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尿液化学检验(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简便、快速。与清蛋白、球蛋白、本周蛋白均可发生反 应。灵敏度高,为0.05-0.10g/L,因而有一定的假阳性。作 为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的参考方法,手工法尿蛋白定性试验 的过筛试验
本法既可肉眼观察,又可用于尿液自动分析仪。对清蛋白灵敏,对 球蛋白的灵敏度仅为清蛋白的1/100-1/50,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本周蛋白基本不反应。本法快速、简便、易于标准化,适用于健康 普查,尤其是肾脏疾病的筛检,但不适用于其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
32
33
尿蛋白定量试验
1.比色法(双缩脲法)
钨酸可沉淀尿液中的蛋白质,后者复溶于双缩脲试剂 中,其碱性的Cu 2+与蛋白质的肽键形成紫色的复合 物,呈色的深浅与尿蛋白的含量成正比。
双缩脲法是测定尿蛋白总量的常规参考方法。显色稳 定、重复性好,对白、球蛋白的反应灵敏度较一致 (100~150mg/l),但灵敏度低。
2
常用尿液化学检验
酸碱度 蛋白质 葡萄糖 酮体 胆红素
尿胆原和尿胆素 隐血 亚硝酸盐 白细胞 维生素C
3
一、尿液酸碱度(PH)
—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
尿液PH值主要由肾小管泌H+、铵的形成、HCO3-的重吸 收、酸性和碱性磷酸盐相对含量决定。
【参考值】 ➢晨尿 5.5-6.5 ➢随机尿 4.5-8.0 存放时间过长因细菌分解尿素可使PH偏高
尿蛋白定性试验
——过筛试验 ⒈加热乙酸法 ⒉磺基水杨酸法 ⒊干化学试带法
尿蛋白定量试验
⒈沉淀法 ⒉比浊法 ⒊比色法 ⒋染料结合法 ⒌免疫测定法 ⒍尿蛋白电泳法
25
尿蛋白定性试验
1.加热乙酸法--------传统经典方法,蛋白定性的确证实验
【原理】 加热煮沸使蛋白变性凝固,加酸使尿pH接近蛋 白质等电点(pH4.7),在含有适量无机盐状况下,蛋白 质更易于变性下沉,同时可消除因加热引起的某些磷酸盐 和碳酸盐析出造成的浑浊干扰。
6.5
比重 1.015 1.015 1.015
7.0 1.011
8.0
9.0
1.010 1.009
11
二、尿液蛋白质检查
正常人尿液浓缩后再经免疫电泳,可按蛋白质的相对 分子量大小分3组:
①高相对分子量蛋白:分子量>9万,含量极微,包
括T-H糖蛋白、分泌型IgA等;
②中相对分子量蛋白:分子量4-9万,以白蛋白为主,
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临床普遍采用的新技术
37
【临床意义】
1、生理性蛋白尿:
功能性、直立性、摄入性、偶然性、老年性、 妊娠性蛋白尿
2.病理性蛋白尿:
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蛋白尿
38
【临床意义】
(1)肾前性蛋白尿:
尿蛋白种类
病因
本周蛋白
浆细胞病
常见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浆细胞白血病
【质量控制】1.尿液标本必须新鲜。混有生殖系统分泌物时 可致假阳性。
2.如加酸过少、过多,致远离蛋白质等电点,可使阳性程度 减弱。因此实验前需调整尿液pH至5~6。
3.如尿中盐类离子浓度过低,可致假阴性,限盐或无盐饮食 的患者可加饱和氯化钠溶液1~2滴再检查。
26
尿蛋白定性试验
2.磺基水杨酸法(SSA)
41
【临床意义】
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间质病变:如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Fanconi
综合征、肾小管性酸中毒
重金属中毒:汞、镉、铋、砷、铀
药物中毒:抗生素类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

蛋白尿 20
21
2、肾小管性蛋白尿(Tubular proteinuria)
近曲小管损伤,重吸收功能降低,产生的蛋白尿。 尿蛋白组分以小分子量蛋白( β2-MG 、溶菌酶)为主。 尿蛋白定性“+~++”
临床意义
①间质性肾炎 ②中毒性肾间质损害:重金属
有机溶剂 抗生素 ③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22
3、混合性蛋白尿(mixed proteinuria)
•肾脏疾病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所产生的蛋白尿 •中分子量的清蛋白及低分子量的β2-M同时增多为主
临床意义
① 肾小球肾炎晚期 ② 肾盂肾炎后期 ③ 全身性疾病侵犯肾小球和肾小管
