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等奖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设计依据】1.课标依据:课程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图形与几何”领域整合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
“图形的位置”与“图形的运动”是有密切关系的两部分内容。
小学阶段“图形的位置”重点是用一对有序的数对描述一个点的位置(距离和方向也可以看作是一对数),点的位置是描述图形位置的基本元素,平面上点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来确定。
2.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区间套内用数对确定位置),二是在二维坐标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六年级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建模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3.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列”“行”的规定,理解数对确定位置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张亮早上乘车从家来到了学校,今天我把张亮同学所在班级的座位表带来了,请看大屏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3.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4.体验确定物体位置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活动一:活动引入,认识数对。
1、明确行、列排列规则。
出示情境图。
(30个学生到军营里参加夏令营,他们正在进行队列练习。
)师:小亮站在什么位置?生1:站在从右数第3排第3个;生2:在从左数第4排第3个;生3:从左数第4排从前数第3个。
师:你们所说的“排”指的什么?生:竖着看为一排。
师:一排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称作一列。
刚才同学们有两种数法,一般我们从哪边数?生:一般从左边数。
(在图中标出第几列。
)师:第3个又是什么意思?生:第3个就是说从前往后数是第3个。
师:第3个也可以说他在第3行。
(在图中标出第几行。
)师:小亮的位置我们就可以说是站在从左数第4列从前数第3行。
(板书:小亮站在从左数第4列从前数第3行)师:我们现在的座次哪是一行?哪是一列?哪是第一行?哪是第一列?生1:(边做手势边说)竖着为一列,横着为一行。
生2:最前面这一行是第一行,左边这一列是第一列。
师:第3列请起立,第4行请起立。
(学生按老师的口令起立。
)师:谁站了两次?为什么?生:因为我既是第3列的又是第4行的,所以我站了两次。
师:如果再让第2列和第5行起立,谁会站两次?生:是×××,因为它既是第2列的又是第5行的。
(评:从“队列练习”的现实情境中引入,更容易激起学生的。
花大量的时间、组织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明确行列排列规则,为下面抽象数对的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2、抽象位置图,认识数对。
师:如果用一个小圆圈表示一个小战士,那他们的队列表就可以表示成这样一个图。
(将原人物图隐去,出示点子图。
)师:你认为这样表示队列表有什么好处?生1:这样表示更简单了;生2:这样比刚才更清楚了,很容易的数出几行几列;生3:……师: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小亮的位置吗?小刚在第2列第4行,你能找到他吗?(课件出示)小芳在第几列第几行?(生按要求在微机上用鼠标点出来。
2023年《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3篇
2023年《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3篇《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1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
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将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1.首先是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2.其次是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学生已有的经验。
如:教室的座位、课间操站队、放学路队等。
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数对。
(2)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
(3)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4.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难点是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具体实物图形抽象为直观的点子图、方格图,是本节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在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是设计本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五年级学生与中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面能力更强。
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对学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问题意识。
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背景介绍本节课是五年级数学的一课,主要内容为让学生学习和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在地图、图形等视觉化工具中理解和运用坐标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数对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学习坐标系的基本原理和规则•能够在地图、图形等视觉化工具中运用坐标系统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内容和步骤1. 热身和导入(10分钟)•通过一个趣味性质的互动游戏来引导学生对坐标系的概念和本质的理解•通过一个小实验来演示如何使用坐标系来描述和定位位置2. 学习和讲解数对的概念和定义(15分钟)•通过简单的例子来对数对的概念和定义进行说明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数对的基本特征和规则•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数对的练习和讨论3. 讲解坐标系的基本原理和规则(20分钟)•通过具体的示例来讲解坐标系的基本原理和规则•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引导学生进行坐标系的练习和实践操作4. 