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63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63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过程与方法: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教学难点】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1份校园一角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一、引入:欣赏校园一角的部分生物学生欣赏一品红、蚂蚁、青菜、枇杷树、蜜蜂、文旦、桑树、芹菜。

师引出课题:校园生物分布图(一角)。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校园一角生物分布图在前一节课已经初步完成,这是学生找到的几种生物,为后面的修改分布图做好铺垫。

)二、校园一角生物分布图的改进师展示其中一组的校园一角生物分布图。

(板书)生说一说这一分布图的优缺点和如何改进。

(教师引导:动物和植物的分布情况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动物是在动的,可以用图形表示其活动区域;对于不认识的生物,可以图画的形式剪贴在分布图旁,用箭头指出它的位置......)生修改自己的校园一角生物分布图。

师提出挑战:课后继续寻找校园这一角的生物并记录分布情况。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生物分布图进行修改,让分布图更加清晰、科学、美观,并为课后制作整个校园的生物分布图掌握方法。

)三、中国稀有动物和植物的分布师出示四种稀有动物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和藏羚羊以及四种稀有植物银杏、金花茶、珙桐和人参的图片资料和文字简介。

生阅读资料,对四种稀有动物和植物的分布有个大致的了解。

(连线题加强巩固)师出示资料:珍稀生物的灭绝。

生阅读资料,初步体会生物多样性的危机并谈一谈保护珍稀生物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认识我国的几种珍稀生物,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初步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危机。

)四、课后挑战生制作整个校园的生物分布图。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到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意义。

)五、板书设计校园生物分布图2。

六年级科学上册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教科版

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分布图的概念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生物分布图。

2. 培养学生对校园生物的观察能力、调查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分布图的概念和作用2. 生物分布图的绘制方法3. 校园生物的观察和调查4. 校园生物分布图的绘制和分析5.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分布图的概念、作用和绘制方法,校园生物的观察和调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2. 教学难点:生物分布图的绘制方法,校园生物的观察和调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校园生物分布图相关资料,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尺子等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校园生物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你们在图中看到了哪些生物?它们分布在校园的哪些地方?1.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入生物分布图的概念和作用。

2. 自主学习2.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分布图的绘制方法。

2.2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

3. 课堂实践3.1 学生分组进行校园生物观察和调查,记录下不同生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3.2 学生根据观察和调查结果,绘制出校园生物分布图。

4. 成果展示4.1 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绘制的校园生物分布图,分享调查过程和心得体会。

4.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 总结反思5.1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观察、调查和绘制生物分布图方面的收获。

5.2 教师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六、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观察和调查家庭周围的生物分布情况,绘制出生物分布图。

3. 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拍照记录活动过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这一章节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校园生物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对校园内的生物进行观察和记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对校园内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系统地、科学地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分布情况,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校园内生物的分布情况,学会制作生物分布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热爱自然,保护校园内的生物。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校园内生物的分布情况,学会制作生物分布图。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地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分布情况。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观察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掌握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校园内的生物进行初步的和了解,准备好生物分布图的示例。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观察和记录的工具,如笔记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校园内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内的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生物分布图的示例,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分布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区域进行观察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分享制作生物分布图的心得体会。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组队,选择更大的区域进行观察和记录,尝试制作更为详细的生物分布图。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校园内生物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校园生物分布的观察报告,要求图文并茂。

教科版科学六上《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2

教科版科学六上《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2

教科版科学六上《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2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生物在校园内的分布情况。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的关系,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调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还不够熟悉,需要加强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在校园内的分布情况,掌握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分类、绘图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在校园内的分布情况,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2.难点:生物分类和命名方法的运用,校园生物分布图的绘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校园生物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生物为例,讲解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调查、分类、绘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

六. 教学准备1.校园生物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2.生物标本或图片。

3.分类表格。

4.绘图工具(如彩笔、白纸等)。

5.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校园生物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不同种类的生物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生物的特征,引出生物分类和命名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观察校园内的生物,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填写分类表格。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调查结果,讨论生物分类和命名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生物的分布情况,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学生分组进行绘制,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