4、溢出性蛋白尿(overflow proteinuria)
•血循环中出现本周蛋白、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
•尿蛋白定性: + ~ ++,一般不伴有肾脏损伤
-------过筛实验,干化学法检测尿蛋白的参考方法
【原理】在略低于蛋白质等电点的酸性环境中,尿蛋白氨基带正电荷,与 带负电荷的磺基水杨酸根相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沉淀,沉淀生成 的程度可反映蛋白质含量。
【质量控制】 1.尿液标本必须新鲜。混有生殖系统分泌物时可致假阳性。 2.应用青霉素钾盐、庆大霉素、磺胺、PAS及含碘造影剂等,或高浓度尿
定性一般不超过(+) 多见于青少年,常为一过性,蛋白尿随诱发因素的
消失而消失。来自百度文库
17
2、体位性蛋白尿——又称直立性蛋白尿
可能与直立时前突的脊柱压迫肾 静脉;或直立过久时肾脏下移, 肾静脉扭曲造成肾脏瘀血,淋巴、 血流受阻有关。
卧位时尿蛋白阴性,起床活动或 站立过久后可出现阳性,而平卧 后又转成阴性。常见于青少年, 可随年龄增长而消失。定性一般 ++~+++。
占尿蛋白总量的1/2-2/3;
③低相对分子量蛋白:分子量<4万,绝大多数在肾
小管重吸收,故尿中含量极少,如免疫球蛋白FC片段、 游离轻链、微球蛋白等。
12
蛋白尿形成
13
14
蛋白尿(proteinuria)
【定义】 当尿蛋白排出量>150mg/24h或尿中蛋
白浓度>100mg/L时,常规化学定性 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
6
尿液酸碱度(PH)检测方法
采用甲基红(pH4.6~6.2)与溴麝香草酚蓝(pH6.0~7.6)适量配合 制成pH试纸垫,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筛查方法。以仪器自动化检测 来反映尿pH5~9的变异范围,基本满足临床需要。
7
8
【临床意义】
(一)生理变化 1. 饮食种类的影响 蛋白质↑, 尿PH↓
蔬菜水果↑,尿PH↑ 2.碱潮 进食后尿PH↑ 3.其他 如运动、饥饿等生理活动时体内酸性代
28
尿蛋白定性试验
3.干化学试带法-------健康普查
【原理】利用pH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protein error)原理——在一 定条件下(pH 3.2),指示剂阴离子与蛋白质结合生成复合物,引起 指示剂的进一步电离,超过尿液的缓冲能力而发生颜色变化。颜色的 变化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质量控制】 1.尿液标本必须新鲜,变质的尿液会影响尿pH;大剂量青霉素可呈假阴性;
血红蛋白
血管内溶血性疾病 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肌红蛋白
溶菌酶 淀粉酶
大面积肌肉损伤 酶类增高
挤压综合征、电灼伤、多发性 肌炎、进行性肌肉萎缩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胰腺炎
39
【临床意义】 (2)肾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40
【临床意义】
类型
选择性 蛋白尿 非选择 性蛋白 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常见疾病
大剂量洗必泰可呈假阳性。 2.反应时间和标本量严格按照试带法的操作说明来进行,并强调使用标准
化的试带。 3.对清蛋白灵敏,对球蛋白的灵敏度仅为清蛋白的1/100-1/50,与血红
蛋白、肌红蛋白、本周蛋白基本不反应。
29
不同PH值尿液,尿蛋白结果
PH
3.0 5.0 7.0 8.0 9.0
白蛋白 70 100 100 100 200
15
一、生理性蛋白尿
指在人体机能正常情况下出现的短暂性蛋白尿,一 般不具有病理意义,可分为
1、功能性蛋白尿 2、体位性蛋白尿 3、其他(摄入性、偶然性、老年性、妊娠性)
16
1、功能性蛋白尿
指机体在剧烈运动、发热、精神紧张等造成肾血管 痉挛或充血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所 致的暂时性、轻度的蛋白尿。
⑵酸性尿也可预防细菌的生长,减少泌尿系统的感染。
10
(四)做尿干化学分析的质控
PH对尿蛋白和比重的影响
不同PH值尿液,尿蛋白结果
PH
3.0 5.0 7.0 8.0 9.0
白蛋白 70 100 100 100 200
注:双缩脲法定值100mg/dL
不同PH值尿液,尿液比重变化
PH 5.0
6.0
19
二、病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
