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经络走向与养生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一年有十二月之分,一天也有十二时辰之分。
养生,不仅要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还要符合一日十二时辰的规律。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十二时辰养生法1.子时 (23:00-1:00) 胆经旺子时前入睡,晨醒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2.丑时 (1:00-3:00) 肝经旺丑时不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易躁怒,易生肝病;胆的排毒,亦同。
3.寅时 (3:00-5:00) 肺经旺心脏病患者此时最易发病。
寅旪醒来睡不着,多为气血不足;肺的排毒。
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Medicine,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4.卯时 (5:00-7:00) 大肠经旺卯时排便是对大肠最好的照顾。
空腹喝水,有利于晨便;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5.辰时 (7:00-9:00) 胃经旺辰时胃部吸收能力増强,此时应吃早餐,吸收好,且不易胖;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6.巳时 (9:00-11:00) 脾经旺巳时是老年人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
应适量喝水、适度运动7.午时 (11:00-13:00)心经旺午时人体气血最旺,不宜做剧烈运动,应小憩,宜于养心8.未时 (13:00-15:00)小肠经旺未时锻炼小肠经,有利于吸收营养9.申时 (15:00-17:00)膀胱经旺申时学习效率高。
多喝水,多吃水果,有利排泄,泻火排毒10.酉时 (17:00-19:00)肾经旺酉时发低热是肾气大伤,肾阳虚者此时补肾阳最有效11.戌时 (19:00-21:00)心包经旺戌时进餐不宜过油腻过饱。
心脏病患者宜揉心包经,可保护心脏12.亥时 (21:00-23:00)三焦经旺亥时睡觉是最好的进补,此时睡眠,百脉得以休养生息;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时辰对应12条经络(图解)(特定时间按摩经络轻松治病)

时辰对应12条经络(图解)(特定时间按摩经络轻松治病)1时辰对应的12经络(图解)(特定时间按摩经络轻松治病,又减肥)本帖被那可小璐执行置顶操作(2008-03-24)这12个时辰与12条经络相对应的意义是什么呢?“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时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原来这12条经络是按时间的顺序,就如潮汐一样,流动到哪儿,哪条经络就"涨潮"了,这时这条经络里的气血最为旺盛。
所以很多医生喜欢在特定的时辰,去疏通在这个时辰气血最旺盛的经络,或在此时辰服下调理该脏器的药物,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治病: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来后,或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的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找痛点,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上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写,对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
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梳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通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神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减肥:每天早上醒来后将手臂你侧的肺经来回慢慢搓100下,再搓大腿上的胃经和脾经各50下,能有效的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并能促进排便,及时排出身体内的毒素与废物。
中午的时候搓手臂内侧的心经,慢慢来回上下的搓100次,然后再在腰部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搓100下,因为中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是补肾、强肾的最好的时机。
另外,晚上临睡前在手臂外侧中间的三焦经上来回搓100下,能有效的缓解全身各个脏器的疲劳,使你的睡眠质量提高,好的睡眠也是人体补血的关键。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十二时辰对照表在伟大的祖国医学里,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
每条经络对应一个时辰中运行最为活跃。
下面我们对每一个时辰和每一条经络的运行规律作一个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古代十二时辰对应五行也是非常神奇与伟大的创作。
十二时辰 别名 解析 对应生肖 当令器官 循行经脉 常见症状 时辰宜忌子时 23:00-01:00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由天黑转为天亮这一时间段。
鼠 胆 胆经 头晕目眩、口苦、善太息。
宜:睡觉。
忌:熬夜;吃夜宵。
丑时 01:00-03:00 鸡鸣,又名荒鸡。
指深夜过后,鸡鸣之时。
牛 肝 肝经 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烦躁。
宜:熟睡。
忌:熬夜;生闷气;久视。
寅时 03:00-05:00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
虎 肺 肺经 肺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部(包括喉咙)疼痛。
宜:熟睡或导引吐纳,调理肺经。
忌:熬夜。
卯时 0500:07:00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
指太阳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兔 大肠 大肠经 牙齿疼痛、颈部肿大。
宜:起床喝温热的白开水;排便;调理大肠经。
忌:饮酒。
辰时 食时,又吃早饭的时间。
龙 胃 胃腹胀肠鸣、消宜:及时吃早餐,十二时辰经络养生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中医古人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
有些人等闲切除患者的胆,是不负责的表现。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脑筋清楚,精神和面红润。
反之,子时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此中一部门人还会是以而"胆怯"胆经这时要上床困觉,利于骨髓造血。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是根据人体的生理规律和自然界的变化,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脏腑经络和养生法则。