学习和运用坐标系的方法(25分钟)•通过不同的实例来演示如何使用坐标系来进行物体的定位和描述•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进行坐标系的练习和操作•引导学生在学科和生活中应用坐标系的方法和原理5. 总结和提升(10分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练习和反思题目,以巩固和更新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知识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教学资源•地图、表格、图形等视觉化工具•电子白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教辅材料和实践练习题目评估方式•通过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进行个体和小组评估•通过学生反馈和教师观测来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制定个体化的学习计划和巩固方案,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教学反思和展望本节课以实例为主,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练习和操作中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坐标系的概念,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和坐标轴的方向。
2.能够用数对表示一个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3.能够根据已知的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对应的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和坐标轴的方向,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已知的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对应的点。
三、教学内容1. 知识讲解1.坐标系的概念与构成。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方向与表示方法。
3.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4.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应用。
2. 教学活动1.让学生观察几组数值的变化规律,并使用这些数值画出一些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
2.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建方法和方向表示方法。
3.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并相互交流。
4.带领学生画出一些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根据给定的数对在坐标系中标出位置。
5.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些表格,并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几何图形。
6.给学生绘制一些几何图形,让他们自行标出图形中每个点的坐标。
3.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
2.互动式教学法。
3.表格设计法。
四、教学评价1.利用小组交流和班级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
2.给学生出一些练习题,检测他们对坐标系及数对的掌握程度。
3.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创意并绘制一张图形,以此来考察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程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方法以及坐标轴的方向,掌握了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能够根据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对应的点。
同时,通过本次课程中的练习和互动,学生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提高了对数学概念、操作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前段时间我讲了用”数对确实位置”。
“数对”是一个较难理解的知识,通过熟悉的情境便于学生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
所以在教学时,我就结合本班学生的座位来学习理解数对。
开始,我先让学生自己描述自己在班级里的位置,在描述位置时出现了不同的说法,从而使学生产生正确、简明描述张亮位置的需要,引导出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从前往后数。
并进一步向学生介绍这种讲明的表示方法-----用数对确定位置。
接下来,通过自己在班级里的位置进行描述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描述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及观察数对的特点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同一列、同一行物体数对的特点,为下节课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大量的联系之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数对,同时我也准备了很多生活中的数对,一一展示在课件中,与学生分享。
使本节课再一次推向高潮,整节课学生合作愉快,讨论积极热烈,因而学生很容易接受并理解用行列描述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学校近期举行“过关课”观摩,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
在备课中,关于“行”与“列”的定义出现了困惑,请教数学组的其他老师,大家意见不一。
老师: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把走进教室时紧挨着窗的一组设定为第一组,第一个同学就是第1列第1行。
因此,用生活数学的视角看,我通常从右往左数。
所以我认为:小军的位置不一定为第4列第3行。
H老师:教材上写着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那么,我个人觉得教材这样规定是和中学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相吻合的,便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教学时,我们应该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应该从教师站的角度来观察,小军是坐在第4列第3行。