教科版科学六上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分布图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生物分布图来研究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能力、分类能力和绘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观察、调查、分类等基本方法,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绘制生物分布图和分析生物分布情况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制作生物分布图,能够观察和分析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分类、绘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关爱校园生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和步骤。

2.难点:如何观察和分析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校园内的生物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分类、绘制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践活动来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内的生物图片和分布图。

2.准备调查表和分类表。

3.准备画图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a.展示校园内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物。

b.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生物在校园内的分布情况吗?2.呈现(10分钟)a.呈现校园生物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b.引导学生发现生物分布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a.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生物进行调查。

b.学生填写调查表,记录生物的名称、数量和分布情况。

4.巩固(10分钟)a.学生互相交流调查结果,分享发现。

b.引导学生总结生物的分布特点。

5.拓展(10分钟)a.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生物分布图。

b.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6.小结(5分钟)a.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分布图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绘制生物分布图,并能够运用生物分布图来了解和保护校园内的生物资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能力,对于校园内的生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生物分布图的制作和分析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以指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分布图的制作方法,学会绘制生物分布图,并能够运用生物分布图来了解和保护校园内的生物资源。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分布图的制作方法,学会绘制生物分布图。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生物分布图来分析校园内的生物资源,并能够提出保护生物资源的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分析。

2.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分布图的制作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校园内的生物资源分布图,以及相关的实例和材料。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笔记本、画笔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校园内的生物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分布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生物分布图的制作方法,包括观察、、记录和绘制等步骤。

同时,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分布图的制作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下自己组内观察到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记录的结果,绘制出生物分布图。

教科版科学六上《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2

教科版科学六上《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2

教科版科学六上《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校园内不同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材中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生物分布图,以及制作和观察生物分布图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学生对校园环境较为熟悉,能够积极参与到观察和记录校园生物的活动中。

但是,学生对生物分布图的制作和解读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和记录校园内不同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2.能够制作简单的生物分布图,并解读生物分布图的信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4.增强学生对校园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观察和记录校园内不同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制作和解读生物分布图。

2.突破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观察和记录生物的活动中,同时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制作和解读生物分布图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校园内不同区域的生物,记录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合作交流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生物分布图的制作和解读。

3.指导法:教师在学生观察和记录生物的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内不同区域的生物观察点。

2.提供生物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3.准备生物分布图的制作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4.准备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基本方法。

同时,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校园内不同区域的生物观察点,引导学生明确观察任务。

同时,向学生讲解生物观察记录表的使用方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生物在校园内的分布情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材以校园为背景,让学生亲身参与观察和,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分布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物的分类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生物在校园内的分布情况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需要通过实地观察和,来了解和掌握生物的分布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在校园内的分布情况,掌握和观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爱护校园内的生物,保护环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在校园内的分布情况。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观察和,掌握生物的分布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观察法、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观察法是通过学生的肉眼观察,了解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法是学生通过实地,了解生物在校园内的分布情况。

小组合作法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和观察任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在校园内有不同的分布情况?2.实地观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区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下所见到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3.与分析:学生将观察到的生物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分布规律。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结果,共同总结生物的分布规律。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的分布规律,并强调保护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生物的分布规律2.观察与3.保护生物和环境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观察学生的实地观察和报告,了解学生对生物分布情况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2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2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2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4.2 校园生物分布图》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校园内不同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制作简单的生物分布图,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对于校园内的生物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如何将这些知识系统化,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是他们需要学习和提高的。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分布图的概念和作用。

2.学会观察和记录校园内不同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3.能够制作简单的生物分布图。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和记录校园内不同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制作生物分布图。

2.难点:如何系统地观察和记录,以及生物分布图的制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在校园内观察不同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2.实践法: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生物分布图。

3.讨论法: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制作经验,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校园平面图。

2.记录表格。

3.彩色笔、直尺、剪刀等制作工具。

4.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区域进行观察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校园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物分布情况。