以下是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的概述:
1. 子时(夜半11点-1点):养肾。
应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2. 丑时(凌晨1点-3点):养胆。
应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激动。
3. 寅时(凌晨3点-5点):养肝。
应清晨起床,进行适量运动,呼吸新鲜空气。
4. 卯时(早晨5点-7点):养肺。
应进行深呼吸,锻炼呼吸功能。
5. 辰时(早晨7点-9点):养胃。
应适当进食早餐,注意饮食卫生。
6. 巳时(上午9点-11点):养心。
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
7. 午时(中午11点-1点):养小肠。
应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
8. 未时(下午1点-3点):养膀胱。
应适量饮水,定时排尿。
9. 申时(下午3点-5点):养三焦。
应适当休息,放松身心。
10. 酉时(傍晚5点-7点):养肾。
应进行适量运动,保持身体活跃。
11. 戌时(晚上7点-9点):养胆。
应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激动。
12. 亥时(晚上9点-11点):养肝。
应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强调根据不同的时辰,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以促进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这些法则在中医养生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仍需结合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十二时辰对应五行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对照表十二时辰对应五行在伟大的祖国医学里,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
每条经络对应一个时辰中运行最为活跃。
下面我们对每一个时辰和每一条经络的运行规律作一个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古代十二时辰对应五行也是非常神奇与伟大的创作。
十二时辰经络养生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中医古人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
有些人等闲切除患者的胆,是不负责的表现。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脑筋清楚,精神和面红润。
反之,子时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此中一部门人还会是以而'胆怯'胆经这时要上床困觉,利于骨髓造血。
肝经丑时(1:00-3:00)此时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撑持,废旧的血液裁减,新颖的血液孕育发生,这类代谢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经络养生网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
若丑时未入睡的话,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脸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
肝经最旺的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这也是十二时辰养生法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时辰。
肺经寅时(3:00-5:00)此时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颖血液提供给肺,经由肺送往全身。
因此,人在早晨脸色红润,精神抖擞。
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
肺经呼吸运作最佳的时候,而此时脉搏最弱。
大肠经卯时(5:00-7:00)此时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颖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步入兴奋状况,完成对食品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谈十二时辰养生,首先就要谈到经络问题。
而说到经络学说,就要先谈谈《黄帝内经》。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希望对你有用!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十二时辰养生法一、子(zǐ)时:(夜里11 —次日1点) 胆经当令子时,是指夜里23点至凌晨1点,胆经当令。
子时是一天当中阴气最重的时候,一根阳爻开始升发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阳气为三种,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
少阳之气,是指刚刚出生的阳气,也叫子时一阳生。
是少阳之火,阳气还特别的小,所以要保护好阳气,就一定要睡好“子时觉”,当人体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中,会有利于人体的少阳之气升发,因为夜间属阴,睡眠好不仅能养阴,而且还能阴中生阳。
二、丑(chǒu)时:(夜里1—3点) 肝经当令丑时,是指凌晨1点至3点,肝经当令。
肝主藏血,人在丑时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就养不起肝血。
《黄帝内经》记载:"人卧则血归于肝"。
每晚11点至凌晨3点,人体经络巡行走肝胆经,此时处于睡眠状态,肝脏方可趁机休息,修补损伤的细胞。
如果丑时前未入睡的人,次日起床面色灰暗,情绪倦怠而易烦躁。
三、寅(yín)时:(夜里3—5点) 肺经当令寅时,是指凌晨3点至5点,肺经当令。
这个时候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且必须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
肝在丑时将血液更新后,肺在寅时将血液输入全身,故有肺朝百脉之说。
人在清晨起来,面色红润,神清气爽。
所以,寅时睡觉,色红精气足,精力充沛。
四、卯(mǎo)时:(上午5—7点) 大肠经当令卯时,是指早晨5点至7点,大肠经当令。
这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地户也要开。
所以,在这个时间里人应该正常地排便,将人体在夜间修复、合成、代谢的垃圾、毒素排除体外。
五、辰(chén)时:(上午7—9点) 胃经当令辰时,是指早晨7点至9点,胃经当令。
清洁+营养=平衡,垃圾代谢出去后,人体需要补充营养,所以在这个时辰人要吃早餐,来为身体补充一些阴(即营养)。
中医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原则

中医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原则中医的时间观念和经络理论十分重要,古人认为人身体的器官和经络是和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十二时辰分别对应十二个经络,按照不同的时间段对应不同的器官和经络,同时也对应不同的饮食和养生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中医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原则。