T老师:我上课时是以教室的门为参照物,当所在教室中师生的位置刚好与教材情景图相同时,我得到了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当位置与情景图相反时,结果就不同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课例名称:《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借助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借助Ipad实现“游戏化”教学,教师利用游戏向学习者传递特定的知识和信息。
借助五子棋游戏作为互动沟通的平台,使信息的传递过程更加生动,增加课堂互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地环境中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2.借助数对确定位置,想象棋子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课标中关于“图形与位置”这一内容指出:“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图形与位置”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发展空间观念。
本课通过五子棋游戏让学生产生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需求,进而认识有序数对,在观察、讨论、思考中发现数对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认识了方向与位置,学会了用行和列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学习本内容,为六年级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以及第三学段中“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通过各版本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1.从实际情境出发,认识数对。
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安排的学习时间不同,但是他们都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教室座位图)来进行学习,充分借助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基础(用第几行、第几列描述座位)继续探究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应用数对,发展空间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涉及了根据数对找位置,确定坐标系中点的位置和根据数对画图形,或者用数对描述图形等内容,让学生建立位置与坐标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通过前面的学习,掌握了用方向和行列来描述位置的方法,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四年的集体生活,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1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9-21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五的有关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同学在班级的位置,引出列、行的概念。
2、通过谈话交流,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一般规则,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验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必要性,能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4、通过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在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将用列、行来表示提升为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上周的“每周一星”是谁吗?能说出她的位置吗?出示课题:确定位置二、探究新知1、认识第几列第几行。
(1)课件演示列和行。
(2)说说某个同学在第几列第几行。
(3)游戏:请一位同学报第几列第几行的同学起立,答对的接着报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一直接力下去。
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
(答错的请说出自己的正确位置。
)2、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比赛:老师报位置,如:第2列第3行??,你们把老师报的位置记录下来,看谁能把老师报的位置全写下来。
(老师报的速度可不慢哦)比赛结束,将记录比较多的同学展示给大家看,看看他们的记录方法,并加以表扬。
(2)课件演示用数对表示位置。
请同学说说是如何表示的,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继续用课件演示将具体是人物的位置抽象用“格子”或“点”来表示物体位置。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0页例2。
在格子图上用数对表示各个场馆所在的位置以及标出指定场馆的位置。
(4)将错误的展示,请大家讲评。
之后将正确的展示给大家看。
三、巩固练习:课本第20页的“做一做”。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五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用数对确立地点教课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9-20页教课目的:1、使学生学会在详细情境中研究确立地点的方法,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立地点。
2、经过形式多样确实定地点的方式,让学生在研究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点,并加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3、感觉确立地点的丰富现真相景,领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和蔼感。
教课要点:掌握用数对确立地点的方法教课难点: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立地点。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写有数对的纸条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形,揭露课题师:同学们,今日有好多老师到我们班来听课,看!有的老师坐在教室后边,有的老师坐在走廊中间,而我则站在教室的前方。
这描绘了老师们在我们这间教室的什么?(地点)(师板书:地点)二、合作研究,获得新知、认识列和行师:那么就以方才回答下列问题的这位同学为例,谁来描绘一下他的地点。
生:。
第几排第几行。
师:你讲的“排”、“行”指的是什么?对,像这样竖着摆列就叫竖排。
