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十二时辰养生法(一):寅时、卯时、辰时

合集下载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
中医认为每个时辰都对应着不同的脏器和经络,因此在不同的时辰进行不同的保健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

以下是中医十二时辰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子时(23:00-01:00):肝脏养生,睡眠充足,不熬夜,不饮酒。

丑时(01:00-03:00):胆经养生,练习深呼吸,平时不要过度消耗体力。

寅时(03:00-05:00):肺脏养生,进行深呼吸,不要熬夜。

卯时(05:00-07:00):大肠养生,清晨排便,早餐要吃得清淡。

辰时(07:00-09:00):胃脾养生,早餐要吃得充足,不要过度劳累。

巳时(09:00-11:00):心脏养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午时(11:00-13:00):小肠养生,午餐要吃得清淡,不要过度进食。

未时(13:00-15:00):膀胱养生,保持身体适度活动,不要久坐不动。

申时(15:00-17:00):肾脏养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

酉时(17:00-19:00):心包养生,注意情绪的调节,避免过度疲劳。

戌时(19:00-21:00):三焦养生,晚餐要吃得清淡,避免过度进食。

亥时(21:00-23:00):膀胱养生,睡前要保持放松,不要过度消
耗体力。

以上是中医十二时辰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一年有十二月之分,一天也有十二时辰之分。

养生,不仅要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还要符合一日十二时辰的规律。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十二时辰养生法1.子时 (23:00-1:00) 胆经旺子时前入睡,晨醒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2.丑时 (1:00-3:00) 肝经旺丑时不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易躁怒,易生肝病;胆的排毒,亦同。

3.寅时 (3:00-5:00) 肺经旺心脏病患者此时最易发病。

寅旪醒来睡不着,多为气血不足;肺的排毒。

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Medicine,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4.卯时 (5:00-7:00) 大肠经旺卯时排便是对大肠最好的照顾。

空腹喝水,有利于晨便;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5.辰时 (7:00-9:00) 胃经旺辰时胃部吸收能力増强,此时应吃早餐,吸收好,且不易胖;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6.巳时 (9:00-11:00) 脾经旺巳时是老年人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

应适量喝水、适度运动7.午时 (11:00-13:00)心经旺午时人体气血最旺,不宜做剧烈运动,应小憩,宜于养心8.未时 (13:00-15:00)小肠经旺未时锻炼小肠经,有利于吸收营养9.申时 (15:00-17:00)膀胱经旺申时学习效率高。

多喝水,多吃水果,有利排泄,泻火排毒10.酉时 (17:00-19:00)肾经旺酉时发低热是肾气大伤,肾阳虚者此时补肾阳最有效11.戌时 (19:00-21:00)心包经旺戌时进餐不宜过油腻过饱。

心脏病患者宜揉心包经,可保护心脏12.亥时 (21:00-23:00)三焦经旺亥时睡觉是最好的进补,此时睡眠,百脉得以休养生息;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二十四小时养生方法

