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三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359631964bcf84b9d57ba4.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形成性考核作业(3)解析请于唐宋词人温庭筠、李煜、冯延巳、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苏轼、李清照中选取一家,以其令词作品为研究对象,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1200字。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浅谈李煜词的宗教色彩南唐后主李烃用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的精神世界。
因而每阅读一遍李煜的词,都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宗教。
的确,如同死亡和爱情题材一样,宗教也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
但是文学和宗教的联系,却远远不止于在内容上选取宗教题材,而在于一种深刻的内在契合。
美国著名的宗教学家蒂利希认为:宗教就最广泛、最根本的意义而言,是一种终极关切。
“人有种种关切和追求,但人不同于世间万物,因为人有精神性的,超乎自然和超越自我的关切和追求;人不但有自我的意识,有探索人生意义的愿望,而且有对终极存在或宇宙本原的意识,有探索它并同它和谐一致的愿望。
”①因此,正是在对人类、对宇宙的终极关切上,在探讨生命的永恒与自由时,文学艺术与宗教找到了共伺点。
对终极的关切,构成了人类一切精神活动最深层、最内在和最本质的东西。
终极价值的迷失,使人类精神四处漂泊流浪,无处依归;而终极价值的复归,则也标志着人类精神的回归。
本文所讨论的李煜词的宗教色彩,便是一种非宗教教义的广泛的精神现象,是一种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执着于探索生命的永恒与自由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终极关切。
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作业(三)](https://img.taocdn.com/s3/m/c2ac9b0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4a.png)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是苏洵、苏辙,苏轼父子三人。
答案:正确
2.“张三影”是宋代词人张先,“贺梅子”是宋代词人欧阳修和梅尧臣。
答案:正确
3.慢词体制的开创者是李清照。
答案:错误
4.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是欧阳修。
答案:正确
5.苏词最大的特色是“以诗为词”。
答案:正确
6.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
答案:正确
7.李清照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鬼雄”一词出自《诗经》。
答案:错误
8.苏轼的《江城子》中“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里的“十年”是乌台诗案十年之后。
答案:错误
9.“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指的是菊花。
答案:正确
10.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儿女柔情。
答案:正确
1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中的“周郎”是周瑜。
答案:正确
12.文天祥是著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正确
13.集中体现辛弃疾驾驭语言能力的是“以文为词”。
答案:正确
14.苏轼于熙宁年间写诗对新法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小人陷害而引发的事件是“乌台诗案”。
2022年中国古代文学B形成性考核册之作业答案
![2022年中国古代文学B形成性考核册之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e97c1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0.png)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1:先秦文学一、填空。
1、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2、《诗》、《诗三百》3、赋、兴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5、载驰、无衣6、雅、颂7、虞书、周书8、叙事之最、叙事散文9、巧妙旳论辩艺术、宏放豪迈旳文风10、内篇、内篇11、屈原、楚辞12、离骚、自传性13、诗经、铺陈其事而直言之14、风赋、登徒子好色赋15、屈原、宋玉二、默写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三、简答1、答:秦始皇灭六国后,开始履行“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旳文化专制政策,《诗经》同其她典型同样,遭到了消灭。
西汉初年除挟书之禁,民间流传旳书籍逐渐被发现。
当时流传旳《诗经》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旳《鲁诗》、齐人辕固所传旳《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旳《韩诗》,是用汉代通行旳隶书写成,叫“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风行一时。
此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姑训传》30卷,授给赵人毛苌,其传本经文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叫“古文诗”。
《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于东汉。
后来鲁、齐、韩三家诗组建亡佚,唯有《毛诗》独传于世。
2、答:先秦诸子散文旳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旳议论文。
第二阶段是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明显发展,形成了对话式旳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旳专项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旳形式而发展为专项议论文。
第三阶段是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旳最高阶段。
它们旳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恣肆。
3、答:屈原作品旳艺术特色有:第一、成功塑造了一种纯洁高达旳抒情主人公旳形象;第二、具有浓郁旳悲剧色彩和强烈旳抒情性;第三、浓郁旳浪漫主义精神;第四、发展了赋比兴旳体现手法;第五、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发明情景交融旳艺术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https://img.taocdn.com/s3/m/8c4c84b07375a417876f8f12.png)
中国古代文学B1 形成性考核册专业:学号:姓名: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而当时的散文又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2、《诗经》是我过第一部诗歌总集。
春秋时代,人们称它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3、《诗经》的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4、《诗经.采薇》“昔我往矣,_____ 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是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5、在《诗歌》放映战争的诗歌中,《》和《》是最具爱国思想的两篇。
6、“风”、“____ ___”和“___ ____”是从音乐方面对《诗经》的分类。
7、《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_________》、《夏书》、《商书》和《》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8、《孟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和以善用比喻三方面。
9、《左传》是先秦散文“____________”,标志着我国的成熟。
10、《庄子》33篇,分为、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是庄子所做。
11、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伟大诗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12、《》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带有的抒情长诗。
13、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广泛采用的赋法。
14、宋玉的以赋为名的作品有《》、《搞唐赋》、《》和《神女赋》。
15、战国时期两位最重要的诗人是和。
二、默写和填句(每句1分,共10分)1、默写《诗经。
秦风。
蒹葭》第一章八句。
(8分)2、填句:“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恨”《离骚》。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c299b9f121dd36a32d82e9.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形成性考核作业(3)解析请于唐宋词人温庭筠、李煜、冯延巳、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苏轼、李清照中选取一家,以其令词作品为研究对象,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1200字。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浅谈李煜词的宗教色彩南唐后主李烃用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的精神世界。