(用手势比划)(板书:竖排)一竖排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称作一列(板书:列)师:竖着摆列叫竖排,那假如横着摆列呢?生:叫横排(板书:横排)师:每一横排在数学上我们都叫做行,(板书:行)小结: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竖排叫做列,把横排叫做行。
这位同学的地点是必定的,为何会有不一样的说法?(生解说)可是这样一一解说很不方便,因此确立地点时要有一个一致的标准。
往常确立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立第几行,一般以前去后数。
(以察看者的角度看)(师板书:从左往右、以前去后)2、列和行的稳固师:那么同学们来说一说,我们班的座位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确立列,往常以站在讲台上,面向全体学生,左侧第一竖排为第一列。
此刻请第2列的同学起立,再请第4行的同学起立,哪个同学站了两次?为何?(由于他既站在第2列,又站在第4行。
)师:按这样的列、行摆列规则,第一位回答下列问题的同学的地点应当如何描绘?3、用列和行确立地点师出示课本19页情境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某个班级的座位图,谁来说一说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师:谁来描绘一下小强的地点?生:小强坐在第2列第3行。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标题:用数对确定位置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理解数对的含义,能正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2. 能够根据给定的数对找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1. 数对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 根据数对找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教学难点:1. 理解数对的含义。
2. 正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平面图和数对。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一个平面图,图中有一个物体。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这个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吗?3. 学生可能会回答:在中间、在左边、在上面等。
4.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对,但是我们需要一个更准确的方法来表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那就是使用数对。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讲解数对的含义:数对是由两个数组成的,通常用括号表示,第一个数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位置,第二个数表示物体在垂直方向的位置。
2. 教师举例说明:比如,数对(3,4)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第3格,垂直方向上第4格的位置。
3.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一个平面图,图中有一个物体,教师给出数对(2,3),让学生找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4. 学生练习:教师给出几个数对,让学生在平面图上找到对应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平面图,图中有多个物体,每个物体都有一个数对表示其位置。
2. 学生需要在练习本上画出平面图,并标出每个物体的位置。
3. 教师检查学生的练习,给予反馈和指导。
四、拓展提高(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平面图,图中有多个物体,但是没有给出数对。
2. 学生需要观察平面图,用数对表示每个物体的位置。
3. 教师检查学生的答案,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学习了如何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数对由两个数组成,第一个数表示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位置,第二个数表示物体在垂直方向的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位置图学具准备:方格纸、位置图【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二)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介绍位置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三)谈话导入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二、新授(一)教学例1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1)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2)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3)小结例1:①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②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与设计说明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P19-P20 例1、例2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并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用有序数确定位置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经历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用有序数确定位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逻辑表达能力。
四、教具学具教师: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卡、直尺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我家的房角落了三只蚊子,谁来说说这些蚊子的位置信息?生:最右面、像是正中间、最左面偏右一点。
最中间,能肯定吗?要想准确的确定他们的位置,你们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呢?生:直尺课件出示刻度线,谁来说说现在这三只蚊子的位置。
生:2、5、9它们三个在一条线上,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它的位置。
