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修辞手法有哪些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5、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小学语文中修辞手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中修辞手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中修辞手法有哪些
1.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拟人:作用:把事物当做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作用:提示事物本质,衬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引发联想成效。

4.排比:作用:增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拍感增强,层次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情感(表达到效)。

5.对偶:作用:整齐匀称,节拍感强,高度归纳,易于经历,有音乐美感。

7.设问:作用:引发注意,启发读者试探;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能够更好地描述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作用:增强语气,发人沉思,激发读者情感,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经常使用说明方式的作用
举例子——使文章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明白得。

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
分类别——条理清晰;
作比较——鲜明突出;
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还有:
作诠释——补充说明,更易理解;
画图表——形象直观,便于比较;。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和反问等。

在小学语文学习与考试中,会经常出现一些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让孩子说说这些修辞在句中的作用,对这类题目,很多孩子都感到难以应对。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

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言语表达作用的方法或方法,使言语表达得精确、鲜亮而生动有力。

1.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比照、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2.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1.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似、假设、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好像、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推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推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推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3.典型例句〔1〕X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媚,倒映水中。

《X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漂亮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庞大的宝库。

《漂亮的小兴安岭》拟人4.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给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言语、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5.推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6.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言语生动形象将事物给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感情。

小学语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学语⽂的修辞⼿法有哪些
修辞⼿法在⼩学语⽂中也常常会学到,那么⼩学的修辞⼿法有哪些呢?为了让孩⼦能够更全⾯的了解和学习语⽂的修辞⼿法,接下来⼩编为⼤家分析⼀下有什么修辞⼿法,⼀起来看看吧!
修辞⼿法
⼩学常⽤的修辞⼿法有:⽐喻、拟⼈、夸张、排⽐、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对⽐、借代、反语、顶真、互⽂、⽐拟等。

是修饰⽂字词句、运⽤各种表现⽅式,使语⾔表达得准确、鲜明⽽⽣动有⼒。

1、⽐喻:就是打⽐⽅,利⽤事物间相似的地⽅,借⼀个事物说明另⼀个事物的⽅法。

2、拟⼈:把⼈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事物进⾏扩⼤或者缩⼩的描述,不同于说⼤话,⽽是艺术的扩⼤或缩⼩。

4、排⽐: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和⽓势。

5、反问:(⽤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问⾃答。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或事,⽽是借⽤和这个事或⼈相关的⼈或事。

7、引⽤:引⽤别⼈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进⾏对照。

10、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某个词语、句⼦。

什么叫修辞⼿法
修辞⼿法是为提⾼表达效果,⽤于各种⽂章或应⽤⽂的写作的语⾔表达⽅法的集合。

修辞⼿法⼀共有六⼗三⼤类,七⼗⼋⼩类。

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语⾔表达作⽤的⽅式。

小学语文必考常见的6大种修辞手法讲解

小学语文必考常见的6大种修辞手法讲解

小学语文必考常见的6大种修辞手法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6、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15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象地描绘另一个事物,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例句:她的眼睛像一泓清泉,透出了智慧和温柔。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使读者感到亲切和生动。

例句:花儿欢快地摇摆着身姿,迎风嬉戏。

3.夸张:为了加强描述效果,对事物进行放大描述,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例句:她一笑,整个世界都显得格外美丽。

4.人称借代:用第三人称代替第一、第二人称,使表达更加客观冷静,加强说服力。

例句: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反问:用疑问句的语气提出肯定或否定的问题,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思考。

例句:你以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吗?6.排比:用同样的结构和句式来连续表达几个内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亮点。

例句: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花开芬芳,鸟语鸣唱。

7.对仗:通过对称排列的句子或词语,使文章更加平衡,增强表达的力量和美感。

例句:日出东方,日落西山。

8.借代:用一个事物代指另一个事物,借助相似的形象和特点,加深描述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

例句:她的歌声如同飞翔的鸟儿,轻盈而美好。

9.重复: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子或句型等,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句:他努力、他拼搏、他从不放弃。

10.头韵:在句子开头使用相同的辅音或辅音组合,使句子更加鲜明和有吸引力。

例句:腾飞的燕子,远去的背影。

11.倒装: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颠倒,使句子更加突出或具有强调作用。

例句:高高的大山,直插云霄。

12.排比句:将相同或类似的句式排列在一起,增加语言的力度和表达的感染力。

例句:我千方百计努力奋斗,只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我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只为了争取更大的进步。

13.比较: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差异或相似之处,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描述效果。

例句:她的微笑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迷人。

小学语文中修辞手法有哪些67667教学文稿

小学语文中修辞手法有哪些67667教学文稿

小学语文中修辞手法有哪些67667小学语文中修辞手法有哪些1.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拟人:作用:把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7.设问: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分类别是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画图表是指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来说明事物。

画图表对文字说明起到节助作用,增强了说明的直观性,使事物的特点一目了然。

常用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使文章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分类别——条理清晰;作比较——鲜明突出;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作诠释——补充说明,更易理解;画图表——形象直观,便于比较;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义B.作比较C.列数字D.打比方E.举例子F.画图表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

2、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挖土机”。

3、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4、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

5、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
1. 比喻:通过比较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将“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

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

例如,描述“风儿轻轻地唱着歌”。

3. 排比:将同类事物或相似的结构排列在一起,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例如,“我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思考”。

4. 对比:将两个相对立或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突出它们的特点。

例如,“他虽然年纪小,但志向却很高”。

5. 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例如,“我等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6. 疑问:用问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常常用于强调或引起思考。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
7. 反问:用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常常用于强调或表达一种确定的态度。

例如,“难道不是每个人都应该为和平而努力吗?”
8. 借代:用一种事物来代指另一种事物,例如用“皇冠”代指“权力”。

9. 象征: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例如用“白鸽”来象征和平。

10. 省略:在句子中省略掉某些成分,使语言更加简洁。

例如,“我去图书馆”(省略了主语“我”和动词“去”之间的“了”)。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概念教育
小学语文中修辞手法有哪些
1.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拟人:作用:把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
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7.设问: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
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8.反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常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使文章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列数字——更具体,更准确;
分类别——条理清晰;
作比较——鲜明突出;
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还有:
作诠释——补充说明,更易理解;
画图表——形象直观,便于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