因而每阅读一遍李煜的词,都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宗教。
的确,如同死亡和爱情题材一样,宗教也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
但是文学和宗教的联系,却远远不止于在内容上选取宗教题材,而在于一种深刻的内在契合。
美国著名的宗教学家蒂利希认为:宗教就最广泛、最根本的意义而言,是一种终极关切。
“人有种种关切和追求,但人不同于世间万物,因为人有精神性的,超乎自然和超越自我的关切和追求;人不但有自我的意识,有探索人生意义的愿望,而且有对终极存在或宇宙本原的意识,有探索它并同它和谐一致的愿望。
”①因此,正是在对人类、对宇宙的终极关切上,在探讨生命的永恒与自由时,文学艺术与宗教找到了共伺点。
对终极的关切,构成了人类一切精神活动最深层、最内在和最本质的东西。
终极价值的迷失,使人类精神四处漂泊流浪,无处依归;而终极价值的复归,则也标志着人类精神的回归。
本文所讨论的李煜词的宗教色彩,便是一种非宗教教义的广泛的精神现象,是一种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执着于探索生命的永恒与自由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终极关切。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5103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三作业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5103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三作业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02670b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2.png)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5103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
核三作业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形成性考核三复习题(带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号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号后再下载!
【题号】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 辛弃疾
B. 欧阳修
C. 苏轼
D. 陆游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欧阳修
【题号】
柳永《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描写的是()
A. 汴京
B. 杭州
C. 苏州
D. 南京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杭州
【题号】
苏轼《前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窈窕之章”所指的作品见于()
A. 《诗经》
B. 《古诗十九首》
C. 《汉乐府》
D. 《楚辞》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诗经》
【题号】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所描写的季节是()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春天
【题号】
陆游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写的是()。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bda9484af46527d3240ce080.png)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填空。
1、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2、《诗》、《诗三百》3、赋、兴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5、载驰、无衣6、雅、颂7、虞书、周书8、叙事之最、叙事散文9、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10、内篇、内篇11、屈原、楚辞12、离骚、自传性13、诗经、铺陈其事而直言之14、风赋、登徒子好色赋15、屈原、宋玉二、默写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三、简答1、答:秦始皇灭六国后,开始推行“燔灭文章,以愚黔首”的文化专制政策,《诗经》同其他经典一样,遭到了毁灭。
西汉初年除挟书之禁,民间流传的书籍逐渐被发现。
当时流传的《诗经》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叫“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风行一时。
另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姑训传》30卷,授给赵人毛苌,其传本经文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叫“古文诗”。
《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于东汉。
后来鲁、齐、韩三家诗组建亡佚,唯有《毛诗》独传于世。
2、答: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第二阶段是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第三阶段是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
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恣肆。
3、答: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有:第一、成功塑造了一个纯洁高达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第二、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抒情性;第三、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第四、发展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第五、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0e0b3c49649b6649d74772.png)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先文学一、填空。
1、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2、?诗?、?诗三百?3、赋、兴4、柳依依、雨雪霏霏5、载驰、无衣6、雅、颂7、虞书、周书8、叙事之最、叙事散文9、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10、篇、篇11、屈原、楚辞12、离骚、自传性13、诗经、铺其事而直言之14、风赋、登徒子好色赋15、屈原、宋玉二、默写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三、简答1、答:始皇灭六国后,开场推行“燔灭文章,以愚黔首〞的文化专制政策,?诗经?同其他经典一样,遭到了消灭。
西汉初年除挟书之禁,民间流传的书籍逐渐被发现。
当时流传的?诗经?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和燕人婴所传的?诗?,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叫“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风行一时。
另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姑训传?30卷,授给人毛苌,其传本经文是用先古文字写成,叫“古文诗〞。
?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于东汉。
后来鲁、齐、三家诗组建亡佚,唯有?毛诗?独传于世。
2、答:先诸子散文的开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那么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第二阶段是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前者根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开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开展为专题议论文。
第三阶段是以?荀子?和?非子?为代表,在先散文中都已经开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
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恣肆。
3、答: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有:第一、成功塑造了一个纯洁高达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第二、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抒情性;第三、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第四、开展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第五、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9ed83ed1f34693dbef3e01.png)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