二十四小时养生方法

二十四小时养生方法《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方1:子时(23:00~1:00)前要睡觉(胆经)2:丑时(1:00~3:00)要愉快入眠(肝经)3:寅时(3:00~5:00)要有较深的睡眠(肺经)4:卯时(5:00~7:00)宜喝温开水、排便(大肠经)5:辰时(7:00~9:00)该吃早餐了(胃经)6:巳时(9:00~11:00)要适量喝水、适时活动(脾经)7:午时(11:00~13:00)宜小憩(心经)8:未时(13:00~15:00)消化吸收功能最旺盛(小肠经)9:申时(15:00~17:00)多喝水,利排尿(膀胱经)10:酉时(17:00~19:00)工作完毕多休息(肾经)11:戌时(19:00~21:00)要保持心情愉快(心包经)12:亥时(21:00~23:00)睡眠以休生养息(三焦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子时养生——照顾好胆经是最好的进补丑时养生——养肝如同养护树木寅时养生——娇生惯养的肺经可以这样养卯时养生——只有大肠经通了肠道才通畅辰时养生——辰时是胃经“瓜分”食物的最佳时刻巳时养生——脾为后天之本午时养生——心经会告诉你有多棒未时养生——小肠经能治大病申时养生——膀胱经上有“灵药”酉时养生——肾主封藏戌时养生——心包经是一条让人快乐的经亥时养生——三焦通则百病不生子午流注与12时辰养生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12个时辰与人体12条经脉的关系,可以看成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子午流注纳支法十二经脉的气血循行:一天中的二十四小时分布,从半夜子时(23时)算起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经脉为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时23:00-1;00
胆经
①补充阳气最佳法--晒太阳,灸关元配劳宫涌泉②疏胆经,防鬓白(手指梳头)③每天拍打大肠经1—2
丑时1:00-3:00
肝经
①早晨起来伸懒腰,按摩颈部搓两胁,疏肝理气右季肋,捏拿捻动掌横擦。太冲行间章门穴,晚睡之前要记得
旺经口诀:肺寅大卯胃成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天上日月星,人活精气神,微旋养精,微提养气,微笑养神。
穴位分左右左边的穴位是向脏腑输送经气的,右边的穴位是把脏腑里气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按摩或艾灸右侧足三里每次5-7分钟,每周2-3次,能调治各种妇科疾病;配公孙穴和内关穴,每周2-3次能改善孩子偏弱的体质。但要注意:艾灸足三里只适合40岁以上的人。
十二时辰养生法(王彤)
时辰
旺经
养生方法
寅时3:00-5:00
肺经
①如果失眠,赤龙搅海②床上小动作:梳头揉耳转目按脐提肛搓脚心③鼻吸口呼“”④按摩列缺、太渊鱼际
卯时5:00-7:00
大肠
①一杯白开水,润肠排毒②敲打大肠经,揉合谷③肾阳虚五更泻找三里④便秘赤龙搅海按摩天枢
辰时7:00-9:00
胃经
①早起没精神食欲找阳陵泉②搓脸抓乳推腹揉三里③要想美容敲胃经④每月艾灸足三里,胜服长生不老丹
巳时9:00-11:00
脾经
①脚趾抓地②上班族“4”字腿③保养脾四大穴(隐白、三阴交、血海、食窦)肌肉酸痛找太白,便血尿血找隐白④长夏补脾最适宜⑤每日早起茯苓粉5克冲牛奶⑥茯苓15克薏米60克大枣10枚熬粥⑦山药薏米芡食粥⑧土里食物补脾(土豆、红苕)⑨动舌头(伸缩、吐芯)
午时11:00-13:00
心经
①美食②小憩③心神不安找神门,两少(少海、少府)一极泉(嘴发干),守好神门是重点

强烈推荐--十二时辰养生法

强烈推荐--十二时辰养生法

强烈推荐--十二时辰养生法导读:中医养生历史悠久,今天给大家强烈推荐一十二时辰养生法。

这个方法是古人依据昼夜阴阳变化、气血流注方向规律而创立的,大家不妨一试。

1、卯时(指早晨5-7 点)身体变化:卯时气血流注于大肠经。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肺气实了。

卯时应有正常的大便。

养生法则: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

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

2、辰时(指上午7-9点)身体变化:辰时气血流注于胃经。

养生法则: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

洗脸漱口,早餐。

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

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3、已时(指上午9-11点)身体变化:已时气血流注于脾经。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这也是吃早餐不会令人发胖的原因,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

养生法则;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

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

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指上午11-13点)身体变化: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

中医认为午时一定要小憩,这是最能养精气神的时机。

养生法则: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

只吃八分饱。

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午休。

5、未时(指下午13-15点)身体变化:未时气血流注于小肠经。

《说文》说“未,味也。

六月,滋味也。

“而事物的滋味就是精华,中医小肠的功能就在于吸收精华。

养生法则: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奔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指下午3-5点)身体变化: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

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头而至巅顶。

12时辰养生法

12时辰养生法

12时辰养生法一年有十二月之分,一天也有十二时辰之分。

养生,不仅要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还要符合一日十二时辰的规律。

那么12时辰养生法有什么呢?下面和店铺来看看吧!12时辰养生法:12时辰养生法:第一个时辰:子时(23:00——01:00)子时胆经当令:子时一阳生,就是这个时辰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人睡觉的时候不可超过晚上11点,子时一定要睡觉,经常熬夜会造成失眠的症状!12时辰养生法:第二个时辰:丑时(01:00——03:00)丑时肝经当令:此时肝血生发,肝藏血,肝主筋!所谓筋,就是具有弹性的东西,人体的筋都与肝有关,如果筋的弹性没有了,是由血出的问题,血供给筋,筋才付有弹性!丑时一定要熟睡,要不然就养不起肝血,不能达到血润筋的目的!12时辰养生法:第三个时辰:寅时(03:00——05:00)寅时肺经当令:肺主气,寅时肺的工作是分配气血给其它脏器,心肝脾肺肾各需多少气血都由肺来分配,这个时辰人要进入深度睡眠才可完成分配,也就是人睡得特死的时候,在这段时间中如果醒过来是最不好的。

