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答案与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答案与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与解析1、A 正确B.有误,“推崇”的“崇”应读为“chóng”,“应接不遐”的“遐”应读为“暇”;C.有误,“狭隘”的“隘”应读为“ài”;D.有误,“精髓”的“髓”应为“suǐ”,“追本朔源”的“朔”应为“溯”。

2.B.有误,摩肩接踵: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

形容在田间劳动不恰当,应用挥洒汗水等;3.A.没有语病;B.有语病,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使得”;C.有语病,前后不一致,“开通运营”仅包含一个方面,“是否迈入”包含两个方面;D.有语病,搭配不当,“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应为“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美化了校园环境”。

4.此题是从“绘画中的留白”写到“生活中的留白”。

⑥句首先指出“留白”,引出下文,故置于首位。

⑤③句举出绘画作品中“留白”的作用和意义。

③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绘画到人生。

④句紧跟上句,写出人生中“生活留白的意义”。

①②两句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②句提出观点,对文段进行总结。

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⑥⑤③④①②。

5.A.错误;应该是正月十五吃汤圆。

B.错误;应该是端午节喝雄黄酒,是为了用以驱虫解五毒。

C.正确。

D.错误;应该是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

6.(1)②这首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据此与作者情感相符的古曲为《十里埋伏》。

(2)仿句:“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

“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3)示例:感谢肖非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2020-2021全国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全国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以上三首诗中,最能体现纪昀“刺当时之不恤民也,妙于不尽其词”这个评论的是哪一首?请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答案】B诗人在天竺灵感观音院游历,见到当地百姓遭受自然灾害,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如泥塑木雕的神像一样虽受着百姓供养,却对造成夏收时节男废耕女废织的水涝灾情毫不关心。

本诗含蓄地讽刺高高在上不顾百姓死活的当权者,并对百姓深受天灾人祸的疾苦怀有深切的同情。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考查对诗歌的鉴赏。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背景: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正是王安石大行新法的时候。

苏轼对新法取保守态度,对新法的弊端强烈不满,对官吏漠视百姓深为痛恨,对人民的生活疾苦十分关注,因而常在诗中讽世论政,希望“有补于国”。

作者在杭任职两年多,见到当地百姓一直受着水旱蝗灾的严重侵害,而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如泥塑木雕的神像一样,受着百姓供养,却对造成夏收时节男废耕女废织的水涝灾情毫不关心,有感创作此诗。

这是一首纪游诗,但与一般纪游诗不同,它不是山水名胜的赞颂与刻画,而是一首反映现实、关心人民疾苦借题发挥的政治讽刺诗。

最能体现纪昀“刺当时之不恤民也,妙于不尽其词”这个评论。

2.阅读《渔家傲·秋思》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记录了此地大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奋飞之事,暗含了边塞秋季的萧瑟、荒凉。

B.“长烟”“落日”之后缀以“孤城闭”三字,与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象有所不同。

C.“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杯”与“万里”形成对比,一杯浊酒销不掉浓重的乡愁,带给人深深的震撼。

D.“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表现出将军与征夫的情绪,加之全词景物的描绘,呈现出典型的婉约风格。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有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有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有答案解析)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训练班次姓名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送友人黄鹤楼XXXXXX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昔人已乘XXX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XXX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的________愁情。

【答案】思乡【解析】《黄鹤楼》通过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想,烘托出作者清冷的思想之情和自己深重的漂泊之感。

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

所以可概括为“思乡”之情。

2.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XXX”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答案】A【解析】B.“故人”是老朋友。

“昔人”是指过去的仙人。

C.“青山”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晴川历历汉阳树”:如今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XXX”写物是人非之感。

D.“浮云”表示墨客漂泊的出身。

白云千载空悠悠:千百年来只瞥见悠悠的白云。

惟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照旧。

“白云”指白云悠悠,仙去楼空,光阴不再,事过境迁,世事茫茫。

故选A。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

1饮湖上初晴后雨XXX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1.这首诗的作者XXX,号___居士。