3.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建安时期的创作最为辉煌,4.王粲的代表作是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其中有“出门无所见,白56,但在艺术上却缺乏独创性。
7.长篇叙事诗与并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8。
91011.北朝文学,在散文领域出现了郦道元《水经注》1213《世说新语》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尤偏重隽言逸行,以为当时文人之谈资,并供当时文人仿效,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称之为。
14、陆机的《文赋》。
15.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1.默写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其二“种豆南山下”(8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填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嵇康“赠秀才入军十九首”)(2分)三、简答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试说出其中两个人的代表作。
答: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
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王粲(177-217),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
《七哀诗》之一《西京乱无象》写他由长安避乱荆州时途中所见饥妇弃子场面,深刻揭示汉末军阀混战造成的惨象及人民深重灾难,使人怵目惊心。
《登楼赋》是荆州时登麦城城头所作,主要抒发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愁恨,富于感人力量,是抒情小赋的名篇。
孔融(153-208),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
散文如《荐弥衡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辞藻华丽,骈俪气息较多;《与曹操论禁酒书》则有诙谐意味。
其《杂诗》第二首,以白描手法写丧子之痛,哀婉动人。
2.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3ed83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9.png)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一先秦文学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战国时期的文学,从中原地区来说主要是散文,而当时的散文又主要包括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两大类。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春秋时代,人们称它为《诗》或《诗三百》3.《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艺术上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4.《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血雨霏霏”,是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5.在《诗经》反映战争的诗歌中,《载驰》和《无衣》是最具爱国思想的两篇。
6.“风”“雅”和“颂”是从音乐方面对《诗经》的分类。
7.《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8.《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成熟,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9.《孟子》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目前奇妙的论辩艺术、宏放宏放的文风和蔼用比喻三方面。
10.孟子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文艺见解,个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
11.《庄子》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局部,普通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
1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使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楚辞”。
13.《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带有自传体的抒情长诗。
14.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伎俩,特别是广泛采用“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
15.宋玉的以赋为名的作品有《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和《神女赋》等。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1.默写《诗经·秦风·蒹葭》第一章的八句。
(8分)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之作业1~4答案解析
![我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之作业1~4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b6920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2.png)
我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之作业1~4答案解析《中国古代文学(B)(1)》作业1:先文学一、填空。
1、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2、《诗》、《诗三百》3、赋、兴4、柳依依、雨雪霏霏5、载驰、无衣6、雅、颂7、虞书、周书8、叙事之最、叙事散文9、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10、篇、篇11、屈原、楚辞12、离骚、自传性13、诗经、铺其事而直言之14、风赋、登徒子好色赋15、屈原、宋玉二、默写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三、简答1、答:始皇灭六国后,开始推行“燔灭文章,以愚黔首”的文化专制政策,《诗经》同其他经典一样,遭到了毁灭。
西汉初年除挟书之禁,民间流传的书籍逐渐被发现。
当时流传的《诗经》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和燕人婴所传的《诗》,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叫“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风行一时。
另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姑训传》30卷,授给人毛苌,其传本经文是用先古文字写成,叫“古文诗”。
《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于东汉。
后来鲁、齐、三家诗组建亡佚,唯有《毛诗》独传于世。
2、答:先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第二阶段是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第三阶段是以《荀子》和《非子》为代表,在先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
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恣肆。
3、答: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有:第一、成功塑造了一个纯洁高达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第二、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抒情性;第三、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第四、发展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第五、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形成性考核任务三 魏晋南北朝文学20200531
![中国古代文学形成性考核任务三 魏晋南北朝文学20200531](https://img.taocdn.com/s3/m/eeeebac5f01dc281e53af0c9.png)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曹丕所作的《__燕歌行__》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_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钟嵘在《_骨气奇高__》中评价曹植的诗为“体被文质_,词采华茂”。
3.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建安时期的创作最为辉煌,其中代表作家是三曹、__七子__和女诗人_蔡琰_。
4.王粲的代表作是《_七哀诗__》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其中有“出门无所见,_白骨蔽平原”的诗句。
5.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五言古诗抒情组诗的先河。
6.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其中_陆机_被钟嵘奉为“_五言之警策”,但在艺术上却缺乏独创性。
7.长篇叙事诗《_木兰诗__》与《_孔雀东南飞__》并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8.讲究_新体诗_和对偶的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的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