板书:一条线:2、5、9【设计意图:情景导入部分通过创设与生活紧密联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复习一维空间内确定位置方法的同时,为下面探究在二维空间内确定位置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当壁虎去捉蚊子的时候。
蚊子又飞跑了(课件动态展示),现在蜘蛛的位置还能用2 (或5、9)来表示吗?如果不能,你觉得该怎么描述蚊子的位置呢?生:2cm的上方。
(不准确、模糊)生:2cm的正上方1cm处。
(估计)(板书)师:大家同意吗?请大家拿出学具卡,我把蚊子变成了小黑点,动手量一量是不是1厘米处。
师:第二只、第三只蚊子都飞了,每次都拿着尺子去量,方便吗?生:不方便、蚊子还会飞跑师:要能不用尺子量就能直接看清楚蚊子的位置该多好啊!试试看,你觉得还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就可以做到了?独自在学具卡上尝试,小组内讨论,汇报展示预设方案1、在左侧画一个刻度尺预设方案2、在左侧画刻度尺的基础上,画出网格线。
小学数学_《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数学_《⽤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知识,⽤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标:1、使学⽣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法,并能在平⾯图上⽤数对表⽰位置。
2、通过多样化的确定位置的活动,让学⽣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体验数学的符号美、简洁美。
3、学⽣经历由实物到⽅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思想,发展学⽣的空间概念。
4、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活情境,体会数对在⽣活中应⽤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的含义,能⽤数对表⽰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平⾯图中⽤数对确定位置,提⾼学⽣的抽象思维能⼒,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新课。
师:明天我们要举办家长会,开会时,每位家长都要坐在⾃⼰孩⼦的座位上。
为了让家长更快更准确地找到你的座位,你怎么向家长介绍你的位置呢?请写在练习纸上。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要为学⽣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
教学中,通过“怎样向家长介绍你的位置”这⼀学⽣熟悉的情境,拉近学⽣⽣活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探究⽅法,学习新知。
1、介绍⾏与列的知识,重点是如何确定列。
师:同学们说起来⾮常⿇烦,我们可以给它加个规定:横排为⾏,⾏从前往后数;竖排为列,从左往右数,⼀般我们先说列再说⾏。
师:现在你能⽤“第⼏列第⼏⾏”来确定你的位置了吗?⽣1:我在第⼆列第三⾏师:你怎样确定你在第⼆列呢?⽣:从我的左边起我在第⼆列师:可从⽼师的⾓度看你是第七列,那到底是从谁的左边起为第⼀列呢?学⽣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通常以站在讲台上,⾯向全体学⽣的观察者的左边为第⼀列,这也是为了和观察平⾯图⼀致。
师:现在你能重新⽤“第⼏列第⼏⾏”来确定你的位置了吗?(设计意图:由学⽣根据已有的⽣活经验来确定第⼀列,却与⽼师说法不⼀,在认知冲突中,介绍⾏、列的规定,加深对⾏与列的认识和理解,使学⽣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安排在第二学段,既是认识图形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坐标、一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既是第一学段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学习的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和认识了生活中的位置现象和位置问题,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
他们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
学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对具体位置有所感受。
应该说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
这节课《用数对确定位置》要求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具体位置中逐步抽象出数对的表示方法,以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有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位置都有自己一定的理解,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
他们在几年的学校生活中,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涉及确定位置的例子也有一些初步了解。
如:电影票的位置安排,集合站队时的队列安排等。
学生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通过课前与学生的交流谈话我了解到:约60%的学生能利用前后、左右和上下来描述情景中物体的位置;约32%的学生能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位置;只有约8%左右的学生了解一点行和列的知识,但了解不具体,概念模糊,不准确。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们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不是太困难,难的是能否根据需要自己探究出有价值的表示方法,以及很好的理解由实物图---点子图---方格图的抽象过程及抽象意义。
为此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正文:《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正确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准备红、绿两支水彩笔;练习纸一张。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需要提问:能说出我们班中队长坐在哪里吗?出示例1主题图,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描述小军的位置。