【答案】XXX【解析】本题考察学生文学知识的把握,文学知识正误的判别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首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XXX,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XXX居士,世称XXX、XXX。

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了解,正确的一项是()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曲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古诗词曲鉴赏专项练习题一、(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简要分析第二联中“随”“尽”“入”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分类:诗歌鉴赏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分类:诗歌鉴赏综合题汇编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完成小题落梅宋代: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过岭”,越过五岭,暗喻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故事。

②骚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诗人。

③谬:不合情理的。

④权柄:犹权利。

⑤主张:主宰;作主。

⑴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⑵“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1)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

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2)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

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解析】【详解】(1)赏析颔联运用的表现手法。

首先要读懂诗句大意。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人。

这两句对仗工整,化用典故,寓意深刻。

两句诗不仅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四散的凄惨景象,而且高度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的坎坷一生。

“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越过五岭,指到达今广东一带,暗喻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故事。

“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湘”,指湘江流域,今湖南一带,暗用屈原失宠被逐,投汨罗江而死的故事。

然而,这里的“迁客”“骚人”不仅指屈原、韩愈,而且泛指历史上一切仕途坎坷的有志之士。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模拟试题附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韦鼎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释】①百舌:鸟名。

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

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________意思:________(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自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

(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5.诗歌鉴赏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1)池边:一作“池中”。

(2)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2020-2021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大题培优)附答案

2020-2021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大题培优)附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A.“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首词怀念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孙权和曹操。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C.上片对景抒怀,抒发“兴亡”之叹。

下片歌颂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讽刺最高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D.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善于用典,自然贴切,不露痕迹。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方法,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所以,选项A中的“这首词怀念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孙权和曹操”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A。

2.古诗词阅读名词解释:酬和诗,一般为通过答诗的形式,对酬和对象在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关切,或寄托劝勉鼓励之情,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

宋人洪迈说:“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

”代表诗作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写作背景:嘉祐元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止于奉闲僧舍。

嘉祐六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兄长,后苏轼作诗相和。

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辙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精编:诗词鉴赏(一)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精编:诗词鉴赏(一)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精编诗词鉴赏(一)一、(2020年浙江杭州)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

(甲)(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唐]李白[明]李攀龙杨花落尽子规啼,青枫飒飒雨凄凄,闻道龙标过五溪。

秋色遥看入楚迷。

我寄愁心与明月,谁向孤舟怜逐客,随风直到夜郎西。

白云相送大江西。

【知背景】甲诗略。

乙诗:吴国伦字明卿,因违忤奸相严嵩,被贬至江西(古属楚地);当时诗人正在郡城济南养病,吴国伦赴江西途经济南时,诗人写下这首诗为其送行。

1.【析场景】甲诗首句以暮春时节漂泊无依的“杨花”和啼声哀切的“子规”,营造了悲惋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情。

乙诗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写法】甲诗后两句,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对朋友的牵挂;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乙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0年湖南常德)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5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结合内容,比较这两首词情感的异同。

(4分)五、(2020年新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折,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

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

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六、(2020年浙江绍兴)古诗阅读(6分)月下演东坡语①(其一)[清]汪琬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筇②放脚任天真。

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

2020年湖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年湖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湖北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真题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答题时,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杂文,完成1~4题。

生活需要文学蜜饯一下阮直①作家与文学太需要一个像“护士节”“教师节”那样的节日了。

文学需要民众的土壤为之滋补,作家的灵魂需在社会的舞台上高蹈,作家的情感更需要生活的蜜饯。

②有人说现代化的都市不需要作家,可文学从来没有背叛过生活,都市只要还过着人的生活,你就无法摆脱文学。

文学只是想告诉更多的人,大家在肉身疲惫之后,转身享受一下文学之美,用你的心灵过滤一下生活,你才能吧嗒出生活中就盐的滋味。

③文学不是让人们向往虚构,作家也不是让大众舍弃财富,文学只是不想让人们的欲火太盛,作家只是让更多的人也能在傍晚的时光用文学的心态去看看树木花草,听听涛声拍岸,让忘记时间成为一种自觉的高贵,让一颗忙碌的心就此归隐。