9.与谢眺并称为“大小谢”的晋宋之交的诗人谢灵运,其山水诗《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___园柳变鸣禽_”被历代诗人所赞赏。
10.有“元嘉三大家”之称的是谢灵运、__颜延之_和__鲍照__。
11.北朝文学,在散文领域出现了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___洛阳伽蓝记__》和颜之推《___颜氏家训》的名作。
1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分为以《_搜神记__》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_世说新语》为代表的轶事小说两类。
13.___刘义庆_(作者)《世说新语》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尤偏重隽言逸行,以为当时文人之谈资,并供当时文人仿效,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称之为“__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14.南北朝文学批评代表作有曹丕的《__典论、论文_》、陆机的《文赋》、刘勰的《__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
15.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它丰富的__文学创作实践_______和___文学理论__________的积累,为后世文学的更大发展做了必不可少的准备。
古代文学b1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b1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a5933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4.png)
古代文学b1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春晓》B. 《春夜喜雨》C. 《春日》D. 《春望》答案:A3.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A. 陶渊明B. 王维C. 孟浩然D. 李白答案:A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静夜思》?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___》。
答案:望岳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代诗人_________的名句。
答案:张九龄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_________》。
答案:饮酒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词人_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苏轼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诗经”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诗歌,“颂”则是祭祀时所用的诗歌。
其特点是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形式多样。
2. 描述“楚辞”的创作背景及其代表人物。
答案:“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歌体裁,其创作背景是楚国的巫文化和楚地的自然风光。
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作品如《离骚》、《天问》等,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3. 简述“唐诗”的发展历程。
答案:“唐诗”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初唐时期诗歌风格清新,盛唐时期诗歌达到顶峰,中唐时期诗歌风格多变,晚唐时期诗歌风格趋向细腻。
4. 阐述“宋词”与“唐诗”的主要区别。
答案:“宋词”与“唐诗”的主要区别在于形式和内容。
宋词更注重音乐性,形式多样,如小令、长调等;内容上更注重抒情,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
而唐诗则更注重叙事,形式相对固定,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形成性考核(3)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形成性考核(3)](https://img.taocdn.com/s3/m/a5c47838453610661ed9f4f8.png)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形成性考核(3)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有错别字不得分)1.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赞誉屈原的《______________》一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2.汉代传习《诗经》的四家诗中,唯一属于古文经学的是_______________。
3.“思无邪”是______________ 对《诗三百》的思想内容的评价,他还把《诗经》的政教功用概括为“兴、观、群、怨”。
4.二南独立说”中的“二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为床下”,这是《诗经·豳风·__________》一篇中的句子,诗中用蟋蟀的迁移来表示气温的下降、季节的变化,生动地传达出农业生活的乡土气息。
6.《诗经·小雅》中的《____________》是一首著名的燕飨诗,诗开篇就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起兴,借助自然物象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基调。
7.“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________________》一诗中的句子,这几句描绘出一幅典型的黄昏时分农家生活的图景。
8.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鄘风》中保存了她的诗《_________________》,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9.被认为是《诗经》中的五大史诗之一的《_____________》一首叙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以及他发明农业、定居邰地并开创祭礼的历史,并通过生而无灾、弃而不死等细节,塑造了一个半人半神的英雄形象。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诗经·小雅·_________________》一首中的句子,表达了久戍不归的士卒对故乡的怀恋、对自身遭际的哀伤。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三魏晋南北朝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03cdb322f121dd36a22d8282.png)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钟嵘在《骨气奇高》中评价曹植的诗为“体被文质,词采华茂”。
3.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建安时期的创作最为辉煌,其中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4.王粲的代表作是《七哀诗》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其中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诗句。
5.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五言古诗抒情组诗的先河。
6.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其中陆机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但在艺术上却缺乏独创性。
7.长篇叙事诗《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并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8.讲究声律和对偶的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的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
9.与谢眺并称为“大小谢”的晋宋之交的诗人谢灵运,其山水诗《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历代诗人所赞赏。
10.有“元嘉三大家”之称的是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
11.北朝文学,在散文领域出现了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和颜之推《颜氏家训》的名作。
1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分为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轶事小说两类。
13.刘义庆(作者)《世说新语》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尤偏重隽言逸行,以为当时文人之谈资,并供当时文人仿效,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称之为“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14.南北朝文学批评代表作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