举例说明:如果家中有心脏病的老人,要劝他(她)尽量不做早锻炼,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心的气血分配不足的话,容易造成心梗,那是非常危险的!12时辰养生法:第四个时辰:卯时(05:00——07:00)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大肠开始排毒,这个时辰人要大便,一天当中此时是最顺其自然的时候,人要大解不需要你去刻意去控制,它自然而然的就在这个时辰当中进行。

还有一点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说大肠出了问题,也就是大解出了问题,要医治从肺找原因!12时辰养生法:第五个时辰:辰时(07:00——09:00)辰时胃经当令:中上七点至点九点,胃开始活跃,从以上所讲述的子时阳所开始开始生发一直到辰时,阳气到达最旺的刻,要补充一些阴的东西,那就是食物,食物是主阴的,所以这个时辰当中人一定要吃东西,而且要吃好,要有丰富的营养,最重要的是吃早餐是不会发胖的!经常不吃早餐,会造成胃病,更严重导致胃癌。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养生法养生学家根据古代百岁寿星的养生经验,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

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为“十二时无病法”。

所以,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延寿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1、卯时(上午5~7点):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6、7遍;揉搓两耳5、6遍;再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枕部各24次,这叫“鸣天鼓”。

然后去室外导引。

2、辰时(上午7~9点):导引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

早餐宜吃饱吃好。

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3、巳时(上午9~11点):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

疲倦时即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

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

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1点):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饱。

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饭后不宜饮茶。

静坐或午休。

5、未时(午后1~3点):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6、申时(午后3~5点):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抚琴吟诗,或浏览报刊,或去田间小劳。

7、酉时(午后5~7点):练一段导引;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饮酒一小杯。

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落霞、听鸟鸣。

8、戌时(晚7~9点):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眠。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1、卯时(早上5~7点):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洗脸、漱口、刷牙,然后喝水排便。

2、辰时(上午7~9点):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早餐营养要均衡,要吃饱吃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

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

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3、巳时(上午9~11点):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

此时也是养脾的重要时间。

此时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

如果养生的话,这段时间要多喝点白开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此是老人锻炼身体、上班人最出效率、读书效率最高的时候。

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

4、午时(中午11~13点):午餐后午休。

这时要根据自己的饭量去吃饭,不要勉强。

午餐尽量丰盛、齐全些。

午餐不可过饱,只宜吃六七分。

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饭后不宜立即饮茶。

饭后应站起来走上百余步,然后抚摸腹部,再转手抚摸肾堂,让它热起来,使得肾和脾运动起来。

然后再喝点茶水,不要喝得过量。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

5、未时(下午13~15点):保护血管多喝水。

此时是保养小肠的最佳时段。

喝一杯空腹水或茶用来稀释血液,可保护血管,有利小肠排毒降火。

心和小肠密切相关,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

6、申时(下午15~17点):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

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

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大脑这时候精力很好,要抓紧工作,提高效率。

或读书,或工作。

此时可吃些点心果品。

7、酉时(傍晚17~19点):预防肾病的最佳时期。

酉时肾藏精,精气开始收藏。

酉时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我们把毒排掉,还可以清洗你的肾和膀胱,让我们不得肾结石、膀胱癌、肾炎。

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1、子时(23:00—01:00):属鼠,主胆;好好睡觉此时易失眠的人是因为胆有问题,口苦,建议吃生冬瓜汁加酸枣面,喝2~3个月小的胆结石可自行痊愈;2、丑时(01:00—03:00):属牛,主肝;养养肝血此时最易觉肝火旺口干舌燥,平日可多喝纯绿豆水、吃绿色蔬菜,对眼睛保健有很好功效,排体内毒素;3、寅时(03:00—05:00):属虎,主肺;要‘肃降’此时肺有毛病的咳嗽最严重,建议生吃白萝卜;4、卯时(05:00—07:00):属兔,主大肠;应大便要清肠排便,肠里有斑脸上就长斑,要皮肤好先润肺,清肺热,晚上多吃白萝卜,民间有句谚语叫做,“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意思是清早下床时吃点生姜,晚上上床时吃点萝卜;5、辰时(07:00—09:00):属龙,主胃;要吃早饭此时胃酸分泌最旺,要按时吃早餐,早睡早起就是这道理;6、巳时(09:00—11:00):属蛇,主脾;如蛇脾不好就会影响消化吸收,大便次数会多,固气固不住,也会影响心脏,建议早晨喝豆浆健脾,多吃黄色食品;7、午时(11:00—13:00):属马,主心;小睡片刻心脏有毛病的左手上手臂内侧一定会有一个最疼点,要多按摩慢慢至不疼就会痊愈,因此午餐后必须休息养心;8、未时(13:00—15:00):属羊,主小肠;吸收精华此时小肠吸收最好,可以午餐吃富有营养和丰富蛋白质的食物,荤素比例为1:7最好;9、申时(15:00—17:00):属猴,主膀胱;好好学习前列腺肥大和尿道有问题的多喝生冬瓜汁;10、酉时(17:00—19:00):属鸡,主肾;‘肾’最重要肾主骨,建议晚餐多吃黑豆粥、黑芝麻等黑色食物,坚持数月后白发变黑。

