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养生(图文)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1、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2、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3、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
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
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4、足太阴脾经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
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
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5、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
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养生(图文)

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养生(图文)-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月、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
十二经络气血流注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一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古人说,肾开窍于耳,肾主骨;肝开窍于目,肝主筋;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脾开窍于唇,脾主肉;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
所以耳鸣了,或者容易骨折,就要想到是不是肾虚了;眼花了,或者总爱抽筋,就要考虑是不是肝弱了;鼻子不通,皮肤总起痘疹,通常与肺有关;嘴唇肿痛,体瘦无肉,多是脾经淤阻;而舌头的形态,可显出心脏和心脑血管的问题,如舌尖赤红为心火太旺,舌头歪向一侧是脑中风的先兆。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当令。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手太阴肺经其实肺经的功效何其的巨大,上可舒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
肺经的鱼际穴定喘的效果很好,只需按揉即可。
人体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

黄帝内经”指导我们按照人体生物钟的养生规律来保养我们的身体,指导我们应时养生、择时养生。
将人体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一一对应起来,从而完美地揭示了时间医学的养生真谛。
年有十二月,日有十二时,五脏六腑有神明。
只要我们按照人体的本性好好生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供养好我们的先天真元,养生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时辰养生对照表:子时(23:00-1:00)胆经旺子时前入睡者,早晨醒来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
丑时(1:00-3:00)肝经旺丑时不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懈怠易燥怒,易生肝病。
寅时(3:00-5:00)肺经旺心脏病患者这个时间做容易发病。
寅时醒来睡不着,多是气血不足。
卯时(5:00-7:00)大肠经旺卯时排便时对大肠经最好的照顾,空腹喝水,有利于晨便。
辰时(7:00-9:00)胃经旺辰时胃部吸收能力增强,此时应该吃早餐,吸收好,且不易肥胖。
巳时(9:00-11:00)脾经旺巳时是老人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应适量喝水,适度运动。
午时(11:00-13:00)心经旺午时人体气血最旺,不宜做剧烈运动,应稍事休息。
益于养心。
未时(13:00-15:00)小肠经旺未时锻炼小肠,有利于吸收营养。
申时(15:00-17:00)膀胱经旺申时学习效率高,多喝水,多吃水果,有利于排泄,泻火排毒。
酉时(17:00-19:00)肾经旺酉时发低烧是肾气大伤,肾阳虚者这个时候补肾阳最有效。
戌时(19:00-21:00)心包经旺戌时进餐不宜过油腻过饱,心脏病患者宜揉心包经,可保护心脏。
亥时(21:00-23:00)三焦经旺亥时睡觉是最好的进补,此时睡眠,百脉得以休养生息。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 动态图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动态图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穴位图(动态图)(转载)2010-12-09 09:57:14| 分类: 中医诊断 | 标签:穴位一侧上肢分布大肠|字号订阅中医将十二个时辰,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能给大家都打开健康之门: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
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
本经穴位: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
首穴商阳,末穴迎香。
本经穴位: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十二时辰经络走向与养生