我们不妨假装一会儿懒惰,自觉地选择几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没用的文学就有这个用处。

④没用的文学生活状态却有优雅的人生格调,因为文学有梦。

高速、奢华、纷繁、喧嚣的都市已经让人们的灵魂疲惫,呼唤文学的回归迟早会成为更多人生活的目标。

⑤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

停顿是美,停顿是诗,停顿是国画中的留白。

农民你就走出田野,渔民就把船儿开回港湾,老板们放下几天的生意,不该我们奔波、不该我们干的事情在人生之中太多了,可人们却不知道。

人们常说:能今天做好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

作家吴亮也有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

”⑥大家以文学的名义举行一次精神的盛宴吧!灵魂也需要聚会。

【通用版】2020年中考语文精选专题《古诗鉴赏》(含答案)

【通用版】2020年中考语文精选专题《古诗鉴赏》(含答案)

【通用版】中考语文模拟分类汇编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示长安君①[宋]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②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①长安君: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工部侍郎张奎之妻,被封为长安县君。

这首诗大约是作者出使辽国临行时写的。

②期:约定重逢的日期。

1.这首诗用词凝练,颈联用“”和“”二词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使离别悲情更为浓烈。

2.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曾云“当时只道是寻常”,王安石在此诗中通过日常生活表现情感恰好印证了这句话。

请结合颔联赏析。

【答案】1.三年、万里2.通过描写兄妹俩用不着世俗的客套,随意准备些酒菜边吃边聊,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两人把别后所见所思,互相倾吐,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顾不上休息,表达了兄妹间久别重逢的快乐亲切之情。

古诗词阅读题乌江亭乌江【唐】杜牧【宋】李清照胜败兵家事不期①,生当作人杰,包羞忍耻是男儿。

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至今思项羽,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3.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第二首:。

4.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杜牧:李清照:【答案】3.遗憾,惋惜赞扬,肯定4.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5.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

【答案】一定要登上泰山山顶,去领略一下众山小(居高临下)的气势。

结尾想象,以虚写(衬)实,用憧憬登临泰山,来显现泰山巍峨高耸的气势,用泰山的雄伟衬托作者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俯视一切的人生情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语文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遣意①(节选)【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①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①”字看出,颔联中的“②”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C.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当的锐气。

D.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里”的情景?3.古诗赏析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体北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①(唐)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咏柳(唐)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②飞花③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①此诗约做于会昌三年至五年之间,世人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

2020-2021备战中考语文专题《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中考语文专题《诗歌鉴赏》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南湖早春①唐代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②,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③黄鹂语未成。

不道④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⑤减心情。

(注)①本诗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

②发:开花。

③舌涩:指言语不流利。

涩,形容叫声艰涩,尚不连惯婉转。

④不道:不是说。

⑤衰病:衰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景象,最后两句主要是直接抒发作者对南湖早春景象的喜爱。

B.颔联“乱点”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

“乱”并非杂乱、零乱,而是自然、随意,诗人写西湖春景时亦说“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异曲同工,都从“乱”中见出天然情趣,毫无人工的矫揉。

C.第四句中“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蘋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蘋的茂盛。

D.颈联“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抓住最具生命活力的动物来写,白雁因为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同样由于雨水的淋浇,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之感。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这首诗。

【答案】(1)A(2)以乐景写哀情。

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蘋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的景象。

渲染了清新明丽、生趣盎然的氛围。

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仕途不顺的忧闷心情,以乐衬哀,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

【解析】【详解】(1)A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主要是直接抒发作者对南湖早春景象的喜爱”不准确,有喜爱,但主要表达的是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2)考查诗歌的抒情方式。

