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告诉你:十二时辰养生

告诉你:十二时辰养生
告诉你:十二时辰养生
1、子时要入睡
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对应经络:胆经
2、丑时要睡熟
丑时(凌晨1点至3点)对应经络:肝经
3、寅时深呼吸
寅时(凌晨3点至5点)对应经络:肺经
4、卯时要大便
卯时(早晨5点至7点)对应经络:大肠经
5、辰时吃早餐
辰时(早上7点至9点)对应经络:胃经
6、巳时要放松
巳时(上午9点至11点)对应经络:脾经
7、午时要小憩
午时(上午11点至下午1点)对应经络:心经
8、未时吃午餐
未时(下午1点至3点)对应经络:小肠经
9、申时多喝水
申时(下午3点至5点)对应经络:膀胱经
10、酉时吃晚饭
酉时(17:00~19:00)对应经络:肾经
11、戌时要养性
戌时(晚上7点至9点)对应经络:心包经12、亥时要开心
亥时(晚上9点至11点)对应经络:三焦经。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养生法养生学家根据古代百岁寿星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
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为“十二时无病法”。
所以,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延寿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1、卯时(上午5~7点):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6、7遍;揉搓两耳5、6遍;再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枕部各24次,这叫“鸣天鼓”。
然后去室外导引。
2、辰时(上午7~9点):导引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
早餐宜吃饱吃好。
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3、巳时(上午9~11点):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
疲倦时即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
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
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1点):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饱。
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饭后不宜饮茶。
静坐或午休。
5、未时(午后1~3点):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6、申时(午后3~5点):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抚琴吟诗,或浏览报刊,或去田间小劳。
7、酉时(午后5~7点):练一段导引;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饮酒一小杯。
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落霞、听鸟鸣。
8、戌时(晚7~9点):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眠。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十二时辰别名解析对应生肖当令器官循行经脉常见症状时辰宜忌子时(23:00~1:00)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由天黑转为天亮这一时间段鼠胆胆经头晕目眩、口苦、善叹息宜:睡觉;忌:熬夜;吃夜宵丑时(1:00~3:00)鸡鸣,又名荒鸡指深夜过后,鸡鸣之时牛肝肝经胸闷、疲倦、黑眼圈、特别容易烦躁宜:熟睡忌:熬夜;生闷气;久视寅时(3:00~5:00)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虎肺肺经肺部胀满、咳嗽气喘、缺盆部疼痛宜:熟睡。
或导引吐纳,调理肺经。
忌:熬夜卯时(5:00~7:00)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兔大肠大肠经牙齿疼痛、颈部肿大宜:起床喝温热的白开水;排便;调理大肠经忌:饮酒辰时(7:00~9:00)食时,又名早食吃早饭时间龙胃胃经腹胀肠鸣、消化不良宜:及时吃早餐,让胃有事可干,调理胃经。
忌:早餐质量不好巳时(9:00~11:00)隅中,又名日禺临近中午的时候蛇脾脾经舌根强直、食则呕吐、胃脘疼痛、腹内发胀、时时嗳气宜:适量饮水,调理脾经。
忌:思虑过度,久坐不动。
午时(11:00~13:00)日中,又名日正、中午此时太阳最猛烈马心心经喉咙干燥、头痛、口渴难忍宜:吃午餐;小憩;静养阴血,调理心经忌:午餐过多;餐后马上运动;未时(13:00~15:00)日昳,又名日跌、日央指太阳偏西羊小肠小肠经喉咙痛、颔部肿、肩痛如裂、臂痛如断宜:调理小肠经;忌:多吃食物申时(15:00~17:00)哺时,又名日铺、夕食指傍晩猴膀胱膀胱经头痛、眼睛痛、颈项痛、宜:适量饮水;运动;抓紧时间工作;调理膀胱经忌:憋小便酉时(17:00~19:00)日入,又日落、日沉、傍晚指太阳落山的时候鸡肾肾经四肢冰冷、腰酸背痛、耳鸣宜:休息;调理肾经忌:过劳戌时(19:00~21:00)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狗心包心包经胸痛、心律不整、手部灼热宜:吃晚餐;心情快乐;做散步,调理心包经忌:晚餐过肥腻;生气亥时(21:00~23:00)人定,又名定昏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1、子时(北京时间夜晚23时——01时):属鼠,主胆此时易失眠的人是因为胆有问题,口苦,建议吃生冬瓜汁加酸枣面,喝2—3个月小的胆结石可自行痊愈。