记住咸补肾,但过咸伤肾;11、戌时(19:00—21:00):属狗,主心包经;要快乐啊通往心脏的经络不通易导致心脏病;12、亥时(21:00—23:00):属猪,主三焦;阴阳交合要修心养性,按时睡觉,不可熬夜。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是根据人体的生理规律和自然界的变化,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脏腑经络和养生法则。

以下是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的概述:
1. 子时(夜半11点-1点):养肾。

应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2. 丑时(凌晨1点-3点):养胆。

应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激动。

3. 寅时(凌晨3点-5点):养肝。

应清晨起床,进行适量运动,呼吸新鲜空气。

4. 卯时(早晨5点-7点):养肺。

应进行深呼吸,锻炼呼吸功能。

5. 辰时(早晨7点-9点):养胃。

应适当进食早餐,注意饮食卫生。

6. 巳时(上午9点-11点):养心。

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

7. 午时(中午11点-1点):养小肠。

应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

8. 未时(下午1点-3点):养膀胱。

应适量饮水,定时排尿。

9. 申时(下午3点-5点):养三焦。

应适当休息,放松身心。

10. 酉时(傍晚5点-7点):养肾。

应进行适量运动,保持身体活跃。

11. 戌时(晚上7点-9点):养胆。

应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激动。

12. 亥时(晚上9点-11点):养肝。

应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则强调根据不同的时辰,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以促进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这些法则在中医养生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仍需结合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2时辰养生法

12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一、子时(23~1点):胆经旺,此时正睡觉。

平时可敲胆经穴。

二、丑时(1~3点):肝经旺,此时应保持熟睡。

三、寅时(3~5点):肺经旺,此时应睡的最沉。

如早醒可静坐。

四、卯时(5~7点):大肠经旺,起床前按摩肚脐(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重叠,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按摩,按摩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

这样做可以帮助食物消化、吸收,消除腹胀)→喝水(喝20~25℃的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它比较容易透过细胞膜,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要求在头开晚上晾开水时一定要加盖,因为开水在空气中暴露太久会失去活性)→排便→按摩合谷→推按合谷到商阳穴之间(从合谷推向商阳,长期坚持,可增强肠蠕动,大便就会很容易排出。

商阳穴在食指尖拇指向一侧)→打坐调息行道家六字诀(连续各做六次)→敲打大肠经(由肩开始从上向下敲打手臂外侧,直至食指,每次10~15分钟,坚持一个月以上,大便就会顺畅了)。

五、辰时(7~9点):胃经旺,搓手梳头(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这样做可以明目祛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搓手洗面(搓手36下,暧手后上下扫面,或双手同时向外按摩脸部。

这样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不会有皱纹。

然后揉搓迎香、印堂、大小眼角、眉角、承泣、太阳穴各36次)→鼓耳、轻揉耳轮(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外拨,应该有“噗”的一声,重复做10下;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用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

该动作每天睡前做,可以增强记忆力和听力)→叉腰摇头(双手叉腰,闭目垂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向重复。

这样做可令头脑灵活,预防颈椎病。

)→转眼(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复三次。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套动作可以保护眼睛,纠正近视。

24时辰养生

24时辰养生

24时辰养生24时辰养生在中医理论中,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套相应的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24时辰养生的知识,希望对你有用!时辰养生:子时(晚上23点~凌晨1点)胆经最旺盛。

此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辰,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曰:“凡十一脏皆取于胆。

”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

子时睡眠了,胆经才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

”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子时不入睡者,日久面色青白,易生肝胆疾病。

因此,人在此时入睡,对一天至关重要,也就是在养阳气,养好阳气对人的寿命至关重要。

时辰养生:丑时(1~3点)肝经最旺盛。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故人卧血归于肝。

”肝内血液充足,可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充分发挥解毒滤过的作用。

此时一定要睡好,就能养好肝血。

否则易出现急躁易怒、焦虑、神经衰弱,老年人易患痴呆等精神性疾病。

时辰养生:寅时(3~5点)肺经最旺盛。

将肝贮藏解毒的新鲜血液输送到全身。

《素问·经脉别论》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血的运行要依赖气的推动,肺主呼吸,调节全身的气机。

此时肺经旺盛,有助于肺气调节和输布血液,运行百脉。

这个阶段是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肺脏有病、心功能不太好的老年人不要急于起床,也不提倡早起晨练。