提问:“你们注意到校园内的生物分布有什么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不同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记录表格。

提问:“如果我们想了解校园内不同区域的生物分布情况,应该如何记录呢?”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区域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记录结果进行整理,制作生物分布图。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图例的绘制和分布图的整洁。

5.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生物分布图,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六年级科学上册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 了解校园生物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 学会使用画图和文字描述的方式来制作生物分布图。

3. 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观察校园生物的分布特点。

2. 学会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生物分布图的制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学生对校园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2. 教师准备校园生物分布图的示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物,如树木、花草、昆虫等。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生物在校园内的分布情况吗?二、探究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区域进行观察和记录。

2. 要求学生记录所观察到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3. 学生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三、制作生物分布图(15分钟)1. 教师示范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

2. 学生按照示范,利用画图和文字描述的方式,制作自己小组的生物分布图。

四、分享和交流(10分钟)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生物分布图,并介绍制作过程和观察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提出保护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观察和记录校园内的生物分布情况,定期更新生物分布图。

2. 学生可以参与校园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观察与记录技巧(10分钟)1. 教师介绍观察生物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生物的外观特征、生活习性等。

2. 学生练习观察校园内的生物,并记录下来。

七、生物分布图的要素(10分钟)1. 教师讲解生物分布图的要素,包括图例、比例尺、坐标轴等。

2. 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这些要素制作生物分布图。

八、绘制生物分布图(10分钟)1. 学生根据观察和记录的结果,开始绘制生物分布图。

六年级科学上册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分布图的概念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生物分布图。

2. 培养学生观察校园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校园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分布图的概念和作用2. 生物分布图的绘制方法3. 校园生物分布的特点4. 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5. 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物分布图的概念、作用和绘制方法,校园生物分布的特点。

难点:生物分布图的绘制方法和校园生物分布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校园生物分布图的素材。

2. 学生准备观察校园生物的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校园生物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物的分布情况。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生物分布图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分布图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生物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分布图的特点。

4. 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学生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校园生物分布图,交流观察到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

6.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校园生物分布的特点,探讨生物分布的原因。

8.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课后观察任务,要求学生继续观察校园生物,绘制更详细的生物分布图。

9.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0.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校园生物的分布规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生物分布图,掌握生物分布的特点。

3.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实地观察法,让学生走进校园,亲身体验生物的分布情况。

七、教学步骤:1. 步骤一:引入话题,展示校园生物分布图,激发学生兴趣。

教科版科学六上《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材料。

同时,教材还设计了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对校园内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以及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规律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校园内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制作生物分布图,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校园内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制作生物分布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校园内不同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物的分布规律。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生物案例,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调查和观察,制作生物分布图。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校园内的生物分布图及相关案例,制作好PPT。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观察校园内的生物,了解其分布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校园内不同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物的分布规律。

提问:你们在校园内见到过哪些生物?它们分布在哪里?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生物案例,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校园内的环境进行调查和观察。

六年级科学上册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教科版

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教科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校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校园中都有哪些生物?它们分布在哪里?1.2 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分布图的概念和作用。

(2)学会使用生物分布图来观察和记录校园中的生物。

第二章:生物分布图的概念和作用2.1 生物分布图的概念教师向学生解释生物分布图是一种用来表示生物种类和它们在特定地区分布情况的图示工具。

2.2 生物分布图的作用教师介绍生物分布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分布规律、研究生物的生态环境以及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第三章:制作生物分布图的工具和方法3.1 制作生物分布图的工具教师介绍制作生物分布图所需的工具,如地图、彩笔、尺子、标签等。

3.2 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教师讲解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步骤,包括确定调查区域、绘制地图、标注生物种类和数量、分析生物分布规律等。

第四章:校园生物分布调查4.1 调查准备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区域,准备调查工具和材料。

4.2 调查过程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记录校园中的生物种类和它们的位置。

4.3 调查结果整理学生将调查结果整理成生物分布图,包括绘制地图、标注生物种类和数量等。

第五章:分析校园生物分布规律5.1 观察生物分布图学生观察自己制作的生物分布图,分析校园中生物的分布规律。

5.2 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和分析,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第六章:深入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6.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师通过实例讲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强调生物的生存环境对其分布的重要性。