15.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它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的积累,为后世文学的更大发展做了必不可少的准备。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1.默写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其二“种豆南山下”(8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a6aa204a7302768e99397b.png)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先秦文学一、填空。
1、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2、《诗》、《诗三百》3、赋、兴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75、载驰、无衣6、雅、颂7、虞书、周书- 8、叙事之最、叙事散文9、巧妙的论辩艺术、宏放豪迈的文风10、内篇、内篇11、屈原、楚辞'12、离骚、自传性;13、诗经、铺陈其事而直言之14、风赋、登徒子好色赋 15、屈原、宋玉)二、默写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三、简答 1、答:秦始皇灭六国后,开始推行“燔灭文章,以愚黔首”的文化专制政策,《诗经》同其他经典一样,遭到了毁灭。
西汉初年除挟书之禁,民间流传的书籍逐渐被发现。
当时流传的《诗经》共有四家,其中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叫“今文诗”,在西汉被立为学官,风行一时。
另外一家《毛诗》,相传创始于鲁人毛亨,毛亨作《毛诗姑训传》30卷,授给赵人毛苌,其传本经文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叫“古文诗”。
《毛诗》在西汉时未立于学官,但盛于东汉。
后来鲁、齐、韩三家诗组建亡佚,唯有《毛诗》独传于世。
2、答: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第二阶段是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第三阶段是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
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恣肆。
3、答: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有:第一、成功塑造了一个纯洁高达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第二、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抒情性;第三、浓郁的浪漫主义精神;第四、发展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第五、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022年国开中国古代文学b1第三编
![2022年国开中国古代文学b1第三编](https://img.taocdn.com/s3/m/83432d3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f.png)
2022年国开中国古代文学b1第三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的是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悠久,其起源,约略同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
漫长的历史上曾经产生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作家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出现了多姿多彩的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潮流和文学理论,内容极其丰富。
这是一笔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世界民族文学之林,我国古代文学以自己无比辉煌的成就和无比鲜明的独特风貌,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名称《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
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置五经博士”(《汉书·武帝纪》),崇《诗》为经,称《诗经》。
二、篇数
《诗经》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乃所谓“笙诗”,有目无辞,故实有305篇。
《墨子·公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都说明《诗经》是可以配乐演唱的乐歌总集。
三、作者
《诗经》只有少数篇目可知作者,如《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墉风·载驰》据《左传·闵公二年》所记为“徐穆夫人”所赋等,大部分篇目的作者已难确考。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谓“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只能是一种臆测。
可以断定的是,《诗经》的作者身份十分广泛,有上层的公卿大夫,也有中下层的“士”,“风”类诗歌的作者大多是下层的平民百姓,同时这类诗歌大多是集体创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三
魏晋南北朝文学
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曹丕所作的《_______燕歌行_____》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_____七言诗______,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钟嵘在《______骨气奇高______》中评价曹植的诗为“_____体被文质_____,词采华茂”。
3.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建安时期的创作最为辉煌,其中代表作家是三曹、___七子_____和女诗人___蔡琰_____。
4.王粲的代表作是《____七哀诗_____》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其中有“出门无所见,_______白骨蔽平原____”的诗句。
5.阮籍的《_____咏怀诗___》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___五言古诗抒情组诗______的先河。
6.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其中___陆机_____被钟嵘奉为“_____五言之警策______”,但在艺术上却缺乏独创性。
7.长篇叙事诗《_____木兰诗_____》与《____孔雀东南飞__________》并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8.讲究___新体诗__和对偶的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的永明年间,故又称“___永明体____”。
9.与谢眺并称为“大小谢”的晋宋之交的诗人______谢灵运______,其山水诗《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_________园柳变鸣禽_________”被历代诗人所赞赏。
10.有“元嘉三大家”之称的是谢灵运、___颜延之_______和____鲍照_____。
11.北朝文学,在散文领域出现了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_______洛阳伽蓝记________》和颜之推《_____颜氏家训_________》的名作。
1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分为以《_____搜神记______》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______世说新语_____》为代表的轶事小说两类。
13._____刘义庆_____(作者)《世说新语》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尤偏重隽言逸行,以为当时文人之谈资,并供当时文人仿效,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称之为“__________一部名士的教科书_____________”。
14.南北朝文学批评代表作有曹丕的《_______典论、论文______》、陆机的《文赋》、刘勰
的《____文心雕龙________》和钟嵘的《诗品》。
15.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它丰富的____文学创作实践_____和______文学理论_______的积累,为后世文学的更大发展做了必不可少的准备。
二、默写和填句题(每句1分,共10分)
1.默写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其二“种豆南山下”(8分)
答: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填句:“目送归鸿,________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________”。
(嵇康“赠秀才入军十九首”)(2分)
三、简答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试说出其中两个人的代表作。
答: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孔融的代表作有散文如《荐祢衡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陈琳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
王粲代表作为《七哀诗》和《登楼赋》
2.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1.通过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的描写,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把生活的情景和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这就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的特点。
2.诗歌的语言在朴素中又体现出十分精粹的含义,这朴素中含有淡淡的韵味,这种韵味主要是讲究对形象的刻画,对词语的运用.