炎症、毒素等损害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或 电荷屏障作用受损,滤出较多的血浆蛋白,超过了肾 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蛋白尿。
尿蛋白定性:+++ ~ ++++
•根据滤过膜损伤的程度和蛋白尿的组分分为2种:
什么是
选择性蛋白尿 非选择性
34
尿液蛋白质定量检验的方法学评价
方法
评价
沉淀法
比浊法
比色法
染料结合 法 免疫法及
电泳法
费时、准确性差,已淘汰
操作简便,对清蛋白、球蛋白有相同的灵敏度,但线性 范围窄,影响因素多(温度、pH、时间、混匀方式等), 因而精密度低
双缩脲比色法为蛋白质定量测定的经典方法
考马斯亮蓝法和邻苯三酚红钼酸络合法灵敏度高、操作 简便快速、呈色稳定、干扰因素少,但易污染。丽春红 S法需用三氯乙酸沉淀,操作繁琐,离心沉淀不完全也 影响结果
尿液化学检验
常用尿液化学检验
酸碱度 蛋白质 葡萄糖 酮体 亚硝酸盐 隐血 白细胞 胆红素 尿胆原和尿胆素 维生素C
尿液化学其他检验
微量清蛋白 本周蛋白 肌红蛋白 α1、β2-微球蛋白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尿含铁血红素 尿NAG酶 尿淀粉酶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乳糜尿测定 其他
谢产物增多可使尿PH↓;尿中有脓、血或细菌污
染等使尿液碱化。药物的影响。
9
(二)病理变化 1.尿pH↓: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痛风、糖尿病、
低血钾性碱中毒等排酸增加;呼吸性酸中毒。
2.尿pH↑:碱中毒、严重呕吐、尿路感染、肾小管性酸
中毒。
(三)指导临床用药
⑴根据尿液pH变化指导临床用药,预防肾结石的形成和复 发。
临床意义
① 多发性骨髓瘤、轻链病、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② 急性血管内溶血 ③急性肌肉损伤
23
5、组织性蛋白尿(histic proteinuria)
来源于肾小管代谢、组织破坏、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 统产生的蛋白质进入尿液形成 成分以T-H蛋白为主,常见于尿路感染 尿蛋白定性:± ~ +
24
(二)尿蛋白测定方法:
特殊体位尿——清晨 起床后(不可有任何 活动)立即留第一次 尿液,然后站立 15min (双脚并拢, 足跟离墙15cm,枕 部和双肩靠墙),再立 位30-60min后留第 二次尿液
18
3、假性蛋白尿(false proteinuria)
混有血、脓、粘液等,不伴随肾脏本身的损害,常 见于泌尿道炎症、出血及尿中混入生殖系统分泌物 等,又称偶然性蛋白尿。
4
5
尿液酸碱度(PH)检测方法
指示剂法 酸碱指示剂原理如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滴定法 酸碱中和反应原理。
干化学试带法 采用甲基红(pH4.6~6.2)与溴麝香草酚蓝
(pH6.0~7.6)适量配合制成pH试纸
pH计法
垫,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筛查方法。以仪
器自动化检测来反映尿pH5~9的变异范
围,基本满足临床需要。
病因
尿蛋白类型
定性试 定量试验 验 (g/d)
肾病综合 征
相对分子量4-9 +++~ 3.5 ~ 10 万(清蛋白为主) ++++
原发性肾 小球疾病
继发性肾 小球疾病
急慢性肾炎 膜性肾炎 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病 狼疮肾病
大中分子量蛋白 质同时存在(清 蛋白、免疫清蛋 白)
+~
0.5 ~3.0
++++
妊娠中毒症
注:双缩脲法定值100mg/dL
尿液过酸(PH<4)或过碱(PH>8), 超过试纸缓冲能力,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 性
30
青霉素对尿蛋白干化学法的干扰
31
尿液蛋白质定性检验的方法学评价
方法
评价
加热乙酸 法
磺基水杨 酸法
干化学法
尿液蛋白质检验的经典方法。特异性高、干扰因素少,灵敏 度较低为0.15g/L。能使所有蛋白质发生沉淀反应,虽操作繁 琐,但结果准确。常作为确证试验
酸、草酸盐、粘蛋白等作用下可呈假阳性反应,但加热煮沸后消失。 3.如PH>9或<3可致假阴性,需调整尿液pH至5~6。
27
【结果判断】
阴性(-):不显混浊,尿液外观仍清晰透明。 可疑(±):轻微混浊,隐约可见,含蛋白量约为0.05-0.20g/L。 阳性(+):明显白色混浊,但无颗粒出现,含蛋白量约为0.30g/L。 (2+):稀薄乳样混浊,出现颗粒,含蛋白量约为1.0g/L。 (3+):乳浊,有絮片状沉淀,含蛋白量约为3.0g/L。 (4+):絮状混浊,有大凝块下沉,含蛋白量≥5.0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