十二时辰经络走向与养生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宜喝水。
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需吃早餐。
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宜慢饮水。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宜午睡。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宜运动、多喝水。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宜休息。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宜散步。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宜安静。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其中4时呼吸最弱。
首先,整个身体的自然修补时间,是在晚上21点到凌晨3点。
这段时间一定要休息,如不能休息,也一定要停止一切活动。
晚上21点到23点的时间,是免疫系统运作的时间,特别是小朋友的免疫系统还不全,因此小学 6 年级以前的小朋友最好在21点左右就寝。
而晚上23点到凌晨1点是骨随造血时间、凌晨1点到3点是肝脏修复的时间、凌晨3 点到5点是呼吸系统运作的时间。
其中凌晨4点是我们脉搏最弱,心跳最慢的时候,所以,我们在医学上有所谓的〈危险4点钟〉所以家里如有老年人,这个时间就要特别注意。
早晨的运动最好是在 5 点以后再出门,接下来 5 点到7 点是大肠蠕动最旺盛的时间是吃早餐时间,7点到9点则是最活跃的时间,9点到11点是脾脏活动时间。
到了午时〈上午的11点到下午1点〉与子时〈晚上23点到凌晨1点〉由于身体在造血因此我们需要较好的休息,所以在这段时间好好的休息,就不容易贫血。
因此,我们知道只要遵循自然法则,那么我们的身体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复原,如此这般,我们在工作会十分有精神在休息得到全然的放松。
下午13点到15点是小肠运作的时间,所以午餐最好在下午13点吃,13点到15点膀胱运作时间,这段时间要多喝水是重要喝水时间。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

人体经络与保健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时间对应的经络21:00-23:00 三焦经。
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
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
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3:00-5:00 肺经。
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5:00-7:00 大肠经。
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
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9:00-11:00 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
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
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
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
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
美容从喝五色养颜粥开始吃五色养颜粥(黄豆、绿豆、黑豆、红豆、紫米),就是最简单、最省时、最有效的美容方法具体做法:五色豆洗净后,用水浸泡一夜。
(豆萌芽,生最盛,其酵素特多,少食后令人排出空的物,而且更容易煲。
)把泡好的五色豆放入水中,加入适量的水煮至豆花,即加入冰糖、溶解后即可用。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大多数人都是等到有病态了,甚至很严重了才去看医生。
基本没有防范疾病的知识,即使有也局限于不吃脏东西,勤洗手等。
1.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人体经络时辰表(配图)十二经络

气通降下行,经气所过和所主的部位疾病都可治。
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 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 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辰时-巳时:胃经与脾经
胃经
辰时(7:00-9:00)胃经当令,此时胃气充盈,应该吃早餐。胃经不畅可表现 为胃痛、胃胀、呕吐等。
脾经
巳时(9:00-11:00)脾经当令,此时脾气健运,运化水谷。脾经不畅可表现为 腹胀、便溏、水肿等。
午时-未时:心经与小肠经
心经
午时(11:00-13:00)心经当令,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初生,应 该午睡养心。心经不畅可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等。
其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心与其他脏 器相连系的部位),向下穿过膈肌络小
肠。
其分支从心系分出向上挟着食道连于目 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
其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再 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 下行过肘内侧经尺神经沟入掌中桡侧直 到小指桡侧末端源自少冲穴)交于手太阳跨学科合作