读懂诗句大意的作答的基础。

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

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

诗人正是以南湖早春景色的生机勃勃、明媚可爱,反衬诗人遭贬后的衰病不堪,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心欣赏的消沉郁闷的心情。

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_语文最新模考分类冲刺小卷(福建专用)(解析版)

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_语文最新模考分类冲刺小卷(福建专用)(解析版)

冲刺小卷09 诗歌鉴赏.一、(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湖东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1.A2.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达自我振奋精神的决心。

【解析】1.从诗歌的题目看,这首诗歌是在扬州的酒宴上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作品,不是白居易写给刘禹锡的。

2.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歌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长”意为振作,“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意为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暂凭杯酒长精神”流露出的不是忧愤不平之情,而是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二、(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了羁旅之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的情景。

B.颔联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早春图,绘声绘色,如在眼前。

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解析版(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诗题中的“岳”是指______,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______。

【答案】泰山填写“嵩山”“衡山”“恒山”“华山”任何一个均可【解析】考查对诗歌文学常识的理解。

“岳”指泰山。

中国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

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景色。

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

【答案】 C【解析】 C错误,“层云”与“归鸟”是诗人“细望”中所见到的景色,不是登上之后看到的景色。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这首诗的作者是(人名)_____________,晚号______________居士。

【答案】白居易香山【解析】《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

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3.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孤山、贾亭、白沙堤都是西湖的名胜。

B.第一、二联动静变换,诗人联想丰富。

(全国通用)近三年(-)中考语文真题详解 专题10 诗歌鉴赏(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全国通用)近三年(-)中考语文真题详解 专题10 诗歌鉴赏(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专题10 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卷】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______的自然之景,抒发了______之情。

2.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

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白日西斜,广阔天涯离愁的无限感慨与豪放洒脱2.龚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孟诗中“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诗词中的意象。

(1)首联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这里抓住了“白日西斜”“天涯广阔”的自然景象。

(2)“浩荡离愁白日斜”中“浩荡离愁”直接点明了作者对离愁的无限感慨,“吟鞭东指即天涯”则通过“天涯”这个开阔的意象表现了豪放和洒脱。

2.本题考查诗歌主题。

(1)龚自珍的诗。

翻译: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这里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自比为落花,落花从枝头落下,化为肥料,滋养大地,为新花的成长做贡献。

作者虽然离开朝廷,但是依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依然坚持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一片拳拳爱国之情。

(2)孟浩然的诗。

翻译: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第一联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鸟儿清脆的鸣叫,营造了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春天的氛围,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第二联则从视觉角度,运用联想,写春花被吹落到地的景象。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精编:诗词鉴赏(二)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精编:诗词鉴赏(二)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精编诗词鉴赏(二)三十六、(2020年江苏淮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2.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三十七、(2020年辽宁本溪)选出下对杜甫《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来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诗的一二句采用问答形式引入泰山,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

这两句写出泰山的高大和历史悠久。

B.中间四句由动景转为静景,不仅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还将诗人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

C.“会当”“凌”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表现了他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

D.全诗无“望”字,但“望”贯穿全篇。

诗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诗中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

三十八、(2020年四川达州)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9-10题。

(5分)【甲】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推,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从军行(其五)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①(táo)河:水名,在今甘肃,流入黄河。

1.李贺作诗。

工于设色,陆游就说过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

结合《雁门太守行》全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首诗歌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请任选其中一首作简要分析。

2020-2021全国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全国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出猎的壮观场面,表现出词人踌躇满志的英雄气概。

B.由“为报倾城随太守”可知,词人是为了报答太守而随其出城打猎的,侧面表现了太守的仗义和词人的知恩图报的品质。

C.本词先写出城射猎,继而由射猎过渡到演武,最后写挽弓“射天狼”,一个“狂生”形象跃然纸上。

D.本词融写景、叙事、言志、用典于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词人的胸襟见识。

2.下阕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B2.意思:那时候,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要报效国家,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B“为报倾城随太守”描写了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故选B。