1.子时:23点至凌晨1点子时对应的是肝经,养生原则是“早睡早起”,睡前半小时不要做过于刺激性的事情,如看电视、玩电脑等,同时要避免熬夜。
食物上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和碳水化合物,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
2.丑时:凌晨1点至3点丑时对应的是肺经,养生原则是保持安静和深呼吸。
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睡眠充足,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身心的运动或静坐冥想。
食物上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汤粥等,要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食物。
3.寅时:凌晨3点至5点寅时对应的是大肠经,养生原则是“清晨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肛门卫生。
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饮酒和熬夜等。
4.卯时:早上5点至7点卯时对应的是胃经,养生原则是“早起喝水”,可以喝一杯温水或加一些蜂蜜,帮助排毒,改善胃肠功能。
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量进食和空腹。
食用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馒头等。
5.辰时:早上7点至9点辰时对应的是脾经,养生原则是“早餐稳定”,吃平衡营养的早餐,注意饮食规律。
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应该多吃一些干净、易消化的食物。
6.巳时:上午9点至11点巳时对应的是心经,养生原则是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思虑,要保持心情愉悦,放松身心。
饮食上建议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西红柿等。
7.午时:中午11点至下午1点午时对应的是小肠经,养生原则是午餐要吃得饱并避免强烈的情绪波动,不要过度进食,不要过快进食。
多食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少食肉类等酸性食品。
8.未时:下午1点至下午3点未时对应的是膀胱经,养生原则是保持身体均衡运动,避免长时间的坐姿、站立或走路,同时要注意排尿和饮水的规律。
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思虑,建议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十二经络运行时间、属性、注意事项!

十二经络运行时间、属性、注意事项!在中医学里,智慧的祖先们将每天的十二时辰与中医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
每条经络对应一个时辰中运行最为活跃。
下面神农君将详细的对每一个时辰与所对应的活跃经络的运行规律作一个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经络养生。
下图为简化的子午流注十二经络运行时间表:接下来更加详细的为大家讲解十二经络的属性、运行时间、作息规律及注意事项;当令即当班、值班的意思。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
“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
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
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丑时:肝经当令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
如果要是养肝的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养不起肝的。
在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是你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下子就生发上去,所以一定要让它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肺经当令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候是肺经当令。
中医的经脉也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天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时辰经络走向与养生
1、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宜喝水。
2、辰时( 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需吃早餐。
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宜慢饮水。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宜午睡。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宜运动、多喝水。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宜休息。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宜散步。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宜安静。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11、丑时( 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 3点至5点)肺经旺,其中4时呼吸最弱。
以上就是12个时辰的经络运用,相信你在看过后就会明白,为什么〈早睡早起身体好〉的道理了。
首先,整个身体的自然修补时间,是在晚上21点到凌晨3点。
这段时间一定要休息,如不能休息,也一定要停止一切活动。
晚上21点到23点的时间,是免疫系统运作的时间,特别是小朋友的免疫系统还不全,因此小学 6 年级以前的小朋友最好在21点左右就寝。
而晚上23点到凌晨1点是骨随造血时间、
凌晨1点到3点是肝脏修复的时间、
凌晨3 点到5点是呼吸系统运作的时间。
其中凌晨4点是我们脉搏最弱,心跳最慢的时候,所以,我们在医学上有所谓的〈危险4点钟〉所以家里如有老年人,这个时间就要特别注意。
早晨的运动最好是在 5 点以后再出门,接下来 5 点到7 点是大肠蠕动最旺盛的时间是吃早餐时间,7点到9点则是最活跃的时间, 9点到11点是脾脏活动时间。
到了午时〈上午的11点到下午1点〉与子时〈晚上23点到凌晨1点〉由于身体在造血因此我们需要较好的休息,所以在这段时间好好的休息,就不容易贫血。
因此,我们知道只要遵循自然法则,那么我们的身体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复原,如此这般,我们在工作会十分有精神在休息得到全然的放松。
下午13点到15点是小肠运作的时间,所以午餐最好在下午13点吃, 13点到15点膀胱运作时间,这段时间要多喝水是重要喝水时间。
效果也最显著,如果肾脏与膀胱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段时间喝下500 的水。
下午17 点到19 点是肾脏活动的时。
19点到21点为心脏与脑神经系统活跃的时间。
以上就是12个时辰的经络运用,相信你在看过后,就会明白,为什么〈早睡早起身体好〉的道理了。
现在做什么,最健康?