人体经络时辰表研究涉及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 等多个学科领域,未来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经 络研究的深入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腰椎间盘突出
腰部经络不畅可引发腰椎病变, 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关节炎
关节部位经络瘀滞可导致关节炎, 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养生配图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子胆丑肝各定位,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已脾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酝肾注,戊时包络亥三焦。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
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
邪不能容,容之心伤。
”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
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时三焦能通百脉。
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
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
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
”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胃经上的4个常用穴的用法,这4个穴就是梁丘、足三里、丰隆、下巨虚。对于急性胃痛或慢性胃痛的发作,马上点按梁丘穴有立时止痛的疗效;如果疼痛的位置偏于胃脘,要再多揉足三里。偏于小肠部位则多揉下巨虚。若属于慢性胃肠病的治疗,丰隆穴则效果最好。记住一点,按摩的穴位不敏感则无效。(可能有3个原因:①穴位的位置找得不准确;②病症与选穴不符;③气血过于虚弱,无法传导到腿部穴位。)
十二经络气血流注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一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
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
古人说,肾开窍于耳,肾主骨;肝开窍于目,肝主筋;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脾开窍于唇,脾主肉;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
所以耳鸣了,或者容易骨折,就要想到是不是肾虚了;眼花了,或者总爱抽筋,就要考虑是不是肝弱了;鼻子不通,皮肤总起痘疹,通常与肺有关;嘴唇肿痛,体瘦无肉,多是脾经淤阻;而舌头的形态,可显出心脏和心脑血管的问题,如舌尖赤红为心火太旺,舌头歪向一侧是脑中风的先兆。
膀胱经在后背上有许多俞穴,俞就是通道的意思。有肺俞、胃俞、脾俞、肝俞、胆俞、心俞、厥阴俞、肾俞等等,这些俞穴各自通着各家的脏腑,这就跟不同的工厂都有自己的排污管道和途径是一个道理。
经穴歌诀里有:“腰背委中求”。是说后背、腰部的病痛都可以用委中穴来解决。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根据本人的经验,只要是腰痛,按摩委中穴通常能减轻30%的疼痛。是一个不错的穴位。但委中穴最独特的作用是能让鼻子通气,有的人长年是“一窍不通”按摩“委中”穴可以有实时通气的作用。但是要有正确的方法,取侧卧位,鼻子不通气的一侧身体在上位,屈腿用大拇指点按“委中”穴,需稍用力。如果有人说,试过这个穴位了,当时真管用,却不长久,一会儿鼻子又堵了。有没有长通不堵的穴位?我告诉您,还真有,就是臀部上的膀胱俞,但是这个穴针灸最佳,如用点穴法必须要找准穴位,且用力较大,感觉点揉时和鼻子相通了,才会有效。且疗效持久。再说两个穴位,都是治腰痛的,一个是治疗慢性腰痛病(一个月以上)您选取小腿肚子上的飞扬穴,只这一穴,点按5分钟就够了,比您按摩整个后背一小时效果还好。还有就是位于外脚背的金门穴,是治疗急性腰痛的(两周以内)。此穴穴位较深,按摩时可用食指关节点按较为有力。但是要提醒您的是,这两个穴位治疗的腰痛,主要是针对腰脊两旁肌肉的,对于腰椎本身的病痛(那是需要选取肾经和胆经的穴位来治疗,今天只说膀胱经),则效果较差。此外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对腰痛都有很好的疗效。有这么多治腰痛的穴位可选,您还用担心腰痛吗?
肺经的鱼际穴定喘的效果很好,只需按揉即可。
有人总觉得气不够使,吸不上气的感觉,就点揉太渊穴,此穴为肺经原穴,补气效果极佳。
尺泽穴是最好的补肾穴,通过降肺气而补肾,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高血压患者多是这种体质。
经渠治疗各种咳嗽都有效,所以使用方便,不需辨证。还有孔最穴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和扁桃体炎效果不错,还能治痔疮。再有个特效穴——少商,是专治咽喉肿痛的,三棱针点刺出血马上见效。
强大气血的捷径--打通胃经当您不想只是凑合活着,还想追求精彩人生的话,别忘了还有一条捷径,那就是打通您的胃经。
足太阴脾经已时(9点至11点)脾经当令。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我的美容秘方:
敲头与疏头:用十个手指肚,敲击整个头部,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反复敲击两分钟,然后用十个手指肚疏头两分钟,也是从前发际到后发际(一定不能用指甲)。头上的经络众多,有膀胱经、胆经、三焦经、胃经,穴位则有好几十个。敲、疏以后,通常可以看到满指油污,这是头皮内的污浊从穴位和毛孔排出了。如果想加强疗效,可以用手掌将两耳堵住,用双手食指和中指弹拨后脑,这在古书中叫做:鸣天鼓。最能怡神健脑。经过这番“推敲”,经络无阻,血管畅通,何愁头发不浓密乌黑呢?