2.此题考查的是对主旨句的理解。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据此作答。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2020-2021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题试题附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题试题附详细答案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作者人在江南、神驰故乡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颔联描写了在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江面,上扬帆乘船顺风疾行的景象,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的象征意义。
2.考查对诗歌词语的鉴赏。“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
3.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日晚”指诗人独立江边遥望朋友去处不愿离去,直到很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寒鸦”句是望中所见,秋夜清冷,乌鸦都已归巢,唯余江水悠悠,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或寓情于景),表达作者的悠悠的思念之情。
(2)考查诗歌的抒情方式。读懂诗句大意的作答的基础。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正是以南湖早春景色的生机勃勃、明媚可爱,反衬诗人遭贬后的衰病不堪,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心欣赏的消沉郁闷的心情。
C.颈联描绘出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的景象,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哲理,凸显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尾联与首联呼应,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据此,“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的理解是错误的。

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模拟综合试卷含答案

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模拟综合试卷含答案

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模拟综合试卷含答案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同李十一醉忆元九①【唐】白居易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梁州梦【唐】元稹梦君②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所惊身在古梁州。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和《梁州梦》写于同一天。

联系两首诗歌内容,结合“梁州”一词,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苏堤清明即事(南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注释】即事:歌咏眼前景物。

(1)这首诗中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哪两句?(2)这首诗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表现出诗人清明时节郊游踏青怎样的心情?3.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梅花【元】王冕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①,无数梅花落野桥。

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①见(xiàn):出现。

(1)两首诗中,“花”都是自然界中植物的花吗?为什么?(2)从写作特色看,王冕的《梅花》质朴,韩愈的《春雪》灵动,请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对后两句作简要赏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甲】春别曲(唐)张籍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乙】闽中秋思(唐)杜荀鹤①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①杜荀鹤;唐代诗人。

字意之,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

(1)这两首诗的一二两句描写景物时都注重“着色”,请从“染”和“匀”两个字中任选一个,结合诗句赏析妙处。

(2)两首诗均含蓄地借物抒情,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分别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5.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解析版(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诗题中的“岳”是指______,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______。

【答案】泰山填写“嵩山”“衡山”“恒山”“华山”任何一个均可【解析】考查对诗歌文学常识的理解。

“岳”指泰山。

中国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

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

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景色。

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

【答案】 C【解析】 C错误,“层云”与“归鸟”是诗人“细望”中所见到的景色,不是登上之后看到的景色。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这首诗的作者是(人名)_____________,晚号______________居士。

【答案】白居易香山【解析】《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

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3.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孤山、贾亭、白沙堤都是西湖的名胜。

B.第一、二联动静变换,诗人联想丰富。

C.第三、四联,描写早春之景美不胜收。

D.全诗语言绚丽,物象丰富,情感浓烈。

【答案】 A【解析】 B.错误。

第一、二联是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描绘,不是联想。

C.错误。

第四联是直抒胸臆,表达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

D.错误。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情感也是自然流露。

故选A。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咏江南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

2.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曲题是______。

【答案】张养浩咏江南【解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

《水仙子·咏江南》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创作的散曲。

3.下列对本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中“淡”字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淡淡秋意。

B.“看沙鸥舞再三”句为江南美景平添了几分孤寂。

C.“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暗示了江南水乡的富丽。

D.“爱杀江南”作结尾,既突显主题,又直抒胸臆。

【答案】 B【解析】 B错误,“看沙鸥舞再三”写得是作者张养浩本人闲洒自适得怡然之味。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除了这首《诉衷情》,我们还学过陆游表达爱国情怀的诗歌《》。

【答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或《示儿》)【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

根据知识积累,写出学过的陆游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即可。

3.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觅封侯” 一句是借班超的典故表达词人盛年奔赴疆场的志向。