3.陶渊明的田园诗往往造出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达到了情和景的交融.陶渊明的田园诗除了一些议论的句子外,大多是客观朴实的描写,包涵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浓厚情趣,这种情趣,经过一种朴实平常的景物描写,意向描写加以表现构成了一种淳厚的意境。
3.试述南北朝骈文和散文发展情况。
答: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的时期,当时主要作者以南朝(晋、南齐,梁、陈)为代表。
作品多为晋时的散赋和抒情小赋,南朝的骈赋,尤其在齐梁后,骈文已经成为当时的主流代表。
如中国最完备的文学批判类的著作《文心雕龙》就是骈文所写。
其中“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试图来证明骈文的格式。
但也有很多作品是以散文形式写出(如大多数议论文,但也尽量骈化)。
这就说明当时的情况是大的走向以骈文为主。
这个走向直接影响到隋唐时期诗和文章的格式化。
一直延续到了宋代。
四、分析论述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曹植诗文的代表作有哪些,其风格特征是怎样的。
答:曹植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其前期诗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抒写自己的理想怀抱。
《白马篇》是其前期代表作,这游侠儿的形象,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融注了诗人的理想和愿望。
在其前期诗中,也有不少描写宴饮游乐的诗歌,如《公宴》《名都篇》均为他邺下时期生活和情趣的真实反映。
其后期诗歌更多的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苦闷、备受迫害的无限压抑和悲愤。
《杂诗》体现了其壮志难酬的激愤不平,诗中既有慷慨激昂之情在回荡,又有无可奈何的闲愁无法排遣。
曹植的辞赋和散文也很出色。
他的辞赋今存四十余篇,均为抒情小赋,《洛神赋》为其名作,它熔铸了神话的题材,描写了一个神恋爱的悲剧古诗。
它不仅是曹植赋的代表作,还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之一。
曹植的各体文章今存92篇,包括颂赞、碑文、哀辞、章表、杂说等,其中以书、表最为出色。
《与吴季重书》《与杨德祖书》《求自试表》等均为名作。
其文多有较充实的内容和真挚的感情,重词采,重骈俪,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对后事骈文的发展颇有影响。
2.分析南北朝民歌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答:南北朝民歌是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又一次集中出现的民间口头创作,它不但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精神风貌,而且在艺术上创造了新的形式和风格,是我国诗歌的一个新发展。
南朝乐府民歌由当时的乐府机关采集而保存下来的民间诗歌创作。
它主要产生于东晋和宋、齐、梁时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吴声歌曲,二是神弦曲,是民间的祭歌,三是西曲歌。
南朝民歌中极少反映下层人们的悲苦之音,而使情歌成为唯一的主题,部分作品有浓厚的脂粉气以至色情成分。
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南朝社会生活的现实,客观上对社会的某些
弊端、罪恶也有一定揭露。
南朝内容虽单调,但由于其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了爱情生活,并且所写之情极其真实,多如流水,颇具感人力量。
北朝乐府民歌其内容分为:第一是社会的离乱,战争的残酷,以及表现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第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以及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之中,使他们固有的勇敢刚毅性格和尚武精神有了充分的发展;第三是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第四是揭露了阶级社会的不合理;第五是大胆而直率的婚恋内容;第六是反映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
北朝民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生动地反映了北朝二百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特色。
3.论述《世说新语》的内容与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