2、丑时(北京时间凌晨01时——03时):属牛,主肝此时最易觉肝火旺口干舌燥,平日可多喝纯绿豆水、吃绿色蔬菜,对眼睛保健有很好功效,排体内毒素。
3、寅时(北京时间凌晨03时——05时):属虎,主肺此时肺有毛病的咳嗽最严重,建议生吃白萝卜。
4、卯时(北京时间05时——07时):属兔,主大肠要清肠排便,肠里有斑脸上就长斑,要皮肤好先润肺,清肺热,晚上多吃白萝卜。
5、辰时(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属龙,主胃此时胃酸分泌最旺,要按时吃早餐,早睡早起就是这道理。
6、巳时(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属蛇,主脾脾不好就会影响消化吸收,大便次数会多,固气固不住,也会影响心脏,建议早晨喝豆浆健脾,多吃黄色食品。
7、午时(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属马,主心心脏有毛病的左手上手臂内侧一定会有一个最疼点,要多按摩慢慢至不疼就会痊愈,因此午餐后必须休息养心。
8、未时(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属羊,主小肠此时小肠吸收最好,可以午餐吃富有营养和丰富蛋白质的食物,荤素比例为1:7最好。
9、申时(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属猴,主膀胱前列腺肥大和尿道有问题的多喝生冬瓜汁。
10、酉时(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属鸡,主肾肾主骨,建议晚餐多吃黑豆粥、黑芝麻等黑色食物,坚持数月后白发变黑。
记住咸补肾,但过咸伤肾。
11、戌时(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属狗,主心包经通往心脏的经络不通易导致心脏病。
12、亥时(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属猪,主三焦经要修心养性,按时睡觉,不可熬夜。
十二时辰养生法(图解)

所以顺应胆经的主令会使人体的气机条顺,五脏六腑
都受之裨益。胆又是决断之官为了生存,我们每天都会有很 多的“谋虑”,为工作而谋,为前途而谋,为人际关系而谋, 为生意而虑,为孩子而虑,为健康而虑,为情感的纠葛而虑。 如果我们谋虑的事情能够被“决断”,并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 也就是心想事成,那自然会气血通畅、肝胆条达了。但是, 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事情难尽人意,多是壮志难酬、事与愿违 的,所以,我们会有很多谋虑积压在肝而没有让胆去决断执 行,肝胆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由于情志被压抑,肝胆的消 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人体就会百 病丛生。
寅时(3点-5点):肺经当令
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 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 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 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 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 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 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是 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而早 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就顺其生发好 了.
子时(23点-1点):胆经当令
亥子为水,子时是阴阳交汇之时, 也是万籁俱静之时,这个时候最好 是睡觉,而且要尽量的舒服,睡的 时候宜屈膝卧,变换姿势。环境宜 静,全神凝聚,不悲不喜,不念不 妄。也就是说要全力的睡觉,不要
想其他的事情。“宁舍一顿饭, 不舍子时眠”。
为什么呢?因为水是万物滋生的源泉,阴阳交感之 时是元气始生之时,道家有云:“一气分阴阳”,而阴阳 相合则又变生为元气。如果这个时候还在用思不宁,劳 作不息,就会干扰阴阳交合,使元气生发受到干扰。子 时又是胆经开令之时,此胆并非只是强调人体内的胆藏, 《内经》曰:“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也。”凡五脏六腑皆 以气机通顺为要,肝胆气机通顺自可对五脏六腑之气机 条达有力的支持,五脏六腑自可功能正常运行。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

酉时
酉时是下午5点到7点,是肾经当令的时段,此时应该休息或进行轻度的活动,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亥时
亥时是晚上9点到11点,是三焦经当令的时段,此时应该保持安静,不要过度劳累,以利于身体的修复和调整。
时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相互关联的,十二时辰养生法顺应了自然规律和人体的生物钟,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胃的功能,如散步、慢跑等。