等太阳出来之后,空气新鲜时,可以活动一下,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要顺其生发,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时辰养生:卯时(5~7点)大肠经旺盛。

中医有“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说,卯时肺经气血入大肠经,此时天已亮了,早晨起床喝适量水,促进排便,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排便后多做提肛运动,可防止便秘、痔疮、脱肛等病。

时辰养生:辰时(7~9点)胃经旺盛。

此时是人们吃早点的时候,一定要吃好,这也是胃部消化吸收能力最旺盛的时辰。

时辰养生:巳时(9~11点)脾经旺盛。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谈十二时辰养生,首先就要谈到经络问题。

而说到经络学说,就要先谈谈《黄帝内经》。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希望对你有用!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十二时辰养生法一、子(zǐ)时:(夜里11 —次日1点) 胆经当令子时,是指夜里23点至凌晨1点,胆经当令。

子时是一天当中阴气最重的时候,一根阳爻开始升发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阳气为三种,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

少阳之气,是指刚刚出生的阳气,也叫子时一阳生。

是少阳之火,阳气还特别的小,所以要保护好阳气,就一定要睡好“子时觉”,当人体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中,会有利于人体的少阳之气升发,因为夜间属阴,睡眠好不仅能养阴,而且还能阴中生阳。

二、丑(chǒu)时:(夜里1—3点) 肝经当令丑时,是指凌晨1点至3点,肝经当令。

肝主藏血,人在丑时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就养不起肝血。

《黄帝内经》记载:"人卧则血归于肝"。

每晚11点至凌晨3点,人体经络巡行走肝胆经,此时处于睡眠状态,肝脏方可趁机休息,修补损伤的细胞。

如果丑时前未入睡的人,次日起床面色灰暗,情绪倦怠而易烦躁。

三、寅(yín)时:(夜里3—5点) 肺经当令寅时,是指凌晨3点至5点,肺经当令。

这个时候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且必须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

肝在丑时将血液更新后,肺在寅时将血液输入全身,故有肺朝百脉之说。

人在清晨起来,面色红润,神清气爽。

所以,寅时睡觉,色红精气足,精力充沛。

四、卯(mǎo)时:(上午5—7点) 大肠经当令卯时,是指早晨5点至7点,大肠经当令。

这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地户也要开。

所以,在这个时间里人应该正常地排便,将人体在夜间修复、合成、代谢的垃圾、毒素排除体外。

五、辰(chén)时:(上午7—9点) 胃经当令辰时,是指早晨7点至9点,胃经当令。

清洁+营养=平衡,垃圾代谢出去后,人体需要补充营养,所以在这个时辰人要吃早餐,来为身体补充一些阴(即营养)。

十二时辰养生法的规律

十二时辰养生法的规律

十二时辰养生法是基于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提出相应的养生方法。

具体如下:
1.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这个时段一定要有好
的睡眠,否则会影响肝脏排毒。

丑时过后,阳气生发,此时应逐渐转入深度睡眠,以养肝血。

2.寅时(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这个时段是人体从静
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需要深度睡眠。

对于有呼吸系统疾患、心脏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时段的睡眠质量。

3.卯时(早晨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这个时段应正常排
便,起床活动。

4.辰时(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这个时段应该吃早
餐,补充营养。

5.巳时(上午9点到11点):脾经当令,这个时段应适度活
动,促进消化。

6.午时(中午11点到13点):心经当令,这个时段应小睡片
刻,以养心气。

7.未时(下午13点到15点):小肠经当令,这个时段应多喝
水,以养小肠。

8.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膀胱经当令,这个时段应多喝
水,以促进排尿。

9.酉时(下午17点到19点):肾经当令,这个时段应避免过
度劳累,以养肾气。

10.戌时(晚上19点到21点):心包经当令,这个时段应保持
心情舒畅,以养心包。

11.亥时(晚上21点到23点):三焦经当令,这个时段应逐渐
安静下来,以养三焦。

以上是根据一天中的十二时辰对应的养生方法。

总的来说,要注意阴阳平衡、气血流畅、脏腑协调、经络畅通,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皇帝内经12时辰养生法

皇帝内经12时辰养生法

黄帝内经12时辰养生法1.子时养护胆经:气血流注,保护体内的暖阳时间:23:00-1:00,养生之道:胆的生理功能是供应内脏胆汁,帮助食物的消化代谢,要按时睡眠。