此外,还有一条更重要的经络——胃经,也要敲打。从锁骨下——顺两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一直敲到脚踝,都是胃经。胃经敲打可稍用力。面部的供血,主要靠胃经的供应,所以颜面的光泽,皮肤的弹性,都由胃经供血是否充足所决定。有人脖子上的皮肤松皱了,很影响美观,其实这不过是胃经的气血亏虚所造成。只要坚持敲打大肠经和胃经,很快就会有惊人的改观。
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当令。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其实肺经的功效何其的巨大,上可舒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
再说说复溜穴,“复溜”就是让血液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在太溪穴直上两厘米处。这穴位治疗瘀血和炎症效果最好,所以什么膀胱炎,阴道炎、前列腺炎等,以及因流产留下的后遗症,都可以选择此穴。有针灸专家,称针刺此穴滋肾阴的效果极好,相当于六味地黄丸的功效,所以有怕热口干,夜间烦躁难眠的患者,又多了件宝贝。
涌泉穴,相当于足底疗法的肾上腺反射区,自古就有临睡搓脚心百次,可延年益寿的说法。但其最实用的功效是在于此穴能引气血下行,所以可以治疗高血压、鼻出血、头目胀痛、哮喘等气血上逆的症状。此穴敷药效果最好。如高血压,取中药吴茱萸25克研末醋调成糊,睡前敷于两脚心涌泉穴,用纱布包裹。通常20小时左右,血压开始下降,且有持续效果。重症者可多用几次(平日配合金鸡独立法效果更佳)。鼻出血则敷大蒜泥,左侧流血敷左脚心,右侧流血敷右脚心。两鼻孔俱出血俱贴之,有立即止血之效。此法还可醒神通窍,以治疗慢性鼻炎。(有专家建议此穴不宜艾灸,可引为参考。)此穴若只想用按摩法,则有个前提,就是稍用力此穴即痛感明显者适宜,若使很大力,而痛感不显,或此穴处皮肤无弹性,一按便深陷不起的,不可用按摩法(会使肾气更为虚弱),可选用敷药法。
面部皮肤的保养:用十个手指肚轻轻敲击整个面部,额头,眉骨、鼻子、颧骨、下巴要重点敲击。
然后用左手掌轻轻拍打颈部右前方,右手掌拍打颈部左前方(手法一定要轻)。
然后右手攥空拳敲打左臂大肠经。(大肠经很好找,您只要把左手自然下垂,右手过来敲左臂,一敲就是大肠经。)然后换过来左手攥空拳再敲打右臂。一边敲打一分钟。(从上臂到手腕,整条经都要敲)。敲打大肠经是因为这条经直通面部两颊和鼻翼,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部位长斑生痘。
今天谈谈心包经,这条经络穴位很少,但宝贝很多,有些穴位是专病专穴,其它的穴位无法取代。至于经络的循行位置,自行看图确认便可。首先说处于腕横纹上10厘米处的郗门穴,(胳膊长短不同,大概位置)这个穴位对于防治心绞痛疗效神奇。记得去年10月份的一天,天气较冷,邻居家的女孩小辉急惶惶的来敲我家的大门,说她的爷爷突然坐在地上起不来了,我赶过去一看,只见八十多岁的刘大爷脸色煞白,头上大汗淋漓,右手捂着胸口,斜靠在墙角的地上,话都说不出来了,我见此情形,料定是他的心绞痛犯了。便向他孙女要硝酸甘油,可情急之下却一时找不到。急得她直哭,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一个穴位——郗门,便撸起老人左臂衣袖用我的左手大拇指点按住郗门穴,右手攥住老人的左手掌进行顺时针旋转,一分钟的光景,老人长出一口气,四肢也由冰凉逐渐转暖,五分钟以后我扶着老人上床休息,此时他已谈笑风生,对我说,当我按住他的穴位时,他感到有一股热流由左臂涌入前胸,心里立即不在发紧,一下子松绑了。郗门穴穴位较深,自己按摩时可用右手拇指,用力按住此穴,同时左手腕做顺时针旋转。这时此穴就会有较为明显的感觉。(不要等到发病时才想起去按摩呀,那时你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还是平日就揉一揉,防患于未然吧。)。
人体经络与十二时辰养生(图文)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月、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
而太溪、复溜两穴用按摩法,效果很好,也无禁忌,常相配而用,哪个穴位敏感就先揉哪个穴,然后再把不敏感的穴也揉敏感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若再同时在肾俞、关元、气海等穴拔罐。那就真成了一剂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补汤了。世人只知鹿茸、枸杞、虫草、河车(胎盘),为补肾佳品,岂知太溪、复溜、涌泉才堪称是生命至宝。只是穴位蝇头之地,人皆不以为意,岂知小小孔窍,却能通天彻地,尽藏玄机。有朋友可能会觉得我在虚言夸大,狐疑不信,那就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当令。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当令。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