爱美女性常担心没有按照专家睡美容觉的建议,在晚上11 点到 3 点间就寝,会影响胆经和肝经的运行,是否是造成脸上一堆青春痘或黑斑黯沉的原因?高雄长庚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沈哲民表示,中医讲究时间医学,认为人的生活除配合四时养生外,也应秉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才能常保身体健康。
沉哲民说,时间影响健康的原因,在中医理论上,乃因12 个时辰中的经络流注状况不同而异;因此,古中医甚至建议在不同时间进行不同的经络治疗,而不同时间服用药物的疗效也有差异,甚至不同经络运行流注时,采用的养生方式也不同。
台湾中医家庭医学会监事长陈旺全表示,很多人会质疑:「中医师说人在胆经和肝经运行的夜间11时至3 时中没有充分睡眠,会影响皮肤状况,那么在其它经络运行的时间也要睡觉,才能助益各个经络作用吗?」其实不同经络流注的时间,还要配合大自然环境对人影响的生理时钟改变;如日出后天地光明,天气温暖,适合外出行动,日落后天地黑暗,环境寒凉,宜居家休养等,各有不同的生息养生方式。
据中医理论,「经」贯上下,「络」交错于各经间。
人有12 经脉,分为阴阳及手足,2类各有 3组,各组各连到1 个脏腑,经脉循环的顺序(如下图所示)为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至肺经,下页根据经脉走向顺序做介绍。
若能按照经络运行顺序调养,可常保健康,但现代人生活繁忙,有时得熬夜工作,如果已有明显肝胆不畅症状,但又不得不熬夜工作;可在晚上11 点前先小睡一番,待气血运行过肝经后再工作,必定精神百倍。
12经络健康养生秘笈
清晨3:00~5:00【肺经,服用药物效果好】
《寅时》血气流注于肺,称为「手太阴肺经」。
肺部功能欠佳者,在清晨时过敏性鼻炎及咳嗽、气喘易发作;有些医师认为严重气喘患者,应在此时起床服药,治疗效果会更好,且宜吃补肺饮食,如燕窝、银耳等。
早上5:00~7:00【大肠经,吃蔬果排便顺】
《卯时》血气流注于大肠,称为「手阳明大肠经」,此时最适宜「方便」,因此很多早起的人就很容易排便,反之就容易便秘;所以,清热滑肠最好的时间就是此时,由于有助大肠经的食物只有蔬菜水果,有便秘的人在此时,最好多吃高纤蔬菜及水果。
早上7:00~9:00【胃经,一定要吃早餐】
辰时》血气流注于胃,称为「足阳明胃经」。
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能输送到各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早餐在中医里很重要的因素。
早上9:00~11:00 【脾经,禁食辛辣刺激】
《巳时》血气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阴脾经」,此时是人体气血最旺时
期,因此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即使是脾虚者进行补养,都要很小心。
中午11:00~下午1:00 【心经,适度午睡佳】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称「手少阴心经」,陈旺全提醒,很多人说中午不宜剧烈运动,就是担心在心经气血充盈时,造成血脉运行紊乱,血不归经,因此应适度休息,但午睡不宜过久。
下午1:00~3:00【小肠经,肠胃要休息】
《未时》血气流注于小肠,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此时是小肠经进行清、浊及吸收的时刻,营养吸收到体内,浊物送到大肠待消化及排除体外;未时过后肠胃开始休息,此后的晚餐时间含蛋白质和脂肪、淀粉类食物要少量摄取,否则易在体内累积。
下午3:00~5:00【膀胱经,多喝水利排泄】
《申时》血气流注于膀胱,此为「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为肾之腑,两者均属水,因此这段时间要多补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
下午5:00~7:00【肾经,工作完毕多休息】
《酉时》血气流注于肾经,称为「足少阴肾经」,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脉,也是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由于此时是工作完毕需稍事休息之时,因此不宜过劳。
晚上7:00~9:00【心包经,晚餐别太丰盛】
《戌时》血气流至心包经,称为「手厥阴心包经」,在中医来说,心包经主泻、主血,因此若晚餐吃得太丰盛,易生亢热而致胸中烦闷、恶心,因此建议晚餐不宜过腻,餐后要休息,运动以散步的方式最好。
晚上9:00~11:00【三焦经,少喝水】
《亥时》气血流至三焦经,称为「手少阳三焦经」,掌管人体诸气通往各脏腑,是为人体血气运行的要道,特别是人体上肢,以及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