点。
总而言之,只有能培养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就是最好的,最完善的人民教师,教师的影响不仅基于文化知识,而且基于道德的威望。
育人的方法与途径是多方面的。
《德育大纲》中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常见的,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现行的各科教学大纲的共同特征是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教学的首位,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这充分说明,新的形势下,必须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强化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因而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
在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于是,有经验的教师提出,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这是颇有道理的。
各位教师只有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抓起,突出重点,注意全面,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经过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深有体会到:第一,学校必须总体要求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项工作和各科教学中去,都要紧紧围绕着“育人”这个中心环节开展;第二,作为教师本人,无论从事什么学科,进行哪一节课教学时,从备课到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德育必须始终体现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如我从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在进行备课时,总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再深挖教材的思想性,然后写出两个目标,即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通过课堂上展现出来,特别是德育目标的落实,进行艺术加工使知识目标与德育目标融为一体。
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德育教育,无论是校内校外,课内课外,都要抓紧,一点也不能放松,德育在人生旅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本人是否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的大事。
古人云:“百行
经德为首”,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我们的德育工作马虎不得,更不能玩忽职守,还应讲究科学的育人方法,创造性地全面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教无定法,贵在行动,贵在得法,重在坚持。
让我们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再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