(学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也可能认为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质疑:同样都是表示小军的位置,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呢?(第一种意见是把一竖排看作一个小组,小军就在第4组第3个;第二种意见是把一横排看作一排,小军就在第3排第4个)提问:怎样才能用一致的方式,更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学生可能想到:先说清楚是什么排或什么是组,再说明小军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统一规定,横着的是排,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定去说)提问: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些?(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如果有一个约定,大家都按照这样的规则去做,就不会表达不清了)揭示课题:怎样规定横排和竖排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既准确又简洁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确定位置二、认识列、行和数对1、认识列、行的含义师:你的座位在整个会场中还可以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板书列行师:在你的理解中,什么叫“列”?什么叫“行”?请你比划一下。
板书:竖排为列横排为行电脑显示座位中的列、行2、统一定位(1)请3位学生上台凭票指出自己找到的位置。
并简述是怎样找到的?师:个别同学有异议吗?情况一:都能正确找到位置。
五年级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最佳教案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2022部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9页、练习五1、2、3、4题。
【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节课内容要求如下:一、学段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能用有序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二、课程内容:1.核心概念: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包括确定点的位置,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
学生结合实际情境判断物体的位置,探索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增强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
2.内容要求:能用有序数对(限于自然数)表示点的位置,理解有序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
3.学业要求:能在方格纸上用有序数对(限于自然数)确定点的位置,理解有序数对与对应点的关系,形成空间观念。
能在方格纸上描述图形的位置,能辨别和想象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后的图形,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以及旋转90°后的图形,能借助方格纸,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变化特征。
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形成推理意识。
4.教学提示:图形的位置教学可结合教室里学生的位置、电影院里观众的位置等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方格纸上的点,用有序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
三、教材横向分析: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是在学生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
同时,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
具体教学内容有: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座位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借助教师控制台上的学生座位图,很容易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列与行。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正确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用数学方法确定生活情境中的位置,理解列、行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描述位置。
教师:今天上课前,老师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击鼓传花”。
教师:(游戏)停!现在花在哪位同学手里,(学生回答),那大家能不能用学习过的知识描述一下这位同学的位置呢?学生:我的前面、后面;左边、后边;第几组,第几排;第几行,第几列等。
(二)尝试探索,初步理解列和行的含义。
1.理解列和行的意义。
教师:大家都表现的很踊跃,很好!老师刚刚发现有的同学用了行和列,那什么是列?学生:列是竖着的,一竖条。
教师:那你给大家指一指。
我们把这一竖排称之为一列,拿花的同学在第几列?(学生答)确定是第几列是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边数,现在谁是观察者?学生:老师。
教师:请同学们指一指谁是第一列同学。
(单独请一位同学指出第一列)请第一列同学起立!(学生起立)对吗?请坐。
那知道自己在第几列吗?(学生答),那老师考考你们,(指定学生)你在第几列啊?(问3位同学)。
教师:知道竖排是列之后,那什么是行呢?学生:横着…(一横条)教师:横是什么意思啊?大家一起比一比。
(用手势比横排)我们把这样的一横排称之为一行,确定第几行,要从观察者的前面往后面数,现在谁是观察者?学生:老师教师:离老师最近的一行是第几行?(学生答:第一行)后面的依此类推。
下面,老师说指令大家做动作,好吗?(学生答。
)第二行点点头;第五行拍拍手,停!大家都知道自己在第几行了吗?(学生答)那老师要问问了。
(指定4位学生回答自己在第几行)2.统一定位。
教师:刚刚我们认识了列和什么…(学生答:行。
)在描述一个人或一个物体位置的时候,先描述列再描述行,列在前,行在后。
(板书:竖排列;横排行;列在前行在后)教师:请同学齐读“列在前,行在后”(二)继续探索,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1、展示座位表,说位置教师:老师制作了一张大家的座位表,看看这个表以谁为观察者啊?(学生答:我们。
)那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呢?(请学生上台比划)教师:他说的对不对?我们来看看。
(用PPT显示列和行。
)下面请大家用我们刚刚学习的列和行,说一说班长所在的位置。
(请一位同学回答,展示学生的回答。
)(板书:第7列,第6行)(PPT显示班长所在位置。
)教师:好,现在大家拿出草稿本,写出自己的位置,写完举手。
(等待学生完成后,随机点4-5名学生回答自己的位置,最后一名为拿到花的同学,引导精炼语言:我的位置是“第几排,第几列”,并板书其位置)2、引入“数对”。
教师:还记不记得我们最开始是怎样描述拿到花的同学的位置的,是不是很长的一段话,现在我们只需要“第几排,第几列”,这是几个字?——只要六个字就能描述他的位置了,简不简练?(学生答;简练),老师觉得还不够简练,你们能用更简练的方法表示吗?比如数字、字母、图形、符号等等,下面小组讨论一下,想好的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写出来。