6.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分析环境因素如光照、水分、温度等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第七章:生物多样性的意义7.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教师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如食物、药物等)和间接价值(如生态系统服务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的核心是让学生通过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了解和掌握生物在校园中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校园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

但是,他们对生物分布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绘制出校园生物分布图,了解生物在校园中的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观察和记录校园生物,绘制出生物分布图。

2.教学难点:学生对生物分布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校园环境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实践活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校园中生物的分布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活动一:观察和记录生物a.教师学生分组进行校园观察,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b.学生用笔记本、画笔等工具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生物信息。

3.教学活动二:分析生物分布规律a.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生物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生物分布的规律。

b.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生物分布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4.教学活动三:绘制生物分布图a.教师为学生提供绘图工具和材料,指导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结果,绘制出校园生物分布图。

b.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生物分布图的绘制。

5.教学活动四:分享和评价a.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生物分布图,并分享绘制过程中的观察和分析心得。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过程与方法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教学难点】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项目内容】校园有那么多的植物,都有多少种,都有什么种类,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进行一个大搜索比赛吧!实验目标:制作一个校园植物分布图、校园植物调查表及其他植物作品(重点鼓励)。

分布图要求:(1)A3纸手绘,班级、小组名称、校园建筑图,需包括各个建筑、操场、食堂、花坛等(可参考书本P73,更鼓励绘画的创新)(2)分布植物需要用不同图标表示,一个图标代表一个植物,同种植物数量较多,用一个图标表示整体。

(3)其他美化的方式自由添加。

(参考图)比赛方式:每两个科学小组组成一个大组。

任命组长和副组长。

每个组8—10人。

组员分工:组长和副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实地调查和向老师寻求帮助,现场调查记录员2名(小组调查时记录对植物的发现),画图员2名,整理资料汇总汇报员1名(整理资料填写植物调查表),其他辅助人员。

工具准备:每大组2个放大镜,工具书2本,植物调查表1张、植物记录本1本(交名单表的时候找老师领取)帮助需求:不认识植物先画出来或记住特征,《形色》APP搜索、上网查找,找工具书或者问老师。

注意事项:落叶可以取回研究,不准采摘植物,不准破坏植物,如有发现严厉惩罚。

奖项评比:优秀组长、副组长各2名;老师评选优秀大组2个。

大组互评。

优秀调查员7名。

组内评比。

优秀成果2个,进行年级评比展出。

比赛开始时间:第四单元第二课后开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2 校园生物分布图 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2 校园生物分布图 教科版

4.2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习得材料: 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习得目标: 1. 知识目标: 认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2. 能力目标: 学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3. 情感目标: 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习得重难点: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习得途径: 课本课件、校园平面图、学生调查表,PPT等。

习得步骤:附件1:课前习课题:六年级上册《校园生物分布图》六年级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 探究目标:1、认识校园里的生物种类繁多。

2、认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一、自主探究12、你们通过分析上面表格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二、有问要提通过前面的课前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将你的问题,写在下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件2:课中习课题:六年级上册《校园生物分布图》六年级______班第______小组小组成员:、、、、探究目标:3、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证明:认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一、锦田小学平面图我知道:。

二、拓展材料大熊猫:亦称猫熊。

哺乳动物。

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

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动物。

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

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白鳍豚:又称白暨豚。

哺乳动物。

体长1.5米~2.5米,头圆,嘴长,约30厘米。

体背面淡蓝灰色,腹面白色,鳍白色。

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

我国特产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第2课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第2课  《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2课《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2.过程与方法: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教学难点】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1.教法:课堂讨论法,启发法。

2.学法:调查法,信息收集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1.媒体:微课,云平台,Ih5网站技术。