调畅胆气:一定要吃早餐,夜宵阻挡胆汁的分泌。

2.丑时养护肝经:深度睡眠,让生命之树常青时间:1:00-3:00。

养生之道:要在精神上保持柔和,舒畅,不要暴怒和抑郁,以维持其正常的疏泄和排毒功能,还要以熟睡来维持肝主藏的造血功能.3.寅时养护肺经:天亮起身,令气血整装待发。

时间:3:00-5:00。

养生之道:这时全身器官都要休息,让肺合理地分配气血。

4.卯时养护大肠经:排出毒素,轻微运动保健。

时间:5:00-7:00。

养生之道:养成在这个时段排便的习惯,可以喝一杯水,锻炼一下身体,都有助于排便。

5.辰时养护胃经:营养早餐,饭后百步助消化。

时间:7:00-9:00。

养生之道:此时应吃热早餐,比如豆浆,热稀饭,山药粥,蔬菜,等。

6.养护脾经:分解食物,为人体的后天之本。

时间:9:00-11:00。

养生之道:早餐之后,这个时间段要消化食物,早餐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7.午时养护心经:睡好午觉,护好人体的君王。

时间:11:00-13:00。

养生之道:此时应安静的睡午觉,大约15-60分钟为宜。

最好是躺着睡。

8.末时养护小肠经:充足营养,让肠道气血顺畅。

时间:13:00-15:00。

养生之道:午餐一定要吃好,要精,要丰富,要主食,肉类,蔬菜配合着吃。

9.申时养护膀胱经:喝水养生,长久保持健康活力。

时间:15:00-17:00。

养生之道:此时应多喝白开水,以利于排尿。

10.养护肾精:休息调养,收藏脏腑的精华。

时间:17:00-19:00。

养生之道:此时运动量不能太大,也不能饮用大量的水,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此时应适当的休息。

此时散步,登楼梯都可以锻炼肾精。

此时可以喝些补肾脏的汤,11.戌时养护心包经:静心养神,与心脏拉好关系。

时间:19:00-21:00。

12时辰养生法

12时辰养生法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

“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在11点钟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地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丑时:肝经当令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

寅时:肺经当令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候是肺经当令。

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

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辰时:胃经当令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汉令。

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上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

巳时:脾经当令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当令。

午时:心经当令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13点,这进候是心经当令。

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趴一会儿,歇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未时:小肠经当令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这个时候是小肠经当令。

午饭要吃好,就是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不见得要多,一定要好,午饭的营养要丰富一些。

申时:膀胱经当令申时是指下午15点到17点,这个时候是膀胱经当令。

酉时:肾经当令酉时是指17点到19点,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

戌时:心包经当令戌时是指晚上19点到21点,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

亥时:三焦经当令亥是指晚上21点到23点,这个时候是三焦经当令。

在中医里,三焦经是个很特殊的概念。

12时辰养生法

12时辰养生法

子时(子夜11时—凌晨1时),胆经当令。

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子觉”时间。

《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丑时(凌晨1时—3时)为肝经当令。

静心养气是最好的保肝方法。

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寅时(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