(巡看学生讨论结果,请有代表性的结果上台写出。
)(板书:画好横条,为小组代表隔出作答区域。
)3、学生自评,教师总结。
(由繁到易,先请作答学生说明,再请其他学生点评。
可能出现“列* 行*”、“l* h*”、“*。
*”、“*,*”…)教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讲拿花的同学的位置描述得更简练了,虽然更简练了,可是能你用你的方法,他用他的方法吗?(学生答:不能。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样?—统一方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学家是怎么做到更简练的。
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想法和数学家很接近,数学家也是将表示列的数字放在前面,行的数字放在后面,为了不认成整数或小数,在中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字共同描述了一个准确的位置,哪个都不能丢下,所以它们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就要进一家门,我们需要用括号把它们关起来,形成了一对数,我们把这样括起来的一对数称之为“数对”。
(注意边说边板书:“(*,*)”)那怎么读呢?那老师板书一下。
(板书:数对**。
)请几位同学来读一下,(学生答),那班长的位置该怎么用数对表示呢?你说说。
(学生答:7、6,中间用对给你逗号隔开,在用括号括起来),那怎么读呢?一起读:“数对(7,6)”,教师:老师考考你们,数对**,表示什么呀?(学生答:第几列,第几行)教师:继续考考你们,为什么要叫“数对”啊?(学生答:两个数一起就是数对…)用一对数字来确定一个人或一个物体的位置,我们把这对数字叫做“数对”,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
(板书:用数对确定位置)4、巩固数对,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师:(指PPT)看看刚刚是格子,现在变成了什么?(学生答:圆点。
)变成圆点还能不能用数对表示呢?(学生答:能。
)那用数对表示这位同学的位置是?(学生答:数对**)(分别提问3-4位同学),下面请同学在草稿本上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等待完成后,任意点起3名同学,说数对,并说明含义,格式:数对xy,表示第x列,第y行)5、针对性练习①交换数对中数字位置⃣教师:大声说出你的位置(点到最后一名时,写出他的数对xy)现在老师呀,交换一下xy的位置(y,x),怎么读?(学生答:数对yx),是同一个人吗?(学生答:不是)数对yx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答:第y列,第x 行)那第y列,第x行是谁呀?站起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起)看来确实不是同一个人。
在数对里,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后所确定的位置还是同一个吗?(学生答:不是)②同一列,数对特点教师:下面继续听口令,请第三列的同学起立,依次大声说出你的位置用数对怎样表示,其他的同学第一听听他们说的对不对,第二听听他们所报的数对有什么特点?(学生报数对)教师:他们说的对吗?(学生答:对),好的,请看大屏幕,这组数对有什么特点?学生:他们的列都相同;数对第一个数都是3。
教师:如果数对中第一个数字相同表示什么呀?—表示它们都在同一列,反过来呢?—在同一列的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相同。
③同一行,数对特点。
教师:再检查一组,请第一行的同学起立。
(学生起)依次大声说出你的位置用数对怎样表示,其他同学还是认真听,开始。
(学生报数对)教师:他们说的对不对?(学生答)那这组数对有什么特点啊?学生:他们都在同一行;数对的第二个数字相同。
教师:如果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字相同表示它们都在同一行,反过来呢,如果都在同一行,则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字都相同。
④两个信息确定位置。
教师:数对中老师给出一个数字,大家能确定位置吗?(学生答:不能)是的,一组数对中只有两个数字信息都知道,我们才能确定位置。
老师发现大家的观察能力都很强,能很快看出规律,看来都掌握的不错了,到底什么不是呢?老师需要通过一个游戏来检查一下。
6、游戏练习--“谁站错了”教师:“谁站错了”,老师出数对口令,大家立马行动。
PPT:(3,x)教师:你来说说你为什么站起来?学生:因为我是第3列的,但没有告诉我第几行,所以第五列的人都有可能。
教师:(追问3、x的含义)表示不知道第几行,但是知道是第3列,所以第三列的都站起来了。
其他同学同意吗?(学生答:同意)请坐。
PPT:(y,3)教师:你来说说你为什么站起来?学生:因为我是第3行的,但没有告诉我第几列,所以第三行的人都有可能。
教师:(追问y、3的含义)表示不知道第几行,但是知道是第3行,所以第3行的都站起来了。
其他同学同意吗?(学生答:同意)请坐。
PPT:(3,3)教师:同学有没有发现,有个人站了两次,谁呀?那我们请他站起来,这位同学的位置用数对怎么表示的?(学生答)(板书:(3,3)),这两个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学生答:不一样)第一个3表示?-第3列,第二个3表示?-第3行。
(三)点式变网格教师:很好,没能难倒大家,我们继续。
看大屏幕(PPT圆点消失,变成网格。
)教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还找得到圆点吗?它到哪里去了呢?(变成了横竖线的交叉点)这位同学的位置你还能用数对表示吗?学生:能,数对(4,6)。
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第4列,第6行。
教师:好的,那下一个同学呢?大家一起说吧!学生:数对(5,2)(四)联系生活,应用提升。
1.展开想象,找生活中的数对。
教师:用数对表示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例子吗?(学生:举例)2.根据理解,欣赏生活中的数对。
教师:很好,大家都说出了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数对:围棋、象棋、扫雷、连连看、十字绣、电影票、地址…(五)课堂总结,延伸。
教师:(结合板书)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一开始我们学习了什么?—列和行。
什么是列?—竖排是列。
方向呢?—观察者从左往右数;什么是行?—横排为行。
方向呢?—观察者从前往后数。
确定位置用什么?—数对。
什么是数对?—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字表示第几行,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的一对数叫“数对”。
数对表示什么呢?—第几列,第几排。
教师:想一想,在第2列里我要找邓颖,只需要知道什么,她第几排就够了,也就是说,直线上确定一个点,我们只需要几个数据?(学生答:一个数据);在教室平面上找邓颖呢?需要几个数据?—需要两个数据,也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数对。
可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空间里,确定一个点需要几个数据呢?留给大家自己思考。
板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Array列在前,行在后竖排为列横排为行列行第7列第6行第x列第y行( 7 , 6)(x,y)(3 ,3)读作:数对(x,y)。