2.教具:教师使用平板电脑,投屏器。

教师给每小组准备一台平板电脑,一份全班调查记录汇总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各小组调查的结果怎样?现在来交流和汇集我们的调查资料二、整理分析调查信息:1、各小组整理上节课调查的动植物,(注意:整理时按树木、花草或其他标准将植物和动物分类,最后统计出共发现了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

)2、各组汇报交流:学生边汇报,师边记录,把各小组的调查汇集成一个全班的调查表。

3、总结:在校园里搜索到哪些动植物?一共有多少种植物和动物?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意图:在通过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4、思考:我们校园里的生物是不是校园生物的全部?为什么?(不同时期生物种类不同)三、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1、师: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

2、小组研究制定校园分布图方案,在制定中师点拔:思考: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生物分布是立体的,而生物分布图是平面的,如何区分地下、地面、地上分布的生物?(预设: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生物种类较多,分布图面积有限,如何最大限度的将校园生物种类记录上去可用编号的方法;可以将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用箭头指出它的位置;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制作生物分布图。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科版

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2.过程与方法: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难点: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1.教法:课堂讨论法,启发法。

2.学法:调查法,信息收集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和教具】
1.媒体:微课,畅言教学通
2.教具:教师机,一份全班调查记录汇总表,校园平面图
每小组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1.教学课时数:1课时(40分钟)。

2.教学过程:
【教学板书】
2、校园生物分布图
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4.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4.2校园生物分布图》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和观察,了解校园内生物的分布情况,并学会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示和展示生物的分布。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力和图表制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能力,对于生物的分类和特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结果用图表的形式进行表示和展示,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内生物的分布情况。

2.培养学生观察、和图表制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校园内生物的分布情况,学会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示和展示生物的分布。

2.教学难点:图表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物,了解其分布情况。

2.法:让学生进行实地,收集生物的分布信息。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和图表制作,培养合作意识。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图表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校园生物分布图的素材。

2.准备工具,如记录本、画笔等。

3.准备展示用的黑板、白板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一下校园内都有哪些生物。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校园生物分布图的素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生物的分布情况。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让学生用记录本记录下结果。

学生可以画出生物的分布图,或者用文字描述生物的分布情况。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结果,让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和讨论。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结果用图表的形式进行表示和展示。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表的样本,让学生模仿制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校园生物分布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过程与方法
●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教学难点】会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教学准备】为全班学生准备:两张大白纸、记号笔。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A4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各小组调查的结果怎样?现在来交流和汇集我们的调查资

二、整理分析调查信息:
1、各小组整理上节课调查的动植物,(注意:整理时按树木、花草或其他标准将植物和动物分类,最后统计出共发现了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


2、各组汇报交流:学生边汇报,师边记录,把各小组的调
查汇集成一个全班的调查表。

3、总结:在校园里搜索到哪些动植物?一共有多少种植物
和动物?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意图:在通过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4、思考:我们校园里的生物是不是校园生物的全部?为什么?(不同时期生物种类不同)
三、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1、师: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们共同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

2、小组研究制定校园分布图方案,在制定中师点拔:
思考:在制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用什么办法
解决?生物分布是立体的,而生物分布图是平面的,如何区分地下、地面、地上分布的生物?(预设: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生物种类较多,分布图面积有限,如何最大限度的将校园生物种类
记录上去可用编号的方法;可以将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用箭头指出它的位置;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制作生物分布图。

制作中可借鉴校园平面图)
3、分组制定校园生物分布图
4、各组汇报制定的校园分布图,对制定好的组加星
5、分析与讨论:观察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发现校园哪些
地方的生物种类较多?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
同?如果我们调查的范围扩大,生物种类会有多少?生物分布会有什么特点?
四、拓展性活动:
1、认识这些珍稀的动植物吗?他们各自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并把它们填在相应的图上
2、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珍稀的动植物?它们生活在哪?目前
数量怎样?(认识我国的珍稀生物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危机。


五、课外延伸:
查阅资料,了解世界珍稀动植物和它们的分布的地方,制作世界珍稀动植物分布图(意图:一方面可以了解珍贵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进一步体会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意义。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