按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胃经上的重要穴位,每天早晨按揉此穴可以调理胃经,增强胃的功能。
辰时如何调养胃经
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等。
饮食调理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来调理胃痛,如香砂六君子汤等。
中药调理
针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以缓解胃痛,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针灸调理
辰时胃痛的调理方法
07
巳时(9:00-11:00)-脾经当令
巳时是脾经当令的时段,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应该注意养护脾经,保持身体活力和精神状态。
运动方面可以选择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气血循环。
历史渊源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理念。
文化内涵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02
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
子时养生的要点
子时是人体阳气初生的时候,此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养胆气。
避免在子时之后还处于兴奋状态,以免影响胆气的生发。
运动调理
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跑步、瑜伽等,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是根据人体的生理规律和自然界的变化,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脏腑经络和养生法则。
以下是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的概述:
1. 子时(夜半11点-1点):养肾。
应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2. 丑时(凌晨1点-3点):养胆。
应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激动。
3. 寅时(凌晨3点-5点):养肝。
应清晨起床,进行适量运动,呼吸新鲜空气。
4. 卯时(早晨5点-7点):养肺。
应进行深呼吸,锻炼呼吸功能。
5. 辰时(早晨7点-9点):养胃。
应适当进食早餐,注意饮食卫生。
6. 巳时(上午9点-11点):养心。
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
7. 午时(中午11点-1点):养小肠。
应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
8. 未时(下午1点-3点):养膀胱。
应适量饮水,定时排尿。
9. 申时(下午3点-5点):养三焦。
应适当休息,放松身心。
10. 酉时(傍晚5点-7点):养肾。
应进行适量运动,保持身体活跃。
11. 戌时(晚上7点-9点):养胆。
应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激动。
12. 亥时(晚上9点-11点):养肝。
应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强调根据不同的时辰,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以促进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这些法则在中医养生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仍需结合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十二时辰养生表,建议收藏:辰时(7点

十二时辰养生表,建议收藏:辰时(7点
建议收藏:
辰时(7点-9点):胃酸分泌旺盛,一定要吃早饭。
巳时(9点-11点):脾土当道,思虑伤脾,所以尽量放松心情。
午时(11点-13点):心经当令,适合小憩,以养精神。
未时(13点-15点):适合养护小肠,可顺时针按摩小腹,促进肠道蠕动。
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活跃,一定多饮水。
酉时(17点-19点):空拳敲打腿内侧,养护肾气。
戌时(19点-21点):心包经当道,可以饭后进行按揉。
亥时(21点-23点):准备休息,可以按揉三阴交穴,帮助睡眠。
子时(23点-1点):胆经当令,不要吃夜宵,让胆休息。
丑时(1点-3点):肝气最旺,不要熬夜,以免肝阳外溢。
寅时(3点-5点):肺气始降,建议静静地休息,避免肺气受到干扰。
卯时(5点-7点):大肠蠕动加快,适合排泄,排出一夜的残渣毒素。
(关注@邱医帮你瘦,健康养生不迷路!)
#健康真知计划# #邱医聊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对照表
在伟大的祖国医学里,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中来。
每条经络对应一个时辰中运行最为活跃。
十二时辰别名解析对应
生肖
当令
器官
循行
经脉
常见症状
子时
23:00-01:00夜半,又
名子夜、
中夜
由天黑转
为天亮这
一时间
段。
鼠胆胆经
头晕目眩、口
苦、善太息。
宜
熬
丑时
01:00-03:00鸡鸣,又
名荒鸡。
指深夜过
后,鸡鸣
之时。
牛肝肝经
胸闷、疲倦、
黑眼圈、特别