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卯时(早晨5时—7时),大肠经当令。

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做“鸣天鼓”。

辰时(上午7时—9时),胃经当令。

活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百遍,然后洗漱。

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

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巳时(上午9时—11时),脾经当令。

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

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

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

酒可喝但不能醉。

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未时(午后1时—3时),小肠经当令。

午睡后可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茶。

申时(午后3时—5时),膀胱经当令。

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

除用脑学习外,要注意多喝水。

酉时(午后5时—7时),肾经当令。

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

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

戌时(晚7时—9时),心包经当令。

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右侧卧位。

十二时辰养生

十二时辰养生

十二时辰养生
一、子时胆经(晚11点—凌辰1点):由环跳穴沿胆经从
上往下敲十次,着重敲阳陵泉穴和胆囊穴。

二、丑时肝经(凌晨1点—凌晨3点):按揉太冲穴,或
在泡脚时用脚跟从脚背太冲穴往下捋。

或者从两边腋下由肋骨往下中方向推。

三、寅时肺经(凌晨3点—早晨5点):嗓子痛按揉手大
拇指上面的太商穴。

卯时大肠经(早晨5点—早晨7点):起床喝杯温开水,按揉合谷穴。

虎口(合谷穴)平击36次,预防及治疗颜面部位的疾病如视力模糊、鼻炎、口齿痛疼、头痛及预防感冒。

四、辰时胃经(上午7点—上午9点):用掌要推肚脐两
旁有天枢穴。

五、已时脾经(上午9点—上午11点):养脾多吃山药、
薏仁。

多按揉三阴交穴或由掌根从上往下推。

六、午时心经(中午11点—中午13点):中午休息20—
30分钟,另外按揉神门穴。

七、未时小肠经(中午13点—下午15点):按揉后溪穴。

或用手大拇指和二拇指按住穴和太溪穴同时揉。


掌侧击(太溪穴)36次,头颈强痛、预防骨刺、骨头退化。

八、申时膀胱经(下午15点—下午17点):多喝水,排
毒,按委中穴。

或脚尖往回勾或者后脚跟垫起。

九、酉时肾经(傍晚17点—傍晚19点):补肾阴,按太
溪穴。

十、心包经(晚上19点—晚上21点):心包经,上下推
内关穴。

手腕(大陵穴)互击36次,预防及治疗心脏病、胸闷、胸痛,缓解紧张的情绪。

十一、亥时三焦经(晚上21点—晚上23点):手握拳四、五手指拳骨中间从上往下推。

虎口交叉互击36次,预防及治疗末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时辰养生法(一):寅时、卯时、辰时
有一首气血流注时辰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这个就把十二时辰气血流注的状况告诉我们了。

肺寅大卯胃辰宫。

“肺寅”,寅时的时候,每一天凌晨三点到五点的时候是寅时,这个时候气血就流注在肺经里面,如果我们的肺功能不太好,我们可以去增强它,可以要顺应它。

“大卯”,接下来就是卯时了,早上的五点到七点,这个时候气血就流注在大肠经里面。

然后“胃辰宫”,辰时就是早上的七点到九点,这个时候胃经里面气血最旺盛,所以我们一般是七点到九点之间吃早餐,早餐要吃好,因为经过了一晚上的消耗,能量是不足了,气血流注在胃经,你吃多少这个人都不会胖,能够充分地消化吸收,这是“胃辰宫”。

就是上午的九点到十一点是巳时,脾巳心午小未中。

“脾巳”,
这个时候脾经的气血最旺。

“心午”,中午的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是气血流通在心经里面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吃午餐,吃完午餐以后要睡子午觉,中午的十二点半到下午一点,这半个小时最好能够小憩一下,能够稍微躺一下睡一下,这样就能够养阳气。

“小未中”,下午的一点到三点是未时,这个时候小肠经的气
血最旺盛,“心为君主之官”,我们的心脏就好像一个国家的
皇帝一样,他如果犯了错误,你不能够直接去处罚这个皇帝
对不对?那处罚谁?处罚他的助手。

心脏是君主,它是皇帝,它的助手是谁呢?与它表里相对应的就是小肠。

如果我们的
心脏功能不好,我们通过间接地来帮助小肠经,心脏功能也
会好起来,这样是“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戌。

“申胱”,下午的三点到五点是申时,就是
气血运行在膀胱经的时候,膀胱经是我们人体里面最长的一
条经络,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排毒,如果我们体内有毒排不出
去,我们也会讲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你每一天睡摇篮,睡几
分钟毒就排出去了,很简单的动作。

申时的时候是膀胱经的
气血最旺。

“酉肾”,酉时的时候就是肾经最旺的时候,下午的五点到七点,这时候是肾经最旺的时候。

“心包戌”,七点到九点是气血运行在心包经的时候。

亥是亥时,晚上的九点到十一点,亥三子胆丑肝通。

“亥三”,
这时候是一天的最后一个时辰,这个时候气血就运行在三焦
经里面。

“子胆”,子时就是半夜的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时候是胆经
气血最旺。

“丑肝通”,丑时,凌晨一点到凌晨三点是肝经气血最旺。

那我们就懂得十二时辰养生法了。

我们懂得了气血流注,就
一个一个时辰来说好了。

先说寅时,寅肺,“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

寅时
是肺经当令的时候,《黄帝内经·素问》上面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相傅之官就是什么?也就是相当于宰相,
相当于总理,肺就相当于我们人体里面的总理、宰相。