B.“尘暗旧貂裘”是借用苏秦的典故来抒发已经无法奋战疆场的遗憾。

C.“泪空流”表达词人年事已高但却没能建立个人的伟大功业的悲伤。

D.“身老沧洲”表达了词人没有料到这一生无为而终老的悲愤和不满。

【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词的能力。

“胡未灭”,说国仇未报;“鬓先秋”,叹此身已老;“泪空流”,诉壮志难伸;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C项理解有误。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甲)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乙)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甲诗中的“________”一句点明标题中的“秋暝”;乙诗中“________”一句交代了“春行”的方式是骑行。

【答案】天气晚来秋浅草才能没马蹄【解析】“秋暝”季节是秋天,不难找到句子“天气晚来秋”。

题干中的“骑行”意思是骑着马行走,不难找到句子“浅草才能没马蹄”。

3.下列对两首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B.两首诗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写景。

C.两首诗描写了相同色彩的景物。

D.两首诗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

【答案】 A【解析】 B错误,《钱塘湖春行》没有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

C错误,两首诗描写的季节不同,因而景物色彩也就不同。

D错误,《山居秋暝》是借景抒情,也就是间接抒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此诗中“方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与诗歌中“___________”形成对应。

【答案】正显得美亦奇【解析】考查对诗句词语的理解。

理解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诗句的意思,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方好:正显得美。

“方好”与“亦奇”对应。

3.下列诗句中与此首诗歌的内容、情感最为一致....的一项是()。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B.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C.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D.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答案】 C【解析】此诗写的是西湖的湖光、山色,且描写的是春景,ABD不是写西湖春天景色的诗,C.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出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与此诗内容、情感一致。

都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小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1)“少年不识愁滋味”中的“少年”,指“年轻时”,与今语“少年儿童”中的“少年”不同。

(______)(2)“欲说还休”中的“还”是多音字:huán和hái。

古代一般读huán,现今一般读hái。

(______)【答案】(1)√(2)√【解析】(1)正确。

“少年不识愁滋味”中的“少年”,指“年轻时”。

(2)正确。

“欲说还休”中的“还”读huán。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层楼”、“强说愁”,写出了“少年”的纯真无知。

B.“而今识尽愁滋味”,道出了历经沧桑的艰难辛酸。

C.“欲说还休”,传递出有苦无处诉说的痛苦矛盾。

D.“却道天凉好个秋”,表现出诗人豁达大度的宽广胸怀。

【答案】 D【解析】 D理解不恰当。

用这句“却道天凉好个秋”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

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2.“沙场”的意思是。

【答案】战场【解析】考查对诗歌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先要知道词语所在诗句的意思,“沙场秋点兵”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沙场:战场。

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项是()A.上片一、二句表现了词人念念不忘杀敌报国的情怀。

B.上片三、四句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高昂的战斗情绪。

C.下片三、四句实写词人战斗获胜时意气昂扬的神情。

D.下片末句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答案】 C【解析】 C. 下片三、四句是虚写。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这首诗隐含的两个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曲(竹)径通幽万籁俱寂【解析】考查从诗歌中提取成语的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歌,不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且是提炼成语与名言的宝库。

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句中的重点词语联想到平时积累的成语。

根据诗句的个别字眼去推断应是哪个成语。

这要看学生平时的积累。

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

如可从“竹径通幽处”提取“竹径通幽”,从“万籁此俱寂”提取“万籁俱寂”作为答案。

3.诗人描写了古寺的肃穆幽深和宁静,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名胜的喜爱(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解析】考查对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把握。

作者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

如此清幽的环境使诗人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

全诗虽咏禅房寺院,实抒寄情山水及隐逸之情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影下”写出飞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飞行的速度之快【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元曲内容的理解。

“一点飞鸿影下”的意思是: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这句话使原本萧瑟的画面变得活跃,寂寞的秋景也有了鲜活的生气,“影下”写出了大雁飞行速度之快。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落日残霞”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