容易烦躁。
宜
熬
视
寅时
03:00-05:00平旦,又
称黎明、
早晨、日
天刚蒙蒙
亮的时
候。
虎肺肺经
肺部胀满、咳
嗽气喘、缺盆
部(包括喉
宜
纳
忌
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父母有什么样的习惯我们通常也有。
我们长大了用同样的经验再教育我们的孩子,就这样,我们家族连生的病也差不如果你想让你的身体发挥地更好更长久,是时候了解一下我们身体它正的使用方法,这里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们经络能量的循环时间:即人
各主要脏腑的排毒休息时间。
23-1点:胆经
一天从这里开始了。
这个时间全身肌肉松弛,各器官活动极慢,渐梦想。
圣经里说一天从夜开始,中医里将一天的子夜是阳气上升的时如果是练功。
这个是好时间。
我们说肝胆相照,11点开始肝胆开始休整象我们的喝的水经过处理后干净了才能喝,我们的血液只有经过肝排毒滤以后才能用。
这个时候要放下手里的事躺下来了,只有平躺的时候,才归于肝。
而我们睡觉真的是睡觉么?可以想象一辆行驶中的车在做保么?当然不行。
我们睡觉其实是让身体有机会来做保养,让我们全部的量放到最需要调整的部分--血液。
所以这个时候可以按摩一下胆经,做睡眠的准备,就好象细胞要做修补手术,你躺下就是让细胞有机会准备
下。
1-3点:肝经
到了1点,大多数人已经浅眠阶段,对疼痛特别敏感。
而且身体的部分器官工作节奏缓慢,而肝脏在加紧工作。
肝利用白天我们储藏的材进行细胞和血液的修补。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一觉醒来,总有使不完的力
现在呢,老是睡不醒,这和修补做的程度有关。
白天细胞消耗越大,它要的材料越多,而我们现在吃的东西本身已经给肝造成很大负担了,更说修补了。
所以有句话说:我们的吃的食物,三分之一是用来维持自己生命,三分之二是维持医生的生命。
一点都不差!关于食物,我们以后
机会再谈。
3-5点:肺经:
这个时间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血压降低。
脉搏的跳动次数最而肺部排毒工作特别旺盛。
我小时候有时和我母亲一起睡,她有感冒症的时候在4-5点咳地特别厉害,那个时候还不懂,为什么母亲白天不么咳嗽,可到了早上我睡的迷迷糊糊总被吵醒。
所以记忆特别深刻。
还中国的秘方说睡觉前嘴巴里含一个梨片,说醒来嗓子就好了,大致也是为肺在这个时间修复,给它适当的材料就好了。
5-7点:大肠经
6点开始我们的血压开始回升,心跳加快。
我们起床后第一件事大概是去厕所吧。
通过一夜的休整,我们吃的事物也就是给身体的新材料已开始运用,而旧材料一定是要排出体外。
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肠活动特别盛。
它的使命就是排出身体的旧杂质。
7-9点:胃经
中国的俗话说的好,早上吃的饱,中午吃的好,晚上吃的少。
国
也有谚语说:早上吃的象国王,中午吃的象王子,晚上吃的象乞丐。
看全世界的胃保养方法都差不多。
那这个时间是胃消化吸收最好的时间,疫系统功能特别强。
当我们旧的材料排空,身体又有新的仓库可以储存量。
早饭不仅要吃的丰富,而且尽量要早点吃,7点到7点半是最佳的饭时间。
不过有时周末一醒来已经10点了,好象也不饿,这个时候还要吃哦。
因为你不吃,胆就开始工作来保持平衡。
所以早饭不吃就可以
胆囊炎。
9-11点:脾经
脾胃相连。
吃下去的东西经过这个时间的消化吸收已经转变成适的能量准备输送到各个脏器中去。
9点心脏开足马力工作,效率很高,痛的反应不灵敏。
而且也是一天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
身体也不易感到
倦。
11-13点:心经
12点左右,身体的状态达到最高点。
中午,这是第二个适合睡觉时间。
肝脏进入休息阶段,有部分糖原进入血液,感到疲倦,需要休中医上说这个时间是造血的时间。
近几年西医上说这个时间也是骨髓造的时间也建议休息。
欧洲有很多国家有午睡的习惯。
中国也提倡午睡。
通常可以在12点15分前结束午餐,15-30分之间做些和工作无关的事12点半到一点之间闭上眼休息一下。
可以找一张椅子,如果可以躺下更如果开始不习惯,可以想象一些字比如脑海里出现"松,休"这样的字
暗示自己松下来,你会很快享受到午睡的美妙,而半小时的睡眠会让你
个下午都充满活力。
13-15点:小肠经
14点是一天中第二个兴奋低点,放映迟钝。
而到15点,人体器官其敏锐,尤其是味觉和嗅觉。
心脏和小肠互为表里。
就是说互相关联。
个时候吃些水果是可以直接通过小肠吸收,非常好哦!
15-17点:膀胱经
膀胱是管水容性废物的排出的。
这个时间是喝水的好时间。
英国点喝下午茶,其实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个时候要喝大量的水:500毫-1升的水。
当然不能一下子喝下去,要小口小口带着感恩的心去喝水,本书叫《水知道答案》。
那上面记录着水是有灵性的。
它知道它有使命清除你身体的水溶性废物哦。
那如果要去做按摩,这个时间也是非常好背上的膀胱经是按摩必按的一条大经络,这个时候通过按摩师可以帮助
激活它。
按摩完记得喝水哦!
17-19点:肾经
17点可能是一天工作效率最高的,大家都想解决完事情回家。
肾是天之本。
久坐久站久走都会伤到它。
现代生活中的这个时间我们可能还回家路上。
18点时疼痛感下降,神经活动性降低。
增加活动量反而使精振作。
做些按摩耳朵的运动,或者扭扭腰来运动一下吧。
如果还在办公
记得起来活动活动。
19-21点:心包经
19点血压增高,情绪最不稳定。
20点体重最重,反应迅速。
21-23点:三焦经
我们把身体的上半部分分成上焦中焦和下焦。
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免疫力。
21点我们神经活动正常,记忆力强。
这个时间请放下生命中的伤,来做些简单轻松的事,比如听听音乐看看书,和爱人聊聊天。
如有些慢性病,那可以九点就睡下了。
小孩子特别要注意9点睡下。
他们免疫力还在调养期,这个时候的睡眠尤其重要!如果没什么大事,早点
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