所以寅时——凌晨三到五点钟的时候,我们全身的器官都要
好好地休息,你不要起得太早,你五点钟以后再起来就比较
恰当,如果从药师法门养生来说。

三到五点好好地养息一下,为什么?如果你三点钟就爬起来,
那你爬起来你要活动。

要活动,那气血就支持你那个活动去
了,能够给肺——这个宰相来分配的气血就少了,那这一天
都没有什么精神。

你不要以为你好像争取了两个小时,其实
你后面的时间都没有什么精神。

所以其实凌晨三到五点全身
器官都要休息,最好是睡觉。

在一种静的状态之中我们的肺
才能够合理地去分配气血。

有些人说,我年纪大了,我每天凌晨三点钟就醒来了。

当然
如果你睡得很早,凌晨三点钟起来还是对的。

可是一般常规
现在的人们不会很早睡的。

如果睡得比较晚,还是凌晨三点钟都会醒来的话,大多数人
都是因为肺气不足,这是肺气不足的表现。

气不足以后就会
怎么样?“气为血之帅,气行血亦行,气虚血亦虚,气滞血亦
滞”,血要依靠气去带动它才能行,气旺的时候血也就旺起来了。

大家有没有知道中药一个成方“当归补血汤”,很简单是不是?但是里面补气的黄芪是补血的当归的五倍,为什么?他一定
要气足,你的血才能够补得上来。

所以如果肺气不足,血也
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就难以到达全身各处。

如果我们很晚睡,每一天都是凌晨三点钟就醒来,醒来以后
(当然身体不太好,还是没有起来),一直迷迷糊糊又到五
点钟,五点钟又能够再睡,一直可能睡到上午七八点才起来,并且你连续了两年以上,不是偶尔如此,你天天都这样,每
天凌晨三点准时醒,凌晨五点又能睡,如果连续两年以上那
就说明什么?说明你的肺有问题,你的肺里面有压力。

压力是什么?中国这个养生法门,药师法门也好,中医也好,它没有“癌症”这个说法。

原来是叫岩,一般是称为阴实,就
是器官里面有了东西。

就说明我们肺里面有压力,如果连续两年,每天晚上都是这
样,就是肺癌的前兆。

如果是每一天凌晨一点钟醒来,凌晨三点钟才能入睡,而且
也是连续两年以上都是如此,并且还有肝区疼痛,这个应该
就是肝癌的前兆。

当然我们后面会讲到你怎样去判断到底是不是有了这个前
兆,它有很多种方法,你去判断就会知道是不是有了这个。

如果有了这个萌芽状态还很容易转化,如果去到很晚期了,
就很困难。

我们养肺的话,如果觉得自己肺气不足,可以学习一些养肺
润喉的食疗方。

还有一些人做老师,每天要讲课,就很伤气,有咽炎等等,喉咙也不好,可以学一些食疗方法。

也很简单,就是用一点干的白木耳十五克,然后用水泡一晚
上,第二天把它撕碎,再放三克西洋参,十粒红枣,把红枣
劈开,然后就放一点点冰糖去熬水喝,这样炖服的话能够补
肺降火,养胃生津。

但是当然如果是感冒很严重,流鼻水流
个不停,这个时候不要喝了,热咳、有黄痰也是不适合。

卯时。

卯时就是早上的五点到七点,这个时间就轮到大肠经
了,它要上岗了,所以五点钟起来是比较恰当的,五点钟起
来喝一点水。

有一些人说,我前一天晚上消化了那么多,(不晓得跟谁学的),说我要喝点水,水里面要先放点盐。

这个
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你一晚上呼吸了,你水蒸气蒸发了,这个血的浓度本来就很高,你水里面还放点盐,如果你有高
血压就麻烦了,因为盐一加进去以后,这个浓度就更高了,
不可以,就喝清水就好。

大肠经当然就是适合于上洗手间,能够排毒、排便,《素问》上面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传导之官就是运
输大队长,把体内这些垃圾清理运出去,大肠经起这个作用
的。

因为小肠的时候它基本上已经把那些营养吸收了,水也
吸收了,还有一点点水,大肠把它吸掉,然后就排便出去了。

比方说腹泻或者说便秘,或者是脸上很多青春痘,这个一定
是排毒有问题,大肠经不太好了,怎么办呢?很简单按一下
合谷穴,我们两个虎口相交叉,大拇指跟食指内外结合,像
钳子一样夹住这个地方就是合谷穴,你夹住三分钟。

你每天
早上起来这么夹住三分钟,另一边也夹住三分钟,大肠经就
通了,很简单的,就是“口面合谷收”,用这个方法很准确的,不然的话你按不准确,你不晓得它到底在虎口进一点还是出
一点,你搞不懂,用这个方法就很准确地能够把握住。

辰时。

辰时就是上午的七点到九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的
时候,这个时候要吃早餐。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一个
人他生重病了,但是他还有胃气,他想吃东西,那这个人一
定还有一点寿命,短时间他不会走的,他如果一点胃口都没
有了,根本不想吃东西了,无胃气则死。

所以胃气壮就五脏六腑都壮,胃气衰就五脏六腑都衰。

如果
不吃早餐,有些人说要赶着上班,有些人是要减肥,都不吃
早餐,这个很错误的,你不吃早餐吃宵夜,越减就越肥。


果我们不吃早餐,到了胃经值班的时候它没事可做,没事可
做它就拼命去分泌胃酸,过多地分泌胃酸以后,长此以往胃
病就来敲你的门了。

----摘自大愿法师《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身体健康无病苦,心灵健康无烦恼,灵性健康出轮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